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行政管理历年真题
武汉大学政管院08-06年公共管理期末试题6套无答案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公共管理学》试题(A卷)一、概念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公共管理研究的P途径与B途径2、企业与政府3、拥挤性的公共物品与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科层制组织的特征2、举例说明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三、论述题(25分)以高等教育为例说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有哪两种基本方式?为什么说政府供给不等于政府直接生产?四、案例分析(25分)武汉晚报记者写过一篇关于胡蔓莉的文章――《想不流泪也难》。
文中介绍,胡蔓莉从事育孤工作十多年,其间坎坎坷坷,从最初的个人收养几个孤儿,凭她与丈夫的几个工资无力支撑,她四处做家教来挣钱。
她办的福州孤儿学校的孩子们在福州没有学藉不能上学不能参加考试,她不得已把孩子们带到了云南省的丽江。
1989年,胡曼莉先后在云南成立了丽江民族孤儿学校和丽江妈妈联谊会,在12年的时间里先后受到各类的捐款800余万元。
但是在2001年,曾经多次向胡曼莉捐款的美国妈妈联谊会却将胡曼莉告上法庭。
美国妈妈联谊会说,胡曼莉在慈善款的使用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法院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认为胡曼莉将慈善款挪作他用,违背了捐赠人的意愿,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有关规定,判决胡曼莉返还美国妈妈联谊会捐赠的慈善款91万5千元。
阅读以上资料,试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分析:是什么使胡曼莉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她的遭遇给非营利组织发展有什么启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公共管理学》试题(B卷)一、概念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2、效率与效能3、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4E”取向2、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方法三、论述题(25分)分析目标管理的优缺点,举例说明目标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局限性。
四、案例分析(25分)辽宁沈阳市的女律师付广荣为收养犯人的孩子,准备建立阳光儿童村,她卖掉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又加上老母亲房屋拆迁费和女儿准备结婚的钱,终于在2001年修建成了阳光儿童村,使犯人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武汉大学考研真题行政管理学2004【试题+部分答案】
武汉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科目代码:494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经济人假定”2.行政文化3.“差别计件制”4.律令式协调5.“政治神话”二、判断说明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政府采购具有公共性。
2.行政风范带有浓生的家族和亲族主义色彩是衍射型行政模式的特征之一。
3.古利克把行政机关的职能总结为POSDCORB这个首字母缩略词。
4.咨询机关的职责就是替行政首脑机关作决策。
5.在西蒙的组织平衡理论中,所谓“贡献”只包括组织所需要的有形资源。
三、材料分析题(15分)你是如何理解下面这一段文字材料的?你认为它对于完善和健全我们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何启示?“在行政管理活动当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
”……“行政管理必须在一切方面都对公众舆论有敏锐的反应。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我国的行政监察机关有哪些职权?2.简述怀特的行政协调思想。
3.简述信访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为什么西蒙提出以决策行为去研究行政学?5.简述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布坎南关于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原因的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根据制度条件对行政组织的影响,试分析我国政府当前加强行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武汉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科目代码:494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经济人假定”:指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都会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这个假设的伟大意义在于,每个人都不需要别人代替他作出选择。
“经济人假定”源于亚当·斯密的思想。
亚当·斯密认为人的动机根源于经济的诱因。
20世纪后期以来,用“经济人”假设对公共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做出“科学”解释成为一种时尚,它不仅是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理论思潮,而且对于70年代后期以来的行政改革有着巨大的影响。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2带答案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简述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
2.简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3.试从公共政策基本目标中的效率目标出发,分析《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政策出台的必要性。
4.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解决政策问题而釆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被称作()。
A.政策规划B.政策评估C.政策目标D.政策抉择5.通过举行信息发布会、发布文件或白皮书等方式正式向公众予以政策宣示的是()。
A.政策监控B.政策发布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6.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指的是()。
A.政策信息B.政策网络D.政策过程7.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核心影响因素是()。
A.资源因素B.环境因素C.工具因素D.执行者因素8.试述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9.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特定问题是()。
A.政策论证B.政策采纳C.政策审议D.政策评估10.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
A.立法决策B.民主决策C.司法决策D.科学决策E.国家元首决策11.在比较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政策方案的判断与选择是()。
A.预测性评估B.评估与择优C.追溯决策D.政策演绎12.根据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原理,分析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为什么引来质疑。
13.能够由一位或数位决策者在相对有限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的公共政策问题是()。
A.结构适度问题B.结构不良问题C.结构混乱问题D.结构残缺问题14.政策系统的核心是()。
A.公共舆论C.公共权力D.政策环境15.由美国学者施莱辛格提出的政策变动模型是()。
A.学习型B.周期型C.Z字形D.过程型16.既非例行活动,又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而是一次性的非例行的决策活动是()。
A.常规决策B.程序性决策C.确定性决策D.危机决策17.将公共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的问题认定方法属于()。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资料之历年真题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历年考研真题2005:公共管理学一简答(10×5)1公共管理学及其基本内涵。
2公共部门的绩效概念。
3公共管理顾客导向的内涵。
4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的主要特征。
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
二辨析(指出每组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并说明两者的异同。
14×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政府组织与非盈利组织三案例分析(16×2)1基尼系数是描述一国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理想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该国的贫富差距就越大。
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小于0.2时,收入分配属于绝对平均水平;当基尼系数为0.2—0.3时,属于比较平均;当基尼系数为0.3—0.4时,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当基尼系数为0.4—0.5时,贫富差距就较大;当基尼系数大于0.5时,就是贫富悬殊了。
根据下列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回答以下三个问题:表1:世界各国基尼系数平均值的变动⑴根据世界各国的一般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之间呈现出何种关系,原因何在?⑵中国贫富差距表懂得规律是什么?它与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之间有何差异,原因何在?⑶政府应该如何协调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2、城市乞讨人员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城市管理中令人头疼的问题,以至2004年6月举行的政协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四次主席会议专门审议了一项专题为《关于加强我市对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和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般而言,对乞讨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逻辑,一种逻辑是从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角度出发,反对政府干预和限制乞讨,这种观点认为政府采取限制乞讨行为是一种“歧视逻辑”,一种“面子逻辑”,一种“强权逻辑”,违反最基本的人权;另一种逻辑是从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角度出发,赞同政府干预和限制乞讨行乞,这种观点认为限制乞讨是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乞丐有职业化趋势,很多人利用行乞谋取暴利,乞丐不劳动而获取成果,不利于社会发展,乞丐也影响了被乞讨人员的行动自由,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理应采取强制措施治理乞讨的问题。
精编版-2003年湖北武汉大学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3年湖北武汉大学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一、判断说明1.法约尔的最大贡献是他完整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系统理论和基本的理论构架。
答:错。
法约尔的最大贡献是它的一般管理理论,可以归纳为六种经营活动、五种管理要素(职能)和十四条管理原则。
科学管理的系统理论和基本框架是由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来的。
2.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企业的战略。
答:错。
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决策。
西蒙教授曾指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经营,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本质。
”企业战略的制定是决策活动的一部分。
3.控制的科学含义是控制人的行为和错误。
答:错。
在管理工作中,作为管理职能之一的控制工作,是指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或随组织及环境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平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
所以管理控制就是制定标准、衡量偏差和纠正偏差的一个过程。
不仅包括对人的行为和错误的控制,包括管理工作中各方面问题的控制。
二、名词解释1.Leading答:领导,是指领导者运用各种影响力,使其他个人或某个组织服从、接受和实现某个或某些目标的过程。
领导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领导是一种人际关系,因为领导意味着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味着指挥与服从的对立统一。
领导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因为领导从制定目标开始,直到实现目标,贯穿于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全过程。
领导需要领导者具备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综合才能:(1)有效地并以负责的态度运用权力的能力;(2)对人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景下需要有不同的激励因素能够了解的能力;(3)鼓舞人们的能力;(4)以某种活动方式来形成一种有利的气氛,以此引起激励并使人们响应激励的能力。
2.Learning organization答: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学习型组织理论近年来已经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以政策效果为标准,把公共政策划分为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的是()。
A.伊斯顿B.洛维C.休斯D.安德森2.政策执行系统之外人们的传统习俗、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属于政策的()。
A.政治环境B.自然环境C.经济环境D.文化环境3.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主要内容。
4.试述公共政策基本目标中的公平目标。
5.从学习的内容及程度上,政策学习一般分为工具学习、概念学习和()。
A.社会学习B.制度学习C.文化学习D.经济学习A.集团模型B.精英模型C.理性主义模型D.混合扫描模型7.简述政策研究的内涵。
8.将政策分析过程分为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分析的学者是()。
A.弗里德曼B.韦默和维宁C.帕顿和沙维奇D.邓恩9.简述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边界分析法。
10.政府通过征收燃油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这一政策目标。
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说,征收燃油税属于()。
A.政策规则B.政策工具C.政策目的D.政策假定11.对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公共政策的形式予以关注,这是公共政策的()。
A.普遍性B.稳定性C.特殊性D.回应性12.试述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
13.被马克思视为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的是()。
A.弹劾权B.选举权C.被选举权D.大众传播14.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15.原有政策的终止和服务于同样政策目标的新政策的产生是政策接续中的()。
B.非线性接续C.线性接续D.政策分解16.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包括()。
A.政策信息、资料B.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C.政策目标D.政策的沉淀成本E.政策稳定17.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构赋予公共政策的显著特性主要包括()。
A.主观性B.合法性C.滞后性D.普遍性E.强制性18.邓恩把问题认定为四个依次递进的步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问题决定——问题搜索——问题详述——问题感知B.问题详述——问题搜索——问题感知——问题决定C.问题搜索——问题详述——问题感知——问题决定D.问题搜索——问题决定——问题详述——问题感知19.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随着其成因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现象在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中,属于政策问题的()。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5带答案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的过程可以被称为()。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萨巴蒂尔模型2.简述政策对象的受动性。
3.一般来说,公共问题最为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A.大众传媒B.利益集团C.政府部门D.政党组织4.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结果B.目标人群C.执行机构D.法规E.方案系统5.政策系统的核心是()。
A.公共组织B.公共舆论C.公共权力D.公共问题6.属于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之一的是()。
A.公共问题的形成B.政策目标的确定C.政策方案的规划D.政策方案的选择7.简述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
8.政策执行系统的基本功能有()。
A.为政策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B.有效实施政策方案C.准确评估政策执行效果D.为公共政策终结提供有效帮助E.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9.简述政策链的基本含义。
10.围绕某一政策议题或对政策方案某些论证进行辩护的做法被称为()。
A.政策探究B.政策审议C.政策移植D.政策采纳11.美国学者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政策类型划分是()。
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B.初始政策与反馈政策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D.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12.从纵向形式特征上看,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
A.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和基层政策B.司法政策、行政政策和教育政策C.党的政策、国家政策和人大政策D.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和文化政策13.试依据政策对象的特点,分析应急车道为什么难以应急?14.根据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分析“限塑令”实施数年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15.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此行为是()。
A.政策修正B.政策更新C.政策终结D.政策调整16.由于执行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是()。
A.政策制定偏差B.政策执行偏差C.政策评估偏差D.政策规划偏差17.结合本案例,谈谈丁教授是根据哪些政策调整原则建议调整内地游客访港政策的?18.提出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学者是()。
行政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行政管理的核心是()。
A. 管理B. 服务C. 协调D. 决策答案:D2. 行政管理的主体通常是()。
A. 个人B. 企业C. 政府D. 非政府组织答案:C3.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不包括()。
A. 问题识别B. 方案设计C. 执行监督D. 信息收集答案:D4. 行政组织结构通常包括()。
A. 层级结构B. 网络结构C. 矩阵结构D. 所有以上5. 行政监督的主要目的是()。
A. 确保政策执行B. 提高工作效率C. 保障公民权益D. 所有以上答案:D6. 行政领导的主要职责是()。
A. 制定政策B. 执行政策C. 监督政策实施D. 所有以上答案:D7. 行政沟通的方式不包括()。
A. 书面沟通B. 口头沟通C. 非语言沟通D. 单向沟通答案:D8. 行政责任的承担者是()。
A. 政府官员B. 政府机构C. 公民D. 企业答案:B9. 行政伦理的核心是()。
B. 诚信C. 服务D. 效率答案:A10. 行政改革的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B. 减少行政成本C. 优化政府职能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行政管理的职能包括()。
A. 规划B. 组织C. 领导D. 控制答案:ABCD2. 行政决策的特点包括()。
A. 目标性B. 程序性C. 动态性D. 客观性答案:ABC3. 行政监督的方式包括()。
A. 内部监督B. 外部监督C. 法律监督D. 舆论监督答案:ABCD4. 行政组织的特点包括()。
A. 权威性B. 系统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答案:ABC5. 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包括()。
A. 法定权力B. 奖励权力C. 惩罚权力D. 专家权力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服务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责任性原则。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历年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历年考研真题2001:公共政策:一名词解释(4×5):政策科学、政策主体、政策环境、政策议程、执行评估二简答(8×5)1政策科学有哪几个基本特征?2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策略通常有哪几种形式?3政策评估主要有哪几种类型?4如何理解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要求?5针对影响政策终结的障碍,政策系统应该采取哪些促进政策终结的策略?三论述(20×1)近几年来,尽管中央一再强调要减轻农民的负担,明确规定农民上缴和村提留的各种款项不得超过农民当年纯收入的5%。
然而,有的地方农民负担不仅未减轻,反而不断增加。
据调查,原因是多方面的。
例如某乡机关和中、小学教师已半年未发工资,为解决乡财政困难不得不向农民伸手;而某镇则不同,镇政府为创造更多政绩,搞了一系列所谓的“形象工程”,在“农民道路农民建,建好道路为农民”的口号下,不顾农民的承受能力,在村村已通公路的情况下,又搞所谓的村级公民标准化建设,在“为了农民的利益”的名义下,又给每个农民增加了100余元的负担,从而使当地农民的负担大大超过了政策所规定的5%的限制。
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地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名词解释(5×6):政府体制、政党体制、政府职能、司法程序、立法、居民委员会二简答(8×5)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政府机构设置的特点。
2我国“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基本职权?4民族地方人民自治政府与一般地方人民政府有何区别?5在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为什么必须确保中央的统一领导?三论述(15×2)1试论我国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的基本规定。
2结合我国实际,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向。
行政学基础(复试)一名词解释(5×4):政府采购、行政沟通、行政法治、市经理制二判断说明(3×5)1我国的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之间是一种平行的关系。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汇编(2008-2014年)
2、试析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借鉴意义。
武汉大学 2009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公共管理学
一、 概念辨析题
1、 权利与领导 2、 官僚政府与企业型政府 3、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与微观调控职能 4、 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 5、 战略管理与功能管理 6、 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与拥挤的公共物品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资料见第二页
封
面
第1页
武汉大学 2008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入学考试试题 公共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绩效 2、战略管理 3、公共物品 4、企业型政府 5、SWOT 分析
二、概念辨析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三、材料分析题(20 分)
你是如何理解下面这一段文字材料的?你认为它对于我国行政管理理论与 实践的发展有何启示?
“政府的航船需要一两层油漆。如果我们去掉油漆,那就剩下光秃秃的金属, 将会生锈腐蚀。问题是大多数政府的航船上了几十层油漆,上面又有一层又一层 的附着物。取消控制的目的,是要重新恢复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一两层保护层,使 这艘航船能重新航行。”
1、公共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 2、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 3、公共管理研究的 P 途径与 B 途径 4、激励与控制
三、简述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48 分)
1、什么是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如何履行环境保护职能?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3、简述公共组织层级制的特点。 4、简述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
二 、简答
1、 简述日本、新加坡的政府与企业关系模式 2、 简述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变迁 3、 简述政府间接生产公共产品的主要方式 4、 公共权力的内涵是什么?监控我国公共权力的外部机制主要有 哪些?
武汉大学2008--2009学期管理学末考试A卷
武汉大学2008--2009学期管理学末考试A卷第一篇:武汉大学2008--2009学期管理学末考试A卷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支书联席会武汉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经济学《管理学》试题(A)任课老师:秦仪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审核人一、名词解释(2*5)1.管理者 2.组织结构 3.MBO 4.SWOT 5.霍桑实验二、单项选择题(2*10)1.企业中,常常见到员工之间会在贡献和报酬上相互参照攀比。
一般来说,你认为员工最有可能将哪一类人作为自己的攀比对象?()A.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B.员工们的顶头上司。
C.企业中其他部门的领导。
D.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
2.有这样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视员工如兄弟,强调“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并把这种思路贯穿于企业的管理工作中。
当企业的收入高时,他便多发奖金给大家;一旦企业产品销售状况不好,他就少发甚至不发奖金。
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大家只是愿意“有福共享”,而不愿有难同当。
在有难时甚至还有员工离开公司,或将联系到的业务转给别的企业,自己从中拿提成。
这位老板有些不解,你认为这是为什么?()A.这位老板在搞平均主义。
B.这位老板把激励因素转化成了保健因素。
C.员工们的横向攀比。
D.这位老板对员工激励缺乏系统规划。
3.“一件预计可能会出错的事情,往往一定会出错。
”“一件事情出错,其他事情也跟着出错。
”类似的话在揭示人们什么?()A.决策的制订与实施一定要果断且富有信心,否则就很难实现。
B.制订计划应树立起权变的意识,问题出现时应立即制定出相应的应变计划。
C.应变计划的制定是计划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应在计划过程中及早予以考虑,不能等到出现问题时再仓促应对。
D.要注意认真分析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
4.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历年真题
武汉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综合知识一、名词解释(共5 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经济人假定”2、例外原则3、“官僚制”4、头脑风暴法5、“集市-有限市场结构”二、判断说明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我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可以说反映了对演法的基本思想。
2、按照《国家公务员法》的精神,领导成员公务员只要离开了公务员队伍即可自由从事任何营利性活动。
3、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家族和亲族主义色彩是衍射型行政模式的特征之一。
4、根据《国家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职位分为政务类和业务类两种类别。
5、古利克把行政机关的职能总结为POSDCORB这个首字母缩略词。
三、材料分析题(15分)你是如何理解下面这一段文字材料的?你认为它对于完善和健全我们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何启示?“一方面为了保证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必须对行政进行控制;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政府的民治性和行政的高效率,又不能允许这种控制超出其所要实现的合理目的。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为什么说理性决策模式在现实的决策活动中缺乏可行性?2、简述管理主义的基本内涵。
3、简述我国公务员管理中设置级别的目的。
4、奥斯本是如何区别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5、简述西方国家公务员监控机制发展的主要阶段。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西方新公共服务理论评析。
2、结合当前我国公共决策的实际,试分析决策听证制度的重要意义。
武汉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一、概念辨析题(指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每小题8分,共40分)1、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2、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3、程序性职能与任务性职能4、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5、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说明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中的顾客导向包括哪些内涵?3、说明公共政策及其性质。
2021年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个不是激发组织创新力的因素?()A.结构因素 B.人力资源因素C.技术因素 D.文化因素2、在组织设计中,用来描述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以及员工行为受规则和程序约束程度的变量或要素是()。
A.工作专门化 B.正规化C.管理跨度D.部门化3、()不属于创业精神所主要强调的三个方面的主题。
A.对机会的追求B.创新C.增长D.拼搏4、企业选择产业中的一个或者一组细分市场,制定专门的战略向此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这是典型的()。
A.增长型战略 B.别具一格战略 C.专一化战略 D.公司层战略5、以下哪一种组织结构违背了“统一指挥”的组织原则?()A.直线职能制 B.直线职能辅以参谋职能制C.事业部制 D.矩阵制6、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面临这样一种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决策者能够估计出每一种备择方案的可能性或者结果。
我们称这种决策制定条件为()决策。
A.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风险性 D.概率性7、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概括了管理的四项职能,法约尔(Henri Fayol)则概括了管理的五项职能。
前者与后者相比,有三项职能是相同的,不同的一项是()。
A.领导 B.协调 C.控制 D.组织8、在不确定情况下,除了有限信息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影响决策结果的因素是()。
A.风险性 B.环境的复杂性C.决策者心理定位 D.决策的时间压力9、()是第一个将管理定义为一组普遍适用的职能的人,他认为管理是人类所从事的一种共同活动。
A.明茨伯格B.法约尔C.德鲁克D.韦伯10、归因常常存在各种偏差。
当管理者高估内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而低估外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时,管理()。
A.表现出自我服务偏见 B.犯了基本归因错误C.曲解了员工的控制点 D.犯了假设相似性的错误二、名词解释11、管理的领导职能12、非程序化决策13、利益相关者14、组织发展15、管理方格理论16、管理跨度17、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18、无边界组织三、简答题19、简述工作团队的类型及其具体特征。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2005年公共管理学:一、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公共管理学及其基本内涵2、公共部门的绩效概念3、公共管理顾客导向的内涵4、西方国家“ZF再造”的主要特征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二、辨析题(指出每组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并说明两者的异同。
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2、ZF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三、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基尼系数是描述一国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理想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该国的贫富差距就越大。
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小于0.2时,收入分配属于绝对平均水平;当基尼系数为0.2-0.3时,属于比较平均;当基尼系数为0.3-0.4时,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当基尼系数为0.4-0.5时,贫富差距就较大;当基尼系数大于0.5时,就是贫富悬殊了。
请根据下列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根据世界各国的一般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之间呈现何种关系,原因何在?(2)中国贫富差距变动的规律是什么,它与世界各国和普遍规律之间有何异同,原因何在?(3)ZF应如何协调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表1世界各国基尼系数平均值的变动人均GDP(美元)100以下101~200201~300301~500501~10001001~20002000以上平均基尼系数0.4190.4990.5300.494 0.4380.4010.365表2中国基尼系数的变化年代196719781981198419 891994199920002001基尼系数0.150.150.2880.297 0.3490.4450.4570.4580.4592、城市乞讨人员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城市管理中令人头痛的问题,以至2004年6月举行的政协北京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四次主席会议,专门审议了一项题为《关于加强我市对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和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2年11月武汉大学本科生院2022年公开招聘行政管理人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2022年11月武汉大学本科生院2022年公开招聘行政管理人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高等教育法规(共15题)1.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体制是()。
A.中央统一领导B.地方各自领导C.分工负责、分级管理D.分级负责、分工管理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按照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人,可以再次申请教师资格的期限是()。
A.3年以后B.终身不可以C.5年以后D.1年以后答案:B本题解析:丧失教师资格后,终身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4.设立大学,其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应为()。
A.3000人以上B.5000人以上C.80000人以上D.10000人以上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由于革命斗争的日益残酷,列宁认识到有“铁的纪律”,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强调党的()。
A.作风建设B.组织建设C.制度建设D.思想建设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下列哪种人员不属于行政诉讼当事人()。
A.原告B.被告C.证人D.第三人答案:C 本题解析: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7.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混合意义的教育法制不仅包括教育法律制度,而且还包括教育法律制度的运行B.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静态意义的教育法制,是国家全部有关教育的法律制度体系D.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得以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和,其通过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义务的方式来调整某种社会关系。
武汉大学考研真题综合知识(行政管理专业)2003[试卷+答案].
武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知识科目代码:353注明: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上的一律无效。
一.辨析题(指出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乡人民政府与镇人民政府2、法治(Rule of law)和用法来治(Rule by law)3、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4、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5、系统议程与政府议程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要有哪些职能?2、什么是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执行有哪些主要特征?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如何理解人本管理的概念及其原则?5、怎样理解政策的本质?它有什么重要的功能?三.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5分,第2题10分,共25分)1、举出一个有关我国当前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事例,并进一步分析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2、针对上述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治理的相应对策。
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知识科目代码:353注明: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上的一律无效。
一.辨析题(指出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乡人民政府与镇人民政府2、法治(Rule of law)和用法来治(Rule by law)3、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4、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5、系统议程与政府议程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要有哪些职能?答: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1)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3)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4)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5)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6)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3带答案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通过构建“第二现实”,进而影响政策议程建立的非政府政策行为者,在政策主体中属于()。
A.大众传媒B.公民C.社会团体D.政党2.试述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公共政策评估的程序。
3.现代意义上的评估是从美国霍桑实验开始的,这一实验发生在()。
A.20世纪末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4.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主要内容。
5.将服务于共同政策目标的两项或多项政策被一项服务于同样目标的新政策所取代是()。
A.线性接续B.政策合并C.政策分解D.非线性接续6.政策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B.交换资源的需要C.结盟的需要D.追逐权力的需要E.协调的需要7.试述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8.能够由一位或数位决策者在相对有限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的公共政策问题是()。
A.结构适度问题B.结构不良问题C.结构混乱问题D.结构残缺问题9.试述行政决策的内涵及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
10.试依据政策对象的特点,分析应急车道为什么难以应急?11.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是()。
A.政策规划B.政策评估C.政策论证D.问题认定12.从经济方面把政策工具区分为供应、补贴、生产、管制四类的学者是()。
A.邓恩B.休斯C.托马斯·戴伊D.林德布洛姆13.简述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边界分析法。
14.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15.政府最高首脑拥有对公共决策最终决定权的是()。
A.首长制B.委员会制C.集权制D.分权制16.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A.确定型政策B.不确定型政策C.风险型政策D.竞争型政策17.结合本案例,从政策终结的作用这一视角分析取消暂住证制度的意义。
18.政府存在的基础是()。
A.公务人员的廉洁自律B.制定和实施政策C.政府职能的合理配置D.竞争性政党制度19.尝对照分析本案例反映的现象属于政策失灵的哪些表现?20.试述公共政策与法之同。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历年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一、名次解释(5*4)1、名誉市长制2、例外原则3、行政协调4、头脑风爆法5、责任行政二、判断说明(5*5)1、行政职能具有动态性2、古德诺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兴趣主要在于政治与行政分离3、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关系的唯一表现形式就是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
4、行政执行具有强制性。
5、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特征。
三、案例分析(15)据有关资料介绍,一个先进镇坦言,担任此职务实属不愿意。
因为这个镇太“富”了……前任为了追求"政绩",在统计报表上作了手脚,造成了该镇十分富裕的假象,不久又到县里做了局长。
这位新镇长认为,如果想追求“政绩”,很简单,只需照着前任的样子,在其基础上继续在报表上弄虚作假就是了。
但如果这样做,就会增加农民负担,恶化政民关系,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但如果不这样做,老老实实上报,短期内不但没有政绩,还会给上级留下一个“工作不力”的印象,进而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发展前程。
于是乎,也只得跟着弄虚作假、浮夸虚报。
试运用行政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分析该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何在?你认为应当怎样解决该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四、简答(5*10)1、简述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
2、法约尔是如何理解“管理”这个概念的?3、简述行政程序法定化的重要意义。
4、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哪些内容?5、奥斯本认为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主要区别何在?五、论述(2*20)1、韦伯的官僚知论评析。
2、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试论应当如何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利配置关系。
综合知识一、辨析题(指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5*10)1、乡人民政府与镇人民政府2、法治(Rule of law)与用法来治(Rule by law)3、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4、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5、系统议程与政府议程二、简答题(5*1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要有哪些职权?2、什么是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执行有哪些主要特征?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如何理解政策的本质?它有什么重要的功能?5、如何理解人本管理的概念及其原则?三、论述题(2*15)1、举出一个有关我国当前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事例,并进一步分析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表现形式以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