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doc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全)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全)在()时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单选题]*新石器时代的前期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新石器时代后期(正确答案)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各国对现代城镇的定义都包含三个本质特征,即()。
*产业构成(正确答案)人口数量(正确答案)职能(正确答案)行政管辖城市与农村居民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产业结构(正确答案)人口规模(正确答案)居民关系居住密集程度(正确答案)我国关于城镇的界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的意义。
*人口数量(正确答案)产业构成(正确答案)经济水平行政管辖(正确答案)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建制市和建制镇在行政管辖意义上的不同,只有建制市才称为城市。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近代的(),也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单选题]*A.农业革命B.工业革命(正确答案)C.信息革命D.交通发展欧洲中世纪时期,主要从防御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上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水沟、架设吊桥。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在中国的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古代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市,经济中心在城堡。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郊迁现象是一般指由于城市中心居住环境的恶化,同时由于汽车等交通的发展,导致城市居民迁往郊区,使原来的市中心出现衰退现象。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时代是()[单选题]*A夏代B.商代C.周代(正确答案)D.汉代()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思想上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
[单选题]*A.《孙子兵法》B.《管子》(正确答案)C.《商君书》D.《伦语》在欧洲()时期,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城市经济效益B.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C.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D. 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经济适用C. 环境友好D. 资源浪费答案:D3.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20年D. 50年答案:C4. 城市交通规划中,哪种交通方式通常被优先考虑?A. 私人汽车B. 公共交通C. 步行D. 自行车答案:B5. 城市绿地规划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 提供休闲空间C. 增加城市经济收入D. 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C####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保护。
(对)2. 城市扩张应无限制地追求规模扩大。
(错)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
(错)4. 城市更新改造可以完全拆除旧城区。
(错)5. 城市防灾规划应包括洪水、地震等多种灾害的应对措施。
(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规划应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其次,规划应考虑居民的出行便利性,优化交通网络;再次,规划应注重居民的休闲和文化需求,合理布局公园、文化设施等;最后,规划应保障居民的参与权,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过程。
2. 描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义。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它能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其次,它有助于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再次,公共交通的普及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平等的出行机会;最后,公共交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3. 阐述城市绿地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一、问答题:1、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和基本任务是什么?答:作用:1)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2)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3)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任务:是保护和维护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2、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3、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2)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设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4、城市规划工作有哪些特点?答:1)综合性2)法制性和政策性3)地方性4)长期性和经常性5)实践性5、为什么说城市规划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答: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计性。
但是,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也变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因此,作为城市建设指导的城市规划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界因素的变化,适时地加以调整或补充,不断地适应发展需要,使城市规划逐步更趋近于全面、正确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实际。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与城市发展考试卷及答案(最新版).doc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与城市发展考试卷及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 )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本题答案: 2、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的因素有( )。
A.城市规模扩张,数量猛增 B.交通拥塞 C.生态失衡 D.制造业地位明显下降 E.经济呈服务化 本题答案: 3、多项选择题 下列对城市的一些主要理解或定义归纳的表述中,正确有( )。
A.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B.城市区别于农村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C.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D.城市是一个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E.城市具有系统性本题答案:4、多项选择题在新的城镇化机制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有()。
A.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经历了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B.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C.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略的主要选择D.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E.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历程中城镇化的()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城镇化大起大落时期。
A.启动阶段B.波动发展阶段C.停滞阶段D.快速发展阶段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全球城市区域是以()为核心的城市区域,它是多核心的城市扩展联合的空间结构,而非单一核心的城市区域。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
1.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的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3)、提出城市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空间布局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和城市道路广场系统5)、综合协调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8)、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9)、提出城市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10)、确定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控制范围和保护措施,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1)、确定旧区改建规划12)、郊区规划13)、进行综合经济技术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措施14)、编制近期规划2、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的进一步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的衔接。
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土地利用性质与强度控制规划-----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四)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五)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3、控制性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各城市根据不同需要、任务、目标,依据总规或分区规划编制控制性详规,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空间环境,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规的编制。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_图文文库.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城市是生产发展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
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规定,城市是指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3.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4.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分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稳定阶段三种。
5. ___________ 记载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制度,“匠人营国,……。
6.1933年8川召开的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 乂称为《城市规划大纲》。
7.城市规划调查研究的工作阶段可分为:现场踏勘、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8.城市规划的编制阶段分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区规划、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个层次。
9.城市用出也的属性包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法律属性。
10.城市用地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_ o11・我国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请答出其中五大类12.确定城市性质方法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两种。
13.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混合布置三种。
14•广场按主要功能分为_____________ 、市场广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交通广场五类。
15.城市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与 _________________ 来界定。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1防护绿地:城市屮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圉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3服务半径:4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5道路宽度: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6日照间距:7居住绿地8 CBD:屮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9城市流动人口10路幅宽度: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1简述下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2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可分几级?其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3旧居住区道路沿线改建要考虑哪些方面?4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围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分为几类?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闱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以分为下列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5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6简述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7从城市用地布局考虑,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8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2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考试大%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题集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的基本特征?()A.人口集中B.经济活动多样化C.社会组织复杂D.地理位置偏远答案:D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不包括以下哪项?()A.工业化B.农业现代化C.信息技术发展D.自然资源丰富答案:D3.以下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B.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C.区域发展对城市发展没有影响D.城市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答案:C二、填空题1.城市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
答案: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2.城市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____、____、____等不同阶段。
答案:初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3.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
答案: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三、名词解释1.城市化:指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等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和集中的社会现象和过程。
2.城市形态:指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包括城市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分布等。
3.城市功能区:指城市内部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划分的地域单元,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四、简答题1.简述城市的基本特征。
答案: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空间结构紧凑、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特殊。
2.简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案: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简述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城市发展的阶段包括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成长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和成熟阶段(城市化率超过70%)。
初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较慢,成长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成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趋于稳定,城市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doc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套1、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2、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内容是( )。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 ),便于城市管理。
A、节约土地,节约水源B、节约土地,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D、充分改善城市的环境5、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
A、90%B、80%C、60%D、50%6、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 )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A、60%B、50%C、45%D、55%7、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 )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B、集中式和分散式C、环式和带式D、星座式和分散式8、城市用地的属性包括以下( )的特性。
A、自然属性B、政治属性C、社会属性D、环境属性E、经济属性9、城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一般以( )方式结送为宜。
A、放射式B、环式C、联络线D、多回线式10、以下( )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关系11、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B、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C、划定各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等,并提出相关安排D、确定整体建设步骤和远期实施目标12、关于不同路网形式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
《城市规划原理》考前复习重点+试题
第一节城市的定义: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指按国家行政建制的市和镇。
(按城市规划法,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镇)现代城市定义: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为主的集居点。
(包含三方面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城市化含义:农业人口与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与过程。
(包括人口转变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与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的区域。
、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和地域空间的变化。
)(1)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2)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易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城市的定义:人口数量,产业构成与行政管辖的意义。
《墨子》记载有关于城市建设与攻防战术的内容。
中国古代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二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这些都是从防御要求出发的。
斯卡莫奇理想城市方案,从防御要求出发。
城市化:农业人口与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与过程。
城市化内容: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与地域空间的变化。
《周礼。
考工记》记载了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A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B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C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D 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A 综合性B 政策性C 前瞻性D 单一性3、城市用地分类中,工业用地属于()A 居住用地B 公共设施用地C 工业用地D 仓储用地4、城市道路系统中,快速路的设计车速一般为()A 30-50km/hB 50-80km/hC 80-120km/hD 120km/h 以上5、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500-800mB 800-1000mC 1000-1200mD 1200-1500m6、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绿地属于()A 生产绿地B 防护绿地C 附属绿地D 公共绿地7、以下哪种规划属于法定规划()A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B 城市总体规划C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D 城市概念性规划8、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A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B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C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D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9、城市规划中,“一书两证”指的是()A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 项目建议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C 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D 项目建议书、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证10、城市功能分区中,商业区通常位于()A 城市中心B 城市边缘C 城市工业区内D 城市住宅区附近11、城市规划中的“五线”控制不包括()A 红线B 绿线C 蓝线D 紫线E 黄线F 黑线12、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A 建筑设计B 空间环境设计C 景观设计D 道路交通设计13、以下哪种城市发展模式强调城市的紧凑发展()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田园城市模式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A 保护文物古迹B 保护历史街区C 保护传统风貌D 以上都是15、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是()A 生态环境保护B 生态系统平衡C 生态功能分区D 可持续发展16、城市交通规划中,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A 增加道路面积B 发展公共交通C 限制私人汽车使用D 优化交通管理17、以下哪项不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A 旧区改造B 基础设施更新C 历史文化保护D 城市新区开发18、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是()A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B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C 城市政府的政策D 城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20、以下哪种规划方法强调公众参与()A 系统规划法B 理性规划法C 交往规划法D 综合规划法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整理-城市规划原理二-复习题.docx
一名词解释1郊区化郊区化是指城市人口、就业岗位等从城市移出,分散到郊区的过程。
它是城市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标志着城市rti聚集式发展转变为扩散式发展o2新型城镇化(B)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3世界城市(B)又称世界级城市或国际大都会,指在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
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
4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城镇体系的内容包括三方而:城市职能:不同职能城市的数量和组合特征;城市规模,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和组合:各类各级城市的地理分布,相互关系等。
5老龄化社会(B)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6CBD中央商务区,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簡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
7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所担负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8城镇人口(S+Z)城镇人口是指与城镇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长年居住生活在城镇的范围内,从事非农业工作,构成了该城镇的社会主体,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是城市服务的对象。
*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一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是在普查区内经常居住的人数。
它包括常住该地而临吋外出的人口,不包括临吋寄住的人口。
常住人口为国际上进行人口普查时常用的统计口径之一。
常住人口=现有常住人口+暂时外出人口。
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规定,常住人口不仅指常住在普查区内并登记了长住户口的人,而且还包括普查期间无户口或户口在外地而住本地1年以上的人,但不包括在本地登记为常住户口而离开本地1年以上的人。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大题.docx
1 •结合实例论述你认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种规划理论(卫星城、田园城市)卫星城理论20世纪初,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突出问题。
恩维在田园城市理论基础上提岀最人城市周F同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城市人口,控制其规模,在1922年提出一种理论方案。
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乂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帀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具围绕屮心城市想卫星-•样,故名之。
卫星城市的建设是防止人城市摊人饼状无序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引导城市形成虚实相当的有机集中空间的有效途径。
案例:西安在西安周边分布有四条国道,同时还有七条省道以西安为屮心向外辐射,构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等级公路网。
这样在西安周边就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以关中公路环线为次骨架的“一环加八放射”的干线公路交通网。
便捷的交通系统进一步增强了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方便了西安与周边城市Z间的联系。
3 •选取熟悉或感兴趣的城市讨论它的形态和特色人连是由若干列强割据的租界发展而成。
城市形态存在俄口时期两种不同风格、特色鲜明的城市格局并存的特征。
沙俄时代的大连市总体规划:是典型的巴洛克形式。
在交通枢纽和中心形成圆形或半圆形广场;广场向四周放射出多条干道,连结各个屮心,形成主要的交通视廊;各屮心向外分别冇多圈环路与放射路相连,形成蛛网式道路骨架,在城市形态上属巴洛克轴线系统。
日踞时期大连城市发展规划:向西发展开辟新区,新区规划在道路骨架、街丿郭划分、街道尺度上受欧美近代规划的影响,在城市形态上呈棋盘式系统。
棋盘式城市形态充分适应机动车交通方式的发展,弱化土地区位的差异性,便于细分地块的出售与转让。
道路结构特征——半网络形:无论是巴洛克、还是棋盘风格,人连的街廓尺度在长向上大都不超过120m,由于每块用地与周边街道都有良好的直接联系。
除了在街廓的1/2或1/3处统一规划服务性道路外,内部无须添加支路,形成清晰的半网络结构。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题库完整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题库单项1在下列城市中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是(C)A B C常熟D2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B)A经济B速度C规D秩序3历史地段土地使用调整的途径:(A)①持原用途②恢复原用途③纳入部分其他用途④改为新的用途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以下什么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A)A.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B.城市规划C.历史沿革D.城市居民的认知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C)大类A.46 B.68 C.10 D.73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的比例尺一般为(C)A、1/20000---1/5000B、1/10000---1/5000C、1/10000---1/2000D、1/30000---1/20007某消防站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车五辆,则该消防站为(B)A、一级消防站B、二级消防站C、三级消防站D、四级消防站8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C)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A4B5C6D79下面哪个类型是廊式住宅和外廊式住宅的变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
(C)A并联式B梯间式C跃廊式D天井式10(C)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居住区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A.人车交通分行B.人车共存C.人车混行D.人车部分分行11仓储用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以下属于它的有(C)A商业服务部的B对外交通设施部的C包装加工车间的D工业企业部的12郊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A)A疏散一些不适宜在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工业企业B.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C城郊防护林待遭到破坏D农田蔬菜地遭受蚕食13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期限一般为(B)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城市规划原理资料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20××春)
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城市、城镇化、城镇体系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区
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可持续发展
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城市用地、七通一平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城市黄线
二、简答题
1、简述《马丘比丘宪章》与《雅典宪章》的主要变化
2、编制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3、简述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4、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5、简述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程序
6、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7、简述修改已审批通过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条件
8、简述拟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9、简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中所规定的城市用地分类及其代码
10、简述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11、简述城市用地评定的分类
12、简述新都市主义的基本原则
13、简述城市公共设施分布规划需考虑的内容
14、简述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5、简述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遵循的原则
三、绘图说明题
1、绘图说明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模式
2、绘图说明城市居住用地的分布类型
3、绘图说明城镇化的进程与特点
四、论述题
1、论述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2、举例论述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3、举例论述城市工业用地选择的一般要求
4、举例论述解决城市商业中心交通问题的途径
第1页,共1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附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一及答案一、名词解释“七通一平”:指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供燃气、道路通,土地平整。
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热岛效应: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带状绿地:指城市沿河岸,街道,景观,通道等绿色地带以及防护林地带。
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城市发展战略: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城镇体系: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城市化: 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历史文化名城: 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城市设计: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二、简答1、简述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水平的度量及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并绘制城市化发展的S 曲线。
答:城市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初期阶段 —— 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 ——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 —— 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 。
城市化水平 时期30% 60%2、简述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的概念及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
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用地适用性评定将用地分为三类用地:一类用地:适合建设用地;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进化过程屮,城市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并简述各阶段特点。
答:城市进化理论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初始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 “相对集屮”时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人口仍向城市集屮,但开始向郊区扩散二者共同点是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不同点是后者出现郊区人口增长的态势。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越來越显著,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内部从城市到郊区的人口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上升。
2、城市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答:(1)城市化进程本身是社会发展过程(2)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互相作用和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发生积极变化。
在城市化进程屮,城市作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3) 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
3、城市规划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仅凭感觉所建立起来的感性认识來展开工作是不适宜的,而要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科学的预测和预想城市的未来发展,就必须运用理论和理性思维,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也是城市规划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
4、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的作用和本质是什么?答:作用:寻找针对具体问题的对策,是城市规划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基础;为城市规划过程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是规划过程更加科学和合理。
本质:多学科的,要综合利用其他专业的知识(如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等专业)。
把不同学科的有用Z处组织在一起来提出对策和建议。
5、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答: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图纸1、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
其中,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冃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附件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2、主要图纸:包括城镇体系现状图、城镇体系规划图、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等专项规划图。
图纸比例一般为:1:500000〜仁100000。
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用仁50000〜1:10000c6、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答:(1)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关系密切: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只是在地域范围的大小和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不同。
(2)区域规划市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市“点”与“面” 的关系,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相联系。
不同的是,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必然有其相应地域中心。
从普遍意义上说,区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地区的发展。
(3)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区域规划把建设项冃落实到具体地点,制定出产业布局规划方案; 分析和预测区域内城镇人口增长趋势,规划城镇人口分布,并根据区内各城镇的不同条件,大致确定各城镇的性质、规模、用地发展方向和城镇之间的合理分T与联系。
城市规划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区域规划的规定和预测等工作。
7、城市化曲线的是什么,说明各阶段特点,并绘制简单曲线图。
答:城市化曲线反映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美国著名学者诺瑟姆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并把城市化过程分成3个阶段,即城市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的屮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初始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10%就表明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该阶段城市人口山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低于25%,城市发展缓慢,经历的时间长,区域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状态;加速阶段:在加速阶段,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30%以上,农村人口开始大量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70%,工业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稳定阶段: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60% 以上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城市人口增长处于稳定的发展时期。
图:教材P33图1 -238、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哪些内容?答:(1)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面积与用地界线。
(2)确定各地建筑容量、高度控制及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他控制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的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和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9、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①历史街区是有一定的规模,并具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没有严重的视觉环境干扰,能反应某历史时期某一民族及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在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②有一定比例的真实遗迹,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
③历史街区应在城镇生活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社区,这也就决定了历史街区不但记载了过去城市的大量的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并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发展的大量信息。
10、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有哪些?答:(1)行政合法原则、(2)行政合理原则、(3)行政效率原则、(4)行政统一原则①行政权统一②行政法制统一③行政行为统一、(5)行政公开原则11、近代城市特点:答: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并存,18世纪中至今、经济结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城市产业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革命层出不穷,城市发展特征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变化剧烈,城市结构趋向复杂,规模日趋增大,城市职能多样化,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主导,城市化水平人口向城市急剧聚集,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12、将下列公式填写全:容积率=用地内所有建筑的总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Z和/用地面积)X100%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X 100%13、具体论述城镇化的含义:答: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②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T业化的发展也带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的多雨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低密度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 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城市拥有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 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14、以图■文说明你所知道的某一居住小区规划;答:略作文I have some hobbies .It can spe nd much spare time, and let my life colorful. I enjoy playing basketball. It is fun. And, it helps me keep fit. I know that basketball is good for the health. When I was a junior school student basketball keep me company. It lets me have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when I won a basketball game .It also hope me make many friends・My life can't without basketball. Another hobby is watching TV. For many people television has become a major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In the past ten years, it has provided us with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of various kinds・ I take delight not only in the great event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but also in the news of sporting events, music, and plays・ Some of me even spend almost all the night watching TV until I feel tired or there is nothing on the screen. This hobbies are more important for me. They make my day-to-day life wonderful and colorful.coffee break 咖啡时间seize opportunities to speak 抓住机会说absorb吸收,汲取in my poinion 在我看来according to 根据fly round the world 飞跃全球he had tried to fly round the world but faild・Determine 决心But Chichester was determined to carry out his plan. Arrived back 返冋Throughout the world在全球范圉内In spite of虽然,尽管Can not help情不自禁,禁不住Arrange for安排某人做某事I have arrange for Mrs.Morris on to look after you. Round/around the corner在附近的,即将到来的Generation gap 代沟Bring together 使相聚Festival brought the brother and sisiter together. Tore撕开Coming to a decision 做出决定Making a purchase 购买Take advantage of 利用1 Not only —but alsoHannan island attracts tourists in winter.Hannan island attracts tourists in summer.Hannan island attracts tourists not only in winter but also in summer.With trembling fingers she tore it into little bits.她用颤抖的双手把信撕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