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发展史

合集下载

电话发展史

电话发展史

交换信息 模拟话音业务 模拟话音业务 模拟话音业务 模拟话音业务 模拟话音业务 数字话音、非话音数据
图文传真等
第四章:电话交换技术发展
第四章:电话交换技术发展
共 电 式 交 换 机
步进制交换机
第四章:电话交换技术发展共电式 Nhomakorabea换机第四章:电话交换技术发展
纵横制交换机
第四章:电话交换技术发展
电话百年的足迹。
2.4 磁石电话机
早期的一种人工交换式电话机。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之前广泛使用这一机种,属第一代电话机。 磁石话机是由通话、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三部分组成。其 内部通话电路由送/受话器、电感线圈(另起消侧音用)、干 电池(3V)等构成; 信号发送功能由手摇发电机完成; 信号接收部分由交流铃碗实现。 经常看电视或者电影的朋友,相信对手摇式电话机并不陌 生。在众多的近代题材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见到其踪影。 手摇式电话机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的电话。
4.3.1
3G手机
与前两代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可 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 其传输速率在高速移动环境中支持144kb/s,步行慢速移 动环境中支持384kb/s,静止状态下支持2Mb/s。 其设计目标是为了提供比第二代系统更大的系统容量、 更好的通信质量,而且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 漫游及为用户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及多媒体等在内的多种 业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2.7 脉冲按键式电话机
这是一种以电子电路加导电橡胶按键号盘替代机 械旋转号盘的自动电话机,属于第三代电话机。 其振铃电路、发号电路、通话电路有分立元件和 集成电路两种。 它的特点是按键号盘所发脉冲比较方便,还附着 重拨键“#”和暂停键“*”,它以电子开关形式取 代机 械脉冲接点来发号,速率是每秒10个脉冲(10PPS)。 脉冲按键发号同样具有三个脉冲参数,已在发号 集成电路中作了固定,一般不易发生错误。 这种话机对通信电压有一定要求。在无线电干扰 严重的环境下,有时会发生错号现象。该机种适用于 步进制和纵横制式交换机。

从G到G的发展历程

从G到G的发展历程

从G到G的发展历程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从1G到4G,手机所发生的那些变化随着4G的出现,或许身为90后的我们都不曾接触过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带给我们的服务,但是没有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做基础,4G不可能发展成今天.因此,带着追溯的心我们一起去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前身今世。

1G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

Nordic移动电话(NMT)就是这样一种标准,应用于Nordic、东欧、俄罗斯等,其它还包括美国的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英国的总访问通信系统(TACS)以及日本的JTAGS,西德的C-Netz,法国的Radiocom2000和意大利的RTMI。

也就是第一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风骚一时的大哥大,记得90年前后流行这么一句话“第一代移动通讯,大哥大一统江湖”,可见那个时代大哥大的魅力,而作为新时代的科技产物,足够吸引当时年轻消费者的眼球。

而其便捷的通讯功能有总给那些迫切需求实时通信的商旅人士提供服务,那时候做生意出门不带这么个大块头都觉得不够范。

当年售价2万的大哥大拥有者是绝对的”土豪’。

摩托罗拉产的大哥大2G是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的简称,一般定义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

不过手机短信SMS(Shortmessageservice)在2G的某些规格中能够被执行,2G在美国通常称为PCS(PersonalCommunicationsService)。

经典小胖子诺基亚6600在2G时代就单纯的语音通话和简讯传输来说已经变得趋于成熟,手机也变得小巧精致,功能丰富,功能手机得到发展,加入了Mp3Mp4拍照再到后面的游戏,手机从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从国际厂商摩托罗拉索爱,到后来的诺基亚,造就了无数经典。

山寨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山寨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山寨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最近一段时间,山寨大流行。

这里的山寨可不是指山区设有围墙或栅栏的村庄,而是依靠抄袭、模仿、恶搞等手段发展壮大起来,反权威、反主流且带有狂欢性、解构性、反智性以及后现代表征的亚文化的大众文化现象。

一、“山寨”一词的由来“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

在广东话中,其本来含有“不正规”或“不正统”的意思。

“山寨”的提法不是源于广东,而是来自香港。

香港和广东的省会城市广州一样,讲的都是粤语。

在香港,小规模经营的工厂或家庭小作坊被称为“山寨厂”,其出产的产品也被港人讥之为“山寨货”。

二、从山寨到山寨文化七十年代未期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开放,一大批港式的粤语词汇如:“大排档”、“新潮”、“抄更”等流入广东,逐渐成为内地的日常用语。

“山寨厂”、“山寨货”的说法也是那个时候传入的。

粤语素来喜欢省略、干练,通常一个词既可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故“山寨厂”和“山寨货”也可简称为“山寨”。

由于“山寨厂”生产的“山寨货”多为仿制和假冒产品,故“山寨”又引申为“模仿”、“翻版”、“冒牌”的意思。

“山寨现象”的产生是与改革开放大背景相关联的。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许多高科技、民营科技企业以及一些乡镇企业都有“山寨”发展的痕迹。

“山寨”原含义是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势力范围,有着不被官方察觉或者不愿管辖的意味。

当“山寨产品”出现后,因为概念的因素人们往往会与“黑工厂”、“地下工厂”生产的“三无”产品相联系。

实际非也。

“山寨”作为产品的代名词而被社会认可和炒作,并成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是与广东民间IT业发展相关联的,即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

其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2001年、2002年那段时间,如果内地人到深圳、广州去出差,就会发现一个很匪夷所思的现象:很多当地人拿的都是诸如“NOKLA”、“Samsan g”这样的牌子手机,无论是正规商店还是街头小摊,摆得最多卖得最好的都是一些奇奇怪怪至少在内地闻所未闻的品牌手机。

微电子论文

微电子论文

微电子学与医学的结合造福社会刘畅自动化专业093班学号:090919摘要: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直接基础。

现代微电子技术就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它主要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类电子产品,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子产品的消费市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电子技术过去在医学中的主要是应用于各类医疗器械的集成电路,在未来主要是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生命科学、药业、农业、环境科学等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领域中均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一、引言:我所了解的微电子技术1.定义微电子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微型的电子电路。

它是随着集成电路,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在电子电路和系统的超小型化和微型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集成电路,即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和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联,采用微细加工工艺,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上,并封装在一个外壳内,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

与传统电子技术相比,其主要特征是器件和电路的微小型化。

它把电路系统设计和制造工艺精密结合起来,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因而成本低,可靠性高。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微电子技术对信息时代具有巨大的影响。

它包括系统电路设计、器件物理、工艺技术、材料制备、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是微电子学中的各项工艺技术的总和。

2.发展历史:微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在二十世纪迅速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一门重要学科。

它的发展史其实就是集成电路的发展史。

1904 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明了第一个电子管——二极管,不就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三极管。

电子管的发明,使得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起来。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947 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

建国六十年家电生活大变迁

建国六十年家电生活大变迁

建国六十年家电生活大变迁导语:从1949—2009,中国走过了60载春秋。

这60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在发展、生活在提高、经济在飞跃,而家电是这些最贴近生活的表现。

你是否还记得这些家电的点滴改变对你的生活带来的微妙变化呢?很多美好的回忆也是从这些开始的。

从黑白电视到液晶面板,从手摇电话到无线子母电话,从雪花单门冰箱到双开门带有吧台和宽带变温的豪华冰箱……家电的改变带给了我们许多许多……50 年代的家电状况建国初期在政府领导下对家电设备进行研发在国家建国初期,人民家中几乎没有任何家电可言,但是在政府的领导下,整个50年代我国的科研成果显著,包括电视、洗衣机、计算机在内的大型家电全部实现了自主生产化,从侧面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能够DIY一台矿石收音机是一种最高级享受建国初期50年代,时候普通平民百姓家连台最普通三灯再生式收音机也没有,有的好学又有些知识基础的年轻人去搞来一付耳机和矿石,安装一只矿石收音机,听听广播电台音乐,已经算得上是一种高级享受了。

业余生活以戏曲为主看电影是奢侈享受上世纪50年代,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贫乏,影剧院廖若晨星。

人们闲来无事之时,只能到大街上去看耍猴的、看民间艺人变戏法、看“卖大力丸”的人耍把戏,或去书场听书、街头书摊看“小人书”,来化解精神的饥渴。

60 年代的家电状况60年代依旧是国民家电的空白时期虽然50年代研发成果显著,但在物质匮乏的60年代,家用电器还是个空旷的概念。

人们为了填饱肚子而四处奔波,那个年代还有不少的村镇根本就不通电。

即便是在城市中,也只是有电灯可以在夜晚照明使用。

半导体收音机是奢侈品年轻人自己动手做市面上开始流行起半导体收音机,看到那个比烟盒稍大但不用插电线的玩意,就会感到非常惊奇。

但它价格很高,青年人买来晶体管,按照线路图自己动手,装一只半导体再生收音机听听新闻广播和音乐,心中觉着美不胜收。

电影放映队活跃人民业余生活60年代,各工会、文化部门纷纷组建了16毫米、35毫米电影放映队,深入到各基层工厂流动放映,人们那时都能看上一些国产或外国的黑白片影片,在那个没有电视可言的年代,此举活跃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移动电话发展史

移动电话发展史

移动电话发展史如果追溯我们会发现,手机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现了。

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

1940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

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

1973年4月,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

当库帕打世界第一通移动电话时,他可以使用任意的电磁频段。

事实上,第一代模拟手机就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不同手机。

第二代手机——GSM系统则是靠极其微小的时差来区分用户。

到了今天,频率资源已明显不足,手机用户也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

于是,更新的、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的机的CDMA技术应运而生。

应用这种技术的手机不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更好,还能减少辐射,可称得上是“绿色手机”。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

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

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

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02年一位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

小肥羊创始人发展史

小肥羊创始人发展史

独特秘方成核心机密
成立于1999年的小肥羊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找市场、创品牌、保领先”这一般企业多年才 能走完的征程,打破了中式餐饮做不大、做不强、很难连锁化的魔咒。从2001年至今,小肥羊已 连续5年跻身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的第二名,仅次于历史悠久的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百胜餐 饮集团中国事业部。 “小肥羊的秘诀就是至今锁在保险柜里的我们独有的不蘸小料配方”,张钢告诉记者,这秘方的核心 技术只有4个人知道,包括小肥羊最初的创始人现公司副董事长陈洪凯,还有张钢的妹夫和陈洪凯 的大舅子。 提起这个秘方,当初那个内蒙古人想来一定会后悔。“早些年,做通信、声讯台等生意虽然也赚了 些钱,但是我感觉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选择一个有生命力的新行业介入”,张钢说,当时他就看 好了中国的传统餐饮业,并且买下了一个店面,就是现在小肥羊的第一号店。 但具体做什么类型的餐饮迟迟未能敲定。针对坊间关于其秘方来历不同的流传版本,张钢是这样对 记者澄清的,“有一次听人说呼市有个涮羊肉很不错,特点就是一改百年来涮羊肉必须蘸小料的吃 法。后来,我就去尝了尝,当时拍板就干这个涮羊肉了。” 于是张钢跟这家小店的老板商量,双方入股合作,谁知对方死活不肯。合作不成,对方却接受了张 钢随后提出的“一次性买断”的方案。如今,这位老兄若知道今天身家数十亿的小肥羊老板就是当 年找自己合作的那个男人,其心中的遗憾只有自己知道了。到目前为止,最早与张钢合作的伙伴都 是亿万富翁了。 “我让我妹夫几个跟那人学完了,我跟他们讲,我们还要重新对原配方进行改善,必须将口味做得更 好”,张钢说,那时他们家有个大桌子,专门用来涮火锅,一年多时间,4个人天天进行火锅底料 的研究,天天涮,天天请四五十个朋友品尝,每次都将配料的具体名称、数量记录下来。 “一开始羊肉涮久了,汤料就变得乏味,不蘸料就没法吃了。”张钢说,直到一年后,终于有一天, 那次那个汤是越煮越有味道了,“当即我就定下就是这个了”。很快,两个月后的1999年8月8日, 小肥羊的第一店正式开业,张钢与其多年交往的老朋友陈洪凯成为小肥羊最初的创始人,双方各占 60%和40%的股份。

通讯进化史(全)

通讯进化史(全)

现代通信
2、手机
1G
摩托罗拉的
伟大幻想
1987摩托罗拉的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天才般的构想【铱星计划】:用66
颗环绕地球的低轨卫星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实现全球通讯。
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当摩托罗拉宣布铱星计划的时候,超前的概念, 庞大的投入,全世界震惊了。 1996 第一颗铱星上天;1998 整个系统投入商业运营。在铱星的计划 里,一年之内要拥有50万用户,才不会亏钱。而直到1999年,铱星总共只 有1万个用户,5个月亏损了5.05亿美元。击败铱星的正是【GSM】,被誉 为2G的通讯技术。
烽火台可传递的信息有限,且不能下达军事指令:
■ 只能传递有敌来袭,不能传递来自什么势力;(白天施烟,夜间点火) ■ 只能传递敌方大概的数量,不能传递兵种和武器。(一道烽火记500人)
古代通信
4、飞鸽传书
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能使用邮驿,尤 其在战时,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诞生了【飞鸽传书】, 以满足复杂环境的通信,将信件系在鸽子 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
【摩托罗拉3200】当时在香港影坛中红得发紫的功夫演员【洪金宝】 最早使用的电话。由于洪金宝在影圈,武师圈地位独特,人称“大哥大”。 见报多了,便成了通称。又因为成龙叫“大哥”而洪金宝比成龙大,所以人 称“大哥大”。
现代通信
2、手机
1G
中国在数字模拟蜂窝网络(1G)
时代,作为稀缺资源的大哥大, 无论从造价还是使用费用上看都 非常高, 直到1993年,“大哥大”的
黑市价甚至炒到5万元(当时的国民
真正的土豪 真正的大哥大
人均收入3500元-3800元)。
(在这个时代,【摩托罗拉】以绝对的 占有率称霸市场。【爱立信】正在植根 固话基站建设,【诺基亚】初入市场摸 爬滚打,【三星】二世子李健熙继位, 考虑进入电子产业,【苹果】PC业务被 廉价的微软击败,正经历衰败……)

通讯工具的发展

通讯工具的发展

从总体来看,全球电信发展水平依旧不平衡。在非洲许多国 家,宽带普及率仍然很低。在非洲,平均每千人中只有一人 是固定宽带用户,而欧洲每千人中就有200人是固定宽带用 户。
总结
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它能使所有人参 与到21世纪知识型经济发展中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 展中国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增长都是令人鼓舞的,但数字 鸿沟仍然很大,这一问题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未来手机的发展趋势
24
未来的手机将偏重于安全和数据通讯。 一方面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 另一方面加强数据业务的研发,更多的多媒体功能被引 入进来,手机将会具有更加强劲的运算能力,成为个人 的信息终端,而不是仅仅具有通话和文字消息的功能。
•智能化 •网络化 •定制化 •娱乐多媒体化 •安全性
智能化
25
第一台进入中国市场的手机
16
第一款双频手机
第一款内置天线手机
第一款三频手机
第一款WAP手机
通讯工具的发展
17
18
如今智能手机的诞生,是掌上电脑演变而来的。最早的掌上电脑 是不智能手机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但是随着用户对于掌上电脑 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面功能的依赖的提升,由不习惯于随时都携带 手机和PPC两个设备,所以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了手机 中,于是才出现了智能手机这个概念。
定制化
网络化
安全性
娱乐多媒体化
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升,人们对手机功能 的需求已经出现了多样 化、分层化、垂直细分 化的趋势
定制化手机
26
3G业务的运营 要求对终端定制 策略非常重视
手机功能实现技术的发展, 手机功能极大丰富
以前只能是硬件承 载的业务转移到了 软件上,制造成本 大幅下降

通信行业的发展历史

通信行业的发展历史

通信行业的发展历史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关于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历史的调研我国的通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一穷二白进入到现在业务种类丰富多彩、服务质量节节高升的时代。

回顾了我国通信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其发展状况,可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电报到无线电话,从人工控制到程控交换,从架空明线到光纤传输,从固定通信到移动互联网,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通信技术和产品服务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繁衍”,中国通信产业这几十年来“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1949年以前—通信产业萌芽阶段解放前我国通信的发展还停留在电报和无线电机的层面,通过引进国外的电报设备到自行开办磁石式电话局,再到成立沈阳国际无线电台。

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国的通信一步步发展起来,为后来的腾飞式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

1900年,南京首先自行开办了磁石式电话局。

1906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在两地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

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之始。

1920年9月1日,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1928年,这一年全国各地新建了27个短波无线电台。

1933年,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1946年,中国开始建设特高频(超短波)电路。

二、 1949年—1978年通信行业起步阶段这期间我国通信的发展主要是围绕服务于党政军各部门的通信需求展开的,普及范围非常有限。

1950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

1954年,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63年,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MPV发展史

MPV发展史

在谁是MPV鼻祖的问题上,美国人与欧洲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

美国人十分坚定地认为1983年11月克莱斯勒公司推出的普利矛斯Voyager和道奇Caravan才是MPV的鼻祖,而欧洲人却将1984年雷诺发布的Espace视为世界上第一款MPV。

也许你会认为这个简单的问题只要从时间上就可以轻松判断,实在不值得争论。

但MPV在美国概念中意指MINI Passenger Van,既小型厢式旅行车,而在欧洲人的定义里,MPV被解释为“Multi-purpose Vehicle”,既多功能车,概念上的“关公战秦琼”是引发这场争论的关键。

不过随着汽车工业的演变与发展,这两种概念最终的表现形式却是殊途同归,欧洲人的MPV 概念被世人广泛接受,而上世纪80年代的那两款美国车则获得了MPV鼻祖的称号。

回顾历史,美式MPV的诞生显然要比欧洲更具传奇色彩,它甚至可以说是美国汽车工业绝处逢生的代表。

在70年代石油危机和经济萧条的背景下,美国汽车工业尽显颓势,而此时日本汽车则凭借价格、经济性以及可靠性等特点大举冲击美国市场,美国汽车三巨头陷入了长期的衰退。

已是举步维艰的克莱斯勒公司终于意识到了必须打造一款新产品,避开劲敌的势头,创造出新的流行才能起死回生。

1977年,克莱斯勒公司展开了一项名为“T115工程”的计划,目的是开发一种全新小型厢式旅行车,经过了近6年的开发历程,克莱斯勒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

1983年第一辆小型厢式旅行车诞生,最初上市的车型被命名为普利矛斯Voyager和道奇Caravan,新产品一改以往大型厢式旅行车所采用的卡车底盘以及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结构,轿车底盘大大增强了舒适性,而更为紧凑的尺寸也带来了轿车般的驾驶感受,同时,新车型的装载能力也没有太大的下降。

克莱斯勒的新车系列被命名为MiniPassenger Van,推出后市场反映良好,当年就达到了21万辆的销量,这为克莱斯勒日后的复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摩托罗拉发展史.

摩托罗拉发展史.

[]摩托罗拉在80后之前的几代人心里,几乎都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

在21世纪以前,摩托罗拉在中国乃至全球可以说都无愧于通讯终端领头人的这个称号,那个时期是摩托罗拉最为红火的时候。

而到上世纪末,在手机制式由模拟制式向数字制式更替的关键时刻,摩托罗拉逐渐表现出了“廉颇老矣”的状态,由于转变速度和产品更新都没有跟上市场,其市场老大的地位逐渐被诺基亚替代,而且再也没有扳回。

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各行业技术也飞速发展的同,无线通信行业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第二春,在这个时期相比苹果 iPhone和谷歌Android后来者居上的状况,包括诺基亚在内的传统巨头都表现出了些许“力不从心”,而摩托罗拉借助谷歌Android之力大有“英雄末路,东山再起”之势头,下面我们就纵观一下摩托罗拉在近代的大致发展历程摩托罗拉公司原名加尔文制造公司(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创立于1928 年,由创始人之一的保罗.加尔文的名字命名。

它最早是生产汽车里的收音机的,摩托罗拉则是这种收音机的品牌。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迫于日系厂商的竞争压力,摩托罗拉不得不放弃了汽车音响以及电视机业务,而当初正是摩托罗拉引发了这两个产品领域的技术变革。

1983年,摩托罗拉推出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并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厂商。

其实早在1942年,摩托罗拉就研制出“手提式”的对讲机(Handy Talk ie)SCR-536 。

这款手提式对讲机是为美国军方研制的。

在当时美军的通信装备高出了其它国家一大截,因此在随后几年中,摩托罗拉一直都为美国军方提供服务。

由此我们也可以从这一系列军用设备可以看出,摩托罗拉在无线电通信方面的实力有多强,它的调频技术和天线技术都是领先于世界的。

二战结束之后,摩托罗拉的名气愈发增大,人们只要一说起无线通信就首先会想到摩托罗拉。

直到90年代,摩托罗拉几乎还一直垄断着这个市场。

手机说明文

手机说明文

手机说明文手机说明文(精选28篇)相信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明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手机说明文(精选2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手机说明文1手机 Hi,大家好!我叫米妮。

我是一部红色的卡通小手机。

我的身材小巧玲珑,可别看我小,我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哟。

我身长约11厘米,宽度大约6厘米,厚度大约3厘米。

我有一张约为1.44寸的小脸,我的眼睛两旁是扬声器和摄像头。

我的脖子上是拨号键、挂机键、确定键和取消键。

我的肚子上是0~9数字键。

别光看我的外表,我的肚子里还很有货哟。

他们是锂电池和电话卡、内存卡。

别看我小,我的功能可不少。

打接电话、收发短信、照相摄像、播放音乐、调频广播、蓝牙、手机QQ等,我无所不能。

别看我长得可爱,但我也要告诉你,我也是会有点“小脾气”的,那就是——辐射。

要怎么防止被我伤害呢?尽量不要将我贴身携带,可放在书包里。

通话时,不要离耳朵太近。

我不能和水亲密接触,否则我会生病的哟。

好了,大家应该对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吧。

如果你喜欢我,就来和我交个朋友吧。

我不仅辐射小,而且造型可爱,有很强大的功能,还很实用!千万不要错过了哟。

手机说明文2手机最初是一个温暖的发明,游历在外的游子用他与千里之外的父母报平安;远隔重洋的友人用它瞬间跨越距离使心相依。

从贝尔的第一部电话问世至今,手机经历了许多变革,开始是笨重的大哥大,后来有翻盖、滑盖,现在是全触屏,将来也许会用脑电波控制。

真是不敢想象啊!但是,无论如何改变,科技如何发展,手机都属于电话,最根本的作用是为了拉近心灵的距离。

现在,如果你在大街上看见有人着急地像自家着火一样东奔西走,那不是找厕所,就是手机没电找插头呢!咖啡厅里谁低头一坐就是一个下午,要么他是幻想家,要么他是在玩手机。

科技的发展改变我们的生活,更增添了手机的功能,手机因此大有从联系沟通的工具“跳槽”发展为娱乐工具的势头。

电话机的发展历史

电话机的发展历史

StarTAC
诺基亚8210 - 1999

诺基亚很长一段时间 主导了无线手机市场, 就像这款经典的诺基 亚8210。
夏普J-SH04 - 2000

夏普J-SH04生产于日 本夏普公司,它是第 一款照相手机。
黑莓5810 - 2002

黑莓家族产品中的第 一款手机设备。
黑莓7210 - 2003

80
70
荷兰电话 - 1975

这是一部1975年典型 的荷兰电话。
AEG telecar CD - 1980s
吗“电 这 ?这话 就 ”几中 是 。个最 字常年 ,听代 你到手 能的机 听就的 见是摸 :样 ,

80
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 - 1983

这是风靡一时的“大 哥大”,它是1983年 生产,这是第一款商 用系列手机。
Strowger 11位拨号桌式电话 -1905

据传说, Almon Brown Strowger是 一位殡仪业者,他相信当 地的报务员把商务电话都 转到他的竞争对手那里, 他在1891年专利发明了 自动电话交换机,不需要 运算符,直接调用。
S.H. 合作公司互联电话 - 1910

S.H.合作公司的桌式电话 通畅用作办公室之间通信。

第一款彩色屏幕的黑 莓手机。
Palm Treo 600 - 2003

Palm Treo是PDA(个 人掌上电脑)和电话 的组合。
摩托罗拉Razr v3 - 2004

当摩托罗拉Razr v3发 布时,折叠式翻盖手 机进入了鼎盛时期。
iPhone - 2007

手机改变了生活,苹 果的操作系统允许用 户浏览全部网页,定 位谷歌地图和下载丰 富的应用。

从1983年第一部商用移动电话诞生至今,手机的发展史

从1983年第一部商用移动电话诞生至今,手机的发展史

从1983年第一部商用移动电话诞生至今,手机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悄然走过了将近30年的时光。

随着功能的日益完善,手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打电话用的工具,而是逐步成为我们平时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品。

不知道你还记得第一次拥有一部手机的激动心情吗?还记得第一次发短信告白时的忐忑吗?有哪些手机伴随着你度过了难忘的岁月至今让你记忆犹新?我们在这里呈现24部来自过去各个年代的“时光机”,它们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些手机中,是否曾经有一部就属于你?世界上第一部商用的移动电话开启手机时代的首个终端DynaTAC 8000X出自摩托罗拉之手,它也就是我们后来俗称的"大哥大"的鼻祖。

DynaTAC 8000X的开发周期超过了10年,耗资更是高达1亿美元。

当时,负责摩托罗拉无线领域研发,后来被尊称为手机之父的Martin Cooper认命Krolopp 为项目组长,负责世界上第一台手机的开发工作。

在DynaTAC 8000X的专利证书上总共有三个人的名字,Krolopp、Cooper以及当时摩托罗拉通讯部领袖John Mitchell。

尽管这样,由于技术水平限制DynaTAC 8000X重达2磅,约910克。

充电时间长达10小时而通话时间只有半小时,销价高达3,995美元。

它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模拟移动电话之一,黑市价格超过五万元人民币。

第一部进入国内的手机正式进入大陆市场的第一部模拟手机是摩托罗拉3200,然而它的意义不只是手机那么简单,它曾经以绝对的优势垄断了中国的手机市场;它造就了"大哥大"这个词;它成为了80年代香港电影的重要道具之一;它因不菲的身价和昂贵的费用也成为了当年有钱人的标志。

相比第一部商用移动电话DynaTAC 8000X,摩托罗拉3200依然保持了"大哥大"的造型,但重量已减至520g左右。

中国最早出现"大哥大"这个词其实就是因摩托罗拉3200的硕大身形,当年被戏称为打架武器之一。

通信行业的发展历史

通信行业的发展历史

通信行业的发展历史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关于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历史的调研我国的通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一穷二白进入到现在业务种类丰富多彩、服务质量节节高升的时代。

回顾了我国通信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其发展状况,可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电报到无线电话,从人工控制到程控交换,从架空明线到光纤传输,从固定通信到移动互联网,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通信技术和产品服务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繁衍”,中国通信产业这几十年来“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1949年以前—通信产业萌芽阶段解放前我国通信的发展还停留在电报和无线电机的层面,通过引进国外的电报设备到自行开办磁石式电话局,再到成立沈阳国际无线电台。

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国的通信一步步发展起来,为后来的腾飞式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

1900年,南京首先自行开办了磁石式电话局。

1906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在两地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

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之始。

1920年9月1日,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1928年,这一年全国各地新建了27个短波无线电台。

1933年,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1946年,中国开始建设特高频(超短波)电路。

二、 1949年—1978年通信行业起步阶段这期间我国通信的发展主要是围绕服务于党政军各部门的通信需求展开的,普及范围非常有限。

1950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

1954年,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63年,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从大哥大到iphone回顾20年手机发展史

从大哥大到iphone回顾20年手机发展史

从大哥大到iphone回顾20年手机发展史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12(000)017
【摘要】在微博中曾有过“寂寞的人,总离不开手机”这样一句虽然很矫情,不过却是很实在的话。

这句简单的话,表达出现今手机产品使用功能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如今的手机已从以前单纯的通讯工具,逐步发展成拥有更丰富网络应用、甚至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的商务、娱乐终端。

【总页数】10页(P78-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7
【相关文献】
1.为我所短波、特高频通信发展史自豪——专家回顾电信一所短波、特高频通信发展史
2.iPhone粉丝憧憬iPhone版手机社交网站
3.iPhone/iPhone 3G手机最新2.1版固件破解教程
4.2010年第一季全球手机销售量增长17% Android手机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量首次超越iPhone
5.给手机独一无二的保护 iPhone 5s木质手机壳推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哥大发展史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来介绍: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80年以前)
在此阶段,手机发展尚未起步,传呼系统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个时期,传呼系统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比较迅速,由于传呼台需要向电信部门租用信道,所以用户要受电信部门的控制,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第二阶段:模拟信号阶段(1980-1992年)
在这个阶段,手机发展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但仍然只是少部分人使用,并且信号受模拟技术的影响而较差。

当时,我国研发出的第一部手机为“金立”直板手机,尽管没有出现远近的追捧浪潮,可是迈出了手机从进口到国产化的第一步。

随后陆续出现的如“迪比特”、“摩托罗拉-8800”等外形相似的直板手机,尽管各方面配置并不出色,却拉开了中国内地手机本土化的序幕。

第三阶段:数字信号阶段(1993-2001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数字手机开始慢慢普及并逐渐替代模拟手机。

在这期间,国产手机品牌也慢慢出现,比如波导、TCL、康佳、夏新等。

与此同时,手机的样式也出现了翻盖、滑盖、旋转等造型。

但因为当时互联网的发展还未完全成熟,人们使用手机主要还是打电话、发短信。

而手机厂商更多的在如何让键盘更合理、屏幕更大、信号更强等方面下功夫。

第四阶段:互联网阶段(2002-2013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机的出现,大哥大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时期,智能手机开始慢慢普及并逐渐替代传统功能手机。

在这个阶段,各大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系统,比如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微软的Windows Phone等。

同时,3G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快速的上网,也使得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第五阶段:移动互联网阶段(2014年至今)
在这个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于手机的需求越来越高。

各大手机厂商也在不断推出自己的新款手机和新技术,以满足人们对于手机的各种需求。

同时,手机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各种操作和交互。

总的来说,大哥大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传呼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变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哥大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将会更加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