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教案
乐山大佛教案
![乐山大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c340dbaaea998fcd220e1d.png)
乐山大佛教案乐山大佛教案1教学目的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4、感知__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乐山大佛的有关图片或教学挂图。
学生:我国风景名胜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有着高超的技艺、非凡的创造力。
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大足石刻、赵州桥、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产,是我们的骄傲。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展示课件或图片,配音乐)2、教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理解“湍急”“波涛汹涌”“凛然”“智慧”。
2、小组为单位,讨论不理解的词。
学生借助生字、词卡片,在四人小组中互教互学,巩固生字、词读音。
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检查反馈,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乐山大佛的来历宏大的艺术珍品智慧与技艺的结晶3、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珍品?什么是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为什么说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学生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品味全文,体会情感1、略读课文第1段。
(1)教师可出示地图或画简笔画,让学生了解“岷江”的位置。
联系全文理解“传说”是什么意思?90年是多少天?这么多日子的敲打,才形成了如此巨大的石佛,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第五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五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46f0cde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0.png)
第五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五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第五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难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乐山大佛的“大”的。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CAI课件;学生:收集有关乐山大佛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问好。
今天教室里可不止我一个老师,谁能加一个词向我们所有老师问好?孩子们,学着他的话,我们再来一次!(真不错,带给别人快乐就要从这点滴做起!)2、谁来说说我们在这组课文里都游览过西部哪些风景呢?(雄伟壮观的瀑布;惹人喜爱的红橘;美丽神奇的西藏高原)3、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西部的另一个地方——四川乐山去看一看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大家一起告诉我它的名字!(乐山大佛)想去吗?4、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老师了解到,为了参加今天的活动,许多孩子昨天还去查阅了有关乐山大佛的资料的,对吗?谁愿意来给我们展示一下?(生读或背收集到的资料)5、了解学生收集渠道,表扬做得好的孩子,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真不错!其实上网、询问父母、查阅课外读物都是一些很好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养成这种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看出来了,有些孩子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还是让我们赶紧坐上火车去亲眼目睹大佛吧,好不好?)6、为了让大家旅途愉快,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火车开了》,会唱吗?那就唱起来吧!(播放音乐,生唱并听到提示语“乐山车站到了,要去看大佛的乘客请您准备下车!”)二、学习课文(一)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孩子们,我们要一起走近大佛了,请你们赶紧读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读好了,请同桌用最甜的声音,最优美的语言来表扬你。
西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乐山大佛》教案
![西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乐山大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44f3c976eeaeaad1f330d6.png)
乐山大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乐山大佛的大。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乐山大佛的大,体会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会读淹没.侵.犯宏大技艺破坏避.免波.涛汹涌水流湍.急2、我会填读了课文,我知道乐山大佛在( ),它是我国最大的一尊(),距今已有()多年了,传说,他是()发起修建的,整整花了()余年,才在()岸边的石壁上凿出来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乐山大佛的大。
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导语:孩子们,欣赏图片(出示乐山大佛图片)结合我们上一节课的学习,乐山大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大(宏大)师:那你是否想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乐山大佛的宏大?生:想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自学提示(课件出示)1、读课文,体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乐山大佛的宏大?找出有关的句子。
2、第二自然段主要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3、面对如此宏大的大佛,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此过程要教学生读书方法,拿起笔,圈点笔画写批注)生汇报自学情况(注意组织课堂)师指导:1、身高、头、眼睛、耳朵、脚,是从乐山大佛的样子这方面来体现它的宏大。
进行一次数学计算,假如我们的教学楼一层高3.5米,那么乐山大佛的身高大概相当于20层楼房那么高,脚相当于2间房子的宽,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来体现乐山大佛的“大”。
交流过程使学生自由读书,男女合作读书,师生合作读书,达到熟背。
使学生明白从数字体会到乐山大佛的宏大、雄伟。
(见课件)从上面的数字,我体会到-------------------------------。
2、从“威严”来体现乐山大佛的大。
威严是什么意思?有威力而又严肃,在本文指乐山大佛表现出来的能压服岷江水的力量。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山大佛》原文及教案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山大佛》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6c6a2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f.png)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山大佛》原文及教案《乐山大佛》原文:暑假的时候,我和妈妈来到乐山。
我听说这里有一座很有名的乐山大佛,我非常想去看看。
我们乘船游览了一会儿长江,就到了乐山大佛景区。
一进景区,我就被前面高耸的乐山大佛吸引住了。
乐山大佛是用岩石雕成的。
它头戴宝冠,双手合十,脸部线条流畅,双目含情并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爬上乐山大佛的楼梯,我看到了一个个洞窟,上面刻满了佛像,佛像的服饰都很华丽。
除了佛像,乐山大佛的身体还有很多斜坡,供游客走上去观赏大佛的风采。
站在大佛脚下,我感到自己真的很渺小。
我仰视着大佛的脸,脑袋都要抬不起来了。
乐山大佛,你真是太神奇了!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流畅朗读《乐山大佛》这篇文章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词语。
3. 培养学生对名胜古迹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感受文章中描写的景色和弘扬佛教文化的精神。
2. 掌握生字词及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乐山大佛》录音。
2. 乐山大佛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放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课文。
2. 引导学生观察乐山大佛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名胜古迹的好奇心。
Step 2:学习课文1. 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感想。
2. 教师带领学生一段一段地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及词语。
3. 学生按照课文格式复述课文。
Step 3:理解课文1. 更多地询问学生对乐山大佛的感受和印象,引导展开讨论。
2. 教师讲解文章中的名词和佛教文化,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Step 4: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乐山大佛的信息。
2.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乐山大佛的游记,可以结合自己的实地参观经历。
Step 5:课堂小结1. 复习课文,总结重点。
2. 引导学生表达对本课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乐山大佛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观察、朗读和讨论,培养了学生对名胜古迹的兴趣和好奇心。
语文乐山大佛的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乐山大佛的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01be1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b.png)
语文乐山大佛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7个。
2、积累词语6个,句子2句。
3、正确朗读课文。
4、了解海通和尚造乐山大佛的传说,并了解乐山大佛的外貌。
5、能借鉴课文语言介绍乐山大佛。
教具准备:电脑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演示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四川省南部的岷*,观赏一下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
2、刚才我们看到了乐山大佛,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就是给大家介绍这座乐山大佛的。
学生观看学生交流学生读课题演示整座大佛形象出示课题二、整体感知,自学字词三、读短文,了解内容1、播放动画思考:你对乐山大佛了解了多少?2、自学字词要求: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
2)读准生字子音,记住字形。
(一)学习第一节轻声读课文第一节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二)学习第二节抽生读想一想:要建造这样一座大佛容易吗?从哪里看出?(三)学习第三节1、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雕像?2、找一找,划一划课文描写乐山大佛“大”的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第三节(四)学习第四节1、正是由于古代石匠超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乐山大佛经历了一千一百多年,你想对这些古代石匠说些什么呢?2、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边看边思考学生交流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学生朗读学生交流学生朗读学生交流小组学习,交流全班交流学生交流学生朗读出示画面出示生字、词语出示第一节课文内容出示第二节课文内容出示第三节课文内容出示第四节课文内容四、复习字词,说话训练1、复习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说话训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现在乐山大佛游览区急需一名导游,你们谁愿意试一试?学生朗读小组合作学生交流出示字词,做抢读的游戏出示乐山大佛的画面及提供的词语教案说明: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乐山大佛的来历及高大,并对古代石匠高超的智慧与技术表示赞叹。
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功能。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7 乐山大佛》公开课教案_7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7 乐山大佛》公开课教案_7](https://img.taocdn.com/s3/m/98ccd363a32d7375a5178047.png)
7、乐山大佛一、学习内容分析:三年级第二学期《乐山大佛》一课描述了矗立在四川岷江旁的乐山大佛的来历,那宏大的形象以及它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
文章分三部分进行描写:第一部分介绍了乐山大佛所处的地理位置、建造者、建造原因以及时间等概况;第二部分通过具体的数据以及关键的词句让人领略到了乐山大佛那宏大的气势;第三部分则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的排水系统,从而体会到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是我国的艺术珍品。
二、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4、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四、教学准备教师:乐山大佛的有关图片或教学挂图。
学生:我国著名风景名胜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五、教学时间1~2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有着高超的技艺、非凡的创造力。
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大足石刻、赵州桥……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产,是我们的骄傲。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展示课件或图片,配音乐)2、教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理解“湍急”“波涛汹涌”“凛然”“智慧”。
2、小组为单位,讨论不理解的词。
学生借助生字、词卡片,在四人小组中互教互学,巩固生字、词读音。
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检查反馈,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乐山大佛的来历宏大的艺术珍品智慧与技艺的结晶3、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珍品?什么是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为什么说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学生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c30fa2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2.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1.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在四川省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
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经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
传奇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气爱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
从那时起,很多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最终凿出了一座大石佛。
这就是我国的一尊石佛——乐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背山面水,巍巍端坐。
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
假如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行侵害。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武,好像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才智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很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觉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开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就这样,乐山大佛安平稳稳地坐在这里,已经有1100多年了。
2.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教案教学目的1、运用学过的方法,熟悉本课的10个生字,会标准、美观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阅历,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才智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喜爱、鄙视之情。
4、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才智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喜爱、鄙视之情。
教学预备教师:乐山大佛的有关图片或教学挂图。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77c16eb680203d8ce2f24f8.png)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②重点体会“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引导学生思考:a.什么是“威严”?b.从“似乎”一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c.从这句话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③学生自由读——有感情地读——想象读。
④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体验、品读之后,总结:是啊!大佛真的如作者感叹的那样“头顶蓝天,足踏大地”“凛然不可侵犯”。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引导学生带着深入的理解反复读,想象画面读,想象自己是作者,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对乐山大佛的赞美之情。
(2)过渡句: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①请生找出过渡句,引导学生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②请生用“不仅……也是……”说一句话。
③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a.引导学生抓住排水管道“既……又……”,结合句子理解“既……又……”。
b.请学生用“既……又……”说句话。
④教师有感情地描述,激发情感,学生朗诵。
多么神奇、威严的大佛,竟然有这么多的秘密!我们禁不住击掌叫好。
多么巧妙的设计,多么伟大的工程,多么了不起的中国人民!让我们带着情感大声朗读吧!⑤生自由朗读,注意有感情。
(3)如此宏大,如此神奇的大佛已经稳稳地坐在那儿一千多年了。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大胆畅谈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正确、美观、工整地书写生字,注意“尊”与“遵”的区别。
交流有关我国名胜古迹的材料,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
附:板书设计8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乐山大佛的来历宏大的艺术珍品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331f3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a.png)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综合科目、教学管理、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案大全、经典语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mprehensive subjects,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design, lesson plans, classic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乐山大佛》教学设计《乐山大佛》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拼读课文,和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三年级上册《7乐山大佛》
![三年级上册《7乐山大佛》](https://img.taocdn.com/s3/m/e7a1244a77232f60ddcca1e1.png)
7、乐山大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体会乐山大佛的“大”。
2.有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3. 了解第二自然段里中心句的作用,并初步学会在文章中找出中心句。
教学重点:1.通过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体会乐山大佛的“大”。
2.有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教学难点:了解第二自然段里中心句的作用,并初步学会在文章中找出中心句。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乐山大佛”视频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视频从视觉角度初步感知乐山大佛的“大”,让生谈谈感受。
2.生:……3.师:看了视频,同学们都能感受到乐山大佛的“大”,那么这篇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乐山大佛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板书:课题)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出示自学目标(体会乐山大佛的“大”)思路导航:(1)默读第二自然段,请用“——”勾画出具体描写乐山大佛宏大的句子。
(2)用“~~~~~”勾画出第二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学生开始自学。
3.抽生反馈,师生交流感受。
(1)抽生读出勾画出具体描写乐山大佛宏大的句子。
a.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
b.师:这几句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乐山大佛的样子?生:……c.课件出示:它的身体很高,头很长,眼睛也很长,垂着两只大耳朵,每个耳朵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很宽。
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只都可以坐上很多人。
师:自由读这两段话,找出这两段话的不同之处,说说你最喜欢哪段话,为什么?生:……(相机点拨,列数据)反复读d. 课件出示:“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
”师:找出这两段话的不同之处,说说你最喜欢哪段话,为什么?生:……(相机点拨,举例子)(2)反馈(用“~~~~~”勾画出第二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相机点拨,中心句以及它的作用)(3)课件出示一段话,为该段选择恰当的中心句。
教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b474c3a58da0116c1749b0.png)
7《乐山大佛》教学设计内容来源:小学语文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2组第2篇课文主题:祖国风光美授课对象:三年级上期学生设计人员:李平胜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分析《乐山大佛》是三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第2篇课文,本组以“祖国风光美”为专题安排相关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通过“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让我们领略了大佛的宏大气势,巧妙的排水设计让我们感受了古代石匠的聪明才智,我们由衷地感叹: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乐山大佛的“大”,为什么是“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难点是抓住中心句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领悟中心句的作用。
本文描写水流湍急的词语值得孩子们积累并在写作中运用。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初步具备独立的识字写字能力,可以借助字词典,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说出字词的大意。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乐山大佛的来历及高大,并对古代石匠高超的智慧与技术表示赞叹。
对孩子们比较陌生的乐山大佛,我运用多媒体把乐山大佛的画面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中,我多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
阅读中应抓住相关的描写大佛“大”的语句,从具体的数字和作者举的例子中深深地感知大佛的雄伟气势;从工匠巧妙的设计使大佛历经1100多年仍完好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
对于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且通过自己的分析能说出它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乐山大佛》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乐山大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59cefc4431b90d6d85c734.png)
【篇一】教學要求:1、能正確拼讀課文,和表達課文主要內容的句子。
2、說出海通和尚和石匠們鑿樂山大佛的經過。
3、能找出寫樂山大佛的句子讀一讀。
教學重點:由衷讚歎祖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教學時間:一教時教學過程:一、瞭解課文大概內容1、學生借助中文拼音自己讀通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老師糾正字詞的讀音樂山一尊石匠鑿成雕像腳趾端坐情不自禁讚歎智慧3、齊讀全文二、自學課文1、小組自學討論,回答問題a、樂山大佛坐落在哪里?b、海通和尚和石匠們是怎麼鑿成樂山大佛的?c、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出樂山大佛的大,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d、為什麼說樂山大佛是祖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的結晶?2、檢查自學效果理解石匠、鑿、世界奇景、情不自禁、讚歎在課文中的意思。
3、檢查指導課文朗讀。
三、學習生字擴充詞語:拂塵奴隸四、延伸學習1、除了樂山大佛,我國還有很多馳名中外的古跡,你能說出幾個嗎?2、口頭描寫他們的雄偉和特點。
3、按照本文的樣子也寫一篇有關的小文章。
【篇二】教學目的1、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會規範、美觀地書寫生字。
2、聯繫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本課的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樂山大佛不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藝術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與技藝的結晶,激發學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敬佩之情。
4、感知本文舉例子、列數據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1、學習生字詞。
2、知道樂山大佛不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藝術珍品,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技藝的結晶,激發學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敬佩之情。
教學準備教師:樂山大佛的有關圖片或教學掛圖。
學生:我國風景名勝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學時間1~2課時。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我們的祖先有著高超的技藝、非凡的創造力。
四大發明、萬里長城、大足石刻、趙州橋……都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產,是我們的驕傲。
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感受樂山大佛的雄偉、神奇吧!(展示課件或圖片,配音樂)2、教師範讀課文。
小学语文上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上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52ef9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5.png)
小学语文上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二、教学重点1.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2.乐山大佛的艺术价值。
三、教学难点1.乐山大佛的开凿过程及建筑特点。
2.乐山大佛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乐山大佛的图片、视频资料。
2.佛教文化相关资料。
3.学生分组,准备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乐山大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外观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乐山大佛的了解。
2.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乐山大佛的艺术价值及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2)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拓展延伸(1)展示乐山大佛开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2)引导学生探讨乐山大佛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2)邀请学生发表对乐山大佛的感悟。
六、作业设计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乐山大佛的结构示意图。
七、教学反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我都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到乐山大佛的庄重与神秘,能从这座千年古佛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教学方案的设计,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时光流转,乐山大佛依然屹立在江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而我们的孩子们,也将在这堂课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注意事项:1.图片和视频的选择要准确反映乐山大佛的历史原貌,避免使用失真的素材。
解决办法:提前筛选和核实资料,确保每一张图片、每一个视频都是真实可靠的,以免误导学生。
2.分组讨论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防止部分学生游离于讨论之外。
解决办法:设定明确的讨论任务,鼓励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发言,适时介入引导,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三年级语文上册《乐山大佛》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乐山大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e63a1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7.png)
乐山大佛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3.领会乐山大佛修造的艰难。
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出示乐山大佛图片)同学们,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岷江边上,有一座巍巍端坐的大佛,它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你知道它的名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它,了解它。
二、自主识字,相互交流(15)1.读课文,勾画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为单位,自主识字读文,讨论不理解的词。
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解决字词疑难。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汹涌巍巍侵犯威严智慧技艺三、粗读课文,感知内容(10)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2.课文三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3.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四、讲读课文第1自然段(15)1.全班齐读第1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3.你知道乐山大佛修造的原因吗?4.真的是这样吗?5.这一段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造的艰难?6.哪个句子体现了修造大佛时间长?五、布置作业(5)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7.乐山大佛tāo yān qīn fàn hónɡyìjìhuài miǎn shuā涛淹侵犯宏艺技坏免刷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对乐山大佛的学习,感受它的大。
2.学习课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领会作者对古代石匠及祖国山河的热爱。
重点难点通过对乐山大佛的学习,感受它的大。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0)1.听写词语。
2.请同学填空。
(1)乐山大佛位于______省________部的________上。
(2)乐山大佛是______和尚主持修造的。
整个修造过程整整_______。
(3)乐山大佛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情(20)1.引导学生体会二、三自然段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95d3a00066f5335a8121d9.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拼读课文,和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2、说出海通和尚和石匠们凿乐山大佛的经过。
3、能找出写乐山大佛的句子读一读。
教学重点:由衷赞叹祖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过程:一、了解课文大概内容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通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老师纠正字词的读音乐山一尊石匠凿成雕像脚趾端坐情不自禁赞叹智慧3、齐读全文二、自学课文1、小组自学讨论,回答问题a、乐山大佛坐落在哪里?b、海通和尚和石匠们是怎么凿成乐山大佛的?c、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乐山大佛的大,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d、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祖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2、检查自学效果理解石匠、凿、世界奇景、情不自禁、赞叹在课文中的意思。
3、检查指导课文朗读。
三、学习生字扩充词语:拂尘奴隶四、延伸学习1、除了乐山大佛,我国还有很多驰名中外的古迹,你能说出几个吗?2、口头描写他们的雄伟和特点。
3、按照本文的样子也写一篇有关的小文章。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教案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难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乐山大佛的“大”的。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CAI课件;学生:收集有关乐山大佛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问好。
今天教室里可不止我一个老师,谁能加一个词向我们所有老师问好?孩子们,学着他的话,我们再来一次!2、谁来说说我们在这组课文里都游览过西部哪些风景呢?3、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西部的另一个地方——四川乐山去看一看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大家一起告诉我它的名字!(乐山大佛)想去吗?4、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老师了解到,为了参加今天的活动,许多孩子昨天还去查阅了有关乐山大佛的资料的,对吗?谁愿意来给我们展示一下?5、了解学生收集渠道,表扬做得好的孩子,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大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乐山大佛的大。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山大佛的大,体会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我会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见课件)
淹没.侵.犯宏大技艺破坏避.免波.涛汹涌水流湍.急
2、我会填
读了课文,我知道乐山大佛在( ),它是我国最大的一尊(),距今已有()多年了,传说,他是()发起修建的,整整花了()余年,才在()岸边的石壁上凿出来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乐山大佛的大。
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乐山大佛的大。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
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导语:孩子们,欣赏图片(出示乐山大佛图片)结合我们上一节课的学习,乐山大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大(宏大)
师:那你是否想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乐山大佛的宏大?生:想
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自学提示(课件出示)
1、读课文,体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乐山大佛的宏大?找出有关的句子。
2、第二自然段主要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3、面对如此宏大的大佛,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此过程要教学生读书方法,拿起笔,圈点笔画写批注)
生汇报自学情况(注意组织课堂)
师指导:1、身高、头、眼睛、耳朵、脚,是从乐山大佛的样子这方面来体现它的宏大。
进行一次数学计算,假如我们的教学楼一层高3.5米,那么乐山大佛的身高大概相当于20层楼房那么高,脚相当于2间房子的宽,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来体现乐山大佛的“大”。
交流过程使学生自由读书,男女合作读书,师生合作读书,达到熟背。
使学生明白从数字体会到乐山大佛的宏大、雄伟。
(见课件)从上面的数字,我体会到-------------------------------。
2、从“威严”来体现乐山大佛的大。
威严是什么意思?有威力而又严肃,在
本文指乐山大佛表现出来的能压服岷江水的力量。
(课件出示)假如是一尊小小的石佛,能经得起岷江那湍急水流的袭击吗?
生:不能
师:而乐山大佛哪?
生:安安稳稳的坐在那儿。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很大。
师:这句话应怎样读?
生:语气应读得重一点。
特别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威严、擎得起”(抽生读、生评价、比赛读、齐读)(见课件)
导语:孩子们,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体现了乐山大佛的大。
文章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乐山大佛的大呢?生汇报后师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体会“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解释是中心句,介绍中心句的作用。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所接受的新知识)
导语:面对如此宏大的乐山大佛,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找关联词语(不管、、、、、、都、、、、、、)说话。
引导学生对大佛的赞叹。
生自由发言。
乐山大佛你真-------------------------------------!(见课件)
导语:这尊宏大的石佛后面还隐藏这一个小小的秘密,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吗?激起学生兴趣,抽生读,其余学生找。
自己再自学第三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小秘密是大佛后的排水通道。
)
师:排水通道在后面的作用是什么?
生: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用
(既、、、、、、又、、、、、、)说话
师:如此之巧妙的排水系统是谁想出来的,是谁修建出来的?
生:古代的劳动人民。
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课件出示)生畅所欲言
引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的过渡句。
(课件出示)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引导学生明白过渡句前半句是对前一段内容的承接,后半句是对下一段内容的提示,知道过渡句的作用,引导关联词语(不仅、、、、、、也、、、、、、)说话。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所接受的新知识)
总结:孩子们,面对如此宏大、神奇的乐山大佛,面对设计之巧妙、雕刻艺术的乐山大佛,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的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话?古代的劳动人民你们真————————(生畅所欲言。
)
三、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介绍我国的名胜古迹(课件出示)
四、学用结合、多元训练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乐山大佛(),()。
它身高()米,头长()米,眼睛长()米,大耳朵长()米。
脚宽()米,每一只可以坐()来人。
2、乐山大佛不仅是(),也是(
)。
(二)、造句。
1、不仅、、、、、、也、、、、————————
2、既、、、、、、又、、、、、、————————板书设计:7、乐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