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全答案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全答案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全答案1.在地震发生前,往往会出现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这是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比强震动先出现在地表,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这个时间通常是几秒钟到几小时之间,取决于地震的规模和距离。

2.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发生在___时代。

3.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其中地幔和内部的运动是主要原因。

4.地震灾害被称为群灾之首,在所有自然灾害中破坏力最大。

5.地球上每天都会发生地震,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3.0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能感觉到。

6.身上着火后,迎风快跑是错误的灭火方法,正确的方法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7.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8.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应该由燃气供应企业负责倾倒。

9.企业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依据公安部第61号令。

10.油类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11.室内不得存放超过0.5公斤的汽油。

1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不应跳楼、乘坐电梯或从窗户抓绳下滑。

13.在库房内不可以放置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

14.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15.架空线路的下方不可以堆放物品。

16.创伤现场急救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步骤。

17.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2小时一次。

18.根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在库区以及周围50米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19.在避震自救瞬间,人们应该首先保护头部。

20.如果发现液化石油气灶上的导气管有裂纹,应该把肥皂水涂在裂纹处,起泡处就是漏气的。

21.根据《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不能在卧室安装和使用燃气。

22.如果电脑着火了,应该先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23.地方震指的是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地震。

24.1991年7月28日,我国首次在乌鲁木齐市进行防震减灾演。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地震多发区主要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 辽宁省B. 黑龙江省C. 青海省D. 四川省答案:D2. 发生地震时,下列哪个行为是错误的?A. 躲避下方桌子或椅子下B. 迅速撤离建筑物并找到开阔地C. 使用电梯迅速逃离D. 迅速保护好头部及颈部答案:C3. 下列哪个是地震预警系统中常用的监测仪器?A. 望远镜B. 电风扇D. 滑稽玩偶答案:C4. 发生地震时,人们应该迅速采取什么措施?A. 打电话给亲朋好友告知情况B. 搜集地震资讯并发布到社交媒体C. 寻找防震减灾知识以保护自身安全D. 看电视等待指示答案:C5. 下列哪个现象可能预示着地震的到来?A. 天空出现火红色光芒B. 动物行为异常C. 花草丛中出现彩虹D. 月亮变成蓝色答案:B6. 在地震中,哪个位置相对较为安全?A. 楼上C. 室外开阔地D. 电梯内答案:C7. 防震减灾工作中,下列哪个措施是重要的?A. 定期参加地震模拟演练B. 藏身在高楼层内C. 尽量不与他人分享防震知识D. 满屋子乱跑答案:A8. 下列哪种物品在地震中最容易引起伤害?A. 马克杯B. 塑料袋C. 钢筋水泥墙D. 玻璃瓶答案:D9. 地震带是指什么?A. 穿越不同国家的地震监测站B. 排列成一条的地震公园C. 微博上地震信息的标签D. 环太平洋地区地震频发的带状区域答案:D10. 地震的震中是指什么?A. 楼房倒塌的地方B. 钻石市场C. 地震波的发源点D. 摩天建筑物答案:C11. 下列哪个是地震紧急避险姿势?A. 仰卧于桌下B. 躺平在坚固的门板上C. 喝一口水D. 手握头部答案:A12. 以下哪个是由地震引起的现象?A. 彩虹B. 龙卷风C. 地滑D. 流星雨答案:C13. 地震烈度是什么?A. 确定地震的大小B. 各地震救援队的统计人数C. 确定地震的震中位置D. 用来评价地震对人造成的影响程度答案:D14. 哥白尼地震预警系统是哪个国家的系统?A. 美国B. 日本C. 中国D. 德国答案:B15. 地震安全知识应该向以下哪些群体进行传播?A. 学生B. 企业家C. 机器人D. 金鱼答案:A16. 下列哪个地震带被称为“世界地震带”?A. 地中海地震带B. 阿尔卑斯山脉地震带C. 三角洲地震带D. 太平洋板块地震带答案:D17. 震中到地震测点的直线距离称为什么?A. 跳跃距离B. 波动距离C. 距离距离D. 惊吓距离答案:A18. 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是什么?A. 预先通知地震发生B. 预测地震烈度C. 降低地震造成的破坏D. 预测地震的震源深度答案:C19. 地震与以下哪个自然灾害无关?A. 暴雨洪水B. 龙卷风C. 滑坡D. 干旱答案:D20. 下列哪个不是地震的三种体波?A. 爱波B. 压力波C. 横波D. 纵波答案:B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解释地震的发生原因。

2018年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六至八套共三套附答案

2018年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六至八套共三套附答案

2018年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六至八套共三套附答案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六)一、选择题。

1、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2、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发明的。

A、祖冲之B、张衡C、毕升D、蔡伦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4、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5.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6.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D.不在电线杆、高压线、大型广告牌下行走7、每年()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9月11日B、5月12日C、4月22日D、6月5日8、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9、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A、最近的建筑物内B、立交桥C、空旷地蹲下D、建筑物旁边10、地震发生时,在平房人员迅速保护头部向室外跑,来不及可以()A、依靠鱼缸B、依靠书柜C、躲在床下或桌下D、站在房中央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1.地震时因为恐慌而失去理智是最大的危险,很多伤亡并非地震而是恐慌造成的。

()2.在学校若遇地震,全校同学要按平时演练要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3.地震发生时你如果在教室里来不及往外撤离,可迅速就近躲避在课桌、讲台下。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题目一震中与震源有何区别?答案一:震中是指地震波在地表上最先到达的点,一般是地震的发生地点;而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即地震的起源位置。

题目二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判断地震烈度?答案二: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对地表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

判断地震烈度可以通过观察地震对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物和设施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人们感受到的地面晃动情况来进行评估。

题目三什么是地震预警系统?它如何工作?答案三: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能够提前发现地震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的系统。

它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强度的变化来判断地震的规模和位置,然后将预警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受影响地区的人们,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题目四震中距离越远,地震烈度会越大吗?答案四:不一定。

地震烈度与震中距离并不直接相关。

地震烈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地震的规模、震源深度、岩石性质等。

因此,即使距离震中较远,如果地震规模较大或者震源较浅,地震烈度仍然可能很高。

题目五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紧急避险措施?答案五: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紧急避险措施:- 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靠近坚固结构的角落,保护头部和颈部;- 远离窗户、玻璃、吊灯等易碎物品,以免受伤;- 尽量不要使用电梯,选择安全的楼梯下楼;- 在室外,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危险区域;- 避免靠近山体、河岸等可能发生滑坡或泥石流的地方。

以上就是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增加大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防震减灾知识科普试题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科普试题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科普试题答案第一篇:防震减灾知识科普试题答案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地震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等信息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实行归口管理,统一、准确、及时发布。

2、防震减灾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3、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的方针。

4、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的原则。

5、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震情形势)和(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建设布局)、地震(灾害预防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措施。

6、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保证建设质量。

7、城乡规划应当根据地震应急避难的需要,合理确定(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地震(应急避难)所必须得(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

8、地震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措施等。

9、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地震灾害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

10、我国现行的救灾工作方针是:(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11、救灾款使用的主要原则:(专款专用原则)、(重点使用原则)、(以地方为主原则)。

12、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候风地动仪),发明者是(张衡),被誉为(地震仪之父)。

13、地震群测群防“三网一员”指的是:(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

14、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是(1930年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成的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

15、地震应急培训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图上作业)、(实物操练)、(计算机模拟)、(实兵演习)等。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精选全文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随着地震灾害发生的频度不断上升,应对地震灾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成为政府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防震减灾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防震减灾知识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错)正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对)3、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

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对)4、《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08年3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正。

(错)正确:《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11年3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正。

5、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震减灾标准。

(对)6、对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防御为主,预防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错)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8、防震减灾规划一经批准公布,应当严格执行;因震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对)9、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妨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有制止和举报的权利,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对)10、《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错)正确: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负责专业建设工程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和施工的监督管理。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附答案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附答案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附答案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附答案一、单选题1.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

3.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对人员伤亡来说,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地震灾害。

4.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1000次左右。

5.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6.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直下型地震,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

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8.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1个。

9.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32倍。

10.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火灾。

11.地震灾害有突发性与破坏严重性特点。

12.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构造地震类型。

13.强震指的是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

14.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城市。

15.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Ⅻ度。

16.地震三要素为时间、地点、震级。

17.主震—余震型地震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能量90%以上。

18.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因地震而产生的介质波动叫地震波。

19.地震发生时,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纵波。

20.地震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60千米以内、震级为7.0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21.据统计,90%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22.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

23.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为浅源地震。

24.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

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多个烈度。

防震减灾法规和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60题)

防震减灾法规和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60题)

防震减灾专业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7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对2、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

错3、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损失越小。

对4、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政府统一发布制度。

对5、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形成震灾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防,将建(构)筑物建在活断层上、建(构)筑物位于软弱地基上、抗震设计不合理、不按抗震设计施工、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等。

对6、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

错7、1976年唐山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破坏性地震。

错8、《防震减灾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防震减灾法》第一条)。

对9、在天然地震中,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对10、地震时,地面遭受破坏的程度叫烈度。

同一个地震由于距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远近不同,受到的破坏程度和人对地震的感觉也不一样,因此烈度也不相同。

对11、解放后,我国发生的灾害性地震,如邢台、海城、唐山都在东部地区,所以我国地震分布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多。

错12、地震部门专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发布他做出的地震预测意见。

错13、震级是对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对14、地震预报包括4种类型: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

对15、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必须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或者规划选址阶段进行。

对16、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烈度复核、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地震动时程曲线)、地震小区划、场区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场区地震灾害预测等。

对17、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即可直接作为该具体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范文】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范文】

“防震减灾”知识比赛试题(100题)“防震减灾”知识比赛试题(100题)1.地震时,人们常常先感觉颠簸,随后才感觉晃动,(A)的抵达警示人们赶快做出防范。

A.纵波B.横波C.面波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B)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余东西保护头部。

A.玻璃B.结实C.塑料3.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B.蹲下C.快跑4.在操场或室外碰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A)。

A.头部B.腹部C.胸部5.在操场或室外碰到地震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C)。

A.楼房B.房子C.悬挂物6.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B)避震,蹲下或趴下,免得摔倒。

A.堡坎下B.广阔地C.广告牌下7.当地震惹起火灾时,要用(B)捂住口鼻,迎风爬行逃离火场。

A.布B.湿毛巾C.纸8.地震发生后,应当(C)。

A.流传谣言B.听信谣言C.从不一样媒介认识地震的状况9.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防范次生灾祸发生(A)。

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B.切断水源C.关好门窗10.在地震发生时人们第一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A)。

A.头部B.胸部C.双手11.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此时应当(B)。

A.用力跑B.蹲在地上C.叫唤1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退时应当(A)。

A.走安全通道C.乘坐电梯13.在楼房碰到地震时应当(C)。

A.跳楼B.躲在窗下C.用枕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洗手间、存储室等小开间内14.在学校上课碰到地震时,要快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B)。

A.窗户边B.课桌下或桌旁C.过道上15.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脑筋沉着,就地避险,不行贸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C)。

A.床下B.桌子底下C.窗子边16.乘坐正内行驶的电(汽)车内碰到地震时,(B)。

B.要降低重心,躲在坐位周边,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17.户外避震时,以下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远离高大建筑B.避开吊灯、广告牌等悬挂物C.赶快跑回屋内18.室内避震时,以下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马上躲到桌子下B.马上封闭煤气C.马上到露台上闪避19.当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忽然碰到地震。

防灾减灾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防灾减灾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防灾减灾知识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采取什么措施?A、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B、切断水源C、关好门窗D、立即外逃答案:A2.如果地震时不幸被埋压,在救援力量赶到之前,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是减少伤亡的直接和有效方法。

下列哪项自救互救措施是正确的?A、尽力保持镇静,等待救援B、用手机给亲人打电话C、用铁锤敲打碎片脱险D、尽快向外界呼救答案:A3.假设你正在驾驶车辆,遇到了泥石流灾害,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靠右侧行驶,避免被泥石流掩埋B、加速前进,尽快通过泥石流区域C、停车查看周围情况,确保安全后再通过D、考虑绕行,避开泥石流形成区域答案:D4.天空出现异常看识预告阴雨天气。

下列哪项说法错误?A、“积云如果迅速的向上凸起,就变成了高云。

“B、“卫星云图上,森林变成绿色,说明这里水汽充足,可能有降水。

C、“空气相对湿度持续在80%以上,一般说明这几天沿着不受暴雨云和雷暴影响的相对稳定的陆面,受到从海洋上吹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多数地区天气将是晴朗或雨转多云。

”D、“一般北方冷气团控制的地区多为多云间阴天气;北方暖气团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

”答案:A5.当你听到防灾减灾的相关信息时,你会:A、忽略它,该干什么还干什么B、收集信息,咨询专家后行动C、赶紧行动起来,做点什么D、先看看消息真假,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答案:D6.在学校中,遇到火灾或地震时,下列逃生措施错误的是:A、跟着大部队一起逃生B、找到安全通道迅速逃离教室C、低身逃离疏散通道D、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答案:A7.当发生泥石流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迅速往高处跑B、向两山中间的狭缝处逃生C、往泥石流的垂直方向逃生D、尽量避开大树和电线杆答案:C8.当你在野外迷了路,远离城镇和村庄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往可耕地上去找水和食物B、找信号打电话求救C、往山上爬,寻找高处的建筑物或等待救援人员D、原地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答案:C9.发生洪涝灾害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赶紧离开低洼地区B、寻找高地或者临时住所避难C、在洪水到来之前准备好食物和水D、加入抗洪抢险队伍,参与救援工作答案:C10.在防灾减灾中,大众应该怎么做:A、多做知识储备,而不是忙乱行动B、掌握必要的防灾减灾技能C、关注天气变化和预警信息D、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和演练答案:B二、简答题1.什么是防震减灾?答:防震减灾是指在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前、中、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预防或减轻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损失。

防震减灾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1、大地震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我们应重视该灾种的防灾对策。

( 单选题- 2.0 分) 大地震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我们应重视该灾种的防灾对策。

D、火灾C、停电、断水A、毒气污染B、交通瘫痪2、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单选题- 2.0 分)怎样对待地震谣传?()A、不相信B、不相信、不传播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报D、相信并随意传播3、地震灾害资料统计证实,()以上的人员( 单选伤亡,是由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所造成的。

)-2.0 分题)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所造成的。

地震灾害资料统计证实,(95% D、90% 、C 75% A、85%B、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 单选题- 2.0 分)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B、跳楼A、安全通道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 -5、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单选题- 2.0 分))物质运动的结果地震是地球(、外部A 、内部D 、地幔C B、地壳6、地震发生时,( 单分) 2.0 )进行个人防- 在家中(护。

选题1)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2)可选择较安全的地)进行个人防地震发生时,在贸然外逃;(家中(护。

(3)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储(4) 要关闭电源、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藏室及墙角躲避;躲避;(6)地(5) 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也不要乘电梯。

(震后迅速撤离。

A、(1)(2)(3)(4)(5)C、(1)(2)(3)(4)B、(2)(3)(4)(5)(6)D、(1)(2)(3)(4)(5)(6)7、地震灾害有()特点。

( 单选题- 2.0 分)地震灾害有()特点。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D、突发性、纵横性、续发性和不确定性B、突发性和纵横性A、突发性8、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习题(地震常识)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习题(地震常识)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一)单选题 1.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三个圈层。

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2.地震是地球的()运动的结果。

D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3.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对人员伤亡来说,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4.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次左右。

C A、10000 B、5000 C、1000 D.20000 5.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6.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

B A.城市下地震 B.直下型地震 C.直上型地震D.破坏性地震 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

C A.浅源、深源两类 B.远震、近震两类 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8.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个。

A A.1 B.2 C.6 D.很多 9.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倍。

C A.10 B.20 C.32 D.5 10.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

D A.毒气污染 B.交通瘫痪 C.停电、断水 D.火灾 11.地震灾害有()特点。

D A.持续性 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 D.突发性与破坏严重性 12.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类型。

A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3.强震指的是()C A. 8.0级及其以上地震 B. 7.0级及其以上地震 C. 6.0级及其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 D. 5.0级及其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 14.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

地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地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地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地震减灾学问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C〕A、每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三B、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三C、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D、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三据统计,全球〔B〕以上的地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A、90%B、80%C、70%D、60%从人类历史记载和地震仪器记录看,世界上最不简单发生地震的地方是〔C〕A、赤道B、西风带C、南北极D、马里亚纳海沟截至2018年,我国有〔C〕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

A、16B、17C、18D、19〔D〕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尺子'A、震中位置B、震源深度C、震级D、地震烈度一般状况下,〔C〕越大,可能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A、震源深度B、震中距C、震级D、震源距从我国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剧烈地震,称为〔C〕A、东西地震带B、华北地震带C、南北地震带D、西南地震带迄今为止欧洲发生的最大地震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发生在〔C〕A、1655年11月1日B、1685年11月1日C、1755年11月1日D、1785年11月1日一次地震中,随着震中距的增加,烈度值一般〔B〕。

A、渐渐增加B、渐渐减小C、不变D、不肯定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质点振动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是〔A〕。

A、纵波B、横波C、瑞利波D、勒夫波地震观测无法为〔C〕提供服务。

A、大震速报和快速响应提供实时观测数据和根据B、实现动态监测震情,为地震预报提供基本信息C、直接推断房屋倒塌状况D、监测地下核试验、矿山坍塌等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规定:"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根据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A〕进行设计和施工,实行有效措施,增添抗震设防能力。

'A、抗震设防要求B、抗震设计标准C、抗震措施D、Ⅶ度设防要求城市各种建筑和房屋,都是根据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的,任意转变结构,特殊是转变〔B〕部分,将转变其抗震能力,后患无穷,十分危急。

防震减灾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1、大地震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我们应重视该灾种的防灾对策。

(单选题 - 2.0分)大地震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我们应重视该灾种的防灾对策。

D、火灾C、停电、断水A、毒气污染B、交通瘫痪怎样对待地震谣传?()A、不相信B、不相信、不传播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报D、相信并随意传播3、地震灾害资料统计证实,()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所造成的。

(单选题 - 2.0分)地震灾害资料统计证实,()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所造成的。

D、95%C、90%A、75%B、85%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B、跳楼A、安全通道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A、外部D、内部C、地幔B、地壳地震发生时,在家中()进行个人防护。

(1)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2)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3)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储藏室及墙角躲避;(4)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5)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要乘电梯。

(6)地震后迅速撤离。

A、(1)(2)(3)(4)(5)C、(1)(2)(3)(4)B、(2)(3)(4)(5)(6)D、(1)(2)(3)(4)(5)(6)地震灾害有()特点。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D、突发性、纵横性、续发性和不确定性B、突发性和纵横性A、突发性8、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

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

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指的是()异常。

(单选题 - 2.0分)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

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

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全答案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全答案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全答案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全答案1 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A )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B、几分钟C、几十分钟D、几小时2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B、商周时代C、秦朝D、汉朝3 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4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B )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D、瘟疫5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

一般情况下,(B )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0级B、3.0级C、4.0级D、5.0级6 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C )。

A.就地打滚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C.迎风快跑7 ( B )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8 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应该由( A )负责倾倒。

A.燃气供应企业B.使用者个人C.燃气供应企业或个人9 依据公安部第61号令,企业应当至少( A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每月B.每星期C.每季度10 下面(A )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A.油类B.森林C.家具11 室内不得存放超过( C )公斤的汽油。

A.1.5B.1C.0.512 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3 在库房内( C )放置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

A.可以B.经过领导批准后可以C.不可以14 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15 架空线路的下方( B )堆放物品。

完整版)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含答案)

完整版)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含答案)

完整版)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含答案) 庆阳市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A、每年5月12日B、每年7月28日C、每年12月4日2、什么是临震预报?A、10日B、3个月C、2年3、世界上第一台地震监测仪器是由谁发明的?A、XXXB、XXXC、古登堡4、地震时最先到达地球表面的波叫什么?A、横波(S波)B、纵波(P波)C、面波5、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称为什么?A、中源地震B、浅源地震C、深源地震6、地震三要素是什么?A、震中位置、烈度、震级B、震源、震中位置、震级C、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7、天然地震是什么引起的结果?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B、地下水过度开采C、天气突然变化8、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什么?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9、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哪里?A、XXXB、省级及省级以上政府C、地震预报专家10、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建立和管理的第一个地震台是哪个?A、XXXB、XXX、XXX11、我国防震减灾的重点是什么?A、城市B、地震危险区C、广大农村12、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什么?A、迅速跳出窗外B、迅速从楼梯跑到楼外C、就地躲藏,震后跑到户外13、我国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什么?A、洪水B、雪灾C、地震14、一个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这是由哪个因素决定的?A、震源深度B、震中矩C、震级15、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什么?A、塌陷地震B、火山地震C、人工地震16、由地下核爆炸或大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什么?A、塌陷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17、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惯称之为什么?A、地光B、地动C、地声18、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内。

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18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

A、全国抗灾救灾日B、中国赈灾日C、全国灾害日D、防灾减灾日2.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

A、民政部B、水利部C、农业部D、地震局3. 2017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

A、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B、城市化与灾害C、科学减灾,依法应对D、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4.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植树日B、地球日C、环境日D、减灾日5.在户外,避震应该()。

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C、在大楼旁避震D、在人多的地方避震6.在楼上的教室中遭遇地震,应该()。

A、马上往楼下跑B、坐在座位上喊人救助C、在教室内墙角或课桌旁蹲下,双手护头D、马上乘电梯到楼下7.在教室外避震,应该()。

A、往家跑B、在建筑物高度2倍距离外避震C、向教学楼里跑,寻求老师的帮助D、在教学楼附近避震8.火车上避震,应该()。

A、不要等火车停稳,赶快开窗跳车B、迅速蹲到座椅旁,抓住座椅的钢管C、赶快找到自己的行李,以防被人趁乱偷走D、立即组织大家往外跳9.救助溺水者,应该()。

A、下水后从正面接触溺水者B、不论是否会水,都应义不容辞地下水救人C、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救人方式,不会游泳要在岸上找人、找工具救援D、立即远离水边10.灾区临时住所的粪便、垃圾,应该()。

A、将其入缸,并喷洒消毒药水B、将其倒至房屋后面C、将其抛到附近的积水中D、不用管理11.泥石流到来前,预兆有()。

A、雨后道路泥泞B、暴雨过后山谷中传来雷鸣般的响声C、山上树叶向同一个方向晃动D、晴天12.雅安地震震级为()。

A、7.5B、8.0C、6.0D、7.013.每年的()是我国各大江河最容易发生洪水的时期,对防洪减灾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100题有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100题有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100题有答案一、地震基本知识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答: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

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

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什么是地震三素?答: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素。

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

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标明该地的地名。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来表示。

3、何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答: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略微有点扁的圆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球上每天都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中的特殊部位,我们把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

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

实际上震中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h≤70公里)、中源地震(h=70~100公里)和深源地震(h >300公里)。

4、何谓地震震级?答: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

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

一次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黄色ZY (TNT)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

震级相差1.0级,能量相差30倍。

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5、什么是里氏震级?答: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

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

如果用地震面波计算震级,则用MS表示;如果用地震体波计算震级,则用ML表示。

在60年代,里克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地震学权威。

里克特很善于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热心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的问题,因此里氏震级这一术语很快成了衡量地震大小的人人皆知的术语。

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级(1960年智利大地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附答案(一)单选题1.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三个圈层。

A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2.地震是地球的()运动的结果。

D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3.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对人员伤亡来说,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D.瘟疫4.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次左右。

CA、10000B、5000C、1000 D.200005.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6.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

BA.城市下地震B.直下型地震C.直上型地震D.破坏性地震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

CA.浅源、深源两类B.远震、近震两类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8.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个。

AA.1B.2C.6D.很多9.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倍。

CA.10B.20C.32D.510.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

DA.毒气污染B.交通瘫痪C.停电、断水D.火灾11.地震灾害有()特点。

DA.持续性B.突发性和纵横性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D.突发性与破坏严重性12.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类型。

A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人工地震13.强震指的是()CA. 8.0级及其以上地震B. 7.0级及其以上地震C. 6.0级及其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D. 5.0级及其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14.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

CA.乡镇B.森林C.城市D.偏僻的农村15.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度。

DA.ⅧB. ⅨC.ⅪD.Ⅻ16.地震三要素为()。

BA.地点、震级、烈度B.时间、地点、震级C.地点、震级、深度D.时间、烈度、距离17.主震—余震型地震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能量()以上。

CA.80%B.70%C.90%D.60%18.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因地震而产生的介质波动叫()。

BA.烈度B.地震波C.扩散波D.震动波19.地震发生时,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

AA.纵波B.横波C.面波D.纵波与横波同时感受到20.地震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60千米以内、震级为( )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DA.5.5B.6.0 C .6.5 D.7.021.据统计()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AA.90%B.80%C.70%D.60%22.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的一种表现形式。

A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B.地下水过度开采C.天气突然变化D.森林过度采伐23.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 )千米以内为浅源地震。

AA.60千米B.80千米C.100千米D.300千米24.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

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有( )。

CA.一个震级一个烈度B.多个震级一个烈度C.一个震级多个烈度D.多个震级多个烈度25.我国处于( )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A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26.青藏高原是由()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CA.大西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27.震级大于( ),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CA.2级B.3级C.5级D.6级28.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

BA.次生灾害B.直接灾害C.诱发灾害D.原生灾害29.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 )。

BA.塌陷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D.核地震30.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它的厚度约( )。

AA.30―40千米B.100―1000千米C.10千米D.5千米31.一次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CA.震源深度B.震中距C.震级D.烈度32.据20世纪资料的统计,我国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

DA.24%B.34%C.44%D.54%33.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是()B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34. “可以把一次地震比作一盏明灯,它点燃的时间虽短,但可照亮地球的内部”以下关于地震波的说法,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DA. 现在仍需要通过地震波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B.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C.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反射、折射,得出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D.地震波像光波一样,波长较短,穿透深度有限35.( )是地下岩石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

AA.断层B.错位层C.破裂层D.位错层36.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被称作()CA弱震 B.有感地震 C.中强震 D.强震37.用来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叫做()。

AA.震级B.震源C.地震烈度D.有感地震38.震级与()释放出的能量有关。

地震越强,震级越大。

BA.震中B.震源C.震级D.地震烈度39.地球上的有感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

AA. 1%B.20% C .13% D.14%40.()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的“尺子”。

DA.震中B.震源C.震级D.烈度41.环太平洋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

CA.四分之一B.二分之一C.四分之三D.三分之二42.我国约有()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范围很广。

BA. 10B.20C.30D.4043. 震源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下的地震,被称为()。

这类地震往往会造成城市较大的损失。

日本的阪神地震和我国的唐山地震都属于此类。

AA. 城市直下型地震B.远震C.构造地震D.天然地震44. 地面上与震源垂直相对应的那个地点称为()。

CA.震中距B.震源深度C.震中D.震级45.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 ),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也为此类地震。

AA浅源地震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46.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约为()多千米。

BA.600B.700C.800D.90047.()是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

CA.浅源地震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D.次深源地震48.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

BA.震中B.震源C.震级D.震中距49. 一般情况下,()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BA. 2.0级B.3.0级C.5.0级D.6.0级50. 我国的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CA.洪水B.雪灾C.地震D.旱灾51. 一般来说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

CA.越大B.一样大C.越小D.可大可小,不一定52.一个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CA.震源深度B.震中矩C.震级D.地震波(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工程属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ABCDA.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核废料处理工程B.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污染物质的大中型实验、检验和仓储等工程C.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非典等)建筑D.大中型炼油、化工及石油化工、化纤等工程2.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ABCDA.震级B.震中距C.震源深度D.地质构造3.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地震带是()。

ABC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海岭地震带D.台湾地震带4.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ABCDA. 放射性污染B.海啸C.毒气泄漏D. 瘟疫5.地震是自然界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ADA. 建筑物的倒塌B. 火灾、水灾、海啸C. 瘟疫D. 地面破坏6.天然地震的主要类型有()。

ABC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人工地震7.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几种类型。

ABCDA弱震B有感地震C中强震D强震8.以下关于砂土液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BCDA砂土液化属于地震引起的水灾,对建筑影响不大B砂土液化会导致地基失效C震后地面喷砂冒水属于砂土液化D地震不一定会导致砂土液化9.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划分为()。

ABCA浅源地震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10.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为()ABCA地方震B近震C远震D特远震11.根据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等,可将地震序列划分()ABC A主震-余震型地震B震群型地震C孤立型地震D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12.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产生的原生现象,包括()。

ABA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B地面破坏,如地裂缝、地基沉陷、喷水冒砂等C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D水体的振荡,如海啸、湖震等13.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是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ABCDEFA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及发震时间B震中距离C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及震区人口密度D有无地震预报及有无地震应急预案E抢救速度F人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

(三)判断题,请在括号里填“对”或者“错”1.地球上的各大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越来越弱,趋于停止。

( )错2.远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错3.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

()错4.只要海里发生地震,一定会产生海啸。

()错5.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比东部地区多,但同样震级的地震一般在东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比西部地区严重。

()对6.天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异常说明地震要来了。

()错7.历史上从未记录到发生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地震。

()错8.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

()错9.为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地球内部构造,人类至今已经钻透地壳。

()错10.通常地震都发生在距地面1000千米以下的地方。

()错11.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不严重的国家,原因是我国国土面积大,地震分布并不均匀。

()错12.地震部门专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发布自己的地震预测意见。

()错13.目前我国地震预报已经非常准确。

()错14.在天然地震中,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