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解析
摘要:框架结构建筑具有整体强度高和抗震性能优良、可任意分割空间、平面布置灵活等特点。想要充分发挥其特点,必须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严格把守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建筑特点;技术要求
一、引言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以铰接或者刚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柱和梁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房屋墙体的结构不承重,仅起到分隔和围护作用,一般使用预制的膨胀的珍珠岩、空心砖或者加气混凝土、蛭石、多孔砖、陶粒、浮石诸如此类的轻质板材作为材料装配或砌筑而成。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框架按照跨数有单跨和多跨之分;按照层数有单层和多层之分;按照立面的构成情况有对称和不对称之分以及按照所用材料有混凝土框架、钢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的不同。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在规模较大的工业化施工中运用较多,其具有高效率以及高质量的优点。
二、框架结构的建筑性能特点
框架结构比砖混结构有较好的延性、较高的整体强度和结构整体性,因此它在抗震方面有很好的性能。但是框架结构往往由梁柱构成,构件的截面比较小,所以框架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比较低,其受力特点与竖向悬臂剪切梁有类似之处,水平位移随着楼层的增高变得越慢,而高层的框架在需要承载极大的水平拉力,此时,刚浇的楼面也类似于梁一起工作的,而整体式楼面装配的作用不需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多半是填充墙,这样会有很好的分隔和围护的功能,其特点是能帮助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三、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施工技术要求
3.1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大致包括下列内容:①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绑扎、电渣压力焊及预埋件和管线埋设;②轴线定位放线和确定标高;③框架柱模板安装;④框架梁和现浇楼(屋)面板模安装;⑤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和振捣;⑥梁、板混凝土浇筑和振捣;⑦框架梁、楼(屋)面板钢筋绑扎及预埋件、管线埋设⑧浇水养护;⑨拆模;⑩填充墙砌筑。
3.2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3.2.1施工工艺流程图
3.2.2 施工技术要求
(1)定位放线。严格遵循基础表面轴线原则,定位放线结束之后,则需要复核,同时需要经监理或者业主的核对,填写好相应的轴线复核记录表。复测工作必须要求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仪器、保管等方面都是专人负责;标识和设置以标高控制线以及主控轴线标桩。
(2)钢筋方面。钢筋的选制:经过试验合格的钢筋方可使用,钢筋规格的代换依照等量代换的原则,需通过设计院的认可。钢筋的弯钩和弯折、钢筋、箍筋末端的弯钩的调直要规范。钢筋的焊接以及机械连接:进行钢筋的焊接的焊工需拥有有效证书。在焊接之前,需试验可焊性,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成批的焊接,同时也要进行抽样检查。焊接途中需要明确接头的错开距离,在长度为35d并且不小于500mm范围之内的连接区段,接头的面积百分率要达标。机械连接操作的工人也要拥有效操作证书,先试验再抽样复检。钢筋的绑扎:此施工必须按照规定的准则进行。绑扎必须牢固,缺扣、松扣以及漏扎是不允许出现的,其接头的搭接长度、位置及方式也要达到一定的规程及设计要求。
(3)模板方面。模板和其支架的设计需要结合结构形式、地基土类别、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及材料供应等条件,在相关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要达标。翻样工作应在模板制作之前结束,尤其是梁、柱交接点处的翻样。支撑系统需运用钢管排架,按照模板在施工过程中变形量的控制要求进行设置,确保在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构造简单和安拆方便,模板和支撑两个系统需通过计算。在基础框架柱周边弹好柱边控制线之后方可进行柱模板的安装,同时钢筋限位需设在其根部,从而使得柱根部位置的精确。安装之前需对柱筋或预埋件进行检查。在对钢管排架及底模横楞的标高进行复核并确保正确后方可安装梁底模板。若梁的跨度大于4mm时需要起拱并且规范。当梁、柱模板平面接槎时,柱模应该支设到梁模板底而梁模板头竖向并接平柱模。
(4)混凝土工程。调整好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之后方可施工。砂、石的投放严格遵循施工配合比,投料的先后次序为:石子、砂、水泥、。混凝土中的原材料的偏差度不能超过以下要求:水泥小于等于±2%,粗细骨料小于等于±3%,水、外加剂小于等于±2%。在钢筋马凳支撑上用脚手板铺平的两条跑道是混凝土的浇筑最宜采用的通道,每条跑道宽约 1.2m,这样可确保混凝土施工时已绑扎成型的钢筋不易变形。混凝土的浇筑不能间断,尽量避免出现施工缝。若有些部位必须留施工缝,需符合规范标准,施工缝需保持平直。接缝之前,需先用水湿润施工缝表面,然后在接缝处铺设水泥砂浆,此砂浆需与原混凝土标号相同的。混凝土振捣需密实,振动棒遵循快插慢拔原则,当混凝土不出气泡也不下陷并且表面泛浆时即可。柱混凝土应浇至梁底50至100mm处或梁端弯筋底,必须一次连续浇筑完梁板,避免施工缝。有关肋形梁板的浇筑,应顺次梁方向,若遇必需留施工缝的情况,只能留在剪力最小的部位上。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下料和振捣,下料的厚度应该保持在300mm。振捣时候,振动棒插
入下一层的100mm时,使上下结合密实,切忌碰触钢筋,否则会使模板跑模。振动棒应遵循快插慢拔原则,可依照交错式或行列式进行,振动棒移动范围一般在300至500mm之间,每次振捣时间不得低于在20也不得超过30s,当混凝土表面呈现水泥浆和混凝土不再沉陷时方可。楼面的混凝土在初凝之前需用平板振动器复振,然后运用木抹子搓平以及紧光机施工。对于防水部分必须严格按规程进行。
(5)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在12h之内进行养护,确保其表面的湿润度,并且需专人进行养护,养护的时间至少在7天以上;对于有抗渗要求或者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的时间至少在14天以上。如果平均气温低于5OC,需采用冬季施工的养护处理。
四、结束语
虽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在施工中时而会发生,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则会对构件及结构的质量及安全周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有些会导致严重的安全威胁。因此针对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我们要熟练掌握其施工技术要求,要不断的探索和积累相关的解决方法与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应用。
五、参考文献
[1] 阴杰,曹京华,陈克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理念[J].山西建筑,2007(4).
[2] 范二安.框架结构初步设计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
[3] 宋益斌.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力学问题解析[J].新疆化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