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教材框架结构
2019版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

2019版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本模块的内容包括: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七部分。
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1.单元内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得了解清楚基础知识的相互关系,建议每个章节首先让学生绘制知识框图:也可以在章头课使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通过对各单元知识之间内在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2.各单元之间的发展关系本模块各单元内容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三部分: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和育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这三部分的关系如下图:2.1、生物的遗传该部分内容包括第1、2、3、4章,主要是揭示生物在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什么?在哪里?如何传递以及是如何起作用的?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本模块遗传部分的内容基本是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展开的。
这样学生学习遗传知识的过程,犹如亲历了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会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
2.2、生物的变异和育种本模块的第5章内容既是前4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第6章和第7章的重要基础。
本章集中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遗传物质(基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变化?怎样变化?发生的变化对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变异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本章中有关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的内容,与人类的生活联系密切,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模块前五章集中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知识内容是按照科学史的线索展开的,较少涉及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将集中解决这部分问题,并且是按照技术发展历程的线索来展开内容的,以期使学生在了解遗传学原理的应用的同时,在“科学、技术、社会”方面有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启示。
高一上学期的生物教学框架

高一上学期的生物教学框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学会使用生物学实验方法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社会、科学的负责任态度。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细胞与生命活动1. 细胞的概念与结构2.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3. 细胞代谢与能量转化4. 细胞膜的功能第二单元: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DNA2. 遗传规律与变异3. 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三单元: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器官的发育2. 植物激素的作用3. 植物的适应性与环境因素4. 植物的生殖与繁育第四单元:动物的生长发育与行为1. 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2. 动物的行为类型与功能3. 动物的适应性与生态位4. 人与动物的关系第五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类型2. 生态平衡与食物链3. 生物群落的结构与演替4.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 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学知识。
2. 结合实例,解释生物学原理。
3. 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实验教学1. 安排生物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现象。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结果。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
2. 培养学生沟通、协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课外活动1. 布置生物学相关的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组织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3. 鼓励学生参加生物学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评价课堂表现1. 观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人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框架 (1)

人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框架 (1)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人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程的知识框架。
课程
内容涵盖了生物的基本原理、细胞组成、遗传与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学生能够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
和实践能力。
知识框架
以下是人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框架:
1. 生物的基本原理
- 生命活动的特点
- 细胞理论与细胞组成
- 代谢与能量转化
2.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 生物的起源与演化
- 进化的证据与进化机制
3. 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
- 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系统
- 常见生物类群的特点与分类
4.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与细胞器的特点与功能
5. 细胞的代谢过程
- 叶绿素的作用与光合作用
- 细胞呼吸与能量转化
6. 遗传与进化
- 遗传与遗传变异
-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7. 生物工程与基因技术
- 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 基因技术在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总结
人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程的知识框架包括了生物的基本原理、细胞组成、遗传与进化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
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统编高中生物教材框架表

统编高中生物教材框架表
本文档旨在概述统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框架结构。
以下是对该教材的主要章节和内容的简要描述:
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
该章节介绍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细胞、遗传信息以及生物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还讨论了生物的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呼吸和运动等。
第二章:遗传与进化
本章节重点介绍了遗传与进化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包括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进化理论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该章节详细讨论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和细胞间通讯等。
还涉及了细胞分裂、细胞周期和细胞衰老等相关内容。
第四章: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
本章节介绍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
讨论了生物的分类原则、主要分类单位和分类方法。
还阐述了不同类群的特点和重要代表。
第五章:植物的营养与运输
该章节重点介绍了植物的营养和运输。
包括植物的吸收、转化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过程,以及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运输机制。
第六章:动植物生活活动的调节
本章节讨论了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
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光周期调节等。
还探讨了动植物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备注:以上仅为教材框架的概述,各章节内容可能会有进一步细化和补充,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总结:统编高中生物教材包含了关于生物学基本特征、遗传与进化、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与分类、植物的营养与运输、动植物生活活动的调节的相关内容。
这些章节涵盖了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主题,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生物学知识。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遗传与进化目录致教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材分析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案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
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分离定律。
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题图创设的画面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多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古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
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课件完美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教 材高中 生物《 遗传与 进化》P PT教研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教 材高中 生物《 遗传与 进化》P PT教研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1.减数分裂是进行 有性生殖
的生物,在产生 成熟生殖细胞 时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教 材高中 生物《 遗传与 进化》P PT教研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教 材高中 生物《 遗传与 进化》P PT教研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教 材高中 生物《 遗传与 进化》P PT教研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教 材高中 生物《 遗传与 进化》P PT教研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教 材高中 生物《 遗传与 进化》P PT教研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5.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 是: 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 。
性:主要取决于 碱基(对)排列顺序
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碱
基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 特异
性。
11.基因是 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 多 个基
因。构成基因的碱基数 少于 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教 材高中 生物《 遗传与 进化》P PT教研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6.一条染色体上有 很多(多个) 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线性 排列。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教材包括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与进化的关系、遗传与进化的应用等内容。
教材编写目的:帮助学生掌握遗传与进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结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方法
课堂观察:观察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教学活动、互动情况等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质量、完成时间等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自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遗传物质的变异和进化
基因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的概念:DNA分子上的特定片段,包含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的传递:通过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实现
遗传信息的表达: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
遗传信息的调控: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实现
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生存斗争,适应环境,获得生存优势。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教材概述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Part Four
教学方法
Part Five
教学资源
Part Six
教学评价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ONE
教材概述
PART TWO
教材简介
教材名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遗传与进化目录致教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材分析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案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
阐明分离定律。
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能力方面1。
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
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题图创设的画面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多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古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单元知识结构全书小结 新人教版必修2

全书小结一、从亚显微结构水平到分子水平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mRNA→蛋白质(性状)[例]间要论述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蛋白质(性状)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简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的主要载体,而不是全部载体,因其还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原核生物和病毒中的DNA不位于染色体上,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叫基因,DNA分子也存在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间区,DNA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基因位于DNA分子上,也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占据一定的“座位”(位点),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的移动而移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的三个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DNA分子基因上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叫遗传信息,并不是DNA分子上所有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叫遗传信息(基因间区不含有遗传信息),基因所在的DNA片段有两条链,只有一条链携带遗传信息叫有义链,另一条配对链叫无义链,DNA双链中的一条链对某个基因来说是有义链,而对另一个基因来说,可能是无义链。
遗传密码是指在DNA的转录过程中,以DNA(基因)上一条有义链(携带遗传信息)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形成的信使RNA单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遗传学上把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密码子”,也叫“三联体密码子”,和遗传密码的含义是一致的,应当注意,20种氨基酸密码表中每个氨基酸所对应三个字母的碱基排序是指定位在信使RNA上的,并不是位于DNA或转运RNA(叫反密码子)上碱基排列顺序。
性状是指一个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特征,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由蛋白质体现出来。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体现的。
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一个DNA分子中的一条多核苷酸链有100个四种不同的碱基,它们的可能排列方式是4100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遗传与进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遗传与进化教案学科:生物年级:高中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单元:必修三《遗传与进化》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遗传因素的基本知识,包括基因的组成和结构、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等;3. 理解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的机制;4. 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血型遗传等基本规律;5. 了解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进化的证据;6. 掌握进化的基本模式和驱动力;7.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数据分析和实验探究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 遗传因素的传递与表现;3. 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4. 进化的模式和驱动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遗传学基础知识1.1 遗传学的历史与发展1.2 基因的组成和结构1.3 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1.4 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的机制2. 人类遗传规律与应用2.1 性别遗传2.2 血型遗传2.3 基因突变与常见遗传病3. 进化论基础知识3.1 进化的概念3.2 进化的证据3.3 进化的模式3.4 进化的驱动力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提供真实的生物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讨论与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彼此交流和合作探究。
3. 实验教学法:设计适用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与激发兴趣在开始本单元的学习之前,通过引入一些引人入胜的遗传学或进化学的实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单元的内容。
2. 知识讲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讲解、示范、实验演示等教学方法,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
3. 学生探究与实践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探究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观察现象、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人教版生物必修1《遗传与进化》知识清单

人教版生物必修1《遗传与进化》知识清
单
本文档为《人教版生物必修1》中的《遗传与进化》知识清单。
下面将列出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供学生参考。
遗传基础
- 遗传的概念和发现历程
- 遗传变异的原因与类型
-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DNA的结构和功能
-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规律
-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单因素遗传
- 双因素遗传
- 三因素遗传
- 组合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 基因型和表现型
- 基因互作和基因的复合进化论
- 进化的概念和起源
- 天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 进化的证据
- 古生物化石
- 比较解剖学
- 比较胚胎学
- 生物地理学
- 分子生物学
进化机制
- 突变和遗传漂变
- 基因流动和基因频率
-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 适应与进化
- 物种形成和演化
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
- 遗传工程的概念和应用
- DNA重组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 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
-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 利用生物技术的风险与伦理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生物必修1》中《遗传与进化》知识清单的主要内容。
希望对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如有不明之处,请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知识框架

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4.分离定律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4.自由组合定律5.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动6.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二、受精作用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2.受精作用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第三节伴性遗传1.人类红绿色盲症2.抗维生素D佝偻病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2.DNA分子的结构第三节 DNA的复制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3.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2.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遗传信息的转录2.遗传信息的翻译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的实例2.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3.基因重组第二节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2.染色体数目变异第三节人类遗传病1.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3.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体健康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一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1.杂交育种2.诱变育种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基因工程的原理2.基因工程的应用3.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概念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进化与遗传教学框架

拉马克 进化学说
意义 不足 主要内容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 说
意义 不足
基本单位 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 实质 原材料 决定方向 必要条件
种群 基因频率改变 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自然选择 隔离 地理隔离 基因重组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种群1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变异类型1 变异类型2 新物种2 种群2
有丝分裂
♀
卵原细胞(2n) 减数分裂 卵细胞(n)
受精卵(2n) 受精作用
基 因 孟德尔遗传定律
染 色 体
萨顿假说 遵循
推理
基因在染色体上
验证
摩尔根实验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遗传方式 伴性遗传
遵循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可遗传变异 包括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前 言
Life is beautiful!Exploring the secret of life will make our Life more beautiful, also make the living world more beautiful!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
生物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殖隔离
新物种1
共同进化
无机环境
转录 基因的表达 翻译 人类遗传病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其他变异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拉马克进化学说 育 种 中心法则
基因工程
发展历史
自然选择学说 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发展 基因频率变化
现代进化论
理论内容
物种形成 种间进化关系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3.2 DNA分子的结构 课件(共60张PPT)

T G T T G
DNA 复 制 过 程
A A C
G
A
C
T
G
C
A
T G T T G T G
游离的 脱氧核苷酸C A AA CGG
A
C
T
C
T 解旋酶
注意,此处 氢键将被打开! C
G
C
A T 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
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 解旋。 C G
A A A C G T T T G
氢键
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碱基 对,且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对,这种碱 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叫做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
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1)两条链 反向平行 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磷酸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排列在内侧。 氢键 连接成碱基对。
(2)
脱氧核糖
和
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 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 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双螺旋和三螺旋 结构 两条链中的碱基是排在外侧,还是在 内侧?怎样配对?
……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3.通过对“DNA发现之路”的学习,你 得到了哪些启示? 1、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2、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闪光的思 想是在交流与撞击中获得的; 3、研究小组成员在知识背景上最好是互补 的, 4、对所从事的研究要有兴趣和激情等。
则氢键数为3n-m。
3.DNA复制的准确性
(1)一般情况下,DNA能准确地进行复制,其原因有:
①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件知识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知识点——DNA双螺旋结 构模型的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J.D.Watson,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
X衍射技术是用X光透过 物质的结晶体,使其在 照片底片上衍射出晶体 图案的技术。这个方法 DNA的分子结构 可以用来推测晶体的分 子排列。 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 结构的结论,提供了决 定性的实验依据。 DNA的X射线衍射图
1928—)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F.Crick, 1916—2004),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 DNA的分子结构 构模型。 这是20世纪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后的又 一划时代发现,它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 的层次。因为这项“生物科学中最具有革命性的 发现”,两位科学家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的分子结构
在生命的旋梯上
沃பைடு நூலகம்和克里克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讨论1:
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 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克里克 在构建DNA模型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 成果?又涉及到哪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这些 DNA的分子结构 ,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以及和各学科的联系 有什么启示? 2. 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 话。他们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
人教社高中生物学 2004 年版与 2019 年版 教材《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比较研究

人教社高中生物学2004 年版与2019 年版教材《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比较研究本文将对比 2004 年版以及 2019 年版的《遗传与进化》教材,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据统计,人教社高中生物学2004版和2019版《遗传与进化》教材在内容结构、内容深度、新猜谜题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在内容结构方面,2004年版的《遗传与进化》模块由三部分组成:“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社会遗传学”。
而2019年版的《遗传与进化》模块则增加了“神经遗传学”部分,共四部分:“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神经遗传学” 和“社会遗传学”。
因此,可以明显看出,2019年版的《遗传与进化》模块比 2004 年版有了更全面的内容结构。
其次,在内容深度方面,2004 年版《遗传与进化》模块只对遗传原理、遗传变异理论、突变特点及其生态影响、人类基因组计划、遗传工程等内容进行了浅析,而 2019 年版的《遗传与进化》模块则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包括:基因调节机制、细胞生物学原理、演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变化、种群、物种间关系、进化机制、基因测序技术等,可以说更深入地挖掘了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对遗传学的相关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在新猜谜题方面,2004 年版的《遗传与进化》模块设置了 24 个猜谜题,而在 2019 年版中,则增加了 8 个新猜谜题,覆盖了更多遗传学的概念,如基因表达、遗传工程、DNA复制机制等,使猜谜题更加系统化,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遗传学的知识。
综上所述,人教社高中生物学 2004 版和 2019 版《遗传与进化》教材在内容结构、内容深度、新猜谜题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它们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及时准确地把握生物学的最新发展趋势,更好地深入挖掘生物学的知识,从而更全面地掌握科学知识。
人教版《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体系修订建议

人教版《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体系修订建议作者:吴佐建赖闻玲蔡宝惜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年第06期摘要从知识体系构建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角度,对人教版《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订建议。
关键词人教版遗传与进化教材知识体系人教版《生物·遗传与进化》的整体知识体系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这四章属于“遗传”的部分。
在这个部分中,教材以“基因”这一核心概念为主线,根据科学发现的进程回答了基因如何被发现、基因在哪里、基因是什么、基因有什么用等问题。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两章属于“变异”的部分,教材先介绍了几种变异的类型,然后介绍了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属于“进化”的部分,教材先介绍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再介绍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显然,人教版《生物·遗传与进化》的整体知识体系设计不仅有明显的科学史主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基本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但是,在一些章节的具体编排上,如何平衡知识内在联系与学生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知识体系的构建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是围绕“基因的本质”这一核心概念以科学发现的过程为线索组织的知识体系。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通过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总结了DNA的结构;第三节“DNA的复制”通过分析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进一步介绍了DNA复制的过程;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前三节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组织模拟探究活动进一步介绍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教材的框架结构如下:第一单元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孟德尔的生平介绍
2.豌豆实验的背景和目的
3.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
4.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5.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第二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2.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
3.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4.孟德尔遗传理论的总结和评价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章基因在染色体上
1.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方法
4.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结果
第四章基因的本质
1.DNA的结构和组成
2.DNA复制的过程和机制
3.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原因
4.基因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
第五章生物进化的证据
1.生物进化的定义和类型
2.生物进化的证据
3.进化的原理和机制
第六章生物进化的理论
1.拉马克的进化理论
2.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3.现代综合进化理论
4.进化论的发展和展望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一些小节,介绍了相关的知识和实验,以及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
同时,每个小节都包含了一些探究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