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
洞庭湖治理措施

洞庭湖治理措施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之一。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污染物排放和湖泊生态系统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庭湖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许多治理措施已经采取。
本文将介绍洞庭湖治理的相关措施。
1. 污染物控制洞庭湖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拟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排污许可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控和管理;•加强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管,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水平;•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污水治理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减少农业污染。
2. 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是洞庭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为了保护和恢复湖泊湿地,采取了以下措施:•划定湿地保护红线,明确湿地保护的范围和限制;•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湿地保护的法治水平;•实施湿地恢复工程,重建湿地植被和水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的功能和生态效益;•加强湿地监测和评估,掌握湿地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湿地退化和破坏。
3. 生态修复与植被恢复洞庭湖湖泊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严重破坏,为了修复和恢复湖泊的生态系统,采取了以下措施:•实施湖岸带植被建设工程,恢复湖岸植被,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种植湖区水生植物,提高水质净化能力;•加强湖区水生植物保护,保护和恢复湖区特有的水生植物群落;•加强湖区植被监测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湖区植被问题。
4. 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洞庭湖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之一,为了合理利用洞庭湖的水资源,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洞庭湖水资源调度和管理,确保向北方输送水源水量;•提高洞庭湖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完善洞庭湖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引言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它的北面有长江的太平、藕池、松滋三口流入,它的西南面有沅、澧、湘、资四水入湖。
它平均有3126亿m3的过湖水量,有26.28万km2的流域总面积,是长江流域极为重要的调蓄滞洪区[1]。
洞庭湖的湿地内的动物、植物资源相当丰富,特别是拥有白鳍豚、江豚、中华秋沙鸭、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10多种。
洞庭湖对于当地和附近省、市的调蓄洪水、沉沙净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洞庭湖区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洞庭湖之生态问题如水域面积不断缩减、自然生境破坏、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等愈来愈严重。
一、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污染负荷加重,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①在工业污染方面:洞庭湖湖区内现有的工业企业有: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安康造纸有限公司、津市造纸厂、西洞庭湖纸厂、芙蓉纸业有限公司、沅江造纸厂、汉寿县氮肥厂、岳阳康神药业集团和氮肥厂等39家企业[2],它们分别分布在西洞庭湖16家、东洞庭湖18家、南洞庭湖5家。
造纸行业是洞庭湖湖区污染的重点行业,其排放的BOD5和COD分别占排放总量的79.13%和81.71%。
这些工业企业的大量排放,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资源枯竭。
如氮肥厂和岳阳康神药业集团,排人东洞庭端的废水每天多达2万t,造成鱼类和鱼卵的大量死亡,接近1.8亿粒。
②在生活源污染方面:洞庭湖两岸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虽然大都县级城镇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这些处理厂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生活污水大量注入洞庭湖内,没有经过处理或简单处理,这些加重了洞庭湖污染负荷,特别是居民生活过程中洗涤剂的大量使用,造成部分湖区的富营养化。
在洞庭湖内从事捕鱼、挖沙般、游客船接近6000多艘,他们在作业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水,船舶的压舱废水、动力冷却水都没有经过处理或安装收集装置,特别是动力冷却水、压舱废水的石油含量严重超标,更加重了洞庭湖区的污染。
洞庭湖水质污染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

第36卷第2期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 ol. 36 No. 2 2023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s) Jun. 2023洞庭湖水质污染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朱丹丹1, 陈兆祺1, 李照全1, 彭高卓2, 刘娜1(1. 湖南省岳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湖南岳阳 414000; 2. 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岳阳 414000)摘要:在洞庭湖设置16个监测断面, 收集整理2014—201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 利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各监测断面水质. 结果表明, 2014—2018年洞庭湖总体水质逐年改善, 水质由Ⅳ类、Ⅴ类转变为Ⅳ类; 2018年16个监测断面TN浓度为1. 37~2. 28 mg/L, TP浓度为0. 060~0. 095 mg/L; 湖区主要污染为工业点源污染、流域面源污染等. 建议通过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点源污染、推进河湖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洞庭湖水质.关键词:洞庭湖; 水质; 污染状况; 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 X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298(2023)02-0056-05Analysis of Water Pollution in Dongting Lake and itsCountermeasuresZHU Dandan1, CHEN Zhaoqi1, LI Zhaoquan1, PENG Gaozhuo2, LIU Na1(1. Yueyang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Hunan Province, Yueyang 414000, China;2.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Dongting Lake of Hunan Province, Yueyang 414000, China)Abstract: 16 monitoring sections in Dongting Lake were set up to collect and collate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from 2014 to 2018.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water quality in Dongting Lake had improved year by year from 2014 to 2018, with the water quality changing from class IV and Class V to Class IV. In 2018, the concentrations of TN and TP in 16 monitoring sections were 1.37−2.28 mg/L and 0.060−0.095 mg/L respectively. The main pollution in the lake area is the industrial 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the river basi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we should improve Dongting Lake’s water quality through the strict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dustrial 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rivers and lakes.Key words: Dongting Lake; water quality; pollution;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0 引言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 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三口”来水, 南接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 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滞洪调蓄区和淡水资源储备区, 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多项功能[1~5]. 由于湖区长期淤积泥沙、人为围湖筑垸等历史原因, 洞庭湖被分割为东、南、西三个湖区[6]. 洞庭湖作为通江湖泊, 湖区水质与上游四水入湖水中氮磷含量密切相关[7~9]. 氮磷的外源输入和内源释放一直是影响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8~10].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问题, 湖区环境治理得到空前加强, 洞庭湖水环境质量逐年改善. 本文利用洞庭湖2014—2018年水质监测数据, 研究分析水质变化趋势, 并提出防控对策和措施, 以期为进一步改善洞庭湖生态环境提供有效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采集和数据来源为全面掌握洞庭湖水质状况, 共选取16个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 包括“四水”中的4个断面(樟树港、万家嘴、坡头、沙河口)、“三口”中的1个断面(马坡湖)、洞庭湖三个湖区的10个断面和1个出湖口断面收稿日期: 2022-12-12基金项目: 湖南省生态环境万科项目(2019120525 )作者简介: 朱丹丹, 女, 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 水质环境监测第2期 朱丹丹, 等: 洞庭湖水质污染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 57 (洞庭湖出口), 洞庭湖三个湖区中, 西洞庭湖区选取南嘴、蒋家嘴、小河嘴3个监测断面; 南洞庭湖区选取万子湖、横岭湖、虞公庙3个监测断面; 东洞庭湖区选取鹿角、扁山、东洞庭湖、岳阳楼4个监测断面,各监测断面分布点位如图1所示. 每月上旬定期在这16个监测断面采集表层(0.5 m)水样进行监测. 本文监测数据均来源于湖南省岳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图1 洞庭湖水质监测断面分布1.2 测定和评价方法选取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PH 、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氟化物、铜、锌、铅、硒、镉、砷、汞、六价铬、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硫化物等21项监测指标, 利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 各湖区水质类别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划分[11]. 其中, 利用河流标准评价入湖口监测断面总磷指标, 利用湖泊标准评价湖体和出湖口监测断面总磷指标.1.3 数据处理利用Excel 整理统计数据, 利用SPSS 软件分析处理数据, 利用SigmaPlot 软件绘图. 水质指标采用监测数据的年度算术平均值.2 结果与分析2.1 水质现状2.1.1 水质类别2018年洞庭湖16个监测断面水质评价结果见表1. 入湖口4个监测断面水质为Ⅱ类, 水质状况较好; 三个湖区总体水质为Ⅳ类, 其中南嘴水质为Ⅴ类, 其余断面水质均为Ⅳ类, Ⅳ类和Ⅴ类断面占比分别为90%和10%; 出湖口水质为Ⅳ类, 为轻度污染状况. 洞庭湖全湖总体水质处于轻度污染状况.2.1.2 主要污染物2018年洞庭湖各监测断面TN 和TP 监测数据如图2所示. 各监测断面TN 的变化范围介于1. 37~2.28 mg/L 之间, 高于Ⅲ类标准值(1.0 mg/L), 超标0.37~1.28倍. 从各水域看, 入湖口各监测断面TN 均值低于出湖口, 三个湖区断面中西洞庭湖值最低. 从各监测断面数据来看, 湘江入洞庭湖的樟树港、万家嘴监测点和湘江航道的第一个断面虞公庙的TN 值较高.58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6卷 2018年, 各监测断面的TP 变化范围介于0.060~0.095 mg/L 之间, 从各水域看, 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出湖口<入湖口<东洞庭湖. 从各监测断面来看, 马坡湖TP 值最高, 其次为东洞庭湖的扁山, 东洞庭湖各监测断面整体TP 值较高, 说明该湖区污染程度较严重.表1 2018年洞庭湖16个监测断面水质类别水域入湖口 三个湖区 出湖口四水 三口西洞庭湖 南洞庭湖 东洞庭湖 断面名称 樟树港万家嘴坡 头 沙 河 口 马 坡 湖 南嘴蒋家嘴小河嘴万子湖横岭湖虞公庙鹿角扁山东 洞 庭 湖 岳 阳 楼 洞庭湖出口 水质类别Ⅱ ⅡⅡ Ⅱ Ⅲ ⅤⅣⅣⅣⅣⅣⅣⅣⅣ Ⅳ Ⅳ(a) TN(b) TP图2 2018洞庭湖16个监测断面污染物浓度 2.2 水质类别演变状况2.2.1 水质类别2014—2018年洞庭湖水质类别逐渐趋好(图3). 2014年、2016年Ⅴ类水质占比不高, 约为10%; 2015年Ⅴ类水质占比约为72%; 2017年、2018年没有Ⅴ类水质断面, 水质逐渐转变为Ⅳ类.图3 2014—2018年洞庭湖水质类别第2期 朱丹丹, 等: 洞庭湖水质污染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 592.2.2 总氮污染物 2014—2018年洞庭湖TN 演变状况如图4所示, TN 浓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年均值在1.37~2.75 mg/L 之间变化, 均高于Ⅲ类水标准值(1.0 mg/L). 从空间趋势分析, 入湖口断面中, TN 浓度年均值最高的为樟树港断面, 2015年达到最高值2.75 mg/L, 坡头断面TN 浓度年均值相对较低. 三个湖区和出湖口断面中, 西洞庭湖TN 浓度指标优于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洞庭湖出口. 洞庭湖出口TN 浓度最高, 东洞庭湖、南洞庭湖次之, 西洞庭湖TN 浓度最低, 三个湖区中, 东洞庭湖对全湖区TN 浓度影响最大.2.2.3 总磷污染物2014—2018年洞庭湖TP 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 总体呈现为先升后降状态. 入湖口5个监测断面TP 浓度变化范围介于0.06~0.17 mg/L 之间, 其中马坡湖的TP 浓度最高, 万家嘴TP 浓度最低. 三个湖区和出湖口监测断面TP 浓度变化范围介于0.06~0.12 mg/L 之间, 分布规律较为接近, 变化规律平缓, 2015年TP 浓度达到最高, 然后逐年下降. 洞庭湖出口TP 浓度最高, 东洞庭湖水质略优于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图4 2014—2018年洞庭湖总氮演变状况图5 2014—2018年洞庭湖总磷演变状况综上分析可知, 洞庭湖为典型的过水性湖泊, 其污染状况不仅与洞庭湖三个湖区自身污染状况有关, 而且与上游来水水质有密切关系. 2014—2018年, 上游四水TN 浓度年均值由2.10 mg/L 下降至1.78 mg/L, TP 浓度年均值由0.097 mg/L 下降至0.073 mg/L, 分别下降15.2%、24.7%; 洞庭湖湖区TN 浓度年均值由1.94 mg/L 下降至1.71 mg/L, TP 浓度年均值由0. 083 mg/L 下降至0. 067 mg/L, 分别下降11. 9%、19. 3%, 与洞庭湖水质逐年变好的趋势一致.60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6卷3 原因分析与防治建议3.1 洞庭湖水质变化原因分析影响洞庭湖水质变化的因素较多, 包括水文情势变化、工业点源污染、流域面源污染等. 洞庭湖氮、磷元素超标是水质下降的主要因素[12,13].2015年, 洞庭湖湖区农产品种植面积已达2.7×106公顷, 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对洞庭湖水体TN、TP贡献率超过70%, 是洞庭湖水体TN、TP超标的主要原因[14].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位推动下,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要求, 沿湖各地都制定了专项环境整治方案, 对湖区沿线的化工企业等加大了整治力度, 同时关停了大批造纸企业, 洞庭湖水质污染状况逐渐好转. 近几年, 沿湖地区对洞庭湖水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积极开展“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河长制”、“洞庭清波”等专项行动, 促进了湖区水质改善.3.2 洞庭湖水环境防治建议(1)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推广有机肥种植, 减少耕地农业污染. 合理规划四水、洞庭湖沿线干线及支流畜禽养殖区、限养区、适养区, 加强区域管控. 加强水产养殖业尾水污染防治, 推广稻田养殖、清水养殖等技术.(2)防治工业点源污染.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关停湖区沿线污染重、能耗高、技术落后的企业. 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平台监管, 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实时监控, 对不达标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 按照有关政策对连续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处罚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3)推进河湖生态修复. 加快推进对三口水系及洞庭湖部分湖区底泥开展综合整治, 净化内源污染物.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研究实施水系连通工程, 增强河湖水体的连通与流动性, 促进水质改善.4 结束语从时间演化状况来看, 2014—2018年洞庭湖水质总体趋好, 水质逐渐由Ⅳ类和Ⅴ类转变为Ⅳ类. 从空间分布上看, TN浓度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东洞庭湖<入湖口<出湖口, 变化范围介于1.37~2.75 mg/L之间; TP浓度各湖区分布规律较为接近, 出湖口TP浓度略高于其他湖区. 洞庭湖水质变化主要原因包括水文情势变化、工业点源污染、流域面源污染等. 2015年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 针对洞庭湖水质现状, 本文从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点源污染、推进河湖生态修复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水环境的防治建议.参考文献:[1]王丽婧, 汪星, 刘录三, 等. 洞庭湖水质因子的多元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1): 1−7.[2]熊鹰, 汪敏, 袁海平, 等. 洞庭湖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时空演化[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 29(7): 1292−1301.[3]蔡佳, 王丽婧, 陈建湘, 等. 西洞庭湖入湖河流磷的污染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 2018, 31(1): 70−78.[4]吴丁, 方平, 李照全, 等. 东洞庭湖区芦苇群落生长对水质的影响[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5(1): 63−68.[5]庄琼华, 王琦, 欧伏平. 东洞庭湖水体叶绿素a动态及相关环境因子分析[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5(1): 69−73.[6]李景保. 近数十年洞庭湖湖盆形态与水情的变化[J]. 海洋与湖沼, 1992, 23(6): 626−634.[7]王子为, 林佳宁, 张远, 等. 鄱阳湖入湖河流氮磷水质控制限值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 33(5): 1163−1169.[8]熊剑, 喻方琴, 田琪, 等. 近30年来洞庭湖水质营养状况演变特征分析[J]. 湖泊科学, 2016, 28(6): 1217−1225.[9]李琳琳, 卢少勇, 孟伟, 等. 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防治[J]. 科技导报, 2017, 35(9): 13−22.[10]赵晏慧, 李韬, 黄波, 等. 2016—2020年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湖泊科学, 2022, 34(5):1441−1451.[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12]胡光伟, 毛德华, 李正最, 等. 三峡工程建设对洞庭湖的影响研究综述[J]. 自然灾害学报, 2013, 22(5): 44−52.[13]彭莹莹. 洞庭湖水质综合评价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6.[14]秦迪岚, 罗岳平, 黄哲, 等. 洞庭湖水环境污染状况与来源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35(8): 193−198.。
洞庭湖污染整治工程方案

洞庭湖污染整治工程方案为了改善洞庭湖的水质,保护湖区的生态环境,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污染整治措施。
本文将针对洞庭湖的污染问题,提出一套污染整治工程方案,以期能够帮助相关部门有效地解决洞庭湖的污染问题,保护湖区的生态环境。
一、洞庭湖的污染问题分析洞庭湖的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污染:洞庭湖周围有许多工业园区和化工厂,这些工业企业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湖中,导致湖水中出现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湖区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破坏。
2. 农业污染:洞庭湖周围是湖南省的农业重要产区,农业活动产生的化肥、农药和农业废水都会流入洞庭湖,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产生水华,对湖区的生态平衡和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城市污染:洞庭湖周边城市的工业和生活废水也会通过排放口排入湖中,导致湖区水质受到污染。
4. 生态破坏:长期以来,洞庭湖周边的湿地和沼泽地被开发和破坏,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影响了湖区的水质和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洞庭湖的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业、农业、城市以及生态破坏等方面,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综合的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湖区的生态修复,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
二、污染整治工程方案1. 工业污染整治(1)加强监管:对于排放重金属和有机废水超标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要加强监管力度,对于达标企业给予奖励,对于不达标企业给予处罚。
(2)建设污水处理厂:在洞庭湖周边的重点工业园区和化工企业,应该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3)推动企业转型:鼓励和扶持传统化工企业向集约化和清洁化的方向转型,减少或者彻底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推动企业实现绿色生产。
2. 农业污染整治(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对洞庭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的减量和治理工作,减少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废水等农业污染物的排放。
(2)推广生态种植:鼓励农户采用生态种植模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水体的农业污染,提高土壤和水体的生态安全。
洞庭湖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洞庭湖环境保护工作方案一、背景概述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湖北、江苏和安徽四省区交界处,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对周边地区人类和自然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洞庭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破坏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环境保护形势也日益严峻。
为了保护洞庭湖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有效地制定和实施保护方案。
二、保护目标1.保护洞庭湖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保持生态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
2.实现洞庭湖水质达到国家AA级或以上水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保护洞庭湖景观和文化特色,提高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三、保护措施1.综合治理水污染通过加强水污染物排放监管,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措施,实现洞庭湖水质达到国家AA级或以上水平。
2.生态修复与保护采取措施保障湿地、林地、湖泊等自然湿地资源的完好性,防止非法开采、非法觅食、捕猎等对湖泊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湖区草原、林区、山区的土地保护及森林防火等措施提高湖区生态环境质量。
3.生态旅游开发发挥洞庭湖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开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农业旅游等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4.促进科技创新加强洞庭湖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完善现有管理和监测体系,通过传统水文数据采集、微生物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形成高效精确的环境监测评估方法和技术。
5.加强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洞庭湖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湖泊环境监管和督查,强化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提高湖泊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实施方案1.加强方案宣传加强方案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环保事业,形成全社会环保氛围。
2.制定保护计划根据保护措施,制定具体的保护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切实保障方案实施。
3.加强督导和评估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定期总结和分析方案实施中的成效和问题,及时调整保护措施,确保方案实施效果。
洞庭清波方案

洞庭清波方案1. 介绍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湖南省中部。
由于湖泊周边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洞庭湖的水质和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洞庭湖的水质和环境,提出了洞庭清波方案。
2. 清理水体污染2.1 监测水质为了了解洞庭湖的水质状况,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系统。
该系统需要包括水质采样点的设置、监测仪器的选型和数据采集方法等。
同时,还应制定相关监测指标标准,以便将监测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2.2 制定污染治理计划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污染治理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环保工程建设:修建污水处理厂,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避免再次进入洞庭湖;•农业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措施,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生活污染治理:加大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
2.3 实施污染治理措施根据污染治理计划,逐步实施相关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环保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3.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3.1 湿地保护洞庭湖周边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是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划定湿地保护区:将湿地划定为保护区域,并加强对保护区的巡护和管理;•加强湿地修复:对已破坏的湿地进行修复工作,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禁止湿地开发:严格限制湿地的开发和利用,避免进一步破坏湿地生态系统。
3.2 促进湿地旅游湿地旅游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同时也可以增强社会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为了促进湿地旅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旅游设施:修建更加完善的旅游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开展湿地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湿地相关的宣传活动,增加社会对湿地旅游的认知和兴趣;•发展生态旅游: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和景区管理的结合。
4. 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洞庭湖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湖南省一湖四水规划方案

湖南省一湖四水规划方案>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三面环山,一面倚水,水资源丰富。
为了合理规划、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湖南省制定了一湖四水规划方案。
一湖:洞庭湖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洞庭湖的水质和湿地资源,湖南省制定了以下措施:1. 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
建立洞庭湖库区水污染监测网络,定期监测并及时发布水质信息。
推行洞庭湖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 控制湖泊面积。
对违法破坏湖泊生态环境的填湖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大湖泊保护力度。
同时,加强湖滨带建设管理,保护湖岸线完整性。
3. 建设湖泊生态恢复区。
设立湿地保护区和鸟类保护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四水:湘江、资江、沅江、澧江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江是湖南省四大重要河流,其水资源对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这四条河流,湖南省制定了以下方案:1. 实施水资源整合管理。
加强流域水资源的整体规划和管理,统筹考虑不同行业和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2. 加强河道治理和水质保护。
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修复河岸,增加河流的水力稳定性。
加强水污染治理,控制工业废水、农田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3. 加强洪水预防和防治工作。
完善洪水预警系统,加强河道、堤防的修筑和加固。
推行河道治理,增设洪水自然透水区,减小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4. 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种植湿地植物,建设湿地保护区,增加湿地面积。
结语湖南省一湖四水规划方案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湖泊和河流水资源,并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这将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希望湖南省能够全力实施这一规划,使得湖南的水资源能够更好地造福人民、惠及后代。
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

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20__—2025年)1、基本概况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段南岸,地跨湘、鄂两省,天然湖泊总面积2625平方公里,水资总量2086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6.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近年来,洞庭湖区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湖区环境有所改善,总磷等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逐步减少,年均浓度不断降低。
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大幅超过水环境容量,洞庭湖总体水质为Ⅳ类,营养状态指数为48.2,属于中营养状态。
尤其是一些内湖,由于相对封闭,水质总体较差。
农业面污染已成为洞庭湖流域污染的主要来之一,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方案实施范围为洞庭湖流域湖南部分,覆盖湖南省97以上的国土面积,其中洞庭湖区4.64万平方公里,包括岳阳、益阳、常德3市及望城区(以下简称“三市一区”)。
推进重点区域治理,有效保障洞庭湖区供水安全,加强生活、工业、农业水污染治理,系统保护和修复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环境。
工程项目总投资591.8亿元(表5-1),治理期限为20__年-2025年。
2、主要问题(1)季节性、水质性缺水局部存在,受气候及水文节律变化、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长江三口入湖水量减少,洞庭湖枯水期提前且延长,部分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湖水自净能力下降,局部水域夏季水华频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标准低,存在安全隐患。
应急备用水缺乏,已建水工程调节能力差。
城镇供水管网老化,漏损率超过16。
(2)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大幅超过水环境容量,洞庭湖总体水质为Ⅳ类,营养状态指数为48.2,属于中营养状态。
尤其是一些内湖,由于相对封闭,水质总体较差。
洞庭湖流域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排放量分别为110.8万吨/年、14.24万吨/年、5.87万吨/年和73.15万吨/年,农业面污染已成为洞庭湖流域污染的主要来之一,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2024年洞庭清波常态化工作方案

2024年洞庭清波常态化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
1. 湖水清又清。
咱的大目标就是让洞庭湖的水像镜子一样清澈,鱼儿在里面欢快游,水草在湖底美美长。
到2024年底,洞庭湖水质整体要达到[具体水质目标],那些影响水质的污染物含量得大幅下降,特别是氮、磷这些调皮捣蛋的家伙。
2. 生态乐悠悠。
让洞庭湖的生态系统重新变得活力满满。
那些珍稀的鸟儿呀、鱼儿呀,数量都能增加一些。
湿地也要恢复生机,就像给洞庭湖戴上一条漂亮的绿腰带。
二、工作内容。
# (一)污染治理大作战。
1. 污水管控。
沿着洞庭湖周边的城镇和乡村,要好好检查污水排放情况。
那些偷偷往湖里排污水的企业和小作坊,就像抓小偷一样把它们找出来,让它们乖乖整改。
城镇里的污水处理厂要升级,提高处理污水的能力,保证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不能再把脏水往洞庭湖里倒。
农村的污水也不能忽视。
推广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鼓励村民们改变生活习惯,污水不能随便乱倒。
可以搞一些奖励措施,比如谁家污水处理得好,就送点小农具或者生活用品啥的。
2. 垃圾清理。
在洞庭湖周围设置更多的垃圾回收点,而且要分得细一点,像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都要分开。
定期组织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去湖边清理垃圾,特别是那些被风吹到湖里的塑料瓶、包装袋之类的。
对湖区的船只也得管管。
船上的垃圾不能往湖里扔,要设置专门的垃圾收集容器,靠岸的时候统一处理。
要是发现有船乱扔垃圾,就罚他们打扫一段湖岸线,让他们长点记性。
# (二)生态修复魔法。
1. 湿地修复。
找到那些被破坏的湿地,就像给湿地治病一样,根据不同的病情(受损程度)开药方。
种上适合的水生植物,比如芦苇、菖蒲等,让湿地重新成为鸟儿和小动物的乐园。
修建一些小水坝或者沟渠,调节湿地的水位,模拟自然的水文条件,这样湿地里的生物就能更好地生长繁殖。
2. 渔业资源管理。
严格控制洞庭湖的捕鱼活动。
禁渔期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让那些贪心的渔民偷偷捕鱼。
禁渔期过后,也要合理控制捕捞量,不能一网打尽。
洞庭湖保护治理创新实施方案

洞庭湖保护治理创新实施方案
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为了进一步推进洞庭湖的保护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创新实施方案:
1. 建立跨界合作机制:洞庭湖流域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市,应加强跨界合作,建立流域协同治理机制。
各相关地区政府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制定洞庭湖流域综合保护规划,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治。
2. 推动农田生态恢复:积极推动农田生态恢复,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技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抗逆性和生态功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洞庭湖的影响。
3. 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湿地保护与修复力度,恢复湿地的水文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加强湿地的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定科学的湿地保护管理计划,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 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对洞庭湖的环境压力。
支持发展与洞庭湖生态相适应的产业,如湖区旅游、水产养殖等。
同时,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项目,推动洞庭湖周边地区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5. 完善监测与执法系统:加强洞庭湖环境的监测与执法,确保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
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数据共享机制,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减少违法排放和污染行为的发生。
6. 加强宣传与教育:开展洞庭湖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洞庭湖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组织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展览等形式,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创新实施方案的推行,将能够促进洞庭湖保护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实现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东洞庭湖流域君山濠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技术方案简介

标准值
20 4 1.0 1.0 0.2 20 4 1.0 1.0 0.2 20 4 1.0 1.0 0.2 20 4 1.0 1.0 0.2 20 4 1.0 1.0 0.2
采样 日期
采样点位 样品状态
下湖区取样点 无浮油、
N 29°23′54.29″ 无气 味、
E
浅黄、无
113°00′53.83″ 沉淀
村镇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说明:采用人工湿地系统集中处理村镇生活污水,主要 工艺为:格栅+四格厌氧池+人工湿地,最终出水达到《农田 灌溉水质标准》。
建设内容:濠河流域周边9个村庄,新建纳污管道8300m (DN300),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1个,包括3个20m3/d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4个30m3/d生活污水处理系统,2个 50m3/d生活污水处理系统,2个150m3/d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30
28
24
22
50%
五日生化需氧量
9.4
9.2
5.1
4.1
135%
1 0月 8 日
悬浮物 氨氮 总磷
15
13
12
16
0
3.91
3.62
1.62
1.46
291%
0.34
0.56
0.18
0.11
180%
总氮
6.45
6.43
4.02
3.10
545%
石油类
0.005L
0.005L
0.005L
0.005L
/
0.005L
0.005L
/
/
粪大肠菌群 (MPN/L)
9200
9200
9400
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2021修正)

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2021修正)【发文字号】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9号【发布部门】湖南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3.31【实施日期】2021.03.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2009年11月27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7月19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十一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3月31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三十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河湖功能,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洞庭湖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洞庭湖区从事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工程管理及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洞庭湖区,是指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规划确定的本省境内洞庭湖水域及其周围平原区和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干流尾闾地区。
第三条洞庭湖区水利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科学利用、严格保护和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洞庭湖区水利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洞庭湖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机制,制定政策措施,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定期听取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情况的报告,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洞庭湖区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利建设和管理,落实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洞庭湖区综合治理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止现有河湖面积减少,提高河湖行洪蓄水能力,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洞庭湖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洞庭湖区水利管理的要求,做好有关具体工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洞庭湖区水利管理的主管部门,省洞庭湖水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洞庭湖区水利管理工作。
洞庭湖水三天计划

洞庭湖水三天计划工作目标1.调研洞庭湖水环境现状:深入研究和了解洞庭湖当前的水质、生态环境、周边社区影响以及以往的保护措施,形成详尽的调研报告。
这项工作不仅要求收集过去的数据和文献,还要包括湖区的实地考察,与当地环保部门、渔民、学者等群体的交流访谈,以及可能的污染源监测。
2.策划湖水保护宣传方案:基于调研结果,策划一套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宣传教育方案。
方案需要包括制作宣传册、视频脚本撰写、线上宣传活动的策划以及组织可能的公众参与活动。
重点在于提高公众对洞庭湖保护的意识,促进大家的环保行动。
3.构建湖水保护合作网络:与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以及湖区社区建立联系,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和方式。
目的是为了共同推进洞庭湖的保护工作,通过多方协作实现长期的保护效果。
工作任务1.收集并分析资料: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文献、专业期刊以及政府公开的资料,收集关于洞庭湖的相关信息。
接着,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2.开展湖区实地调研: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安排湖区调研活动。
实地考察期间,计划使用无人机航拍、水质检测仪等设备收集数据,同时与当地居民、环保志愿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湖水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3.制作宣传材料:根据调研和收集的资料,制作宣传册和视频脚本。
宣传册需要图文并茂,既要展示洞庭湖的美,也要揭示其面临的问题。
视频则更注重情感表达和故事叙述,旨在打动观众,激发他们的保护意识。
4.策划线上宣传活动:在社交媒体上策划一系列线上宣传活动,如photo contest、theme discussion 等,邀请公众参与,分享他们对洞庭湖的记忆和保护想法。
5.组织合作网络构建:与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取得联系,安排会议和讨论,探讨合作模式。
同时,计划走访湖区社区,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可提供的资源,寻找合作的切入点。
任务措施1.调研深化: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洞庭湖水环境的历史演变、当前问题及其成因。
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

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2018—2025年)1、基本概况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段南岸,地跨湘、鄂两省,天然湖泊总面积2625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2086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6.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近年来,洞庭湖区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湖区环境有所改善,总磷等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逐步减少,年均浓度不断降低。
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大幅超过水环境容量,洞庭湖总体水质为Ⅳ类,营养状态指数为48.2,属于中营养状态。
尤其是一些内湖,由于相对封闭,水质总体较差。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洞庭湖流域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方案实施范围为洞庭湖流域湖南部分,覆盖湖南省97%以上的国土面积,其中洞庭湖区4.64万平方公里,包括岳阳、益阳、常德3市及望城区(以下简称“三市一区”)。
推进重点区域治理,有效保障洞庭湖区供水安全,加强生活、工业、农业水污染治理,系统保护和修复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环境。
工程项目总投资591.8亿元(表5-1),治理期限为2018年-2025年。
2、主要问题(1)季节性、水质性缺水局部存在,受气候及水文节律变化、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长江三口入湖水量减少,洞庭湖枯水期提前且延长,部分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湖水自净能力下降,局部水域夏季水华频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标准低,存在安全隐患。
应急备用水源缺乏,已建水源工程调节能力差。
城镇供水管网老化,漏损率超过16%。
(2)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大幅超过水环境容量,洞庭湖总体水质为Ⅳ类,营养状态指数为48.2,属于中营养状态。
尤其是一些内湖,由于相对封闭,水质总体较差。
洞庭湖流域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排放量分别为110.8万吨/年、14.24万吨/年、5.87万吨/年和73.15万吨/年,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洞庭湖流域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3)由于人类不当活动的影响,洞庭湖区湿地功能有所退化。
岳阳洞庭湖未来规划方案

岳阳洞庭湖未来规划方案概述岳阳洞庭湖作为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我们制定了岳阳洞庭湖未来规划方案。
该规划将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同时兼顾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提升。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岳阳洞庭湖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湖泊旅游胜地。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核心目标,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将受到特殊关注。
我们计划建立岳阳洞庭湖保护区,对湖泊周边的湿地进行严格保护。
在这个保护区内,禁止破坏湿地、开垦土地和非法捕捞等行为。
同时,我们将推动湖泊流域禁止污染物的排放,以保证洞庭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为了增加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鸟类数量,我们计划进行湿地恢复和保护工程。
这将包括湿地植被的恢复、水生生物的繁育和保护、候鸟迁徙路线的保护等措施。
同时,合适的位置将建设供鸟类繁衍和栖息的人工巢穴和水源。
在游船巡游方面,我们将限制游船的数量和运行时间,以减少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我们将推动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重要领域。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我们计划将岳阳洞庭湖打造成为一个绿色低碳的旅游目的地。
我们将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建设环保型旅游设施和酒店,并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在游客服务方面,我们将提供更多的旅游信息和导游服务,同时完善交通设施、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我们还计划建设生态旅游小镇,提供游客丰富多样的住宿、餐饮和娱乐选择。
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我们将加强旅游监管和服务质量监督。
同时,我们将设立旅游企业奖励机制,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和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社会经济提升岳阳洞庭湖旅游业的发展将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重要机遇。
我们将积极引导和支持当地企业和农民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这将包括建设农家乐、推广湖泊水果种植和开发湖泊特色手工艺品等。
在文化领域,我们将对当地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推广。
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近期重点任务与责任清单

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近期重点任务与责任清单湖南省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调水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近年来,洞庭湖的水环境状况日益严峻,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控制和治理洞庭湖水环境问题,湖南省政府制定了《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并明确了其中的近期重点任务与责任清单。
一、近期重点任务1. 确定治理重点区域。
根据洞庭湖水环境污染情况,重点治理区域确定在湖州区、湘潭、岳阳、益阳等地,要加强水环境监测和管控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2. 加强水污染治理管控。
对于城镇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等进行严格的监管控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排放。
3. 加强湖口区域治理。
为保证洞庭湖调水入口水质的安全性,对湖口区域进行水质监测,同时完善区域内污染源监管和治理工作。
4. 加强洞庭湖湿地保护。
保护和修复洞庭湖湿地,增强其生态功能,从根源上维护洞庭湖的水环境质量。
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研究和开发新一代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加强对洞庭湖水生态学、水污染分布、治理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二、责任清单1. 政府部门责任。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推进洞庭湖治理工作,组织维护水源地环境安全。
2. 相关部门责任。
加强对水环境污染源的监测和管控,建立健全水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执法力度,确保规定的水质标准得到严格执行。
3. 企业责任。
切实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和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4. 社会责任。
加强对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形成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总之,《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的实施对于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共同推动治理工作的落实,为洞庭湖的生态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6.01•【字号】湘政办发〔2022〕29号•【施行日期】2022.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22〕29号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人民政府,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6月1日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为加强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和削减总磷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及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
(二)基本原则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巩固拓展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成果,继续推进一批总磷削减标志性战役和重点工程项目,持续攻坚、久久为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加强源头预防和管控,积极推进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严控涉水重污染行业发展,实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5.25•【字号】湘政发[2008]14号•【施行日期】2008.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08〕14号)长沙、衡阳、株洲、湘潭、岳阳、郴州、永州、娄底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
开展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民生工程。
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湘江流域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
制定和实施整治方案,是保护湖南人民母亲河的重要行动,是巩固洞庭湖综合治理成果的重要措施,是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构建生态湖南、和谐湖南的重要标志。
湘江流域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作为政府工作的大事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强化考核。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在监督管理、资金投入、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各有关责任单位要落实责任人员、技术方案、资金来源,推进整治措施顺利实施,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湘江,确保全面完成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的各项目标任务。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湘江纵贯我省南北,集生活饮用、生产用水、航运、发电、纳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为了落实国家、湖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保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保障湘江流域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整治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
规划实施方案
湖南省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它位于长江中游,是长江和湘江的水源地。
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洞庭湖水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湖南省政府制定了“湖南省洞
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
一、治理目标
该项目的治理目标包括:恢复洞庭湖水环境,提高水质,保护湿地生态,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湖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治理措施
该治理项目包括以下主要措施:
1、完善水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
建立洞庭湖水环境监测站,负责实时监控洞庭湖的水质和环境。
2、加强水污染治理和防治。
采取污水处理、重金属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固定源污染治理等措施,对洞庭湖污染源进行全面治理。
3、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湿地保护,建设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和野生物种。
4、减少洞庭湖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控制水面养殖和捕捞量,保护湖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5、建立湖区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保护奖励机制。
6、推进湖区乱占乱建、违法开采等违法行为整治。
7、加强湖区教育宣传和环保意识普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保护湖区生态环境意识。
三、实施步骤
该项目的实施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阶段。
短期阶段的实施重点在于加强湖区污染治理和防治,建立和健全水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污染防治技术应用和示范。
中期阶段的实施重点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完善湿地保护体系,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加强湖区污染源控制和治理,建立湖区生态补偿机制。
长期阶段实施要重点完成的工作包括:完善湖区生态保护体系,提高治理和防治水平,推进湖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打造湖区生态田园综合体。
四、预期效果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预期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1、洞庭湖水质得到有效提升,水质合格率稳步提高,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
2、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得到完善,湿地生态逐步恢复,湖
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3、加快湖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推动旅游业、渔业、水产养殖等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的实施对恢复洞庭湖生态环境、促进湖区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健康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信随着项目实施的逐步推进,洞庭湖的环境质量将会逐步得到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