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合集下载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有效磷 速效钾 缓效钾 (mg/kg) (mg/kg) (mg/kg)
>40
>200
>500
20-40
150-200 400-500
10-20
100-150 300-400
5-10
50-100 200-300
3-5
30-50 100-200
<3
<30
<100
速效氮 mg/kg >150 120-150 90-120 60-90 30-60 <30
0.2-1.0 0.5-1.0 5.0-15 0.15-0.2 4.5-10
1.0-1.8 1.0-3.0 15-30
0.2-0.3 10-20
>1.8
>3.0
>30
>0.3
>20
25-70
300-500 50-100 1.0-2.0
<25
<300
<50
>2.0
有效铜 有效锌 有效锰 有效钼 有效铁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0.1
<0.3
<1.0
<0.1
<2.5
0.1-0.2 0.3-0.5 1.0-5.0 0.1-0.15 2.5-4.5
中微量元

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有效硅 有效硫 有效钙 有效镁 有效硼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230
>30
>1000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是指根据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合理施肥和种植作物。

土壤养分等级的划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介绍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氮素等级分级标准。

1. 低氮土壤,土壤中全氮含量低于0.15%。

2. 中氮土壤,土壤中全氮含量在0.15%~0.3%之间。

3. 高氮土壤,土壤中全氮含量高于0.3%。

二、磷素等级分级标准。

1. 低磷土壤,土壤中全磷含量低于5mg/kg。

2. 中磷土壤,土壤中全磷含量在5mg/kg~20mg/kg之间。

3. 高磷土壤,土壤中全磷含量高于20mg/kg。

三、钾素等级分级标准。

1. 低钾土壤,土壤中全钾含量低于0.2%。

2. 中钾土壤,土壤中全钾含量在0.2%~0.6%之间。

3. 高钾土壤,土壤中全钾含量高于0.6%。

四、有机质等级分级标准。

1. 低有机质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1%。

2. 中有机质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1%~3%之间。

3. 高有机质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于3%。

五、PH值等级分级标准。

1. 酸性土壤,土壤PH值低于6.5。

2. 中性土壤,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3. 碱性土壤,土壤PH值高于7.5。

六、微量元素等级分级标准。

1. 缺乏土壤,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农作物生长需要。

2. 适宜土壤,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3. 过量土壤,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农作物生长需要。

以上是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不同等级的土壤需要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重视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科学施肥,合理种植,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可以帮助农民、研究人员和农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土壤管理建议。

下面是一个包含最全的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1.土壤全氮土壤全氮是衡量土壤养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全氮含量。

根据土壤全氮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高氮土壤:全氮含量大于1.6%-中等氮土壤:全氮含量在1.0%至1.6%之间-中低氮土壤:全氮含量在0.6%至1.0%之间-低氮土壤:全氮含量在0.2%至0.6%之间-极低氮土壤:全氮含量小于0.2%2.土壤全磷土壤全磷是另一个重要的养分指标。

土壤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全磷含量。

根据土壤全磷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高磷土壤:全磷含量大于0.4%-中等磷土壤:全磷含量在0.2%至0.4%之间-中低磷土壤:全磷含量在0.1%至0.2%之间-低磷土壤:全磷含量在0.05%至0.1%之间-极低磷土壤:全磷含量小于0.05%3.土壤全钾土壤全钾是衡量土壤养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全钾含量。

根据土壤全钾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高钾土壤:全钾含量大于6g/kg- 中等钾土壤:全钾含量在3g/kg至6g/kg之间- 中低钾土壤:全钾含量在1g/kg至3g/kg之间- 低钾土壤:全钾含量在0.5g/kg至1g/kg之间- 极低钾土壤:全钾含量小于0.5g/kg4. 土壤1mol/L盐酸可溶钾土壤1mol/L盐酸可溶钾是衡量土壤养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可溶钾含量。

根据土壤1mol/L盐酸可溶钾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高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大于250mg/kg- 中等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在150mg/kg至250mg/kg之间- 中低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在100mg/kg至150mg/kg之间- 低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在50mg/kg至100mg/kg之间- 极低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小于50mg/kg5.土壤pH值土壤pH值是影响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酸性土壤:pH小于5.5-中等酸性土壤:pH在5.5至6.5之间-中性土壤:pH在6.5至7.5之间-碱性土壤:pH大于7.5以上是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网站发布内容)

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网站发布内容)

农业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是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情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破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表1 土壤pH值分级注:按2.5:1水土比例浸拌土壤,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测定。

表2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分级注:有机质测定为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碱解氮测定为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为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Olsen法);速效钾测定为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

表3 中量元素养分临界值(mg/kg)注:有效钙和有效镁即交换性钙、镁,测定方法为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测定;有效硫测定为磷酸盐-醋酸提取,硫酸钡比浊。

表4 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级(mg/kg)注:铁、锰、铜、锌分析方法均为DTPA溶液浸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的分析方法为草酸-草酸铵浸提—极谱法;硼的分析方法为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表5 阳离子交换量分级(meq/100g土)注: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为EDTA-铵盐浸提,蒸馏滴定法。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土壤养分评价分级指标
表1 pH值分级
注:按:1水土比例浸拌土壤,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测定。

表2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分级
注:有机质测定为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碱解氮测定为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为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Olsen法);速效钾测定为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

表3 中量元素养分临界值
注:有效钙和有效镁即交换性钙、镁,测定方法为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测定;有效硫测定为磷酸盐-醋酸提取,硫酸钡比浊。

表4 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级
注:铁、锰、铜、锌分析方法均为DTPA溶液浸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的分析方法为草酸-草酸铵浸提—极谱法;硼的分析方法为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表5 阳离子交换量分级
注: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为EDTA-铵盐浸提,蒸馏滴定法。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养分是土壤中供植物生长的养料,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壤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养分的含量和分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对土壤养分进行科学的分级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一、氮素。

氮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根据土壤氮素含量的不同,可将土壤氮素分为充足、适中和缺乏三个级别。

充足级别的土壤氮素含量高,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适中级别的土壤氮素含量适中,能够满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需求,缺乏级别的土壤氮素含量低,不能够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

二、磷素。

磷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根系生长和开花结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土壤磷素含量的不同,可将土壤磷素分为充足、适中和缺乏三个级别。

充足级别的土壤磷素含量高,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适中级别的土壤磷素含量适中,能够满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需求,缺乏级别的土壤磷素含量低,不能够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

三、钾素。

钾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对植物的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土壤钾素含量的不同,可将土壤钾素分为充足、适中和缺乏三个级别。

充足级别的土壤钾素含量高,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适中级别的土壤钾素含量适中,能够满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需求,缺乏级别的土壤钾素含量低,不能够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

四、微量元素。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铁、锰、锌、铜等。

根据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将土壤微量元素分为充足、适中和缺乏三个级别。

充足级别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高,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适中级别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适中,能够满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需求,缺乏级别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低,不能够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

总结,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是对土壤中养分含量进行科学评价和划分的依据,它能够为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对土壤养分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级,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
0.6-0.8
四级
0.4-0.6
五级
0.2-0.4
六级
<0.2
全钾
(g/kg)
一级(很高)
>25
二级(高)
20-25
三级(中上)
15-20
四级(中下)
10-15
五级(低)
5-10
六级(很低)
<5
碱解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kg)
一级
>150
二级
120-150
三级
90-120
四级
60-90
五级
30-60
六级
<30
有效磷
名称
铵态氮mg/kg
有效磷mg/k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调整后土壤
11.34
11.96
12.25
11.85
10.17
10.56
10.51
10.41
原始土壤长草01上
8.93
9.11
9.12
9.05
25.45
25.4
25.24
25.36
原始土壤长草01下
5.64
5.68
5.71
5.68
13.14
12.86
12.56
12.85
原始土壤不长草02
5.67
5.92
6.14
5.91
23.44
22.44
22.4
22.76
速效钾mg/k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30.92
32.32
31
31.41

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网站发布内容)

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网站发布内容)

农业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是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情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破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表1 土壤pH值分级注:按:1水土比例浸拌土壤,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测定。

表2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分级注:有机质测定为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碱解氮测定为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为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Olsen法);速效钾测定为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

表3 中量元素养分临界值(mg/kg)注:有效钙和有效镁即交换性钙、镁,测定方法为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测定;有效硫测定为磷酸盐-醋酸提取,硫酸钡比浊。

表4 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级(mg/kg)注:铁、锰、铜、锌分析方法均为DTPA溶液浸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的分析方法为草酸-草酸铵浸提—极谱法;硼的分析方法为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表5 阳离子交换量分级(meq/100g土)注: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为EDTA-铵盐浸提,蒸馏滴定法。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养分是土壤中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和有机物质的总和,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壤养分的水平,制定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土壤养分水平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一、氮素。

1. 优质土壤,土壤全氮含量在0.15%以上。

2. 中等土壤,土壤全氮含量在0.10%-0.15%之间。

3. 低质土壤,土壤全氮含量在0.10%以下。

二、磷素。

1. 优质土壤,土壤全磷含量在0.20%以上。

2. 中等土壤,土壤全磷含量在0.15%-0.20%之间。

3. 低质土壤,土壤全磷含量在0.15%以下。

三、钾素。

1. 优质土壤,土壤全钾含量在1.00%以上。

2. 中等土壤,土壤全钾含量在0.60%-1.00%之间。

3. 低质土壤,土壤全钾含量在0.60%以下。

四、有机质。

1. 优质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0%以上。

2. 中等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0%-3.00%之间。

3. 低质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0%以下。

五、微量元素。

1. 优质土壤,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均衡,无缺乏症状。

2. 中等土壤,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不平衡,出现轻微缺乏症状。

3. 低质土壤,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严重不平衡,出现明显缺乏症状。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科学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土壤养分分级标准,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案,避免盲目施肥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还应注重土壤养分的动态监测,及时调整施肥方案,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总之,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土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的重要性,科学施肥,共同推动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土壤养分的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的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的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是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情况,指导施肥工作的开展。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有机质: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
全氮:指土壤中含有全部氮素的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碱解氮:土壤中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氮部分。

速效磷:指土壤中能迅速释放供作物吸收的磷素。

速效钾:指土壤中能迅速释放供作物吸收的钾素
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同一养分指标,所使用测定方法不一致,得出的结果也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所以每一样分的测定指标需要标注测定方法,以方便进行比较。

土壤养分等级高的,一般可以不施肥或少施肥,在一定时间内也能维持高产。

土壤养分等级中等的,要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合理施肥,才能增产。

土壤养分等级低的,一般施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显著。

由于不同作物所需养分不同和不同土壤的养分供应特性不同,因此,对于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来说,确定土境养分等级的具体指标也有差异。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Nhomakorabea养分
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中微量元 素 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 酸碱度 分级 强酸 酸性 微酸 中性 碱性 pH值 <4.5 4.5-5.5 5.5-6.5 6.5-7.5 >7.5 有机质 全氮 (g/kg) (g/kg) >40 30-40 20-30 10-20 6-10 <6 有效硅 (mg/kg) >230 115-230 70-115 25-70 <25 >2 1.5-2 1-1.5 0.75-1 0.5-0.75 <0.5 有效硫 (mg/kg) >30 16-30 <16 有效磷 速效钾 缓效钾 (mg/kg) (mg/kg) (mg/kg) >40 20-40 10-20 5-10 3-5 <3 有效钙 (mg/kg) >1000 700-1000 500-700 300-500 <300 >200 150-200 100-150 50-100 30-50 <30 有效镁 (mg/kg) >300 200-300 100-200 50-100 <50 >500 400-500 300-400 200-300 100-200 <100 有效硼 (mg/kg) <0.2 0.2-0.5 0.5-1.0 1.0-2.0 >2.0 速效氮 mg/kg >150 120-150 90-120 60-90 30-60 <30 有效铜 (mg/kg) <0.1 0.1-0.2 0.2-1.0 1.0-1.8 >1.8 有效锌 (mg/kg) <0.3 0.3-0.5 0.5-1.0 1.0-3.0 >3.0 有效锰 (mg/kg) <1.0 1.0-5.0 5.0-15 15-30 >30 有效钼 (mg/kg) <0.1 0.1-0.15 0.15-0.2 0.2-0.3 >0.3 有效铁 (mg/kg) <2.5 2.5-4.5 4.5-10 10-20 >20 容重 分级 过松 适宜 偏紧 紧实 过紧实 坚实 容重(g/cm3) <1.00 1.00-1.25 1.25-1.35 1.35-1.45 1.45-1.55 >1.55 CEC 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CEC(cmol/kg) >20.0 15.4-20.0 10.5-15.4 6.2-10.5 <6.2

(完整版)土壤肥力等级区分

(完整版)土壤肥力等级区分

(完整版)⼟壤肥⼒等级区分⼀、全国第⼆次⼟壤普查推荐的⼟壤肥⼒分级狭义的⼟壤肥⼒是指⼟壤供应给植物⽣长所必需的养分的能⼒,据全国第⼆次⼟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壤主要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1 ⼟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者合称有效钾)的含量进⾏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在实际⼯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施肥的⼟地进⾏测试分析,以了解⼟壤的真实肥⼒状况。

⽽⼟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然⼟壤中,除前三种外,⼟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壤矿物质和⼟壤有机质、其次是⼤⽓降⽔、坡渗⽔和地下⽔。

有机质是⼟壤肥⼒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

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壤养分分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级为最⾼。

有效态的钙(Ca)、镁(Mg)、硫(S)为⼟壤中存在的,为植物⽣长发育所必需⽽且能够被吸收利⽤的中量元素养分,其分级标准共有五级,且五级为最低,⼀级为最⾼:表2 ⼟壤中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如下:表3 ⼟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义的⼟壤肥⼒就是⼟壤在植物⽣长发育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分、养分、空⽓、热量及其它⽣活条件的能⼒(扎根条件和⽆毒害物质的能⼒),所以把⽔、肥、⽓、热称为四⼤肥⼒要素。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星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室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三、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注:各指标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下(限)含上(限)不含,例如有机质“高”等级中,“25-20”表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25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2、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权重根据北京市土壤养分特点和各养分指标在土壤肥力构成中的贡献,参考历史资料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北京市土壤养分各参评指标权重值(表2)。

表2 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权重3、土壤综合养分指数计算计算每个评价地块的养分综合指数,采用加法模型:I=∑F i×W i (i=1,2,3,……,n),式中:I代表地块养分综合指数,F i =第i个指标评分值,W i=第i个指标的权重。

土壤分类 ⅰⅱⅲⅳ

土壤分类 ⅰⅱⅲⅳ

土壤分类ⅰⅱⅲⅳ土壤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于植物生长、水分保持和环境保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土壤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即ⅰ、ⅱ、ⅲ和ⅳ级土壤。

ⅰ级土壤是最优质的土壤之一,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它通常富含机械组分,如黏土、砂和淤泥,这使得土壤质地松软,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水分的渗透。

此外,ⅰ级土壤还富含有机质和养分,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这种土壤通常呈黑色或深褐色,表明其中有丰富的有机物。

ⅱ级土壤相对于ⅰ级土壤来说稍逊一筹,但仍然具有较好的肥力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相对较好,但与ⅰ级土壤相比可能稍显欠缺。

通常,ⅱ级土壤的肥力适中,含有适量的有机质和养分,但相对较少。

这种土壤的颜色一般为棕色或浅褐色,表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

ⅲ级土壤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在地球上。

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对较差,通常含有较高的沙粒和少量的黏土颗粒。

这种土壤的排水性较好,但保水性较差。

此外,ⅲ级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也较低,需要施加肥料来满足植物的需求。

这种土壤的颜色一般为浅黄色或浅灰色。

ⅳ级土壤是最贫瘠的土壤类型之一,它通常存在于极端环境中,如沙漠或高山地区。

这种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非常差,几乎不含有机质和养分。

土壤颗粒主要由砾石和沙粒组成,导致其排水性非常好,但保水性非常差。

这种土壤的颜色通常为浅黄色或灰色,反映了其中几乎没有有机质的事实。

土壤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资源,它的质量和特性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对土壤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等级的土壤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提高其肥力和保护生态环境。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土壤养分评价分级指标
表1 pH值分级
分级
强酸

弱酸
中性
弱碱

强碱
pH值

~
~~Leabharlann ~~>注:按:1水土比例浸拌土壤,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测定。
表2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分级
级别
有机质
(%)
碱解氮
(N,mg/kg)
速效磷
(P,mg/kg)
速效钾
(K,mg/kg)

Mo,mg/kg

Mn,mg/kg

Zn,mg/kg

Cu,mg/kg

Fe,mg/kg
1(很缺)






2(缺)
~
~
~
~
~
~
3(适中)
~
~
~
~
~
~
4(丰)
~
~
15~30
~
~
10~20
5(很丰)


>30


>20
注:铁、锰、铜、锌分析方法均为DTPA溶液浸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的分析方法为草酸-草酸铵浸提—极谱法;硼的分析方法为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表3 中量元素养分临界值
有效钙
(Ca, mg/kg)
有效镁
(Mg, mg/kg)
有效硫
(S, mg/kg)
临界值
400
60
16
注:有效钙和有效镁即交换性钙、镁,测定方法为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测定;有效硫测定为磷酸盐-醋酸提取,硫酸钡比浊。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星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室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三、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注:各指标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下(限)含上(限)不含,例如有机质“高”等级中,“25-20”表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25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2、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权重根据北京市土壤养分特点和各养分指标在土壤肥力构成中的贡献,参考历史资料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北京市土壤养分各参评指标权重值(表2)。

3、土壤综合养分指数计算计算每个评价地块的养分综合指数,采用加法模型:I=∑F i×W i (i=1,2,3,……,n),式中:I代表地块养分综合指数,F i =第i个指标评分值,W i=第i个指标的权重。

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土壤养分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是评价土壤肥力优劣的重要依据,合理的分级标准有助于科学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下面将介绍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氮素含量分级标准。

1. 低氮土壤,土壤全氮含量<0.1%。

低氮土壤通常会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影响产量和品质。

2. 中氮土壤,土壤全氮含量0.1%-0.2%。

中氮土壤适宜农作物生长,但在高产区需适量施用氮肥。

3. 高氮土壤,土壤全氮含量>0.2%。

高氮土壤容易导致农作物生长过旺,茎叶过长,易发生倒伏和病虫害,需适量减氮施肥。

二、磷素含量分级标准。

1. 低磷土壤,速效磷含量<5mg/kg。

低磷土壤会导致作物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吸收养分和水分,影响产量和品质。

2. 中磷土壤,速效磷含量5-15mg/kg。

中磷土壤适宜农作物生长,但在高产区需适量施用磷肥。

3. 高磷土壤,速效磷含量>15mg/kg。

高磷土壤容易导致作物根系发育不良,影响氮、钾等其他养分的吸收,需适量减磷施肥。

三、钾素含量分级标准。

1. 低钾土壤,速效钾含量<80mg/kg。

低钾土壤会导致作物抗病能力下降,易发生倒伏和病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2. 中钾土壤,速效钾含量80-200mg/kg。

中钾土壤适宜农作物生长,但在高产区需适量施用钾肥。

3. 高钾土壤,速效钾含量>200mg/kg。

高钾土壤容易导致作物茎叶过旺,易发生倒伏和病虫害,需适量减钾施肥。

综上所述,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对于科学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施肥方案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结合作物品种、生长期、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级标准
酸碱度分级pH值频率%
强酸<4.5
酸性 4.5-5.5
微酸 5.5-6.5
中性 6.5-7.5
碱性>7.5
容重分级容重(g/cm3频率%
过松<1.00
适宜 1.00-1.25
偏紧 1.25-1.35
紧实 1.35-1.45
过紧实 1.45-1.55
坚实>1.55
CEC分级CEC(cmol/k频率%
一级>20.0
二级15.4-20.0
三级10.5-15.4
四级 6.2-10.5
五级<6.2
有效磷(mg/速效钾(mg/缓效钾(mg/kg)
养分分级有机质(g/k全氮(g/kg)
一级>40>2>40>200>500
二级30-40 1.5-220-40150-200400-500
三级20-301-1.510-20100-150300-400
四级10-200.75-15-1050-100200-300
五级6-100.5-0.753-530-50100-200
六级<6<0.5<3<30<100
中微量元素分级有效硅(mg/有效硫(mg/有效钙(mg/有效镁(mg/有效硼(mg/有效铜(mg/一级>230>30>1000>300<0.2<0.1
二级115-23016-30700-1000200-3000.2-0.50.1-0.2
三级70-115<16500-700100-2000.5-1.00.2-1.0
四级25-70300-50050-100 1.0-2.0 1.0-1.8
五级<25<300<50>2.0>1.8
有效锌(mg/有效锰(mg/有效钼(mg/有效铁(mg/kg)<0.3<1.0<0.1<2.5
0.3-0.5 1.0-5.00.1-0.15 2.5-4.5
0.5-1.0 5.0-150.15-0.2 4.5-10
1.0-3.015-300.2-0.310-20
>3.0>30>0.3>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