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总结
高一地理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知识总结
高一地理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知识总结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是高一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因此,理解和掌握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知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一地理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其特点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三大类。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等;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等;生物灾害则包括疾病和虫灾等。
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发生规律。
例如,台风是一种具有强风和暴雨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
台风的路径和强度通常会通过气象预报进行监测和预警。
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灾害,会造成大量的熔岩流、火山灰和有害气体的释放,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重要影响。
了解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减轻这些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自然灾害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两方面。
自然因素包括地球内部的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地形地貌等;人类因素包括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等。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地震、台风等灾害常常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和人员伤亡。
其次,自然灾害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源污染、土壤侵蚀等问题。
另外,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它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
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措施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环境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时,环境保护还能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环境问题。
其次,促进节能减排,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地理初中自然灾害知识点归纳
地理初中自然灾害知识点归纳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或外部的自然力量引起的一系列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灾难性事件。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对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学习。
本文将对地理初中自然灾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自然灾害的分类。
根据引起灾害的自然力量的不同,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三大类。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灾害、地质滑坡和地面塌陷等。
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震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构造运动、板块活动或岩石变形所积累的能量超过地表岩石强度而释放出来。
火山灾害是指火山喷发时所产生的爆炸、熔岩流等现象,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热气、火山灰和有毒气体,对周围的环境和生命造成威胁。
地质滑坡和地面塌陷是由于地壳变形或地表堆积物湿润而发生的地质现象,对人类的生活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和暴雨等。
台风是一种巨大的气旋风暴,其伴随着强风和暴雨,可以引发海啸、洪涝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洪水是由降雨过多或河水过度涨落引起的现象,会导致水库溃坝、农田淹没和城市内涝等问题。
干旱是指长期缺乏雨水造成的天气现象,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匮乏和草原草木枯死等。
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异常大的现象,会引发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次生灾害。
生物灾害包括瘟疫、虫灾和草地退化等。
瘟疫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由病原体感染人类或动物引起,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虫灾是指昆虫种群暴发所引发的灾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大量牲畜死亡等问题。
草地退化是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和自然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的草地退化现象,对牧民和畜牧业造成严重影响。
在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分类后,我们需要对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防范措施进行深入了解。
地震是一种短时强烈的地壳震动,其特点是突发性、广泛性和破坏性。
地震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及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复习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复习
复习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复习自然灾害是指在地球自然过程中,由地理、气象、水文等因素引发或造成的灾害性事件。
这些灾害事件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对地理自然灾害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地理自然灾害的分类、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知识点进行复习。
第一部分:地理自然灾害的分类地理自然灾害一般分为四大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生物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台风、龙卷风、干旱等;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山洪、冰雪灾害等;生物灾害则包括疫病、虫灾、鼠患等。
每一类灾害都有其特定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第二部分:地理自然灾害的原因地理自然灾害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球内部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岩溶地貌等;人类活动因素包括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地理自然灾害的发生。
第三部分: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首先,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灾害会导致生产生活秩序的紊乱,破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此外,灾害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影响,破坏生物多样性、损害水源和土壤等。
第四部分:地理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为了减少地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预防。
首先,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提高社会应急能力。
其次,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
此外,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规范土地利用,减少灾害风险。
同时,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地理自然灾害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地理自然灾害的分类、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知识点进行复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的性质和特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总结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总结关于任何事物的知识都有五个层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称、定义、形象,有关事物的智识或者知识,以及事物本身——这才是知识的真正目标。
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全部
自然灾难学问点梳理总结:防治自然灾难的通用措施:1.加强灾难的科学争辩,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
2.对已发生地区进展跟踪监测,准时把握引发-----灾难的动向,为预报 ----- 灾难供给信息。
3.加强对 ------ 灾难的治理,建立健全减灾的政策法规。
4.加强预防学问教育,提高人们的意识。
5.加强 ------ 预报,启动应急方案。
6.准时有打算的转移和安置民众。
〔水文、地质灾难〕一.我国自然灾难种类多、频次高的缘由:1.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难带的交汇处。
2.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猛烈。
3.国土面积大,地形简单多样,滑坡泥石流多发。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季风的不稳定或规律反常,导致我国多旱涝灾难。
5.海岸线长,多台风、风暴潮。
灾情严峻再加上我国是进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缺乏。
〔1.2 点是指特别地理位置、3 点是指特别地貌、第4 点是指特别的气候〕。
二.自然灾难频率上升的认为缘由:1.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使地质灾难加重,水旱灾难频发,风沙灾难加重。
2.围湖造田降低了调蓄洪水的力量。
3.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导致内涝加重。
4.大型工程造成地质灾难加剧。
5.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逼。
三、我国东部地区成为自然灾难的重灾区:1.季风区,是洪水暴雨集中的地区,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内涝区。
2.东南沿海受台风暴雨的影响大。
3、北部有旱灾虫灾寒潮等灾难。
4.东部地区灾难种类多,人口稠密,受灾体脆弱,灾难群发。
四.西南地质灾难严峻:自然缘由:1、地质构造简单,山高谷深,位于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猛烈,多地震,诱发滑坡泥石流。
2、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易发生滑坡。
3、位于季风区,雨季长多暴雨且集中,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简洁诱发滑坡泥石流。
人为缘由:1.开垦开矿造成的植被破坏等。
2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建设者防范意识和措施不当〕。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各种自然灾害重要知识点总结【地质灾害】地震一、与其他灾害相比地震具有的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
二、地震分布: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一般呈带状分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台湾四个多发区。
三、成因: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造成地震。
四、危害: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体滑坡、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堰塞湖、瘟疫等次生灾害。
五、防治措施:①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②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③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④增强抗震意识⑤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滑坡、泥石流一、滑坡1.成因(1).自然原因: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较差、暴雨集中。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修水库、山脚下采石等)2.影响滑坡危害程度的因素有:滑坡体的位置高低、体积大小、移动速度快慢、移动路径远近等。
二、泥石流的成因1.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2.植被: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3.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4.人类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活动三、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1.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2.摧毁城镇、村庄;3.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4.泥石流能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造成洪涝灾害。
四、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1.加强监测预报2.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4.建立应急预案5、加固稳定变形土体6、建立护坡、挡墙、格栅坝等支挡物7、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8、暴雨过后注意滑坡迹象,及时转移居民9.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知识,发生泥石流时,沿与泥石流垂直的高处逃跑,并保护好头部。
五、中国的滑坡、泥石流1.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危害大的原因(1)我国山地面积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相对松软(2)降水集中、多暴雨,(3)植被破坏严重,(4)山区人口较多、耕地面积较大,铁路运营里程长,人口财产相对集中2.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点(1)空间分布不均(2)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3)主要发生在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较集中(4)西密东疏,西南地区是重灾区六、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知识点
一、自然灾害概述
1. 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特点:分布广泛与区域性,频繁发生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联系性,造成的危害很严重,
智人类慧能防灾,不可避免可减轻
3. 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4.世界两大灾害带: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主要有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
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主要是水旱、台风、山地地质灾害等)
二、自然灾害的分类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台风)、低温冷冻、沙尘暴、冻雨、雾、冰雹、龙卷
风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
根据成因和特点分为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海冰、海浪
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属广义的生物灾害三、主要的自然灾害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多发的原因:自然因素:①(气候和水系方面)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②(地形方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中游围湖造田、建垸④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
治理措施:①中上游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森林,继续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库;②中游加固荆江等河段
的大堤,退耕还湖,平垸行洪;③拆除占据河道建筑物,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④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⑤健全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加强减灾管理和公众减灾教育;⑹制订救灾应急预案。
☆☆☆蝗灾。
地理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在地理学科中,自然灾害与防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地理高考中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地震灾害地震是指地壳发生的振动,它是地球地壳动力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震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于地震的认识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1. 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处。
其中,构造地震是指地球板块相互碰撞、相互滑移或相互远离等活动导致的地震。
而火山地震则是指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引起的地震。
2. 地震烈度与震级地震的烈度是指地震在特定地点产生的破坏程度,一般采用罗马数字表示。
而地震的震级则是指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一般采用里氏震级或面波震级来表示。
3. 地震防治措施地震灾害的防治包括预测、减灾和抗震建筑等方面。
地震预测是指通过地震监测设备和科学手段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从而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而抗震建筑是指采用合理的建筑结构和材料,增加建筑的抗震能力。
二、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量过大或水文条件不利等原因导致的河流或湖泊水位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从而引发的灾害。
洪涝灾害常常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的危险。
1. 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有降雨量过大、水源集中等。
降雨量过大是指降雨量超过当地土壤的渗透能力和河流的排水能力。
水源集中是指河底坡度大,水流速度快,来水量大等原因。
2. 洪涝灾害的防治洪涝灾害的防治主要包括治理水文条件、改善水土保持、建设排涝设施等措施。
治理水文条件是指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修复和改造,调节河道形态和水位,增加水的排洪能力。
改善水土保持则是指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措施等,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抗洪能力。
三、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强大的气象灾害,它会给沿海地区带来暴雨、强风、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给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在自然界,人类与各种动植物相互依存,可一旦失去平衡,生物灾难就会接踵而至。
如捕杀鸟、蛙,会招致老鼠泛滥成灾;用高新技术药物捕杀害虫,反而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会排挤本国植物,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物灾害,危及生态环境。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农林牧生物灾害表现: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危害:给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害(二)森林、草原火灾原因: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危害:烧毁大量林木、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正确应灾方法:1.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防洪准备:①听汛期天气预报;②准备救生包(药品、食品等)、预备木制家具;③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⑤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⑥学会游泳、划船。
洪水应急: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②借助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洪水中的救助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2.应对地震灾害:平时要注意防震知识学习和防震技能训练;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在短时间内做出避险抉择;适当进行自救并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震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③先救“生”,后救“人”;④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风灾: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大雾: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整理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整理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和损害。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成因、危害和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初中地理中自然灾害知识点的整理。
一、气象灾害(一)洪涝洪涝是由于暴雨、大暴雨或持续性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的现象。
成因:持续性的强降水、流域内的地形地貌、水系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河道的侵占和破坏等。
危害: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范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库、堤坝)、整治河道、加强洪水监测和预警等。
(二)干旱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缺水枯萎,甚至河流干涸的现象。
成因:长时间的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量大,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危害: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防范措施: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修建蓄水工程、进行人工降雨等。
(三)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成因:在热带海洋面上,温度高,大量的水汽蒸发上升,形成强大的气旋。
危害:摧毁建筑物、折断树木、影响交通和通信,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范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和预警,提前做好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加固建筑物等。
(四)寒潮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现象。
成因: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迅速南下。
危害: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影响交通和通信,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
防范措施:提前发布寒潮预警,做好农作物的防寒保暖,增加衣物保暖等。
二、地质灾害(一)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成因:地壳运动、板块挤压和碰撞等。
危害: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损坏,还可能引发火灾、海啸等次生灾害。
防范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地震应急演练等。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自然灾害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了解和掌握各类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地理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高考地理中常见自然灾害知识点的详细汇总。
一、气象灾害1、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及以上。
台风带来的影响既有好处也有危害。
好处是能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旱情。
危害则包括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可能摧毁建筑物、破坏基础设施、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台风的形成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广阔的高温洋面、合适的地转偏向力、较小的垂直风切变等。
在我国,台风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2、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会对农业、交通、电力等产生严重影响。
寒潮的源地主要是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等地。
我国受寒潮影响较为频繁,冬半年经常会受到寒潮的侵袭。
寒潮到来时,农作物可能会遭受冻害,牲畜可能会被冻死,交通受阻,能源供应紧张。
3、暴雨洪涝暴雨洪涝是由于短时间内降水量过大而导致的灾害。
其形成原因通常与持续的强降水、地形、水系分布等因素有关。
在我国,暴雨洪涝灾害较为常见,尤其是在东部季风区。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在夏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4、干旱干旱是指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我国的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等地,春旱和伏旱较为常见。
二、地质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会产生地震波。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来衡量。
地震的发生与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等因素密切相关。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2、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2、自然灾害的危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3、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
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
洪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七月(D),长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C),华北、东北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南移;
十月,大陆雨季结束。
其他原因: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
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地理干货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归纳
地理干货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归纳一、气象灾害(一)干旱分布地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
产生原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危害:①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②河塘、湖泊干涸;③人畜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粮食减产;④局部地区社会动荡。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治理措施: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或避免干旱的威胁;②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种);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④营造防护林;⑤改进耕作制度;⑥跨流域调水。
春旱主要发生华北地区。
伏旱(夏旱),以长江中下游多见。
(二)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世界主要发生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
自然原因:(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水系)⑤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⑦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⑧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如渭河流域)危害:①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②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③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②退耕还湖;③修建水利工程;④修建分洪区;⑤裁弯取直,加固大堤;⑥开挖入海河道(淮河);⑦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三)台风——热带气旋发生时间:多发生夏秋季节。
世界上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有三个: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危害:台风灾害由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造成。
引发洪涝,冲毁农田和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通信和输电线路。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
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灾害,其中包括了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多种灾害。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灾害容易被忽视,这便是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是指由各种生物体引起,对人类和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的灾害,包括疾病、病毒、害虫等。
学习自然灾害地理知识,了解生物灾害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生物灾害有哪些种类呢?病毒类生物灾害是指人类和动物所患的疾病,例如流感、肺炎等。
生物的大量繁殖也会带来生物灾害,例如贻贝大量繁殖就会导致鱼虾死亡。
害虫类生物灾害也是常见的,例如蚂蚁、白蚁、蝗虫等。
这些害虫在大量繁殖后会给人类和农作物带来很大的威胁。
其次,生物灾害对人类和农作物造成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生物灾害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例如,猪流感和禽流感是人类和动物都能感染的病毒,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死亡和经济损失。
还有很多害虫类生物灾害,例如蚂蚁和白蚁,它们会破坏建筑物和农作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最后,应该如何预防和控制生物灾害呢?预防和控制生物灾害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应对措施。
在人类和动物疾病的防范上,应该加强防疫工作和掌握科学的免疫方法。
对于作物害虫的防治,可以使用无毒化学品。
另外,加强环境整治也是预防和控制生物灾害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了解自然灾害地理知识,包括生物灾害也是必不可少的。
生物灾害可能会对人类和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影响。
了解和预防生物灾害,可以加强对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力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这一方面的知识,保护自然环境,使地球更美好。
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笔记
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笔记一、自然灾害概述。
1. 概念。
-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 形成条件。
- 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例如,地震是地壳运动的异常表现,暴雨是降水的异常增多。
- 必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
荒无人烟地区发生地震,如果没有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就不能称之为自然灾害。
3. 分类。
- 气象灾害。
- 包括热带气旋(台风)、干旱、寒潮等。
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热带、副热带洋面上,中心附近风力可达12级及以上;干旱是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
- 地质灾害。
- 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滑坡是山体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 水文灾害。
- 像洪涝和风暴潮等。
洪涝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排水不畅,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风暴潮是由于强烈大气扰动(如台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当风暴潮与天文大潮相遇时,会造成更严重的灾害。
- 生物灾害。
- 例如病虫害、鼠害等。
病虫害会使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鼠害会破坏农作物、传播疾病等。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1. 地震。
- 成因。
- 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是地震的主要成因。
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或张裂,地壳中的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极限时,岩石就会突然断裂或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面震动。
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就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周围板块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 危害。
- 直接危害:- 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毁坏等基础设施破坏,导致人员伤亡。
初中生物灾害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灾害知识点汇总灾害是指自然界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具有破坏性和危害性的事件或现象。
灾害十分复杂,涉及的范围广泛,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了解灾害知识对于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与初中生物灾害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地震是指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现象。
在地震中,常发生地表破坏、山体滑坡、建筑物倒塌等灾害事故。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因素引起的,其中主要因素包括板块运动和地下岩浆活动。
初中生应该了解地震的成因,以及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例如,当地震发生时,应该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寻找合适的避难场所,保持冷静并听从教师或者家长的指导。
洪水是因河流水位上涨超过河床的容量而造成的一种自然灾害。
洪水常常伴随着暴雨、台风或者冰雪的融化。
洪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可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破坏。
初中生应该了解洪水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预防洪水。
例如,当洪水即将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撤离到高处,远离河流或者洪水容易泛滥的地区。
台风是一种由热带低气压区旋转和发展而成的强风系统。
台风带来的风雨和强烈风力可以造成严重的灾害,如拔树、毁坏建筑物、引发泥石流等。
初中生应该了解台风的形成条件和预警信号,以及台风期间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台风天气来临时,我们应该确保室外的物品固定牢固,关闭窗户和门,避免靠近玻璃等易受台风风力影响的地方。
干旱是指地区长时间内缺乏降水的天气现象。
干旱可以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等严重后果,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初中生应该了解干旱的成因以及干旱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例如,在干旱时期,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水资源,节约用水。
同时,应采取防火措施,避免野外用火和乱扔烟蒂等行为,以防止引发森林火灾。
总的来说,初中生应该了解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等各种常见生物灾害的成因、预防以及应对措施。
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提高灾害防范意识,提前做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准备工作。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表面上突发的、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灾害。
这些灾害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和生物灾害等。
它们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之一。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了解自然灾害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汇总初中地理中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内容。
1.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地形结构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爆发和滑坡等。
地震是地球表面突然发生的震动,其原因是地球板块移动或地壳变形。
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幔中的岩浆涌出地表引起的,它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和火山灰,给周围的生命和建筑物造成危害。
滑坡是地表松软土壤或岩石沿着坡面滑动的现象,通常由于重力作用、地势变化、降雨等因素引起。
2.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由于大气中的气候变化和天气现象造成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龙卷风、洪灾和干旱等。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象系统,通常伴随着高风速和强降水,给沿海地区和沿线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力。
龙卷风则是一种强大的气旋风暴,其独特的旋转气流可以摧毁高楼和破坏大片区域。
洪灾是由于降雨量过大、河流泛滥或上游山区泥石流等原因导致的水域溢出,使周围的地区被淹没。
而干旱则是指长期缺乏降雨,导致水资源紧缺,使农作物生长受阻,生态环境恶化。
3. 水文灾害水文灾害是由于地表水的异常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水文灾害有洪水、旱灾和冰雪灾害等。
洪水指的是河流、湖泊或海洋溢出其原本的容量,泛滥至周围地区。
旱灾则是由持续缺水和干旱气候引起的。
冰雪灾害包括冰雹、冰冻等,它们通常会破坏农作物、建筑物和交通运输设施。
4. 生物灾害生物灾害是由于生物种群异常增长、物种入侵和传染病爆发等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生物灾害有疫病、害虫和入侵物种等。
疫病是指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危害的传染性疾病,如流感、疟疾等。
高三地理自然灾难知识点
高三地理自然灾难知识点自然灾难是指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所引起的突发事件,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的现象。
地理学科将常见的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四大类。
下面将重点介绍地理高考中常见的自然灾害知识点。
一、气象灾害1. 暴雨灾害:指短时间内雨量大于平均雨量所引发的灾害。
暴雨会导致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2. 台风灾害:台风是在海洋上形成的一种强热带气旋,其伴随的暴雨、强风、风暴潮等现象造成了重大灾害损失。
3. 干旱灾害:由于长时间缺水引起的自然灾害。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歉收,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
二、水文灾害1. 洪水灾害:洪水是指河流、湖泊或海洋等水体的水位超过河床、水库坝顶或岸堤高程,引发的大范围涝灾。
洪水是水文灾害中最为普遍和严重的一种。
2. 旱灾:旱灾常常是由于长时间的干旱造成,造成水资源紧缺、农作物严重减产。
3. 冰雪灾害:包括雪灾、冰冻灾害等,主要由于严寒天气、降雪或冰冻导致的交通受阻、农作物受害等问题。
三、地质灾害1. 地震: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表面抖动现象,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2. 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大量泥沙混合着水流动起来的一种地质灾害,常发生在山区,破坏力巨大。
3. 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由于地下岩层的溶解、沉降或开采等原因,导致地表发生下沉或塌陷的一种地质灾害。
四、生物灾害1. 蝗灾:蝗灾是指大量蝗虫大面积迁飞并大规模繁殖,导致农作物被吃光的严重灾害。
2. 病虫灾害:农作物受到虫害或病害的侵袭,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歉收,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3. 海洋灾害:包括海啸、赤潮等,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总结:地理灾害是地球自身条件和人类活动的综合结果,也是人与自然的一场严峻考验。
了解自然灾害的知识点,能够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损失。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高三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能够让大家对于自然灾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应对能力,确保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人教版九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人教版九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发生的、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现象。
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研究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九年级地理课程中关于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这一话题的理解。
一、自然灾害的分类与特点1. 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可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三大类。
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等;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等;生物灾害指的是农作物病虫害等。
2. 自然灾害的特点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它们往往发生突然,对人类造成巨大破坏,并且影响范围广泛。
二、地球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1. 自然环境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表形态、气候、地壳运动等自然环境要素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例如,山地与平原有不同的地理条件和风险,决定了不同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
2. 自然灾害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对地表形态、气候、土壤质量等地球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例如,地震破坏了地壳,洪水冲毁了土壤,都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
三、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1.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地震和台风常常导致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等。
2. 人类社会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社会的活动也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因此,人类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来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防灾减灾的方法与意义1. 防灾减灾的方法防灾减灾是指通过科学手段和技术手段来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具体方法包括建立预警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宣传教育等。
2. 防灾减灾的意义防灾减灾的意义在于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的考点总结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的考点总结高考地理中,自然灾害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它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以下将对高考地理中常见的自然灾害考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气象灾害1、洪涝洪涝灾害是由于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河流、湖泊等水体水位迅速上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而引发的灾害。
其形成原因包括持续性的强降水、流域内的地形地貌(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系特征(支流众多、河道弯曲等)以及人类活动(如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
洪涝灾害的危害巨大,会淹没农田、冲毁房屋和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疫病流行。
2、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其他生物生长需求的现象。
其形成与气候类型(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大气环流异常、地理位置(如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等因素有关。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水资源的供应,破坏生态环境,引发饥荒等问题。
3、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气旋。
它通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台风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供应、地转偏向力等。
台风带来的强风可能会摧毁建筑物、折断树木,暴雨可能引发洪涝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风暴潮则会冲击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淹没和破坏。
4、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寒潮的形成主要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积聚和大气环流的调整有关。
寒潮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都有较大影响,可能导致农作物受冻害、牲畜死亡,道路结冰影响交通出行等。
二、地质灾害1、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导致地壳震动的现象。
地震的发生与地壳板块的运动、断层活动等密切相关。
地震的危害主要包括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道路和桥梁损坏等,还可能引发火灾、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总结
关于任何事物的知识都有五个层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称、定义、形象,有关事物的智识或者知识,以及事物本身——这才是知识的真正目标。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灾害
1、鼠害及危害:重灾区在农田、牧场及森林。
2、虫、鼠害的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3、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
4、中国的农作物病虫害
(1).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危害: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
小麦锈病是中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
条锈主要发生在华北、华中、西南与陕陇;叶锈主要发生在东北、前套、江淮、滇南红河州;秆锈主要发生在山东半岛至贵州一线)。
水稻病害包括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
棉铃虫多发生于105°E以东地区,大棉铃虫仅分布于新疆。
5、森林病虫害
危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破坏。
防治:①林区围栏,防止人为破坏;
②加强病虫害防治,建立…树种自然保护区。
+(生物通用)
6、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A、蝗灾:
(1)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
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蚱”。
蝗灾重灾区主要在黄淮平原的农业区。
(2)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对我国危害最大。
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
西藏飞蝗主要分布于青藏地区。
(3)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
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我国灭蝗的主要方法:人工诱捕捕杀、挖防虫沟、农药灭虫、点火焚烧、投放天敌等方法。
(生物灾害通用):①生物防治。
推进专业化防治,力争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③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
B、鼠害
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
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
(中国)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虫、鼠害的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
防治措施:农药灭鼠、投放天敌、人工诱捕
7、物种入侵
好处:丰富了引入地物种品种和农业生产类型。
危害:①对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构成威胁;
②降低光线的穿透能力,影响水底生物的成长,降低PH、溶解氧、水产品质量,增加CO2;
③覆盖水面,堵塞河道,影响河运,阻塞排灌;汛期阻碍水流,增大洪水水位,严重影响防洪、发电。
(水生物)
④造成社会危害和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防治:
①从源头着手,采取优先选择的措施。
引入物种时,慎重权衡其利弊与可能的后果;
②加强边境检疫和控制;③出现意外,应立即采取行动来根除和控制。
(生物、化学、人工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