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5105广播电视

合集下载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2021年我校在10个学科门类(学术型)和13个专业学位类别招收硕士研究生,中各学科专业所列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具体招生打算数国家教育部尚未下达。

所列招生数包括定向就业与非定向就业类别拟招生总数,也包括本校拟同意推免生数(打算不超过200名,含支教团专项16名,散布到各学科,各专业均有必然比例的打算用于招收统考生),但不包括上海市教硕--规培项目招生打算数(另见该项目简章)。

最后录取人数可能会依照国家招生打算、考后生源情形和学校条件等有所调整,恕不另行通知。

二.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有关规定,通过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考试后,在考察考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择优录取。

具体报名手续请关注有关方面通知和我院网站。

三.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除满足上述1.、2.或3.者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者,可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且须合格。

其中报考学术型专业(即专业代码第3位非“5”)者还须同时知足以下条件:a.深造过本科相应专业至少8门骨干课程(即),须有省市自考办或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课程成绩合格证明原件;b.外语通过大学四级(或其他语种相应品级),须有相应证书或证明原件;c.不能跨专业报考(即所学大专、本科专业与报考专业均需相关);d.必需直接到我校进行现场确认(将按上述要求审核资格),报名点须选上海师大,考试地址也在我校。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省份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省份

2021年上海师范⼤学艺术类专业招⽣计划及招⽣省份上海师范⼤学2021年有17个艺术类专业招⽣,下⾯是具体招⽣专业及招⽣计划的相关信息,供⼤家查阅。

2021年上海师范⼤学艺术类专业招⽣计划2021年,上海师范⼤学美术学院、⾳乐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共有17个专业(⼤类)及⽅向参加招⽣,涵盖⾳乐、美术、表演、播⾳、舞蹈、编导等众多艺术门类。

详见下表所⽰:专业门类招⽣专业美术与设计学类美术学(师范)、绘画、设计学类、雕塑、中国画、动画、摄影⾳乐类⾳乐学(师范)、⾳乐表演、⾳乐表演(中俄合作)、录⾳艺术表演类表演播⾳与主持艺术播⾳与主持艺术舞蹈类舞蹈学编导类戏剧影视⽂学、⼴播电视编导书法类书法学备注: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

2021年上海师范⼤学艺术类专业招⽣省份学校艺术类专业招⽣考试,分为统考(省级统考)、联考(校际联考)、校考(学校考核)三种形式。

各专业(包括统考、联考、校考)招⽣地区及计划数,均以各省、市、⾃治区公布的《2021年本科专业招⽣⽬录》为准。

其中校考、联考专业所涉及省市如下:考试类型专业招⽣省市备注校考表演北京、⿊龙江、吉林、江苏播⾳与主持艺术吉林、江苏、⼴东舞蹈学上海、江苏联考⾳乐类⼭东⼭东师范⼤学主考表演⼭东⼭东艺术学院主考播⾳与主持艺术⼭东、河北⼭东青年政治学院、河北地质⼤学主考备注:1.⼭东⾳乐类含⾳乐学(师范)、⾳乐表演、⾳乐表演(中俄合作)三个专业;2. 校考各专业成绩,将在招办主页:开通查询。

2021年上海师范⼤学艺术类专业收费标准所有艺术类专业,除⾳乐表演(中俄合作)专业学费为30000元/每⽣每学年外,其余均为10000元/每⽣每学年。

表演、播⾳与主持艺术、⼴播电视编导三个专业,采取⾃愿签订协议的⽅式,另收取教学实践费4000元/每⽣每学年。

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010年考研真题.doc

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010年考研真题.doc

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010年考研
真题
专业课复习资料(最新版)封面
2010 年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试题一、论述(40 分) 1.举例阐释场面调度中的空间间隔。

2.对《建国大业》做一次深入的评析。

3.2009 年央视改革,《实话实说》等栏目下课,对此现象作出评述。

4.试对电影作者论做简要介绍和评价。

二、小作文(60 分)以中秋夜为主题创作一则小故事。

要求: 1)写出故事梗概 2)运用叙事蒙太奇和心理蒙太奇等手法写出分镜头 3)写出简要导演阐述 2010 年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课2010 年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课试题,万学海文教研中心专业课教研室第一时间进行如下的分析:一、考试题型论述、小作文二、知识点二、知识点场面调度、《建国大业》、央视改革、电影作者论、导演阐述、叙事蒙太奇和心理蒙太奇、三、题目回忆 2010 年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真题回忆版一、论述 1.举例阐释场面调度中的空间间隔。

2.对《建国大业》做一次深入的评析。

3.2009 年央视改革,《实话实说》等栏目下课,对此现象作出评述。

4.试对电影作者论做简要介绍和评价。

二、小作文以中秋夜为主题创作一则小故事。

要求: 1)写出故事梗概 2)运用叙事蒙太奇和心理蒙太奇等手法写出分镜头 3)写出简要导演阐述。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0300戏剧与影视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0300戏剧与影视学
导师余佳丽副教授,媒介管理博士。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赴英国继续深造。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访问学者。主持或参与多项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及上海师范大学校级重点或一般科研项目。出版著作1部,发表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十几篇。对国内外影视发展长期关注并深入研究。研究方向为电影史。
研究生将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本学科下设的国际合作电影项目、上海国际电影节各单元的实践和学习环节,以及各类影视与戏剧实践工作,逐步提升理论认识和专业素养,成为兼具独立思考、学术视野、科研与写作,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影视与新媒体高学历专业人才。
学科、专业名称
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学)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上海师范大学电影学硕士点于2012年设立并开始招生。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
电影学的学科方向和课程体系以影视艺术为主导,以相关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为支撑,旨在将学科的知识架构紧密结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
学科下设3个主要研究方向:
(1)外国电影研究;
(3)电影史。
学科带头人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教授。
导师王方教授,文学博士。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由法国文化部颁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世界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顾问、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以及法国驻沪总领事馆电影合作项目负责人。已出版、主编和参编专著近十部。先后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上海市教委社科项目和上海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项目。在CSSCI期刊、社会科学杂志和重要报章发表论文逾四十篇,其中多篇得到《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收录。研究方向为外国电影研究。
导师萧萍教授,戏剧学博士。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儿童新话本《沐阳上学记》(9本)、《萧萍儿童文学获奖作品》(10本)、儿童音乐剧《蚂蚁恰恰》、《流年一寸》,学术专著《玩转儿童戏剧——小学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两百多万字。曾获第八届、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提名奖,第四届、第五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2016新闻出版总局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少儿工委桂冠童书奖,新浪微博2017年十大童书、浙江省五个一奖,树人出版奖、以及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作品入选德国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国际书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研究方向为儿童影视。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5101音乐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5101音乐
学位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舞台艺术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将艺术理论与舞台表演实践相结合,业已形成了以“音乐表演技能”为中心的,辅以“通识教育”、“音乐基本能力”、“音乐史论”的多维度课程体系。
2021年音乐硕士点招生的各研究方向导师为:
声乐表演杨清、周进华、邬眉、郭娉婷、诸伊诺、张春良、陆蓉、朱秋玲、邓月丽、肖云涛、钱菁
音乐创作申林、徐志博、魏扬、张丹、黄志方(特聘)
民族器乐表演
古筝方向宋小璐
琵琶方向李景侠(特聘)
笛子方向詹永明(特聘)
二胡方向段皑皑(特聘)
音乐教育曹景谐、李嘉栋、席恒(特聘)、陈聆洁(特聘)
键盘乐表演
钢琴方向葛世杰、施忠、杨巧云、宗励、王杭、俞鹰、张希、谈天佳、任怡、翁怡、段颖、朱昊冰
手风琴方向李聪、王从余
电子管风琴方向田晔、段颖
西洋王琪
单簧管方向赵曾茂(特聘)
大提琴方向谢光禹(特聘)
长号方向朱玮(特聘)
圆号方向李德钦(特聘)
小号方向顾聪(特聘)
学科、专业名称
音乐
我校音乐硕士点设立于1995年,经过25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支功底扎实、梯队完整、科研与教学成果累累的优秀师资队伍。全日制艺术硕士(音乐)2009年被教育部列为培养单位。本学位点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国内著名音乐教育家和音乐表演艺术家,形成了硕导名师团队。学位点在各类学科评估中成绩优异,学科专业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硕士点中名列前茅。学院师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竞赛中多有获奖。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03L2广播电视艺术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03L2广播电视艺术学
导师赵宜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青年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晨光学者,承担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上海市晨光项目等多项研究,出版、参编学术专著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三十余篇,并有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研究。
学科注重科研与实践相结合,除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团队、读书会、学术讲座、论文辅导等学术训练外,还积极对接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训,组织学生到电视台、影视剧摄制组等一线的制作单位实践学习,每年组织研究生力量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各项活动以及上海电影资料馆及影评学会举办的电影主题研讨会等社会活动,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加强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创造能力,具备专业素质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及相关传媒领域高端人才。
本学科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影视传媒与文化创意人才为培养目标。目前有导师4位,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学科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上海市艺术科学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出版多部相关领域的理论专著与专业教材。
学科下设4个主要研究方向:视听语言与影视创作、影视批评、影视编导与媒介文化名称
广播电视艺术学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2002年,广播电视艺术学获批成为上海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首个学科培养方向。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并在上海高校和全国师范大学中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导师齐青为我国著名录音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出版学术专著与专业教材多部,并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与上海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除科研教学外,曾参与多部影视剧的创作,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研究方向为视听语言与影视制作;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5102戏剧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5102戏剧
1.戏剧影视表演教师为:
朱恒夫、赵炳翔、齐青、杨世真、王芳、郑欢、金定海、萧萍、钱晓文、孙宝国、李名亮、聂艳梅、徐卫宏、张捷诚、孙美娜、王兵、赵乙嫱、张成华、王翔宇、林国淑、王平、解建峰、陈双寅、许迪声、杜冬颖、强小柏、凌纾、陈劲松、涂晓、陈海璐、叶歌、龚艳、连颖、董妍均、周胜南等
学科、专业名称
戏剧
我校戏剧与影视学科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支在学术研究、表演实践与教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师资队伍。
学科领头人朱恒夫,二级教授(我国文科最高等级)。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华艺术论丛》主编、中国傩戏研究会顾问、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马工程”《中国戏曲史》首席专家与国家哲社重大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首席专家。主持过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哲社重大项目。获得过国家民间文艺著作奖“山花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两次)等多种奖项。出版有《目连戏研究》、《中国京昆》、《论戏曲的历史与艺术》、《滩簧考论》、《中国戏曲美学》、《昆曲美学》、《城市化进程中戏曲传承与发展研究》、《后六十种曲》《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等十多部著作,发表长篇论文220多篇。
齐青教授为著名录音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出版学术专著与专业教材多部,并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与上海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除科研教学外,曾参与多部影视剧的创作,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导师王方教授,文学博士。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由法国文化部颁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世界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顾问、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以及法国驻沪总领事馆电影合作项目负责人。已出版、主编和参编专著近十部。先后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上海市教委社科项目和上海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项目。在CSSCI期刊、社会科学杂志和重要报章发表论文逾四十篇,其中多篇得到《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收录。研究方向为外国电影研究。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50301新闻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50301新闻学
五、目前在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上海抗战传媒史》;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多元理性比较视阀下网络交往行为与合理引导研究》; 3、上海市哲社规划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业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及路径研究》; 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当代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梳理与研究》; 5、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媒介融合时期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孙宝国教授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高级编辑、博士生导师,第三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理论人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学科带头人,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与媒介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学者”教学名师,国家公派英国利物浦大学一年期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7项;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70余件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2件、三等奖作品1件。
四、导师介绍:
学科带头人钱晓文教授 研究方向为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媒介史、传播政治经济学。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史量才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编辑出版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新闻传播学通讯评议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上海抗战传媒史》、上海哲社课题1项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等 ,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当代传媒经营管理》等,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业界工作经验。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研究2、出版文化与新媒体实务研究3、出版市场与营销研究4、网络出版研究5、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研究6、传媒经济与管理7、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8、媒介发展与社会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编导方向侧重故事片、纪录片的专业创制,导师王翔宇、余佳丽。
王翔宇副教授曾主持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获得教学成果奖,研究专长为:艺术传媒、影视编导;
余佳丽副教授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承担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研究项目,在主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经济、文化产业与影视文化研究。
学科注重科研与实践相结合,除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团队、读书会、学术讲座、论文辅导等学术训练外,还积极对接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训,组织学生到电视台、影视剧摄制组等一线制作单位实践学习,每年组织研究生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各项活动以及上海电影资料馆及影评学会举办的电影主题研讨会等社会活动,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加强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创造能力,具备专业素质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传媒领域高端人才。
学科、专业名称
广播电视(MFA)
广播电视(MFA)重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深厚人文基础的卓越影视传媒人才,主要学习影视制作、创作与编导方面的相关课程。研究生毕业后可到影视传媒机构、报刊杂志与出版、网络与新媒体、各级各类院校、企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影视剧本和节目的编导、制作,影视及新媒体的策划、管理和营销,影视艺术的教学、研究和评论等方面工作。。
学科点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在教学的同时从事着一线影视创作,既可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影视创作,又可将创作成果运用于教学。主要方向为影视创作、影视制作与影视编导,其中:
影视制作方向侧重于影视作品的创制技能,导师为齐青、赵国庆、李冬梅。
齐青教授为著名录音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出版学术专著与专业教材多部,并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科研教学外,曾参与多部影视剧的创作,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影视创作方向主要训练影视剧本写作与创意策划等相关专业技能。导师为赵宜、陈妍如、郑炀、陈吉。
赵宜副教授为上海市晨光学者,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长期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上海市电影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剧本评审专家;
导师陈吉为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副编审,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担任多部电影、电视剧与话剧的编剧工作,创作成果曾获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精品剧本并入选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展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