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材多用,用活素材”作文训练》教学设计
一材多用——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一材多用——作文素材运用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17bc8968762caaedc33d401.png)
第一次抢答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智多星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东道主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阶下囚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糊涂虫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 老油条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门外汉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一、从材料到论点 看了袁隆平的事迹,你能想出的论点。 (小组讨论,每组至少给出两个论点) 示例:1、你的志向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2、合作才能双赢。
二、从命题选材料 命题作文类:如:《面对挫折》, 《门》,《我要说声谢谢》, 《我拥有我快乐》,《收集阳光》,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激趣导入: 古时候,有位厨师精通诗词,他能做出 个各种含有诗意的菜肴。一位秀才故意 给他出了个难题:两个鸡蛋,做成四道 菜,每道菜必须包含一句古诗。厨师欣 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 炖鸡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 熟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个队形,下面 铺了一张青菜叶;第三道菜,清炒蛋白 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浮着 几片蛋壳。秀才见了,不由得对厨师佩 服得五体投地。
材料:2个鸡蛋,一些韭菜
韭菜叶配一对鸡蛋黄: “两个黄鹂鸣翠柳”
清炒韭菜 : “一行白鹭上青天”
清炒蛋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 在炒完菜的锅里放半瓢水,扔几粒盐巴清煮鸡 蛋壳: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材多用树树新 移花接木朵朵红
袁隆平事迹: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袁隆平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 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 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材多用,点墨成金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材多用,点墨成金](https://img.taocdn.com/s3/m/db7c981469eae009581becc1.png)
(一):掌握一类技法
1、技法一
同一个素材用在不同的文章中时,可以从详略角度加以区分,根据中心的要求,可以大篇幅详写,把素材扩展开去;也可以略写,将其压缩为一两句话或者一个自然段。
讨论:下面两个片段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片段二(湖北黄冈中考满分作文《温暖》)
窗外,风婆婆野牛般横冲直撞,看来一场暴雨马上就要来了。心急火燎地,我急匆匆的往家赶。瞬间电闪雷鸣,暴雨滂沱而下。我赶紧撑开伞,跌跌撞撞地向家冲去。
学生讨论:两段写雨的文字分别有着怎样的作用?
小结:同样包含了写“雨”的文字,前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雨是被描述的主体;而后文是以叙事为主的文章,雨为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只是在文中起了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我最爱的是那白色的荷,在碧绿荷叶的映衬下,露出自己洁白的脸庞,金黄的花蕊,好似这位白衣仙子的首饰,发出夺目的光彩和醉人的芳香,引得无数小蜜蜂争先为它传粉,它并不像粉红芙蓉那样妖艳,但她却散发着一种诱人的高贵的品质,那就是纯洁。
——《荷花开时》
教师随笔:
荷园中,那亭亭玉立的绽开笑靥的朵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灿烂绽放,五彩斑斓,清香扑鼻,婀娜迷人。俊美的笑荷,红如火,白似雪,粉像霞。碧绿的荷叶映衬着娇美的面庞,净植的芙蓉闪耀着纯洁的光芒,淡淡的香气弥漫着朦胧的诗意,浅浅的颜色散发着奇异的芬芳。我爱这高洁纯美的荷花!
作文指导
一材多用点墨成金
一、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用一种原料做出上百种菜肴,比如鸡蛋,它可以做成蒸鸡蛋、煮鸡蛋,煎荷包蛋,鸡蛋羹,鸡蛋汤等。那么,咱们平时积累的写作原料,同样可以依据不同的话题加以变通,做出立意不同的佳作。这种措施就是一材多用。这种手法,就是将本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白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资料上,或者片段文字上,稍加变通跟调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相相合。
《记叙文写作之一材多用》
![《记叙文写作之一材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eb0920a1c7aa00b42acb81.png)
三组:_____不能缺席;四组:生活是一面镜子 评价要求:1.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全题目;
2.运用四种方法,改写相关句子及情节。 3.列出作文提纲。
学
法 捕捉一个瞬间 选好一个角度
指 导
写出一点感悟 以不变以万变
二
在考场中,根据文题的新要求,对曾经
挖掘过的、亲身经历的、表达真情实感的
起而打湿里面的盒饭,于是他还在衣兜里掏出几个夹子,用夹子把雨
衣紧紧地夹在篮子的边缘上,而他自己却任凭雨水的打落。原来盒饭
没被打湿的真相是这样。顿时,我内心深感惭愧,责怪自己怎么能随
便指责别人。我看着他消失在雨里的背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真相》第⑨段
详写事情的
真相
•方法三: • 改时间、地点、背景等相关情节。
写作分享
《记叙文写作之 一材多用》
学习目标
1.学习并运用一材多用的方法。 2.培养多角度思考和写作能力。
情景导入
一材多用:同一个写作素 材用于多个文题、多种文体, 从不同角度换化不同的中心。
素材=豆腐 一材多用=豆腐花、豆腐脑、 臭豆腐、炸豆腐……
“嘟,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
《我因拼搏而成功》如何打篮球,如何拼搏获得成功……
——《身边的普通人》
我们往往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却忽略了事实。 ——《真相》
•《身边的普通人》和《真相》结尾
没错,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可他却有着一颗不普通 的心。他为他人着想,他细心,他善良。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我 为人处世的态度,做人要学会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一个身边的普通人,一颗不普通的心。——《身边的普通人》
略写变成“落汤鸡” 而饭盒没湿的原因
《材料作文之一材多用》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之一材多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7c4714a0116c175e0e4845.png)
《材料作文之一材多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懂得一材多用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2)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讲评、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学习重点、难点
如何巧妙的运用、分析材料,让观点和例子巧妙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之前我们学习了第一讲:材料作文如何开头;第二讲:材料作文如何以材生材,同学们学习了开头方法,如何引用材料、议论材料,今天我们将学习材料作文第三讲:如何一材多用。
二、如何收集素材?
平时注意积累,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
因此灵活运用素材。
三、课内素材——灵活运用
举例课内素材《兰亭集序》作为材料的梳理
四、课外素材——人物类
高考历史人物素材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
练习:课堂迁移,实战演练
例沈思、丁俊晖、季羡林
五、课堂小结
如何做到一材多用?
运用步骤:
1、找准已知材料与作文论点的契合点。
2、通过合理的想象与扩充来强化和具体突出这个契合点。
3、使材料向主题靠拢,叙述、议论材料时要有一定的思辨性。
六、作业布置
完成高考人物类素材练习。
2022年教学教材《“一材多用”范文》优秀教案
![2022年教学教材《“一材多用”范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59f9e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5.png)
〔一〕良言如春〔课堂讲〕①那一句句良言,是无踪的春风,还是无影的春雨?给我莫大的动力去努力拼搏。
②晨光熹微,那光亮躲躲闪闪,交织着浓稠的晨雾,我忧心忡忡地走在上学路上,一道昨天晚上苦思不得其解的数学题死死抓住我的大脑不放,我不禁皱起了眉头,怎么解呢?③红灯闪烁,我不得不站在十字路口,仍与那道数学题搏斗着。
④“孩子,你鞋带没系好。
〞陌生的音色在晨雾的过滤之后进入我的耳朵。
我下意识停下了迟钝的脚步。
果真,两根鞋带像两条肆意游走的红色小蛇,扎眼夺目。
我赶忙弯下身子,把鞋带系好。
抬头看时,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干净的妆容中透出浅浅的笑意,杏仁形的双眸中透出温暖的关切。
我有些不知所措,我与她素昧平生,可这句话却如三月的春风,吹进了我的心里。
我匆匆道了谢。
⑤“上学路上慢点,车挺多。
〞话音刚落,红灯已如顽皮的孩子,眨着眼睛,绿灯亮起。
我们分路走去,转头,只在人来车往中隐约瞥见她的背影,可那一句良言已化作春风依旧在吹,轻柔地,缓缓地,温暖地拂过我的心田,如同一树一树的花开,甜蜜了我,也芬芳了前行的道路。
⑥老师将刚刚在白板上挥舞的记号笔盖上笔盖,眉头渐渐舒展了,看到我还沉浸在刚刚的难题中苦思冥想,便微笑地走下讲台,搭着我的肩,关切地问这问那,一比划一点拨,我便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仿佛甩下了一件沉重的包袱,紧皱的眉头已悄然化作甜甜的笑容,顿觉身轻如燕,神清气爽,前方一片光明。
⑦深夜,正在跟习题的时候,突然,门“吱〞的一声开了,妈妈端着一杯香甜的热牛奶走了进来。
“学习累了吧,快,把牛奶喝了。
〞⑧妈妈的话语如一句暖心的慰藉,让我疲惫的心灵得到了放松。
我端起牛奶,一饮而尽,舔了舔嘴,把牛奶杯放回到她手中。
突然发现了她鬓角的皱纹,深深浅浅,都是岁月烙下的痕迹。
⑨“好好写,别太迟,早点睡觉。
〞她走了出去,轻轻关上房门,但她的话语却一直在我耳边回荡,像在我心底下了一场春雨,洒下的甘霖是她无微不至的爱。
⑩她的爱如春雨,给我不尽的动力,那支倒下的笔又满血复活,开始了奋斗。
2024年作文素材一材多用公开课教案
![2024年作文素材一材多用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7ce4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d.png)
2024年作文素材一材多用公开课教案1.这节公开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The topic of this open class i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2.我们将学习中国书法和绘画We will learn about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3.中国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具有悠久的历史Chinese calligraphy is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a and hasa long history.4.书法作为艺术形式,强调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As an art form, calligraphy emphasizes the use of brush and ink as well as the express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5.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书法笔画We will learn some basic calligraphy strokes.6.通过练习书法,我们可以提高书写的美感和艺术感By practicing calligraphy, we can improve the aesthetic and artistic sense of writing.7.中国绘画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风格Chinese painting also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artistic styles.8.传统的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表达和笔墨的运用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emphasizes the express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use of brush and ink.9.我们将学习中国绘画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We will learn some basic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painting.10.通过学习书法和绘画,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By learning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e can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11.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公开课上积极参与讨论We hope that students ca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during the open class.12.请大家准备纸笔,我们将进行一些实践性的练习Please prepare paper and pen, we will do some practical exercises.13.老师将演示一些书法笔画的写法,然后同学们可以跟着练习The teacher will demonstrate how to write somecalligraphy strokes, and then students can practice along.14.我们将观赏一些优秀的中国绘画作品,并进行艺术欣赏We will appreciate some excellent Chinese painting works and engage in artistic appreciation.15.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光大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our precious treasure, and we should inherit and carry it forward.16.我们希望通过这节公开课,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We hope that through this open class, students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17.书法和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精神追求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not only an art form, butalso a spiritual pursuit.18.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观和人文精神The cha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lies in its unique aesthetics and humanistic spirit.19.我们要珍惜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其继续发扬光大We should cherish and inheri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let it continue to flourish.20.通过学习书法和绘画,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By learning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e can feel the wisdom and emo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21.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我们要保护和传承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country, we should protect and inherit it.22.中国书法和绘画有着独特的魅力,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ave unique charm, and can give people the enjoyment of beauty.23.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历史和民族精神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epresents the history and nation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24.书法和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25.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根基,我们要传承和弘扬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our culture, we should inherit and promote it.26.中国书法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智慧Chinese calligraphy contains the emotions and wisdom ofthe Chinese people.27.中国绘画表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Chinese painting reflects the love and pursuit of nature and life by the Chinese people.28.书法和绘画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s well as a cultural inheritance.29.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在于其包含丰富的哲学内涵The precious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lies inits rich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30.我们应该尊重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代得到发展We should respect and lear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let it develop in the contemporary era.31.通过学习书法和绘画,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审美情趣By learning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e can feel different aesthetic tastes.32.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传承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treasure of world civilization, worthy of our exploration and inheritance.33.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亮丽风景,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Chinese culture, showing unique artistic charm.34.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我们要传承和弘扬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our root and soul, we should inherit and promote it.35.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化的智慧之花,值得我们去品味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the flowers of wisdom in Chinese culture, worthy of our appreciation.36.中国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丰厚财富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rich treasures in the treasure trove of Chinese culture.37.通过学习书法和绘画,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By learning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e can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and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38.书法和绘画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让我们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a window for us to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allowing us to enter the wor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39.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宝库,我们要为其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treasure trove ofworld civilization, and we should contribute to its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40.书法和绘画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领悟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represent the essence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worthy of our study and comprehension.41.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以信仰和力量,我们要传承和弘扬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gives us faith and strength, we should inherit and promote it.42.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treasures in Chinese culture, showing the creativity and wisdom of the Chinese people.43.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我们要传承和弘扬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our root and soul, we should inherit and promote it.44.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化的智慧之宝,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the treasures of wisdom in Chinese culture, worthy of our cherishing and inheritance.45.通过学习书法和绘画,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By learning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e can feel the unique cha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46.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根基,我们要传承和弘扬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our culture, we should inherit and promote it.47.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发掘和传承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treasures in Chinese culture, worthy of our exploration and inheritance.48.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尊重和传承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precious treasure of our nation, we should respect and inherit it.49.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之美,值得我们去品味和体验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the beauty of the soul of Chinese culture, worthy of our appreciation and experience.50.通过学习书法和绘画,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By learning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e can understand the profound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51.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尊重和传承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precious treasure of our nation, we should respect and inherit it.。
一材多用教案
![一材多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7310711ed9ad51f01df259.png)
作文素材应用之一材多用【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一材多用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该种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练习、讲评、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架建“一材多用”的桥梁,让观点和例子巧妙地结合起来。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写议论文,同学们大多苦于无材料可用。
其实,大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就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
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
实践证明,训练学生根据话题或中心变换叙述的角度的进行论述说理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把手中的材料尽量发挥出“以一当十”的作用。
二、示例感知1、材料回放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他30岁那年患上了严重的肾病,1998年恶化为尿毒症,开始做透析。
对于他来说,生命的意义更加特别。
经过1000多次针刺的史铁生,动脉和静脉点已经成了蚯蚓状。
史铁生坚强的意志力使他的医生都受到震动,以至于有人宣称:“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的,谈‘死’是矫情的。
”他说:“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
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他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
常年与病痛相伴,史铁生曾自嘲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东西。
”但史铁生这位“业余写作”的残疾人作家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重要的篇章。
他的《老屋小记》曾获鲁迅文学奖,《病隙碎笔》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 公开课教案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 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8930c6caaedd3383c4d3b1.png)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公开课教案《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训练》教案高一语文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作文素材一材多用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解决学生写议论文“无材可用”的大难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通过训练高效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学会一材多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方法】印发资料,学生训练,教师精讲点拨。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掌握“多角度立意”,处理好素材与论点的论证关系。
【教学难点】把握素材与论点的关系,写好“叙例”和“议例”。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写议论文,同学们大多苦于无材料可用。
其实,大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
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
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花8分钟时间自行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技巧】一、多角度深思一则好的材料多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
例如:邓亚萍, 1米5的身高,除了体操教练举重教练,没人会看得上。
也正是这个原因,打球出色的邓亚萍曾多次被省队国家队拒绝,直到1989年国家队才给她机会。
邓亚萍不相信命运,她的逻辑是:胜利,胜利,不断的胜利。
1989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便夺得冠军,从此邓亚萍称霸乒坛,连续8年世界第一,4枚奥运金牌,14个世界冠军头衔。
赛场上的邓亚萍是一个传奇,退役后的邓亚萍更是让人惊诧,她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学士、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从不被人看好,到成为一代乒坛女皇,再到成为北京申奥形象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大使,一路走来,邓亚萍永不言败。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一材多用”作文训练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一材多用”作文训练方法指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1a572d65ce0508763213f8.png)
《“一材多用”作文训练》教学简案
刘芳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
执教:初2018届5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2、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考场写作时巧妙做到“一材多用”
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训练,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考场写作时巧妙做到“一材多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经常觉得写文章好比建房子。
确定主旨就是弄清为什么要建这座房子;理清思路就是规划好房子的结构样式;那么锤炼语言就是对房屋进行装修。
怎样的房子才是好房子呢?怎样的作文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二、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1、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阐释。
2、明白考场作文中“一材多用”的重要性。
三、以作文《远方》为例,讲解巧妙做到“一材多用”的几种方法
1、方法一:不断点题,巧妙扣题
2、方法二:化陌生为熟悉
3、方法三:化大为小
4、方法四:用巧妙的抒情议论句
四、布置作业:
请思考中考作文的选材,并尝试用今天所学的“一材多用”的方法,调动积累,写一篇作文。
“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是宗璞文章《紫藤萝瀑布》的开头。
一树盛开的紫藤萝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经历?什么让你的脚步停住?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
请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教学案共3篇
![《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教学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26852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3.png)
《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教学案共3篇《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教学案1《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教学案引言:作文素材是我们写作的重要依据,丰富的素材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体现主题的精神内涵。
但是,作文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运用也是老师们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让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效果。
一、收集和整理作文素材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素材在哪里收集,如何进行整合和分类。
收集素材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读书、观察、沉浸性体验、互联网搜索等等。
学生可以边读书边做笔记,记录下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或情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自己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入;运用互联网搜索,收集相关事实资料或名人名言。
将素材整合在一起,可以按照主题、情感、用途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方便后期的利用。
二、运用作文素材的技巧有了素材之后,学生要学会如何巧妙地运用它们,不仅要满足现实需求,还要考虑文章的表现力和作者的风格。
以下是一些技巧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作文素材:1.引用名人名言“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聪明,写作使人精确。
”这是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名言,可用于开篇、作为文章主题的概括、或提高文章的思想层次。
学生可以运用历史人物、名人、学者、文化符号等名言,鲜明文章立意,增强思想感染力。
2.借用生动的象征象征是文学写作中的常见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情感感染力。
学生可以通过运用颜色、动物、植物、地点等生动的象征来表达文学形象和情感。
例如,在写公正题材时,可以运用“铁杆”的象征。
某篇文章就借用了一个“铁杆的审判”故事,既塑造出出廉政的形象,又抒发了公正审判的深厚情感。
3.用故事或列举例子故事或列举例子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学生可以根据文章的题材,挑选自己生活中或其他人的故事,介绍一个意象清晰的情节,进而展开文章的主题;也可以用中国古典修辞方式“起比”,结合社会热点,引用网络上的明星名言、段子等。
4.启发读者思考“你有多久没清理心中的垃圾了?”这样的问句导入了一篇文章,启发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人的观念如同狗尾巴草地,长的瓢虫也会被视为害虫。
《作文素材运用之一材多用》教学设计
![《作文素材运用之一材多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6d9c7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0.png)
作文素材运用之一材多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一材多用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该种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方法】通过讲评、讨论、练习,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架建“一材多用”的桥梁,让观点和例子巧妙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一·材料的叙述思路手中的材料怎样才能多个角度地活用呢?我们知道,素材如同未经加工的玉璞,需要雕琢、改造。
“雕琢”、“改造”本身就有表达与叙述的问题。
如:《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失街亭”故事适用主题1:理智战胜情感叙述的角度:诸葛亮街亭之役前,马谡夸下海口,说自己如何胸有成竹,结果关键一役由于他的粗心大意,使街亭这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隘口痛失。
面对蜀国将领缺乏的现状,群臣的竭力劝阻,诸葛武侯深知军令如山,不能凭私人感情行事,于是挥泪斩马谡,这是理智战胜情感的义举,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适用主题2:偏信自己叙述的角度:马谡带着几分侥幸的心理,他(马谡)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料敌军却轻易打败了他。
是因为他不懂兵法吗?不,是因为他偏信自己,认为自己才华盖过军中上下,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适用主题3: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叙述的角度:事件马谡自告奋勇,愿守街亭,并立下军命状,可见得胜券在握,然而面对魏军却不堪一击,痛失要塞,这实在出人意料;可是只要看一看马谡纸上谈兵、骄傲轻敌、一意孤行的所作所为,其失败自在情理之中了。
小结:一材多用材料与观点的结合思路:把握叙述材料陈述的角度,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
二·材料的分析方法【典例展示】2014年高考部分省份满分作文摘录以“曼德拉”为例1、江苏卷话题:青春不朽青春的不朽,不在抓住青春不放手,而是心态的年轻,在时间的沉淀中蓄积澄明如水的温情。
“我老了,该回家了。
”此语一出,感动非洲。
曼德拉在总统任期刚满一届的时候,执意要将南非这个新生儿托付给年轻的一代。
《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教学案
![《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77829c852458fb760b5670.png)
《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教学案学习目标:学会活用素材重点把握:一材多用学习过程:四种方法介绍一、特殊化,陈材新用1、人物特殊化。
妈妈给我买礼物————()2、时间特殊化。
爸爸送我上医院————()3、情况特殊化。
王老师认真上课————()4、地点特殊化。
银行办起了电脑培训班——()©二、善变通,一材多用[素材回放]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1、写出适用主题:2、素材运用展示(1)、优秀片段欣赏一袁隆平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经典理论这个科研的圈,经过多年不断探索研究,终于开发出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
这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发明使人类远离了饥饿,给世界带来福音。
提炼的主题:(2)、不合理片段欣赏二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这样,面对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毅然走进水稻的茫茫绿海中,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我们只有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
升格素材:(3)、学以致用请用以上我们学习的袁隆平的事迹来论证一下“奉献”这个观点,写成片段。
三、设细节,平材妙用“芝麻虽小,香气扑鼻”四、细梳理,教材活用(课后作业)曾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材多用,用活素材”作文训练》教学设计
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卢雯
教学目标:
1.学会“一材多用,用活素材”的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积累、整理素材,为中考作文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学会“一材多用,用活素材”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吃冬瓜菜式”的生活经历激趣,引出话题。
二、阅读比较,感悟方法
(阅读《身边的普通人》和《真相》两篇文章,见附录1)
1.一读,思考两文都用了一个什么素材?
2.二读,找出两文的不同之处,从而悟出“一材多用,用活素材”的方法。
①开头、结尾不同→方法:改点题句
②详略不同→方法:改详略(详→略:删)
(略→详:对某句话扩写、加“铺垫”“细节”等)
三、实战演练
1.阅读《找回》,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找回》见附录2)。
2.把《找回》中的素材活用在《这里也有乐趣》,具体写出开头和结尾,按要求写主体部分。
3.展示、交流、点评学生作品。
4.还能把《找回》中的素材活用在《感激》《逛街偶得》等作文题目吗?
四、课堂小结
一材可多用,审题是前提。
选用不盲目,用活有方法。
改头既换尾,兼之改详略。
方法记心中,文章巧变通。
五、布置作业
1、把《找回》的素材活用在,写出提纲。
2、运用“一材多用”的方法,深入整理有价值的素材。
(周末作业)
附录1:
身边的普通人
①他,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
他,日复一日地重复他的工作,却不厌其烦。
他,一个身边的普通人,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怎样待人处事。
②那是一个夏天,常常下着暴雨的夏天,雨水多得令人发愁。
妈妈要在公司加班,没空理我,而爸爸则回老家了。
因为没人给我做饭,我干脆跑到妈妈的公司呆着,顺便中午蹭盒饭吃。
③我刚进公司的门,外面就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没过几秒,就“哗啦啦”地下起了倾盆大雨。
我在妈妈公司里玩了一上午的电脑。
到了吃饭时间,妈妈对我说:“你跟小柳阿姨下去拿一下盒饭,看你,都闲了一早上了。
”
④“轰隆隆——”,又是一声雷,震耳欲聋。
我看了看窗外,雨似乎越下越大了。
⑤我跟小柳阿姨走到电梯口,看见一个狼狈不堪的身影。
送外卖的哥哥全身都被雨水打湿了,头发凌乱地贴在脸颊下,有的发丝还在往下滴着水,贪吃的我第一个关心的不是送外卖的哥哥,而是我和妈妈还有那一个办公室里十几个员工的盒饭。
我暗自担忧道:“天哪!连他都被淋成这样,那我们的盒饭岂不是……”
⑥“你怎么不用雨衣呢?我们的盒饭肯定被打湿了!”我脱口而出。
⑦“放心!盒饭没湿!”他笑着指了指身后。
⑧看过去的那一刻,我惊呆了,我明白了他变成“落汤鸡”的原因。
原本应该披在他身上的雨衣盖在了装盒饭的篮子上。
我从篮子里将盒饭拿出来的时候,饭盒还冒着热气。
看着那满是雨水的脸,我对我自己心里的想法有些内疚。
一个普通人,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真是难能可贵。
他在我心里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
⑨拿到盒饭,小柳阿姨谢道:“今天真是辛苦你了,下这么大的雨。
”我在小柳阿姨背后也小声地说:“谢谢!真的谢谢!”
⑩“没事,这是我该做的!”说完,他便转身离开。
⑾没错,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
可他却有着一颗不普通的心。
他为他人着想,他细心,他善良。
他用他的行为告诉我做人处事的态度:做人要学会将心比心、为人着想;而对待每件事情则要细心,努力做好。
⑿一个身边的普通人,一颗不普通的心。
真相
①我们往往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却忽略了真相。
②那是一个夏天,常常下着暴雨的夏天,雨水多得令人发愁。
妈妈要在公司加班,没空理我,而爸爸则回老家了。
因为没人给我做饭,我干脆跑到妈妈的公司呆着,顺便中午蹭盒饭吃。
③我刚进公司的门,外面就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没过几秒,就“哗啦啦”地下起了倾盆大雨。
我在妈妈公司里玩了一上午的电脑。
到了吃饭时间,妈妈对我说:“你跟小柳阿姨下去拿一下盒饭,看你,都闲了一早上了。
”
④“轰隆隆——”,又是一声雷,震耳欲聋。
我看了看窗外,雨似乎越下越大了。
⑤我跟小柳阿姨走到电梯口,看见一个狼狈不堪的身影。
送外卖的哥哥全身都被雨水打湿了,头发凌乱地贴在脸颊下,有的发丝还在往下滴着水,贪吃的我第一个关心的不是送外卖的哥哥,而是我和妈妈还有那一个办公室里十几个员工的盒饭。
我暗自担忧道:“天哪!连他都被淋成这样,那我们的盒饭岂不是……”
⑥“你怎么不用雨衣呢?我们的盒饭肯定被打湿了!”我脱口而出。
⑦“放心!盒饭没湿!”他笑着指了指身后。
⑧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过去,篮子里的盒饭居然一点都没有被打湿。
我从篮子里将盒饭拿出来的时候,饭盒还冒着热气。
看着那满是雨水的脸和那一点都没被打湿的盒饭,我心里疑惑极了。
他给我们送完盒饭后,便又急匆匆地离开。
⑨我因为好奇心作祟,就快步跑到公司的门口,眼前的一幕让我深深被感动了,只见送外卖的哥哥把原本披在自己身上的雨衣小心翼翼地盖在了装盒饭的篮子上,而且,他还可能担心雨衣会被猛烈的风吹起而打湿里面的盒饭,于是他还在衣兜里掏出几个夹子,用夹子把雨衣紧紧地夹在篮子的边缘上,而他自己却任凭雨水的打落。
原来盒饭没被打湿的真相是这样。
顿时,我内心深感惭愧,责怪自己怎么能随便指责别人。
我看着他消失在雨里的背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⑩意外发现的真相,使我明白到:我们做事对人不能凭主观臆断,不能在自己没弄清真实情况前便妄下断言,应该在了解真相后再对某人某事做出评价。
附录2:
把《找回》的素材活用在《这里也有乐趣》,把开头、结尾具体写出来,按要求写主体部分。
找回
随着日转星移,时光渐行渐远,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似乎把笑容和快乐丢在了那再也回不去的童年里。
看着照片上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我,我心中泛起一丝苦涩和怀念。
用手指轻轻抚摸照片上那上扬的嘴角,我决心要将过去的笑容和快乐找回来。
“包饺子喽!”奶奶话音刚落,我就见到一个影子从我房门口“嗖”地闪过,“噔噔噔”地朝厨房跑去。
我不由得叹了口气,唉,这个弟弟真是小调皮,又去凑热闹了,随即也起身拖着脚步慢悠悠地朝厨房走去。
许是因为难得大家都聚在一起吧,奶奶决定做她最擅长的饺子给大家吃。
于是,我和弟弟就在旁边打打下手,帮奶奶捏面皮,递配料什么的。
可刚过不一会儿,弟弟便厌烦了他手里的活儿,见一张张面皮经奶奶灵活的手指一揉一捏,便成了一个个可爱有灵气的饺子,也嚷着要学包饺子。
奶奶拗不过他,只好手把手开始教,我在旁边也照模样学起来。
弟弟初试此活,再加上手指不灵活,包出来的第一个饺子模样十分难看,放在奶奶的饺子旁,更是被完完全全地比了下去。
看着弟弟那怪模怪样的饺子,我不由得笑出了声。
弟弟一脸懊恼地看着我,用手抹了抹脸上的汗珠,又准备回去重展身手。
可我看着他刚才不小心往脸上抹上的面粉,端详着他那张因沾染面粉而显得滑稽不堪的“小花脸”,笑得更起劲了。
弟弟被我笑得莫名其妙,经由奶奶提醒,才恍然大悟。
调皮的他,竟将那只小脏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我伸来,我来不及躲,脸上便盖了一层面粉。
我又好气又好笑,便发起反攻。
一场面粉大战在厨房里进行得如火如荼,与弟弟的嬉戏打闹见,我仿佛又回到童年时光,过往与同伴的玩耍历历在目,而那感觉,清晰且又真实,我从这打闹玩耍间找回了我的笑容和快乐。
阳光从窗户里倾泻进来,洒满了每一个角,屋子里的一切都被阳光和欢声笑语染上了一丝温情。
、
笑容和快乐的找回使我对生活重燃热情与信心,那场“面粉大战”更是我心中难忘的回忆,不仅帮我找回了笑容和快乐,更教会我,生活处处是桃源,只有用心感受生活,才能体验出其中的奥秘。
题目:这里也有乐趣
开头:
如何修改主体部分来突出重点: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