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2.2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型是新课。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说课标: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地位与作用:
从教材内容上看,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和经济现象之一,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了解、甚至亲身经历过这个过程,要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这一现象,学习这一节就尤其显得重要。
从教材结构上看,在本章第二节安排这一课,其目的是在上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作一个概括,为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过程与方法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材重难点: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难点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从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已对“城市化”这一社会现象有了亲身体会,为学习本节课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习能力。可以适当完成一些自主学习任务。
三、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授课方法:
1、读图分析法
2、列表比较法
3、探究式教学
4、小组合作讨论法
其中,读图分析法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读图分析能力,有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四、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学会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用图:
2、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那么怎样把教法和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教学过程安排)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是紧扣歌词:“神话
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引入本课的学习。
2.对于本节的内容来说,如果按照教材给出的顺序学习,知识主线不够清晰。
故进入新课学习后,我首先通过形象的展示,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含义。
之后抛开城市化的意义,先思路清晰、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剖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随着学生对城市化原因的逐渐明了,也就自然而然地过度到对城市化特点的学习上来,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区别,引导学生结合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来分析城市化的意义,明确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以便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建设国家的责任感。课后作业的设计是:在巩固知识的前提下,收集本城镇的人口、经济、工业发展状况,写一份
调查报告,使教学从课堂走向课下,走进学生的生活。在板书设计上,我注重突出知识脉络,巧妙搭线,巧妙连接,让人一看既明。
3.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特点是“巧”,其一“巧”妙地将枯燥知识与
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结合,化抽象为形象;其二是“巧”妙地处理教材,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三是“巧”妙地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重书本、重课堂而不注重学生课后实践学习的弊端,引导学生把学习获得知识的途径延伸到生活中,教会学生更多地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知识,学以致用。本节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城市化
看完深圳城市的变化然后学生总结发生的变化找出城市化的标志
2城市化的标志
展示“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图和“上海人口的增加”,展示1911年、1949年、1990年上海城市用地变化情况和人口增长情况,让学生通过读图讨论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让各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点拨】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的标志性特征为: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
①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②城市化过程能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③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⑤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乡村—城市转型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三种: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三是城市边缘的乡村转变为市区。
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变化归纳总结小组讨论分析原因(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地理的兴趣)
(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主要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从图出发,结合教材,给出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探讨。从而再次明确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起到巩固和加深理解新知识的目的。)4世界城市化
学生阅读课本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
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所处阶段后期中期
起步时间早晚
目前速度慢快
发展水平高低
城市人口比
重
大小
城市化与
经济发展
相适应不相适应
原因
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
力向城市迁移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后①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城市外围
地带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②市区范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