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合集下载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易卜生(Henrik Ibsen)是19世纪末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晚期戏剧作品以其深度的思想和象征手法而著名。

本文将讨论易卜生在晚期戏剧中使用的象征手法。

易卜生的象征手法主要通过对人物、情节和舞台的隐喻来传达深层次的意义。

他经常使用符号和象征物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问题。

在易卜生的戏剧中,人物往往代表着一种特定的象征意义。

在《玩偶之家》中,娜拉代表着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她被描绘成一个“玩偶”,象征着她在男性社会中的无力和无自主性。

同样,在《约珥恐惧症》中,主人公可拉斯代表着整个社会对于真实和自由的恐惧,他的焦虑和痛苦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和不和谐。

情节是易卜生常用的象征手法之一。

他常常通过隐喻和反讽来传达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娜拉离婚》中,娜拉最终决定离开她的丈夫托尔瓦尔德,这象征着她对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说“不”的反抗。

同样,在《人民公敌》中,主人公霍夫斯塔德医生的斗争代表着一个个体与整个社会体制的斗争,通过这一情节易卜生表达了他对自由与真理的追求。

舞台的布置和道具也是易卜生常用的象征手法之一。

他通过舞台的设计和特殊的道具来传达特定的意义。

在《玩偶之家》中,一直关闭的玩偶之家象征着娜拉被关在男性社会中的困境中。

而在最后一幕中,娜拉离开并关上了这个家,这象征着她摆脱了束缚和压迫,成为自由的个体。

同样,在《人民公敌》中,城镇的浴室被描绘成一个污染和堕落的地方,象征着社会的腐败和虚伪。

易卜生的象征手法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戏剧作品,更是为了表达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他通过象征手法传达了自己对社会压迫、自由意志、真理和道德等重要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作品中的象征手法运用精妙,通过对人物、情节和舞台的隐喻来传达深层次的意义。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的价值,而且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易卜生继承了欧洲象征主义运动的传统,通过象征手法创造了具有强烈思想性的戏剧作品,为后世戏剧创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论易卜生晚期象征主义时期的社会问题剧

论易卜生晚期象征主义时期的社会问题剧

论易卜生晚期象征主义时期的社会问题剧作者:付桂生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8期摘要:本文立足剖析易卜生晚期象征主义时期社会问题剧的艺术特点,追溯其创作创转向的原因,通过与同时期象征主义戏剧家的比较,简约概括了其象征主义时期社会剧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易卜生;象征主义;怪诞;幻想中图分类号:J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060-02作为诗人、戏剧家的易卜生精力旺盛,富有创作激情,纵观其创作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民族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剧、现实主义风格的社会问题剧、象征主义戏剧。

国内对其社会问题研究较为深入,在从象征主义戏剧的角度的审视易卜生,对从整体上了解其艺术成就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首先,作家创作的整体上探讨易卜生转向象征主义创作的原因,可以从性格主体的创新精神与客观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两个维度综合分析。

早年在国内期间易卜生很早就开始接触一些进步思想,从事诗歌和戏剧的创作,参加挪威的民族戏剧运动进。

当“国内的资产阶级政客与善变的自由主义分子掀起攻击易卜生的恶浪。

易卜生毅然离开了祖国,侨居国外。

他在意大利的罗马和德国的德累斯顿剧作很久,许久重要的剧作就是罗马和德累斯顿完成的。

在国外侨居时期,易卜生的思想探索与艺术追求是同步进行的,虽日趋复杂化,但独具特性的人文精神贯穿始终。

”①易卜生站在时代的风头浪尖上,以犀利的笔触揭示时代下深藏的罪恶,以人文主义者的目光独具慧眼的触及到社会掩藏的痼疾。

承如他的肖像给人的感受:“左眼很大,炯炯有神,而右眼很小,几乎眯成一道缝。

嘴巴紧闭,一副咬牙切齿的神态,而前额上竖着的怒发俨像是堆积在陡崖上的乌云,预兆着暴风雨的来临。

”②艺术家这种敏锐的批判态度与不与时代屈服的任性性格,开拓创新的精神气质,以及不与时代保守实力妥协的斗争性格,注定他是一个在艺术创作上敢于挑战自己,敢于尝试新风格的先锋。

“对易卜生而言,现实主义成就了他,但他不会以它为窠臼,故步自封。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摘要】在易卜生晚期戏剧中,象征手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主题象征通过人物和情节的象征性意义,深化了作品主题的表达。

道具象征则通过物品的象征意义,丰富了剧情的层次。

色彩象征和音乐象征则运用颜色和音乐来传递情感和思想,增强了戏剧的氛围和感染力。

舞台布景象征则通过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布置,突显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独具特色,为观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戏剧世界。

这些象征手法不仅提升了戏剧的深度和内涵,同时也使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通过细致的象征手法,易卜生晚期戏剧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们对作品产生更深的共鸣和思考。

【关键词】易卜生晚期戏剧、象征手法、主题象征、道具象征、色彩象征、音乐象征、舞台布景象征、独特之处、戏剧深度、内涵、提升。

1. 引言1.1 介绍易卜生晚期戏剧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是19世纪挪威最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在他的长达多年的文学生涯中,易卜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戏剧作品,其中包括《娜拉》、《玩偶之家》、《罗西默家族》等。

他的晚期戏剧作品更是充满了象征主义的特点,这种象征手法深刻地体现了易卜生对人性、社会现实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类心灵深处的探索和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关注。

通过象征主义的手法,易卜生在戏剧中运用各种象征元素,如主题象征、道具象征、色彩象征、音乐象征、舞台布景象征等,来表达他对现实世界的见解和对内心世界的诠释。

这种象征手法不仅增加了戏剧作品的艺术性,还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听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通过这些象征元素的精心设计和运用,易卜生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内涵和启发性的戏剧形象,为戏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义。

在易卜生晚期戏剧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想的传达和探索,使得这些作品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品。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易卜生(Henrik Ibsen)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挪威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作品被认为是现代戏剧的奠基石之一。

在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中,象征手法被广泛运用,通过对象征主题和象征性角色的深入挖掘,易卜生创造了许多具有深刻意义和多层次解读的作品。

本文将探讨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分析其在作品中的运用和意义。

易卜生通过对象征主题的运用,丰富了他的戏剧作品。

在《人民公教堂》中,易卜生塑造了一个象征性的城市,用来象征现代社会的虚伪和道德堕落。

公教堂被描绘成一座宏伟的建筑,但在它的背后却隐藏着丑恶和堕落的真相。

这座堂皇的建筑成为了现代社会虚伪和道德沦丧的象征,从而使得整个戏剧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探讨。

在《司各特》中,易卜生通过对象征主题的运用,刻画了主人公司各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主人公司各特被塑造成了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他既代表着个人的欲望和追求,又象征着人性的扭曲和背叛。

司各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成为了整个戏剧的核心,而这种象征性的人物塑造使得司各特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得到了深刻而生动的表现。

易卜生在晚期戏剧中还通过象征性角色的塑造,加深了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在《玩偶之家》中,主人公妮娜被塑造成了一个象征性的角色,她代表了受到束缚的现代女性形象。

妮娜在整个戏剧中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重重压力,她被迫迎合社会的期望和规范,最终失去了自我。

妮娜的命运成为了整个戏剧的象征,使得易卜生对于现代女性命运的关怀和思考得到了深刻的表现。

在《约恩·加勒和罗斯黛美》中,主人公罗斯黛美也被塑造成了一个象征性的角色,她代表了个人的自由和追求。

罗斯黛美追求自由和独立,她不愿被束缚在传统的婚姻和家庭之中,最终选择了离开丈夫,追求自己的幸福。

罗斯黛美的命运成为了自由和追求的象征,使得整个戏剧充满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反思。

易卜生在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还体现在对象征物象的塑造上。

在《冰与火》中,易卜生塑造了火和冰这两种对立的象征物象,用来象征人性的冲突和挣扎。

海洋——易卜生后期戏剧的中心意象

海洋——易卜生后期戏剧的中心意象


以海 洋 为 中心 的 自然 地 理 空 间
那些脏东西” 2 3 9 。为什 么会提 到“ ( :1 ) 水底” “ 、 海藻 ” 和
易 卜 生后期 的大多戏剧 中都对海洋有 比较 强烈的关
注 , 其 是 故 事发 生 的 地 点 , 多 或 少 地 都 与 海 洋 有 着 一 尤 或
定的关 系。如《 罗斯莫庄》 中的“ 事情发生在挪威西部 , 滨 海一个小城市附近 ” 易 卜 2: 7 , 海上夫人》 ( 生 3 ) 《 9 中的 “ 事件发生 在挪威 北部靠 近一个海 峡 的小城市 ” 3 5 , ( : ) 《 小艾友夫》 “ 的 事情 发生在 沃尔茂 庄 园里 , 点靠近 海 地 峡 ” 3 33 , 咱们 死人 醒来 的时候 》 ( :0 ) 《 的故事 “ 第~幕 在 海滨浴场区” 3 47 。那么 , ( :6 ) 这么集 中的安 排是否也 暗 示 了一种 以海洋为中心 的地理空间建构 意识 ?我们不否 定对海洋展现只是一种巧合 , 而不是易 卜 生特意安排的 , 但 是, 这么多 的海洋意象来 看 , 总体 上确实形成了一 从 在
去“ 海上 ” 行 , 旅 等等 。
的角度来看作 家作 品的个性 风格 呢? 以英 国 1 9世纪 的
几 位作 家 为 例 可 以看 出一 些 共 同特 点 , 1 纪 初 期 的 如 9世 “ 畔诗 人 ” 拜 伦 的“ 湖 , 东方 叙 事 诗 ” 以及 哈代 “ 塞 克 斯 , 威 小说 ” 等 。这 些 作 品 始终 围绕 一 个 特 定 的地 理 空 间 来 等
戏 剧 中 , 洋 空 间受 到 了强 烈 的 关 注 , 多 作 品 中都 提 到 海 很 了海 洋 ,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形 成 了一 种 地 理 空 间 的 中 心 。 这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易卜生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被誉为现代戏剧的开创者。

他在戏剧创作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深受欣赏者和后代戏剧家的喜爱。

本文将从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进行论述。

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中,象征手法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丰富了戏剧的内在意义和表达形式。

首先,核心的象征手法是“幻象和梦想”,它们是易卜生独特的思想和哲学基础。

在《人民公敌》中,“幻象和梦想”表达了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集体大众的关怀和呼吁。

拉尔夫·斯托克曼等人通过“幻象和梦想”展开了对众所周知的“水污染”事件的调查和揭露。

同样,在《玩偶之家》中,尼尔斯·克罗格通过幻象和梦想生动地表达了女主角娜拉的内心世界和她的矛盾心理,同时,它们也是娜拉解决问题和走向新生活的重要因素。

其次,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色彩和音乐也是重要的象征手法。

色彩和音乐的使用可以为戏剧注入强烈的情感气氛,并增加戏剧的内在表达力。

在《玩偶之家》中,颜色的运用非常明显,房间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例如,红色代表欺诈和追求,而黑色代表女主角的陷入困境。

音乐也在戏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反映角色内心的情感和表达他们的价值观。

在《人民公敌》中,音乐象征了人民大众的声音和力量,它们呼唤着改变和希望。

第三,隐喻和比喻也是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之一。

隐喻和比喻通过结构和语言等方式,将戏剧的意义和主题深入地推向更高的境界。

例如,在《玩偶之家》中,娜拉的末尾独白中的比喻:“门是打开着的”体现了她的新生活和突破过去的困境。

在《小眼睛贝多芬》中,作曲家的耳朵失聪被用作隐喻,反映了他无法表达内心世界的纠结心理。

最后,戏剧中的符号也是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之一。

这些符号往往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符合、符文等等。

在《叛逆之魂》中,沙漠和倒塌的房子被用来代表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困境。

在《无论如何》中,抽水泵和房子的墙壁成为表达无尽循环和囚禁的符号。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的戏剧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象征手法而闻名。

在他的晚期戏剧中,象征手法被广泛运用,通过隐喻、象征物和象征动作来表达深层的主题和思想。

本文将从《被告人》、《归来者》和《人民公敌》这三部戏剧中分析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易卜生在晚期戏剧中经常使用隐喻来传达深刻的主题。

在《被告人》中,主人公麦斯特利被描绘为一个被社会制约的人,他象征着受到钳制和剥夺自由的个人。

他的鸽子房子被视为他心灵的驿站,也象征着他内心的自由和渴望。

在故事的进展中,麦斯特利试图摆脱这种束缚,最终用火焚烧了自己的房子,象征着他自我解放的决心。

同样,在《归来者》中,海伦尔·霍奇斯在社会中承受了许多艰辛的挣扎和追求。

他无法适应现实世界的道德准则和社会压力,象征着人类内心的追求和自我抗争。

他的思想墙和遥远的大地象征着他内心的追求和自由意志。

海伦中的象征手法揭示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体对社会中行为准则的质疑。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广泛使用象征物体来传达主题和情感。

在《人民公敌》中,温斯洛医生的健康疗养之家象征着的是社会问题的掩盖和掩饰。

真相和荣誉与健康疗养之家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虚伪和欺骗。

同样,剧中的温泉水和毒物象征着真相的力量和破坏性。

易卜生通过这些象征物体展示了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与个体权益之间的矛盾。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还运用了象征动作来加深戏剧的情感和主题。

在《被告人》中,麦斯特利用衣裳换装,从一个正常的人变成了一个流浪的乞丐。

这个象征动作展示了麦斯特利内心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试图逃避社会压力的愿望。

在《归来者》中,海伦尔·霍奇斯的不断逃避和追求展示了他内心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决心。

这些象征动作强调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和自由意志的追求。

易卜生在晚期戏剧中广泛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隐喻、象征物和象征动作来传达深层的主题和思想。

这些象征手法揭示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对自由意志的追求。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易卜生是挪威戏剧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戏剧风格主要是象征主义和现实
主义的结合。

他创造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和象征手法,用来探究人类的内心世界和
社会问题。

本文将主要探讨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1. 家庭象征手法
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中,家庭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他创造了许多家庭形象,如《玩偶
之家》中的纳拉和托尔瓦尔德家庭、《野鸭》中的伊芙林家庭、《人民公敌》中的柯斯塔
家庭等。

这些家庭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通过这样的象征手法,易卜生探究了
家庭与个人自由、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

除了家庭象征,易卜生晚期戏剧还大量使用社会象征手法。

例如,在《人民公敌》中,柯斯塔医生代表着良心和真理,而小镇上的资产阶级则代表着虚伪和善恶不分。

在《帽子
戏法》中,妇女们的礼服代表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这些象征被用来探究权力、意识
形态、道德等社会问题。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还广泛使用动物象征手法。

例如,在《野鸭》中,野鸭代表受伤的
自尊心和渴望自由,而伊芙林则代表着逃避现实和无法适应社会的人。

在《人民公敌》中,经常出现马和马车等形象,象征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力量。

这些动物象征被用来探究人类
的情感和行为,以及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是他深刻思考与创作的结果,它们代表了他
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类本质的理解。

易卜生通过这些象征手法,提出了各种重要的生活观念
和思想,让我们深入探究生活的真谛。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易卜生(Henrik Ibsen)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挪威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

他的戏剧作品以批判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为主题,通过象征手法巧妙地表达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在他的晚期戏剧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更加精致和深远,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体现在角色和形象的刻画上。

他通过细致描写角色的外貌、言行举止以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表达了一种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在《忒斯特》中,主要角色忒斯特被描绘为一个表面上优雅而温和,实际上内心隐藏着强烈恶毒的人物。

通过这种象征手法,易卜生暗示了社会上一些受虐者和施虐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达了他对道德和伦理观念的质疑。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还运用在情节和剧情的组织上。

他经常使用隐喻和暗示,通过复杂而深入的故事情节,揭示出隐藏在社会背后的真相和冲突。

《玩偶之家》中,风铃的象征意义以及妮尔斯·克罗格的无情背叛等等,都展示了社会道德沦丧和女性压迫的问题。

这些象征手法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层次和张力,也让观众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还体现在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设计上。

通过精心布置舞台和选择符号性的道具,易卜生加深了观众对故事背后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感受。

在《娃娃屋》中,娃娃屋的观点和装饰物象征着主人公娜拉在男权社会中所受到的束缚和禁锢。

这种舞台设计和道具选择的象征性,有效地传达了易卜生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体现在角色形象的塑造、情节剧情的组织以及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上。

通过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易卜生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这些象征手法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艺术上的享受,也引发了对社会现象和道德伦理的深入思考。

对易卜生戏剧作品的理解

对易卜生戏剧作品的理解

对易卜生戏剧作品的理解
【最新版】
目录
一、易卜生戏剧作品的特点
1.象征手法
2.反映社会现实
3.回溯性
二、易卜生对戏剧的贡献
1.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
2.独特的巨人传
3.深刻反映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
正文
易卜生是挪威著名的戏剧家,他的戏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易卜生的戏剧作品主要特点如下:
首先,易卜生在戏剧中广泛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是一种通过暗示和隐喻来传达某种精神体验、表达微妙的内心世界或预示人物特殊命运的表现手法。

在易卜生的戏剧中,象征不仅是传达深邃难言人生体验的有效方式,还是一把打开生命奥秘之门的钥匙。

其次,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大部分反映社会现实。

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还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这种回溯性的表现手法使得易卜生的戏剧更具有思想深度和历史意义。

易卜生对戏剧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他的戏剧作品开创了现代戏剧的新纪元。

易卜生的戏剧、诗歌、书信和文艺论文等组成了一部翔实、生动而独特的巨人传,广泛而深刻地审视并反
映了他的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现实,还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易卜生晚期戏剧的复象诗学_汪余礼

易卜生晚期戏剧的复象诗学_汪余礼

易卜生晚期戏剧的复象诗学汪余礼内容摘要:经反复细读,可以发现易卜生晚期戏剧隐含了一种独特的复象诗学。

所谓“复象”,意指易卜生晚期戏剧在审美形式上的独特创构和审美效果上的高妙境界:楼外有楼,景深无穷;象外有象,境界层深。

易卜生晚期的每一部优秀剧作,都不只是创造了一个意象世界,而是在多数读者可以感知的整体性的意象-世界背后,还隐蕴着一个或多个整体性的意象世界。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既有艺术本体论上的根据,也跟易卜生晚期的“双重自审”——灵魂自审与艺术自审——密切相关。

尤其是“双重自审”,不仅使易卜生晚期戏剧呈现出复象景观,而且使之达到了“元艺术”的境界。

易卜生晚期戏剧隐含的复象诗学,较之巴赫金提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隐含的复调诗学,更切近现代艺术的本体,对于现代艺术创作亦颇具启发意义。

关键词:易卜生 复象诗学 双重自审 元艺术作者简介:汪余礼,文学博士,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易卜生与现代戏剧。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易卜生戏剧诗学研究”【项目批号:13CWW0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易卜生私密文献翻译与研究”【项目批号:11YJC752020】阶段性成果,同时亦为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支持项目“现代戏剧影视诗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Title: The Polyimage Poetics in Ibsen’s Late PlaysAbstract: The unique poetics of Polyimage implied in Ibsen’s late plays can be found with aesthetic reading. The term “polyimage” is coined to describe Ibsen’s original design of aesthetic form and ingenious realm of aesthetic reaction in his late plays, that is, beyond an imagery realm another imagery realm exists, which constructs a deep vision of significance. In each excellent late play, what Ibsen creates is a veiled holistic imagery realm or more in addition to an ordinary entire imagery realm perceived by most readers or audiences. The “layers of imagery realm” results from Ibsen’s “double self-examinations”, which involve self-examination of soul and that of art. It is “double self-examinations” that make polyimage possible in Ibsen’s late plays and renders them a distinguishing quality of “meta-art”. Compared with the polyphony in Dostoevsky’s novels, Ibsen’s polyimage in his late plays is closer to the ousia of modern art, and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odern artistic creation.Key words: Ibsen polyimage double self-examinations meta-artAuthor: Wang Yuli, Ph.D.,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Art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majoring in studies of Ibsen and modern drama. Email: sealight9999@84 外国文学研究 2013年第3期在当今国际易卜生学界,易卜生晚期戏剧愈来愈受重视,其所蕴涵的“深刻的诗学意图”①尤其引起学者们探讨的兴趣。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戏剧领域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通常被视为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之一。

在他的晚期作品中,象征手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文章将以《人民公敌》和《吕西安》两部作品为例,分析易卜生在这些作品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

《人民公敌》中的象征手法:首先,《人民公敌》是一部戏剧,讲述了瓦尔斯塔德小镇发现了一个温泉,镇上人民看到了发家致富的机会,然而发现温泉水被污染了,导致了镇上人民和瓦尔斯塔德的医生引爆了一场冲突。

在这部作品中,易卜生使用了多种象征手法,如下所述:1.温泉的象征意义温泉在这部作品中被用作社会中权力的象征。

镇上人民渴望温泉带来的财富,表示他们不再满足于作为权力的受益者而是想成为权力的真正拥有者。

医生代表了镇子的政府以及那些试图控制瓦尔斯塔德的人,他们希望控制温泉,从而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影响。

2.将小镇称为人民公敌把小镇称为“人民公敌”是一种象征性的用语,它强调了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冲突。

它也表明了人民和那些试图控制他们的人之间的斗争,以及掌握权力的人是如何将人民放在他们自己的利益之下的。

3.玩具象征意义玩具在这部作品中被用作诗意的象征。

医生觉得自己可以操控人民,就像小孩子们可以操纵他们的玩具一样。

他们无法认识到人民的真正重要性,就像孩子们无法认识到他们的玩具对他们来说是无价的一样。

《吕西安》中的象征手法:《吕西安》是一个有关荣耀和道德背叛的故事。

在这个作品中,易卜生使用了多种象征手法,如下所述:1.红手帕红手帕代表了女主角的心灵和情感状态。

在这个故事中,女主角吕西安用手帕裹住自己的心脏,这个手势使手帕成为她在整个作品中的象征物。

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了吕西安的情感复杂性和她的道德挣扎。

2.风琴风琴在这个作品中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代表着吕西安最珍爱的东西。

风琴歌曲的名字为“芬芳下午”,增加了艺术形式的深度和感情的力量。

3.徽章和封建制度《吕西安》中的徽章和封建制度也是象征性的元素。

浅析易卜生后期戏剧中的 (0)

浅析易卜生后期戏剧中的 (0)

浅析易卜生后期戏剧中的“三人组”模式及其深层内涵摘要:易卜生在其后期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中,建构了一种“三人组”的模式。

这种模式由人格对立面的设置、第三者的出现和家庭的破碎三种不同的形式共同构成。

作家通过对“三人组”模式的构建,不仅使人物鲜明的性格得到了充分地展现,而且最终帮助人类找到了一条自我拯救之路。

透过这种表层的结构我们可以窥见这位戏剧大师对于人物精神活动和内心世界的细致关注和深入挖掘,从而更好地表达了其戏剧所体现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易卜生“三人组”模式《海上夫人》《建筑师》《罗斯莫庄》在易卜生后期的戏剧中,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象征手法的运用最能表现人物多变的内心世界和隐秘的精神活动,二者不可分割,这也是易卜生戏剧的魅力所在。

所以,人们也将他的象征主义戏剧称为心理现实主义戏剧。

一位外国学者Charles R. Lyon曾注意到易卜生戏剧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易卜生式的三人组”(Ibsenian triad)模式,这个模式当中往往包含一个男性形象和两个女性形象,这个模式还具有如下特色:“主角的形象被切割成两个面向:一方面是与经验密切相关的欲望,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形式的视野中,固执于现实、个人身份认同的反向的欲望”①。

但笔者认为,这种“三人组”的模式包含多重含义。

它可以是一个男性形象和两个女性形象,也可以是一个女性形象和两个男性形象,还可能是以一个家庭的形式出现在戏剧中,而且这种看似表面的组合形式下又隐藏着深层的意蕴。

本文将通过对《罗斯莫庄》、《海上夫人》、《建筑师》三部戏剧的分析,探究易卜生“三人组”模式的多种形式及其深层内涵。

一.“三人组”模式之人格对立面的设置易卜生的戏剧有其独特性,他总是将一个人物形象性格中的两个对立面通过与其有关联的另外两个人物形象表现出来。

也就是将一个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外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进一步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海上夫人》中,这个“三人组”模式由艾梨达、房格尔和陌生人组成,而陌生人则是以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身份出现。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易卜生(Henrik Ibsen)是19世纪挪威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在当时具有突破性的戏剧作品。

在他的晚期作品中,易卜生开始运用象征手法,以更深刻和抽象的方式探讨人性、社会和道德等主题。

本文将探讨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以及这些象征如何影响了戏剧的表现形式和主题。

易卜生在晚期戏剧中大量运用了象征主题,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玩偶之家》、《人民公敌》、《野鸭子》和《太阳儿子》等。

这些作品中的象征主题往往与人物、道具或者情节紧密相关,通过这些象征手法,易卜生试图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和观念。

在《玩偶之家》中,易卜生创造了一个象征主题——“门”的形象。

门代表了女主人公诺拉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她因为家庭的束缚而无法实现自我,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尊严和独立。

而最终,诺拉开门而去的结局,则象征了她的自我觉醒和解放。

这一象征手法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诺拉内心的挣扎和成长,并深刻地触动了当时挪威社会对妇女地位和自由的思考。

在《人民公敌》中,易卜生运用了水这一象征主题,以揭示社会的虚伪和流毒。

水既是生命之源,也可能成为传播疾病和污染的媒介。

剧中的温泉水成为了象征社会道德败坏和虚伪的象征,而医生斯托克曼的努力则是象征纯洁和真理的代表。

通过这一象征手法,易卜生深刻地批判了当时挪威社会的腐败和伪善,引起了观众对社会伦理和人性真实性的深刻反思。

《野鸭子》中的象征主题则是“鸭子”。

鸭子代表了女主人公纳丁的内心和生活状态,她被形容为一只可怜的野鸭子,受尽了种种虐待和压迫。

而最终,纳丁选择了自我毁灭的结局,则是象征了她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对世界绝望的呐喊。

通过这一象征手法,易卜生让观众看到了挪威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伤害,引发了对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的关注和思考。

在《太阳儿子》中,易卜生运用了太阳这一象征主题,以探讨人类文明的未来和希望。

太阳象征了希望和生命的延续,同时也象征着人类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易卜生(Henrik Ibsen)是19世纪末挪威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被誉为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晚期戏剧作品常常运用象征手法来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象征手法使得他的戏剧作品充满了隐喻和寓意,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现实。

在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中,最常见的象征手法之一是象征性的人物。

易卜生通过创造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角色,代表着某种观念或象征着某种特定的群体。

在《人民公敌》中,医生Thomas Stockmann象征着真理和良知,而他的妻子Katherine象征着传统和保守。

这两个人物在剧中的冲突和对抗,代表了真理与利益之间的对立,引发了社会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除了象征性的人物,易卜生还运用象征性的动作和物品来增强戏剧的寓意。

在《玩偶之家》中,主人公Nora的玩偶房象征着她虚幻的婚姻和幸福。

当Nora最终离开家庭和社会的束缚时,她撕毁她的玩偶房,象征着她摆脱了假象和束缚,追求自由和真实的人生。

在易卜生的戏剧中,舞台布景和道具也常常带有象征意义。

在《野鸭子》中,湖泊成为了整个剧中的象征,象征着主人公们心灵的深处。

这个象征意义通过舞台后方的湖面投射出来,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冲突和矛盾。

易卜生的象征手法不仅仅存在于戏剧中的人物、动作和道具中,他的戏剧性结构也具有象征意义。

在《冰山上的顶层》中,整个舞台被设定在一座冰山的顶层,象征着现实生活中浮浅的外表下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真相。

主人公的真实情感被隐藏在各种社会角色和面具之下,只有当这些面具逐渐被揭开时,观众才能看到真相的样貌。

易卜生在晚期戏剧中运用象征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多重的解读层次。

这些象征手法不仅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形式,也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思考人性、社会和现实的复杂性。

易卜生的象征手法对于当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成为了许多后续戏剧家的借鉴和启示。

易卜生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

易卜生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

易卜生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易卜生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戏剧艺木TheatreArts?易卜生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汪余礼在我国学界,人们主要是通过萧伯纳的《易h生主义的精华》和胡适的《易1-生主义》来了解"易生主义" 的.萧伯纳认为"易h生主义的精华"主要在于:在剧中提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来加以讨论:把戏剧和讨论合而为,;在人物理想之间的冲突中取得强烈的戏剧性等等.但他最后说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就在于'没有准则'."…这为后人重新理解"易卜生主义"留下了空间.胡适认为:"把家庭社会的实在情形都写了出来, 叫人看了动心,叫人看了觉得我们家庭社会原来如此黑暗腐败.叫人看了觉得家庭社会真正不得不维新革命——这就是'易卜生主义'."f2_?他们观点有别,但哈罗德?布鲁姆曾精辟地指出:"自由反思的内省意识是所有西方形象中最精粹的部分,没有它就没有西方经典."[3J(E53)而就易1-生晚期戏剧而言,无论从创作主体还是从作品形象来看,最鲜明最深入地透人其中的正是内省精神.这一精神在易h生前期和中期戏剧都有所体现,但在其晚期戏剧中体现得最强烈,最深沉. 正如比约恩?海默尔所说:"一种特定的反躬自省——他称之为'自我解剖学'——已使得易h生痛心疾首地明白过来,他自己身上原来也带着那个时代的维多利亚式社会的必然性特征",(一'易卜生确是一位自觉地反省自我,解剖自我的剧作家.如果说他的中期戏剧主要是"解剖他人",那么其晚期戏剧则更多地是"解剖自我".他敏于体验,深于洞鉴,其目光似乎总在凝视自我及他人灵魂的深渊,这使他发现了当时人们很少意识到的人性秘密,以至有人称他为"戏剧领域中的弗洛伊德".他晚期戏剧对于人的非理性(特别是魔性,妖性) 和潜意识,对于人们日常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的深入探都主要是依据易生中期的社会问题剧,并侧重其思想内容来概括得出"易生主义"的精华或内涵. 如果我们更加看重易卜生的"艺术家身份",从易生戏剧的内在精神与艺术追求这两个方面来考察"易I- 生主义".那么必将对之产生一种新的,也许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综观易h生前期,中期,晚期的所有剧作,笔者认为,其晚期戏剧更为集中鲜明地体现了"易1-生主义的精华".作为易卜生中期Jttl:~0精神,个性主义与写实主义的延伸与深化,这种"精华"凝聚了易生晚期戏剧最值得学习的内在精神与艺术经验,下面试分四个方面来论述掘与隐晦表现至今仍然是令人惊叹不已的.比如在《罗斯莫庄》中,他对吕贝克的潜意识的层层剖析,对其非理性冲动的生动展示,对其两次拒婚背后深层动机的隐晦表现.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尤为难得的是,他通过营构特定情境,描写情境流变中罗斯莫与吕贝克内在灵魂的层层递进与交错发展,把自我内心所体验到的人性深层冲突——精神与欲望,自欺与自省,他救与自救,负罪前进与自我惩罚等之间的冲突——精细人微地表现出来了.又如在《海上夫人》和《海达?高布乐》中,易卜生把女主人公内心多种多样的魔性冲动表现得很有分寸,也很美.哈罗德?布鲁姆甚至说:"易卜生最好的散文体戏剧也是表现妖性最充分的几部,尤其是《海达?高布乐》."l3_而易卜生之所以能够描绘出这些灵魂深层的奇异风景.跟他敏于内省是密切相关的.易卜生自已也曾说,他经常跟海达?高布乐在一起散步,他对她的了解, 就像对最知心的朋友的了解一样,能够"把握到她灵魂的最后一条波纹".总之,就像挪威诗人D?M?托马斯所说: ?易I-生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20l1/05"易b生但善于洞察外部世界.而且存他的每部戏剧作品中,以一种非常深入,非常微妙的方式,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对人性弱点和矛盾的认识极为深刻,他堪称第一个这样的戏剧家.如此洞悉人类个体之间阴暗复杂的关系以至让人惊奇惶惑.他说在罗马时,他对梵蒂宫外的一座雕像十分倾慕,那是缪斯女神的雕像;他说缪斯女神的眼睛似乎既能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又能洞察身外的世界易h生自己就是这样,这也就是易卜乍之所以现代和永恒的缘故"这位戏剧界的建筑大师确是具有"缪斯女神的眼睛",他那种"看"的本领.特别是"返身内视"的本领,是他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秘密之….. 在易卜生晚期戏剧的内向反省中,最为值得注意的是他对人的内在生命运动之形式与规律的探索与表现. 我们常常提到易t-生晚期戏剧的内省性.或心理现实主义特征,但很少进一步去探讨他用力最深的点究竟在哪从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艺术自审来看,个中体现的除了内省精神,还有弥町珍视的自否精神.正是自否精神,使得易h生存取得中期剧作的辉煌成功之后没有跌儿卡两尔说:"伟火的戏剧家向我们{【I!尔我仃J内部q活的各种彤"i5.这话』fJ晚期易卜,卜_j是特JjJJ合适的为易生晚期悉心研究的乃是"我们内部活的各种形式".以及人类内存乍命运动的檗些具彳T遍性的规律..他蓐不多每年写一个戏,这剐州他川JJ最深的玎能就是琢磨一定情境『f1人物的内命如何一步步运动,如何运动接近最真最荚..q戏Jf小是聚焦于人的性或潜意识就"深刻"了,就"代"r,小是』JJ5么川事:而是必须对特定情境ff1人的内在生命运动的肜式与觇绰有深入的研究,进而存这个领域有fI已独到的感情发现.这l_nf能是检验作家功力深浅的一个重要尺度这方面.易卜晚戏剧是真正的经典从这作品[fl我ffJ看到,易h生对人性的结构及内在矛盾的洞察是非常深入的,从巾他发现r人类内存生命运动的多种形式:这些形式既有螺旋L升式的(如罗斯荧与鲁贝克),也仃抛物线式的(如索尔尼斯),既有如大海般潮起潮落式的(如艾梨达),血有太撇图式的(如吕达), 等等,如果悦人性人心中种种要素之州"不断重复观的,必然的内联系"即人类内彳F生命运动的规律,邓么易生埘此是非常自觉地加以探讨的..他曾说,他的作品"一^0l以为中心的足能力和愿掣之间的矛盾,意志可能性之问的矛盾.以及在人类和个人身上时… 现的悲剧和薄剧成分的交融等等"J.他的《小艾友夫》,正如勃皇兑斯所说,就是旨存探索人类,命之"变化规律"的典范性作品此外,《罗斯荧庄》,《海k夫人》, 《海达?高布乐》,《建筑大师》,《博克曼》,《复活日》等杰作对人类内生命运动的规律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它仃J不仪展示了人类内在生命运动过程rf1具钉普遍性的一些形式.也揭示了椎动其运动的人性人生之根——精神欲(灵与肉),理智情感,生命j意识(或冲动j反省),理想与现实,存在与虚无等等内在的矛盾.易生彳F这个面的功力与探索还远远没有得到学界的匿视,也还需要进一步去探讨.落下来.而是愈老愈精,在登上高峰后义攀上J,一座义一座插入云霄的险峰易卜乍的自否精神是其主体人格的精魂.他是个天生的怀疑派.怀疑,否定既有的一切道德规范,社会秩序,艺术法则等等,也怀疑,否定他自己.他内心有一【州 "活火".永远要否定自身,永远要向着更高更美的境界跳跃上升.他曾说:"我认为,为自南而战其实应该是一种永不停息的追求和对真正自由概念的探求.把白南当成是某种确定的东西去占有的人,那么当他获得了自由.也就同时失去了自由的灵魂;因为自南这个概念的精髓就在于它能在人们持之以恒的追求过程中成为他 ffJ自身的一部分.."l(208)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人格中那种永不满足,不断否定以求不断发展的韧性精神.如果说"自否定是人在每一瞬间历史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方式,它永远是一个经验的综合过程,永远是一个有待完成的开放系统.……自否定是一种感性的创造性力量,它是对痛苦的隐忍,对死亡的承担,对自己世界永无止境的冒险开拓.它是一切真善美和自由感的最终源泉",那么易b生的整个艺术人生的确是一个自否定的过程.自否定,是其内在生命的深处一团燃烧不息的 "活火",是其创造力始终活跃的标志.特别是在晚年,他的自我否定从《野鸭》开始,到《建筑大师》,到《博克曼》, 到《复活日》,逐步递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大体说来,易生晚期戏剧内在的自否精神主要体现存两个方面,一是人物对自我信念,自我灵魂的反思与否定,二是人物对自己作品的反思与否定.而这些人物的反思与否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易b生内在的自否精神在《野鸭》和《罗斯莫庄》中,易b生着重反思,否定了他原有的"布朗德情结"和他中期剧作的局限.他原本想把真理与自由的阳光注射进人心深处."去唤醒整个民族,引导它去思考伟大的事业",但在现实中,很多人事往往跟他所理想的逆向而行.这使他看到人性与人生的高度复杂性,进而不能不反思到以前的信念与作品有很大局限性.可以设想,他也曾心魂茫茫.如陷身海雾中努力寻找前进的方向.此后他转向了对人性与人生越来越深的探索.而在这种探索过程中,他对自我与他人灵魂中的那些各有深刻合理性的信念一一进行审视.并最终否弃了.他不会认同现有的一切观念,甚至"不相信人类种种理想的永恒性".这使他必定以"自否定"作为其易卜生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2011/05生命运动,艺术创作的贯穿主线.在《建筑大师》和《博克曼》叶l,易生让其笔下人物对一己的"艺术家之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流露…甭定以前所有作品,甚至否定"创造者之魂"的倾向.索尔尼斯说:"我并没有真正盖过什么房子,也没有为盖房子费过心血!完全是一场空!"这里索尔尼斯的话明显体现了一种白否定.他分明已经盖造了一大批房子,并不是真的没有盖过"房子",但相对于现实来说,他盖的"房子"没有起到他所理想的作崩;I而尤为令他感到痛苦不安的是,为了盖那些房子,他牺牲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 付}}J了太大的代价.这一切使得他深深怀疑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博克曼的人生则在自己与他人的双重审判下彻底被否定.其他如罗斯莫,吕贝克,海达,阿尔莫斯, 鲁贝克等人物身上均体现了自否精神.如果说"自否是为了把一切可能存在的障碍加以清除,清除的方式常常是在艺术创作之时直接对创造加以否定"【.,那么这种自否定仍然体现了可贵的创造性——它所创造的乃是一种更完善,更完美的境界,一种更符合人性与天人之道的理念.与易b生的自否精神密切相关.他晚期戏剧所隐含的"甭定性的艺术辩证法"是特别值得我们体会和学习的比约恩?海默尔曾指出"易卜生在其最后15年的写作巾,把辩证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准确地说, 他晚期戏剧所发挥的"辩证法"不完全是黑格尔式的辩证法.而是"否定性的艺术辩证法"——它既不像一般辩证法内含有"正,反,合"的理路,也不像中国占代的艺术辩证法着重体现阴阳,有无,言意,抑扬等相反范畴的互相转化与渗透.而是更多地体现m作家艺术灵魂与笔下人物的白否定性.对此要"一言以蔽之"非常困难,如果强言之.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否弃现有于极处求真, 无化现在于无中求新,以诗性智慧说不可说.易b生的《罗斯莫庄》,《海达?高布乐》主要体现了前两种,《建筑大师》,《博克曼》,《复活日》则兼有这种表现形式.虽然在艺术上"至法无法",或"艺无定法",但易生晚期戏剧作为一个丰富的宝藏,它在这方面所隐含的智慧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8?易卜生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20l1/05与易卜生晚期的内省精神与自否精神密切相关.其晚期戏剧中还内蕴有一种难能可贵的超越精神一一超越现实,超越时代,甚至超越人们现有的种种理想.指fJJ 这一点很有必要,闪为易生曾多次被打上"毒素散布者"的标签,也曾被视为"难以忍受的悲观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遭到过种种的诋毁与误解易生确有"忍与妖魔共徘徊"的一面,也揭示了人类灵魂中诸多的黑点与暗角,但这只是他艺术灵魂Lj作品整体中的一部分, 并不能F}I此认为他跟左托一样是"在阴沟里洗澡"..如果我们愿意理解他的艺术思维,会发现他恰恰是一个执着地寻求以审美感受参与人格重建的剧作家,一位具有理想主义气质和深厚人学关怀的伟大艺术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易生有一种基本的特质即一种狡黠的诡异感令人不安地与他的创造力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纯粹的妖性.……易h生不是道德家,他更像一只闪狠的毒蝎"(,由此他进一步认为"妖性" 构成了易的原创性,并成就了其作品的审美价值.. 这种见解是令人耳日一新的.但又似乎隐含有不妥之处我觉得,写…人内心的妖性,魔性,并不是易卜生的目的.也未必是要以此制造审美价值就拿布鲁姆认为"表现妖性最充分"的《海达?高布乐》来说,易生的确着力写出了海达内心的妖性,魔性,但她片不是伊阿古或爱德蒙的后代.她并不像他们那样守恶不改冷酷到底,她做的一切既出于她的本能. 也出于她对人乍底蕴过于敏慧的洞见.她最后在不必自杀的情况下优美地自杀了.也毕竟透出一种高贵的气度.而易b生之所以塑造海达?高布乐这个人物形象,很大程度是启示人重新思考人性,生死以及生存的意义究竟何在等根本问题.因而易b生与海达是有距离的,他塑造这个形象体现了双重的超越性:以海达形象超越她周围平庸乏味的现实,同时让观照海达形象的人反思,超越海达.再拿布鲁姆很欣赏的《建筑大师》来说,索尔尼斯这个人物的审美价值主要不是来自他心中的魔性, 而在于他对自己的创作历程,自我人性,作品价值等等的深刻反省,在于他反省后仍然具有的超越性追求和形而七冲动.索尔尼斯最后从高楼上摔下来.与剧作家是否悲观足毫无关系的,而更多地体现_『一种超越精神: 超越整个现世生活.与上帝对话.趋向宇宙巾的神性真在.如果抽掉了"反思","反省".就儿乎谈小上"审荚" ——无论对于鉴赏者还是对于创作者来说都是如此如果说以L两剧内存的超越精神还不够明显的话. 那么可以冉看一下《罗斯莫庄》和《复活口》《罗斯莫庄》中,罗斯莫和吕贝克最后跳桥?杀,不是向传统l司归,也不是向罗斯莫庄的"自马"投降.更是流露l『作家的悲观情绪:而是对一种更合理的,更真更荚的生存境界的诗性追求..他们最终的选择是远远超越现实,超越基督教人生观和自由主义人生观的.而埘于我们思考重建什么样的人格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存《复活}{》中易牛精细地演绎_『艺术家鲁叽克如何否卉已经历过的两种生存境界.而最后走进_r"第i境界"——审美与信仰巾显现的纯美境界.其他剧作如《小艾友夫》, 《博克曼》等都体现了易b生内心对于现实人性,现实人生的高度超越性,以及易b生关于重建人格,重铸心魂的一些思考.总之,正如比约恩?海默尔所说:"在易生戏剧所有的台词背后,一方面可以令人隽永地品味}}】几种晦暗不明的力量构成的一股汹涌猛烈的潜流,那是一股隐晦地驱使人们走向无底深渊的冲动……但另一方面.人们从这种虚妄空幻之中孕育滋fJ{一股热烈激昂的渴望.想要去追求某种冥茫之巾的不可知的前景, 一股破晓的曙光,它也许能赋予生命以意义,凝聚力甚至欢悦.而这恰恰正是易卜的界里对光和自南的追求."…那种对"冥茫之中的不可知的前景",对"阳光和自南"的追求,正是易b生晚期戏剧巾内存超越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超越性的追求比布鲁姆所谓"妖性" 更内在,也更强韧,是易剧审美价值的重要源泉. 黄雨石先生在其译着《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前言"中.曾提到一个有趣的谜语:谜面是"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字;谜底是"日"…lfP.黄先生认为"其【十J所包含的知识学问非同一般".我觉得这里头所包含的"知识学问"不止有历史的知识,更有艺术的奥秘允其是在看易生戏剧时,我屡屡想到这个谜语.易卞之所以敏于描写人类灵魂中的种种黑暗.不正足为他心中有一轮光明的太阳吗?就像海德格尔所说:"太大的光亮把诗人置人黑暗中."l2_f他写出种种阴暗景象,并不是要散布毒素,而是让人们认清自我,反省自我.进而解放自我,更新自我.易h生之所以常常写悲剧.让人物或 "萧萧下",或"遽遽崩",或"悄悄殁",不正是因为他向往着像太阳一般崇高灿烂的境界吗?我周着名作家残雪说:"正冈为心中有光明,黑暗才成其为黑暗.正凶为有天堂,才会有对地狱的刻骨体验,正因为充满了博爱,人才能在艺术的境界里超脱,升华."[13j(可以说,正是因为艺术家心中有"太阳"(日),有超越性的崇高理想, 他才能写出"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内外现实;而我们透过从艺术表现手法上说,易卜生晚期戏剧鲜明地体现了一种贯通精神.从勃兰兑斯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到在易生晚期戏剧里"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共同繁荣"…l(P.布莱恩?约翰斯通虽然认为易b生的整个戏剧艺术历程是"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但他也曾指出:"易生晚期这四个戏剧(指《野鸭》,《建筑大师》, 《博克曼》,《我们死人醒来时》)显然创造了一种整体的象征主义.索尔尼斯,艾琳,希尔达都既是象征性的存在也是现实的人物."?因而现在恐怕不会有学者像胡适那样说易h生戏剧"只是一个写实主义".在这里我想指出:易卜生晚期戏剧除了存在"写实与象征的融合".还具有高度的写意性与表现性,并最终体现出写实,写意与象征,表现的融合贯通.人们常说"中国戏曲重写意,西方话剧重写实".而易卜生戏剧则是"西方写实戏剧的光辉典范".这是不太确切的.如果说"写意"是指作家创作时"不求客观再现. 而注重表现人物的神态,情感,个性和隐示创作主体的情趣意旨",那么易卜生晚期戏剧其实是高度写意性的. 易生笔下的人物,很多时候说的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而更多地是听从剧作家的心意,说一些隐喻性的, 诗意的语言.比如在《野鸭》中,格瑞格斯对雅尔马说: "我要做一条十分机灵的狗,野鸭扎到水底啃住海藻海带的时候,我就钻下去从淤泥里把它们叼上来."这话怪诞离奇,明显是隐喻性的,它既表现了格瑞格斯那种敏感多梦,不谙实务的诗人性格,也透露出剧作家的艺术四易卜生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2011/05作品所描写的种种萧杀黑暗的景象,所看到的却正是作家内心巾那种超越有限性的生存处境而进入到朝向无限的生命美境的理想——那舀滔不尽的"阳光" 易生曾说:"谁要想了解我,必须了解挪威.……存那里一旦漫长,黑暗的冬天来临,房屋就会终日被笼罩在浓浓的雾霭之中啊,他们是多么渴望太阳!"lf"s 也许正因为内心渴望太阳,易卜生内心里始终悬有一轮不落的太阳,其作品即便在剖露最黑暗的灵魂时也仍然从深处透出光亮.这可能是易b生晚期戏剧具有超越时代,历久弥深的艺术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很值得我们去深人体会与探讨的.思维.再如在《海上夫人》中,艾梨达对阿恩霍姆说:"你说的那种快乐正像我们在悠长光明的夏季享受的快乐, 里头已经埋伏了就要来到的黑暗的预感.这种预感在人类的快乐心情上投下了黑影,正如天空浮云在海峡上投下他的黑影一样."这话既透露出艾梨达敏感多思的性格,也隐隐暗示了剧作家想要表达的深层意蕴.又如在高度写实的《海达?高布乐》中,海达跟勃拉克关于坐火车的那些对话都暗藏着"青外之意,韵外之致",她跟乐务博格的对话也常是如此.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就此打住.需要指出的是,易卜生晚期戏剧中那些写意性的语言.也往往是象性的:写意与象征融为一体. 此外.易卜生晚期戏剧具有高度的表现性,甚至可以说它开创了表现主义戏剧的先河.如果说"表现主义戏剧的特点在于它不重在表现人物行动的外部过程,而把人物处在各种情境中隐秘的内心活动,用各种手段直接外化和再现在观众面前"(谭霈生语)@,那么易卜生晚期的几部剧作至少具有表现主义的一些质素.撇开隐喻,象征,抒情表白等表现手段不谈,易卜生式表现主义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以一个人物表现(或打开)另一个人物的内心隐秘.比如在《海上夫人》中,艾梨达内心的魔性冲动很大程度上是靠那个"像大海一样"的陌生人表现出来的;在《建筑大师》中,索尔尼斯的内在灵魂是依托小魔女希尔达表现出来的.正如比约恩?海默尔所说: "在《海上夫人》和《建筑大师》这两部剧本里,都以一个人物形象来代表主人公的过去和内心生活,并且再次扮一易卜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2011/05演同样的『f】色,这-个人物形象先是将丰人公的内心矛盾用形体来具体化r".."而且,易生在需要表现主人公的内灵魂时,可以完全不顾现实界限,情势一到就}}:个陌,1-人或神秘客…场,而这个陌生人或神秘客f=f=屉照人公灵魂本质的镜像人物..比如在《小艾友大》巾,为r表现阿尔莫斯和吕达灵魂深处的隐秘,很突兀地就JJ『{个神秘占怿的鼠婆子上场l『.然后汁她说一通充满隐喻的疯话.接着就走_r.这个鼠婆子不一定象"无常",其艺术功能存于以她的语言侧映jlI 阿尔莫斯和凸达灵魂的黑洞在《复活日》巾,情形亦复如此就在鲁贝克深感尤聊,需要重新认识自己走IfI闲境的时候,爱尼…了.而爱吕尼其实正是他体内原有的那个艺术家,"是他自己的镜中像"(海默尔语); 只是这个术家现在已经r幽明两界,比鲁呱克更清 ,也更有智慧.值得注意的是,易卜生用以表现主人公内存灵魂的镜像人物,也往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完全可以视为?个独赢的人物形象他(她)们很像"现实巾人".但义带彳『一"天外来客"般的冲秘气息,成r一个个永远猜透,说不尽的"精灵":这使得个作更具审美价伉.易h生的这种表现主义,往在跟他的现实捕,诗意隐喻,多重象征足融会存?起的.他『l首先把人物的灵魂琢磨透r,以至精细到"能了解人物灵魂的最后。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易卜生(Henrik Ibsen)是19世纪挪威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易卜生逐渐摒弃了浪漫主义戏剧的传统形式,逐渐转向了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风格。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现了他在戏剧中独特的象征主义手法。

本文将讨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分析他是如何通过象征手法来呈现他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的。

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作品充满了象征主义的元素,他通过具体的物品、场景、动作等来代表更加深刻的含义,从而呈现出作品的深刻主题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野鸭子》(The Wild Duck)、《太阳之歌》(The Master Builder)等作品中,易卜生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更加抽象的方式来揭示作品中的精神追求、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社会问题。

易卜生在他的晚期戏剧中经常使用具体的物品来代表更深层的意义。

在《玩偶之家》中,易卜生通过女主人公诺拉的风景和装饰品来呈现出她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规范的挣扎。

诺拉的家中充满了华丽的装饰品和昂贵的家具,代表着她对表面的追求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而在她决定离开家人和社会的时候,她留下了她的儿女和丈夫,这个象征着她重新找回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真实自我的决定,也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她对社会规范和束缚的反抗。

在《野鸭子》中,易卜生通过鸭子这一象征物品来呈现出真相和谎言的对立。

在剧中,鸭子象征着真实的自我和真相,而伊维尔的谎言和扭曲的道德观念则代表着社会的虚假和谎言。

这种象征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深意,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能够深入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作品的主题。

易卜生的戏剧中还常常出现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和动作。

在《太阳之歌》中,易卜生通过主人公索尔内斯的登高行为来象征着人类对于精神追求的渴望和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在戏剧的结尾,索尔内斯登上了楼顶并且高唱起太阳之歌,这个场景象征着他对高尚理想和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呈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易卜生后期剧作中蕴含的死亡精神

易卜生后期剧作中蕴含的死亡精神

易卜生后期剧作中蕴含的死亡精神作者:魏晨阳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1年第04期内容摘要:《建筑大师》和《海达高布乐》都是挪威剧作家亨瑞克易卜生晚年的作品。

易卜生晚期的作品从现实主义问题剧转型到象征主义的道路,更倾向于探究人类的灵魂深处更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最后都选择了不同方式的死亡,这既是易卜生对死亡本身的探索,也体现了作者和主人公直面困难和选择的勇气。

关键词:易卜生死亡精神亨利克·约翰·易卜生是一位具有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他可以和莎士比亚、莫里哀相媲美,更为后来的剧作家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创作实验,比如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以及我国的喜剧大师曹禺。

易卜生晚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精神反叛色彩和神秘主义倾向。

死亡是人类无法超越的悲剧,也是易卜生戏剧创作中永恒的主题,在易卜生作品里绝大部分的主人公都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

易卜生笔下的死亡没有海明威式的坦然与超脱,对于易卜生而言,分居在死亡之河两岸的已不再是生命本体与孤寂、灰灭的灵魂,取而代之的是内心深处早已溃败的生命与精神的再次新生,而且还是“易卜生所有的主人公内心具有的一种不健康的紧张情绪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一.《建筑大师》中死亡的解脱与必然《建筑大师》是易卜生晚期的作品,写于1892年,也是后来被认为易卜生最具争议的作品。

该剧在2006年8月首次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由林兆华指导,陶虹和濮存昕主演。

《建筑大师》讲述了晚年成名的天才建筑师索尔尼斯和疯狂少女希尔达的故事。

索尔尼斯渴望充满活力,拥有不羁的魅力,但却承受家庭和自己心理的双重束缚,生活在濒临崩溃的道德边缘。

在不为人知的背后,他过的非常痛苦,极为压印。

神秘少女希尔达的出现拯救了濒临崩溃边缘的索尔尼斯,希尔达用她青春的激情和不羁,战胜了萦绕在大师心中的恐惧,他重新拿起象征活力与梦想的花环,向生命的“空中城堡”走去。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1. 引言1.1 易卜生晚期戏剧概述易卜生(Henrik Ibsen)是十九世纪挪威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他以其对现实主义及象征主义的独特结合而闻名于世。

在晚期戏剧作品中,易卜生的象征手法愈发复杂而深刻,成为了他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易卜生的晚期戏剧在内容上更加深入人心,揭示了更加深刻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冲突。

他深入探讨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通过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物和事件的多重意义。

在这些作品中,易卜生巧妙地运用各种象征手法,使观众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得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易卜生晚期戏剧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象征手法的运用不仅增添了作品的艺术价值,更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思考。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易卜生晚期戏剧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这些象征手法所传达的深刻意义。

2. 正文2.1 象征手法在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运用在易卜生晚期戏剧中,象征手法被广泛运用,以丰富剧情和深化主题。

易卜生通常通过人物、场景、道具以及音乐和音效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象征意义。

在易卜生的戏剧中,人物象征手法被大量使用。

人物的性格、言行举止、衣着等方面往往暗示着某种象征意义。

在《玩偶之家》中,妻子娜拉的“鸟笼”形象象征着她被丈夫囚禁在家庭中的局面。

场景象征手法也是易卜生戏剧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手法,易卜生创造出象征性的场景,进一步表达剧情和主题。

在《人民敌人》中,舞台上的荒凉废墟和破坏景象暗示着社会和人性的腐朽。

易卜生还善于利用道具象征手法来加深剧情的象征意义。

通过一件物品的出现、使用或改变,暗示着人物内心的变化和发展。

在《公敌》中,人物手持的匕首象征着权力与暴力的冲突。

音乐和音效象征手法在易卜生戏剧中也得到充分运用。

通过音乐的旋律、音效的节奏等手法,营造出氛围和情绪,进一步加深剧情的象征意义。

在《玩偶之家》中,娜拉关闭门锁的“咔嚓”声暗示着婚姻关系的困局。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是一种富有表现力和深刻内涵的艺术形式,通过人物、场景、道具以及音乐和音效等多种方式的运用,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象征意义丰富的画面,引发观众对人性、社会和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反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
易卜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晚期戏剧作品中,他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象征手法,以表达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探索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本文将从个人内心象征、社会象征和宇宙象征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易卜生在晚期戏剧中运用的象征手法。

易卜生在戏剧中广泛使用了个人内心象征的手法。

他通过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寻求传达人类内心的迷茫、挣扎和痛苦。

在《荆棘鸟》中,易卜生通过主人公玛莎的内心独白,揭示了她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家庭束缚的厌倦,象征着个人对现实生活的追求与困惑。

在《人民公敌》中,易卜生通过主人公斯多克曼斯的坚守,象征着个人的正义和良知。

易卜生在戏剧中运用了社会象征的手法,呈现了社会现实的丑陋和人类的贪婪。

在《一个毒瘤上的花环》中,易卜生通过家庭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腐败,象征着社会的黑暗与破败。

在《人民公敌》中,易卜生以斯多克曼斯为代表,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政府的勾结,象征着社会的不公与倒退。

易卜生还在戏剧中使用了宇宙象征的手法,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宇宙的秩序。

在《海姆斯库特》中,易卜生通过主人公荷尔蒙的追求真理和寻找自我的旅程,揭示了人类对宇宙和神秘力量的追求,象征着人类求知欲望的探索与挑战。

在《荆棘鸟》中,易卜生通过花园和鸟的象征,表达了对自由与幸福的追求,象征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易卜生在晚期戏剧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通过个人内心象征、社会象征和宇宙象征,深入揭示了人类内心的迷茫与痛苦、社会现实的丑陋和人类的贪婪,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宇宙秩序。

这些象征手法不仅使戏剧更加深情、富有表现力,也让观众更好地思考和反思人类的命运与社会的现实,展示了易卜生作为戏剧大师的才华和深刻的洞察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