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文件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文件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文件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1 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否则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1.2 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有传染病、皮肤病、肠道疾病等不符合健康要求的疾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进行治疗。

1.3 从业人员在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时,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1.4 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期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1.5 从业人员在操作食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2.1 企业应定期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自查,确保食品安全。

2.2 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自查记录,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整改。

2.3 企业应定期对食品生产设备、容器、工具等进行清洗、消毒,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4 企业应对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5 企业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从业人员培训制度3.1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从业人员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操作规程等。

3.2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确保从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食品加工、包装、储存等操作技能。

3.3 企业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进行重新培训。

3.4 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培训记录,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记录。

四、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4.1 企业应对食品原料的供应商进行筛选,确保其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4.2 企业应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4.3 企业应建立食品原料进货记录,对食品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商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进行详细记录。

4.4 企业应对进货的食品原料进行查验,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操作流程

一、总则为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方可上岗工作。

(2)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3)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上岗前必须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2.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1)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有合法经营资质的供应商,确保食品来源合法。

(2)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查验,确认食品质量合格、包装完好。

(3)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名称、联系方式、食品种类、规格等信息。

3. 食品储存管理制度(1)食品储存仓库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防止食品霉变、污染。

(2)食品按种类、规格、生产日期等进行分类存放,确保食品存放有序。

(3)定期检查食品储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食品加工、销售管理制度(1)食品加工、销售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卫生。

(2)食品加工、销售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3)食品加工、销售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5. 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1)发现不合格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做好记录。

(2)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置,确保不流入市场。

(3)及时通知供货商,共同处理不合格食品问题。

6.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1)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配合调查处理。

(3)做好事故调查、处理记录,总结经验教训。

三、操作流程1. 食品采购(1)制定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

(2)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操作流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操作流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操作流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所有员工。

二、食品安全管理组织1. 公司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公司食品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

2. 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公司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

3. 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和程序,组织食品安全培训,监督食品安全操作流程的执行,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等。

三、食品安全操作流程1. 原料采购(1)采购的原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应有合法的来源,并有完整的进货记录。

(2)采购原料时,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料安全。

(3)禁止采购过期、变质、污染、有害的原料。

2. 原料储存(1)原料应按照性质和类别分门别类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2)冷藏原料应储存在温度在0℃-4℃的冰箱内,冷冻原料应储存在温度在-18℃以下的冷冻库内。

(3)原料储存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3. 食品加工(1)食品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食品加工工具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3)食品加工过程中,应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4. 食品包装(1)食品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2)食品包装应密封良好,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5. 食品运输(1)食品运输车辆和容器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2)食品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变质。

(3)食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6. 食品销售(1)食品销售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食品销售过程中,应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3)食品销售人员应具备健康证明,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

四、食品安全事故处理1.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规范食品生产流通,制定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包括生产者、经销商、零售商等。

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加强自身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第四条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定期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合规情况。

第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确保全员参与、全员负责。

第六条锻炼信心大众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本制度每年进行一次修订并向相关部门报送备案。

第二章食品原料采购管理第八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料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

第九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与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严格按照采购合同要求采购原料。

第十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进货原料进行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第十一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原料库存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保留相关记录。

第十二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供应商档案,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质量证明、生产许可证等。

第十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定期对原料供应商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是否继续合作。

第三章生产车间卫生管理第十四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持生产车间的清洁与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第十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车间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第十六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员工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员工清洁卫生。

第十七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第四章生产工艺控制第十八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科学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九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关键工艺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稳定性。

第二十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不合格品处置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十一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定期进行产品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及流程

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及流程

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及流程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2)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合格者方可上岗。

(3)从业人员如有传染病、皮肤病、感冒等症状,应立即离岗治疗,直至康复。

2.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1)定期对食品原料、食品加工、食品储存、食品销售等环节进行自查。

(2)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做好记录。

(3)定期对自查情况进行总结,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3. 从业人员培训制度(1)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新入职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从业人员培训记录要完整、真实,便于查阅。

4.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采购食品时,要核实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确保食品来源合法。

(2)采购的食品要有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合格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3)对采购的食品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商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5.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1)设立专门的食品存储仓库,确保食品离墙离地存放。

(2)按照食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存放,分类、分架摆放整齐。

(3)定期对食品存储仓库进行清洁、消毒,确保仓库卫生。

6. 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1)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要立即进行隔离存放,防止流入市场。

(2)对不合格食品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整改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对不合格食品的处理结果进行记录,便于查阅。

7.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1)设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职责。

(2)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报告程序、处置措施等。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食品安全操作流程1. 食品采购(1)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第一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2、食品安全自查制度3、从业人员培训制度4、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5、食品贮存管理制度6、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7、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8、散装食品的食品安全管理内容 / 9食品经营操作流程1、食品釆购: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食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等证明材料,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对购进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进行登记,建立台帐。

2、食品存储:设立食品存储仓库(区域),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按照食品储存的要求进行存放,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摆放整齐,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发现食品有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食品存储仓库(区域)干净整洁,确保通风良好、符合食品存储要求。

3、食品运输:运输食品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4、食品销售:每天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

销售人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食品;对即将达到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5、不合格食品处置:我单位定期对所经营食品的保质期限、感官性状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食品,立即停止经营,及时封存处理;设立不合格食品存放专区,及时将不合格食品及有关部门公告的不合格食品封存,放入专区以待处理。

设立不合格食品处置登记台帐,对不合格食品的封存日期、食品名称、规格、处置原因、处理情况等如实记录,对过期食品不得更改生产日期、保质期。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一、总则1.1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1.2 本制度清单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

1.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二、食品原料采购与管理2.1 食品原料采购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档案。

2.2 食品原料采购应当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原料的来源合法。

2.3 食品原料采购应当索取食品的相关证明材料,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2.4 食品原料应当分类存放,标识清楚,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虫、防鼠、防霉变。

2.5 食品原料使用前应当进行检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不得使用。

三、食品加工与生产3.1 食品加工生产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保持卫生,定期消毒。

3.2 食品加工生产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保持清洁,定期维护。

3.3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禁止使用非法添加物。

3.4 食品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保证食品包装的密封、防潮、防虫、防鼠、防霉变。

3.5 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四、食品销售与储存4.1 食品销售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保持卫生,定期消毒。

4.2 食品销售过程中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加强食品储存管理,禁止交叉污染。

4.3 食品储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虫、防鼠、防霉变。

4.4 食品储存容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4.5 食品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五、食品标识与包装5.1 食品标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明确标注食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一、总则1.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餐饮服务环节。

3. 公司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1. 公司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 食品安全管理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3. 食品安全管理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管理部,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三、食品安全管理流程1. 原料采购与验收(1)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要求,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

(2)验收时应检查原料的包装、标签、质量、数量、保质期等,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 生产加工(1)生产部门应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严禁使用非法添加剂。

(3)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 储存与运输(1)储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整洁,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2)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食品不受损坏、变质。

4. 销售与餐饮服务(1)销售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食品销售记录,如实记录食品的来源、数量、销售去向等信息。

(2)餐饮服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加工、餐具消毒、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消费者用餐安全。

四、食品安全培训与考核1. 公司应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食品安全管理小组应定期对各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五、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 公司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等流程。

2.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一、食品安全管理原则1.1 遵循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

1.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

1.3 强化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1.4 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2.1 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2 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2.3 设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食品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检测。

2.4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三、食品原辅材料采购与验收3.1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对供应商进行评审和监控。

3.2 采购原辅材料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资质证明、检验报告等文件。

3.3 对原辅材料进行验收,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

3.4 对验收合格的原辅材料进行标识、储存、运输,防止交叉污染。

四、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4.1 制定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加工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4.2 对生产设备、工器具进行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4.3 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记录关键控制点数据。

4.4 对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五、食品储存与运输5.1 建立食品储存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储存。

5.2 对储存场所进行定期清洁、消毒,防止虫害、霉变等现象发生。

5.3 制定食品运输管理制度,确保运输过程中食品的安全、卫生。

5.4 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要求。

六、食品安全追溯与召回6.1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记录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信息。

6.2 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立即启动召回程序,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

6.3 对召回的食品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再次流入市场。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1. 管理制度1.1 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是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紧要问题,因此国家订立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食品安全。

在食品生产、销售、存储等环节中,必需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法:2015年实施,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监督管理制度、责任追究等内容,对食德行业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

•食品药品监管法:1998年实施,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责、权力和监管措施,对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了监管。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22000—2006,是食德行业的质量管理标准,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规定。

1.2 食品安全责任制保障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人员共同努力。

因此,食品生产、销售、存储等企业必需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责任。

•食品安全负责人:负责订立和实施食品安全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监管和管理。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规范。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生产出的食品进行检验,并适时报告不合格品。

•销售部门:负责销售食品,确保销售过程中的安全和规范。

2. 操作流程2.1 食品生产操作流程食品生产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需严格遵守生产标准和操作流程。

1.原材料采购:在采购原材料时必需严格检查,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安全,不得采购不合格的原材料。

2.原材料验收:对采购来的原材料进行检验,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原材料处理/加工:对原材料进行处理、加工等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4.生产过程掌控: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掌控和监管,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

5.质量检验:对生产出的食品进行质量检验,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6.包装/储存:对食品进行包装和储存,确保食品的安全。

2.2 食品销售操作流程食品销售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紧要环节,因此必需严格遵守销售标准和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一、制度目的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订立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环节的部门、岗位及人员。

三、责任与义务1. 企业管理负责人•负责订立、修订和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推行和执行;•指定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人,并监督其履行职责;•供应必需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以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定期召开食品安全管理睬议,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2. 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掌控;•订立和修订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培训并督促员工遵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

3.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落实食品安全各项掌控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搭配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人开展食品安全培训。

4. 员工•遵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得违规操作;•自动搭配负责人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有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义务,立刻上报。

四、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流程1. 食品安全生产掌控1.原材料采购环节–严格依照合格供应商名单选择供应商;–质量部门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做好记录;–不合格原材料及时通知供应商退货或处理。

2.生产加工环节–加工环境的卫生管理:要求作业人员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等,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生产工艺的掌控:建立标准化操作工艺,确保生产参数的准确性;–产品质量检验:搭配质量部门进行各项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记录管理:做好生产过程的记录,包含生产数据、产品抽样检验数据、员工操作记录等。

3.产品存储环节–建立合理的库房温湿度掌控制度,确保产品保管质量;–产品包装和标识:依照标准要求进行包装和标识,防止混乱和误导消费者。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全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一、目的1.1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食品安全管理行为,确保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全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

二、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食品的单位。

三、主体责任3.1 员工职责1. 遵守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操作规程,负责保证所接触到的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及时提交异常情况报告,严禁对不合格食品进行销售和流通。

3. 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保证食品安全管理行为的落实。

3.2 部门主管责任1. 负责制定部门的食品安全管理计划和逐年实施情况的统计。

2. 负责部门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3. 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食品安全工作的进展和情况。

3.3 食品安全主管责任1. 负责制定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计划和逐年实施情况的监测和分析。

2. 负责建立和维护企业内部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

3. 负责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及时向上级主管和相关部门报告。

五、安全控制措施5.1 禁止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安全的化学物质。

5.2 强制落实质量标准,对所有食品产品都必须按国家或地方质量标准生产。

5.3 严格控制从非法渠道引入食品,保证所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的食品都符合相关法律和法规。

5.4 组织员工参加食品安全的培训和实践,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六、应急预案6.1 食品安全事件(如食品污染、兽疫和其他灾害)应由食品安全管理负责处理。

6.2 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已受到污染的食品及时进行隔离、销毁和备案。

6.3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和有关部门,主动公开事件信息,接受监督和调查。

七、考核与评估7.1 每月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估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和达成情况。

7.2 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制定和修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以上就是本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操作流程制度,希望各位员工认真遵守,保证我企业的食品质量和安全。

操作流程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操作流程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操作流程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的部门和个人。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更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 指定食品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制度的执行和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四、操作流程1. 原料采购:-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原料来源安全可靠。

- 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加工过程:- 严格执行卫生操作规程,包括个人卫生和设备卫生。

- 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3. 储存管理:- 食品储存应符合温度、湿度等要求,防止食品变质。

- 定期检查库存,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食品。

4. 销售环节:- 对销售的食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食品质量。

- 提供食品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

5. 废弃物处理:- 按照规定处理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 保持生产环境整洁,防止交叉污染。

五、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 培训制度:-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

-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

2. 检查与监督:- 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检查。

- 对违规操作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应急预案:-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和事后处理。

4. 文件和记录管理:- 建立食品安全相关文件和记录的管理机制。

- 确保所有文件和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 根据评估结果和市场变化,不断改进和更新管理制度。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对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小组所有。

3.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上述模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制定以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和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加强用人管理,严禁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

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4.患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食品经营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之后方可上岗。

2.食品经营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

3.定期组织食品经营人员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培训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并做好相关培训记录。

4.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等。

5.新招收的食品经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后方可上岗。

6.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内容等记录归档。

三、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1.负责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的研究培训,并做好建立培训档案工作。

2.负责组织从业人员年度健康检查并做好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督促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3.制定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等,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负责检查记录食品经营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并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和提出处理意见。

5.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工作,并认真记录并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6.接受和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

四、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1.每天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对即将达到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

食品安全清单管理制度内容

食品安全清单管理制度内容

食品安全清单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领域,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餐饮服务单位应当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食品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实行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确保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二、食品生产管理制度第五条食品生产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生产食品。

第六条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生产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各种信息,包括原料来源、生产工艺、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第七条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质量检验制度,对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八条食品生产者不得使用非法添加物,不得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三、食品流通管理制度第九条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经营食品。

第十条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查验食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资料,并留存相关记录。

第十一条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贮存管理制度,保证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第十二条食品经营者不得经营过期、变质、污染、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四、餐饮服务管理制度第十三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提供餐饮服务。

第十四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采购制度,选择合法的供应商,并留存相关记录。

第十五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餐饮具清洗消毒制度,保证餐饮具符合卫生要求。

第十六条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使用非法添加物,不得提供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五、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第十七条食品从业人员应当具备食品安全知识,接受食品安全培训,取得健康证明。

第十八条食品从业人员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保持个人卫生,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属餐饮服务场所的食品安全操作和管理。

第三条公司应当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条公司应当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第五条食品采购1. 采购食品原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选择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

2. 采购过程中应做好采购记录,包括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食品原料进货时应进行查验,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第六条食品储存1. 食品应按照分类、分区、分层的原则进行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2. 冷藏食品应存放于温度在0℃-10℃的冰箱内,冷冻食品应存放于温度在-18℃以下的冷冻库内。

3. 食品储存容器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第七条食品加工1. 加工前应认真检查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2. 食品加工工具应按照用途专案专用,生熟食品加工工具不得混用。

3.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煮熟煮透。

第八条食品烹饪1. 烹饪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2. 食品烹饪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确保食品煮熟煮透。

3. 食品烹饪后应进行食品温度检测,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5℃以上。

第九条食品配送1. 食品配送过程中应保持食品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食品变质。

2. 食品配送容器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3. 食品配送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颠簸、震动,防止食品损坏。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一、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1、采购食品及原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供货者索取生产经营资质(许可证)和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同时按照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查验。

2、长期定点采购的,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3、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

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

4、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5、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6、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当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7、采购畜禽肉类的,还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采购猪肉的,还应当查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

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2、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3、采购食品时应进行感观检查,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有毒有害、有异味、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不得采购外观不洁、破损、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或不清楚、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

4、预包装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 67 条、第 70 条、第 71 条等相关规定。

5、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文件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文件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文件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1.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2.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3. 从业人员培训制度4.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5.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6. 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7.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8. 散装食品的食品安全管理内容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件1.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文件名称:《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FoodSafety-HR-01制定日期:2020年1月1日修订日期:2021年2月1日文件内容:第一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1)从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无传染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2)从业人员应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了解并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3)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

第二条健康检查(1)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临时检查。

(2)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应由用人单位组织,或由从业人员自行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3)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有效期为一年。

(4)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查验。

第三条培训与管理(1)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2)从业人员应积极参加食品安全培训,认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3)用人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用人单位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记录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培训情况等信息。

2.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文件名称:《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文件编号:FoodSafety-Sup-02制定日期:2020年1月1日修订日期:2021年2月1日文件内容:第一条自查的目的(1)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2)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

第二条自查的内容(1)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和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2)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情况。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是关乎每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建立健全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至关重要。

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人员健康管理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培训教育制度定期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新入职的员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进货查验制度采购食品及原料时,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

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四)食品储存管理制度食品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冷藏、冷冻食品应当按照规定的温度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五)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使用食品添加剂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品种、使用范围和用量使用,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当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添加剂的名称、使用量、使用日期等。

(六)食品检验制度建立食品检验制度,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确保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检验记录应当真实、完整,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七)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食品安全操作流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操作流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操作流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1.成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1)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小组,由企业高层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明确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的职责,制定相关工作制度。

2.制定食品安全政策(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企业食品安全政策。

(2)明确食品安全目标,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食品安全风险预防1.原辅料采购(1)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原辅料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2)对采购的原辅料进行验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检验检疫。

2.生产加工过程(1)制定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加强生产过程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

三、食品安全监测与检验1.设立检验检测机构(1)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企业内部食品安全检验工作。

(2)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和设备,提高检验能力。

2.检验检测计划(1)制定检验检测计划,对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

(2)确保检验项目齐全,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四、食品安全追溯与召回1.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1)记录生产加工过程中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详细信息,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2)建立电子追溯系统,提高追溯效率。

2.食品安全召回(1)制定食品安全召回制度,明确召回流程和责任。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及时实施召回,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五、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1.开展食品安全培训(1)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确保培训内容全面,培训效果评估合理。

2.食品安全宣传(1)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2)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

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1.定期审核与评价(1)开展内部审核,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价。

(2)根据审核结果,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2、食品安全自查制度3、从业人员培训制度4、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5、食品贮存管理制度6、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7、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8、散装食品的食品安全管理内容1/ 13食品经营操作流程1、食品釆购: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食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等证明材料,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对购进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进行登记,建立台帐.2、食品存储:设立食品存储仓库(区域),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按照食品储存的要求进行存放,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摆放整齐,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发现食品有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食品存储仓库(区域)干净整洁,确保通风良好、符合食品存储要求。

3、食品运输:运输食品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4、食品销售:每天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

销售人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食品;对即将达到保质期的食品,2/ 13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5、不合格食品处置:我单位定期对所经营食品的保质期限、感官性状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食品,立即停止经营,及时封存处理;设立不合格食品存放专区,及时将不合格食品及有关部门公告的不合格食品封存,放入专区以待处理。

设立不合格食品处置登记台帐,对不合格食品的封存日期、食品名称、规格、处置原因、处理情况等如实记录,对过期食品不得更改生产日期、保质期。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发布企业:发布日期:年月日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2.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同时进行相关培训。

3.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对从业人员健康情况进行记录并设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保存并随时更新,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

3/ 134.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5.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6.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

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7.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具优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8.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1.为了加强本经营单位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确保广大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制定本制度.2.本经营单位内经营者应保持场内整洁卫生,经营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制定质量卫生标准。

3.本经营单位配备专职食品质量管理员负责食品质量的督促管理工作,并做好进货食品索证和查验登记工作,经常查验上柜食品的内外质量,严格执行食品准入各项标准,保证不销售任何不合格食品。

4.经质量自检不合格的食品,应立即撤柜停止销售,进行销毁或作无害化处理,不得进入本经营单位销售。

5.本经营单位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对每天的食品质量自检结果(包括品种、产地、检测情况等)进行公示。

三、从业人员培训制度4/ 131.食品经营人员必须在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之后方可上岗;2.食品经营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3.定期组织食品经营人员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培训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并做好相关培训记录;4.培训内容:《中国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5.新招收的食品经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后方可上岗;6.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内容等记录归档。

四、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包括营业执照、流通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证明等的复印件进行留存;2.每收到一批货物,如实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等内容;3.查验预包装食品上的标签: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2)成分或配料表;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4)保质期;5)产品标准代号;6)贮存条件;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8)生产许可证编号.4.如实记录供货者的联系方式、进货日期;5.如销售进口食品,查验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5/ 13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9.购进食品时,如实记录进货台账:食品名称、购货时间、规格(品种)、数量、供货方名称及其联系方式、相关检验报告的时间、食品保质期等;10.销货台账应如实记录销售食品名称、销售时间、规格(品种)、数量、购货方名称及其联系方式等情况;11.进货台账和销货台账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12.将进货票据、发票、检验报告等易于丢失的凭证在每次进货后及时粘贴于台账上。

五、食品贮存管理制度1、因公司食品销售业务主要为厂家(经销商)直接供货给客户,公司不单独设立仓库进行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放于经营场所。

2、详细记录食品到货信息。

食品到货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3、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

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到货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5、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6、每天对贮存食品进行查验。

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7、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确保贮存地点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六、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1、食品(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保健食品)的质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为严格不合格食品的控制管理,严防不合格食品售出,确保消费者服用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以下统称“食6/ 13品”)。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不合格食品实行有效控制管理。

3、质量不合格食品不得采购和销售.凡与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不符的食品,均属不合格食品,包括:①食品的内在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②食品的外观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③食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在将食品验收、储存、养护、上柜、销售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食品,应存放于不合格食品区,挂红色标识,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4、量管理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食品,应出具食品质量报告书或不合格通知单,及时通知养护、销售及岗位人员立即停止销售。

同时将不合格产品集中存放于不合格食品区,挂红色标识.5、不合格食品应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①不合格食品的报损、销毁由质量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其他各岗位不得擅自处理、销毁不合格食品;②不合格食品的报损、销毁由质管部门提出申请、填报不合格食品报损有关单据;③不合格食品销毁时,应在质量管理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填写报损食品的销毁记录.6、对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制定与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7、明确为不合格食品仍继续发货、销售的,应按经营责任制,质量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予以处罚。

8、应认真、及时、规范地做好不合格食品的处理、报损和销毁记录,并妥善保存至少2年。

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1.目的: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措施,并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方案。

2.定义a)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b)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食品安全事故。

3.责任7/ 131)本单位负责人负责于第一时间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2)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配合相关部门分析和处理。

3)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必要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和尽快解决。

4)本单位负责人在发生疑似或认定为食品安全事故后,负责配合执法人员对可疑食品进行封存、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克,在冷藏条件下保存48个小时)及现场控制等具体工作.5)本单位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岗位的食品安全生产工作,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配合政府相关各部门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妥善处置所涉及的不安全食品和原料。

4.工作程序1)报告原则:每名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本单位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

2)报告程序: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本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并在2小时内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5.初次报告:尽可能清楚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