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理论

合集下载

旅游形象屏蔽理论研究

旅游形象屏蔽理论研究

析 并 回 答 了旅 游 形 象屏 蔽 的基 本理 论 问题 , 包括 旅 游 形 象屏 蔽概 念 、产 生机 理 、性 质 以及 空 间 表现 ,揭 示 了旅 游 形 象屏 蔽 的 内在 结 构 和 外 在 表 现 , 为规 范和 引导 旅 游 形 象屏 蔽研 究提 供 了理 论 基础 。 关 键 词 :旅 游 形 象屏 蔽 ;屏 蔽产 生 机 理 ;屏 蔽 空 间 表现
全 文搜索 了数 百篇有关 旅游形象 “ et a o D s nt n i i
I g ” 的文 章 ,只 有 3 出现 “cen 、一 ma e 篇 sre ” 篇 出现 “hed ,但 符 合 “ 蔽 ”意 思 的 只有 sil” 屏
As n i 、 el 2 0 和 S n —wo n u co nBe r i( 0 4) u g k nHo g
Ke y wor ds: d siaini ges re sre e eaigme h ns ; ce ns a eb h vo s e t t ma ce n; ce ng n rtn c a im sre p c e a ir n o
屏 蔽现 象普 遍 存在 ,形 象 相似 的旅 游 目的地
前为数不 多的研究 ,还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探讨
上 ,如主 要 集 中于 屏蔽 区域 如 何定 位 、如 何发 展 等方 面 ,实 质上 缺 乏理 论支 撑 与方 向引导 。本 文 在现 有研 究 成果 的基 础 上 ,探索 旅 游形 象 屏蔽 的 基 本理 论 问题 ,对 旅游 形象 屏 蔽的概 念 体 系 、产
i l d n o c p , e e a i g me h n s ncu i g c n e t g n r tl rf st ei n rsr cur n u e p e r nc fDI p o i i g n h r c e n p c e a i r , nd c a i e h n e tu t ea d o t ra p a a e o S, r v d n i t e r t a ef r o ma t dy o DI . h o e i b s o r l u f S c n s

屏蔽体组件屏蔽计算理论部分

屏蔽体组件屏蔽计算理论部分

屏蔽体组件屏蔽计算理论部分这里主要根据图纸计算了侧向屏蔽的计算,先计算出混凝土的屏蔽层厚度,再根据公式换算为钢的厚度。

按照1.5MeV 计算。

1、侧屏蔽厚度的屏蔽计算(1)计算厚靶条件下X 射线发射率由图1给出不同能量电子轰击高Z 物质厚靶,入射1mA 电子束,离靶核1m 远处,产生的X 射线发射率【rad •m 2/(mA•min)】。

在辐射加工中,X 射线发射率通常用(Gy• m 2/(kW•h)来表示。

转换关系如下1【rad•m 2/(mA•min)】=(0.6/E )[Gy• m 2/(kW•h)] 由此可以得出单位千瓦的电子束发射率,从而可以计算出90°方向吸收剂量率指数D(束流功率率单位千瓦的电子束发射⨯=D )。

D=(100×0.6/1.5) ×1.5×60=3600Gym 2/h (2)由公式 计算透射系数()()[]DT B /d H 1012M 6-x ⨯⨯=H M -最大可允许的当量剂量率,μSv/h ;D-在辐射源距离标准参考点1m 远处的吸收剂量率指数,Gym 2/hr ; d-X 源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m ; T-区域的居留因子;图2 X射线的发射率(电子轰击高Z厚靶)(3)1/10值层数)(X B /1log n(4)查曲线图2,确定该电子束90°方向的当量电子能量;查1/10值层曲线图3或查表1得:第一个1/10屏蔽值层厚度T 1和随后的1/10屏蔽值层厚度T e 。

T 1=19cm ,T e =16cm 1 (5)混凝土厚度:S= T 1+ T e (n-1)(6)为了安全,附加1~2各半值层(HVL )厚度,半值层厚度可由下式计算得:1HVL ≈0.3TVL ≈5.7cm按以上方法计算可得各侧屏蔽采用混凝土屏蔽的厚度理论计算结果见表1-1。

1NCRP.Radiation Protection Design Guidelities for 0.1~100MeV ParticleAccelerator Facilities :NCRP Report No.51[R].Washington :Pergamon Press ,1977表1-1 混凝土厚度计算结果与源的距离 计算结果1 东 2680/2=1340 145.5 西 2680/2=1340145.5 南 1065 148.7 北965150.0接着模仿铁门屏蔽厚度等价的方法,有公式:修正换算材料对钢的密度的换算后材料的半值厚度钢的半值厚度混凝土换算材料⨯⨯=t t由于此处换算后材料就是钢,密度不需要做修正,可得换算后材料的半值厚度钢的半值厚度混凝土钢⨯=t t钢的半值厚度为2.4,混凝土的半值厚度为10.5,计算可得:表1-2 钢厚度计算结果与源的距离 计算结果2 东 2680/2=1340 33.3 西 2680/2=134033.3 南 1065 34.0 北96534.3。

手机屏蔽原理

手机屏蔽原理

手机屏蔽原理手机屏蔽,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手机对特定信号的接收和发送进行屏蔽,从而达到限制手机功能的目的。

手机屏蔽原理是一项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和电磁波理论的复杂技术,下面将对手机屏蔽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手机屏蔽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的特性。

手机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的,而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波长和频率的特性。

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无线电波可以传输信息,而手机屏蔽就是通过干扰或屏蔽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来限制手机通信功能。

其次,手机屏蔽的原理涉及到信号干扰技术。

信号干扰是一种通过发送特定干扰信号来干扰目标信号的技术。

在手机屏蔽中,通过发射特定频率和功率的信号,可以干扰手机的接收和发送功能,从而实现对手机通信的屏蔽。

另外,手机屏蔽的原理还包括电磁屏蔽材料的应用。

电磁屏蔽材料是一种具有屏蔽电磁波功能的材料,它可以吸收或反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在手机屏蔽中,使用电磁屏蔽材料可以在特定区域内形成屏蔽场,从而限制手机通信功能。

总的来说,手机屏蔽的原理是通过电磁波的特性、信号干扰技术和电磁屏蔽材料的应用,来实现对手机通信功能的限制。

这项技术在军事、安全和管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和伦理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屏蔽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手机屏蔽技术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不会对正常通信和用户权益造成影响。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手机屏蔽技术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其被非法使用和滥用。

只有在合法、合理、必要的情况下,手机屏蔽技术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和公共安全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手机屏蔽的原理涉及电磁波特性、信号干扰技术和电磁屏蔽材料的应用,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来实现对手机通信功能的限制。

在使用手机屏蔽技术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合法、合理、必要的使用,以维护正常通信秩序和用户权益。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屏蔽技术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为社会和公共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屏蔽常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及相应的程序简介

化学屏蔽常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及相应的程序简介

化学屏蔽常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及相应的程序
简介
屏蔽常数理论(shielding constant theory)是一种与分子性质及
其能量有关的化学理论,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分子中原子间的化
学键,并计算分子结构及其相应的化学性质。

其中,二阶屏蔽常数理
论(Second-Order Shielding Constant Theory)是一种常用的理论方法,它可以用于计算分子的三维结构及其相应的能量值及屏蔽系数。

这种理论的计算过程和传统的量子力学原理一样,但相比而言,
有更少的变量和更简单的计算过程,并且可以计算任意分子的屏蔽常数。

为了使用这种理论计算分子的屏蔽常数,处理步骤包括:(1)
对分子模型建模,其中应包含节点坐标、原子元素种类和原子组成及
其电荷;(2)用Gaussian程序计算在给定条件下的原子节点结构,
计算本征函数和一阶变态能值;(3)根据以上一阶结构的共振能量,计算屏蔽常数。

在计算屏蔽常数时,需使用特殊的程序,如MOPAC和Turbomole程序,这些程序能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自动求取出所需
的屏蔽常数。

这也是这种理论的一个显著优势之一,能够让研究人员
轻松计算任何大小分子的屏蔽常数,而无需人工干预。

总之,二阶屏蔽常数理论作为一种有用的化学理论,可用来计算
任何能量及其屏蔽常数,并且仅需使用特定的程序即可实现,因此受
到广泛的应用。

农民工子女教育起点不公平成因分析——基于社会屏蔽理论

农民工子女教育起点不公平成因分析——基于社会屏蔽理论
农 民工子 女 教 育 起 点 不公 平成 因分 析
— —
基 于社 会 屏 蔽 理论
彭 冠 然 ( 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
摘要 : 农 民工 是 我 国 改 革所 造 就 的 弱势 群体 之 一。 农 民 工 子女 面 获 得本 不属于他 的名 额和 加 分。 虽然 教育腐 败 不一定 会 直
临 着 户 籍排 斥 、 无法 承 担 高 额 费 用 、 得 不 到公 平 竞 争 环 境 等 诸 多 遭 接影 响到 每一 个农 民工 子女 , 但是 教育腐 败 破坏 了公平 竞 遇。 社 会 学 家 帕金 提 出 了社 会 屏 蔽理 论 , 提 出 了 集体 屏 蔽 和 个 体 屏 蔽 的概 念 。 中国 社 会 的 户 籍 、 财产、 考 试 等 制 度 都 在 不 同程 度 上 起 到 了
但其 屏蔽 标准 有利 于 个人 的 借 更高 的 分数。 据 有 关调查 显 示 , 在 重点 大学 中 , 农 村学 生 个 身份 群体 整体 性排 斥在 外 , 比如通 过 考试来 选 取人 才。 其结 果是 产 生 “ 分散 ” 的 的 比例 呈下 降趋 势。大部 分分 数不够 高 的农 民工子 女会 迫 竞 争 , 群体 。 这 些人 之所 以被 排斥 , 通 常是被 认 为个人 能力 不够 于 生计 外 出打工 而 无法 享受教 育。 当代 社会 的 实际制度 , 都 是两 1 . 2 高 昂费 用令 人 望 而却 步 我 国 的义务 教 育 实行 的 或者水 平不行 。帕金注 意到 , 种屏 蔽 的结合 , 而 不是 某一种 屏蔽 的纯 粹 类型。帕金 对“ 社 是“ 地 方 负责 , 分级 管 理 ” 的方 针 , 义务 教 育 由 各级 财 政 按 各地 户 口人 数 拨款 。 这样 一来 , 城 市和 农村 两个 教 育 系统 会 主 义 ”的苏联 社 会和 西 方资本 主 义社 会都 进行 了研 究 ,

旅游地形象屏蔽理论国内研究综述

旅游地形象屏蔽理论国内研究综述

间的空间竞争的分析 , 并提 出了 替代性竞争 ” 的概念 (9 4:以 影响 力,进而使这一区域产生一种叠加的合力 .产生整合性的影 19)
皖南 三 大名 山 为例 对 名 山旅 游地 《94 的空 间 竞争 也进 行过 研 究 。 19 ) 响力” 。文章 将 形 象 遮蔽 的表 现 形 式 归纳 为 三 种 :第一 种 , 一 区 同 1 9 年 ,王衍 用 在 孟 子 故 里旅 游 开 发 战略 研 究 》一 文 中 分 域 内.不管旅游资源是否具有相似性 .级别、品质高的景区一般 3 9
了 “ 影 区 ”的概念 . 为处 于 阴影 区的 旅 游 资源 存 在 减值 效应 . 阴 认
抢先树立起形 象者 由于品牌效应就会对其他旅 游地 形成形象遮
旅 游 开 发会 受 到 限制 ,并运 用 孟 子故 里 进 行 了 实证 研 究 .后 来 的 蔽 ;第三种 资源特色相近 .品牌影响 力相差不大.市场竞争力
展开的 .而且研究的屏蔽 内容包括了旅游地各方面 的情况 .如旅 为 “ 环 区 ” 光 。 游资源状况 、旅游服务供给的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等 ,在实证研 20 年 . 03 杨振之和陈谨在 《 形象遮蔽”与 ” 象叠加”的理 “ 形 究方 面 主要 是 以某 个城 市 或 旅 游景 区点 为 主 。关 于 旅 游地 或 旅 游 论与实证研究》一文 中.首次提出了旅游地形象遮蔽的概念 .并

为 “ 灰度区 ”和 “ 光环 区” 。在游客心 目中 . 旅游形象不 突出 ,呈
现模 糊 或 灰 度 状 态 . 不足 以形 成 理 想旅 游 地 的 地 区 即 为旅 游 形 还

国内关于旅游地形象屏蔽的相关研究
我 国 关于 旅 游 形 象屏 蔽 的 研 究 .主 要是 以旅 游地 为主 要 对 象 象 感 知 的 “ 度 区 ” 在 游 客心 目中具 有鲜 明旅 游 形 象 的 旅游 地 即 灰 :

《屏蔽理论及其应用》课件

《屏蔽理论及其应用》课件

无线电屏蔽技术的应用
1
屏蔽方法
采用导电屏蔽材料、吸波材料等,对无线电的电磁波进行隔离和衰减。

2
应用领域
从低频率到高频率的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雷达、防电磁波等无线电领域。
3
效果
减少了设备间和设备与外界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无线电通信和检测设备的敏 感度和可靠性。
高性能隔离环的设计理论
定义 应用 效果
应用于医疗设备的屏蔽技术
应用场景 屏蔽方法
效果
医院核磁共振设备
RF屏蔽室、铁磁屏 蔽材料、吸波材料、 造型磁铁等
提升共振图像质量 及信噪比
脑电图机
铅蓄电池、干电池、 金属屏蔽材料、低 噪声放大器等
减少噪声干扰,提 高记录信号的精度 和准确性
药品质控设备
金属屏蔽材料、低 电源噪声技术、过 滤器技术等
屏蔽技术
采用各种屏蔽材料技术、隔声技术、火灾阻燃材 料、抗电磁场设计技术等。
电缆线的屏蔽技术
应用场景
电缆线屏蔽是用于广泛声音、通讯、计算机网络、汽车和铁路等领域的一种特殊电缆线。它 可以减少电磁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屏蔽方法
金属屏蔽、编织屏蔽、铝箔屏蔽、复合屏蔽等技术。
效果
有效降低电缆线的信噪比,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质量。
提高药品质量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屏蔽技术
应用场景
汽车里所有电子元件产生的电磁波和噪声会互相干扰,影响到整车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屏蔽方法
车身接地、屏蔽材料的应用、丝印屏蔽等技术,在车辆排放、无线电和音频系统等方面得到 应用。
效果
减少了外界干扰和设备间干扰,提高了车辆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电磁屏蔽理论发展历程

电磁屏蔽理论发展历程

电磁屏蔽理论发展历程电磁屏蔽是指利用特定材料和结构来阻挡电磁波的传播,以保护敏感设备和人员免受电磁辐射的危害。

电磁屏蔽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以下将从早期研究开始,分析电磁屏蔽的理论发展历程。

早期,人们对电磁波的屏蔽主要是通过利用金属材料来实现。

19世纪末,人们发现金属能够有效地阻挡电磁波的传播,因此开始重点研究金属屏蔽结构。

当时,屏蔽结构的设计主要是基于几何形状,通过控制金属的几何特性来实现电磁波的屏蔽效果。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屏蔽效果,但由于金属的导电性和尺寸限制,其屏蔽性能往往不太理想。

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研究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

1923年,德国物理学家戈特费洛斯提出了金属网格结构,通过调节网格的周期和尺寸,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电磁波的屏蔽效果。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屏蔽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小型化,同时对电磁屏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于是,人们开始研究纳米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界面能,可以吸收和散射电磁波。

通过调节纳米材料的成分、形态和分布,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电磁波的屏蔽效果。

因此,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和制备中。

近年来,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5G、物联网等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兴起,电磁屏蔽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现代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材料的开发,而是基于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复合材料可以通过调节不同材料的配比、分布和形态,实现更好的屏蔽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此外,人工合成材料、超材料、等离子体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也为电磁屏蔽的理论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体来看,电磁屏蔽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金属屏蔽结构到电磁屏蔽材料的转变,从宏观几何形状到微观结构的改变,从单一材料到复合材料的发展。

电磁屏蔽理论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还为电磁波的控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电磁屏蔽基本原理

电磁屏蔽基本原理

电磁屏蔽基本原理在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中,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能量通过传导性耦合和辐射性耦合来进行传输。

为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对传导性耦合需采用滤波技术,即采用EMI滤波器件加以抑制;对辐射性耦合则需采用屏蔽技术加以抑制。

在当前电磁频谱日趋密集、单位体积内电磁功率密度急剧增加、高低电平器件或设备大量混合使用等因素而导致设备及系统电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其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屏蔽是通过由金属制成的壳、盒、板等屏蔽体,将电磁波局限于某一区域内的一种方法。

由于辐射源分为近区的电场源、磁场源和远区的平面波,因此屏蔽体的屏蔽性能依据辐射源的不同,在材料选择、结构形状和对孔缝泄漏控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设计中要达到所需的屏蔽性能,则需首先确定辐射源,明确频率范围,再根据各个频段的典型泄漏结构,确定控制要素,进而选择恰当的屏蔽材料,设计屏蔽壳体。

屏蔽原理电屏蔽的实质是减小两个设备(或两个电路、组件、元件)间电场感应的影响。

电屏蔽的原理是在保证良好接地的条件下,将干扰源所产生的干扰终止于由良导体制成的屏蔽体。

因此,接地良好及选择良导体做为屏蔽体是电屏蔽能否起作用的两个关键因素。

磁屏蔽的原理是由屏蔽体对干扰磁场提供低磁阻的磁通路,从而对干扰磁场进行分流,因而选择钢、铁、坡莫合金等高磁导率的材料和设计盒、壳等封闭壳体成为磁屏蔽的两个关键因素。

电磁屏蔽的原理是由金属屏蔽体通过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来屏蔽辐射干扰源的远区场,即同时屏蔽场源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分量。

由于随着频率的增高,波长变得与屏蔽体上孔缝的尺寸相当,从而导致屏蔽体的孔缝泄漏成为电磁屏蔽最关键的控制要素。

屏蔽效能屏蔽体对辐射干扰的抑制能力用屏蔽效能SE(Shielding Effectiveness)来衡量,屏蔽效能的定义:没有屏蔽体时,从辐射干扰源传输到空间某一点(P)的场强 1( 1)和加入屏蔽体后,辐射干扰源传输到空间同一点(P)的场强 2( 2)之比,用dB(分贝)表示。

电线电缆屏蔽理论及其应用

电线电缆屏蔽理论及其应用

2. 屏蔽的目的是:
1)采用屏蔽体包围电磁骚扰源,以抑制电磁骚扰源
对其周围空间存在的接受器的干扰; 2)采用屏蔽体包围接受器,以避免骚扰源对其干扰。
3. 屏蔽的关键点:
1)屏蔽材料的选择;
2)实际屏蔽体的设计。
§5.1 电磁屏蔽原理
§5.1.1 电磁屏蔽的类型
1.按采取屏蔽措施的对象分为: ① 主动屏蔽:把干扰源臵于屏蔽体之内,防止电磁能量 和干扰信号泄漏到外部空间。 ② 被动屏蔽:把敏感设备臵于屏蔽体内,使其不受外部 干扰的影响。 2、屏蔽按场的类型可分为 ① 电场屏蔽:静电屏蔽/交变电场屏蔽
2 2 2
T1T2e 1 E 0 2 2 d 1 R2 e (1 m2 )e d 1 E0 2 2 d 1 m e (6)
d
1 E0 1 m2 e2 d 屏蔽效果(总的损耗)S E3 (1 m2 )e d
(7)
用dB表示: S 20 lg(1 m2 ) 20 lg e d 20 lg 1 m2e2 d 反射损耗S2 吸收损耗S1 多重反射损耗S3 ( 0 ) 2 1、反射损耗 S 2 20 lg dB 40
漏,采用双层屏蔽,可以提高屏蔽效果。
图5-7 低频磁场屏蔽 (a)线圈所产生的磁通主要沿屏蔽罩通过,即被限制在屏蔽体 内,从而使线圈周围的元件、电路和设备不受线圈磁场的影响或 骚扰。 (b)外界磁通将通过屏蔽体而很少进入屏蔽罩内,从而使外部 磁场不致骚扰屏蔽罩内的线圈。
使用铁磁材料作为屏蔽体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①所用铁磁材料的磁导率u越高,屏蔽罩越厚(即s越大),则磁 阻Rm越小,磁屏蔽效果越好。 为了获得更好的磁屏蔽效果,需要选用高磁导率材料,并要 使屏蔽罩有足够的厚度,有时需用多层屏蔽。所以,效果良好的 铁磁屏蔽往往是既昂贵又笨重。 ②用铁磁材料作的屏蔽罩,在垂直磁力线方向不应开口或有缝隙。 因为若缝隙垂直于磁力线,则会切断磁力线,使磁阻增大,屏蔽 效果变差。 ③铁磁材料的屏蔽不能用于高频磁场屏蔽。因为高频时铁磁材料

五屏蔽-1

五屏蔽-1

正确
不正 确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正确 不正

如果用良导体作出屏蔽盒,将线圈置于屏蔽盒内,则线圈所产 生的磁场将被屏蔽盒的涡流反磁场排斥而被限制在屏蔽盒内, 同样,外界磁场也将被屏蔽盒的涡流反磁场排斥而不能进入屏 蔽盒内,从而达到屏蔽的目的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电磁屏蔽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同时抑制或削弱电场和磁场,电磁屏蔽一般也是指 高频交变电磁屏蔽
•在频率较低的范围内,电磁骚扰一般出现在近场区, 高电压小电流骚扰源以电场为主,可只考虑电场屏
蔽;低电压高电流骚扰源以磁场骚扰为主,可只考 虑磁场屏蔽
•频率高时,趋向于远场骚扰,电场和磁场骚扰都不 可忽略,因此需要将电场和磁场同时屏蔽
➢电缆屏蔽
(1)屏蔽层为螺旋缠绕箔带的电缆在所有频率都 不理想,当频率超过1MHz时,其性能将逐渐变坏
(2)箔带轴向包裹的屏蔽层比螺旋缠绕箔带的屏 蔽层的屏蔽效能要好得多
(3)编织网屏蔽层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的屏蔽效能 都比箔带轴向包裹的屏蔽层要好得多,当频率超过 10MHz时,其性能将逐渐变差
(4)在箔带上覆盖一层编织网、双层编织网或三 层编织网的屏蔽效能均比单层编织网的屏蔽层好得 多,但均在大于100MHz时,其性能将逐渐变差
Z Z
2 10
0.1A
O
位置 cos0.23A jsin 0.23A
➢圆柱腔内的静磁场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将无限长磁性材料圆柱腔放入均匀磁场中,利用拉普拉斯 方程和分离变量法求出屏蔽效能
r
H0

(完整word版)屏蔽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

(完整word版)屏蔽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

背景信息屏蔽门的基础知识讲解教学目标1.掌握屏蔽门的发展历程2.了解屏蔽门系统的功能和优点3.掌握屏蔽门的种类和屏蔽门在地铁中的专业术语4.了解屏蔽门的正常控制模式和非正常控制模式以及屏蔽门的操作教学内容1.屏蔽门基础知识的理论讲解2.结合车站设备实训指导书讲解当天实训内容教学步骤首先:讲解当天授课内容概要然后:理论知识的讲解其次:结合实训指导书讲解实训内容最后:让学生写实训报告工具和资料讲师:教案和教学资料学生:学习笔记、实训时带实训报告纸1.屏蔽门系统概述1.1.屏蔽门系统概况屏蔽门设备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的一种现金的环控设备。

屏蔽门发展历史:1987年新加坡的MRT一期和二期首次采用了屏蔽门系统,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屏蔽门运行路线。

1988年中国香港机场快线安装了屏蔽门系统。

1999年马来西亚吉隆坡的LRT2和英国伦敦的JUBILEE延长线都相机安装了屏蔽门系统。

1.2.屏蔽门系统功能概述屏蔽门系统是安装于地铁车站站台边缘,用以提高运营安全系数、改善乘客候车环境、节约运营成本的一套机电一体化的机电设备系统。

屏蔽门系统的功能:○1列车进站时配合列车车门动作打开或关闭活动门为乘客提供上下车通道。

○2隔断了站台公共区域和轨道区间,避免人员跌落轨道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了列车司机驾车进站的心里恐慌问题。

○3隔离了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活塞风以及粉尘等保证了站内乘客良好的候车环境,同时减少了空调冷量的损失。

○4为轨道交通实现无人驾驶创造了必要条件。

1.3.屏蔽门分类按照目前各国的屏蔽门系统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有一道自上而下的玻璃隔墙和活动门,沿着车站站台边缘和两个端头设置的全封闭型屏蔽门,这种全封闭型屏蔽门也叫全高屏蔽门。

第二类:上不封顶的玻璃隔墙和活动门,属于半封闭型屏蔽门,也叫半高屏蔽门。

半高屏蔽门相对于全高屏蔽门来说造价要低,这种屏蔽门主要起了一种隔离的作用,一般用于地上站和高架站。

第5章 屏蔽理论及其应用

第5章 屏蔽理论及其应用
G
dB (11)
例:f 一定,铜板 r 1, G 1, S 2 108.2 10 lg f ( MHz ) dB 107 1 铁板 r 103 , G = 5.8 107 5.8 S 2 108.2 10 lg[5.8 103 f ( MHz ) ] 108.2 10 lg f ( MHz ) 37.6 dB 铜板的反射损耗比铁板大。 2、吸收损耗 S1 20 lg e d 8.686 d d:导体板的厚度,
② 磁场屏蔽:静磁屏蔽(恒定磁场屏蔽)/交变磁场屏蔽
③ 电磁场屏蔽
§5.1.2 静电屏蔽
电磁场理论表面,臵于静电场中的导体,在静电平衡的
条件下,具有下列性质:
①导体内部任何一点的电场为零; ②导体表面任何一点的电场强度 方向与该点的导体表面垂直; ③整个导体是一个等位体; ④导体内部没有静电荷存在, 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的表面上。
实际的空腔屏蔽体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理想屏蔽体,如 不接地,就会引起外部电力线的入侵,造成直接或间接静 电耦合。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空腔屏蔽体仍需接地。 综上可见,静电屏蔽必须具有两个基本要点:
1. 完整的屏蔽导体;
2. 良好的接地。
5 (§5.1.3) 交变电场的屏蔽 骚扰源A和接受器B之间加入屏 蔽体S,如右图所示。交变电压源UA, 直接耦合电容C3很 小,可以忽略, j C1Z S 屏蔽体上的感应电压: US UA 1 j C1Z S
一、用于屏蔽高频电磁场 二、屏蔽体:导体壳(金属板、网、膜) 原理:以单层金属板为例, 电磁波入射在导体板上。 1、在导体板表面发生反射(S2)和透射, 2、透射波在导体板中产生感应电流,引起电磁能量的损耗 (S1),
3、透射波在导体板内发生多重反射(S3),

电磁屏蔽原理PPT课件

电磁屏蔽原理PPT课件

l Rm S
<11>
通常,由于铁磁材料的磁导率比空气的磁导率大得多,所以铁磁材料 的磁阻很小。将铁磁材料置于磁场中时,磁通将主要通过铁磁材料, 通过外部的磁通相对较小,从而起到磁场屏蔽的作用。
低频磁场的屏蔽原理:利用铁磁材料的高磁导率对骚扰磁场进行分路。
<12>
对于低频磁场屏蔽主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 所用铁磁材料的磁导率越高、受磁面积越
5.1 电磁屏蔽原理
<1>
屏蔽(Shielding)就是用由导电或导磁材料制成的金属屏蔽体将 电磁骚扰源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骚扰源从屏蔽体的一面耦合 或辐射到另一面时受到抑制或衰减。
屏蔽的目的是采用屏蔽体包围电磁骚扰源,以抑制电磁骚扰源对 其周围空间存在的接收器的干扰,或采用屏蔽体包围接收器,以 保护、避免骚扰源对其进行干扰。
• 导体内电场为零。 • 表面电场与导体表面垂直。 • 整个导体等位。 • 电荷分布于导体表面。
<5>
基于前面静电性质,可用空腔结构来进行屏蔽。
•对于外部电场影响:当屏蔽体 完全封闭时,无论空腔屏蔽体 是否接地,屏蔽体内部的外电 场均为零。
•对于内部电场影响:将空腔屏 蔽体接地,使空腔屏蔽体外电 荷通过导线进入接地面,消除 屏蔽体外部电场。
大,则磁阻越小,磁屏蔽效果越好。
• 缝隙切割磁力线会增大磁阻,则用铁磁材 料作的屏蔽罩,在垂直磁力线方向不应开 口或有缝隙。
• 高频时铁磁材料的磁损耗(包括:磁滞和 涡流损耗)较大,导磁率降低,则不能用 于相应屏蔽。
对于外 部磁场 影响
对于内 部磁场 影响
<13>
高频磁场屏蔽
对于高频磁场屏蔽需要采用低电阻率 的良导体(如:铜、铝等)。

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

21
第五章 屏蔽
四、屏蔽体的结构
2.磁屏蔽的结构
磁屏蔽是利用屏蔽体对磁通进行分流,因而磁屏蔽不能采用板状结构, 而应采用盒状、筒状、柱状的结构。 由于磁阻与磁路的横截面积s和磁导率成反比,因而磁屏蔽体的体积 和重量都比较大。若要求较高的屏蔽时,一般采用双层屏蔽,此时在体 积重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屏蔽效能。
20
第五章 屏蔽
四、屏蔽体的结构
1.电屏蔽的结构 (2)双层门盖结构
C2 C1 G1 C1 G C2 G C3 1 2 Zj1 Zj2 Zs S
为了进一步提高屏蔽,机箱 可采用双层门,屏蔽盒可采用 双层盖,与单层盖的耦合等效 电路相比,多了一次衰减,因 而可提高屏效,但每层依然要 采取改善接触的措施。
SE H 20 lg
16
第五章 屏蔽
三、屏蔽材料的特性
1.导磁材料
根据磁屏蔽理论,磁屏蔽是利用由高导磁材料制成的磁屏蔽体,提供低 磁阻的磁通路是的大部分磁通在磁屏蔽体上分流,来达到屏蔽的目的。因 此,磁导率成为选择磁屏蔽材料的主要依据。 通常磁性材料分为弱磁性材料和强磁性材料两种。 弱磁性材料:
M Is I Ls
屏蔽盒上产生的感应涡流与频率无关,可以产生排斥原磁场的反磁场。 感应涡流产生的反磁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比感应出这个涡流的原磁场还大。
(2)在低频时,rs>>ωLs。这是ωLs可以忽略不计,则有:
Is
jM I rs
低频时产生的涡流小,因此涡流反磁场也就不能完全排斥原骚扰磁场。
Us U0
传输系统(或称透射系数)TE是指存在屏蔽体时某处的电场强度Es与 不存在屏蔽体时同一处的电场强度E0之比;或者TH是指存在屏蔽体时某处 的磁场强度Hs与不存在屏蔽体时同一处的磁场强度H0之比,即:

坡莫合金屏蔽磁场厚度_理论说明

坡莫合金屏蔽磁场厚度_理论说明

坡莫合金屏蔽磁场厚度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扩大,磁场对于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时候磁场可能会对某些设备或实验产生干扰,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弱或屏蔽这种干扰。

在研究中,经常使用坡莫合金作为一种屏蔽材料来减小外界磁场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坡莫合金屏蔽磁场厚度"这一问题展开理论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坡莫合金的特性以及进行磁场屏蔽工作时所面临的需求背景。

接着,选择适当的屏蔽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将对各种屏蔽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阐述坡莫合金在此领域中的优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除引言外,第二部分将详细说明坡莫合金屏蔽磁场厚度理论说明。

第三部分将介绍与其相关的磁场屏蔽理论和原理,包括磁场传导和磁感应强度分析,以及屏蔽效应与阻尼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

第四部分将说明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结果,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步骤、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等内容,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图表展示。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坡莫合金作为一种屏蔽材料时的磁场厚度问题。

通过理论推导、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我们将对坡莫合金在减小外界磁场影响方面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同时,我们将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并指出当前待解决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坡莫合金在屏蔽磁场方面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中的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 坡莫合金屏蔽磁场厚度理论说明2.1 坡莫合金的特性坡莫合金是一种由钴、铁、铼、镍和硅等元素组成的高温合金。

它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耐磨和耐蚀性能,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和可焊接性。

由于这些优秀的特性,坡莫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2.2 磁场的影响和需求背景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存在需要限制或屏蔽磁场干扰的情况。

磁场干扰可能会对电子设备、传感器和其他精密仪器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其性能甚至损坏其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蔽技术1 概述电磁兼容设计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优化电路和结构方案的设计,将干扰源本身产生的电磁噪声减低到能接受的水平;一是通过各种干扰抑制技术,将干扰源与被干扰电路之间的耦合减弱到能接受的程度。

屏蔽技术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按要屏蔽的电磁场性质分类,屏蔽技术通常分为三大类: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

电场屏蔽一般针对静电场和低频交变电场的屏蔽,磁场屏蔽主要针对直流磁场屏蔽和低频交流磁场屏蔽,电磁场屏蔽主要针对同时存在电磁及磁场的高频辐射电磁场的屏蔽。

按屏蔽体的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完整屏蔽体屏蔽(屏蔽室或屏蔽盒等)、非完整屏蔽体屏蔽(带有孔洞、金属网、波导管及蜂窝结构等)以及编织带屏蔽(屏蔽线、电缆等)。

2 屏蔽的基本原理2.1 电场屏蔽我们知道,当一个带有正电或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就会在该导体上产生感应电荷,当电荷平衡时,靠近物体的一边产生和该物体极性相反的等量电荷,另外一边产生和该物体极性相同的等量电荷,这个就是静电感应现象。

倘若感应的电场很强,且物体距离很近,就会发生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是有危害的,比如人体接触一块电路板或电子装置的某个部位时,就可能造成静电放电,尽管放电电流我们可能感觉不到,但一些器件或许就会因为这次放电而损坏。

表2-1 常见半导体器件的静电放电易损电压参考值是否处于外电场中,必定为等势体,其内部场强为零,这是静电屏蔽的理论基础。

因为封闭导体壳内的电场具有典型意义和实际意义,我们以封闭导体壳内的电场为例对静电屏蔽作一些讨论。

若壳内无带电体而壳外有电荷q,则静电感应使壳外壁带电,静电平衡时壳内无电场。

这并不是说壳外电荷不在壳内激发电场。

由于壳外壁感应出异号电荷,它们与q在壳内空间任一点激发的合场强为零,因而导体壳内部不会受到壳外电荷q或其他电场的影响。

壳外壁的感应电荷起了自动调节作用。

如果把上述空腔导体外壳接地,则外壳上感应正电荷将沿接地线流入地下。

静电平衡后空腔导体与大地等势,空腔内场强仍然为零。

如果空腔内有电荷,则空腔导体仍与地等势,导体内无电场。

这时因空腔内壁有异号感应电荷,因此空腔内有电场。

此电场由壳内电荷产生,壳外电荷对壳内电场仍无影响。

由以上讨论可知,封闭导体壳不论接地与否,内部电场不受壳外电荷影响。

如果壳内空腔有电荷q ,因为静电感应,壳内壁带有等量异号电荷,壳外壁带有等量同号电荷,壳外空间有电场存在,此电场可以说是由壳内电荷q 间接产生。

也可以说是由壳外感应电荷直接产生的。

但如果将外壳接地,则壳外电荷将消失,壳内电荷q 与内壁感应电荷在壳外产生电场为零。

可见如果要使壳内电荷对壳外电场无影响,必须将外壳接地。

总之,封闭导体壳不论接地与否,内部电场不受壳外电荷与电场影响,接地封闭导体壳外电场不受壳内电荷的影响。

实际应用中,金属导体壳必须接地,这样才能使内部的仪器或工作环境不受外部电场影响,内部的仪器也不对外部产生电场影响。

低频交变电场的屏蔽和静电屏蔽的情况完全一样。

2.2 磁场屏蔽磁场屏蔽的目的是消除或抑制直流或低频交流磁场噪声源与被干扰回路的磁耦合。

当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在导线周围会同时产生电场和磁场。

如果把导线用一个良好的接地非导磁金属屏蔽体封闭起来的话,电场的电力线则终止在该屏蔽体,电场得到了良好的屏蔽,而对原磁力线没有什么影响。

如图2-1所示。

导导图 2-1 电场屏蔽体不能屏蔽磁场对噪声源的磁场屏蔽通常采用两种办法: 1. 采用高磁导率材料的屏蔽体导导导导导导导导导导导导导导a 导导b 导图 2-2 磁屏蔽原理如图2-2(a )所示,磁场噪声源用一个高磁导率材料的屏蔽体封闭起来,由于高磁导率材料的低磁阻,噪声源的磁力线将被封闭在磁屏蔽体内。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好的屏蔽效果,必须保证磁路畅通。

当磁屏蔽体必须开狭缝时,狭缝不能切断磁路,即狭缝只能与磁通方向一致。

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屏蔽直流和低频磁场的屏蔽,因为只有低频时,这些材料才能保持低的磁阻。

2. 采用反向磁场抵消噪声磁场原理如图2-2(b )所示,用非导磁的金属屏蔽体将中心导线包围起来,并让屏蔽体流过和中心导线相等的电流,这样,在屏蔽体的外部,总的噪声磁场为零。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频磁场屏蔽及利用屏蔽电缆实现磁屏蔽的场合,金属屏蔽材料应为良导体。

对高频磁场,由于高频磁场的作用,屏蔽体表面会产生电磁感应涡流,根据楞次定律,该涡流将产生一个反磁场来抵消穿过屏蔽体的原来磁场,如图2-3所示。

B 干图 2-3 金属板对高频磁场的排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涡流越大屏蔽效果越好。

因此,高频磁场的屏蔽要选良导体材料,随着频率的增高,磁屏蔽效果也越好。

当涡流产生的反磁场足以完全排斥噪声磁场,涡流将不再增大而保持一个常值。

此外,由于趋肤效应,涡流只在材料的表面流动,所以只要一层很薄的金属材料就足以屏蔽高频磁场。

用这种方法可以屏蔽电缆芯线的磁噪声。

图2-4(a )中是一个简单的电缆电路模型。

电缆屏蔽层必须在两端接地才能将芯线中产生的磁场抵消。

I 1I G 1(b)(a)图 2-4 用屏蔽层电流屏蔽高频干扰源磁场图2-4(b )是其等效电路。

沿地回路可得电路方程:)()(01M j I R L j I S S S ωω-+= (2-1)其中,M 为屏蔽电缆屏蔽层和芯线间的互感,且M=L S ,可得:css S j j j L R j j I I ωωωωω+=+=)/(1 (2-2)式中,c ω为屏蔽电缆的截止频率。

大多数屏蔽电缆的截止频率只有几千赫兹。

从式(2-2)可见,当c ωω〉〉时,1I I s ≈,这时屏蔽层由于互感的作用,他表现出的阻抗值要比地阻抗低得多,因此它成为这样电缆的返回通道,使芯线产生的磁场得到屏蔽。

但是如果c ωω5〈时,1I I s 〈,随着ω的降低,越来越多的电缆将从低阻抗分流,因而磁屏蔽效能将随之下降。

所以,在低频时,图2-4所示屏蔽层在电缆两端接地的方式是不能达到屏蔽效果的。

这时,应采用图2-5所示的方式,屏蔽层在源端一点接地,以保证这1I I s =这一磁屏蔽条件。

图 2-5 屏蔽层在源端一点接地,屏蔽低频磁场2.3 辐射电磁场屏蔽对于电磁场,电磁分量和磁场分量是同时存在的,所以要同时对磁场和电磁加以屏蔽。

高频电磁屏蔽的机理主要是基于电磁波穿过金属屏蔽体产生波反射和波吸收的机理。

电磁波到达屏蔽体表面时,由于空气与金属的交界面上阻抗的不连续,对入射波就会产生反射。

电磁波的波阻抗和屏蔽层的特征阻抗相差越大,反射就越大;电磁波的频率越低反射越大。

未被表面反射掉而进入屏蔽体的能量,在体内向前传播的过程中,被屏蔽材料所衰减,也就是所谓的吸收。

在屏蔽体内尚未衰减掉的剩余能量,传到材料的另一表面时,遇到金属-空气阻抗不连续的交界面,会形成再次反射,并重新返回屏蔽体内。

这种反射在两个金属的交界面上可能有多次的反射。

总之,屏蔽体对电磁的衰减主要是基于电磁波的反射和电磁波的吸收。

3 屏蔽效果的度量和计算3.1 屏蔽效能的几种表示1. 屏蔽系数屏蔽系数s η指被干扰的导体在加屏蔽后的感应电压U S 与未加屏蔽时的感应电源电压U 0之比,即U U S S =η (3-1)显然,屏蔽系数越小越好。

2. 透射系数投射系数T 指加屏蔽后某一测量点的场强与同一测量点未加屏蔽时的场强之比,即对电场 0E E T S E =对磁场 0H H T S H = (3-2)3. 屏蔽效能屏蔽效能SE 指未加屏蔽某一测量点的场强与同一测量点加屏蔽时的场强之比,以dB 为单位。

对电场 s0lg20E E SE E =对磁场 SH H H SE 0lg20= (3-3)屏蔽效能越大表示屏蔽效果越好。

从上式可见,屏蔽效能SE 和投射系数T 的关系为TSE 1lg20= (3-4)图3-1描述了电磁波穿过金属屏蔽层所发生的表面反射、体内吸收和多次反射的电磁场强及能量的衰减过程。

根据屏蔽效果的各种定义,不难得出:电场磁场屏蔽体界面1界面2Z 0EtHt图 3-1 电磁波窗屏蔽层时的吸收、反射及屏蔽体内多次反射示意图多次反射吸收反射T T T ⨯⨯=T代入(3-4),得B A R SE ++= (3-5)式中反射T R 1lg20= 称为反射损耗 (3-6)吸收T A 1lg20= 称为吸收损耗 (3-7)多次反射T B 1lg20= 称为多次反射损耗 (3-8)3.2 屏蔽效能的计算1)电场屏蔽效能的计算当远场中的电场分量到达金属屏蔽板时,大部分电场能量在电磁波入射的第一界面被反射掉,剩下的部分透过屏蔽层时部分被吸收,参与穿过屏蔽层进入接收部分的电磁能量很小,所以多次反射损耗可忽略不计。

电场的总屏蔽效能则等于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之和。

E E E A R SE += (3-9)2)磁场屏蔽效能的计算计算磁场屏蔽效能时必须考虑屏蔽层内的多次反射。

磁场分量和电场分量恰恰相反,磁场的反射波要比入射波的磁场强度大一倍。

所以,磁场的总屏蔽效能为:H H H H B A R SE ++= (3-10) 3)辐射(远场)电磁场屏蔽效能与频率的关系图3-2给出了一块0.05mm 的铜皮对平面波屏蔽效能和频率关系曲线。

3002502001501005001000011000.01导导导kHz 导导导导导导dB 导导导导导导导导图 3-2 0.05mm 厚的铜皮对平面波的屏蔽效能频率特性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低频时,屏蔽效能以反射损耗为主,而在高频时则以吸收损耗为主。

4 不完整屏蔽对屏蔽效能的影响理论上,除了对低频磁场的屏蔽外,要到达90dB 的屏蔽效能毫不困难。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完整的屏蔽体是不存在的,屏蔽体上的门、盖、各种孔、开关和铰链等,均不得不破坏屏蔽的完整性,使实际的屏蔽效能降低。

实践证明,屏蔽材料本身固有的屏蔽效能与由于这些缝隙、开孔引起的实际屏蔽效能的下降相比,后者的影响往往更为严重,而屏蔽的不完整性对磁场泄露的影响又往往比对电场泄露的影响严重。

磁场泄露主要和开孔的最大线性尺寸、波阻抗、电磁波的频率等因素有关。

4.1 缝隙的影响图 4-1 无限长狭缝如图4-1所示,设在金属屏蔽体中有一无限长的缝隙,其间隙为g ,屏蔽板的厚度为t.,入射电磁波的磁场强度为H 0,泄露到屏蔽体中的磁场强度为H p ,但趋肤深度g 3.0〉δ时,得:gt pH H/0π-= (4-1)上式表明,当缝隙又窄又深时,磁场泄露就小;反之则大。

实际上,缝隙引起的泄露要比上述的复杂得多。

它不仅和缝隙的宽度、板的厚度有关,而且和其直线尺寸、缝隙的数目以及波长等有密切关系。

频率越高,缝隙的泄露越严重。

而且在相同缝隙面积的情况下,缝隙的泄露比孔洞的泄露严重。

特别是当缝隙的直线尺寸接近波长时,由于缝隙的天线效应,屏蔽体本身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电磁波辐射器,从而严重地破坏屏蔽体的屏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