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ppt课件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 说课稿23页
合集下载
归去来兮辞说课PPT课件
• 2、作者与写作背景的简介。
• 3、对作品整体思路的初步梳 理。
• 4、学生疑问的归纳总结。 要 求每个学习小组整理出一到 二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提 供初步答案,以供课上更深 入的探讨。
二)导入新课:
播放羽·泉演唱 的《归园田居》
三) 整体感知 分段诵读,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 完成整体感知、情感的初步体会的任务。 (这次诵读不能要求诵读多么到位、细节处理 多么恰当,只要能把握住感情基调即可。)
教学目标
• 1.归纳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 虚词,掌握文中重要的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 象。
• 2、学会通过意象与意境鉴赏 诗歌,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诗歌 蕴含的复杂的感情。这也是教 学的重点与难点。这篇诗歌音 韵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学生 很喜欢。可是如果教师不能引 导学生深入分析意境与作者喜 悦中的孤独、欣慰中的无奈, 这种复杂的情感,学生就会理 解的泛泛而肤浅。
指导学生深入探讨意象、 意境以及由此蕴含的作者复 杂矛盾的情感。并通过诵读 表达出这种情感。
意象、意境;炼字鉴
赏;
例1: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 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 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 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 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 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 桓。
教学目标
• 3、了解作者不与当时 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 合污、热爱田园生活 的高雅情怀,学习其 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 定的人生追求。
教法和学法
教法: 平等对话、引导启发。
学法:诵读法、批注法 (侧重于自我体验)
合作探究法 (侧重于交流)
教学过程
• 一) 精心编写学案
• 包括1、文言实虚词、重点文 言现象的梳理。要求学生通 过自学、查找资料高质量的 完成。
• 3、对作品整体思路的初步梳 理。
• 4、学生疑问的归纳总结。 要 求每个学习小组整理出一到 二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提 供初步答案,以供课上更深 入的探讨。
二)导入新课:
播放羽·泉演唱 的《归园田居》
三) 整体感知 分段诵读,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 完成整体感知、情感的初步体会的任务。 (这次诵读不能要求诵读多么到位、细节处理 多么恰当,只要能把握住感情基调即可。)
教学目标
• 1.归纳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 虚词,掌握文中重要的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 象。
• 2、学会通过意象与意境鉴赏 诗歌,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诗歌 蕴含的复杂的感情。这也是教 学的重点与难点。这篇诗歌音 韵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学生 很喜欢。可是如果教师不能引 导学生深入分析意境与作者喜 悦中的孤独、欣慰中的无奈, 这种复杂的情感,学生就会理 解的泛泛而肤浅。
指导学生深入探讨意象、 意境以及由此蕴含的作者复 杂矛盾的情感。并通过诵读 表达出这种情感。
意象、意境;炼字鉴
赏;
例1: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 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 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 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 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 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 桓。
教学目标
• 3、了解作者不与当时 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 合污、热爱田园生活 的高雅情怀,学习其 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 定的人生追求。
教法和学法
教法: 平等对话、引导启发。
学法:诵读法、批注法 (侧重于自我体验)
合作探究法 (侧重于交流)
教学过程
• 一) 精心编写学案
• 包括1、文言实虚词、重点文 言现象的梳理。要求学生通 过自学、查找资料高质量的 完成。
归去来兮辞说课ppt
2.找到精神归宿,生活惬意自得
①乃瞻衡宇,载欣载奔。②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③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 长关。④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⑤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要点:乐于田园生活,诗人终于找到了自 己的精神归宿,所以他才能生活的如此惬意 自得。)
3.乐忧相生,情感复杂
古今异义词:
是、非、亲戚。
词类活用:
幼(形-名)、怡(使动)、傲(形-名)、
日(名-状)、策(名-动)、时(名- 状)、悦(意动)、乐(意动)、琴(名- 动)、书(名-动)、棹(名-动)、善 (形-动)。
通假字:
曷
积累常见的可以与“何”同义的字:
乌恶曷盍奚胡
特殊句式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参考: 1)作者有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节操,视官
场如同“樊笼”。 “性本爱丘山”,心中向 往愉悦的田园生活。 2)但陶渊明不能摆脱形体的役使以及家中贫 窭的困境。想超脱世间,进入“帝乡”无望, 既想出世又不能不仕,使其精神饱受折磨。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 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 谈你的看法。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对鲁教版第一册文言文的学习,对
文言文的基本常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文言 文实词、虚词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在 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对不同作品的风格和其思 想情感或有把握不到位情况。
学习目标
1、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2、诵读课文,梳理本文行文思路
3、疏通文句,归纳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
学习课文中的文言虚词
1)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复驾言兮焉求(什么) 曷不任去留(何)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ppt实用课件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作者介绍: 〖小资料〗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曾 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不过到他时,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 级抱着很大的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 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对他十分不利。当时反动的门阀 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 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直到29岁才出 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 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 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使他清楚地认识到官场的污浊。这 一切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 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便爱慕自然, 企羡隐逸的思想。
《归去来兮辞》说 课稿
建三江二中
2007年5月15日
《归去来兮辞》说课内容
一 教材分析:(一)课文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 教法和学法 三 教学媒体 四 教学流程 五 板书设计
(一)课文的特点和作用 《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第二册
第五单元第四篇文章。第五单元是一个 古代散文单元,文采斐然,具有极强的艺 术感染力。”《归去来兮辞》为晋代散 文,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 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 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散文发展史上 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 的欣赏价值。要指导学生感受文章中表 现出来的乐天知命思想及高尚志节。引 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思想的进步性及局 限性,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作者介绍: 〖小资料〗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曾 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不过到他时,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 级抱着很大的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 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对他十分不利。当时反动的门阀 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 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直到29岁才出 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 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 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使他清楚地认识到官场的污浊。这 一切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 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便爱慕自然, 企羡隐逸的思想。
《归去来兮辞》说 课稿
建三江二中
2007年5月15日
《归去来兮辞》说课内容
一 教材分析:(一)课文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 教法和学法 三 教学媒体 四 教学流程 五 板书设计
(一)课文的特点和作用 《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第二册
第五单元第四篇文章。第五单元是一个 古代散文单元,文采斐然,具有极强的艺 术感染力。”《归去来兮辞》为晋代散 文,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 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 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散文发展史上 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 的欣赏价值。要指导学生感受文章中表 现出来的乐天知命思想及高尚志节。引 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思想的进步性及局 限性,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PPT
主题思想的分析
01 归隐思想
深入分析了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的归 隐思想,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02 自然观
阐释了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体现的自然观, 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03 人生观
解读了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人生观,即 追求自由、独立和真实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的人生哲学
01
《归去来兮辞》公开 课优秀课件
目录
• 《归去来兮辞》的作者与背景 • 《归去来兮辞》的内容与主题 • 《归去来兮辞》的艺术特色 • 《归去来兮辞》的影响与评价 • 《归去来兮辞》的实践与应用
《归去来兮辞》的作者与背
01
景
作者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 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总结词
辞文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详细描述
辞文中通过对山水田园的细腻描绘,如“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等,展现出一个清新自然、恬静美好的世界,让人感受 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辞文的修辞手法
总结词
辞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借代等 ,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形象。
《归去来兮辞》的语言优 美、精炼,学习它可以提 升语言运用技巧,提高文 学表达能力。
文化传承
《归去来兮辞》作为古代 文学经典,通过学习和传 承,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价值观引导
人生观启示
《归去来兮辞》中表达的隐逸思想、 自然情感等,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33张PPT)全篇
归家隐居后的家园、 田野和劳作之乐。
情感 自责自悔 欣喜急切
自安自乐
第4段
年寿有限,应顺天应命 ,不必遑遑追逐的人生态度。
乐天安命
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乐安天命,顺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这是作 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这样的思想的确在历史上也引 起许多落魄文人的共鸣,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联系陶渊明 的经历和志向,是可以理解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 期”,他本人不愿出仕,也不适合为官,他无法将自己融 入污浊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去,弃官归田便成为他必然的选 择,投身自然才可以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 这也正是他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聊乘化以归 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是作者历经人生曲折之后的真实 而复杂的感慨,饱含作者从官场(东晋时代)退出后的沉 痛反思和过来人切身感悟及深刻体验。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苏轼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 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重点字词句
1.请翻译下列含有疑问代词的句子。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②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独自悲伤呢?) 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④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
乡村生活之乐 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
与乡邻交往之乐 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躬 耕 之 乐
好读书,
人
琴 不求甚解;
情
书 每有会意,
之 乐
便欣然忘食。
归去来兮辞ppt-优秀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 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 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 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 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 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 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 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 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 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 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 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 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
01 曷不委心任去留 0 2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03 乐夫天命复奚疑
悟已往之不谏
默写:
• 1.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 2.舟__遥__遥_以__轻_飏____,风飘飘而吹衣。 • 3.引壶觞以自酌,_眄_庭__柯__以_怡__颜______。 • 4._景__翳__翳_以__将_入_____,抚孤松而盘桓。 • 5.策扶老以流憩时,_矫__首_而__遐__观__。云__无__心_以__出_岫_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前路问征 夫”,译为“拿前方的道路问行人” 以、而:连词,表修饰
学习第二段
01 三径就荒
02 眄庭柯以怡颜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汇报课教学课件(共22张PPT)
很多不同。陶渊明顺应自然,乐享天命,不但不求富贵
腾达,也不求儒家的“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甚至也 有别于道家的炼丹学道,求升仙长生,只是求取归隐田园,过 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享受农家的欢乐。
陶渊明和苏轼在《赤壁赋》里表现出来的思想有何 异同? (接上页)
苏轼的主要是儒家“用世”思想。虽仕途不顺,不断遭贬,
赞陶潜
——《归去来兮辞》读后
山川草木出胸怀, 仕宦本心安在哉? 督邮小吏更衣跪? 五斗不折归去来!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6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6日星期一2021/9/62021/9/62021/9/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62021/9/6September 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62021/9/62021/9/62021/9/6
又不保生计,于是虽做官,却不致力于政事,实际过着隐居生 活,虽然不具隐士之名,但却具有隐士的思想,如唐代的王维。
四.忽隐忽仕: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的董其昌,均是
先做官,然后又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 之后再归去。
五.隐于庙堂:这类隐仕,虽然做官,但不执着于政事。 六.似隐实假:如明代隐士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
腾达,也不求儒家的“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甚至也 有别于道家的炼丹学道,求升仙长生,只是求取归隐田园,过 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享受农家的欢乐。
陶渊明和苏轼在《赤壁赋》里表现出来的思想有何 异同? (接上页)
苏轼的主要是儒家“用世”思想。虽仕途不顺,不断遭贬,
赞陶潜
——《归去来兮辞》读后
山川草木出胸怀, 仕宦本心安在哉? 督邮小吏更衣跪? 五斗不折归去来!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6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6日星期一2021/9/62021/9/62021/9/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62021/9/6September 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62021/9/62021/9/62021/9/6
又不保生计,于是虽做官,却不致力于政事,实际过着隐居生 活,虽然不具隐士之名,但却具有隐士的思想,如唐代的王维。
四.忽隐忽仕: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的董其昌,均是
先做官,然后又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 之后再归去。
五.隐于庙堂:这类隐仕,虽然做官,但不执着于政事。 六.似隐实假:如明代隐士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57张PPT)精选全文
内容分析
承上而问 自我解答 卒章显志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富贵浮云 (反 )
恬然自乐 (正) 乐天安命
讨论
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 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 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 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 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表面是消极的,但这里有他遗世独立, 超脱生死的旷达思想,也流露出了他无 可奈何的、听天由命的思想情怀;更是 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
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 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 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 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 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 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 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 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归
陶去
渊来
明
兮 辞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 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 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人。出身于破落官 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 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 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 决心去职归隐。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 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了对官场与世 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 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有的也宣扬 了“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 极思想。
“序”的作用:
交代了写作时间和背景,说明了自 己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正音:
西畴 chóu 轻飏 yáng 熹微 xī 酒樽 zūn 壶觞 shāng 眄庭柯 miǎn kē 矫 jiǎo 出岫 xiù 翳 yì 盘桓 huán 棹 zhào 窈窕 yǎotiǎo 遑遑 huáng 皋gāo 载欣载奔 zài 流憩 qì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
第11页/共29页
抵家(欣喜若狂)
•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狂喜飞奔的样子,这和在官场时的“惆怅而独悲”的心情 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12页/共29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家中[家中之乐(亲切)]
• 意象:松、菊、幼、室、酒、樽
• 分析“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诗人一向是“以松明志、以菊寄傲”的,松菊犹存更让他
第22页/共29页
(二)虚词
悟已往之不谏(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知来者之可追(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恨晨光之熹微(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
而
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
第23页/共29页
课堂练习
解释有误 •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的一项(
)
B
役 • A既自以心为形
(役使)
追 • B知来者之可
(追赶)
怡 • C眄庭柯以
颜(使---现出愉快)
谏 • D悟已往之不
(劝止、谏正)
第24页/共29页
不是词类活用 • 2:下列划线词
的一项是(
)
A
岫 • A云无心以出
,鸟倦飞而知还
日 • B园
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怡 • C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 字里行间洋溢着安逸、闲适、宁静的情 趣,反衬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第15页/共29页
田园生活之一
归途(归心似箭)
居家
抵家(欣喜若狂) 家中(家中之乐)
归去来兮辞说课课件
我的教学目标
文体特点
壹
知识目标
文言常识 背诵课文
目教 标学
贰
能力目标
文章大意 思想感情 隐士情怀 理想志趣
叁
情感目标
人生追求
二 诵 自 、 读 读 说 法 法 教 法
探 自 预 究 读 习 法 法 法
三 、 说 学 法
四、说教学过程
壹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贰
范读课文,感受音韵
二、范读课文,感受音韵
• 语言流畅 • 音节铿锵 • 自然成韵
听 录 音
为诵读打基础
三、疏通词句,通读文章
1、重要实词: 役(役使)、谏(谏正、劝止)、觞(酒杯)、策(拄着)、 憩(休息)、岫(山穴) 2、重要虚词: 来:来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 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以:介词(让;用;把;因为;按照;带着);连词(同"而", 表修饰; 3、特殊句式: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②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 ③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 ④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⑥乐乎天命复奚疑(宾语前 置)
过教 程学
叁 疏通词句,通读文章
肆 伍
涵咏思想,体味感情
布置作业,拓展迁移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苏轼的一个典故: 我这一肚子装的是什么? 先生藏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
走进陶渊明
听古筝名曲《渔舟唱晚》 问:你认为它描述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境? 答:安逸闲适,没有世俗纷扰的生活。
走进《归去来兮辞》
我的点拨
①厌倦了黑暗腐败的官场, 强烈的渴望乡园田居的生 活。
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共85张PPT)精选全文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
尽头,以天命为乐,还犹疑彷徨
什么呢?
宾语前置句
第四段:
承上而问
自我解答 卒章显志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不求富贵,
反
不求成仙
良舒啸辰、、临执杖清耕赋耘诗、正
乐天安命
叙事线索
辞官归田
(第1节)
归
去
居室之乐
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庭院之乐
兮 田园生活
辞
(第2,3节) 劳作之乐 出游之乐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本句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虽不可 挽救,而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谏, 止,此处解释为挽救。语出《论语·微子》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乃瞻衡宇: 衡,通“横”,衡宇,横门,隐士居住的 用横木为门的简陋居室。《诗经·陈风·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意思是贤 者安于贫贱。古代的人们常用“衡门”、 “衡宇”指贫贱者的居处。
3.学习第二段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于是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和菊还是原样;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PPT课件
教学目 标设计
说重点 难点
说学情
说三维 目标
2020/3/23
3
2020/3/23
教学目标设计——说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指出,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 “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 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 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语文学科教
学指导意见》(试行)指出,教师与学
2020/3/23
6
教学目标设计——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
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唱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自主合
作探究,挖掘文本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陶潜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
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 美,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固穷守节的隐士 情怀。
世外桃源!采菊东篱,洒落诗情丝丝片片;悠然南山,陶醉骚
客万万千千。蓦然回首,你依然站立于那一爿精神净土,把酒
临风,衣袂翩翩!(闫相同)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预习时为陶渊明写颁奖词,并以学生写的颁
奖词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既让学生温故知新,进一步走
近作家,又有意识训练学生积累运用教材中的写作素材,提高
学生思考、运用的能力。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
——《归去来兮辞》说课2020来自3/23筠连县中学 闫相同
1
《归去来兮辞》说课流程图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 教学过程 设 计 学法指导 设 计
教学设计 反思
2020/3/23
2
《归去来兮辞》说课——
(一)教学目标设计
说教材
说课程 标准
说重点 难点
说学情
说三维 目标
2020/3/23
3
2020/3/23
教学目标设计——说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指出,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 “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 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 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语文学科教
学指导意见》(试行)指出,教师与学
2020/3/23
6
教学目标设计——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
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唱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自主合
作探究,挖掘文本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陶潜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
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 美,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固穷守节的隐士 情怀。
世外桃源!采菊东篱,洒落诗情丝丝片片;悠然南山,陶醉骚
客万万千千。蓦然回首,你依然站立于那一爿精神净土,把酒
临风,衣袂翩翩!(闫相同)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预习时为陶渊明写颁奖词,并以学生写的颁
奖词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既让学生温故知新,进一步走
近作家,又有意识训练学生积累运用教材中的写作素材,提高
学生思考、运用的能力。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
——《归去来兮辞》说课2020来自3/23筠连县中学 闫相同
1
《归去来兮辞》说课流程图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 教学过程 设 计 学法指导 设 计
教学设计 反思
2020/3/23
2
《归去来兮辞》说课——
(一)教学目标设计
说教材
说课程 标准
《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问题4: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 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 请结合本课所学,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表 见解,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会与学生互相交流, 共同探讨,加深对陶渊明隐士情怀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对比分析意趣长 在拓展延伸 环节,我将让学生把《归去来兮辞》和《陋室 铭》、《岳阳楼记》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 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隐士情怀的理解。
叁 教法和学法
教法
学法
诵读法 讲授法 研讨法 预习法 诵读法 探究法
肆
说教学过程与策略
(一)、导入环节
播放《归去来兮辞》的音频,使学生快速进入 情景。
(一)身临其境 俱怀逸兴壮思飞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铁一样把学生 牢牢地吸住。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 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将在教学伊始,用多媒体 播放田园画面并借助音乐配读《归园田居》。 目的是让学生们在画面的感染和音乐的熏陶下 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与美好,从而也为学生深 层体味陶渊明的真情真味打下基础。
伍
说教学效果与反思
我采用了诵读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达则兼济天下”规范了 多少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的‘济世 “的确让人费解。我们一起学习了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我们能从中 找到他醉情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原因,并体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欧阳 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 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 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
说课标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其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说教学媒体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多媒 体教学辅助手段,引领学生思路,给学生 形象直观的感受。在图片的选择上,我采 用了古韵背景,加上音乐朗诵带,相信能 够带领学生走入陶渊明的心灵木屋。品味 如诗的语言,鉴赏如画的意境,把握如潮 的感情。
四 说教学流程
1、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名潜, 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 文学家。因不满当时社会现
4教学准备与检查一
创制者:屈原 基础:楚地民歌
关于辞
体例:诗体
六字句为主 每句三拍 特点 四句一节 好用“兮”字
5教学准备与检查二
一 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 既自以心为形役
• •
2 寓形宇内复几时
3 觉今是而昨非
4 富贵非我愿
•
•
A 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 1与2不同,3与4相同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文风及思想 2. 理解文中词语含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及课堂思辩能力 德育目标: 希望学生学习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气节,淡泊名利,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归去来兮辞》的语言绚 丽多姿,朗朗上口,运用了排 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 中学生正处于语言积累时期, 鉴赏语言的能力非常重要,潜 移默化积累语言知识,使有意 而变为无意从而提高语言的品 位,不但能提高语文素质,也 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本 篇句句精彩,更适合诵读,语 言的学习规律证明诵读是培养 语感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实,辞去官职,归隐田园。 长于诗文辞赋,多田园诗。 其诗文多歌颂优美的自然 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
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 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 辞》、《桃花源记》、《归园 田居》、《饮酒》。
1.作者介绍:
〖小资料〗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曾 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不过到他时,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 级抱着很大的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 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对他十分不利。当时反动的门阀 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 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直到29岁才出 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 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 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使他清楚地认识到官场的污浊。这 一切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 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便爱慕自然, 企羡隐逸的思想。 2.关于作品《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重要作品之一, 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 已!”这 是其最后一次出仕而归的作品。
B 1与2相同,3与4不同
D 1与2不同,3与4相同
二 下列句中“而”的意思和用法与“临清流而赋诗” 中 A “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觉今是而昨非 B 门虽设而常关 C 时矫首而遐观 D 泉涓涓而始流
6.问题情境
研读序文,找出陶渊明归家之理由
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诵读课文,探索作者思想
内容揣摩,辨析是否写实
3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陶渊明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 来县,属吏告诉他应该束带相见,他叹道:“我不能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 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他的归田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 身自守志的道路。陶渊明后期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亲自 参加劳动,这就当时文人来说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他 能冲破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走上躬耕的道路,在一 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共同劳动、 平等交往中与农民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培植了倾向于 平等的思想。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 辞赋三篇,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他还开创了田园 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三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 认识辞的特点 2. 培养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1. 理解作者的思想 2. 培养思辩能力
二、 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我主要采取讨论法、发现法、联想法。用讨论 法是为了培养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这是练习思 维能力的最佳方式;发现法是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 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的高级 形式;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 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学习课文,内容主 要采取诵读法,语言学习的规律是模仿,模仿很大 成分上要背诵。 (2) 说学法 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因为教法只有在适合学 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因此我指导学生 运用意义记诵法,因为高中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 向意义记忆转变的时期,记诵要和理解结合在一起, 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
请息交以绝游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点拨
末段是作者历经曲折的人生后真实而复杂的 感慨,是一种包含正反感受的深刻体验,作 者没有自命清高而是直抒胸臆,不可简单肤 浅的冠以消极之名
7课堂研讨(1)
一 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己
陶渊明归 家之理由
二 违背本意,身心都感痛苦
三 需要去奔丧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实证性语言 课文表述
田园将芜 心为形役
课堂研讨(2) 认识作者思想
鄙弃官场 向往田园
蔑视权贵
乐天安命
觉今是而昨非
相关语句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说课内容
一 教材分析:(一)课文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 教法和学法 三 教学媒体 四 教学流程 五 板书设计
(一)课文的特点和作用 《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第二册 第五单元第四篇文章。第五单元是一个 古代散文单元,文采斐然,具有极强的艺 术感染力。”《归去来兮辞》为晋代散 文,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 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 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散文发展史上 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 的欣赏价值。要指导学生感受文章中表 现出来的乐天知命思想及高尚志节。引 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思想的进步性及局 限性,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