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标准范本
安全生产法规定了哪七项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法规定了哪七项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0c35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3.png)
安全生产法规定了哪七项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法是为了维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以及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法律法规。
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安全生产法规定了许多法律制度,其中包括以下七项: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每个岗位的责任人能够履行安全生产的职责。
2.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标准,
加强对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以及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管理。
3.安全生产培训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对员工进
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监
督和检查,确保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防止事故发生。
5.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企业应定期对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排
查和治理,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6.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度:企业应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
确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流程,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
7.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制度:相关部门应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制度,
及时向公众公布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事故情况以及安全生产举报渠道,增加信息透明度。
遵守和落实以上七项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对于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
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希望各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切实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法律制度,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43baba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d.png)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与资产安全,合理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本制度订立。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下属子公司、分支机构以及相关合作伙伴。
第三条本制度所涉及的安全生产管理和规定应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全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第四条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连续发展。
第五条全部员工都应遵守本制度规定的安全生产规范,自发参加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本制度内容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订,修订时应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讨论和审批,并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七条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应负责布置和组织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安全生产规程。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和管理权限,并进行责任追究。
第九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的采购、使用、维护和更新制度,确保设备和装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十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和预警制度,定期检查生产设备、场合、安全通道等,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
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本领和素养。
第十二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和巡察力度,及时发现和除去事故隐患。
第十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和惩罚。
第三章职工安全防护第十四条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职工的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定。
企业应供应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引导员工正确使用,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
第十七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db06efee53a580217fcfe28.png)
(四)安全生产法确立的法律制度 及条文解释
1、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①监管体制——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
结合(第九条) ②监管制度(第四章)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保障制度 (第二章)
(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度 (第十七条)
①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操作规程; ③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⑤组织制度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 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刑事责任 ——是犯罪主体违反刑事法律应承担的
法律责任。
三、安全生产法
(一)安全生产法的法律地位和适用范围
1、是规范安全生产工作的专门法律,确 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的基本法律。
2、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 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
(二)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
1、共七章97条
规定权利的有8条(第45~48条从业人员 权利、第52条工会权利、第56条安监部门职权、 第64条举报权、第67条舆论监督权)。
规定义务的有65条(与企业有关的44条)。
规定法律责任的18条(与企业有关的14 条),具体规定了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与工 作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从业人员、 社会组织的安全生产职责,以及违反安全生产 法的相应法律责任。
②安全投入与效益
——有效的安全投入可以使:
1、劳动条件、生产设施与场所安全状况改善;
2、劳动者安全素质提高、预防事故能力增强;
3、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从而增强了预防 和抗御事故与职业危害的能力,避免或减少事故和 职业病的发生,因而保护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 与健康,避免或减少事故与职业病造成的损失。
安全生产法七项
![安全生产法七项](https://img.taocdn.com/s3/m/9a094ba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7.png)
安全生产法七项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维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安全管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
其中,安全生产法的“七项”规定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下面将对这七项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1. 平等原则安全生产法确立了平等原则,要求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权益,不因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残疾等因素歧视员工,保障所有员工在工作时的平等权利。
2. 预防原则安全生产法强调预防为主,要求企业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等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3. 整体依法原则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必须依法经营,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 综合治理原则安全生产法要求企业要推行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技术、管理、人员、设备等手段,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人员、设备、环境等各方面均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5. 实施主体责任原则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6. 公开公正原则安全生产法倡导公开公正,要求企业公开安全生产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不隐瞒事故和安全隐患,依法及时报告事故,保障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7. 法律保护原则安全生产法规定了法律保护原则,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生产环境。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法的“七项”规定旨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企业应认真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定,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为建设和谐、安全的生产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安全生产那七关标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那七关标准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e0d52df2b7360b4c2f3f640b.png)
安全生产那七关标准1、安全生产法确定哪七项基本法律制度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
3、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
4、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5、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6、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7、事故应急和处理制度。
(1)安全生产那七关标准扩展资料:1.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
新法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将坚持安全发展写入了总则,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完善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新法提出要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安全职责。
(第三条)3.落实“三个必须”,确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部门地位。
按照安全生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新法一是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明确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三是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第九条、第六十二条)4.强化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
乡镇街道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有必要在立法层面明确其安全生产职责,同时针对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安全监管体制不顺、监管人员配备不足、事故隐患集中、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新法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0a7c1f1c0975f46526d3e1df.png)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企业如何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一)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四)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第三十三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一)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二)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情况;(三)受理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的举报、投诉;(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五)组织或者参与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其他监督管理职责。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第二十七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发现有限空间作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或者限期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暂时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作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培训记录(模板)
![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培训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374f2f4ff00bed5b8f31d98.png)
安全生产培训记录(模板)11、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2、三不动火:无合格的火票不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火人不在场不动火。
13、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4、三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
15、一般员工安全职责:(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针对公司管理的区域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生产连续性强等特殊的生产性质和特点,公司每个员工都应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严细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
(3)认真学习和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人身安全十大禁令,防火、防爆十大禁令等安全生产的各项禁令和规定。
(4)严格遵守本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动、操作、工艺、施工和工作纪律。
(5)认真学习并执行用火作业、安全检修、进受限空间等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不违章作业。
(6)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地如实向上级报告,按事故预案正确处理,并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7)、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8)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和事故预案演练。
(9)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16、消防工作方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17、消防设施包括:小型灭火器、地上式消火栓、室内消火栓、消防水炮、消防水喷淋、泡沫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18、消防水系统包括:站内自备消防水系统和依托消防水管网系统。
19、义务消防队的主要职责是:(1)学习宣传消防法规,定期参加消防训练,参加实地消防演习。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规定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9e2e46db90d6c85ed3ac655.png)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规定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第三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六先”,即:1、安全意识在先。
2、安全投入在先。
3、安全责任在先。
4、建章立制在先。
5、隐患预防在先。
6、监督执法在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理解为守法、管理、责任制及安全生产条件四个方面)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概念:(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第五条):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概念(1)必须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决策人。
(2)必须是实际领导、指挥生产经营单位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人。
(3)必须是能够承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领导责任的决策人。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地位和职责(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基本职责((6项)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E.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A.不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条)B.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给予撤职处分或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6b4e02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4.png)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防备和削减事故,保障生产经营和职工身体健康的一系列措施。
安全生产是一项紧要的社会责任,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安全体系的紧要构成部分。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订立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制度。
其中,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律,此外,还有《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煤矿安全规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紧要法律法规。
本文将认真介绍我国安全生产法确定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一、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制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首要基本法律制度。
它明确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安全生产中的法律责任,规定了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和追究机制。
《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依法承当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
国家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惩罚和法律制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安全生产法》还规定了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制裁措施,如停业整顿、罚款、撤销许可证等。
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制的建立,旨在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东西制约机制,以确保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经营中始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形成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保障安全生产的紧要法律制度。
它是对一些特别营业场所和商品加工制造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紧要措施。
必需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才能开展相应的经营活动。
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国家对营业场所和商品加工制造企业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进行评估的证明。
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需要遵从肯定的安全生产规定和标准,确保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对于未取得许可证的企业和个人,国家将实行相应的行政和刑事惩罚措施。
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建立,是国家对特别营业场所和商品加工制造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紧要措施。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紧要法律制度之一、它是依据国家对安全生产的管理要求,建立一整套规范和标准的体系,对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标准化。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法定职责有哪些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法定职责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68abdd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4.png)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法定职责
安全生产法是一部具有重要法律意义的法律,它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其中,安全生产法规定了七项法定职责,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责任到人、层层传导。
2.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要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经
过相关安全生产培训,负责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3.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要制定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定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保证全员知晓并严格执行,确保生产过程中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
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减少因为“不懂规定”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5.落实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企业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
技术措施,保障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防范事故发生。
6.确保安全生产信息公开:企业要及时向员工和社会公众公开相关安
全生产信息,特别是事故隐患和防范措施,增加事故预防的透明度。
7.参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企业要积极配合有关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
工作的监督检查,接受行政处罚和责任追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开展。
总之,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法定职责是企业必须遵守和履行的最基本要求,只有积极配合、认真落实相关规定,才能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1ab38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2.png)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在当前人民群众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我国制定并出台了《安全生产法》。
该法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制度,其中就确定了七项基本法律制度,这些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是指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对某些高风险活动进行审批、核准,或者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以保障安全生产。
这项制度适用于能源、交通运输、采矿、爆炸物品、冶金、烟花爆竹、危险废物等涉及到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领域。
在许可制度实施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许可的项目进行认真审核,确保许可条件真实有效,同时还要强化对许可单位的监管,确保其安全生产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二、安全生产标准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制度是指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通过制定安全生产标准,明确责任主体、标准、检测、考核等内容,从而规范生产、管理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该制度应涵盖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技术规程、标准规范等内容。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制定不同的标准。
同时,还要加强对标准执行的监督和检查,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三、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是指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检查,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检查应该是定期、有计划、有针对性、有记录,对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各项事宜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四、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是指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发现安全生产事故时,必须在二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应详实、准确、及时,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原因及处理情况。
针对事故报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环节,追究责任,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指企业必须有专门设立的生产安全管理机构,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执行。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标准版本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标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3c83ffe1e53a580216fcfefa.png)
文件编号:RHD-QB-K371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标准版本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各自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职责、社会基层组织和新闻媒体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的权利和义务等。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置、安全投入、从业人员安全资质、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建设工程“三同时”、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安全技术装备管理、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社会工伤保险等。
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表任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资质及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四、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从事安全评价、评估、检测、检验、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安全中介机构和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地位、任务和责任。
六、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责任的确定和责任形式、追究安全责任的机关、依据、程序和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七、事故应急和处理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事故应急体系的建立、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的原则、事故责任和程序、事故责任的追究、事故信息发布等。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安全生产法七
![安全生产法七](https://img.taocdn.com/s3/m/7b8679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6.png)
安全生产法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本文将对安全生产法中的七大范本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安全生产法规。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二、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合理安排安全生产投入,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设备、技术等资源。
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安全生产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
企业要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水平。
四、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是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同时,企业还要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五、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处理是减轻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的重要环节。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
对于重大事故,企业还要配合政府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原因,追究责任,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六、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降低事故损失的关键措施。
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潜在安全风险,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预案要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流程、应急资源等内容,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安全生产法七项安全生产基本制度
![安全生产法七项安全生产基本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72470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d.png)
安全生产法七项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在现代社会,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国家稳定的基石。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权益,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和制度。
其中,七项安全生产基本制度是安全生产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喁。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七项基本制度。
1. 生产安全责任制度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主体,各级企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到具体岗位。
企业要加强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生产安全。
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生产活动中的安全管理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和行为规范。
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之一。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
4.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激励和约束企业及相关人员的行为。
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中取得的优异表现,给予奖励;对于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事故的行为,进行严肃惩处,以此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的有效途径。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促进生产安全。
6.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隐患是安全生产的“定时炸弹”,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力度,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保障生产安全。
7. 应急救援制度应急救援是事故发生后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制度,明确应急救援组织架构、任务分工和工作程序,加强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安全生产法的七项职责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法的七项职责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0786c2f4b7360b4c2f3f645b.png)
安全生产法的七项职责1、安全管理"七项"工作制度有哪些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安全监管人员的职责,新闻单位百及社区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等。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工程“三同度时”,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等。
3、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资质及其在问安全生产中的主要职责。
4、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从业人员八种权利和两项义务。
5、中介答服务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从事安全评价、评估、检测、检验、咨询服务等工作的中介机构。
6、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事故应争预案的制定、事故应急体系的建立、事故报告、调查版处理的原则和程序、事故责任的追究、事故信息发布等。
7、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责权任主体,安全生产责任的确定和责任形式,追究安全责任的机关、依据、程序和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2、《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职责有哪些?企业主要负责人七项安全生产职责: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专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属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3、安全生产法七条法定责任第七条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增加了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生产经营单位交涉,在原来规定的基础上,工会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劳动法律,都有权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城市街道办事处设立的基层工会联合会,这次《安全生产法》修改时,就其中涉及安全生产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与《工会法》的规定做了更好的衔接。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eb77c6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0.png)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 理知识、安全操作技能、事故应 急处理等。
培训教育的方式与实施
培训教育的方式
集中培训、在线培训、现场培训等。
培训教育的实施
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活动、进行培训考核等。
培训教育的监管与考核
培训教育的监管
建立培训教育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 评估培训教育效果等。
申请流程
颁发条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符合条件的 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不符合 条件的企业不予颁发并说明理由。
企业需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并接受审查。
许可证的条件与审查
许可证有效期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企业需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向 原发证机关提出延期申请。
预警预报的响应与处置
响应机制
建立预警预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有 关部门在预警预报响应中的职责和行动要求 。
处置措施
根据预警级别和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 措施,如组织疏散、救援、抢险等,确保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感谢观看
THANKS
公众举报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 行举报,设立举报奖励制 度。
社会团体参与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 等社会团体参与安全生产 监督,维护职工权益。
预警预报的级别与措施
预警级别
根据安全生产风险程度,将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识。
预警措施
针对不同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启动应急预案、发布安全警示信息、限制或禁止某些生产活动等。
检查与评估的方法与程序
方法
可以采用目视检查、仪器检测、专家评估等多种方式进行。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通用版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735bd555270722182ef73c.png)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84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通用版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通用版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各自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职责、社会基层组织和新闻媒体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的权利和义务等。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置、安全投入、从业人员安全资质、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建设工程“三同时”、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安全技术装备管理、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社会工伤保险等。
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表任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资质及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四、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从事安全评价、评估、检测、检验、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安全中介机构和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地位、任务和责任。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c3c29f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a.png)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1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 年X 月X 日封面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一、安全生产监管与督查管理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监管与督查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与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各自的安全监管与督查管理职责、安全监管与督查检查人员职责、社会基层安排与新闻媒体进行安全生产监管与督查的权利与义务等。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置、安全投入、从业人员安全资质、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评价、建设工程三同时、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安全技术装备管理、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社会工伤保险等。
三、生产经营单位承担人安全表任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承担人与其他承担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资质及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四、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五、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从事安全评价、评估、检测、检验、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安全中介机构与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地位、任务与责任。
六、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责任的确定与责任形式、追究安全责任的机关、依据、程序与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七、事故应急与处理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事故应急方案的拟定、事故应急体系的设立、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的原则、事故责任与程序、事故责任的追究、事故信息发布等。
某某单位(人)202X年X月X日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1562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各自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职责、社会基层组织和新闻媒体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的权利和义务等。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置、安全投入、从业人员安全资质、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建设工程“三同时”、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安全技术装备管理、生产经
营场所安全管理、社会工伤保险等。
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表任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资质及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四、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从事安全评价、评估、检测、检验、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安全中介机构和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地位、任务和责任。
六、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责任的确定和责任形式、追究安全责任的机关、依据、程序和安全生产法
律责任。
七、事故应急和处理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事故应急体系的建立、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的原则、事故责任和程序、事故责任的追究、事故信息发布等。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