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孔德及的社会学理论简介
孔德及的社会学理论简介生平:(1798—1857),社会学概念的创始人,生于法国的蒙彼利埃市,16岁读大学,曾经担任过圣西门的秘书。
主要代表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著作,提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等思想。
一、实证社会学产生的背景1、法国社会动荡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
也就是说,传统的思辩哲学无法解决当时法国的社会矛盾,法国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动荡与社会变迁。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代表资产阶级的党派取得了政权,虽然产生了1791年的宪法,但是依然维护君主政体,平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路易16继续当权。
(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权,逮捕了路易16,于9月22日成立法兰西共和国,而此次掌权的是吉伦特派,代表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3)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颁布《雅各布宾宪法》,但是又保留了平民希望废除的《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人民非常不满,加上内讧,出现了问题。
(4)1794年7月27日,发动“热月政变”,热月党人发动政变,热月党人上台,社会秩序仍然混乱。
(5)1794年11月,发动了“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
从1789年到1794年,短短5年时间内,法国连年内战,社会需要安宁,而思辩哲学对此却无能为力!这样,创建新的学科——一门以实用为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成为孔德一、实证社会学:含义、原则、思想三阶段二、社会动力学: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三、社会静力学:社会构造四、孔德的宗教学:人道教必然。
2、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已经有了发展,它的思维方式影响了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强调注重观察与实验,追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科学。
3、个人所面临的不幸:(1)婚姻的不幸:1825年孔德与一名曾经做过妓女的女子结婚,但是此人却经常不辞而别,导致1826年孔德患有精神病而住院;以后,孔德与另外一名女子有过柏拉图式的爱情,但都是没有结果而终,这对他打击很大。
3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 孔德的实证政治纲领
孔德在从社会动力学转向社会政治, 阐述实施其实证政治纲领时,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对其政治主张赋予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这是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完成伟大 使命的一次伟大实践。
二、 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
在孔德看来,社会的改组不是建立在 政治或经济的基础上,而是要靠新的工业 社会的道德。因为仅靠政治的手段,即使 可以防止财富在少数人手里积累,但这将 会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并且要冒工业活 动遭受破坏的危险,使其不能顺利地推行。
五、 关于社会的进步
在社会进步问题上,孔德从他的社会 发展三阶段理论出发,认为人们合理的合 作可以加快社会进步的过程,但这必须在 了解社会进化伟大规律时才是可能的。
一、 本章要点
1、孔德的社会学是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 础的。孔德实证主义思想理论的发端。孔多塞、 蒂尔戈的进化论及圣西门的思想对孔德实证社 会学形成的影响。
第二节 孔德社会学思想的理论发端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和实证主义精神源 于他的理论前辈,是在承袭了18世纪法国启 蒙思想家以及和他的同时代的理论前辈的 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 “精神之父”和实证主义哲学精神
孔德十分关注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 发展,通过观察,他发现在科学、艺术领 域同代和代际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 牧师的特殊作用
在孔德设计的实证社会里,正如我们 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政治的权力或统治的 “功能”应集中在人道教的牧师和工业领 袖的手中。
四、 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
孔德认为,过去最大的毛病是政教合 一,人道教的最大贡献恰在于使政权和教 权实现分离。僧侣可以使用自己的权力而 不采用强制的法律,通过对实证学说的宣 传,来指导社会舆论。
一、 观察法
孔德认为,观察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 方法。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是建立在对社 会事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
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一、生平与著作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 社会学的缔造者,社会学至圣,社会学之父。
科学是为了预见,而预见是为了获取力量。
——[法]奥古斯特·孔德孔德生卒年期间法国大的历史事件:执政内阁、拿破仑时代、帝制时期、复辟时期、1830年革命、七月王朝、1848年革命(二月革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7个更迭的政权,无数的暴乱、骚动和革命,这50多年里称得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太多了,孔德无法摆脱这些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也只能以这些影响为基础,建构让自己理论思想栖身的大厦。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1789-1792大革命爆发与君主立宪时期(推翻波旁王朝);1792-1799-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1804-1814拿破仑第一帝国;1815-1830-1848王朝复辟和七月王朝(君主立宪)时期;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其中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中国: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伟业》1798年1月19日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城。
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党人,反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天主教在社会革命中遭到冲击极为愤慨。
但孔德却性格倔强,对宗教传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有说法是风靡全国的启蒙运动和巴黎技术学校的共和氛围使他很快背离了父母的政治信仰),他热烈赞扬大革命对旧传统、旧秩序的冲击与摧毁,认为革命将为人类赢得自由、和谐与幸福。
孔德自幼体弱多病,但天资聪慧。
1814年,16岁的孔德考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这所学校是法国培养科学家的高等院校,孔德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科学家而留校任教。
但事与愿违,孔德因参与反对传统考试方式而在校方留下了记录,学校重建后循规蹈矩的学生才可获准留校学习,孔德对此十分不满,一怒之下离开了自己曾十分深爱的学校。
第二讲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 孔德一生著述甚多,但在世时影响不大, 忠实信徒与追随者有限 • 这与其所处动荡不安的时代环境有关,也 与他实证主义思想缺少阅听人有关(缺乏 明确的阶级关怀)。 • 此外,其抽象思辨性质的实证理论亦无法 满足功利主义的资产阶级需要。
二、科学分类和社会学
科学分类和科学等级体系是孔德实 证主义哲学的一个理论支柱。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作为研究社会规律、解释社 会秩序的科学,是如何做到其客观 性、科学性的呢?
1、观察法 、
• 科学离不开观察,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 上的。 反对观察法的两种人:形而上学理论家、纯经验主义者。 • 孔德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在大量的事实面 前将会陷入束手无策的窘境;同样,如果理论无法接受观 察检验,其效度也是可疑的。 • 在实证理论指导下的观察才是“合理的观察” • 要在理论的指导下看到事实之间的联系,“一种社会事实 在没有痛其他某种社会事实发生联系之前,是没有任何科 学意义的;没有这种联系的社会事实纯属轶事,不具有合 理性。” • 把观察分为动态观察和静态观察两种。
• 孔德认为,劳动分工是促成人与人结合的重要因 素。职业分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强化 了人们的合作精神。但孔德也认为,过多过细的 分工也带来了某些消极后果。专业化精神熄灭了 集体合作的一般思想。 • 无论是语言、宗教还是劳动分工,孔德看中他们 的是这些制度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广泛功能。 • 基于此,孔德亦被认为是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 最早的社会学家,他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系统, 各部分彼此保持着联系,且联系“始终应当是社 会系统各部分及其整体之间的一种自发的和谐”。
• 他认为,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 科学思想; • 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 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 • 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 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 • 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 阶段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 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 • 孔德认为,科学的普及、实证主义理论的创立以 及科学社会作用的增长是社会进入实证阶段的标 志。
4·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总结&思考题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4学时)(一)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提出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地,他将科学也划分为五种:天文学,研究天文现象;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化学,研究化学现象;生物学,研究生物现象;最后,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
前四种科学在他之前已经有了专门研究,成为独立的学问,惟有关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尚未进入实证阶段,成为真正的科学。
孔德把这门科学最初命名为“物理社会学”,后来改名为社会学。
(二)社会秩序论孔德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他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
它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结构。
孔德试图借助对人的本性的解释去了解社会历史,并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根基,找到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力量。
孔德认为,宗教缔造社会秩序。
语言、所有制和社会组织(社会劳动分工)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变迁论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另一部分内容是社会动力学。
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是孔德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
孔德根据他的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度阶段、工业阶段。
智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除此之外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和政治活动等对社会的进化都有影响作用。
【思考题】1、孔德的科学分类与社会学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孔德把社会学分作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3、如何评价孔德在社会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2学时)(一)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认为宇宙间一切都在进化,上至天体的形成,下至物种、人种的起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领域到人类社会,均受进化规律的支配。
西方社会学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观察法 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直接观察和
间接观察。 观察法有助于提升社会学 的科学水平。 二、实验法
社会现象应采用间接实验的方法, 在排除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社会特 殊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找出社会正常 运行的规律。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三、比较法
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 (1)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了解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 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 (2)可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发现社会进化 的不同阶段。 (3)可以发现那种把社会差别描绘成是由于气候的原因而不是由于 进化阶段的不同的错误观点。 (4)静态的比较与分析不能揭示社会事实的变动和连续性,所以提 出了动态纵向的历史研究方法。
他对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及其社会运动规律的基 本思想,对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有积极的作用。
但他关于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观点是唯心主 义的,因为他看不到人们的生产活动在整个社会 进步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把人类智力活动当 作社会活动的中心,由智力发展的三阶段推导出 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二、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 1、实证的含义:
孔德在《实证主义概念》中对实证一词进行了界定, 认为具有五方面的含义: (1)现实的而非幻想的;(2)有用的而非无用的; (3)可靠的而非可疑的;(4)确切的而非含糊的; (5)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2、实证主义原则:
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 的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这种把知识完 全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原则,就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原 则。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主题: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孔德思想的主要阶段孔德的工业社会理论孔德的“社会学”概念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近代社会学起源于实证主义(Positivism)。
其原则指导了大部分的社会学研究,为社会学的独立和早期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对当时大多数社会学家来说,掌握实证主义思想被认为是学养成熟的标志。
即使在今天,实证主义仍然是社会学领域中的强纲领和强范式。
实证主义的信念:实证主义的基本信念是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无根本区别。
由于科学已经取代宗教成为无可争议的权威,将自然科学中卓有成效的方法运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建立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既是势所必然,又合情合理。
因此,丝毫不奇怪为什么近代的第一批社会学家以实证主义为其理论和方法的源泉,而实证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如孔德、S·穆勒又都同时成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这一情况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竟使许多人把社会学等同于实证主义。
孔德是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
他对“实证的”一词的含义作了这样的解释:(a)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6)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c)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d)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e)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具体说来,社会学的实证主义的基本信念或原则,有以下几条:第一,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假设。
断言社会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本质上是同类的,因此,社会过程同自然现象相比并非是崭新的现实,同样可依自然规律来解释;第二,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假设。
社会学知识体系应以自然科学力楷模,并采用它的方法论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早期的实证主义不像后来的实证主义那样刻板。
孔德与穆勒都很关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之处,而且他们都未用这一个来反对另一个;第三,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原则。
实证主义可被视为是广义经验主义的一个别种。
强调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学认识中的作用,排斥思辩的社会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假问题,断言社会知识的可靠性真理性取决于观察与检验;第四,“价值中立性”的要求。
孔德的实证社会学理论
孔德的实证社会学理论孔德的实证社会学理论孔德认为,最早出现的科学也最早摆脱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统治。
到了他的时代,科学都摆脱了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统治,进入了实证阶段,唯独社会学还处在形而上学阶段,仍然空喊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
因此,他的历史任务就是建立实证社会学,从而结束欧洲动荡不安的混乱局面,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在孔德看来,要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这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实证社会学。
他对自己在社会方面的理论特别自负,认为是他第一次把人的历史当作一个社会整体来考察,并且发现了社会的如其他领域的规律一样的规律。
孔德说自己第一次发现了社会规律固然是自我吹胀,但按照实证原则建立社会学的确实数他最早。
•社会学(Sociology)这个词就是他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从而使他成为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始人。
孔德指出,既然人属于动物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就应当纳入自然科学的轨道。
人是动物进化系统的“最终项”,社会本身像生物体一样是个“有机体”,社会生活规律是自然规律、生物进化规律的延续。
孔德把人看作是进化的产物,把社会看作是有机体,这本身并没有错,但他忽视质的差别,把人与动物、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等量齐观,就陷入了社会观上的生物学主义。
孔德把社会和自然作简单的类比,在社会学中生搬硬套自然科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实证社会学概念,论证了社会学的科学地位。
他把社会学叫做“社会物理学”,并参照力学的静态和动态概念,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
他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阶段法则”。
孔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实证主义即是实证科学,而实证阶段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阶段。
他对实证科学按简单到复杂的标准进行了分类,找出了各实证科学之间存在的“渐进的相关性”。
孔德指出,实证精神集中体现了实证主义的内涵,观察和合理的预测是实证精神的主要特性。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奥古斯都·孔德(1798—1857)是法国思想家。
曾任圣西门的秘书,其早期著作是署圣西门的名字发表的。
他一生从未担任过专门学术职务,在当时的法国知识界被人视为只是个三流人物,但由于他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社会学体系,因而在社会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社会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和《实证政治学体系》这两本书中。
《教程》写于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秩序荡然的时期,作者写作此书和创立社会学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理性秩序”。
因此,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稳定和社会重建的科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通过寻求秩序和进步观念的统一,对启蒙运动哲学的否定与批判传统做出的回答。
社会学的目的是避免因文明进步受到阻碍而引起的暴力革命。
他说:“在实证精神的支配下……一切长期以来单凭政治解决方案始终无法解决的、今天仍是社会心腹之患的棘手问题,将给予科学的估计,以大力促进社会安宁……实证精神有助于巩固秩序,即借助于理性的发展而明智地顺应不可救药的政治弊病。
只有对各种自然现象同永恒自然法则的联系具有真知灼见,才能……真正做到顺应如果有科学无法纠正的……政治弊病,科学至少能向我们证明其为不可救药,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些弊病之所以难以克服是自然法则使然,从而使我们恢复平静,摆脱坐卧不安的痛苦。
”由此可见,他的社会学是对专门社会现象的全部根本法则进行实证研究,是要让这门科学在意识形态上消除现代社会的革命建设,防止社会道德“解组”,使社会有秩序地变化到人道教的社会或实证主义者支配的社会。
给社会学规定这样的任务,在学术上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在意识形态上却是保守的,改良主义的,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秩序。
孔德明确规定了社会学同其他学科的关系。
据孔德宣称,其目的是一切现有知识的综合,即借助于三阶段规律及学科等级分类法来综合。
他说,全部人类的历史与思想经历了3个独立的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阶段。
在神学阶段,人类理性探索起源和最终原因,把一切现象都分析为超自然力量的结果;感觉和想象居支配地位。
2孔德
第1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第一节生平与著述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1798-1857年)是近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给人留下了“保守与进步的双重形象”一、孔德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二、孔德的个人经历。
三、孔德的思想来源:1、启蒙主义2、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的传统主义第二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科学分类和建立在其上的科学等级体系是孔德实证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者说是他的一大理论支柱。
孔德关于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提出,与他的科学分类及其等级体系不无关系。
一、孔德对科学的分类(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天文现象-天文学物理现象-物理学化学现象-化学生物现象-生物学社会现象-社会学(二)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体系中各门科学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
这就是孔德所谓的科学等级体系,排列的原则是:先达到实证阶段的任何一种知识都同他的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相一致。
(三)随着科学阶梯的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在增加。
后一门科学离不开它前面的科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二、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一)对实证概念的诠释。
在孔德看来,“实证的”一词具有这样五个方面的内涵:a.真实的而非虚幻的;b.有用的而非无用的;c.肯定的而非犹豫的;d.精确的而非模糊的;e.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实证概念成了孔德庞大的实证哲学的核心术语。
(二)通过实证主义建立了全新的社会观。
(三)社会学与生物学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一) 社会静力学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常常被视为其思想的保守的一面,它所涉及的是社会的秩序、组织以及和谐等问题。
社会静力学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其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持续的原则。
1、社会基本单位――家庭。
2、社会联系的纽带:语言、分工和宗教。
第一章孔德实证主义
的理论作为指导。
四、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一)社会静力学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关于人类自发秩序
的一般理论,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
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静力学在逻辑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人性
结构和社会性质结构。
1、人性结构
• 孔德试图借助对人的本性的解释来了解社
会历史,在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根基,
支配各种现象的规律发展的过程。
• 活动是从军事阶段转为工业阶段。
• 情感的发展历史就是利他主义的逐步发展过程。
(三)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的关系
• 社会静力学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社
会动力学叙述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 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 动力学从属于静力学。“进步就是秩序的
找到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
力量。
人性的三重性质
• A、情感
• B、活动
• C、才智
2、社会性质结构
• 孔德认为,宗教(既是情感、行为又是信
条或信仰)、语言(才智的反映)、所有
制、家庭(情感单位)、社会组织和劳动
分工(人类本性中的一个活跃因素)等在
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社会动力学
(三)比较法
比较的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 核心的地位。孔德认为,通过人类社 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从中可以窥探 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这一方法的重 要性还在于它可以直接比较世界各地 同时并存的社会状态,发现社会进化 的不同阶段。
(四)历史法
孔德认为,历史的方法是社会 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它对于过去 事物所作的一种纵向的和历时性 的比较。在使用历史方法时,需 要用人类智力和社会发展三阶段
• 1、军事阶段
孔德与他的实证理论纪念社会学的创始者孔德诞生200周年
今年是《格林童话》诞生200周年,这部经典童话故事集已经成为世界文学 宝库中的瑰宝。在回顾《格林童话》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和影响时,我们不禁为其 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所折服。
《格林童话》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启迪,还传递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哲 理。这些故事所倡导的诚实、善良、勇敢和智慧等品质,仍在今天的社会中发挥 着积极作用。在纪念《格林童话》诞生200周年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 些经典故事的传承与发展,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为孩子们成长提供宝贵的 财富。
2.孔德实证主义的社会观察和思 考角度
孔德实证主义强调运用科学方法来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他认为,社会现象 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证方法来探寻社会现象 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孔德还提出了“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概念, 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孔德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角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 下,孔德希望通过实证主义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因 此,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孔德认为,理解社会现象的关键在于研究社会的演化过程。他将社会的发展 划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现 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逐渐显露出来,这正是社会科学需要揭示的东西。
孔德实证理论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不仅推 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它使我 们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规 律和趋势。
改革开放后,《格林童话》的传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其全译本开始出 现在中国大陆,并逐渐成为许多家庭和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中国作家改编的《格林童话》版本,更加符合中国文化和 语言习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介绍
二、孔德的生平与著述
1、孔德的求学与学术生涯
家庭背景:
1798年1月19日,奥古斯特•孔德生于蒙彼利埃 的一个天主教徒和君主主义者家中,属中产阶级。 他的父亲是一个地方中级官吏,是一个热心的天主 教徒和保皇分子,极力鄙视革命。
1807 --1814(9-16岁)在蒙彼利埃上中学。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一孔德生活的法国处于社会和政治秩序紊乱的年代belatedcomingindustrialrevolution导致了法国社会的急速变迁整个社会结构出现了迅速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为了取得政治地位也促使一浪高过一浪的政治运动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It was after 1838 that he began developing his bizarre ideas about reforming society that found expression in Systeme de Politique Positve. Comte came to fancy himself as the high priest of a new religion of humanity; he believed in a world that eventually would be led by sociologist-priests. Interestingly, in spite of such outrageous ideas, Comte eventually developed a considerable following in France, as well as in a number of other countries. bizarre/adj. 1,希奇古怪的;2,意想不到的,难以相信的.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2008-01-17 20:47:58作者:李颖整理来源:紫金网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主要作品:《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主要学术思想:孔德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他认为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宗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
孔德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
他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阶段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
这样孔德就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归结为人类的理智发展史,因而与理智发展最高阶段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工业社会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类的品格。
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他认为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
孔德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作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
他认为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
孔德认为,为了获得实证知识,要采用四种方法即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的方法。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工作经历:私人家教——与圣西门结缘——分道扬镳——生 活窘迫潦倒。
婚姻和情感经历:没有感情、不被祝福的婚姻难以长久。 人生拐点:重操家教就业,潜心研究实证哲学体系。 辉煌成就:《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论
实证哲学的精神》、《实证哲学概观》、《实证主义手 册》、《实证教义问答》、《向保守主义者的呼吁》、 《主观的综合》等。
社会静力学
个人
家庭
社会整合
社会的基本要素, 人性中既有有利于社会 秩序的,也有不利的。
社会的真正单位, 体现了统治与服从, 平等与合作的统一, 利己和利他的统一。
社会结构各部分的 平衡与和谐的关系 是社会运行的条件。
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区别:
启蒙思想:对理性胜利的坚定信念,反对宗教专 制,批判建立在抽象原则基础上的所谓科学体系。
孔德的借鉴:对宗教和科学中一切抽象思辨都提 出批评。
孔德思想的鼓舞者、导师。 思想继承:哲学是对历史过程的分析及对其意义的
解释;人类理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发展 有决定性意义。 二人的分歧:圣西门视社会关系为生理性而非社会 性,未对其单独研究;孔德将有机科学分为生理学 和社会学,并单独考察。
孔德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称赞与批评,肯定和指责 并存。
孔德把经验和想象、科学和思辨区分开;不仅提 出任务,还提出了解决任务的途径,即方法论— —把世界看作是建立在同一规律基础上的统一整 体,运用观察的方法,并经常求助于自然科学资 料。
构建关于社会的实证科学是我的历史使命,我将倾 我一生来完成,即使前路漫漫,道路艰巨而坎坷。 因为我始终相信:关于社会的科学,也应当像自然 科学那样能够运用准确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本章学习要点:●“实证”一词的含义●“三阶段论”的主要思想●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静力学的基本内容●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分类和三阶段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平与著作1798年孔德出身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海滨的一座古城蒙贝利埃,父亲是县税务所的会计官,母亲原为流亡贵族小姐,两人均是狂热的天主教教徒。
幼年的孔德体弱多病、身长腿短、眼斜个小、其貌不扬,但极聪慧好学。
9岁寄宿于蒙贝利埃中学,文理两科的成绩均名列前茅,且显示出一定的反叛精神。
1812年他考入著名的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因年龄太小,两年后才被正式录取。
他并不安于数理科学的学习,还热情关心时事政治,广泛涉猎政治和社会理论书籍,如饥似渴地研读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政治著作以及法国当代思想家的著作道德的叛逆精神在这里又有所发展,他和一些同学故意蔑视校纪校规,因而经常受到校方的申斥,多次被关禁闭。
1816年,他终于被校方永久地开除了。
1817年孔德经人介绍,当了著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的秘书。
起初,孔德非常尊敬比他大30多岁的圣西门,将其视为良师益友。
但7年后,两人终因意见不和而分道扬镳。
其间,孔德的生活一直很拮据,主要靠给人讲授数学维持生计。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孔德决定创立一门新的哲学即实证主义哲学(简称实证哲学),这是一种源于实证科学并与形而上学哲学相对立的哲学体系。
1826年,孔德在自己的住所开办“实证哲学讲座”,应邀前来听讲的有不少是当时法国科学界的名流。
然而只讲了三讲,孔德便因精神分裂症住进了医院,其后又投河自杀被人救起。
1829年孔德恢复了实证哲学讲座。
讲座每周两次,几乎持续了两年。
孔德接着将讲稿整理成书,以“实证哲学教程”的书名从1830年起陆续出版,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诸多领域,到1842年一共出齐6卷。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孔德
主要教学内容:
一、生平与著述 二、理解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重点) 三、科学分类与社会学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五、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重点) 六、认识孔德实证主义性质和唯心主义史观
一、生平与著述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秩序、进步与爱 其中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奥古斯特· 孔德1798年出生于法国南部 城市蒙彼利埃,体弱多病,但天资聪颖 1814年考入巴黎工程技术学校,1816年离开。
以表述,因此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
(四)历史法
孔德认为,历史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它最
适合于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因为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
连续上考察社会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 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
在他看来,历史方法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较方法,只
不过是它们比较的时空不同,一般的比较方法是一种横向 和共时性的比较,历史的方法则是对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 和历时性的比较。
4、精确的而非模糊的 5、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
1、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假设。
断言社会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本质上是同类的,因
此,社会过程同自然现象相比并非是崭新的现实,同样可以 以自然规律来解释;
2、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假设与整体主义
社会学知识体系应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并采用它的方 法论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早期的实证主义不像后来的实 证主义那样刻板。孔德与穆勒都很关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 学的不同之处,而且他们都没有用这一个来反对另一个;
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上,孔德坚持社会唯实论,认为
社会大于个人。
3、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原则。
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实证主义体系是孔德所创立的一种思想原则和哲学。他认为,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 在孔德看来,“实证的”一词具有这样五个方面的内涵: 真实的而非虚幻的; 有用的而非无用的; 肯定的而非犹豫的; 精确的而非模糊的; 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营养部分——社会的生产活动——工人、农民,
01
分配和循环部分——商业、交通、银行——商人、企业家、银行家阶级
02
调节部分——社会的管理机构、统治机构和政府——政府管理人员和官吏。
03
三个阶级要各司其责,达到平衡合作。三个阶级的存是社会有机体的本质所决定的,是永恒的。谁破坏了这些阶级的平衡合作,就破坏了社会有机体
第一讲 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时代背景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在欧美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已经成为政治统治阶级,同时随着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无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资产阶级面临的主要任务变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政权。 美国处于建国初期 英国国力处于鼎盛时期
二、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1、科学分类和社会学 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 天文现象-天文学 物理现象-物理学 化学现象-化学 生物现象-生物学 社会现象-社会学 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体系中各门科学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
06
04
03
05
02
社会合作Biblioteka 评价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社会,反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把社会学发展成客观性对科学有积极意义,但并不彻底。
方法论上的贡献要比具体的理论研究更突出,但显露出典型的资产阶级学者的立场和缺陷。
孔德的社会学理论
2013-7-12
复习思考题
孔德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在孔德看来,社会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它在科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简述孔德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四种基本方 法。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存在怎样 的关系? 如何认识和评价孔德在西方社会学中的地 位?
2013-7-12
8
社会发展的曲折性
2013-7-12
9
小结
尽管孔德公开抨击形而上学、反对 抽象思辨,但他自己的社会学学说 中思辨色彩仍很浓、主观臆造成分 还颇多,加之他喜欢作具体的社会 预测,其中不少又未能如期实现, 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他的声誉。故而 不少社会学家认为孔德只是社会学 名义上而不是实际上的创始人。但 我们不应因此忽略他对社会学的如 下贡献:
12
补充参考书目
2013-7-12
奥古斯特· 孔德,1996,《论实证精 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 ——,1989,《科学· 秩序· 爱· 进 步——孔德《实证主义概论》精 粹》,冯玮编译,武汉:湖北人民 出版社。 欧力同,1987,《孔德及其实证主 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 13
4
2013-7-12
第三节 实证主义的社 会学学说
社会学的性质及方法 社会静力学(Social Statics) 社会动力学(Social Dynamics)
2013-7-12
5
社会学的性质
社会学位于整个科学统一序列的最高层, 是一门旨在用实证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 社会(社会现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 的科学,是唯一探索人的理性及其心理在 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如何完善起来的科学。 它既能解释人类的历史发展,又可以预见 其未来的进程,同时还能阐明在具体历史 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条件。孔德所勾画的 社会学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和不确定的, 它包括自然科学以外的一切科学研究,相 当于我们今日所说的整个社会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本章学习要点:●“实证”一词的含义●“三阶段论”的主要思想●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静力学的基本内容●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分类和三阶段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平与著作1798年孔德出身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海滨的一座古城蒙贝利埃,父亲是县税务所的会计官,母亲原为流亡贵族小姐,两人均是狂热的天主教教徒。
幼年的孔德体弱多病、身长腿短、眼斜个小、其貌不扬,但极聪慧好学。
9岁寄宿于蒙贝利埃中学,文理两科的成绩均名列前茅,且显示出一定的反叛精神。
1812年他考入著名的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因年龄太小,两年后才被正式录取。
他并不安于数理科学的学习,还热情关心时事政治,广泛涉猎政治和社会理论书籍,如饥似渴地研读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政治著作以及法国当代思想家的著作道德的叛逆精神在这里又有所发展,他和一些同学故意蔑视校纪校规,因而经常受到校方的申斥,多次被关禁闭。
1816年,他终于被校方永久地开除了。
1817年孔德经人介绍,当了著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的秘书。
起初,孔德非常尊敬比他大30多岁的圣西门,将其视为良师益友。
但7年后,两人终因意见不和而分道扬镳。
其间,孔德的生活一直很拮据,主要靠给人讲授数学维持生计。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孔德决定创立一门新的哲学即实证主义哲学(简称实证哲学),这是一种源于实证科学并与形而上学哲学相对立的哲学体系。
1826年,孔德在自己的住所开办“实证哲学讲座”,应邀前来听讲的有不少是当时法国科学界的名流。
然而只讲了三讲,孔德便因精神分裂症住进了医院,其后又投河自杀被人救起。
1829年孔德恢复了实证哲学讲座。
讲座每周两次,几乎持续了两年。
孔德接着将讲稿整理成书,以“实证哲学教程”的书名从1830年起陆续出版,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诸多领域,到1842年一共出齐6卷。
该书是孔德最重要的著作,被视为实证主义这一哲学流派的里程碑式的文献,而且,正是在这部巨著中他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一名词,并提出建立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系统思想。
孔德一直希望能在大学谋到一个正式的教职,但未能如愿。
他一生只在大学有过短暂的兼职,和学术界缺乏密切的联系,成为学术边际人,这在后期愈发明显。
1844年,有过不幸婚姻生活经历的孔德,结识了遭丈夫遗弃的年轻女子克洛蒂尔德,两人柏拉图式的爱情维持了一年多以后这位女子不幸病故。
与克洛蒂尔德的恋情对孔德的影响很大,他的观念也因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晚期的孔德在“实证”概念中加进了“感情”要素,并开始推崇早年极力反对的宗教。
他后来甚至创立了一个旨在强词人类之爱的“人道教”,并自任教主。
1851一1854年,孔德出版了晚年的代表作《实证政治体系》。
如果说《实证哲学教程》强调的是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倡导惟科学主义,那么《实证政治体系》则已改为强调以爱和同情心为核心的感情因素,倡导惟感情主义,致力于建立没有神但又把“人道”神化的宗教。
1857年,孔德病逝于巴黎。
孔德的学术思想概括地说有三个主要部分:(1)实证主义哲学思想;(2)实证主义的宗教——“人道的宗教”;(3)以实证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
第二节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一、实证主义哲学的含义(Positivism )所谓“实证的”,他认为让要有六种含义,即现实的、有用的、确实的、精确的、积极的、相对的,它们对立于传统神学和哲学的以下特性:空想的、无用的、不确实的、模糊的、消极的、绝对的。
到了晚年,他又将“同情的”作为实证概念的第七个要素。
他这样评价自己哲学的功能:第一,实证哲学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惟一合理的方法,来显示和证明智力发展的逻辑规律;第二,实证哲学将指导人们改造教育的体系;第三,由于它是对科学进行总括性的研究,所以它能推动各门科学的进步;第四,它为改造社会提供了惟一稳固的基础。
这表明,孔德把自己的实证哲学看成既是科学的方法论,又是改革教育、统一科学的科学哲学,还是改造社会的社会哲学,它包罗万象,无所不能。
二、三阶段论(three stages)孔德认为一切人类知识的发展都依次经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与此三阶段相对应,人类的智力就显示出如下的特征:1、神学阶段(Theological Stage)——世界的根源是什么?(最低阶段)在这个阶段,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解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归因于生命体或与人类相似的力量。
在这一阶段人类智力的特征是:自由幻想,寻找事物现象的根源,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追究事物的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
2、形而上学阶段(Metaphysical Stage)——寻找事物背后的物质或本性(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用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学来解释一切,以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
在此阶段,科学知识受形而上学的支配,力求在经验的自然现象背后寻找抽象的物质或精神的本性,各种科学知识都是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构成。
3、实证阶段(Positivistic Stage)——寻找现象之间的规律(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不再以虚构的超自然的主体或抽象的原则来解释经验现象,“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原因”。
而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先后不变的关系和相似关系。
因此,这一阶段的科学知识都是经验的、实证的知识。
最后,孔德认为“三阶段论”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可推广到各个领域,甚至运用到个人。
从个人来说,依据该规律,他得出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这三个阶段:童年时代是神学家;青年时代是形而上学家;壮年时代是物理学家。
三、科学层次与三阶段法则密切相联,孔德将科学分为五类:(1)天文学——(2)物理学——(3)化学——(4)生物学(有机物理学)——(5)社会学(孔德在《教程》第4卷以后改称其为“社会学”。
)此外他还提到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可置于这五类学科之首或尾。
孔德认为,在统一的科学序列中,社会学位于最高层,是王冠上的宝珠,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是最复杂、最特殊的。
第三节实证主义的社会学(Positivism Sociology)一、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80年代孔德创立社会学及其理论以前,欧洲各国的思想家、哲学家对社会的研究一般限于社会哲学的范畴之内,他们探索的社会并非实际存在的或现存的社会而是他们认为应当存在的社会。
从孔德开始,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孔德创立社会学及其理论绝不是偶然的,它们是当时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我们知道,孔德出生前的1789年在他的故乡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这次大革命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摧毁了法兰西封建制度,代之面而起的是法国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各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其影响所及遍于欧洲。
从1789年起法国社会经历了民主与独裁、革命与反革命、帝制与共和、复辟与反复辟的反复较量,社会动荡的时间长达数十年之久。
旧的社会秩序破坏了,新的社会秩序正在建立当中.孔德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它不能不影响孔德的政治社会思想。
另一方面,自18世纪中叶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初已席卷法国和西欧其他国家。
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导致了欧洲政治与社会思想的巨大变动的话,那么工业革命则从经济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冲击了西欧旧的社会秩序。
恰好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孔德目睹了经济的剧烈变动:成千上万的农民涌进城镇并在一夜之间成为受雇于工厂主的劳动者,他们在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为资本家干活而工资仅够糊口。
都市人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增长,维系昔日范围狭小的社区的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已不复存在;工人起义、市民暴动(如1831年法国里昂、1848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1836--1843年英国市民的大宪章运动等等)使欧洲社会动荡不已,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工业革命更带来欧洲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新兴的中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崇尚民主与科学,贵族与君主政治思想已无市场;千百年来在人们头脑中以上帝决定社会秩序的观念逐渐崩溃,宗教已失去昔日的力量,不再是不容置疑的道德权威。
社会、家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旧的社会规范渐渐为新的社会规范所代替。
所有这一切变化在孔德(以及其他许多思想家)的眼里意味着,社会变迁的方向模糊不清;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正在受到威胁。
因此,了解社会事实,研究社会秩序以及社会秩序的变动,找出支配社会现象与人类行动的规律,便成了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当时建立“社会物理学”(后改称社会学)的主要动机与目的。
二、社会静力学(Social Statics)和社会动力学(Social Dynamics)孔德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按照生物学区分为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类比,孔德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
社会静力学是孔德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而社会动力学则是关于人类自然进步的一般理论。
(一)社会静力学(Social Statics)“秩序”是孔德社会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范畴。
对社会秩序及其变动规律的关注是孔德当年创建社会物理学或社会学的基本动因。
因此对社会秩序的研究以及由此而提出的有关社会秩序的理论便成为孔德社会学说中的核心部分。
在1851一1854年出版的4卷本《实证政治体系》一书中提出“社会静力学(social static)”和“社会动力学(Social dynamics)”的理论观点。
前者主要研究社会秩序.后者则研究社会在维持“基本秩序”前提下的进步与变迁。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阿隆指出的那样,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
社会动力学论述这一基本秩序在到达实证主义最终阶段之前所经历的曲折过程。
”“动力学从属于静力学。
”孔德的《实证政治体系》第2卷以“人类秩序的抽象论著”为副题论述了他的社会静力学观点。
孔德认为社会静力学的研究目的是“将人类秩序作为一个不变的东西加以研究,”如同解剖学那样对人类社会的结构进行剖析,找出社会结构的性质。
这样做“最终是为了确定真正特性的正常制度.然后解释这个制度最终实现之前为什么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步准备的过程。
”由此可见,社会静力学在孔德看来就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秩序、社会和谐一致、社会制度正常的科学。
那么孔德的社会静力学的基本观点和内容是什么?孔德认为对社会剖析应首先从社会的基本元素家庭(孔德否认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着手。
因为家庭是微缩了的小社会,社会的美好前景来自家庭的和谐。
家庭关系包括两性、亲子、兄弟或姐妹关系等等。
家庭关系实际上体现人性中利己与利他的两重性的统一与和谐:人们在家庭中从种己的动机出发,其结果则是既爱自己又爱(家庭中的)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