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 B.7克C.8克D.6克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b)克B.(a-b-c)克C.(a+b-c)克D.(a-b+c)克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A.C2H4B.CH4C.C2H2D.C6H6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克B.80克C.90克D.120克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10.在A+B→C+D反应中,有52克的A与适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34克C和20.8克D,则反应用去的B的克数是()A.54.8克B.52克C.18克D.2.8克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3克 B.9.5克C.8克D.4克12.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和3克D。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2CO可表示为1.用“O”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则方程式2C+O2【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碳是由碳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通过2CO,微观意义是:2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碳分子,结方程式2C+O2合分子、原子的微观图,故选C【考点】分子、原子的微观图,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物质的总质量是一定不变的;B、因为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一定不变;C、因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3.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改变的是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数目C.物质种类D.分子的种类【答案】A【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从微观上来说,该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

故该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六不变”。

A、由于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故A正确;B、对于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是要发生改变的,故B错误;C、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故C错误;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D错误。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
×100% =31.6%,错误。故选 B。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6.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是
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则 R 的化学式为(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
是生成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X 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 18g-
2g=16g,Z 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 16g-6g=10g,W 反应后质量减
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 16g-11g=5g,5g+10g<16g,所以 Y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
A.CaCO3
B.Ca(OH)2
C.Mg(OH)2
D.MgCO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均不变。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反应前钙、镁、碳、氧、硅原子 个数分别为 5、5、10、47、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镁、碳、氧、硅原子个数分别为 2、
加上相应的数字,2N 表示 2 个氮原子,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无数量的意义,此选项错 误; D.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 Na+和 Cl﹣,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检测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检测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检测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2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4.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5.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61820反应后的质量(g)100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64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 D.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8.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H2O B.He C.O2D.NaCl9.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H2 2个氢气B.4H 4个氢元素C.Ca+2—个钙离子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10.三位科学家因“分子合成器”分享2016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C.化学变化中分子的个数一定发生改变D.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1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2+2CO=2X+S,则X为()A. CO2B. CC. CS2D. COS2.在化学反应前后:①物质的化学性质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②③3.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有效减少尾气污染。

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B. 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发生改变C. 该反应可以减少NO2的排放D. 该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关于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有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②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元素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变成“干冰”后质量保持不变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

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CO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6.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的读法,错误的是( )A.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B. 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C.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 碳加上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8.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5 0 84 A.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丙一定属于化合物C.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2 gD.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1119. 小明同学从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 ①②④⑤B. ①②③C. ④⑤D. ①②③⑤10.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 化学反应的快慢C.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D.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11.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无法确定1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微型培优专题(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表题

微型培优专题(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表题
88 g 54 g ∶ =2∶3。 44 18
【示范题2】将一定质量的a、b、c、d 4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
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 物 质 a 6.4 待测 b 3.2 2.56 c 4.0 7.2 d 0.5 0.5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51
x
96
0
0
88
0
5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值为5 B.R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
)
C.R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D.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关于化学式的计 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51+96-88-54=5,88 g二氧化碳 中含有碳元素24 g,54 g水中含有氢元素6 g,故R中的碳、氢元 素质量为30 g,还含有氧元素;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6 =4∶1,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示范题4】(2014·安徽中考)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 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混合物 C.原子总数减少
B.质量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
【解析】选A。反应前后都有两种分子,故为混合物;原子总数、 总质量都不变,但分子数减少,故选A。
【示范题5】(2014·成都中考)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 “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如下: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 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附答案(1)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附答案(1)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2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l2B.H2C.NH3D.HCl6.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8.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 B.108 C.70 D.27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10.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正确的是()A.3个铁离子:3Fe2+B.氦气:He2C.4个氢原子:4H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1.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7.4 4.2 5.0 3.8反应后的质量(g) 6.2x 5.2 3.8A.物质a是生成物B.x=5.2C.d一定是催化剂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12.40%的甲醛(CH2O)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61820反应后的质量(g)100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64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 D.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12g B.11g C.9g D.14g3.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2215反应后质量/g1029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6.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8.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A.x:y=1:1 B.x:y=1:2 C.x:y=1:4 D.x:y=2:19.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10.“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11.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 B.108 C.70 D.2712.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1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 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 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4:在3Fe+2O2Fe3O4的反应中,_____份质量的铁跟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的质量为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可得:(
4+6+111+4 ) g=(待测 +15+0+84) g,故待
测 =26g 。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增减,即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
少的为反应物,可知 A、B、 D 是生成物, C 是反应物,故该反应为 C→A+B+D 是分解反
12. 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
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详解】
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 反应开始时不可能为 0,也不可能随反应时间而增加,选项 A 不正确;
中考化学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培优练习 ( 含答案 ) 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
应 C+H2O(气 ) 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 B
【解析】
4.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B
C
D
反应前质量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训练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训练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训练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3个硝酸根离子:3NO3-B.2个铝原子:Al2C.五氧化二磷分子:O2P5D.标出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2Mg Cl2 2.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3.211.2000/g反应后质量007.2 4.4待测/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4.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5.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6.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8.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教案(含练习题)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教案(含练习题)

〖基础篇〗 1、 化学变化的过程是 重新组合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变; 不变,所以 ,参加 反应的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
不变 ; 不
2、 比较下列物质的质量大小,用 “ <、”“ =、”“ >填”空。
(1)木材燃烧,余下的灰烬的质量 原木材的质量。 (2)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 “铜丝 ”质量 原铜丝的质量。 〖拔高篇〗 3、有人说他能使水变成油 (含有大量的碳、氢元素 ),一本万利。现在,他 要把这项发明权超低价卖给你,你会买吗 ?请你用化学知识揭开骗子的可恶面纱。
八、【走进生活】
减肥是当今社会上的一个时尚话题,但有许多人走进减肥误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专家指出: 科学的做法是合理饮食、 多运动。 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合理减肥的原理 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题 (一)
来源: 未知
时间: 2010-07-18
一、 选择题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分析:反应后有 NH3:氮元素( N)氢元素( H)
有 H2O:氢元素( H)氧元素( O)
有 CO2:碳元素( C)氧元素( 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应有 N、 H、 C、 O四种元素
又因为本反应是分解反应,即反应物只有一种,所以这种物质应含有
N、 H、C、 O四种元素
6.答案:C
分析:反应前: A( 3g) B 待定
()
[学法指导 ] ①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认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③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四、【前失后鉴】
1673 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金属汞放在一敞口容器里煅烧, 冷却后进行称量, 得出的结论是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该实验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 擦肩而过。

人教版2021届初三化学上册同步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人教版2021届初三化学上册同步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人教版2021届初三化学上册同步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1、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的质量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相等D.100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总质量为200g【答案】B【解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蜡烛、镁带等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物质除了蜡烛、镁带外,还有氧气;高锰酸钾分解有氧气生成。

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C【解析】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②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

故选C。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可产生碳和水,由此可以说明( )A.蔗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答案】D【解析】注意蔗糖是反应产生了“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定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4、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A.CH3COOH B.C2H5OH C.C2H4D.C2H6【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C的个数为:2,应含有O的个数为:2×2+3﹣3×2=1,应含有H的个数为:2×3=6.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C2H6O,即C2H5OH。

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 B。
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 2:5 D.X 值为 28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 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 【详解】
A、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 ,则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 24g-4g=20g ,则丁是生成
物,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
8g+32g+5g+4g=16g+X+5g+24g ,则 X=4g ,则反应表达式是乙 甲+丙,属于分解
反应,故 A 正确; 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 B 正确;
7.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t1 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从 0 到 t1 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所以,丙为反应物, 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 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 C、 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 D、t1 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故选 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方位培优测评卷专项训练:质量守恒定律(详细全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方位培优测评卷专项训练:质量守恒定律(详细全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训练(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选择题1.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得到的产物中,不可能包含下列哪种物质( ) A.碳酸钠B.氯气C.氢气D.氢氧化钠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分解制取氧气,制取氧气最多的是( ) A. KMnO 4B. KClO 3C. H 2OD. H 2O 24.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 ,如果C 的化学式为A 2B 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2AB 2+B 2=2CB.3AB 2+B 2=2CC.4AB 2+B 2=2CD. AB 2+4B 2=2C5.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 水和50mL 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C.在100g 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 过氧化氢和70g 水D.1.2g 碳与3.2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 二氧化碳6.煤油中含有噻吩(用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 2=4CO 2+SO 2+2H 2O ,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C 4H 4SB.H 4H 6SC. CH 4D. C 4H 8S 7.实验室使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8.氯气(Cl 2)和氧气(O 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 4)反应。

已知O 2和CH 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 2和H 2O ,由此推断Cl 2和CH 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l 4和HCll 4和H 2C.CH 2Cl 2和H 2D.C 和HCl9.下列关于2CO+O 2=2CO 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点点燃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7:8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D.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10.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物质组合是( )A.锌和稀硫酸B.碳酸钠和稀盐酸C.铁和硫酸铜溶液D.硝酸钠和稀盐酸11.以下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②一定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12.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gA加热完全分解产生B和C,其中B的质量为2g,同时C又能部分分解产生0.1gD和7.9gE,则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1:1B.1:2C.1:4D.1:513.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测试题含答案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5
C.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汉黄芩素中含有 16 个碳原子,12 个氢原子和 5 个氧原子
17.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 N(NO2)3,下列有 关 N(NO2)3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NO2)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N(NO2)3 中含有 4 个氮原子和 6 个氧原子 C.N(NO2)3 属于氧化物 D.N(NO2)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6.8% 18.4.6g 某物质在足量的 O2 中充分燃烧,生成 8.8gCO2 和 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制得的。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4:2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
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 3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分子构成
16.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 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A 与 B 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B.生成 C 与 D 的质量比为 15:18
C.40%的 C 溶液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D.其中 A、C、D 属于化合物
9.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丙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 13 个原子
D.反应中 A 和 C 的质量比是 5:2
21.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 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

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 g ﹣10 g=2 g,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3和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和H2O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催化剂5N2+6H2O。

【详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Y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是由Y分解生成的,故A不正确;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和W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故B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30×6)(28×5)=9:7,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4242R+2H O+7O=2FeSO+2H SO:则R的化学式应为A.FeS B.Fe2S3C.FeO D.FeS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铁原子个数分别为4、4、16、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则化学式为2FeS,故选D。

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D.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2H2O+CO2。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该变、数目不变,错误;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1×4):(2×16×2)=1:4,错误;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H2O和CO2,均为氧化物,正确。

故选D。

5.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NaClO是一种钠盐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 x=+1;故A不正确;B、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由金属钠与酸根组成,属于盐;含钠元素的盐可称为钠盐;故B正确;C、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由Na、Cl、O三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D、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故D正确;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6.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A.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B.N(NO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C.N(NO2)3属于氧化物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答案】B【解析】【详解】A.亚硝酸根NO2的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故正确;B.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每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正确;D.三亚硝酸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8%,故正确。

故选:B 。

7.下列关于反应C+2H 2SO 4(浓)===∆CO 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 3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 .CO 2和X 的质量比为11:16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C+2H 2SO 4(浓)===∆CO 2↑+2X↑+2H 2O 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和原子个数不变,则可知:反应前C 原子个数为1、H 原子个数为4、S 原子个数为2、O 原子个数为8;反应后C 原子个数为1、H 原子个数为4、O 原子个数为4;可以推测X 气体为SO 2;因此: A 、根据分析,X 气体为SO 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 、SO 2的水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 、CO 2和SO 2的质量比为44:128=11:3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 、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CO 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 2+O 2点燃H 2OB .2Mg+O 2点燃2MgOC .2KClO 3催化剂2KCl+3O 2D .4 Fe+3O 2点燃2Fe 2O 3【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详解】A 、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222 2H +O O2H 点燃,故A 不正确;B 、2Mg+O 2点燃2MgO ,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B 正确;C 、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2 2KClO 2KCl 3O ∆+↑催化剂,故C 不正确;D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34 3Fe+2OO Fe 点燃,故选B 。

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依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待测值为22C .生成A 和B 的质量比为22:9D .D 物质是该反应的反应物【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 的质量增加了9g ,是生成物,生成B 的质量为9g ;C 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111g ;同理可以确定D 是生成物,生成D 的质量为80g ;由质量守恒定律,A 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111g-9g-80g=22g ,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22g=26g 。

A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所以属于分解反应,错误;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 的质量为26g ,错误;C 、生成A 和B 的质量比=22g: 9g= 22:9,正确;D 、D 物质是该反应的生成物,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

10.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不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11.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H2B.Cl2C.NaOH D.Na2CO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饱和食盐水中不含有碳元素,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碳酸钠,故选D。

12.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l2B.H2C.NH3D.HCl【答案】A【解析】【详解】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氯气,氢气为无色的无毒气体;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无色,不可能是氯化氢。

故选A。

1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物质+氧气 = 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