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
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大生命体征是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1、测量体温一般用体温计腋下测量。
水银端放在腋下,测量10分钟。
正常是36-37摄氏度之间。
2、测量呼吸时可以观察胸腹起伏,一起一伏可表示一次呼吸。
通常可以计时30秒钟,所测的次数乘以2即为每分钟的呼吸频率。
但如果是呼吸不够规律者,或者是婴儿以及呼吸较为微弱者测量时,可以测量完整的1分钟。
3、脉搏可以让病人休息5-10分钟,通过手触动脉搏动点,也可以用听诊器听诊心率。
正常人的脉搏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致的,测量脉搏次数,实际上就是检测桡动脉或其他动脉的搏动次数。
检查脉搏前,病人的位置应该舒适,平卧或坐位均可以,检查者以右手的二、三、四指端,轻轻地按在桡动脉上计数1分钟。
4、首次测量时要测量双上肢血压,以测量血压偏高的一侧并密切监测。
测量血压时要充分暴露上肢,袖带捆绑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两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测量前需将袖带充分排空。
将血压计平放于心脏水平处,按开始键则自动开始测量,测量时手臂放松、手掌向上,过程保持平静,在测量过程中不要说话和移动身体。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测量生命体征(也称为生理参数)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监测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心电图等。
1. 体温测量:体温是衡量人体热量与能量平衡的一种生理参数。
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下测温、耳膜测温和额温测温等。
例如,耳膜测温利用耳温计将传感器放置在耳道内测量耳膜的温度,并据此推测全身体温。
2. 脉搏测量:脉搏是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和血管弹性状态。
常见的脉搏测量方法包括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
手动测量通常通过轻触动脉(如颈动脉、桡动脉或股动脉)来计算每分钟的搏动次数,自动测量则通过脉搏传感器和计时装置来测量脉搏频率。
3. 呼吸测量:呼吸频率是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反映了肺活量和呼吸系统功能。
常见的呼吸测量方法包括手动计数和使用呼吸传感器。
手动计数需要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并计算每分钟呼吸次数;而呼吸传感器则利用压力传感器或流速传感器来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4. 血压测量:血压是衡量动脉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常见的血压测量方法包括非侵入式和侵入式测量。
非侵入式测量常用的方法是袖带式血压计,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动脉的压力变化。
侵入式测量通常需要在动脉内插入导管,并通过监测导管内的压力来测量血压。
5. 心电图: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像,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心脏疾病。
心电图测量通常通过将多个电极粘贴在胸部和四肢上,将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图形化的电压信号。
除了上述常见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例如呼吸音分析、脑电图、眼底成像等。
这些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有助于提高测量的舒适性以及准确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在现代医疗中,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不断发展和改进。
它们为评估身体健康、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进行有效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准确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是保证生命体征测量可靠性和一致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专业人员在选择和使用测量设备时应当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ppt课件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8
(5)从听诊器听到第一声响为收缩压, 音响变弱或突然消失时为舒张压(WHO)
(6)测毕打开气门解下袖带排气整理 (7)记录:收/舒(如:120/70)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9
(四)注意事项
1. 测前应安静休息5-10min 活动后应休息30min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9
(四)体温计的检验法
1. 将所有体温计汞柱甩至35度以下 2. 同时放入40度以下温水中 3. 3min后取出检视 4. 读数相差0.2度以上不能再用 5. 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用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0
二、脉搏的测量记录
(一)部位 (二)方法
腹部起伏
2.观察呼吸的深度和节律
3.计数30s×2
4.如呼吸不规则或婴幼儿应测1min
5.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
人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4
四、血压的测量记录
(一)血压计的种类
1. 水银血压计 2.表式血压计 3.电子血压计
(三)注意事项
(四)短绌脉的测量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1
注意事项
❖剧烈活动后应休息20min再测 ❖勿用拇指诊脉,以免混淆 ❖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min ❖偏瘫者测健肢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2
三、呼吸的测量记录
1.测量脉搏后,仍保持诊脉手势,观察病人胸或
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测量操作评分标准
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测量操作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标准标准分扣分备注素质要求5衣帽整洁,仪表端庄大方,举止稳健、沉着敬礼,报告班级、姓名、操作项目语言清晰流畅,态度和蔼可亲221操作前准备5用物齐全,摆放有序检查并清点体温表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并解释221操作程序60测量体温口温: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闭合3min后取出,擦净,检视度数腋温:擦干腋下将水银端置于腋窝,屈臂过胸加紧10min后取出,擦净,检视度数肛温:润滑肛表将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3min后取出,擦净,检视度数85335345 测量脉搏示、中、无名指置挠动脉搏动处测量30s(异常脉搏测1min)85 测量呼吸手仍停留在测脉处,观察胸或腹部起伏测量30s(呼吸不规则、婴幼儿测1min)65质量标准20病人安全、舒适,测量结果准确(误差呼吸<2次/分,脉搏<4次/分)操作符合程序,动作熟练、轻稳10min内完成操作操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8534相关知识问答10体温计消毒方法体温计准确性检查脉搏测量的注意事项442总分100 100血压测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实际得分备注A B C D仪表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 4 3 2评估10 了解病人病情、体位、基础血压及治疗用药情况;与病人沟通时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55443322操作前准备 5 备齐用物,按顺序放置;检查血压计的稳定性。
(水银、袖带)23121操作过程安全与舒适10环境安静、舒适,注意病人保暖;病人体位正确,心情平静。
(坐位或卧位时“二平”)3726154测血压50核对后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血压计放置合理;打开水银开关,汞柱降至“0”;清除袖带内气体,皮管不扭曲;系袖带位置正确;所系袖带平整、松紧适宜;听诊器使用方法正确;注气过程平稳;放气过程均匀;(水银下落0.5Kpa/s)测量结果正确;(一次听诊误差<1KPa以内为B,超过1Kpa为C)3224663451521135523413124412311133129 操作后12取下袖带帮助病人整理衣袖;整理好血压计,放置保管方法正确;记录准确。
卧床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
卧床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正常人的体温、脉搏跳动、呼吸、血压均有一定范围。
但在生病时会有不同程度变化,这些变化提供给医生作为观察、判断的依据。
老年人为了保持自身健康,应学习掌握人体生病指征变化规律,在可能的情况下自我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变化,向医生提供准确信息及时就医治疗。
1.体温测量测量体温是经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按测量方法不同,分口腔测温、肛门测温、腋下测温三种。
由于腋下测量方便且卫生安全,因此常用此法。
体温计的刻度为35℃—42℃,测量前应先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把水银柱头端放置病人腋窝部正中,前臂曲肘将体温计夹紧,使其紧贴皮肤。
5分钟后取出,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体温计后,举至与眼平行高度,转动体温计,察看水银柱相对应的刻度,即为病人的体温。
正常成人体温腋下为36℃—37℃,一般午后稍高,清晨稍低,昼夜之差在1℃之内。
剧烈运动后体温稍有升高。
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所以体温也稍低。
老年病人测体温时,要等测完体温后再做其他事,否则因记忆力差,夹上体温计后忘记取出,以致打破体温计,扎破皮肤。
2.脉搏测量脉搏是由心脏收缩将血液泵人动脉而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次数和脉搏的搏动次数是一致的,所以通过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心脏及其他病情变化,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
测量脉搏的部位,在可触到动脉搏动的桡动脉(在手腕拇指侧),足背动脉(足背正中部),颞动脉(耳前凹处),常用桡动脉,中医切脉的部位测量。
病人应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取坐式或平卧位,伸出一侧手,掌心向上。
检查者用二、三、四指的指端,轻轻按压在病人的桡动脉上,可清楚触感到病人脉搏的跳动。
计数1分钟搏动次数,即为病人的脉搏。
正常成年人脉搏每分钟60~90次,老年人稍慢,爱运动者可低于60次/分。
在发烧时,脉搏也要加快,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2—15次/分,正常脉搏的节律规则,强弱均等。
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搏常可暂时增快、增强,故应在安静状态下测量。
[教学设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
正常人的生命体征相互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呈比例、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当机体在致病菌因子作用下,一般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首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
因此,监测并及时正确地记录生命体征,为临床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及护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和依据,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及测量一、正常体温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
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
三大营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量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以热能的形式不断散发于体外;另有45%的能量转移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供机体利用。
机体利用的最终结果仍转化为热能散出体外。
这就是产生体温的由来。
正常人的体温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仍维持在正常水平。
(一)正常体温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
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
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2-37.2℃),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所谓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二)生理性变化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1.性别因素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卫生室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技术操作规程
卫生室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技术操作规程卫生室是一个重要的医学检查和治疗场所,其中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常规的操作。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并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卫生室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技术操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程。
一、体温测量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检查体温计的完整性和清洁状况,确保没有损坏和污染。
-患者的腋下清洁干净,无异味和潮湿。
-患者松弛,尽可能放松。
-必要时提供隐私。
2.测量步骤:-用洗手液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双手。
-提醒患者不要进食、喝水、吸烟或参加剧烈活动30分钟前。
-安装或激活体温计,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指示操作。
-将清洁的体温计插入患者的腋下,确保有良好的接触。
-关闭测量仪器并等待信号表明测量完成。
-将体温计取出,读取测得的体温,报出,并记录在记录表或病历上。
-做好体温计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与患者沟通,向他们解释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或指导。
二、脉搏测量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检查脉搏计的完整性和清洁状况,确保没有损坏和污染。
-患者松弛,尽可能放松。
-必要时提供隐私。
2.测量步骤:-用洗手液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双手。
-平静患者的情绪,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找到患者的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或尺动脉。
-将脉搏计放置在动脉上或使用手指轻轻按压动脉。
-记录测量的时间和脉搏速率。
-检查脉搏的规律性和强弱。
-做好脉搏计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与患者沟通,向他们解释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或指导。
三、呼吸测量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检查呼吸计的完整性和清洁状况,确保没有损坏和污染。
-患者松弛,尽可能放松。
-必要时提供隐私。
2.测量步骤:-用洗手液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双手。
-平静患者的情绪,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观察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或者将手放在患者的胸部或腹部上感受呼吸。
-记录测量的时间和呼吸频率。
-检查呼吸的规律性和深浅。
-做好呼吸计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与患者沟通,向他们解释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或指导。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操作流程1.准备用物,告知患者,询问患者有无喝热水、热敷、沐浴、剧烈活动、检查患者测量部位皮肤情况。
2.评估患者玛丽,70岁,冠心病收入院。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能够配合治疗,能够自理患者30分钟内无热敷沐浴、活动,患者情绪稳定。
被测肢体无偏瘫无功能障碍、测量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
3.检查血压计水银是否足够,袖套囊有无漏气、听诊器是否符合要求齐用物(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记录单),了解病情做好解释。
保证用物完好适用(检查体温计的完整性,擦干,并将体温计水银甩至35℃以下)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有无裂隙,汞柱平面是否在零位。
4.测体温:将消毒好的体温计给病人,必要时为病人擦干腋窝。
协助病人将夹体温计的上臂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
5.测脉搏:测脉搏前,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将手臂置一舒适位置,腕部伸展,手掌向下。
操作者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按压病人桡动脉表面,默数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般数30秒钟,将所得数乘2后,再做记录。
6.测呼吸:用眼睛观察胸腹部的起伏,默数呼吸30秒钟,将所得数乘二后,再起记录。
同时观察病人的呼吸节律、深浅度及注意呼气有无异常气味。
心、肾、脑疾患,昏迷,休克。
出血等病人呼吸有改变时,必须数1分钟。
7.测血压:携带血压计、听诊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目的。
协助病人取卧位或坐位,暴露上臂,衣袖不可过紧,伸直肘部并使用手臂外展约45度,手掌向上平放(使病人心脏、测量的动脉及水银柱零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袖带下线距肘窝2-3CM,勿过紧或过松。
袖带松紧度为一指松。
测量血压。
测量完毕,排尽袖带内余气,拧紧气门上螺旋帽。
松开袖带,协助病人整理好衣袖。
关闭血压计,收体温表,洗手签字,记录。
儿童正常生命体征的测量
儿童正常生命体征的测量儿童正常生命体征的测量生命体征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医学办称为四大体征。
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一、体温: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腔测量: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计,放在舌头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拿出来读数。
正常值:36。
3——37.2℃,此方法禁用于神志不清婴幼儿。
2.腋测法: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夹紧体温计,嘱咐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37--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酒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5分钟读数,正常值36。
5——37。
7℃。
二、脉搏:心脏舒缓时动脉管壁有节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脉搏,检查脉搏,测量儿童的话都是用听诊器听诊。
三、呼吸: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正常人的呼吸节奏均匀,深浅适宜.四、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是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
①、什么是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收缩压。
②、什么是舒张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
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五:血氧饱和度,Array概念: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因此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评估。
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生命体征是测量人体生理状态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它们是评估个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监测疾病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首先是体温的测量。
体温是评估人体新陈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正常体温范围在36.5到37.5之间。
目前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有口温、腋温、耳温、额温和肛温。
其中,腋温和口温是最常见的测量方法。
在测量体温之前,应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保持它们的清洁和消毒。
在测量过程中,应将温度计插入测量部位,保持几分钟直至测量完成。
测量体温时,需要注意将温度计与皮肤接触良好,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其次是脉搏的测量。
脉搏是血液在心脏收缩时由动脉中传导而成的一种周期性的搏动,其频率和规律程度是评估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脉搏测量部位有颈动脉、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等。
在测量脉搏时,应选择一个舒适的环境,并确保测量者的身体和情绪状态处于放松和休息的状态。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用手指轻轻触摸动脉,然后用计数器计算每分钟脉搏的数目。
然后是呼吸的测量。
呼吸是人体的生命活动之一,是供氧、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过程,通过测量呼吸频率和深度可以评估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胸腔活动的情况。
常用的呼吸测量方法有手动计数、观察胸廓运动和胸部X线片等。
在测量呼吸时,应告知被测者呼吸测量的目的,并选择一个安静、平稳的环境。
被测者应保持坐位或仰卧位,并用手指轻轻触摸或观察胸廓的运动,计算每分钟的呼吸频率。
最后是血压的测量。
血压是血液在动脉血管内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和血液循环机能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有直接测压法和间接测压法。
间接测压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经上臂测量和经腕测量两种方式。
在测量血压时,应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并让被测者放松,避免饮食和运动等干扰。
被测者应采取坐位或卧位姿势,并将袖带正确地安装在上臂或腕部,然后通过听诊器或自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
正常人的生命体征相互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呈比例、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当机体在致病菌因子作用下,一般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首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
因此,监测并及时正确地记录生命体征,为临床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及护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和依据,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及测量一、正常体温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
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
三大营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量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以热能的形式不断散发于体外;另有45%的能量转移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供机体利用。
机体利用的最终结果仍转化为热能散出体外。
这就是产生体温的由来。
正常人的体温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仍维持在正常水平。
(一)正常体温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
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
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2-37.2℃),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所谓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二)生理性变化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1.性别因素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测量生命体征是指对人体的重要生理参数进行定量测量,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并监测病情的变化。
常见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首先是体温的测量方法。
体温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腋下法、口腔法、耳温法和额温法。
腋下法是将温度计放于腋下10分钟左右,记录所测得的体温。
口腔法是将温度计放入口腔底部,闭口不语5分钟后记录体温。
耳温法需要使用耳温计,将其置于耳道入口处,按下测量键,约2-3秒钟后即可获得体温。
额温法是将额温计放在前额的静脉突起处,按下测量键,即可测得体温。
其次是脉搏的测量方法。
脉搏是血液被心脏泵出后通过动脉在体表可触及的脉动。
常用的测量部位有颈动脉、肘部动脉、桡动脉和足背动脉等。
测量脉搏时需要使用手指尖轻轻按压相应部位,并计算一分钟内的脉搏数。
此外,还可以使用心电图机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心脏功能。
第三是呼吸的测量方法。
呼吸是机体通过气道进行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的生理过程。
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12-20次。
测量呼吸的方法是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情况,或者通过听诊器听取呼吸音。
同时,也可以使用呼吸计进行测量,将呼吸计放在口腔或鼻腔,计算一分钟内的呼吸次数。
最后是血压的测量方法。
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血管内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10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
测量血压时需要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
将血压计袖带绑在上臂上,然后通过打开气球使袖带中的压力逐渐上升,同时用听诊器听取动脉血流的声音。
当听到第一声心脏声音时,此时为收缩压,再进一步放出气球,当听到最后一声心脏声音时,此时为舒张压。
总之,测量生命体征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监测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参数,可以及时了解人体的生理状态,提前发现和处理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生命体征时,要使用合适的仪器和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测量,并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正确测量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
正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照护者如何选择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在家中为老年人测量体温?测量体温又有哪些代表意义?在测量体温前,如有进食、饮水、抽烟、运动或洗澡等,必须休息30min后再测量。
通常测量体温的方法依测量部位的不同分为:(1)口温适合对象: 意识清楚的患者。
不适合对象: 因测量口温必须紧闭口唇,因此意识不清、神志混乱、躁动不安或嘴巴无法紧闭的老年人,容易将口温计咬破或掉落,不适合使用。
测量方法:应用卫生纸将体温计擦拭干净,此外,应将口温计甩至35℃以下。
口温计放置于舌下3-5min,即可取出。
测量后应用酒精擦拭口温计上附着的口腔污物(擦拭方向由上往下),观看水银高度及相对应刻度。
(2)腋温适合对象:较适合无躁动不安的老年人。
不适合对象:对于过度瘦弱的老人或因腋下有创伤、炎症等无法夹紧腋温计的老年人。
测量方法:将腋温计甩至35℃以下。
将体温计置于腋下10min,即可取出。
测量后应用酒精棉擦拭腋温计上附着的腋下污物(擦拭方向由上往下),观看水银高度计相对应刻度。
注意事项:测量前要保持腋下干燥;测量时腋温计与皮肤要紧密接触。
(3) 肛温适合对象: 意识清楚的老年人。
不适合对象: 患直肠肛门、腹泻及心脏疾病的老年人。
测量方法:将肛温计甩至35℃以下,照护者协助老年人采取膝侧卧姿势,并脱下裤子,肛温计涂上凡士林。
将肛温计插入肛门内约3~4cm,3min后即可取出。
测量后:应用酒精棉擦拭体温计上的污物(擦拭方向由上往下),观看水银高度计及其相对应刻度。
(4)耳温——以红外线原理测得鼓膜温度市场销售的耳温枪种类繁多,使用方式请依照各厂牌的使用说明。
测量时要将老年人的耳朵往上往后轻拉(使耳道拉直,以利测量正确体温)。
注意事项测量耳温前注意耳道是否有耳垢;使用前必须检视耳套,若有破损应更换;探头若污染,应用干净棉花棒擦拭。
此外,一般人左右耳温度会有些微差距,故应测量同一耳。
体温的正常范围及其代表意义不同部位所测量的体温会有不同的数值:正常体温的范围为:口温与耳温同36.5℃至37.5℃,腋温35.9℃至36.9℃,肛温37.1℃至38.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一)目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是人体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通常称之为生命体征。
通过测量生命体征,可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协助医生做出诊断,为预防、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二)评估1、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意识、疾病类型,合作程度等,判断用何种测体温的方法。
2、30min内患者无进食、冷热敷、无剧烈活动、情绪无波动等影响生命体征变化的生理因素。
3、患者无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等。
(三)操作程序1、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2、洗手、戴口罩3、准备用物体温计、血压计、纱布、记录的笔和本。
4、携用物至床旁呼唤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5、摆体位仰卧位或半坐卧位。
6、测量体温⑴检查体温计水银柱在35°以下。
⑵腋表: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入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患者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不能合作者,应协助患者夹紧体温计,测量8~10min。
⑶口表:将口表体温计放于患者舌下热窝处,嘱患者用鼻呼吸,勿用牙咬,测量3min。
⑷肛表:患者侧卧或平卧,用润滑油润滑肛表水银端,分开臀部,将肛表轻轻插入直肠约3~4cm,并固定,测量3min。
7、测量脉搏⑴右手示指、中指、环指的指端安放在桡动脉搏动处。
⑵左手持表于眼前。
⑶测量15~30s,将测得脉率乘以4(或2)得出每分钟脉搏次数。
异常脉搏测量1min。
⑷短绌脉测量时,应由2人合作,由测心率者发出“开始”信号,计数1min。
8、测量呼吸⑴测量脉搏的手不动,观察胸腹起伏,测量呼吸。
⑵计数30s后乘以2。
异常呼吸测量1min。
⑶危重患者气息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于鼻孔前,观察棉花吸动的情况并计数。
⑷记录脉搏、呼吸。
9、测量血压准备⑴暴露上臂(放体温计侧对侧的肢体)。
⑵使肱动脉与右心房平行。
⑶缠绕袖带(平整),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适宜。
⑷放置听诊器于肱动脉动处并用左手轻按。
10、测量血压⑴打开水银开关。
基础护理技能课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
操作过程
让患者站立在秤上,记录体重。
注意事项
遵循卫生要求,确保秤的准确性。
3
记录和分析
记录呼吸频率和节律,并分析变化和任 何不寻常的情况。
测量血压
准备工作
确保患者放松并选择合适大小的 血压袖带。
操作步骤
将袖带放置在适当位置并逐渐向 上充气,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记录和分析
准确记录血压,并注意任何异常 变化。
测量体重
准备工作
确认测量工具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秤。
记录和分析
准确记录体重并与之前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基础护理技能课件: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及体重
在基础护理中,掌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的技能至关重要。 本课件将为您详细介绍每个技能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测量体温
1 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清洁末梢部位,确保环境安静。
2 测量方法
将温度计放置在适当部位,等待一段时间后记录读数。
3 记录和分析
准确记录体温,并分析变化和任何不寻常的情况。
4 注意事项
遵循卫生要求,使用适当的体温计套。
测量脉搏
位置
选择合适位置,如脉搏点。
触感
用正确的手指触摸脉搏点,注 意频率和强度。
记录和分析
记录脉搏速率和节律,并分析 变化和任何不寻常的情况。测量呼吸1 Nhomakorabea观察
观察患者的胸部运动和呼吸频率。
计数
2
计数患者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生命体征测量是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医疗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正确的测量操作流程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下面将介绍生命体征测量的操作流程。
1. 体温测量。
体温是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正确的体温测量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发热情况。
在进行体温测量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电子体温计或者水银体温计,然后让患者舒适地坐下或躺下,将体温计放入口腔、腋窝或直肠,保持3分钟左右,待体温计发出提示信号后,记录体温值并进行消毒。
2. 血压测量。
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正确的血压测量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
在进行血压测量之前,需要准备好血压计和听诊器,然后让患者坐下,伸直手臂,将血压计套在上臂上,然后用听诊器听到心跳声后,逐渐放气,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并进行消毒。
3. 脉搏测量。
脉搏是反映心脏搏动情况的重要指标,正确的脉搏测量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
在进行脉搏测量之前,需要让患者舒适地坐下或躺下,然后找到脉搏点,通常为动脉处,如颈动脉、桡动脉等,用手指轻轻按压并计时,记录脉搏的频率和节律,并进行消毒。
4. 呼吸测量。
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正确的呼吸测量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呼吸情况。
在进行呼吸测量之前,需要让患者舒适地坐下或躺下,然后观察患者的胸部或腹部起伏,计时记录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并进行消毒。
5.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是评估心脏电活动的重要检查手段,正确的心电图测量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情况。
在进行心电图测量之前,需要准备好心电图仪器和电极贴片,然后让患者脱去上衣,贴上电极贴片,保持安静,记录心电图的波形和节律,并进行消毒。
以上就是生命体征测量的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流程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医护人员在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时,务必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的舒适感。
生命体征的测量
.血压标准
类别
收缩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正常高值
130~139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舒张压(mmHg) ﹤80 85~90
90~99 100~109 ≧110 ﹤90
注意事项
(1)袖带的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 (2)听诊器体件勿塞入袖带内 (3)打气时不可过快、过猛,放气不
多用于婴幼儿及神志 不清者
最常用
注意事项
(1)测体温前20~30分钟内避免剧烈 活动、进食、进冷热饮、做冷敷、沐 浴、灌肠等
(2)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口腔 疾病、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密切观 察,以防意外
(3)所测体温与病情不符时,应重复 测量
异常体温: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脉搏正常值:60~100次/分
注意事项:
(1)测脉搏前20分钟应避免影响脉率 的因素,如: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
(2)测量脉率时,应注意脉律、脉搏 的强弱,动脉壁的弹性等
呼吸形式:儿童及成年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 成年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呼吸正常值:16~20次/分
测量方法:患者半小时内禁烟、禁咖啡、排 空膀胱,安静环境下在有靠背的椅子安静休 息至少5min。取坐位或仰卧位测血压,被检 查者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置于心 脏同一水平,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 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越2~3cm,气袖之中央 位于肱动脉表面。检查者触及肱动脉搏动后, 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搏动上准备听诊。然后, 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 动声消失,再升高30mmHg后,缓慢放气,双 眼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 果读出血压值。首先听到的响亮拍击声代表 收缩压,最后声音消失时的血压为舒张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值
得分Βιβλιοθήκη 21 22
4
一、(1)将用物带至患者床旁0.5(2)查对床号、姓名0.5(3)解释目的0.5(4)根据病情任选一种测温方法
0.5
2 11
实施 40分
二、测体温:1、口温:(1)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2(2)嘱患者紧闭口唇三分钟4(3)取出擦干1(4) 看明度数3(5)记录12、腋温:(1)解开衣纽1(2)抹干腋下汗液1(3)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 皮肤2(4)屈臂过胸1(5)紧夹体温计7-10分钟2(6)取出擦净1(7)看明度数2(8)记录13、肛温:(1)使 患者屈膝侧卧或仰卧1(2)露出臀部1(3)润滑肛表1(4)将水银头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2(5)3分钟后取 出2(6)卫生纸擦净肛表及肛门1(7)看明度数2(8)记录1(注:口温、腋温、肛温各12分,任选一种) 三、测脉搏:(1)向患者解释测量脉搏的方法1(2)使患者手臂放舒适位置1(3)用食指、中指、无名 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2(4)一般患者数半分钟乘2(5)异常脉搏应测1分钟2(6)脉搏细弱而触不清 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2 四、测呼吸:(1)测脉后将手仍按在诊脉部似数脉搏状1(2)观察患者胸腹部的起状1(3)一般成人或 儿童数半分钟乘21(4)呼吸不规则及婴儿默数1分钟1(5)气息微弱不易观察者用棉花少许置于患者鼻 孔前1(6)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1(7)记录脉搏、呼吸1 五、测血压:(1)患者取坐位或卧位1(2)露出一臂至肩部、袖口不可太紧1(3)伸直肘部、手掌向上 1(4)用垫巾包妥上臂中部1(5)血压计“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1(6)放平血压计、驱 净袖带内空气1(7)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其下缘距肘部2-3cm,松紧适宜1(8)打开水银糟开关 1(9)在肘窝部扪及肱动脉搏动音消失1(10)戴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体贴肱动脉处1(11)关闭气门,打 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7-44Pa(12)慢慢放开气门使汞柱缓慢下降,注意汞柱所指刻度 1(13)整理血压计及床单位,记录1 六、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1 1、患者对护士操作满意2 2、测量结果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4 3、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操作熟练4
11
4
11
1
评价 10分
2 4 4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
规定操作时间:10分钟(口腔温)12分钟(腋温)
科室: 姓名: 项目 内 容 1、全身情况:年龄、目前病情、神志和意识状态 2、局部情况:(1)30分钟内有无进食、冷饮、吸烟或面颊部冷、热敷、有无剧烈运动等,如有应隔 患者 30分钟再测口温(2)婴幼儿、精神病患者、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禁忌测口温 3、心理状态:有无害怕、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 评 4、健康知识:患者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与否的认识 估 5分 环境 环境清洁、安静 1、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2、检查血压器,注意玻璃管有无损坏,水银有无漏出,加压气球、橡胶管有无老化、漏气,听诊 用物 器是否完好 3、其他用物是否齐全 预期 1、结果准确,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目标 2、患者明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意义,主动配合 计 1、护士:(1)衣(2)帽(3)鞋(4)口罩(5)洗手(6)根据病情选择体位和测温的方法 划 2、患者:理解目的,愿意合作 5分 准备 3、用物:测温盘内盛:(1)体温计(2)卫生纸(3)记录本(4)笔(5)有秒钟的表(6)听诊器(7)血压计(8)石蜡 油(9)棉签(10)弯盘(11)垫巾(12)消毒液(13)干棉球 4、环境准备:向患者做好宣传教育,保持病室安静、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