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习题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同步练习)(附答案)—人教版2019化学高二下学期选择性必修3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天然色素的提取常会用到萃取操作。
现在有用水提取的天然色素,下列溶剂不能用来富集这些天然色素的是()A.四氯化碳B.苯C.乙醇D.直馏汽油2.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最简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以下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A.蒸馏: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B.燃烧法: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C.对粗苯甲酸提纯时操作为:加热溶解,蒸发结晶,过滤D.红外光谱图: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或化学键3.以下关于萃取、分液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把混合液体转移至分液漏斗,塞上玻璃塞,如图用力振荡B.振荡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C.经几次振荡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D.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再打开活塞4.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溴和CCl4B.苯和酒精C.溴乙烷和水D.汽油和煤油5.关于重结晶的说法,错误的是()A.被重结晶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B.溶解度很小的杂质留在了滤渣里C.重结晶的步骤为:加热溶解、冷却过滤、结晶D.重结晶的首要工作是选择适当的溶剂6.验证某有机化合物属于烃,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A.只需验证该有机化合物是否易燃烧B.只要证明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H2O和CO2C.只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D.只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7.质谱法能够对有机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其方法是让极少量的(10-3 g)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
如C2H6离子化可得到C2H6+、C2H5+、C2H4+……然后测定其质荷比。
设H+的质荷比为β,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化合物可能是()A.甲醇(CH3OH)B.甲烷C.丙烷D.乙烯8.如图是一个核磁共振氢谱,请你观察图谱,分析其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CH3CH2CH2CH3B.(CH3)2CHCH3C.D.CH3CH2COOH9.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选择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10.下列操作中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①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从含Fe3+的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③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④从食盐水中提取溶质A.①—丁②—丙③—甲④—乙B.①—乙②—丙③—甲④—丁C.①—丁②—丙③—乙④—甲D.①—丙②—乙③—丁④—甲11.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高中化学 作业5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课时1)5高二5化学试题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五)A组—基础巩固一、有机物分离、提纯仪器、药品的使用1.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主要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解析依次为蒸馏烧瓶、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
答案B2.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醇和水B.溴乙烷和水C.乙醇和乙酸D.苯和四氯化碳解析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液体互不相溶,A、C、D三项中的两种物体可以互溶,B项中的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答案B二、有机物分离、提纯的方法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的混合物B.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C.木炭粉和水的混合物D.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解析酒精和水混溶,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A项错误;汽油和植物油均为难溶于水的液体,不能采用重结晶法分离,B项错误;木炭难溶于水,分离木炭粉与水的混合物,采用过滤的方法即可,C项错误;食盐和硝酸钾均溶于水,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重结晶的方法将它们分离,D项正确。
答案D4.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A.萃取法B.升华法C.蒸馏法D.分液法解析甲和乙都是有机物,两者为液体,互溶且都溶于水,所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答案C5.欲从碳酸钙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除去碳酸钙,正确的操作是( )A.过滤—溶解—结晶B.溶解—结晶—过滤C.溶解—过滤—结晶D.过滤—结晶—溶解解析将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热水搅拌,趁热过滤掉碳酸钙,冷却结晶析出硝酸钾。
答案C6.“分子筛”,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将分子分开的“筛子”。
它在有机化学工业和化学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用。
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同上述漫画所揭示的分离原理相同的是( )A.萃取B.分液C.蒸馏D.过滤解析由漫画可以看出,“分子筛”实际上是利用分子颗粒大小不同来进行分离提纯的,小分子能够通过“分子筛”,而大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课时练 第一章第二节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2)

第二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纯净的砒霜是一种剧毒物,但在医学中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也可用于下列哪组混合物的分离( )A.酒精和水B.氯化铵和氯化钠C.氯化铵和碘单质D.氯化钾和二氧化锰2.某同学拟用重结晶的方法除去某产品中的杂质,为此需要选用合适的溶剂。
具有下列特点的溶剂不可取的是( )A.产品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B.在溶剂中产品比杂质更易溶解C.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在高温或低温时较大D.室温时产品在溶剂中溶解度很大3.天然色素的提取往往采用萃取操作,下列溶剂不能用来萃取水溶液中的天然色素的是( )A.石油醚B.二氯甲烷C.乙醇D.乙醚4.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A.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C.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分液漏斗上面的塞子打开D.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5.(湖南高二阶段练习)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作用而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67 ℃,热稳定性差。
已知:乙醚沸点为35 ℃。
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为下列有关此工艺中的操作描述不正确的是( )A.破碎的目的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B.操作Ⅰ是萃取C.操作Ⅱ是蒸馏D.操作Ⅲ是重结晶6.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提纯物质,将分离提纯方法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B.升华C.重结晶D.分液E.蒸馏F.过滤G.洗气(1)通过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高考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法一轮复习小题训练(原卷版)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法1.天然色素的提取往往用到萃取操作,现在有用大量水提取的天然色素,下列溶剂不能用来萃取富集这些天然色素的是()A.石油醚B.丙酮C.乙醇D.乙醚2.分离下列混合物,应选用蒸馏操作的是()A.汽油和柴油B.溴水C.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D.四氯化碳和水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乙醛和乙醇B.苯和水C.酒精和水D.乙醛和水4.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方法最早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来的( )A.贝采利乌斯B.道尔顿C.李比希D.门捷列夫5.能够快速、微量、精确地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A.质谱B.红外光谱C.紫外光谱D.核磁共振谱6.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以初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A.同分异构体数B.原子个数C.基团种类D.共价键种类7.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一组峰,该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A.C3H8B.C4H10 C.C5H12D.C6H148.欲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选用的方法是()A.加入无水CuSO4,再过滤B.加入生石灰,再蒸馏C.加入浓硫酸,再加热,蒸出乙醇D.将96%的乙醇溶液直接加热蒸馏出来9.下列关于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四次用到玻璃棒B.该实验中第二次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C.该实验中结晶的温度越低越好D.苯甲酸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因此可任意量添加10.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在组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下B.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生石灰,再蒸馏C.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还要加少量NaOH溶液D.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冷却到常温才过滤11.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1.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盛接并保存上层液体2.已知乙酸异戊酯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高中化学教学课件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二)

氧的质量分数: 1-64.86%-13.51% = 21.63% C:H:O个数比=
= 4: 10 : 1 C4H10O : :
当堂巩固 ①下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74 ,分子式为 _________ C4H10O 。 _____
相 对 丰 度
M=74
﹪ 质荷比
当堂巩固 ②确定结构式:下图是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图,则有机物 CH3—CH2—O—CH2—CH3 。 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P22-23
核磁共振仪
氢原子类型=吸收峰数目
核磁共振氢谱图 氢原子数之比=峰面积之比
三个峰
峰面积之比1:2:3
乙醇 CH3CH2OH
未知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
问题导学
一个峰
CH3—O—CH3
二甲醚的核磁共振氢谱
核磁共振氢谱可快速确定有机物等效氢个数,
判断同分异构体,确定有机物结构重要依据。
本课总结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步骤 分离、提纯 确定实验式 确定分子式 确定结构式 方法 蒸馏、重结晶、萃取
实验式 和分子式都是C2H6O 。
写出C2H6O可能的结构:
波谱分析
红外光谱
用途:确定官能团和化学键的类型 阅读:P22第一 自然段
红外光谱仪
四、分子结构的鉴定——波谱分析
未知物A含有-OH
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
问题导学 核磁共振氢谱
(H—NMR)
用途:确定氢原子的种类及数目
质谱仪
问题导学 三、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质谱法 最右边离子峰就 是未知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
MA= 46
未知物A的质谱图
问题导学 依据质谱图: 未知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实验式C2H6O的式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检测题含答案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54分)1.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2.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可用分液漏斗静置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进行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须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下口的小孔3.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那么A的实验式是A.C5H12O4 B.C5H12O3 C.C4H10O4D.C5H10O44.某化合物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A.CH3CH2OCH3B.CH3CH2CH(OH)CH3 C.CH3CH2CH2OH D.CH3CH2CHO 5.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A和B的某些性质如下:由此,分离A和B的最佳方法是A.萃取法B.升华法C.蒸馏法D.分液法6.(双选)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的是7.如图所示是一个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请你观察图谱,分析其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CH3CH2CH2CH3B.(CH3)2CHCH3C.CH3CH2CH2OH D.CH3CH2COOH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9.某气态烃和具有一双键的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3,取标准状况下的此混合气体6.72L,通入足量的溴水,溴水增重7g,则此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C2H4和C2H6B.CH4和C3H6C.C3H8和C2H4D.CH4和C2H4二、非选择题(共46分)10.(15分)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同步练习(有解析)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中化学第1章第4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51.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则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解析】酒精易溶于水,与水不能分层,不能达到萃取的目的,A项错误;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通过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如仍从下口放出会混有残留的下层液体,B项正确;由于分液漏斗有活塞,故使用前首先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水,由于萃取操作时,还要将分液漏斗倒转振荡,故还应检验分液漏斗口部是否漏水,C项正确;放出下层液体时,将漏斗上面的塞子拿掉使漏斗内与大气相通,可便于液体顺利流出,D项正确。
【答案】 A2.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分离苯和己烷—分液B.NO(NO2)—通过水洗、干燥后,用向下排气法收集C.乙烷(乙烯)—让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D.乙醇(乙酸)—加足量NaOH溶液,蒸馏【解析】A项中苯和己烷都为有机物,能互溶,无法用分液法进行分离;B项中NO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C项中乙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2,因此除去原杂质,添进新杂质,不正确;D项中将乙酸转化为难挥发的盐,从而可以采用蒸馏法将乙醇提纯。
【答案】 D3.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C 、H 、O 个数之比为1∶2∶3B .分子中C 、H 个数之比为1∶4C .分子中一定含有氧原子D .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 4【解析】 根据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只能确定该有机物中C 、H 个数之比为1∶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原子。
【答案】 B4.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6位烃的分子式是( ) 12 3 4 5 6 7 8 9 …… C 2H 2 C 2H 4 C 2H 6 C 3H 4 C 3H 6 C 3H 8 C 4H 6 C 4H 8 C 4H 10A.C 6H 12B .C 6H 14 C .C 7H 12D .C 7H 14【解析】 根据表格中烃的分子式变化规律可知碳原子每三项作为一次循环,且碳原子数递增,由163=5……1可知第16位烃为完成5次循环后的第6次循环的第1项,故碳原子数为7;再观察氢原子数变化规律,可知完成一次循环每组第一项烃分子中氢原子增加2,故第16位烃的氢原子数为1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基础第2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练习含答案

第二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天然色素的提取常会用到萃取操作。
现在有用水提取的天然色素,下列溶剂不能用来富集这些天然色素的是()。
A.四氯化碳B.苯C.乙醇D.直馏汽油答案:C解析: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来富集水中的色素。
2.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最简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以下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A.蒸馏: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B.燃烧法: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C.对粗苯甲酸提纯时操作为:加热溶解,蒸发结晶,过滤D.红外光谱图: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或化学键答案:C解析:蒸馏是利用互溶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物质分离的方法,液态有机混合物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因而可采取蒸馏,故A项正确;利用燃烧法,能得到有机物燃烧后的无机产物,并作定量测定,最后算出各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得到实验式或最简式,故B项正确;粗苯甲酸经过加热溶解→趁热抽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纯苯甲酸,故C项错误;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吸收峰的位置不同,所以红外光谱图能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故D项正确。
3.如图表示物质A在4种溶剂W、X、Y、Z中的溶解度曲线。
据此,用重结晶法提纯A时,最宜采用的溶剂是()。
A.WB.XC.YD.Z答案:D解析:利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时,被提纯的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变化明显时,提纯后得到的物质才能有较高的纯度。
4.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未知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只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两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若A的分子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D.核磁共振氢谱不提供氢原子总数信息答案:D解析:由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至少含有C—H、C—O、O—H三种不同的化学键,故A项错误;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峰说明分子中有3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B项错误;若A的分子式为C2H6O,CH3—O—CH3中只有一种氢原子,所以核磁共振氢谱中应只有1组峰,与图像不符合,故C项错误;核磁共振氢谱中只能确定氢原子种类,不能确定氢原子总数,故D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54分)1.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2.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可用分液漏斗静置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进行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须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下口的小孔3.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那么A的实验式是A.C5H12O4 B.C5H12O3 C.C4H10O4D.C5H10O44.某化合物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A.CH3CH2OCH3B.CH3CH2CH(OH)CH3 C.CH3CH2CH2OH D.CH3CH2CHO 5.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A和B的某些性质如下:由此,分离A和B的最佳方法是A.萃取法B.升华法C.蒸馏法D.分液法6.(双选)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的是7.如图所示是一个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请你观察图谱,分析其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CH3CH2CH2CH3B.(CH3)2CHCH3C.CH3CH2CH2OH D.CH3CH2COOH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9.某气态烃和具有一双键的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3,取标准状况下的此混合气体6.72L,通入足量的溴水,溴水增重7g,则此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C2H4和C2H6B.CH4和C3H6C.C3H8和C2H4D.CH4和C2H4二、非选择题(共46分)10.(15分)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度高二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习题精练含解析范文文稿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选择题1( )A.萃取法B.升华法C.蒸馏法D.分液法2.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除去乙酸乙酯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C.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5.某气态化合物X含C、H、O三种元素,现已知下列条件:①X中C的质量分数;②X中H的质量分数;③X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X对氢气的相对密度;⑤X的质量,欲确定化合物X的分子式,所需的最少条件是( )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6.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12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4.4 g,再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6.4 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A.C4H10B.C2H6O C.C3H8O D.C2H4O27.下图分别是A、B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已知A、B两种物质都是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试根据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推测A、B有可能是下面的( )A.C3H6,C6H6B.C2H6,C3H6 C.C2H6,C6H6D.C3H6,C2H68.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为10 L。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练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5(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练习题新人教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练习题新人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练习题新人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答案:B解析:化学式表示的是纯净物,因此研究有机物的第一步是获取纯净物,故D错误;化学式与实验室一般是倍数关系,所以测定化学式前,得到实验式是最为简单的;故A、C均不正确,本题答案为B2、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 ) A.只测定它的C、H原子数目比B.只要证明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H2O和CO2C.只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2O与C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D.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答案:D解析:A、B、C都不能说明该有机物中是否还含有其他元素.3、质子核磁共振谱(P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每一结构中的等性氢原子在PMR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峰的强度与结构中的H原子数成正比,例如乙酸分子的PMR谱中有两个信号峰,其强度比为3∶1。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2)(确定实验式、分子式和分子结构)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新教材同步课件)

红外光谱仪
知识海洋
确定分子结构——波谱分析
如下图所示是未知物A(化学式为C2H6O)的红外光谱图,从图中
可以找到C—O、C—H和O—H的吸收峰,因此,可以初步推测
该未知物A是含有羟基官能团的化合物,结构可表示为C2H5OH。
知识海洋
确定分子结构——波谱分析
2.核磁共振氢谱 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果用电磁波照射含氢元素的化合物,其 中的氢核会吸收特定频率电磁波的能量而产生核磁共振现象, 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有关信号。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 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相应的信号在谱图中 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具有不同的化学位移(用δ表示),而且吸 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由核磁共振氢谱图可以 获得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以及它们的 相对数目等信息。
现代化的元素分析仪分析的精确度和分析速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现代元素分析仪
李比希
应用探究
【例】某种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 析实验测得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 数为13.14%,试求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
【解】(1)计算该有机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ω(O)=100%-52.16%-13.14%=34.70%
02 原理
元素定量分析:
将一定量的 有机物燃烧
转化为简单 的无机物
定量测定
推算有机物各 元素质量分数
确定实验式 (最简式)
计算有机物各元素 原子最简整数比
知识海洋
确定实验式——元素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定量分析最早由德国化学家李比
希(J·von Liebig,1803—1873)提出。其方法是:
生成的CO2 KOH浓 △m1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章 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合物的分子式为C4H10。(
)
提示√。
-25-
第二节
任务一
课前篇素养初探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任务二
素养脉络
课堂篇素养提升
课堂篇素养提升
随堂检测
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问题探究
1.当互溶的两种液态有机化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相差较小时如何
必备知识
课前篇素养初探
课堂篇素养提升
正误判断
由图可知,样品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17-
第二节
知识铺垫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必备知识
课前篇素养初探
课堂篇素养提升
正误判断
四、确定分子结构
1.红外光谱
(1)原理
-18-
第二节
知识铺垫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必备知识
课前篇素养初探
课堂篇素养提升
正误判断
(2)实例
下图是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由此确定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C—H、O—H、C—O,则该有机化
合物的结构简式为C2H5OH。
-19-
第二节
知识铺垫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必备知识
课前篇素养初探
课堂篇素养提升
正误判断
2.核磁共振氢谱
(1)原理
-20-
第二节
知识铺垫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任务二
素养脉络
课堂篇素养提升
课堂篇素养提升
随堂检测
答案(1)上 c (2)g 除去水分
(3)83 ℃ c
高中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步骤的测试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步骤的测试题和答案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3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C.有机物中必定含有氧D.有机物中一定不含氧解析:因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1则n(C)∶n(H)=1∶(1×2)=1∶2,不能判断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答案:B2.下列分子中的核磁共振氢谱中的谱线不是只有一种的是()B.C2H6C.CH3CHOD.HCHO解析:、CH3CH3、三种有机物分子中均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子,谱线均只有一种,CH3CHO分子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谱线有两种.答案:C3.(2011•淄博淄川区高二联考)下列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5个吸收峰的是()解析:A中三个甲基相同,共有2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B中苯环上有3种不同氢原子,共有5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C、D中均有4种氢原子.答案:B4.分子式为C2H4O2的结构可能有和两种,为对其结构进行物理方法鉴定,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1)若为,则红外光谱中应该有________个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中应该有________个峰.(2)若为,则红外光谱中有________个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中应有________个峰.解析: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可用红外光谱法或核磁共振氢谱法.(1)中有四个振动吸收,有“—CH3”、“—OH”两类氢,应有两个峰.同理(2)中有三个振动吸收,有两个峰.答案: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1)42(2)3 25.(2011•临沂高二期末检测)酒精在人体肝脏内可转化为多种有害物质,有机物A 是其中的一种,对A的结构进行如下分析:①通过样品的质谱分析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②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同性氢原子给出相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醇(CH3CH2OH)有三种氢原子(图1).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2:③对A的水溶液进行测定发现该溶液pH3,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选项A.答案:A6.(2011•中山高二期中联考)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信号强度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解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信号强度之比为3∶1;有三组峰,强度之比为3∶1∶1;CH3CH2COOCH2CH3有四组峰,强度之比为3∶3∶2∶2; 有两组峰,强度之比为3∶2.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7.(6分)在最新的家用汽车的调查中发现,新车中气体的质量不符合标准.汽车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及材料.它们都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机物气体.其中一种有毒气体的质谱图如下:则由图可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若该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吸收峰则有机物的名称为________,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解析:从质谱图中可以看出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由商余法确定其分子式为C7H8,再根据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吸收峰,可以判断出应是甲苯,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邻、间、对).答案:92甲苯3种8.(4分)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它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有羟基中O—H键和烃基中C—H键的红外吸收峰,且烃基与羟基上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1,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2,试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提示:同一碳原子上不能连有两个—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有机物分子中有n个O—H键,则C—H键数为2n,其分子式为CxH3nOn(x、n 均为正整数)则12x+19n=62讨论:当n=1,x=3.58(不合理,舍去)当n=2,x=2(合理)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2结构简式为答案:9.(8分)质子核磁共振谱(P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每一结构中的等性氢原子在PMR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谱中峰的强度与结构中的H原子数成正比.例如,乙醛的结构式为CH3CHO,其PMR谱中有两个信号,其强度之比为3∶1.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如果在PMR谱上观察到的氢原子给出的峰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峰给出的强度比为3∶3,请写出其对应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情况峰的强度比为3∶2∶1,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解析:第一种峰强度为3∶3,说明有2个—CH3,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第二种峰强度为3∶2∶1,说明结构中含有3种不同性质的氢,其个数分别为3、2、1,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10.(12分)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4)若将B装置去掉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准确称取1.20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 g,D管质量增加0.72 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___.(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实验使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组成,该实验装置按照“制氧气→干燥氧气→燃烧有机物→吸收水→吸收二氧化碳”排列.实验可测知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C元素的质量,由水的质量可求得H元素的质量,结合有机物的质量可求出O元素的质量,由此即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C、H、O个数比,也就是确定了实验式,若要再进一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还需知道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1)H2O2(或双氧水)2H2O2 2H2O+O2↑(或H2O2Na2O2+2H2O===4NaOH+O2↑)(2)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3)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吸收CO2(4)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5)CH2O (6)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习题【1组】1.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以下用于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错误的是()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化合物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化合物成分的有效方法C.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D.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液态有机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相差较大时,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A正确;利用燃烧法,能将有机化合物转化为简单无机化合物,并作定量测定,通过无机化合物的质量推算出组成该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化合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的最简整数比,即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化合物成分的有效方法,B正确;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处于不同的位置,所以红外光谱图能确定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C正确;从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可以推知有机化合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相对数目,从而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质谱图通常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D错误。
2.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鉴别二者可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或金属钾 B.利用燃烧法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CO2、H2O,通过它们只能求得其最简式和分子式,但燃烧法并不能判断原物质中存在的基团及其相对位置。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质谱法通常用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B.将有机化合物燃烧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直接确定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C.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1∶4D.乙醚与1-丁醇不能利用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别解析质谱法通常用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A错误;将有机化合物燃烧进行定量分析,不能直接确定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B错误;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可知,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8=3∶1∶4,C正确;乙醚与1-丁醇含有的官能团不同,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别,D错误。
4.某化合物6.4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2和7.2 g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化合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4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D.该化合物一定是C2H8O2(CO2)=8.8g44g·mol-1=0.2 mol,n(H2O)=7.2g18g·mol-1=0.4 mol。
m(C)+m(H)=0.2 mol×12 g·mol-1+0.4mol×2×1 g·mol-1=3.2 g<6.4 g,故n(O)=6.4g-3.2g16g·mol-1=0.2 mol。
则n(C)∶n(H)∶n(O)=0.2 mol∶(0.4 mol×2)∶0.2 mol=1∶4∶1,该化合物的实验式为CH4O。
由于CH4O中氢原子已饱和,故实验式即为分子式。
5.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中己烯与Br2反应的产物与己烷仍互溶,用分液法不能将己烷提纯;B中淀粉溶液(胶体)和NaCl溶液均可透过滤纸;D中除杂试剂Na2CO3既可与杂质SO2反应,又可吸收被提纯气体CO2,所以用Na2CO3溶液作除杂试剂不可行,可改用NaHCO3溶液为除杂试剂,应选C。
6.下列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5个吸收峰的是()A. B.C. D.A项分子中含有2种氢原子,错误;B项分子中含有5种氢原子,正确;C项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错误;D项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错误。
7.(2020山东菏泽高二检测)某烃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4∶5,该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2.59 g·L-1,其分子式为()A.C2H6B.C4H10C.C5H8D.C7H8(C)∶N (H)=2412∶51=2∶5,得其实验式为C 2H 5,M =ρV m =2.59 g·L -1×22.4 L·mol -1≈58 g·mol -1,(24+5)n =58,n =2,故其分子式为C 4H 10。
8.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 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1)将一定量的有机化合物A 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 2O 和8.8 g CO 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实验式是 。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所示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该物质的分子式是 。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 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 。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相对数目。
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 —CH 2—O —CH 3,有2种氢原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所示:图1 图2经测定,有机化合物A 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则A 的结构简式为 。
2H 6O (2)46 C 2H 6O(3)CH 3CH 2OH 、CH 3OCH 3 (4)CH 3CH 2OH根据题意有n (H 2O)=0.3 mol,则有n (H)=0.6 mol;n (CO 2)=0.2 mol,则有n (C)=0.2 mol 。
根据氧原子守恒有n (O)=n (H 2O)+2n (CO 2)-2n (O 2)=0.3 mol+2×0.2 mol-2×6.72 L 22.4 L ·mol-1=0.1 mol,则N (C)∶N (H)∶N (O)=n (C)∶n (H)∶n (O)=2∶6∶1,其实验式为C 2H 6O 。
(2)假设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2H 6O)m ,由质谱图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46m =46,即m =1,故其分子式为C 2H 6O 。
(3)由A 的分子式C 2H 6O 可知A 为饱和化合物,推测其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或CH 3OCH 3。
(4)分析A 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A 分子中有3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而CH 3OCH 3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A 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
【2组】9.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A. B.C. D.解析因为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说明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有两种,且根据题意这两种氢原子个数之比为3∶2,分析四个选项:A项中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有2种,其个数比为6∶2,不合题意;B项如图所示:,有3种氢原子,其个数比为3∶1∶1,不合题意;C项如图所示:,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其个数比为6∶2∶8,不合题意;D项如图所示: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其个数比为3∶2,符合题意。
10.(2020山东青岛高二检测)在一定条件下,萘可以被浓硝酸、浓硫酸的混酸硝化生成二硝基物,它是1,5-二硝基萘()、1,8-二硝基萘()的混合物,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98%的浓硫酸,而前者不能。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将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分离,将上述硝化产物加入适量的98%的浓硫酸,充分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液中得到固体1,8-二硝基萘,应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浓缩结晶B.向滤液中加水后过滤C.用Na2CO3溶液处理滤液D.将滤液缓缓加入水中并过滤,滤液中有浓硫酸和1,8-二硝基萘,浓硫酸可溶于水,而1,8-二硝基萘不溶于水,故可以将滤液缓缓注入水中(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然后过滤即可。
11.(双选)质谱图显示,某种含氧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燃烧实验发现其分子内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5,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该物质中只有2种类型的氢原子。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可能为CH3CH2CH2CH2OHB.该化合物可能为CH3CH2CH2CH2OH的同分异构体C.该化合物可能为CH3CH2OCH2CH3D.该化合物为CH3CH2OCH2CH3的同系物解析分子内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5,则分子式可写作(C2H5)x O y,由相对分子质量为74推断分子式为C4H10O,CH3CH2CH2CH2OH有5种类型的氢原子,A错误;CH3CH2OCH2CH3和都符合题意,故B、C正确;CH3CH2OCH2CH3的同系物的分子式不是C4H10O,D错误。
12.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M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得该未知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
由此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M的分子式为CH2OB.M的实验式为CH3OC.M不可能是CH3CHOHCOOHD.M可能是饱和一元羧酸M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0%-6.7%=53.3%,则该物质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之比=40%12∶6.7%1∶53.3%16≈1∶2∶1,则M的实验式为CH2O,可能为HCHO、CH3COOH、HCOOCH3、CH3CHOHCOOH、CH2OHCH2COOH以及葡萄糖等,只有D正确。
13.(双选)某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其红外光谱如图所示,则有关该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有机化合物属于醚类B.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共有5个碳原子C.该有机化合物具有环状结构D.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2个,2个—CH2的相对质量是28,2个—CH3的相对质量是30,余基的相对质量为74-28-30=16,所以余基为O,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属于醚类,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A、D正确。
14.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已知:①2R—COOH+2Na2R—COONa+H2↑;②R—COOH+NaHCO3R—COONa+CO2↑+H2O。
有机化合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黏稠液体,易溶于水。
为研究A 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解释或实验结论 (1)称取A 9.0 g,升温使其汽化,测得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 2的45倍试通过计算填空: (1)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续 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 2.24 L H 2(标准状况) (4)A 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2)C 3H 6O 3(3)—COOH 、—OH (4)4有机化合物A 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 2的45倍,所以有机化合物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