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咨询记录案例
心理辅导咨询案例初中生
![心理辅导咨询案例初中生](https://img.taocdn.com/s3/m/6182ab6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3.png)
心理辅导咨询案例初中生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和学业负担的增加,初中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咨询成为帮助他们化解困惑和焦虑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介绍初中生在接受心理辅导咨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 案例背景小明,一名14岁的初二男生,在学校表现出热爱运动、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等特点。
然而,在最近几个月里,小明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并且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他的家人十分担忧并决定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咨询师来帮助他恢复正常状态。
2. 问题分析在进行初步访谈后,咨询师发现小明存在以下心理问题:2.1 学习压力过重小明开始感觉自己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这使得他在学习上产生了挫败感。
在班级排名逐渐下滑后,他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进一步陷入困惑和焦虑之中。
2.2 社交障碍小明在学校合作项目中遇到了困难,由于害怕被同学嘲笑和拒绝,他主动回避与人交流。
这种社交障碍也加剧了他的孤立感,并给他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3. 解决方案面对小明的问题,咨询师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提供有效支持和解决方案:3.1 建立信任关系作为咨询师首要任务是与小明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通过倾听和尊重他的意见、情感以及观点,咨询师逐渐获得了小明的信任,并打开沟通合作的大门。
3.2 探索内心世界咨询师利用准确认知技术引导小明认识到个体差异、多元智能,并展示成功者身上所具备的不同品质。
通过反思自身优势和潜能,小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并找到新的学习动力。
3.3 提供应对压力的策略为了帮助小明应对学习和考试压力,咨询师教授了一系列调适技巧,如时间管理、分解学习任务等。
同时鼓励小明参加感兴趣的活动,以缓解压力并提高他的积极情绪。
3.4 社交技能培训为了帮助小明克服社交障碍,在与小明进行亲情关怀沟通后,咨询师组织了一些角色扮演活动来模拟真实情境,并通过反馈指导他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4. 结果评估在经过数次心理辅导咨询课程之后,小明逐渐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变化。
初中生自杀心理咨询记录
![初中生自杀心理咨询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7f94d3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3.png)
初中生自杀心理咨询记录一、咨询对象小依(化名),女,13岁,初一学生,学业中等。
生活于再婚家庭,同母异父的妹妹2岁。
从小生长发育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二、干预经过(一)第一次干预:学生主动咨询——发现问题1、咨询情况记录小依于周五下午放学后主动进入学校心理咨询室,衣着整齐,入室后表情有些紧张,戒备心较强。
主诉被好朋友出卖,把她的秘密都说出去了,上学期全年级都知道了,这个学期好一点,只有全班知道。
小依诉说了从五年级开始先后被5位同学出卖的经过,并问老师是不是什么话都可以说。
当得到老师的确认后突然说自己想自杀,认为人很肮脏,活着没有意思,在家里有爬上窗户跳楼和在厕所拿小刀割脉的举动;并说在学校里经常有人骂她,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小依又回忆到自己的童年,父母关系不和,爸爸经常外出不归,奶奶对她也不好,说起往事情绪激动,很愤怒,要为妈妈报仇。
小依在咨询室的情绪很不稳定,说起伤心事就哭,一会儿又笑,说看到墙角有黑影飘过,并问老师有没有看到,有几次突然回头看说后面有人在盯着她,表现十分紧张。
帮助小依理性分析她所诉情况,安抚情绪,建议放下心灵包袱,不要冲动行事。
小依在平静状态下离开咨询室,咨询持续一个半小时结束。
2、简要分析对小依的情况作简要分析:(1)有自杀念头及企图;(2)有多种与现实不相符的行为表现,如:看到黑影、听到声音、觉得自己及周围一切都变化了;觉得好朋友说出她的秘密,出卖她,全年级都知道了;总觉得有人在盯着她。
(3)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
(4)孩子由于亲生父母离异,现在又生活在再婚家庭,受童年经历的影响,性格悲观、敏感、多愁善感,人际交往受挫,心事很重 ......。
初中心理咨询记录(很好)
![初中心理咨询记录(很好)](https://img.taocdn.com/s3/m/6d65891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e.png)
初中心理咨询记录(很好)9月16日,初三学生XXX男咨询如何提升社交能力。
建议他在交往时注意广度和深度的掌握,不要与心术不正或有劣迹的人混在一起。
广交朋友可以拓宽视野,而交往深度则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此外,与年龄相仿的异性交往时,要注意友情与爱情的界限。
9月22日,初一学生XXX遇到老师偏心的问题。
建议她从教师的角度理解老师的行为,但同时指出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建议她找机会与老师沟通,尝试组织班里的“差生”,帮助他们提高研究成绩。
10月12日,初一学生XXX男咨询如何提升自控能力。
建议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拥有崇高的理想和抱负可以调控自己的行为和研究。
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用目标调整研究活动,保持研究兴趣和热情,自觉自愿地刻苦读书。
加深对未来结果的了解是很重要的。
研究活动不仅需要艰苦的脑力劳动,还需要复杂的心理活动。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厌倦和懈怠,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当我们感到不能自控时,可以尝试想象未来的结果,用来激励自己。
XXX是一名初一学生,她询问自己是否是“数学傻瓜”,是否智商低下。
建议她不要怀疑自己的智商,因为她的语文成绩还可以。
她一直没有学好数学,不是因为缺乏数学细胞,而是缺乏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爱好活动的倾向。
有成就的人都会倾注强烈的兴趣。
建议她尝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这样就会有研究的动力。
在面对现实时,我们需要接受现实并树立信心。
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比如“既然能学好语文,我肯定也能学好数学”,但是期望值不要过高,目标要定低一些。
同时,可以找一个数学好、语文差的同学一起研究,进行互补。
注意研究方法,合理分配复时间,不要顾此失彼。
XXX是一名初二学生,她询问如何在大庭广众之中与人交谈。
建议要构思好对方愿听和想听的话,不要只说自己必说和要说的话。
讲话要点到为止,给对方留下回味的空间。
要轮流周旋于大众之中,最好能同每个人都有所交流。
要看准对象,随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不要搞“大锅饭”。
青春期教育心理咨询案例(3篇)
![青春期教育心理咨询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42467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8.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小明开始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注下,小明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二、咨询目标1. 了解小明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他认识自己。
2. 缓解小明的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提高他的心理素质。
3. 培养小明的自信心,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增进小明与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咨询过程1. 初步了解小明在咨询过程中显得有些紧张,但他愿意与咨询师分享自己的困惑。
经过初步了解,咨询师发现小明有以下心理问题:(1)焦虑:小明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害怕考试失败。
这种焦虑情绪使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2)抑郁:小明觉得自己在班级中没有朋友,缺乏自信。
这种抑郁情绪使他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
(3)自卑:小明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2. 深入了解在深入了解阶段,咨询师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小明:(1)倾听:咨询师耐心倾听小明的诉说,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被关注。
(2)提问:咨询师通过提问引导小明思考,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
(3)心理测试:咨询师对小明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试,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心理特点。
经过深入了解,咨询师发现小明心理问题的原因如下:(1)家庭因素:小明父母工作繁忙,很少陪伴他,导致他缺乏安全感。
(2)学校因素:小明所在班级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使他感到压力倍增。
(3)自身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3. 制定咨询方案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咨询师制定了以下咨询方案:(1)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小明缓解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
(2)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明纠正错误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家庭辅导:引导小明父母关注他的成长,增进亲子关系。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0ac9c22a1c7aa00b42acbc4.png)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事例一、性意识发展咨询事例事例介绍一名初一女生喜爱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
她自己也知道并不是是交男朋友。
但她仍旧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
同时,她不知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不是正常现象。
所以,很惧怕其他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被笑话。
她很迷惑,又不知道应当怎么做。
请老师为她解答。
事例剖析第一给她介绍并解说有关的科学知识。
我国青少年小孩性意识萌生成熟的均匀年纪在11、12―― 16、 17 岁,近几年来还有提早的趋向,身高体重的快速增加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进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重的兴趣,可是又因为对两性知识的缺少而有一种激烈的神奇感。
他们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渐渐认识到自己在慢慢长大,但在异性面前却显得很拘束腼腆。
到后期出现一种表面回避而心里向往的背反现象。
一些男女同学固然感情很好,在学习上相互帮助,但却惧怕它会招来大多半同学的谈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咨询时我为她认真剖析,并且给了她很多参照性的建议,最后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建立正确的思想看法。
喜爱一个人包含异性并无错,这都是人很正常的想法。
2.当你对一个人有激烈的喜爱念想时,就应当从多方面去认识他的长处和不足,而后他在你心中的神奇感会渐渐消逝的。
3.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敬他并且希望能获得他的关怀和保护,假如不敢当面的说也能够间接接触,比如能够采纳写信或许让自己信任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肯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
5.当有人谈论时,要义正词严的接受这全部,因为大多半人都因为不认识而进行各样猜想。
这些都是人情世故,也不要所以而生气。
6.为了两方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则应当做好每日该做的事。
作为一名学生应当第一把自己的成绩搞好,进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二、社会性发展咨询事例事例介绍一名初二女生来咨询,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常常吵嘴,她不知道两人仍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情,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与错,甚至在她的挚友有偷窃自己东西的行为时,也不敢多说,近来,挚友还被一群品德不良的人恫吓威迫着让陪着他们玩玩,并且让挚友去干坏事,她们两个都惧怕不听从会招到报复,而听从了又惧怕自己变坏。
初中生心理咨询记录案例
![初中生心理咨询记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88a01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3.png)
初中生心理咨询记录案例:社交焦虑症背景小明,初中三年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
他在学校中总是感到自己与同学们格格不入,担心自己会被别人嘲笑或排斥。
他对于参加班级活动或与同学交流感到非常紧张,经常因为这种紧张而选择逃避。
他的成绩一直不错,但由于社交焦虑的影响,他在班级中的表现并不突出,也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关系。
过程第一次咨询小明的班主任意识到他的问题,并建议他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小明在第一次咨询中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焦虑。
他说自己很害怕与同学交流,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或做出尴尬的举动。
他还提到了之前一次班级活动中的尴尬经历,这让他更加害怕参与类似的活动。
咨询师首先给小明解释了社交焦虑症的概念,并告诉他他并不孤单,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问题。
咨询师还询问了小明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情况,以更好地了解他的背景和可能的导致因素。
第二次咨询在第二次咨询中,咨询师和小明一起探讨了他对社交的恐惧和焦虑的具体原因。
小明提到他曾经在小学时期遭受过同学的嘲笑和排斥,这导致他对社交产生了负面的情绪。
他还表示,他对自己的外貌和言行非常在意,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会被同学们评价和嘲笑。
咨询师通过与小明的对话,帮助他意识到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是因为他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而忽略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咨询师鼓励他放松心态,尝试与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并提醒他不要过分担心他人的看法。
第三次咨询在第三次咨询中,小明向咨询师汇报了他在尝试与同学交流时的经历。
他说在咨询师的建议下,他开始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并尝试与同学进行对话。
虽然一开始还是感到紧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感到自己的焦虑减轻了。
他还告诉咨询师,他在一次课堂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鼓励,这让他感到非常开心和自信。
咨询师对小明的进步表示赞赏,并鼓励他继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努力。
咨询师还提醒他,改变需要时间,并鼓励他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人交流,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区。
结果经过几次咨询,小明逐渐克服了社交焦虑症的困扰,开始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并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完整版)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
![完整版)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39e470f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c.png)
完整版)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了一些自信心,但仍然存在自卑情绪。
因此,我建议她进行心理疏导和自我认知训练,帮助她正确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同时,建议她参加一些社交活动,逐渐放开心扉,与同龄人交流,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辅导过程在辅导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她逐渐克服自卑情绪,提高自信心。
同时,我也与她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建议家长多给予她关心和支持,帮助她克服心理障碍。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她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开始愿意与同学交流,上课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作业速度和质量也有了提高。
同时,她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逐渐克服自卑情绪,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记录基本情况:姓名:XXX性别:男年龄:13岁班级:七年级辅导时间:2015.9.11问题表现:由于母亲不在身边,XXX依赖性很大,常常要家人送到教室,说话娇嗲。
分析:XXX的爷爷奶奶溺爱他,奶奶比较强势,孩子的依赖性很大。
诊断:XXX存在畏惧心理和依赖性过强的问题。
辅导过程: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消除XXX的畏惧心理,辅导老师在课余经常找他闲谈,让他帮忙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XXX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XXX回答问题真响亮”……在有意无意中,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XXX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辅导老师发现XXX比较胆小,于是在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接力比赛时,鼓励他参加。
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他上了。
表现得还不错,从此他变了好多。
对好多课也有了一定的兴趣。
他开始努力了,成绩也有了进步。
辅导效果:经过辅导,XXX的依赖性减弱,脸上也多了笑容,课堂上能大胆发言,说话声音也大了。
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记录基本情况:姓名:XXX性别:男年龄:14岁班级:八年级辅导时间:2015.10.25问题表现:XXX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讲,课堂课后不做作业,严重时整天不写一个字,不讲卫生,不爱护研究用品,但他的脑子比较聪明。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精选全文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de4d9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f.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一)案例介绍李某,女,15岁,我校八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
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
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
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
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
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
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
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
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案例分析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
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
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
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
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
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
能认识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
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
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
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
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
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
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1)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30篇汇编
![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30篇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00e6062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1.png)
动
时间
地点
心理咨
询室
辅导
教师
辅导
对象
问
题
表
现
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些以自我为中心顽皮,好动,喜欢接老
师的话,而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她不像有些同
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
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
活
动
过
程
(-)热情谈心
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
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后经过不断鼓
励,巩固,她进步了。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活动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该生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
课堂作业能按时有质量的完成了,上课时也开始举手发言了,在
效果 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
她孤独,现在有了朋友,下课经常和朋友一起做游戏,人开朗了
不言,即使你提问她也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做作业速度很慢,
质量不高,学习成绩也一直停滞不前。
分析
诊断
通过观察,该女生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
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
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
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不能友好相处而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并形成了
心理障碍。
活动
过程
(1)加强家校联系:我经常打电话或直接与家长交谈,让家长及时
了解刘某在校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并严格执行。
(2)讲究辅导方式:用尊重、平等、商讨问题的方式与其沟通。并
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
![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20a201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7.png)
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篇一:初中心理咨询记录(很好)9月16日丁某男初三学生想要咨询的问题:在与学校、社会上的人们打交道时,常为自己缺乏社交能力而感到苦恼。
协助与建议:渴望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们打交道并且做得恰当,这是很好的,但要学会掌握分寸,注意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交往时不可良莠不分,更不可与那些心术不正或有劣迹的人混在一起。
广度是指交往的范围或叫“圈子”,一般说,应该是广交朋友。
如果交往仅限于与自己脾气相投的那些人,就会使自己的视野变的狭隘。
深度是指交往的程度,这程度是有互动性的,即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这程度又可细分为正度和负度,即指与人交往时要为对方考虑,不可过多占用别人的时间,不可随便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
再着就是与年龄相仿的异性交往时,要注意掌握友情与爱情的界限。
孔子曰:“友谅、友直、友多闻、益友。
”愿中学生朋友们多与正派而有知识的人交往,以促使自己更快成熟起来。
想要咨询的问题:老师偏心怎么办?协助与建议:“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理应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不忽视任何一名学生。
显然,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这种行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但是人无完人,教师也不例外,如果你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替老师想想,也许会理解他。
平心而论,谁不喜欢那些勤奋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呢。
尽管老师的做法过于偏激,但他也不是为自己呀!可以看出,你是一个颇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学生,不妨找个机会和老师及时沟通。
能不能把班里的“差生”组织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树立信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学习成绩。
我期待着你的好消息!想要咨询的问题:自控能力差,有救吗?协助与建议:自控力是指能够支配与控制自我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自控力差的人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把握自己,而这种不良行为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要注意。
1践行恰当的人生观。
自控力不仅可以掌控约束自己不打破社会常规,而且还可以鼓励我们朝既定方向行进。
最新我的中学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记录资料
![最新我的中学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记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370f532be23482fb5da4c15.png)
一个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一、第一次来访:个案概况:王某,女,高三学生。
来访者自述对考试非常紧张,每次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两道难题不会做而空过去之后,就会头脑空白,不想再继续答题。
当时来访者在诉说自己问题的时候情绪非常低落,后来甚至哭了出来。
来访者认为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而且这个观念在她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总拿自己与别人比较,在做题目的效率和质量上比,在做一道题目所花的时间上比,在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安排上比等等很多方面,如果老师上课提问一道题目,别的同学想出来而自己还没想出来时,就会很紧张;如果自己在放松休息而别人在学习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少学了一些,休息时也不安心。
这样的比较导致来访者对做题和考试都非常紧张。
问题分析:来访者的问题属于典型的考试焦虑问题。
其考试焦虑主要来源于对高考重要性的错误认识,觉得如果考不上大学,自己这一辈子就完了。
因此非常在意自己的分数和每一次考试。
所以对于该来访者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改变她原有的认识。
让来访者明白她的很多想法和认识是不合理的,再与这些不合理的观念进行辩论,认清并放弃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建立起合理的观念。
观念改变后对高考自然就不是那么紧张了。
同时还要改变不好的学习方法,例如该来访者会花一两个小时去想一道题目,却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而认为值得,因为这是她自己想出来的。
但事实上这样浪费了很多时间,效果却和问了别人之后掌握了类似题目的解法是一样的。
因为感觉到来访者的考试焦虑比较严重,于是我约她下周再来一次。
二、第二次来访:个案概况:来访者自述这次感觉比上次好多了,从她的表情和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她轻松的心理和快乐的情绪。
但来访者表示对于考试还是有一些紧张。
当问及父母对她的期望时,来访者回答,父母对她的期望并不高,但通过自己从小的所见所闻,就产生了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的思想,于是对自己的期望很高。
要求自己一定要考上第一批本科,可以看出她的压力大多来自于自己本身,由于对高考看得太重,对自己要求太高,导致一遇到考试就很紧张,只要一听到老师说要考试,就一直会想着考试,害怕考不好。
中学生心理咨询经典案例
![中学生心理咨询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2d57a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f.png)
中学生心理咨询经典案例案例一:考试焦虑的小A。
小A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
但一到大型考试就掉链子,成绩总是不理想。
他来到咨询室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都很紧张,坐立不安的。
我就问他:“小A啊,你跟老师说说,考试的时候你都在想啥呢?”小A皱着眉头说:“老师,我一进考场就开始担心,要是考不好可咋办啊。
我爸妈对我期望那么高,同学们也都很努力,我就觉得自己肯定要考砸了。
然后看到那些题目,脑袋就一片空白,本来会做的题也做不出来了。
”我一听,这典型的考试焦虑啊。
我就笑着跟他说:“小A啊,你这就好比背着一个大包袱爬山,还没开始爬呢,就被包袱压得气喘吁吁了。
你爸妈的期望是一回事,你自己的能力又是另一回事。
你平时成绩不错,就说明你有实力啊。
考试就像一场游戏,你把它当成一场和知识的有趣挑战,而不是生死决斗。
”然后我给他讲了一些放松的小技巧,比如考试前深呼吸,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
还让他平时多做一些模拟考试,把每一次模拟都当成真正的考试,慢慢地习惯那种紧张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小A在后来的考试中表现越来越好,他说现在进考场也没那么害怕了,就把考试当成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
案例二:被孤立的小B。
小B是初三的学生,是个有点内向的孩子。
他找到我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班上被孤立了。
他坐在咨询室的椅子上,低着头,声音小小的。
我轻声问他:“小B,你能和老师说说,为什么会觉得被孤立呢?”小B说:“老师,同学们下课都在一起玩,可是没人叫我。
我感觉自己融不进去,我也不知道该和他们说什么。
”我了解到小B平时喜欢看一些科幻小说,但是他的同学们大多喜欢聊游戏或者明星。
我就给他出主意:“小B啊,你看你这个科幻迷,就像拥有一个神秘宝藏一样。
你可以试着从你的宝藏里拿出一些有趣的东西分享给同学们呀。
比如说你可以跟他们讲讲那些超级酷炫的科幻故事,说不定他们听了就会被吸引呢。
而且你也不用强迫自己去迎合他们聊游戏或者明星,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表达一下你的兴趣,也许会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哦。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e12f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d.png)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
案例1:心理咨询师的讲座
在某中学,心理咨询师被邀请来给学生们做讲座,主题为“如何面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讲座中,心理咨询师分享了几个自我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瑜伽、冥想等。
学生们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分享了自己的压力和解决方法,气氛热烈。
通过这次讲座,学生们了解到了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了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案例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班主任
某中学的班主任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他每周会安排一些班会时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一次班会,班主任给学生们讲解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管理。
班主任还通过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这样的班会让学生们感到班主任的关爱和支持,增强了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
案例3: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
一所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们系统地研究心理学知
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管理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
知识。
学生们反馈,这些课程不仅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提高
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三个案例都体现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从讲座、
班会到课程设置,都是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的。
这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支持的。
学校心理咨询案例记录
![学校心理咨询案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ccaf03f76c66137ee06196c.png)
金羊镇九年制学校心理咨询记录学生心理咨询记录(一):学生姓名:王某班级:八年级(1)性别:男年龄:13岁咨询时间:9.10基本状况: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十分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
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齐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初步分析: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四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必须的实力和优势,应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五年级的学习,个性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
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潜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透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潜力,一向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此刻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到达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构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状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潜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cc977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e.png)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学生基本信息- 姓名:张三- 年龄:14岁- 性别:男- 年级:初中一年级- 家庭背景:父母离异,与父亲生活心理健康问题- 情绪问题:张三近期情绪低落,经常独自哭泣,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 行为问题:在学校与同学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冲突,有逃课现象- 研究问题:成绩下滑,注意力不集中,对研究缺乏动力评估与诊断- 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发现其情绪低落的原因与家庭背景有关- 观察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发现其与同学关系紧张,可能存在社交焦虑- 对学生进行研究评估,发现其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存在研究困难辅导计划1. 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与学生建立信任2.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解其家庭背景对心理状况的影响3.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生调整情绪,提高自信心4. 教授学生社交技巧,改善与同学的关系5. 找出研究困难的原因,提供研究支持,帮助学生提高研究成绩6. 定期与学生沟通,监测其心理状况的变化,调整辅导计划辅导过程- 第一周:与学生建立信任,了解其家庭背景,发现其情绪低落的原因- 第二周: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生调整情绪,提高自信心- 第三周:教授学生社交技巧,改善与同学的关系- 第四周:找出研究困难的原因,提供研究支持,帮助学生提高研究成绩- 后续周次:定期与学生沟通,监测其心理状况的变化,调整辅导计划辅导效果- 学生的情绪得到缓解,不再经常哭泣,对周围事物重新产生兴趣- 与同学的关系改善,不再发生冲突,不再逃课- 研究成绩有所提高,注意力更加集中,对研究充满动力总结通过个案辅导,张三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其情绪、行为和研究状况都有了明显改善。
在辅导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情绪,同时教授其社交技巧,提高其研究成绩。
我们将继续关注张三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支持。
完整版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
![完整版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6e7f4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7.png)
完整版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Studen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ecordName: Wang QiAge: 16Gender: MaleCounselor: Zhang YingCounseling date: March 20, 2024At the beginning of our counseling session, Wang Qi looked very disinterested and had no expression on his face. I asked him some questions about his situation. He didn't answer at all and just stared at the ground with a blank look on his face. I asked him why he was so quiet today. He replied, "I have too much trouble on my mind." I asked him what kind of trouble he was facing, but he didn't answer. He just kept quiet and didn't make a sound.I asked him if any of the troubles he was facing had anything to do with his family or school. He said, "My family is okay, it's just school that's giving me trouble. I don't like school and don't want to go. Every day is the same, I feel bored and don't want to do anything." I asked him what kind of things he would rather do instead. He said he would rather stay at homeand play video games. After that, he said he was tired and wanted to go home.After this, I tried to use some relaxation techniques to help Wang Qi calm down and asked him to talk about his feeling and thoughts. I discovered that Wang Qi was feeling isolated, frustrated, and inadequate. He said he was afraid that his peers and teachers judged him. He was also feeling worried and scared because he was not sure how to deal with his problems.I asked him to talk about his worries and fears. He said he was scared that he would fail in school and his parents would be disappointed in him. He was also feeling anxious about what his peers thought of him. After listening to his worries, I suggested that he talk to his parents about his worries and let them know how he feels. I also suggested that he talk to his teachers and peers to express his concerns and try to build a better relationship with them.At the end of the session, I asked Wang Qi to try to find ways to relax, such as sports, art, music, or other hobbies. I also suggested that he find someone to talk to in order to let out his feelings and thoughts. I assigned him some homework, which included writing a diary and talking to his parents about his feelings.。
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
![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cefa962580216fc700afdc2.png)
备注
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基本
情况
姓名
王盘根
性别
男
年龄
13岁
班级
七年级
辅导时间
咨询老师
贾振
谈话
内容
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皮肤较黑,身材偏矮。父母离异,法院判其随母亲生活,但实际上因母亲收入不高,住房条件差而让他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提供一定生活费。莫某在学校各类涉及家庭状况的调查表中从不填写父亲姓名,仅写母亲。在班级中,他缺少友伴,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时他上课迟到,进教室时扭扭捏捏,有些同学笑话他,他就发火。课余时间,同学们在他课桌旁边开玩笑,他就认为同学们在嘲笑他,独自喃喃自语;同学们打闹碰了他的桌、椅,他认为是故意闹的,专门是针对他。
咨询
问题
如何正确和异性交往
如何改变自卑心
问题
处理
1、首先,培养自信心。李某喜欢打羽毛球,让她参加学校的羽毛球队,每次打球,表现都很出色。同时,挖掘李某的长处,让能正视自己,抛弃自卑感。2、让女同学陪着她,在人群外远远地观察,观察人群中的男性的举止。当远观人群不再有恐惧时,让女同学陪着她,到人群中去倾听他人的交谈,看他人的交往。不久之后,在女同学的陪伴下,她不再害怕人群了。3、让她在中去与异性相处,少了同性的陪伴,虽然不再恐惧人群了,但还是不敢和人群中的异性交往。由女同学陪着,与亲戚中的男孩子相处、交往。当敢和这些熟悉的男孩子交谈时,由女同学陪着,让她与亲戚中的长辈男性相处。过了一个多月,在这些场合不再需要女同学的陪伴了。4、让她己与本班的男同学交往。当不再害怕本班的男生时,与本班的男教师相处、交谈。直到消除她对男教师的恐惧感为止。5、当对熟悉的男性不再存在恐惧感后,让她与女同学做伴,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由女同学主导发言慢慢过渡到由主导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心理咨询记录案例
初中生心理咨询记录案例:
案例一:自卑与自尊问题
咨询问题:学生小明表示自己经常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希望能够提高自尊心。
咨询过程:通过与小明的交谈,了解到他在学校中常常被同学取笑,他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不满意。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回顾了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并认识到自卑感是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造成的。
咨询师通过启发小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法,帮助他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案例二:焦虑与压力问题
咨询问题:学生小华表示每次考试前都会感到焦虑和压力,希望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
咨询过程:通过与小华的探讨,了解到他对成绩有很高的要求,害怕自己无法达到期望。
咨询师通过教授小华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帮助他缓解焦虑和压力,并引导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醒他成绩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案例三:人际关系问题
咨询问题:学生小红表示与同学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希望能够改善人际关系。
咨询过程:通过与小红的对话,了解到她在班级中感到被排斥和孤立。
咨询师通过倾听小红的感受,理解她的处境,并引导她主动与同学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咨询师还提醒小红培养友善与同理心,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以改善人际关系。
案例四:学习压力问题
咨询问题:学生小杰表示学习压力很大,感到力不从心,希望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咨询过程:通过与小杰的交谈,了解到他在学业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因为他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
咨询师提醒小杰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分解任务、制定学习计划等,以提高学习效果。
咨询师还鼓励小杰与同学互相讨论,共同进步,以减轻学习压力。
案例五:情绪管理问题
咨询问题:学生小雨表示自己情绪容易失控,希望能够学会控制情绪。
咨询过程:通过与小雨的沟通,了解到她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常常
情绪失控。
咨询师通过教授小雨情绪管理的技巧,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等,帮助她学会控制情绪。
咨询师还鼓励小雨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释放方式,如运动、绘画等,以促进情绪的平衡和调节。
案例六:时间管理问题
咨询问题:学生小明表示自己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希望能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咨询过程:通过与小明的交流,了解到他常常因为时间不够用而感到焦虑和压力。
咨询师通过教授小明时间管理的方法,如设定优先级、制定计划等,帮助他合理安排时间。
咨询师还鼓励小明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案例七:自我认知问题
咨询问题:学生小华表示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不清,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
咨询过程:通过与小华的对话,了解到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迷茫。
咨询师通过启发小华思考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帮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
咨询师还鼓励小华多参与活动,积极尝试新事物,以拓宽自己的认知和经验。
案例八:家庭关系问题
咨询问题:学生小红表示与家人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希望能够改善家庭关系。
咨询过程:通过与小红的交谈,了解到她与父母之间常常发生争吵和误解。
咨询师通过倾听小红的感受,理解她的困扰,并引导她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咨询师还提醒小红培养理解和尊重家人的能力,以改善家庭关系。
案例九:社交焦虑问题
咨询问题:学生小杰表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和紧张,希望能够克服社交焦虑。
咨询过程:通过与小杰的交谈,了解到他在与陌生人交流时常常紧张和害怕被拒绝。
咨询师通过教授小杰积极思考、放松身心等技巧,帮助他克服社交焦虑。
咨询师还鼓励小杰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以提高自信心。
案例十:自我控制问题
咨询问题:学生小雨表示自己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冲动,希望能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咨询过程:通过与小雨的对话,了解到她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常常放纵自己。
咨询师通过教授小雨自我控制的技巧,如深呼吸、冷静
思考等,帮助她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咨询师还鼓励小雨树立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以引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