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告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中外广告史课程试题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通过学习中外广告史,学生应掌握广 告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 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广告特 点和发展趋势,提高对广告行业的认 知和理解。
试题库建设的意义
提高教学质量
方便学生自学
试题库建设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 过多样化的试题形式和内容,更好地评估 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情况。
试题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学资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选 择适合自己的试题进行练习和巩固。
科学性原则
试题库建设应遵循科学的教育测量学原理, 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系统性系。
实用性原则
试题库应注重实际应用,满足教学和考试的 需求。
开放性原则
试题库应具备可扩展性,方便教师随时更新 和补充试题。
促进教学互动
推动学科发展
试题库建设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 学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试题库建设可以推动广告学科的发展,通 过不断更新和完善试题库,可以促进广告 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
02
中外广告史课程试题库建设的 实践
试题库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中外广告史课程试题库建设 的实践与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中外广告史课程试题库建设的
实践 • 中外广告史课程试题库建设的
思考 • 中外广告史课程试题库建设的
评价与反馈
01
引言
课程背景与目标
课程背景
中外广告史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重要 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外广告的发 展历程、演变过程和传播规律。
《中外广播电视史》教学改革探析
紧目丁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实务探索——传播与教育《中外广播电视史》教学改革探析唐雨晴(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湖南永州425199)摘耍:《中外广播电视史》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认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规律,开阔眼界和思路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学生对这门课程并不感兴趣。
鉴于此,如何对教学方法做出新的尝试和调整,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广播电视史课堂教学教学改革<中外广播电视史>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认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规律,开阔眼界和思路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很多同学对这门课程并不感兴趣。
提起广播电视史,大多数学生的反应是枯燥乏味,学了没用。
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重视这一问题,对教学方法做出新的尝试和调整,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一、详略得当。
突出教学■点当前,广播电视史的教学分为两种情况:有部分院校是将其融合作为一门课程——<中外广播电视史>讲授;而有的院校<中外广播电视史>是分为<中国广播电视史>和<外国广播电视史>两门课程开设的。
不论是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两门课程,广播电视史的教学内容都非常丰富,尤其是外国广播电视史,历史更悠久。
但是学时有限,教师在讲述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必须精选重点,什么地方应该重点讲述,什么章节应该略过,都应该处理得当。
比如外国广播电视史,对于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就要重点讲,而像拉丁美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可以略讲或不讲。
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事业历史悠久,而且相对发达,能够给中国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尤其是美国的电视业,目前,美国电视传媒业无论是从技术的发展水平、市场的发展程度、还是跨国媒体集团在全球的影响力来说,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美国的电视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革,才有了今天的繁荣?究竟是怎样的广播电视体制,才成就了它今天的活力?这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学生最想了解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重点讲述。
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论文
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论文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论文一、传统的广告课程教学模式由于市场对广告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广告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老师授课为主,学生理解为辅,更多的是单向的交流,大多都忽略了学生创造性与实践能力的锻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一)封闭式教学模式有一些高校广告课程教学封闭教学现象严重,广告课程的教学仍然处于老师口述,通过粉笔板书授课内容的传统教学的“我说”“你记”的阶段,授课教师教学资源匮乏[1],学生只能通过教材来理解授课内容,通过教师的口述来想象广告的效果,老师单方面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互动,根本无法体现广告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应该坚决杜绝。
(二)演示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投影仪、扫描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和应用,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教师在广告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都会运用PPT课件、广告创意图片和照片、优秀广告作品视频、平面广告作品、企业广告策划书或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广告素材的示范表演,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接触广告作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应用,让学生在接受广告理论的同时,对学生的手、脑、眼、耳等多个感官进行刺激,增强了学生对广告学的感性认识。
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授课过程中直接登录相关广告专题网站进行在线的广告作品赏析,增强了广告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和新鲜感。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多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只是单方面地加强了学生对广告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缺少学生实践的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环节设置比较欠缺,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三)案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MBA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在广告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将广告热点问题以及优秀广告作品以个案的形式成立数据资料库,教师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同时,结合优秀广告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中外广告史课程试题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二 u l ‘ } . q -
划L 瓜昂 J 剐,
中 外 广 告 史 课 程 试 题 库 建 设 的 实 践 与 思 考
张 玲
( 中央广 播 电视 大学 , 北京 1 0 0 0 3 9 ) [ 摘 要 ]数 字化 题 库建 设是 现代 远程 教 育 中考试 改 革的发展 需要 , 结合 国家开放 大学题库 建设 试 点课
教学研冤
型的要求和组卷方式 都较为单一 ; 而国家开放大学 主 导建设 的是集 自测 练 习 、 形 成性 测评 、 终结 性考 试
三 种功 能为 一体 的 多 功 能题 库 , 考 核 目标 更 侧 重 于
推进 教学 改 革 、 督促学生学习 、 激发学习兴趣 , 最 终 实现 以测 导 学 、 以评 督 学 的 功 效 ¨ ] , 在 方 案 中 则 应 全 面考虑 不 同考核 方式 中的考 核 目标 、 题 型设 计 、 关 联度 设计 、 试 题 区分度 等 问题 。 2 . 根 据 课 程 特 点进 行 题 型 设计 和针 对 性 测评 。
作用 , 同时还便于命题教师梳理知识 点, 扩展题量 , 变换 题 干形式 等 。但 是 , 不 是所 有 的文 字 教 材 都 能 达到建设题库 的要求 , 如果文字教材不合适 , 题库质
量势 必受 到 影 响 。因 此 , 笔 者认 为 题 库 建 设 不 应 盲
目冒进 , 在启 动建 设 前 应 对 文 字教 材 的规 范 性 进 行
程之 一 “ 中外广 告 史课 程 ” 题 库 建 设 实践 , 对题 库 建设 前 的 准 备 及命 题 过 程 中 涉及 到 的 如 何 确 定 大 小知 识
点、 如何预设试题难度 系数、 以及如何进行标准化试题命制等问题提 出探 索和 思考。
《中外广告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中外广告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外广告史》是一门研究广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历程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能够了解广告在中外历史长河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趋势,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广告的特点和规律,为从事广告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入研究广告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中国广告史1、先秦至隋唐时期的广告了解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发展与广告形式的初步形成,如市声广告、旗帜广告等。
掌握早期广告与社会文化、经济的关系。
2、宋元明清时期的广告熟悉宋代招牌广告、印刷广告的发展。
理解明清时期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如对联广告、年画广告等。
3、近现代中国广告掌握近现代中国广告业在西方影响下的变革与发展。
了解民国时期广告的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熟悉新中国成立后广告业的发展历程与政策影响。
(二)外国广告史1、古代外国广告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的广告形式与特点。
掌握早期外国广告与商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2、近代外国广告熟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广告的发展。
掌握工业革命对广告业的推动作用及产生的新广告形式。
3、现代外国广告了解 20 世纪以来美国、日本等国家广告业的发展概况。
掌握现代广告创意与传播策略的发展趋势。
(三)广告发展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理解经济发展对广告业的促进与制约作用。
分析不同经济体制下广告的特点。
2、文化因素探讨文化传统对广告创意和表现形式的影响。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广告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
3、科技因素掌握科技进步对广告制作、传播手段的革新。
预测未来科技发展对广告业的潜在影响。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一)考试形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_____分钟。
(二)题型1、选择题考查考生对中外广告史基本概念、重要事件和人物的了解。
示例: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广告形式?()A 市声广告B 招牌广告C 旗帜广告D 印刷广告2、简答题要求考生简要回答有关中外广告史的发展阶段、特点等问题。
中外广告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徐基中
(华侨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 361021)
摘 要:中外广告史是广告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但其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从编
撰与优化教材、扩充与更新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创新中外广告史课程教学
模式,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外广告史;教学改革;教材;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1-0088-03
美国传播学者埃弗里特·罗杰斯曾说过:“任 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 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中外广告史作为广告学 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首先应通过对不同历史 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丰富多彩的广告表现形式及 其演进关系的阐释,使学生掌握中外广告发展的基 本脉络与规律特征,了解影响中外广告发展的政治 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其次,以史为鉴、学 以致用,这是所有学科史的基本目标之一。利用历 史的经验指导现实的广告实践活动,通过对广告史 上经典案例的学习、分析,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比较中外广告发展的差异, 找出中国广告业需要克服的症结与瓶颈。为了达到 上述教学目标,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 中外广告史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
之后广告史著作的体例,如杨海军《中外广告史新 编》、何玉杰《中外广告史》、刘悦坦《世界广告史》等, 无不遵循陈培爱的范例。这种体例的优点是中国和 外国各自的广告发展脉络较为清晰,但也存在缺陷。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基于以往教材中的不足, 针对中外广告史的课程内容设置提出以下几点革新 建议。
(一)以广告表现形式为线索,打破王朝断代 的布局结构
一、教材的编撰与优化 好的教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中外广告史 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内容庞杂,给教师讲授和 学生学习增加了难度。因此,制定一个逻辑严密、 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知识系统的课程体系,成为 授课成功的关键。纵观国内已有的广告史教材,编 排大同小异,内容也不尽如人意。以“我国第一部 成形的广告史专著”——陈培爱教授的《中外广告 史新编》为例,该书分为中外两部分,第一编中国 广告史上自原始社会,下至 21 世纪初,纵贯数千年, 按照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阐述了内地广告产生、 发展的状况,并兼顾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广告发 展史略。第二编外国广告史记录了世界古代、近代 广告的发展状况,重点阐述了美国、日本等国的广 告发展史。该书出版以来,成为国内广告史基础教 育和研究的首选教材与参考资料,并深深地影响了
中外广告史课程试题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试题库平台的选择与搭建
选择适合的在线试题库平台
综合考虑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平 台进行搭建。
搭建试题库平台
根据需求分析和规划,在所选平台上搭建试题库,设置章节、知 识点、题型、难度等级等参数,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维护和更新试题库
定期对试题库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试题的质量和时效性。
增强学习动力
试题库的建设使得学生能 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 主选择考试时间,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学习效果
在线考试能够实时反馈学 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 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 学习效果。
满足个性化需求
试题库的多样化题型和难 度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 化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全 面发展。
试题库的更新与优化
及时更新
为了确保试题库的质量和时效 性,需要及时更新试题库,删
除过时题型和增加新题型。
优化结构
为了提高试题库的可用性和易用 性,需要优化试题库的结构,使 得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查找 和练习题目。
增加反馈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足个 性化需求,需要增加试题库的反馈 机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解题指导 和错误分析。
拓展试题库的领域 和内容
在现有试题库的基础上,可以进 一步拓展试题库的领域和内容, 如增加更多类型的广告形式、拓 展不同行业的广告案例等。
加强与其他课程的 融合
可以将中外广告史课程与其他相 关课程进行融合,如市场营销、 品牌传播等,形成更为综合的试 题库,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规划
为了更好地进行试题库的建设,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 时间表。首先,需要确定试题库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明 确题目的类型、难度、数量等要求;其次,需要组织专 业的团队进行建设和维护,包括试题的收集、整理、审 核、更新等方面的工作;最后,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反 馈,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 完善。
《中外服装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学 生 提 高 自身 审 美 素 养 ,感 受 中西 服 装 文 行 考核 , 优 点是 对 服 装 历 史 上 的概 念 、 其 形 化 中所 蕴含 的文 化 艺 术 ,加 强 对 服 装 设 计 制等知识有较深刻的记忆 ,其缺点是把知
的人文性感悟 , 丰富创作思路 。 课程重点在 识掌 握 的较 为 死 板 教条 ,和 现 实 的 设 计 脱 于使学生掌握不 同历史时期服饰 的风格特 离较 远 ;另 一 种 方 式是 以学 期 论 文 的形 式
创新 思 维 。
一
内容 囊 括 了 该 领域 在 发 展 过 程 中所 涉 及 的
精神 内涵和物质要素。 如果仅仅把《 中外服 装 史 》课 程 作 为 了解 与 掌 握 该 领 域 历 史 状 况 与历 史 发 展 的途 径 ,那 就 失 去 了该 课 程
学知 识解 决 实 际 问题 能力 的重 要 作 用 。
三、 中外服装史》 《 课程考核方式初探 期末考核方式 的最终形式是 以大作业 的方 目 前《 中外服装史》 课程往往只是进行 式上交 , 包括 5 个部分 : ①复制和设计作 品
方 服装 文化 的优 秀 遗 产 ,开 拓 服 装设 计 的 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思考能力 以及运用所
二 、 中外 服装 史 》 程 考核 方 式 现状 《 课 对《 中外服装 史》 课程 考核方式 改 本 课 程 传 统 的考 核 方 式 有 两 种 ,一 种 革 的必 要 性 中西传统服饰是人类 服饰 史 中的宝贵 是 闭 卷 笔 试 考 试 , 填 空 、 词 解 释 、 答 以 名 简 财富 , 过《 通 中外 服装 史 》 程 的学 习 , 导 题 、论 述 题 等 形 式对 中外 服 装 史 的知 识 进 课 引
“广告策划”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表情 、 点头 或充满爱 意的动作 , 或者通 过
语言 “ 回答得 很好 ” 很 棒… ‘ 回答 你 “ 你 这个 问题很有 勇气 ” 等话 语来 不断鼓 励 学生 , 让它成为 学生 日后积 极 回应教 师 阅读 引导 的动力 , 让学 生积 极 回答这 个 问题时更 有 动力 。同时 , 小学 语文 教师 在语文阅读 教学 中, 还要正确地 对待学 参考文献
们喜爱 的、 且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 在小学 语 文阅读 教学 中不让一个 孩子掉 队。
3 .表 扬 鼓 励 。 有 效 引 导 开 凿 动 力 为
源 泉
生 的引 导 。有 时 对 于 引 导 的 问 题 ,学 生
的回答会突 破教 师原有 的设 计 思路 , 甚
至 会 让 教 师 处 于 很 尴 尬 的境 地 , 同 时 但
部确定 的高等 院校广告专业必修 的主干
课程之一 。
通过对 本课 程 的学 习, 生能很 好 学 地 掌握广告 策划 的原 理等理 论 知识 ; 通
二 、 广 告策 划 ” 程 考试 “ 课 现 状
“ 广告 策划 ” 在课 程 教 学 改革 上 已
教师在阅读 课中的引导。这就要求小学 语文教师 了解 小学 生 的个 性 特征 , 在小 学语文阅读教 学 中, 对不 同学 生 的不 针 同情况 , 面把握 , 计符合学生个体 实 全 设 际 的问题 , 特别 是在 引导 的角 度 、 坡度 、 难度等方面富有针对性 , 做到因材施教。 比如 , 对于 中等 的学生 要关 注 引导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引导的艺术不仅 在于充分挖掘 问题本 身 的价值 , 重要 更
的还体现在引导 的手段上 。小学语文 阅
读教学 中, 不少 的老 师都遇 到过 教学 设 计很有艺术性 , 但在 阅读课 堂上 , 小学 生 配合却不很默契 的现象 。这种现象 的产 生, 在笔者 看来 , 关键是语文教师 在阅读 教学 后没有 做好 引导 后 的评 价 , 尤其 是 缺少积极 的评价 , 能激 好 出小学 生 的 不 积极 性和成就感 , 间长 了, 时 学生对于教 师阅读引导的回应和热情就没有开始时 那么高了。 因此 , 为小 学语 文教 师来 作
以“中外广告史”课程为例论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探索与实践.doc
以“中外广告史”课程为例论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李艳平陈灏杰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7期[摘要]在高校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热点。
而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专业课的应有之义。
文章以“中外广告史”课程为例,对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专业课人文精神中外广告史[作者简介]李艳平(1977- ),女,湖北枝江人,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传播学、广告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陈灏杰(1981- ),男,陕西铜川人,防灾科技学院,讲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研究工作。
(河北三河 065201)[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6-0142-02一、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热点。
然而,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难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突出表现为把人文素质教育归为单纯依靠知识传授,采用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以知识灌输为内容的教育模式。
这显然违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意愿和初衷。
如何走出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悖论模式?笔者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人文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又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内容。
这种体现“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对人的修养层面、情感层面的关注,更是人在追求真善美和自由而全面发展层面的关注,理应成为高校学生的终生追求和向往,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文精神。
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这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意义。
《广告学概论》课程考试改革浅析
在于培养学生们相关广告 理论素 养 , 还要锻炼学生的广告实践能 力 。学生们 最终所学 习到 的理论知 识都是 为广告 实践服 务的 。 因此 , 本 课程 的整个教 学过程 紧密 围绕 着应用 性和实 践性来展 开 。考试 , 作 为教学 环节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 也 必须要体现 出本课 程 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目前许多高校 都在 大力提倡应用型教育 ,
进行 P P T展示 。这不仅 考验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 同时也锻炼 了他 们的 口语表 达能力 。完整 的广告策划 书以及 P P T 提案 这种考核
方式努力体现 知识 是基础 、 创 新是 目标 的指 导思想 , 把考核重心
向创 新 能 力倾 斜 。
在教学过程 中, 试 卷作 为考核 的主要形式一直存在 。学生只 要熟 练背诵 书本 和笔记上 的知识 点 , 一般都 能较容 易地通 过考 试 。这种考试方法 的弊端是显而易见 的 : 一是部分取得高分的学 生有 可能仅仅是背诵 刻苦 , 实 际专 业素养和能力很低 ; 二是会 造 成部 分学生平 时不认 真学习 , 考前 采取突击复 习以应付考试 , 学
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锻炼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为毕业后从事研制电子产品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33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一些与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的竞赛
的培养 , 所以考试改革是必 然的选择 。
2 考试改革的实践 2 . 1 考 试 方 式 的改 革
大多数 同学采 取头脑风暴法 , 集思广益后 确定 。在这个 过程 中, 不可避 免 的同学们会 遇到意 见不统一 , 甚 至想法 南辕北 撤 的情 况, 也可能发生激烈 的争吵 。只有 同学 们积极沟通解决 问题 , 才 能最终完成任务。所以 , 广告策划的整个过程也是不断培养 同学 们团队合作能力的过程 。 2 . 2 成绩评定 方式 的改革 般来讲 , 一 门课程 的综合成绩评定 由平时成绩和期末 成绩
关于广告学专业实务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
广告学专业实务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关于广告学专业实务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目前广告学专业实务课程定位不够清晰,教学质量比较差,理论教育与工作实践不接轨,采取虚拟情景进行课堂实战实训模式凸显广告学作为服务应用性专业的基本属性,旨在为广告学相关专业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改革思路。
广告学实战训练教改随着广告学专业在高校的深入发展,目前各高校广告相关专业已经为广告公司、媒体以及相关企业输送了大量广告人才,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广告行业的业务水平。
但是,各个高校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在注重理论和实践方面定位模糊,学生培养情况各不相同,尤其是发达城市优势较为明显。
基于目前广告行业学生培养的现状,作为一名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师,以及结合在广告公司从业经验,笔者认为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对课堂理论与实践目标有个清晰界定。
让理论课能够真正服务于未来的从业实践,真正应用于未来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维以及广告实战能力。
广告学专业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及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目前,广告学专业实务课程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必修课“广告学概论”教材多达一二十种,由于编写人员能力限制,大多参考抄袭较多,未能及时反应行业基本现状。
另外实务课与理论课占用时间有较大差别,很多老师重视理论,不重视实践教学。
高校部分老师缺乏在广告公司企业实战经验,因此企业实战未能及时形成案例搬进课堂。
课程考核设置也多以理论背记为主。
鉴于以上现状,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以及在广告行业从业经验,經过几年的教学,对广告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几点自己的思考—虚拟情景进行课堂实战训练。
通过模仿、虚构实战环境,进行情景式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避免生硬讲解理论知识,将模糊、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从而运用理论实际解决问题。
“虚拟情景进行实战实训”的教改设想,以学生组成的团队,模拟小型公司的日常运作流程。
“中外广告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中外广告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李艳平
【期刊名称】《教育与职业》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对课程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文章以“中外广告史”课程为例,提出该课程在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考核方式改革的主要途径.
【总页数】3页(P138-140)
【作者】李艳平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河北廊坊065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3
【相关文献】
1.《中外服装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2.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3.城市规划专业《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初探
4.广告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析——以《中外广告史》教学为例
5.中外服装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广告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摘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对课程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文章以“中外广告史”课程为例,提出该课程在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考核方式改革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外广告史考核方式改革一、课程考核改革的重要性1.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1)考核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①“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②改革高校课程考试评价方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因此,课程考核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校积极推进考试方法及考试内容多样化改革,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核心。
(2)考核是实施质量监控的有效途径。
课程考核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业务水平和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的重要手段。
因此,研究构建科学、规范且富有成效的课程考核体系,对课程考核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才能获得准确的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考核改革的功能。
(1)导向功能。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诊断出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而且能够向教师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改进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相长”,最终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考核对教风、学风以及考风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统一。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独立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新结论及各种不同的操作方式、方法,都是一种“创新”。
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中外广告史”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从目前高校“中外广告史”课程考核现状来看,虽然已经在试题库建设、注重过程考核、开展多种形式的考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主要表现在:1.考核目标不明确,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从课程性质看,“中外广告史”是广告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对广告学科自身产生和发展规律进行探讨认识的学科。
课程讲授了中外广告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各历史时期、各主要国家广告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各个发展阶段呈现的主要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学生能了解中外广告传播活动与政治、技术、经济、传媒、文化、社会等因素的互动关系,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思考广告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一纸定终身”的考试观念致使部分学生抱着只求考试分数、不求学习过程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习风气。
另外,部分教师对“中外广告史”课程的考试地位也不够明确,没有真正理解考试的实际意义和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有的教师甚至在考前给学生划出重点,缩小了考核内容,降低了考试要求,扭曲了考试的本意,根本无法通过考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核形式较单一,针对性不强。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学校在“中外广告史”课程的考核中采用闭卷考试或考查的方式,闭卷试题题目类型有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考查时则以一篇学期论文来决定是否学生通过考核。
这就使得“中外广告史”课程考核的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而且只对学生进行一次性评定,忽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持续评价。
那么考核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而没有引导到“素”和“能”的层面,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只注重掌握理论知识,忽视实践,只注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忽视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及创新运用,影响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
3.考核内容有一定局限性。
“中外广告史”课程的考试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和教科书或者教学讲义、课件,考试内容比较重视知识记忆,忽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前教师经常还会给学生划范围和重点,导致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助长了学生考前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也不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很好地掌握命题原则,导致试题的覆盖面过窄,不能全面反映课程的学习内容,失去了考试的实际意义。
三、“中外广告史”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途径1.依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考核内容。
考试内容是考试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考试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考试内容重视对学生知识数量的考核,轻视学生能力考查,考试内容表现出“偏、难、散”的特点。
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临考前加班加点地背诵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应付考试,而考试一结束,记忆的知识点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
这样的考试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扭曲了考试的本意。
因此,考核改革的核心应放在考试的内容上,考试内容的改革要以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
考试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某些章节,也不应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讲授的内容,而应从本门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出发,引导学生涉猎各种参考资料,把学生独立地获得知识作为考核的内容。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中外广告史”课程的考核目标应从知识、能力、素质三大部分进行考核。
(1)知识目标。
知识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广告史实、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能力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注意中外比较、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知识应用能力。
能力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注意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先找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特点,分析其原因,再梳理传播手段的变化、创意策略的发展和营销思想的演进。
(3)素质目标。
广告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掌握史不是最终目的,最根本的是应用客观规律解决广告行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应启发广告学子的思维,培养广告人的整体素质。
素质部分从学生平时的学习创新性、主动性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考查。
2.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对“教”与“学”效果客观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合理的考核方式是调控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在素质教育中,要对传统考试方法进行研究,在改革测评方法的同时,应重点加强能力与素质的测评内容,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般来说,笔试试题的考核中只需要机械记忆和简单模仿便能作答的题目应尽量减少,大量的试题应该需要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才能作答,还应考查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如讨论、辩论、演讲、表演中所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
这样的综合考查和评价,无疑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1)社会实践——具有加深对广告行业的了解、增强感性认识的作用。
可以布置以小组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
(2)论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就某一个广告历史形象作出述评。
(3)演讲——通过主题演讲完成,如《我心目中的广告人》。
(4)表演——小组表演历史生活中的广告现象。
(5)作品评析——古代广告设计作品评析。
(6)知识竞赛——对广告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同历史阶段、历史知识、广告人物、广告事件、广告基本理论知识点的考核。
考查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7)书评——根据课程所列出的推荐阅读书目撰写一篇读后感。
(8)答辩——对比在广告业发展过程中有争议的事件,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上述的考核方式没有标准答案,利用这些灵活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图书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3.注重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勒提出了最早的教育评价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明确了课程评价在课程编制中的基础地位:“它在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③到了20世纪70年代,教育学家O.桑迪又提出了“现代人才评价的原理,其中特别强调将过去那种单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的评测转化为与课程同时进行的合作性、过程性评价”。
④这就要求教育者深刻理解考核评价的真正目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体验。
终结性考核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考核,如期末的考试、考查等,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
终结性考核注重的是教学结果,主要是为了判定最终的学习成果,并作出成绩评定。
过程性考核则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它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反馈和有效调整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
过程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和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
在“中外广告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需要在“过程”中通过若干次的考核的积累慢慢达到。
应增加应用、创新知识的考核,增加知识能力体系的考核,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增加论文、作业、课堂表现及参考书阅读等成绩在学业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比如,可以在教学中设置学生作业——“古今广告媒介的对比研究”,其内容是让学生组成小组,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媒介使用文献查找、实物拍摄、实地考察等资料收集方法,整理形成广告媒介的发展历史,并探索其中的变化规律,以纪念册或者PPT的形式予以公开展示。
这样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努力创新,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4.加强试题库建设,完善试题质量。
试题库建设是加强考试改革、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的有力举措,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目前很多高校在课程改革中提倡建立试题库,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试题库的建设改变了纸质试卷凭经验命题、题量少、覆盖面窄、量化性差、评分主观性过大等弊病。
但在建立试题库的同时,也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从建设标准上看,要求课程组成员均为命题教师,熟悉本学科当前使用的教材、教学大纲,对本学科教学法与教学理论有较高的研究水平,掌握一定的考试理论和方法。
要求题目的内容和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授课内容和教材的框架之下,试题的结构和题型比例合理,试题的各部分知识点布局合理,难易度控制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