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专题三大气环流与气候

合集下载

2021年新课标新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2021年新课标新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气流流向或风向
极地高气压带(2个)
下沉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上升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下沉
赤道低气压带(1个)
上升
极地东风带(2个) 东北风或东南风
中纬西风带(2个) 西南风或西北风
低纬信风带(2个) 东北风或东南风
气温特点 气温低 气温较低 气温高 气温高 气温低 气温较高 气温高
降水特点 降水少 降水多 降水少 降水多 降水少 降水多 降水少
温馨提示 冬季风也会带来降水,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一般为寒冷干 燥,但当经过暖湿的水面时,再遇到地形阻挡,同样也会形成降水。例如,冬 季日本海沿岸降水丰沛,就是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天山和云贵高原 北侧的降水,也与冬季风有关。
考点三 气候类型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气候大类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 锋面雨
沿锋面爬升
强度较小,历时较长,范围广
温带地区
气旋雨 暖湿气流围绕气旋中 (台风雨) 心旋转上升
强度较小(台风雨强度大)
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 ( 台风雨 分布于中 低纬大陆东岸)
2.全球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降水特点 赤道多雨带 蒸发旺盛,水汽多,盛行对流雨
主要降水类型 对流雨
气候

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非洲西南部沿岸 澳大利亚西海岸
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大分水岭对东南信风的阻挡
秘鲁沿岸
秘鲁寒流的影响、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索马里沿岸
索马里寒流的影旱,降水少;人为原因:古代人们对 植被的破坏
(2)移动规律(如下图) ①5月份:夏季风北进——影响华南地区(南岭一带)。 ②6月份:“副高”西伸北进,雨带移动到长江流域,在江淮地区持续一个月 左右(梅雨)。 ③7、8月份:“副高”继续西伸北进,雨带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这时长 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6、7、8月西南和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 响)。 ④9月份:夏季风南退,雨带开始南移。 ⑤10月份:雨季结束。

第二节(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二节(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东北信风带
高压 低压










升 极地东沉
风带
90 ° S 60 ° S 30 ° S 0 ° 30 ° N 60 ° N 90 ° N
极地高 副极地低 副热带高 赤道低 副热带高 副极地低 极地高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影响气候
低纬环流 低纬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低压 高压










极沉地东

风带
低压
高压
低压
空 空气 气受 堆热 积膨 下胀 沉上 东南信风升带
空 气 堆 积 下 沉




压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6.夏季,北半球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 ,被大陆上的 热低压 所
切断,其中
亚洲低压
(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从而
使 副热带高气压带 仅保留在海洋上
30°N 副
气流 上升
热 热陆亚升亚低欧温洲 压大快带
高 夏高威气压夷
亚速尔 高压
2020/5/31
西


(三)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 定义: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 •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西风带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北半球)
400N
大 洋



大 洋
30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0N——400N的大陆西岸(甲地),夏季受北 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冬季,西风带南移。(北半球)
西 风 带 大 洋

400N
大 洋
300N
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0N——400N的大陆西岸(甲地),冬季受南 移的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
冬季,东北信风带南移。(北半球)
东 北 信 风 带

0 0N 甲地,冬季受南移的东北信风带控制,进入干季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东南信风带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全年高温,有明 显干湿季之分的热带草原气候
极低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全年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
(4)西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大陆的东岸和西岸,大洋的东岸和西岸
大 陆






甲地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 乙地位于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
大陆的东岸和西岸,大洋的东岸和西岸
大 洋






甲地位于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 乙地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
南 北 半 球 的 暖 冷 气 流 从 北 方 来
20°S 60°N
40°S 40°N
陆地
60°S 20°N

第二节 大气环流与气候(知识讲解内容)

第二节 大气环流与气候(知识讲解内容)

主要分布于温带地 区( 台 风 雨 分 布 于 中低纬大陆东岸)
㊀ ㊀ 1.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海陆分布㊁洋流) 等ꎮ 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㊀ ㊀ 2.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20 ㊀
5 年高考 3 年模拟㊀ B 版( 教师用书)
第二节㊀ 大气环流与气候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49
考点一㊀ 大气环流
㊀ ㊀ 1. 气压带㊁风带 (1) 形成与分布
大陆
(2) 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ꎮ 东亚地处世界最大的 亚欧大陆ꎬ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 太平洋ꎬ 海陆间的
发生位置移动ꎬ一般来说ꎬ 北半球夏季ꎬ 气压带㊁ 风带北移ꎬ 冬季 南移ꎮ 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 移动规律: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ꎬ气压带㊁ 风带也会
分布和风向如图所示:
(1)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ꎬ 北半球冬㊁ 夏季气压中心
������������������������������������������������������������������������������������������������������������������������������������������������������������������������������������������������������������������������������������������������������������������������
温度较低ꎬ 冬 季温 度较 高ꎬ 故在 7 月 份ꎬ 全 球海 洋 等 温 线 向 南 凸出ꎮ (3) 地形㊁地势: 一般情况下ꎬ 海拔越高ꎬ 气温越低ꎬ 受其影
响ꎬ等温线多与等高线平行ꎻ冷空气在山前堆积ꎬ 温度低ꎬ 山地背 风一侧ꎬ因地形阻挡温度较高ꎮ (4) 洋流:受暖流影响的地区ꎬ温度较同纬度相邻地区高ꎬ 等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课件.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课件.

0
-15
-30
-45 -60
100 1 4 7 10月份
0
五、季风气候
成因:季风环流导致季风气候,只不过随 着纬度高低,气温有所差别。
1、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旱季。 分布:亚热带大陆东岸,南北纬10度与回 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五、季风气候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爬升 下沉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上升
赤道低压带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西风(低纬 高纬):温暖湿润多雨 东风、信风(高纬 低纬):寒冷干燥少雨
90°N
极地东风带
60°N 30°N
中纬西风带 东北沉干, 低压湿润高压干, 西风湿润信东干。
分布
低纬 高纬:温暖湿润多雨
高纬 低纬:寒冷干燥少雨
气压带气流的垂直运动与降水的关系
低气压:气流上升,多雨 高气压:气流下沉,少雨
倒计时时钟

7:10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低压(上升):湿润,降水多(赤低、副低) 高压(下沉):干燥,降水少(极高、副高)
下 沉 极锋
极地高压带
西欧与北美气候类型
倒计时时钟

7:10

(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 沿岸,西风受到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 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而西欧为平原地形,并常年受北大西洋暖 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使其范围较大。
倒计时时钟

7:10

气温/℃ 30 15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300 200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第2讲大气环流和气候教案含解析中图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第2讲大气环流和气候教案含解析中图版

第2讲 大气环流和气候[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a 低纬环流圈b 中纬环流圈c 高纬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信风带D 为盛行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①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疑难辨析1】气压带的形成都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吗?提示不是。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体、组成物质均一等)基础之上的。

但是,由于地球上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海洋、陆地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其影响有:①陆地高压(冬季)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冬季风。

②陆地低压(夏季)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夏季风。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疑难辨析2】季风仅仅存在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这种说法对不对?提示不对。

非洲和澳大利亚西北部,都是季风活动明显的地区,但以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最为典型。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疑难辨析3】所有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都是干燥的。

以上判断对吗?试说明理由。

2021年新课标新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2021年新课标新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备考篇提纲挈领【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近5年本讲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是高频考点。

试题多以区域图附加气候要素信息的方式呈现,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及运用地理原理阐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突出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本讲内容为自然地理的核心知识,是高考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

备考复习时要突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备考的关键气温与降水气候类型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全球性大气环流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的M气压带为()A.赤道低气压带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答案B2.下列关于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M表示3月份、春季B.N表示7月份、夏季C.M表示12月份、夏季D.N表示1月份、冬季答案B知识2 气温与降水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答案C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A知识3气候类型读四城市资料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四城市气候的分析,正确的是()A.乙地气候海洋性最强B.甲地年降水量最大C.丁地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D.丙地气候类型南北半球都有分布答案D2.关于四城市气候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A.丁地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B.甲地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C.乙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D.丙地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答案C知识4全球气候变化2016年上海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02毫米,比2015年高45毫米,预计未来30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将上升65~150毫米,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三 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三 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课件

炎热、湿润
2021/12/1比1 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第六页,共四十一页。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考点(kǎo diǎn)二 气温与降水
基础知识 1.气温分布(fēnbù)规律
(1)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
日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 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即 当地地方时为 14:00 )前后
海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距赤道较远的热带雨林气候—
—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
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 坡。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山脉阻挡了西风,
2021/12/11
第八页,共四十一页。
重点难点 1.影响昼夜温差(wēnchā)大小的因素
2021/12/11
第九页,共四十一页。
2.影响(yǐngxiǎng)气温的因素 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 此等温线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3.影响降水的因素
因素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
候出现在7月。 (3)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两者的相同点:降水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热月均温都在20℃—30℃ 之间。 不同点: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jízhōng)在7、 8两月,年降水量在400—800 mm(但日本等地降水偏多);地中海气候最
冷月均温大于0℃,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小于0℃。
相反;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jiàngdī)。 2.降水
(1)降水类型:主要有 对流雨 (赤道地区与中纬度夏季午后), 锋面

2024浙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2024浙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五年高考考点1大气环流(2022广东,9,3分)某研究统计了50°N 以北地区1979 —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题。

频数(次)=20~40 —40~80 —80~120 =120~160 —160~200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答案 A(202 1浙江 1 月选考,11—12, 4分)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下面两题。

2.图中( ) 蔬甲垂真气流水平气流乙章jm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答案 C3.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答案 B(2020 浙江1月选考,10,2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题。

4.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 C(2020浙江1月选考,25,3分)海陆间常常存在气温差异。

T1、T₂分别为亚欧大陆东、西海岸海陆间平均气温差(T1、T2取绝对值)。

下图分别为1月和7月△T 沿经向分布折线图(图中△T 为T₁与T₂差的绝对值)。

完成下题。

1月5.1 月亚欧大陆45°N 以北,△T 较大的主要原因是①亚洲低压与大洋副热带高压形成热力差异②北大西洋暖流增加西部海岸温度③大陆中部高原的存在缩小了东西沿岸温差④季风影响了东部陆地与海洋间温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7月( )(2020 江苏单科,8,2 分)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 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

地理教案: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

地理教案: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

地理教案: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一、大气环流概述大气环流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气象变量在大气中的运动方式和规律。

它是地球上空气质量和能量分布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系统。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之间的关系。

二、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地球自转、热带辐射、地表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受到来自太阳的不均匀加热,形成不同的温度带。

热带辐射使得赤道地区气温高,而极地地区气温低,产生温度差异。

地表地形的起伏也影响了空气流动的速度和方向。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大气环流。

三、大气环流带来的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特点是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由于大气环流在此地区上升,形成了热带低压带,进而导致气候潮湿。

丰富的雨量促进了热带雨林的生长,使得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等地区,特点是四季变化明显、降水充沛。

大气环流在此地区形成了两大主要气候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温带低压带,它们之间形成的季风系统使得该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季节性和降水充沛的特点。

3. 西风带气候西风带气候分布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大气环流在此地区形成了两个副热带高压带,使得该地区的气候通常是温和多云、多阴雨。

这些副热带高压带产生的西风带也造成了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温度较稳定、降水相对较少。

4.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特点是寒冷干燥、气温极低。

由于大气环流在极地地区形成了极地高压带,使得该地区的温度极低。

另外,极地地区也因为地表变白,反射太阳辐射的能量,使得该地区气温更低。

四、不同大气环流的影响不同的大气环流模式会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系统。

例如,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变化会导致季风气候的强弱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等方面。

而赤道上升气流和极地下沉气流的变化,也会间接影响全球的气温分布和天气模式。

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也可能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龙卷风、暴雨等天气灾害。

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三、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东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 比较 影响地区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南亚季风
冬季
夏季
东北风
西南风
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洋 (亚欧大陆内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 节移动
温暖干燥
具体表现
海平面上升
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 的危险
影响整个水 循环过程
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 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
对工业生 产的影响
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作物产量。 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使作物减产
气温分 布特征
①时间分布特征:何时低、何时高;②空间分布特征:哪边高、哪边低
降水特征 ①年降水量多少;②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什么季节多,什么季节少)
降水分 布特征
①时间分布特征:何时多、何时少;②空间分布特征:哪边多、哪边少
考点三 气候类型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二、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
探究典例 情境设题 气候对人类的生活、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城市建设、海陆 空交通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描述或分析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 关键要抓住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寒假将至,广州某中学为“海上丝绸之 路”冬令营活动搜集了爪哇岛等高线示意图和雅加达、广州的气候统计 资料。2018年8月18日至9月2日,雅加达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大气环流与气候[考纲原文呈现]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考点一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全国卷近5年4考)[核心知识必备]1.图解大气受热原理(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5)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

3.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气温的分布规律(3)影响气温变化(日变化、年变化)的因素[高分能力培养]新题尝试1.(2018·湖北省第四次联考)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过程得到的净能量,大致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A.日照时数B.气温年较差C.气温日较差D.降水量的季节变化(2)冬季,对西藏和黑龙江地表净辐射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是()A.太阳高度B.昼长C.海拔D.地表植被(3)湖南省5、6月份地表净辐射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弱B.阴雨天气多C.地面辐射强D.白昼较短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地表净辐射受到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状况的共同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地表净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多少决定了地面温度的高低,地面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地面辐射的强弱,地面辐射的强弱决定了气温的高低,因此地表净辐射的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似,从示意图看出地表净辐射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西藏的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较小,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气温年较差大,西藏的气温年较差小,因此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气温年较差,B对;题干中强调的是“季节变化”,与气温日较差关系不大,C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季风关系密切,和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不大,D错。

选B。

第(2)题,西藏和黑龙江的纬度差异较大,冬季两地的太阳高度和昼长相差较大,造成地表净辐射差别大;西藏海拔比黑龙江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冬季获得的地表净辐射大于黑龙江;冬季,西藏和黑龙江气温均较低,地表植被均枯萎,对地表净辐射的影响较小。

选D。

第(3)题,依据地表净辐射的含义判断其较小的原因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弱或是地面辐射强,再结合时间“5、6月份”判断湖南省在5、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处于梅雨季节,降水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弱,地表净辐射较小。

选B。

答案(1)B(2)D(3)B2.(2018·长沙二模)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对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A.地形B.纬度C.海陆D.洋流(2)A地7月气温可能是()A.29 ℃B.27 ℃C.25 ℃D.23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影响其走向的最大因素为纬度。

第(2)题,根据河流流向可知,A地地势较高,所以夏季气温较低。

由图中等温线数值信息可判断,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相差2 ℃,所以A地气温应该在26 ℃~28 ℃之间。

答案(1)B(2)B思维提升1.大气受热过程分析技巧(1)确定大气的热源。

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②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明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是吸收和反射作用。

(3)把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即太阳→地面→大气。

①太阳暖大地: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②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增温;③大气还大地: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来说是隔热层,它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4)分析热量传递和转换过程中的影响条件。

①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直接因素是太阳高度角、天气状况和地势高低;②影响地面升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地面热力性质,同样的热量收支海洋要比陆地升温、降温幅度小;③大气逆辐射的强弱与大气水汽含量(云量)呈正相关。

2.等温线的弯曲与闭合分析(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

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

1月份同纬度地区,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同纬度地区,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

(2)闭合等温线的成因分析(高、低温中心)①低温中心:地势较高的山地一般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在冬季时往往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往往成为低温中心。

②高温中心:地势较低的盆地一般成为高温中心;城市一般也是高温中心(热岛效应)。

[高考经典再练]素养区域认知:地形与气温1.(2018·全国卷Ⅰ,11)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题。

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

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解析重庆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受山地阻挡,不易散热,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较强,毕节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A正确。

答案 A素养地理实践力:农膜技术与气温2.(2017·全国卷Ⅰ,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析第(1)题,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说明①②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排除③④。

又根据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判断:①为丰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因此答案选B。

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最低气温,因此A错;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即平均气温变化状况和昼夜温差)大致相同,因此B错;膜内温度日变化丰雪年小于枯雪年,主要是由于丰、枯雪年积雪厚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C正确,D错误。

第(3)题,本题考查时间的估算。

一般来讲,某地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时,而此时北京时间是16时左右,说明该地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左右,相对于120°E偏西30°左右,当地经度大约为90°E,结合选项只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此答案选D。

答案(1)B(2)C(3)D素养区域认知:气温差异分析3.[2015·全国卷Ⅰ,3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 ℃~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 ℃~-2 ℃。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8分)解析本题考查冻土的成因。

结合材料中多年冻土的介绍,可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回答。

答案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 ℃~1 ℃,可以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 ℃~1 ℃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考点二大气运动与降水(全国卷近5年2考)[核心知识必备]1.热力环流原理形成及常见形式(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点(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①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②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③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2.风的形成与风力大小(1)图解风的形成(2)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①气温差异→气压差异→风力强弱。

②植被覆盖度(防风固沙,削减风力)。

③地形(山脉阻挡风→风力减弱;垭口或峡谷地带且风向与峡谷延伸方向一致→狭管效应→风力增强)。

④地势高差大小→下沉气流强弱。

⑤经过湖面或海面,摩擦力较小。

3.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4.三圈环流与气候类型分布(以北半球为例)5.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1)大气环流: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

(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

(5)下垫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

(具体见下表)新题尝试1.(2018·长沙市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

在该区域南部地区生活的富拉尼人,以发展游牧业为主。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高低B.地形起伏C.距海远近D.大气环流(2)富拉尼人迁徙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10月南迁,4月北迁B.10月北迁,4月南迁C.10月东迁,4月西迁D.10月西迁,4月东迁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图中区域位于非洲西北部。

图中区域南北两侧年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量变化很大,且降水较多,中心区域降水则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