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含量超过了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使得水的性质发
生变化,影响使用。
2.天然水按水源的种类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
3.天然地表水杂质特征:天然地表水体的水质和水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几乎各种污染
物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流入地表水,且向下游汇集。
4.按杂质的颗粒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类。
5.表征水的物理性质的指标有色度、嗅、味、混浊度、固体含量及温度等。
6.表示污水物理性质的指标有水温、嗅味、色度以及固体物质等。
7.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物质。
8.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一定条件下,即水温为20C,由于好氧微生物的生活活动,
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和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单位为mg/L。
9.化学需氧量(COD):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氧化成CO2和H2o,测
定其消耗的氧化剂量,用mg/L来表示。常用的氧化剂有两种,即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重铬酸钾的氧化性略高于高锰酸钾。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COD;
用高锰酸钾做氧化剂测得的值为CODmr或OC。
10.总有机碳(TOC):将一定数量的水样,经过酸化后,注入含氧量已知的氧气流中,再通
过铂作为触媒的燃烧管,在900C高温下燃烧,把有机物所含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记录CO2的数量,折算成含碳量即为总有机碳。
11.总需氧量(TOD):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等。将其氧化后,分别
产生CO2、H2O、NO2和SO2等物质,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以mg/L表示。
12.无机物指标主要包括氮、磷、无机物类和重金属离子及酸碱度等。
13.水体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经过复杂的过程,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受污染的水体部
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来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水体净化现象从净化机理来看可分为三类,即物理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净化作用。
14.氧垂曲线:由于污水排入水体后,水体中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
15.给水工艺常用流程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
16.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7.城市污水根据其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对污水
中的悬浮的无机颗粒和有机颗粒、油脂等污染物质的去除,一般由沉砂池、初沉池完成处理过程,也称物理处理法。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状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也称生物处理法。三级处理和深度处理既有相同之处,又不完全一致。
18.工业废水处理流程:污水——澄清——回收有毒物质处理——再用或排放。
19.格栅是后续处理构筑物或水泵机组的保护性处理设备。格栅的作用:用以拦截较粗大的
悬浮物或漂浮杂质,如木屑、碎皮、纤维毛发、果皮、蔬菜、塑料,以便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20.调节池的作用:中和PH值、减小防止冲击负荷、贮存水量、调节水温,调节池的类型
有:水量调节池和水质调节池。
21.分散体系:是指有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而组成的体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
散相,在分散相周围连续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22.胶体的基本特性:光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的表面性能、电泳现象、电渗现象
23.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征。胶体的的稳定性分
为动力学稳定和聚集稳定两种。
24.混凝:是指水中胶体颗粒即微笑悬浮物的聚集过程,它是凝聚和絮凝的总称。凝聚:是
指水中胶体被压缩双电层而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絮凝:是指脱稳胶体相互聚结成大颗粒絮体的过程。
25.描述水的混凝现象的四种机理:压缩双电层作用机理、吸附和电荷中和作用机理、吸附
架桥作用机理、沉淀物网捕作用机理
26.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水温、PH值、碱度、悬浮物含量、水力条件
27.沉淀的四种基本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压缩沉淀
28.沉淀的主要构筑物:沉淀池、气浮池、澄清池
29.沉淀池的类型:一类是沉淀有机固体为主的装置,统称为沉淀池;另一类则以沉淀无机
固体为主的装置,通称为沉砂池。沉淀池的分类: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
30.沉砂池: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倒虹管或初次沉淀池前,用来减轻机械、管道的磨损,
以及减轻沉砂池负荷,改善污泥处理条件。
31.过滤主要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之间粘附作用的结果。
32.单位体积滤层中所截留的杂质量称为滤层截污量。在一个过滤周期内,整个滤层单位体
积滤料中的平均含污量称“滤层含污能力”,单位为g/cm3或kg/m3.
33.普通快滤池又称四阀滤池。过滤时,关闭冲洗水支管4上的阀门与排水阀5,开启进水
支管2与清水支管3上的阀门,原水经进水总管1、进水支管2由浑水渠13流入冲洗排水槽6后从槽的两侧溢流进入滤池,经过滤料层7、承托层8后,由底部配水的配水支管9汇集,再经配水系统干管10、清水支管3、进入清水总管12流往清水池。反冲洗时,关闭进水支管2与清水支管3上的阀门,开启排水阀5与冲洗水支管4上的阀门,冲洗水由冲洗水总管11、冲洗水支管4、经底部配水系统的配水干管10、配水支管9及支管上均匀分配的孔眼中流出,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滤池平面上,自上而下穿过承托层7即滤料层8 。
34.K80的大小反应了滤料颗粒粗细不均匀程度,K80越大,则粗细颗粒的尺寸相差越大,
颗粒越不均匀,对过滤和反冲洗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35.配水系统位于滤池底部,其作用:一是反冲洗时,使反冲洗水在整个滤池平面上均匀分
布;二是过滤时,能均匀的收集滤后水。
36.大阻力配水系统是“穿孔管大阻力配水系统”,它是由居中的配水干管和干管两侧接出
的若干根间距相等且彼此平行的支管构成。在支管下部开有两排与管中心铅垂线成45度角且交错排列的配水孔。优点:配水均匀性较好,但系统结构较复杂,检修困难,而且水头损失很大,冲洗时需要专门设备,动力耗能多,故不能用于反冲洗水头有限的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
37.中、小阻力配水系统:如果将干管起端流速v1和支管起端流速v2减小至一定程度,配
水系统压力不均匀的影响就会大大消弱,此时即使不增大孔口阻力系数S1,同样可以实现均匀配水,这就是小阻力配水系统的基本原理。
38.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
间。在相界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累积或浓集。
39.吸附的三种类型:物理吸附:特征1.是放热反应2.没有特定的选择性3.在较低温下即
可进行,不需要活化能4.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可以较易解吸5.影响物理吸附的主要因素是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化学吸附:特征1.吸附热大,相当于化学吸附热2.有选择性
3.化学吸附比较稳定,当吸附的化学键力较大时,吸附反应为不可逆
4.吸附剂表面的化
学性能、吸附质的化学性质以及温度条件等,对化学吸附有较大的影响。离子交换吸附:特征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吸附越强。电荷相同的离子,其水化半径越小,越易被吸附。
40.消毒的目的就是杀死各种病原微生物,防止水致疾病的传播,保障人们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