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和处理
中医儿科学 传染病 几种疹病的鉴别诊断表
附)一
二幼儿急疹治疗原则-----解表清热(病位在肺卫)
邪郁肌表-----银翘散(解表清热)
毒透肌肤---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清热生津)
三风疹治疗原则-----疏风清热(病位在肺卫)
邪犯肺卫证----银翘散(疏风解表清热)
邪入气营-----透疹凉解汤(清气凉营解毒)
四猩红热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痧毒蕴于肺卫薰灼咽喉内伤血络外泄肌肤病机)邪侵肺卫---解肌透痧汤。
(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毒炽气营----凉营清气汤。
(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疹后阴伤----沙参麦冬汤。
(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增补)五水痘清热解毒利湿原则。
邪伤肺卫----银翘散(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邪炽气营----清胃解毒汤(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重点记忆)病机是邪郁肺脾,于内湿相搏,外泄肌表。
儿科常见皮疹的区别
荨麻疹荨麻疹又叫“风疹块”,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血管瓜性皮疹。
患儿皮肤痒,出现红色风团,大小形态不一,也可融成一片。
有的孩子会反复发作,成批发生,哭闹不安。
可因食物(鱼、虾、蟹、贝壳类、食用菌类等)、虫咬、花粉或化学粉尘吸入,或因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而引起,有时家长和医生也很难找出原因。
水痘水痘多见于6个月至6岁的小儿,新生儿也可得病,传染性很强。
起病急,发热、全身不适常与皮疹同时出现。
皮疹特点:开始为红色小斑疹和丘疹,几小时或1日后变成圆形疱疹,大水不一,开始几天皮疹陆续分批出现,水疱浆液清亮,若有细菌感染,则疱内有混浊浓液,水疱很容易破,破后结痂,所以在孩子身上同时可看到丘疹、水痘疹。
在头面部及躯干较多,四肢少,在口腔、肛门及外阴处亦可看到皮疹。
注意:家中老年人患带状疱疹时,小儿易得水痘。
因此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必须与孩子隔离开,以免传染。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在日本首先发现,又叫“川崎病”。
病因不清楚,国内近来也不断报告病例,婴幼儿多见。
临床上开始发热,眼结膜充血发红,唇有破裂,口腔粘膜发红,手指脚趾有硬性水肿,发热2~3天后全身可见到红色斑丘疹或充血性红疹,可能误为“麻疹”或“猩红热”。
恢复期体温下降,皮疹消退,指(趾)端皮肤有脱皮。
肛门周围和臀部亦有片状脱皮,本病有部分小儿影响心脏,引起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需引起重视。
哪些皮疹应该隔离1、幼儿急疹本病一般均为婴儿发病,可在婴幼儿中传染,因此患儿应在家进行休息隔离,直到身上皮疹消退方可接触其他宝宝。
2、水痘传染性很强,应在家隔离到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避免与其他邻居小朋友接触。
3、风疹患儿应在家卧床休息,隔离至出疹后5日方可去托儿所、幼儿园或学校。
患儿不应与早期孕妇接触,以免影响胎儿产生畸形。
4、麻疹无并发症的孩子,在家隔离至出疹后5天才可与其他小朋友接触。
5、猩红热患儿应在家卧床休息,进行呼吸道隔离直至体温正常及症状消失、皮疹消退,再去医院作咽试纸培养,待培养无链球菌生长后方可去幼儿园或上学。
幼儿急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幼儿急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者:刘芙蓉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02期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常见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或7型(HHV-7)感染引起的.6-18月龄是发病的高峰年龄段。
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
成人可携带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通过唾液将病毒传播给宝宝。
1.发病急,突然出现高烧,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甚至更高。
部分宝宝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发热,发热持续时间一般在3-5天不等。
此后,宝宝的体温骤降或逐渐降至正常。
少部分宝宝可能高热时发生惊厥。
2.宝宝的年龄,绝大多数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3月龄以下的少见。
3.从精神状态的情况看,即便有高烧,多数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少部分宝宝会出现烦躁、食欲下降、轻微腹泻、轻微咳嗽等,检查常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4.从皮疹来看,发热3-5天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为躯干部红色的皮疹(直径2-5毫米),随后扩散到颈面部和肢体,按压褪色,皮疹持续1-2天后消退,皮疹消退后没有色素沉着或脱眉。
幼儿急疹的诊断一般是回顾性的臨床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进一步确诊呢?1.血常规。
幼儿急疹患儿血常规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相对增多。
血常规检查简单方便,可以协助幼儿急疹的诊断。
2.血生化。
反复高热时可以检查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部分可能发生肝功能及心肌酶轻微损害。
3.病毒抗原检测。
检测外周血、唾液或病变组织中病毒抗原,可早期快速帮助诊断。
4.病毒抗体检测。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的IgM和IgG抗体,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
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升高,说明感染存在。
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
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持续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较长时间。
5.病毒核酸检测。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皮疹图谱和治疗
完整ppt
3
麻疹(measles)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以上呼吸 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典型皮疹为其特 点。 经呼吸道传播,好发在6个月到5岁的小儿,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麻疹 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为稀疏 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出疹顺序也有特点:始见于耳后、 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 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皮疹+口腔有白色黏膜斑就可诊断;
完整ppt
13
完整ppt
14
在出疹期初期还可以看到草莓舌,之后2-3天变成杨梅舌 (白草梅舌和红草莓舌)。舌头变化也是猩红热的典型特 点。
完整ppt
15
猩红热草莓舌及脱皮
猩红热和麻疹一样,从耳后开始 起疹(麻疹是耳后一麻,猩红热 是耳后一热),3-5天开始蜕皮、 消失。
完整ppt
16
完整ppt
完整ppt
20
五、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肠道病毒柯萨奇,手足口臀可累及;
目前尚无特效法,对症治疗防并发。
四不现象是典型,肢体抖动危重症。
完整ppt
21
完整ppt
22
完整ppt
23
完整ppt
24
完整ppt
25
六、水痘
一日发热斑丘出,然后晶莹如白露; 或痒或痛不尽同,四世同堂是此痘。 遇到此病莫要怕,隔离护理及早处; 抗组胺加抗病毒,预后良好无色素。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和处理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幼儿急疹是指婴幼儿出现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的一种症状,也可以称为“婴儿玫瑰疹”,主要是由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无症状的成年患者是该疾病最主要的传染源,容易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幼儿急疹好发于每年的春秋两季,但大多数情况来说并无明显的季节性,为散发病例。
因此,我们应及时掌握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并在出现相似的症状后及时就医,做好早期的干预处理,以减轻疾病对患儿的影响。
下面,就跟着我们一起了解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吧!一、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1.发热。
一般而言,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多在在7~14d,平均保持在10d左右。
在潜伏期内,患儿并不会出现任何的身体不适或前驱症状,只是在潜伏期过后会突发高热,并且体温始终保持在39℃以上,有的患儿在高热发生后还伴随着惊厥症状。
其次,除了发热惊厥以外,患儿还会出现轻微的食欲不振,但是精神状态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但是有个别患儿也会出现呕吐、恶心、咳嗽等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出现口周肿胀及血尿。
从咽喉部变化来看,患儿还可能会出现轻度扁桃体充血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在潜伏期过后,患儿的发热症状会维持3~5d,在此过后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但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患儿还会伴随出疹的症状。
幼儿出疹的皮疹常见的是玫瑰红色斑丘疹,呈发散分布,直径不等,大约在2~6mm之间,很少会出现融合出疹的现象。
从大部分患儿的出疹情况来看,皮疹多发生在面颈部及躯干处,而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维持1~2d后皮疹会逐渐消退。
但是无需担心的是出疹并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痕迹,并且也没有色素沉着和脱屑等现象。
少数患儿在发病早期会出现腭垂红斑,但是此类症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退,家长也不用过度紧张。
3.其他症状。
除了发热和出疹以外,幼儿急疹的其他症状还包括腹泻、流涕、食欲减退、眼脸水肿等,部分患儿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幼儿急疹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根据病程和病情兼辨脏腑及轻重。 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根据病程和病情兼辨脏腑及轻重。 病位以卫气为主,一般不深入营血。 病位以卫气为主,一般不深入营血。 1.辨病期 辨病期——发热期(邪郁肌表)、出疹期(毒透肌肤) 发热期( )、出疹期 辨病期 发热期 邪郁肌表)、出疹期(毒透肌肤) 2.辨轻重: 辨轻重: 辨轻重 轻症——因势利导,邪由表出,邪祛正复 因势利导, 轻症 因势利导 邪由表出, 从病势看 重症 重症——邪毒过盛,或小儿正气不足,热扰心肝, 邪毒过盛, 邪毒过盛 或小儿正气不足,热扰心肝, 可暂时出现烦躁不宁、 可暂时出现烦躁不宁、神昏抽搐 从出疹看 轻症——疹出稀疏,邪热不盛,病情较轻 疹出稀疏,邪热不盛, 轻症 疹出稀疏 重症——疹出稠密,疹色较暗,为热毒较重 疹出稠密, 重症 疹出稠密 疹色较暗,
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
疏风清热解毒为主
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
邪郁肌表(发热期) 邪郁肌表(发热期)
毒透肌肤(热退疹出期) 热退疹出期)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中药成药 2.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西医疗法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 主要是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必要 时酌情给予小量退热药物。 时酌情给予小量退热药物。高热伴烦躁不安应 尽早使用镇静剂,如出现惊厥应给予止惊药物, 尽早使用镇静剂,如出现惊厥应给予止惊药物, 苯巴比妥可致药物皮疹,应避免使用。 苯巴比妥可致药物皮疹,应避免使用。
概述
(五)治疗转归
预后良好。多数可顺利康复,病后可获得 预后良好。多数可顺利康复, 持久免疫力,很少有二次发病。 持久免疫力,很少有二次发病。极少数 严重并发症者病情危重或导致死亡, 严重并发症者病情危重或导致死亡,需 引起重视。 引起重视。
第二节 幼儿急疹
4、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 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 胞相对增多。 胞相对增多。 5、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可在咽部分泌物中查 见病毒抗原。 见病毒抗原。 6、患儿恢复期血清学检测风疹病毒抗体增加 4倍以上。 倍以上。
二、诊法提示
1.注意询问流行病学史。 注意询问流行病学史。 2.注意观察发热与出疹的关系、皮疹的特点。 注意观察发热与出疹的关系、皮疹的特点。 3.注意检查耳后、颈后、枕部淋巴结。 注意检查耳后、颈后、枕部淋巴结。 4.不典型的病例可做病毒分离及检测病毒抗 原或血清抗异性抗体。 原或血清抗异性抗体。
二、诊法提示
1.注意发病年龄。 注意发病年龄。 2.观察发热期精神状态、体格检查。 观察发热期精神状态、体格检查。 3.观察出疹期发热与出疹的关系、皮疹的特点。 观察出疹期发热与出疹的关系、皮疹的特点。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证治分类
一、辨证要点 辨轻重证 轻证:高热不甚,精神良好,其他症状轻 微,皮疹稀疏 重证:高热甚重,烦躁不宁,或出现一时 性神昏、抽搐,皮疹稠密
风热时邪
口鼻
侵犯肺胃
外发
肌肤
诊断
诊断要点 诊法提示
一、诊断要点
1、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2、起病急骤,常突然高热,常达39℃~40℃或 起病急骤,常突然高热,常达39℃ 40℃ 更高,持续3~4天后热退,全身症状轻微。 更高,持续3 天后热退,全身症状轻微。 3、身热始退,或热退稍后,即出现玫瑰红色皮疹。 身热始退,或热退稍后,即出现玫瑰红色皮疹。 4、皮疹以躯干、腰部、臀部为主,面部及肘、膝 皮疹以躯干、腰部、臀部为主,面部及肘、 关节等处较少。皮疹出现1~2天后即消退 天后即消退, 关节等处较少。皮疹出现1~2天后即消退,疹退 后皮肤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后皮肤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5、实验室检查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 实验室检查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 胞相对增多。 胞相对增多。
幼儿急疹98例诊治体会
1381幼儿急疹98例诊治体会关文达贾斌韩笑冬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院(157000)摘要:幼儿急疹多发于6个月至18个月的婴幼儿,是由于人疱疹病毒6型引起的一种疾病,热退后出疹是幼儿急疹的主要特点。
常在高热3~5天后,皮疹在热退和热度将退时出现。
但在发病初期与一般小感染似乎没有差别,但本病3~5天的高热期会给家长带来恐慌,为了能在病初即可较明确的诊断该病,特别帮助年轻医师更高的认识该病的特点,以向家长交待好预后,笔者总结分析98例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关键词:幼儿急疹;西医治疗;中医药疗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患儿。
现则病例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4.5个月~9个月共70例,9个月~24个月共28例。
临床表现体温38~39℃50例;39~41℃48例;合并高热惊厥6例;合并腹泻5例;合并支原体感染8例。
随机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及中医治疗组各49例。
两组病例在病程、年龄、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可比性。
1.2体格检查全部患儿精神状态好,咽部正常30例,轻度充血50例,明显充血18例,未见其它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末梢血白细胞总数病初24小时,12例在(15~20)×109/L,38例在(10~15)×109/L,26例在(9~10)×109/L,22例在(5~9)×109/L,发病后36~48小时末梢血10例在(3~4)×109/L,76例在(2~3)×109/L,12例在(1.5~2)×109/L。
1.3西医治疗组更昔洛韦每次5-8m g/kg,每日2次口服或静滴,连续用药3天。
发热38.5℃以上者给予口服布洛芬或扑热息痛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患儿多饮水、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中医治疗组:发热期给予银翘散加减,热退期给予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多饮水。
小儿发热伴皮疹 这 13 种疾病需掌握!
小儿发热伴皮疹这 13 种疾病需掌握!众多儿科疾病均可能出现发热伴全身或局部皮疹。
这些发热出疹性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后者包括炎症性/免疫性疾病等。
本文重点讨论一组常见或重要的小儿发热出疹性疾病临床特征。
常见小儿发热出疹性疾病分类细菌性1.猩红热猩红热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多数发生于1-10岁儿童。
猩红热躯干皮疹皮疹特点:鲜红色斑丘疹,密集而均匀,压之退色,偶呈「鸡皮样」丘疹。
在皮肤皱褶处呈紫红色线状条纹,称「帕氏线」。
面颊充血,口鼻周围相比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
其他特点:发热;多数伴有扁桃体炎或咽炎;草莓舌(舌乳头鲜红色,后舌部呈牛肉红);白细胞计数升高;分泌物培养可有溶血性链球菌生长;疹退1周后片状脱屑。
2.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性脓疱病,致病因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进入血循环的表皮剥脱毒素,大多数发生于婴儿。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颈部皮疹皮疹特点:初为口周或眼周红斑,随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近端,甚至泛发全身。
红斑逐渐出现松弛样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
皮肤大面积剥脱后可有潮红糜烂面,似烫伤样,口周可有放射状裂纹,手足皮肤可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伴明显疼痛。
预后可有糠状脱屑,不留瘢痕。
其他特点:发病急骤;皮疹前有1-2天发热;细菌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毒性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HHV)6、7型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大多数发生于6月-3岁儿童。
幼儿急疹后腰部皮疹皮疹特点:热退9~12小时出现皮疹(热退疹出),呈玫瑰色/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疹间有正常皮肤。
几小时后皮疹开始消退,1~2天内消退,消退后无色素沉着或脱屑。
其他特点:体温高达39℃~41℃,持续3~5天;可有软腭红色丘疹(N agayama点)、局限性眼睑水肿。
2.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HHV-3)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幼儿急疹的诊断及治疗
需与风疹、麻疹、猩红热等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风疹全身症状轻,耳后、枕后淋 巴结肿大并触痛;麻疹有明显的卡他症状,口腔可见麻疹黏膜斑等;猩红热皮疹多在发
热1~2天出现,且出疹时高热,皮肤弥漫性充血,疹退后伴脱皮等。
03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抗病Fra bibliotek治疗策略更昔洛韦(Ganciclovir) 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幼儿急疹,但需在医 生指导下使用,注意剂量和疗程。 阿昔洛韦(Aciclovir) 另一种抗病毒药物,对某些疱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可 用于幼儿急疹的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 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于幼儿 急疹的治疗。
综合治疗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综合治疗措施,包括 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和皮肤护理等,取得了良好 的治疗效果。
家长沟通与教育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教育,对于缓解家长焦 虑、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
诊疗流程待优化
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发现诊疗流程存在一定程度的繁琐和重复,需 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诊疗效率。
发病原因
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这些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 周围人群。
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分布
幼儿急疹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中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季节特点
幼儿急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秋季节为 高发期。
地域差异
幼儿急疹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无明显的 地域差异。
清热解毒
中医药治疗幼儿急疹以清 热解毒为主,可选用具有 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汤剂 或中成药。
扶正祛邪
通过扶正祛邪的方法,调 整患儿体内阴阳平衡,增 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 恢复。
幼儿急疹分析课件-PPT精品文档
疾病治疗
• 幼儿急疹具有自愈性,预后良好,治疗原
则以对症处理为主。高热时予物理降温, 并适当应用退热剂,防止高热惊厥;患儿 宜卧床休息,补充足量水分,给予易消化 食物;适当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兰 根冲剂、清解合剂或抗病毒口服液等。发 生惊厥时,可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安 定等;腹泻时,可予止泻及助消化药。
4:临床表现
分为前驱期及出疹期
(1) 前驱期:
患儿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高热,体温达39~40 ℃或更高, 呈稽留热 或弛张热型,持续3~4日后体温骤降,也有少 数病例体温逐渐降落,或高热24h后降至正常,再继以 间歇发热2~3日降至正常。大多数病儿除高热外, 一般 情况良好,少数病儿于高热时出现惊厥和脑膜刺激征。 发病在冬季常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多数有鼻 炎,咽部轻或中度充血。夏秋季发病者常伴有恶心、呕 吐、腹泻等。
2:发病机制
• 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病毒由呼吸
道侵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 皮疹为病毒血症末期病毒在皮肤组织中被 抗体中和所致。但多数人认为皮疹为病毒 血症本身造成的局部表现,但为何会有热 退出疹的现象,仍未获解答。
3:流行病学
• 本病一年四季可见,但以冬春季为最多。发病
人群以6个月以上至2岁的婴幼儿为主。尤以1 岁以下婴幼儿最多。国外有学者对年龄为4~ 12 个月的幼儿急疹进行统计80%以上为生后6 个月发病。病儿、无皮疹的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都是本病的传染源得终身的免疫力。 健康带 毒者可能是原发感染的主要来源,可经唾液及 血液传播。发病后人多可获终生免疫。
(2):出疹期
• 皮疹大多出现于发热3~4日,体温骤退后,少数在退热时
出现皮疹,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皮疹呈淡红色斑疹或斑丘 疹,直径约~3mm,周围有浅色红晕,压之褪色,多呈散 在性,亦可融合,不痒,皮疹由颈部和躯干开始,1日内 迅速散布全身,以躯干及腰臀部较多,面部及四肢远端皮 疹较少,肘膝以下及掌跖部多无皮疹。皮疹数小时后开始 消退,1~2日内完全消失,不脱屑,无色素沉着。发热期 少数患者在软腮及悬雍垂可见淡红色斑疹,出疹后即消失。 颈部淋巴结肿大,尤以枕后及耳后淋巴结为明显,热退后 可持续数周才逐渐消退,脾脏偶可肿大。本病一般症状较 轻,多数为良性经过。
幼儿急疹症状及应对方法
幼儿急疹症状及应对方法什么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有什么症状?幼儿急疹怎么护理?幼儿出现急疹怎么应对?宝宝出现急疹的时候,妈妈们应该怎样立即处理下面店铺为您介绍幼儿急疹的症状及相关应对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特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由于外感风热湿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
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
常见于出生六个月至一岁以内的宝宝。
患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幼儿急疹症状婴儿在6个月以后易发幼儿急疹是由于从这个时候起,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失。
没有哪种病会像幼儿急疹这样,使不同的婴儿具有如此相同的病程。
一般的疾病总会有症状的轻重之分,有的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幼儿急疹却不分月龄、季节、地区,病程千篇一律,且没有任何并发症。
幼儿急诊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发病的初期只是持续发热3天。
婴儿与往常不同,气色不佳且没有精神,一摸头部很热,量体温在38到39度左右。
有时出现轻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状。
然后在第4天退烧以后开始出疹。
在发热的头3天里,婴儿的症状与"感冒"、"睡觉着凉"、"扁桃体炎"是完全一样的。
只有到退热后疹子出来,才能最后确诊。
退热后,婴儿的胸部、背部会出现像被蚊子叮了似的小红疹子,这些疹子到晚上就会渐渐扩散,到了晚上就会波及到脸、脖子和手脚。
对婴儿麻疹有所了解的人会误以为是麻疹。
可是麻疹在出疹子时有高热,而幼儿急疹则是在退热以后才会出疹子的。
婴儿虽然已退热,但仍是萎靡不振、爱哭,第3天晚上或者第4天晚上还会排稀便。
完全恢复要在第5或第6天,婴儿的疹子变少,精神也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状态,到这时可以说婴儿已经痊愈了。
幼儿急疹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总数减少,伴中性粒细胞减少。
也可随后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多。
2、病毒分离病毒分离是HHV-6、7型感染的确诊方法。
HHV-6、7型可在新鲜脐血单核细胞或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增殖。
幼儿急疹医学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1. 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3-5天。
2. 皮疹:热退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臀部,持续1-2天。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其他症状:轻微流涕或咳嗽,但精神状况良好。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01
诊断依据
02
03
04
1. 年龄: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 的儿童。
政策法规变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评估
政策法规变化
政策法规的变化对幼儿急疹医学行业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政府对 医疗行业的监管政策、医保政策、人 才培养政策等都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 影响。
影响评估
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对行业的竞争格 局、市场准入、技术创新等方面产生 影响。同时,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可能 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幼儿急疹医学行业未来将朝着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 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幼儿急疹医学行业的发展前景 广阔。
应对策略建议
为了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建议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加强与政府、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加 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
一名2岁幼儿,发热3天后出现 皮疹,诊断为猩红热,由于抗 生素使用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一名1岁半幼儿,高热持续4天 ,热退后出现皮疹,伴有咳嗽 、流涕等症状,诊断为麻疹, 由于家长隐瞒病史导致病情恶 化。
医生应加强对疾病的认知和诊 断能力,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同时,家长也应及时向医生 提供孩子的病史和症状等信息 ,以便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和治疗方案。
幼儿急疹主管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真题
幼儿急疹主管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真题导语:又称幼儿急疹(exanthema subitum) ,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特点为婴幼儿在高热3~5 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同时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内容吧。
【真题库】1.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A.发热1~2天出疹B.热退后全身出疹C.出疹时全身体温升高D.皮疹常有融合E.疹退后皮肤留有棕色色素沉着答案:B【真题库】2.?6个月女婴,发热3天,体温39℃。
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咽充血,耳后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
若患儿热退后,伴皮疹出现,可能的诊断是(2003)A?风疹?B?麻疹?C?水痘?D?猩红热?E?幼儿急疹?答案:E(2003)[解析]:6个月小儿,一般情况好,耳后淋巴结肿大,高热3~5天,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典型特点。
故选E。
【真题库】3. (24~25题共用题干) (2004)?7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40℃,流涕,轻咳。
查体:一般情况好,除咽部充血外,未见其他异常,家长一直服用中药治疗。
今日热退,因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而就诊。
24题.?最可能的诊断是?A?风疹 ?B?水痘 ?C?麻疹?D?猩红热 ?E?幼儿急疹?答案:E(2004)25题.?本病的`病原为?(2004)A?麻疹病毒 ?B?腺病毒 ?C?人疱疹病毒6型?D?柯萨奇病毒 ?E?水痘病毒?答案:C(2004)【真题库】4.患儿1岁半。
发热4天,热退后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
其诊断是?A?风疹?B?幼儿急疹?C?猩红热?D?麻疹?E?水痘?答案:B?[解析]: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特点。
考题涉及的考点及练习题: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特征是发热3~5天,热退后全身出疹,并一天内出齐,很快消退。
(一)病因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多见于6~18个月小儿,春秋两季多见。
(二)临床表现潜伏期大致8~14日,平均l0日。
起病急,体温突然升高达39℃~41℃,持续约3~5天,一般情况良好。
幼儿急疹
致病机制
HHV对淋巴细胞具有亲嗜性。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可能经空气飞沫传播。 季节性:呈全年散发,但以冬春季发生较多。 免疫力: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第二次发病
者罕见。 流行性:据报道有小的地区性流行。
病因
目前认为,HHV-6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并 不是惟一的病原。HHV-7感染亦可引起本症。 HHV-6还可引起婴儿发生无皮疹的急性发热 性 疾病。
释放障碍→病毒持续感染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接种史;接触史) 各期典型临床特征 前驱期:卡他征+麻疹黏膜斑 出疹期:出疹顺序及形态,疹出热高特点 恢复期: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 实验室检查:多核巨细胞、血清抗体(特异性 IgM或IgG≥4倍↑)、病毒分离、病毒抗原和 基因检测
预防
隔离传染源: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 治疗),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肺炎10天 切断传播途径:紫外线、通风;晒洗 增强免疫: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
幼儿急疹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血象末梢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显著增高,可达 70~90%。也可随后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多。 2、病毒分离:病毒分离是HHV-6、7型感染的确诊方法。 3、病毒抗原的检测:病毒抗原检测适于早期诊断,但病毒血症维持 时间短,很难做到及时采取标本。目前广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细胞和组织内病毒抗原。抗原阳性结果可作为确诊的依据。 4、病毒抗体的测定:采用ELISA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 HHV-6、7型IgG、IgM抗体,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IgM 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增高等均可说明HHV6、7感染的存在。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可持续 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长 时间。但由于疱疹病毒之间存在一定抗原交叉,其他疱疹病毒感染 也可引起抗体增高,可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加以鉴别。 5、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检测HHV-6、 7 DNA。
幼儿急症的症状及处理
幼儿急症的症状及处理一、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
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
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
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所以是会传染的。
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
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
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
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要注意这3点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幼儿急疹要注意这3点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这种疾病虽然对患者不会造成大的损害,但也会给他们带来肯定的困扰,尤其是孩子的家长。
那么你知道幼儿急疹的发病缘由和症状表现都有哪些吗,幼儿急疹留意事项是什么呢,怎样去预防呢,护理患儿的方法又有哪些呢?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消失玫瑰红色的斑丘疹。
大部分宝宝在1-3天症状就会消逝。
宝宝不会觉得瘙痒,除特别状况外1周左右就会痊愈,所以不用特殊担忧。
幼儿急疹留意事项1、高烧勿太担忧幼儿急疹好发于婴幼儿身上,而且经常会成为宝宝诞生以来的第一次发烧,而且还是高烧。
幼儿急疹发病时最让爸妈担忧的就是高烧不退,即使服用退热药,也要不了多久体温就会又上升。
但爸妈应当留意到,宝宝虽然热度很高,但精神状态并不是太坏,基本不影响玩耍和饮食。
这一点是与其他疾病有所不同的。
幼儿急疹患病后,患儿可以获得长久免疫力,很少其次次发病。
2、哺乳妈妈需要增加液体补充量假如是还在哺乳期间的宝宝,妈妈则需要增加液体补充量,孩子生病时都比较依靠妈妈的哺乳,尽量多喂奶,提高宝宝免疫力。
妈妈留意饮食中不食用鸡蛋、鱼类、虾类、蒜、韭菜等食物,生冷或辛辣食物也尽量不要食用。
3、加强孩子反抗病毒侵袭力量幼儿急疹是一种轻型传染病,所以在冬春季节爸妈可以每天给小儿使用板蓝根,用以加强小儿反抗病毒侵袭的力量,预防疾病。
临床表现1.发热埋伏期1-2周,平均10天。
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患儿除了有食欲不振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转变,但亦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咳嗽、鼓膜炎症、口周肿胀及血尿、极少数消失嗜睡、惊厥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热退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慢慢扩散到四肢近端。
儿童发热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 当并发细菌感染时,如咽部、扁桃体的 β- 溶血性链球
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G、红霉素等。
• 慎用氨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可出现多形性皮疹。
• 重症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 、IVIG。
• 抗病毒:阿昔洛韦、等可能有效。
疱疹性口炎的治疗:
儿童发热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杨作成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
皮疹是儿科的常见体征,有斑、丘、疱疹及紫癜。 同一种皮疹可见于不同疾病 同一疾病又可有不同型皮疹 根据不同疾病的前驱表现,发热与发疹的关系、皮 疹的形态、分布、出疹和退疹的演变过程及伴随症 状的不同,分析皮疹的特点,有助于原发病的诊断 及鉴别诊断。
4、局部非对称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婴儿湿疹, 尿布皮炎,皮肤真菌感染, 对机械、温度或物理损害的皮肤反应。
儿科常见发热、发疹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麻疹、风疹、猩红热、幼儿急症、传染
性红斑;水痘,天花,手、足、口病; ECHO病毒、传单
出血热等。
立克次氏体病:斑疹伤寒、战壕热。 细菌性疾病:流脑、败血症、脓疱病等。 2.结缔组织病伴发皮疹:川崎病、风湿热、类风湿关节
疾病 猩红 热 水痘 肠道 病毒 感染
全身症状及其他 特征 高热,中毒症状 重,咽峡炎,杨 梅舌,环口苍白 圈,扁桃体炎 很轻 发热、咽痛、流 涕、结膜炎、腹 泻、全身或颈、 枕淋巴结肿大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疹关系
皮肤弥漫充血,上有密 发热1-2天出 集针尖大小丘疹,持续 疹,出疹时高热 3~5天退疹,1周后全身 大片脱皮 透明水疱疹,周围有红 发热1日出疹, 晕,同一部位可有斑、丘、 可无发热 水疱、结痂各期皮疹 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 发热时或热退后 少融合,1~3天消退, 出疹 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 样或水泡样皮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和处理
幼儿急疹是指婴幼儿出现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的一种症状,也可以称为“婴儿玫瑰疹”,主要是由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无症状的成年患者是该疾病最主要的传染源,容易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幼儿急疹好发于每年的春秋两季,但大多数情况来说并无明显的季节性,为散发病例。
因此,我们应及时掌握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并在出现相似的症状后及时就医,做好早期的干预处理,以减轻疾病对患儿的影响。
下面,就跟着我们一起了解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吧!
1.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
1.
发热。
一般而言,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多在在7~14d,平均保持在10d左右。
在潜伏期内,患儿并不会出现任何的身体不适或前驱症状,只是在潜伏期过后会突发高热,并且体温始终保持在39℃以上,有的患儿在高热发生后还伴随着惊厥症状。
其次,除了发热惊厥以外,患儿还会出现轻微的食欲不振,但是精神状态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但是有个别患儿也会出现呕吐、恶心、咳嗽等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出现口周肿胀及血尿。
从咽喉部变化来看,患儿还可能会出现轻度扁桃体充血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
出疹。
在潜伏期过后,患儿的发热症状会维持3~5d,在此过后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但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患儿还会伴随出疹的症状。
幼儿出疹的皮疹常见的是玫瑰红色斑丘疹,呈发散分布,直径不等,大约在2~6mm之间,很少会出现融合出疹的现象。
从大部分患儿的出疹情况来看,皮疹多发生在面颈部及躯干处,而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维持1~2d后皮疹会逐渐消退。
但是无需担心的是出疹并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痕迹,并且也没有色素沉着和脱屑等现象。
少数患儿在发
病早期会出现腭垂红斑,但是此类症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退,家长也不用过度紧张。
3.
其他症状。
除了发热和出疹以外,幼儿急疹的其他症状还包括腹泻、流涕、食欲减退、眼脸水肿等,部分患儿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若2岁以下的婴幼儿出现突发高热,但是没有其他明显的体征变化,在高热褪去后伴随皮疹时,应及时考虑是否出现幼儿急疹。
同时,还需要与风疹、麻疹等其他疾病作出辨别。
1.
幼儿急疹的处理方法
1.
一般处理。
幼儿急疹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
轻度患儿可以建议卧床休息,并予以充足的热量和水份,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以防出现脱水、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针对可以进食的患儿,可予以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进食或者食欲不振的患儿,可予以静脉补充或者逼死,按照患儿的个体情况补充生理所需的热量及液体量。
在临床上,患儿的高热症状持续不退时,体温若升高1℃,补液量也应随着增加。
对于高热伴随惊厥或者腹泻的患儿,同样应该适当增加补液量。
2.
高热降温。
患儿在出现高热症状时,应予以高热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等。
其中,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多种,例如降低环境温度、采用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温度保持在20℃左右,按普通灌肠法进行处理)、温水浴等。
由于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并不稳定,特别是新生儿,在出现急诊时原则上不宜采用药物降温。
但是,在物理降温并不起效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选择外用栓剂,以减少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可以结合患儿的年龄和高热症状来选择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
对于持续高热的患儿可采取退热剂交替使用,而注射安痛定等激素治疗不能作为患儿高热降温的常用药物。
3.
其他对症处理。
针对哭闹烦躁的患儿,可以采用镇静剂处理;针对高热伴随惊厥患儿,在予以高热处理的基础上及时止惊;适当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例如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等;针对腹泻患儿,可以予以助消化药或者其他止泻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谨慎使用抗生素,避免在产生皮疹后导致诊断出现失误。
但针对免疫缺陷的患儿或者是重度病例,则需予以抗病毒治疗。
目前,临床上尚未探究出一套完整的抗病毒药物。
【科普小结】幼儿急疹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但是在出疹前并没有其他明显症状,潜伏期较长,因此在临床上也难以作出预测判断。
因此,我们应加强了解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在出现发热和发热后出疹症状时,考虑幼儿急疹的可能,及时带患儿就医。
幼儿急疹具有自愈性,预后良好,严重的并发症很少发生。
而针对急疹患儿,临床处理原则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出院后需要注意隔离患儿至出针后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