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散文写得好,这三个要素统一是秘诀
浅谈苏轼身上体现的三教统一
浅谈苏轼身上体现的三教统一摘要:苏轼一生充满坎坷与曲折,不管他被贬到哪里,他会在儒、释、道合一的哲学文化影响下,把做人与做事区分得非常清楚。
关键词:儒释道合一做人做事经世济时《林语堂·苏东坡传》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这大概与他儒释道合一的文化有关。
传统中国哲学的思维特征,主要是理智的直观和经验式的把握对象,以及在把握自我生命价值的体认方式中创造生存意义的知识。
如儒家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道家的“心斋”、“坐忘”,以及禅宗的“顿悟”,都是主张人们首先要虚怀接纳万物,以寻求社会实践的种种经验,并进而否弃外在征取,反归内心,启明本心,超越有形,升入无我之境。
在儒、释、道合一的哲学文化影响下,苏轼在现实生活中,把做人与做事区分得非常清楚。
一、在做人方面比较随意。
苏轼爱才如命,但他接触、推举的人中,很少有人会不去害他,更不要提回报了。
可苏轼依然过着他安安稳稳的日子,后被贬到海南,仍旧是陶潜一般的田园生活。
有言道:“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
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子由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
’”尽管如此,他仍宽以待人,让人实在佩服。
他一生虽屡屡遭贬、经常遭人陷害,却从不记仇,更不记恨任何人。
像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不管李定等人如何对待苏轼,苏东坡从未恨过一个人,最多只是不喜爱而已。
在他看来,恨一个人代表自己的无能与懦弱。
在他的这种观点下,一些“坏人”试着改变自己“坏”的身份。
当然这也使他自己少受了一些苦,可谓是利人利己了。
苏轼散文“词锋犀利,纵横捭阖”的特点
苏轼散文“词锋犀利,纵横捭阖”的特点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
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
苏轼散文的特点:景、情统一,如《赤壁赋》,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
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苏轼散文还具有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比之欧曾诸家,苏轼在散文艺术上有新的推进和开拓。
其一,由长于议论到精于思辨。
苏文也以议论见长,它的议论具有一种雄辩的气势和化隐为显的形象状述力,如苏轼的史论、政论,大多立意新警,善于翻空出奇,推倒旧案;在论证中,上下古今,援据赅博,雄辩滔滔,一往无前;而笔力纵横捭阖,腾挪变化,使文章具有一种滚滚不穷,浑浩流转的气势。
东坡的议论,不同于某些政治家一味平正的开陈正见,他善于用形象化的手段,来阐述复杂的道理。
其二,由重在传道义到重在写性灵。
北宋古文运动从倡导尊韩崇道开始,初期古文家多主张宗经明道,至三苏强调了写胸达意。
苏轼说:“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
”(《清波杂志》)苏轼写人耿介旷达,敢笑敢骂,曾自谓“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腑藏(《密州通判厅题名记》),故其文多写自我,见胸臆,显性灵。
其三,由容与闲易到灵动活脱,舒卷自如。
欧文“修达疏畅”、“容与闲易”,是平易自然风格的典范。
东坡沿着欧文的路子迈入了工巧与天然浑化统一的新境界。
苏轼散文不仅以议论见长,且贯于向思辩化的更高层次升华,不拘于明道议政,而尤长于写胸臆,见性灵,妙手生春,涉笔成趣;在手法和体制上,由单一化走向复合化,善于融众长于一炉,破旧格生新变,由此文风从自然平易一途,迈入了活脱灵动、仪态横生、出神入化、气韵天成的高境妙域。
苏轼散文的写作特点
苏轼散文的写作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题材广泛:苏轼的散文涵盖了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文化、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
他的文章既有对时政的评论,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既有对个人生活的描绘,也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2. 思想深刻:苏轼的文章思想深刻,见解独到。
他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哲理,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述道理。
他的文章既有对传统观念的批判,也有对新生事物的探索和思考,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
3. 语言优美:苏轼的文章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仗等,使文章富有诗意和美感。
他的文章既有散文的朴实自然,也有骈文的工整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4. 幽默诙谐:苏轼是一个性格开朗、豁达的人,他的文章中也充满了幽默诙谐的元素。
他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严肃的道理,善于在文章中穿插有趣的细节和故事,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 结构巧妙:苏轼的文章结构巧妙,层次分明。
他善于运用各种手法组织文章,使文章脉络清晰、有条理。
他的文章既有总分总的结构,也有分分总的形式,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他的思想。
总的来说,苏轼的散文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广泛性、思想的深刻性、语言的优美性、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巧妙的文章结构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表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态度,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在苏轼的散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赤壁赋》、《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通过研究和学习苏轼的散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艺术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为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散文三要素
散文三要素散文是一种以故事、描写、议论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的写作形式和广泛的话题范围。
一篇优秀的散文应该具备三个重要要素,分别是情感表达、细节描写和思想表达。
首先,情感表达是散文的灵魂。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与诗歌、小说不同,更加注重情感的真实流露。
散文可以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感悟和思考,也可以是对往事的回忆和追忆。
无论表达的是喜悦、忧愁、幸福还是失落,情感的流露应该是真实的、深刻的,能够引发读者共鸣。
情感表达不仅仅是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更重要的是通过真实的情感交流,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力量。
其次,细节描写是散文的核心。
细节描写是通过精确而细腻的语言来诠释散文中的人物、场景、事件等,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散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优秀的细节描写可以加强读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共鸣,使得散文更具真实感和可读性。
细节描写要求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感的笔触,从微观细节入手,以描绘人物的言行举止、感官体验和心理活动等,从而形成鲜活生动的表现。
最后,思想表达是散文的精髓。
散文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寄托,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社会的反思。
优秀的散文作品中往往融入了作者对社会、人生、人性等问题的思考与观点。
通过思想表达,作者可以引起读者对于一些重大问题的反思与探讨,激发读者的思想和情感共鸣。
思想表达使得散文不仅仅停留在情感的表面,更展示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和洞察力。
在创作散文时,情感表达、细节描写和思想表达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只有这三者紧密结合,才能形成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
无论是读者还是写作者都应该注重这三个要素的培养和运用。
读者通过阅读散文来感受作者情感、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而写作者则通过创作散文来寄托情感、表达思想、与读者建立情感联系。
总之,散文三要素即情感表达、细节描写和思想表达,是构成一篇优秀散文的重要元素。
这三要素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在表达情感、描写细节、展示作者思想的同时,向读者传递了情感与智慧的火花,激发了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散文的特色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散文的特色[收稿日期]2007-05-10[摘要]苏轼的诗、词、散文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散文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前赤壁赋》在哲理、意境、语言三方面都体现出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苏轼散文;前赤壁赋;散文特色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著名文学家,世称“三苏”。
苏轼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而苏轼的散文向来同韩、柳、欧三家并称。
苏轼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不仅因为他的创作体现了北宋文学变革所追求的文化理想、审美趋向、卓越的才能和高超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因为苏轼的创作在很多地方突破了北宋文学变革的基本宗旨。
同时,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的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
他平生倾慕贾谊、陆贽,在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排斥老庄为异端;然而老庄的“无为而治”思想又同他的“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政治主张有一致性。
然而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的懒散和老庄的遗世独立有所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在文学创作上却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上消极颓废的道路。
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乐观旷达与无可奈何,随遇而安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日益强化的时代的内心苦闷。
苏轼散文中的人生思考超凡脱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
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影响,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思想通达。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力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
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愤世嫉俗与逍遥山水的矛盾思想,使苏轼表现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浅论苏轼的文学散文艺术美
浅论苏轼的文学散文艺术美中国文坛对于苏轼的评论很多,有说不幸的文人幸运的文坛、有说苦恼的生活旷达的精神,而大多数评论的基础源于苏轼的词,我更侧重于苏轼的散文艺术美。
现就我粗浅的认识表述对一代文豪的景仰和认识。
苏轼的文学散文,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具有浓郁的诗情和丰富深刻的哲理。
它使人陶醉在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之中,得到丰富的美的享受。
一、诗情美苏轼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渗透了他情感的血液,表现了他情感世界的某一个侧面。
这些丰富的侧面结合起来,便构成了鲜明独特的“抒情个性”,即一种开朗乐观、闲适平和、活泼幽默的情感基调。
1.乐观情怀《超然台记》中说:“凡物皆有可观。
……吾安往而不乐!”这篇文章写于密州任上。
密州的生活本是艰苦的,但是,苏轼这篇文章洋溢着的快乐气氛,却把他乐天的个性表现得鲜明突出。
苏轼晚年受到更残酷的迫害,远窜海南岛。
在食无肉,病无药的困难条件下,他微笑迎接苦难,发掘生活的快乐。
这时期写的《儋耳夜书》说到应几老书生之邀深夜赴约。
他年老多病,政治上又受到残酷的打击,还和几个老书生一起,玩到半夜才回家,真是好兴致!苏轼有不平,有牢骚,有痛苦,有忧愁,有烦闷,有失望,但是,这类消极的情感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并没有成为主调,而只是作了旷达超脱、开朗乐观、闲适平和、风趣幽默情感基调的陪衬。
2.至性情怀在唐宋散文中,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历来被尊为山水游记的代表作。
试将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和“永州八记”作一简单的比较,即可看出两家在情感表现上的不同艺术特色。
在“永州八记”中,作家的情感表现是在对自然美的忠实再现中得到实现的。
特别是描写潭中鱼的八句,更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
我们从作品凄清幽邃的境界中,体会到了作者贬谪永州时的孤独抑郁的心情。
苏轼的《赤壁赋》就不同了。
主观情感的抒发压倒了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
为了抒情的需要,他不求形似,重在传神写意,让自然景物经过感情的过滤,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散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散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散文的三要素是指:抒情、哲理、内在音乐性。
散文中的抒情是一种表达情思、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散文中的哲理是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散文的内在音乐性是文章的风格和特点。
散文一般具有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形散神聚的特点,是一种与传统韵文、骈文相对的文学体裁。
形散神聚中的“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意境深邃较于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语言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苏轼散文“词锋犀利,纵横捭阖”的特点
苏轼散文“词锋犀利,纵横捭阖”的特点苏轼在理论上强调文章要有“意”(观点、意图、情感等),认为“意者,钱也。
为文若能立意,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
也就是要求文章应有中心,围绕中心作文。
与此相联系,他还提出了“辞达”和“自然为文”的说法,即写作时,根据自己的艺术感觉,“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然地把对事物的感觉和理解写出来。
苏轼的散文创作印证了他的散文理论。
在内容上,苏轼的散文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点上,此前任何散文家都无法与他媲美。
在艺术上,苏轼散文不仅文体多样,而且如他的诗歌一样,触处生春。
议论时,能像王安石一样,鞭辟入里,发人所未发,如《留侯论》。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论述的是西汉时的著名人物张良,重点写了他受书於圯上之老人的事。
写景时,能像欧阳修一样,以寥寥数语,写出景象的特点,营造出富有诗意的意境,例如《石钟山记》、《前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
以《前赤壁赋》第一段为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一段文字描写的是月夜游赤壁的情景。
作者用简洁的笔墨,十分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月夜图,充分表现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他极善于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然而不露痕迹。
不妨来看一下《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短小的写景抒情散文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态。
其洒脱的风致、简洁的风格,颇有魏晋人的风范。
文中所写之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未加浓墨重彩,只廖廖几笔,便令人神往。
苏 轼如何在诗中实现个人风格与格调的统 一
苏轼如何在诗中实现个人风格与格调的统一苏轼,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大家,其诗作风格独特,格调高远,实现了个人风格与格调的完美统一。
这种统一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深厚的文学素养、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深邃的思想境界。
苏轼的诗歌风格丰富多样,既有豪迈奔放之作,又有婉约细腻之篇;既有清新自然之语,又有雄浑壮阔之辞。
他能在不同的情境和心境下,自如地运用各种风格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豪迈奔放是苏轼诗歌风格的一个显著特点。
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几句词展现出了他的壮志豪情和豁达胸怀,那种意气风发、勇往直前的气势令人赞叹。
这种豪迈不仅体现在对场面的描写上,更体现在他对自己理想和抱负的坚定追求上。
而在婉约细腻方面,苏轼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如《蝶恋花·春景》中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他以轻柔的笔触,触动着读者内心深处的柔情。
苏轼的诗歌清新自然,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西湖的美丽景色,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
这种自然之美,并非刻意雕琢,而是源于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真实感受。
雄浑壮阔则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就营造出一种恢弘的气势,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短暂。
苏轼诗歌的格调高远,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在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磨难后,并未陷入消极和绝望,而是以一种豁达和超脱的态度去面对。
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体现了他对人生风雨的坦然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追求。
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他的诗歌具有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苏轼还善于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他的诗歌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苏 轼的知行合一思想如何融入其文学创作
苏轼的知行合一思想如何融入其文学创作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其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词文赋的卓越创作上,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其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着独特而显著的体现。
知行合一,简而言之,就是认识与行动的统一。
苏轼一生历经坎坷,但其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将所知所悟付诸实践,并在文学作品中予以生动展现。
苏轼的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他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描绘庐山的景色,实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事物认知的哲理。
苏轼通过对庐山的不同角度观察,揭示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受到自身所处位置和角度的限制。
这不仅是他对认知的思考,也是在告诫人们要不断拓宽视野,丰富认知,从而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这种对认知的追求和反思,体现了他知行合一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和创作中。
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他在官场中多次遭遇挫折,但始终秉持着为国为民的初心。
他在杭州疏浚西湖、修筑苏堤,为当地百姓谋福祉。
这种将自己的政治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他知行合一的精神。
同时,他也将这些经历和感受写入文学作品中,如《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复次一首送赴阙》中“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阴结子时。
与物寡情怜我老,遣春无恨赖君诗。
玉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
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
”通过对自己在杭州的生活和工作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自身责任的担当。
苏轼的散文创作也充满了知行合一的痕迹。
他的《赤壁赋》以夜游赤壁为背景,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无穷的感慨。
然而,在感慨之余,苏轼又能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困境,主张珍惜当下,积极有为。
这种从感慨到豁达的转变,并非单纯的情感抒发,而是他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并将这种领悟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指南。
苏 轼如何在诗中实现情怀与格调的完美统 一
苏轼如何在诗中实现情怀与格调的完美统一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诗坛上留下了璀璨的光芒。
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更在格调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实现了情怀与格调的完美统一。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坎坷,但其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种态度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人生的风雨,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和抱怨,而是以一种洒脱、豁达的情怀坦然面对。
这种情怀并非盲目乐观,而是经历了生活的磨砺之后所沉淀下来的一种从容与淡定。
在格调方面,苏轼善于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出深邃而高远的意境。
他的诗作往往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例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揭示了观察事物需要全面、客观的哲理。
语言平实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思考,格调高雅,令人回味无穷。
苏轼的诗中还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善于从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将自然之美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
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把西湖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提升了诗作的格调,使其更具艺术感染力。
此外,苏轼的诗歌题材广泛,涵盖了友情、亲情、思乡等诸多方面。
在表达这些情感时,他总是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握分寸,既不过于浓烈,也不过于平淡。
例如他写给弟弟苏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对亲人的思念中,蕴含着对人生美好愿望的期许,情感真挚而深沉,格调高远而大气。
苏轼还注重诗歌的创新与突破。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大胆尝试新的创作方式。
苏 轼如何在诗中实现情怀与格调的和谐统 一
苏轼如何在诗中实现情怀与格调的和谐统一苏轼,这位北宋文坛的巨匠,其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更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情怀与格调的和谐统一。
这种和谐统一并非偶然,而是苏轼独特的人生经历、性格特质以及文学才华共同作用的结果。
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种态度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风雨的侵袭,苏轼没有抱怨,没有畏惧,而是以一种从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他将自己的人生遭遇化作了一种超脱的情怀,这种情怀并非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勇敢。
这种积极的情怀为他的诗歌注入了温暖而强大的力量,使读者在感受到他的坚韧与乐观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鼓舞和启示。
同时,苏轼的诗歌在格调上也有着很高的水准。
他善于运用精妙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营造出优美而深远的意境。
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迷人景色,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恰到好处。
这种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也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这样的描写,诗歌的格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给人以美的享受。
苏轼还善于在诗歌中融入自己的哲学思考,从而使诗歌在情怀与格调的统一上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在《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描绘庐山的景色,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苏轼通过对庐山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于所处位置和角度的局限,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本质的道理。
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手法,使诗歌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优美的形式,情怀与格调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苏 轼如何在诗词中实现格调与情怀的统 一
苏轼如何在诗词中实现格调与情怀的统一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他的诗词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持久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成功地实现了格调与情怀的统一。
格调,在诗词中往往体现为艺术形式、语言技巧以及韵律节奏等方面的精妙运用;而情怀,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和对人生、世界的感悟。
苏轼的诗词,将这两者完美融合,达到了一种令人赞叹的境界。
苏轼诗词的格调,首先表现在其语言的运用上。
他的语言简洁明快,却又能精准地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比如《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短短两句,便将一种豁达超脱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莫听”“何妨”两个词,简单却有力,传达出对风雨的不在意和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在韵律节奏方面,苏轼也有着高超的驾驭能力。
他善于根据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选择合适的韵律和节奏,使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之美。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韵律和谐,节奏跌宕起伏,与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相得益彰,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苏轼诗词的情怀更是丰富多彩。
他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既有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豁达超脱。
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苏轼倾注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情。
他笔下的山水、花草、风雨都充满了生机与灵性。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生动地展现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迷人景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之美的由衷赞叹。
而在对人生的思考方面,苏轼的诗词充满了哲理。
他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挫折和生活中的磨难后,并没有陷入消沉和绝望,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达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人生是永恒的,不必为一时的得失而烦恼。
苏 轼如何在诗词中追求格调与情怀的统 一
苏轼如何在诗词中追求格调与情怀的统一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诗词的领域留下了璀璨的篇章。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格调,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实现了格调与情怀的完美统一。
苏轼的诗词格调,首先体现在其语言的运用上。
他善于用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描绘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和细腻复杂的情感。
比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仅仅十四个字,就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晴天时,湖水波光粼粼,明媚动人;雨天时,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充满了神秘的韵味。
这种简洁而精准的描写,彰显了苏轼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使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苏轼在诗词的结构和韵律上也独具匠心。
他的作品往往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叙事,描绘出出猎时的壮观场面;下阕抒情,表达了自己渴望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整首词在结构上错落有致,韵律上铿锵有力,充分展现了苏轼对诗词格律的熟练掌握和创新运用。
然而,苏轼的诗词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在于其高超的格调,更在于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怀。
他的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
这种人生态度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风雨的侵袭,苏轼没有丝毫的畏惧和抱怨,反而以一种洒脱的姿态坦然面对。
这里体现的不仅是他对自然风雨的无畏,更是对人生挫折的蔑视。
他用诗词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苏轼的情怀还体现在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上。
在《吴中田妇叹》中,他通过描写农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民所面临的困境,展现了苏轼心系百姓的博大胸怀。
苏 轼如何在诗词中达到格调与情怀的统 一
苏轼如何在诗词中达到格调与情怀的统一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更是流传千古,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研究。
他的诗词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成功地实现了格调与情怀的统一。
格调,指的是诗词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包括韵律、对仗、用典等方面;而情怀,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苏轼在诗词创作中,巧妙地将二者融合,使其作品既有高超的艺术水准,又能真切地表达出他丰富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苏轼的诗词格调高雅,形式多样。
他善于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灵活的句式,营造出独特的韵律和节奏。
例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开篇即以问句起笔,打破常规,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氛围。
同时,词句的平仄押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对仗方面,苏轼同样表现出色。
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对仗工整,“左牵黄”与“右擎苍”,“锦帽貂裘”与“千骑卷平冈”,不仅展现了语言的工整之美,更增强了诗词的气势和表现力。
用典也是苏轼诗词中常见的手法。
他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化用了白居易《自咏》中的“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通过巧妙用典,深化了诗词的内涵,增添了文化底蕴。
然而,苏轼的诗词之所以动人,不仅仅在于其高超的格调,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怀。
他的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
这种情怀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风雨的侵袭,苏轼表现出了无畏无惧、坦然自若的心境。
他不为外界的困境所扰,坚守自己的内心,这种豁达的情怀令人钦佩。
《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 轼如何在诗中追求个人风格与格调的统 一
苏轼如何在诗中追求个人风格与格调的统一苏轼,这位北宋文坛的巨擘,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在诗的领域留下了璀璨的篇章。
他的诗作不仅展现出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更达到了风格与格调的高度统一,为后世所传颂和敬仰。
苏轼的个人风格,首先体现在其题材的广泛与多样上。
他的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将西湖的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庐山为喻,揭示出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受到自身局限而难以看清事物本质的道理。
无论是描绘山水,还是抒发情感,苏轼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赋予诗歌鲜活的生命力。
在语言运用上,苏轼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语言简洁明快,却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他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词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感染力。
比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比作美人西施,形象地展现出西湖的美丽与迷人。
同时,苏轼的语言还充满了诙谐幽默的元素,让读者在阅读时常常忍俊不禁,却又能在欢笑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真谛。
然而,苏轼诗歌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独特的风格,更在于其格调的高远。
他的诗作始终贯穿着对人生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正义的追求。
在他的笔下,既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反映了百姓生活的艰难;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抵御外敌的壮志豪情。
这种关注现实、心怀天下的情怀,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苏轼能够在诗中实现个人风格与格调的统一,离不开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他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但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
这种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将生活的磨难化为诗歌中的力量。
例如,在被贬黄州期间,他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展现出了他在逆境中的从容与洒脱。
苏轼散文艺术特征
浅析苏轼散文的艺术特征【摘要】苏轼是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苏轼的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特征,达到了古文运动以来散文艺术的高峰。
苏轼散文具有精湛的的艺术特征,表现在:一是挥洒自如的行文;二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风格;三是精妙的语言艺术。
苏轼为我国散文创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苏轼散文;艺术特征;挥洒自如;个性化和多样化;精妙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他善于师法前人而又不为前人所拘泥;他善于向父辈及同时代的文人学习,但又能在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在前辈的影响、个人的艺术修养及人生思想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作用下,苏轼在散文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不仅广备众体,而且还自成一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试析苏轼散文的艺术特征。
1、挥洒自如的行文苏轼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文章,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
”行文挥洒自如是东坡散文的一大特色。
《前赤壁赋》是一篇烩炙人口的散文赋。
通篇文理自然,一气贯注。
文章开门见山,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
接着是状物写景,触景而生情,情动而饮酒助兴。
“饮酒乐甚,扣弦而歌”。
歌声激起了作者思古之幽情,于是展开了一番对人生对宇宙的讨论。
主人说服了客人,辩论愉快结束,文情的发展,一泻千里。
东山、流水,歌声、箫声,对话、辩论,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从容不迫,而又充满了诗情画意。
写景、抒情和哲理的阐述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而结尾则又余音萦绕,耐人回味。
《后赤壁赋》也同样写得才情奔放,气势澎湃,表现了作者舒卷自如的高度艺术才能。
苏轼散文的流畅,还表现在文情的转折处,衔接自然,不见斧凿痕迹。
《石钟山记》先就山名的含义提出疑问,引出作者对石钟山的实地调查。
当“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石钟山夜景使人“心动欲还”时,作者用“而大声发于水上”轻轻一转,展现了另一番景象,于是才触到正题描写。
苏轼理论上的四个支撑
苏轼理论上的四个支撑
苏轼是一位崇高的文人,他的文章浑如泥润,柔软似布,像芝兰一样的香甜。
他把思想提升到宇宙的深处,用他的雄辩、令人敬畏的哲学去支撑他的文章。
他就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让人愉悦着欣赏,也让人有深层思考。
苏轼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一共有四大支撑,相辅相成,互相辉映,是他文章的重要支柱。
第一,苏轼做出的经典论断,就是“短句长字、多用细须”。
其实就是针对文章思想的表达,文字不是伟大的造诣,简洁的表达更加明白,实践的思想深植人心,才有高的文学造诣。
第二,要有深刻的思想,多从学问及历史中减插想象,让作品生动有情,才能实现真正的艺术盛宴。
苏轼认为,只有最深层的情思,欢娱才独此一任。
第三,要有自己的原创,而不要太多模仿的手法,让人的表达能更为真实。
苏轼认为,当
一个人不再模仿,他才能展现出自己的文学特点。
第四,要让读者有情趣,当写作者仿佛可以为读者制造一个完整的立体画,一种愉悦的情感,而不是文豪华的。
充满了智慧,情操细腻而得心应手,招佑读者心,让字步舞歌叫苏轼。
苏轼的理论,也就是上述四大支撑,对现在的文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苏轼的思想不只代表了一种历史,更是让当下的人们有深刻的思考,迎接每一个新的心灵宝地。
苏轼用自己
的理论支撑文章,家喻户晓,活跃才智,精致思考。
不仅如此,他还把它提高到一个更高
的文学维度,发明了不断推动文学发展的卓越引导思想,让苏轼的文章,终身追随,带给
我们美好的思想和感受,永载史册。
苏轼教我们如何写文章
苏轼教我们如何写文章苏轼的写作毋庸置疑是他的诸多才能里最好的,写得好源于读书多,知识广博,这就是得益于他自创“八面受敌”读书法和抄书读书法。
详见《苏轼教我们如何读书》。
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文思泉涌,日行千里。
而苏轼就具备这样的境界,他在《自评文》中就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意思就是,自己写作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一旦写则文思泉涌,既能日行千里,又能随物赋形,山石曲折文就曲折,土地平坦文就平坦,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行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而写作就应该是这样的状态才能写出好文章,其他方法我也不知道了。
同样的写作思想在《答谢民师书》中也表达过,苏轼称赞谢民师的诗赋杂文是:“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说的是谢民师的信和诗赋杂文基本上都像飘动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本来没有固定的形式,常常是应该流动时就流动,不能不停止时就停止,文章条理自如,姿态多变而不受拘束。
这“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是“随物赋形”的结果。
同时,苏轼还提到了孔子的“辞达“思想:“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
’又曰:‘辞达而已矣。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孔子说:“语言缺乏文采即使能流传也不能流传很远。
”又说:“文辞以能表达出意思即可。
”那么文辞仅仅在于表达出意思,就似乎不需讲究文采了,完全不是这样。
要探求事物的微妙所在,就像拴住风捉住影那样困难,能使所写的事物在心里彻底明白,大概在千万人中未必能找到一个,更何况在口说时和手写时也能表达得很明白呢!做到这样才可说是文辞能表达出意思。
既然文辞能将自己意思清楚地加以表达,那也一定是富于文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散文写得好,这三个要素统一是秘诀
苏轼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机统一
苏轼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苏序'读书务知大义','诗多至千余篇',父亲苏洵'为人聪明,辨智过人','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母亲程氏知书达礼。
苏轼的出身培养了苏轼良好的家学基础,苏轼他的哲学人生观是以儒学体系为根本,同时浸染了释、道思想。
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超越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观念的三者的有机结合,一贬再贬的贬谪生涯带来更加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使得苏轼的散文呈现出一种波澜壮阔、海纳百川的美,实现了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机统一。
苏轼曾经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书札,叫做《文说》,这篇文札表达了苏轼自己写作文章的体会和对文艺的不可多得的真知灼见,'吾文如万斛之泉,不择地而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日行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其它虽吾亦不能知也。
'
所谓'吾文如万解泉源' ,就是说他的文章大都是在'不能不为' 的时候,即兴会灵感来临之际写的。
他说:'余性不谨语言,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腑脏,所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
' 有了这样的性格,心中有所感触和积蓄,就如骨鲤在喉,不吐就会不快,发而为文,也
就不免直抒胸臆,坦率自然,因此一下笔就文如泉涌,势不可挡。
所谓'不择地而出',是指他的文章信笔抒意,千变万化,姿态横生,没有固定的格式。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 是说他的文章自然流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意而言,意尽言止。
其实,苏轼的散文概括起来,就是实现了情、景、理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说,有三个较为突出的特点——精于思辨、善抒性灵、自然酣畅。
1、精于思辨,苏轼散文中的思辨思想
1.苏轼的文章长于议论,不仅立意新警,善于翻空出奇,推到旧案,而且精于思辩。
即使在奏议、政论中,也不乏其例。
在杂着、记叙等散文中,则尤为精辟出色。
比如《前赤壁赋》中关于宇宙、人生的论辩,最精彩的是苏子与客人的论辩,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甞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曽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
江水日夜流,江水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
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
苏轼的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积极意义,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精神相类似。
2. 善抒性灵,苏轼散文中的自我形象
北宋初期的古文家多主张宗经明道,至苏轼则转而强调写情达意。
他曾自谓'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腑脏'(《密州通判厅题名记》),故其文多写自我,抒性灵。
比如说《喜雨亭记》写居官巧遇甘霖之喜。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
苏轼与宋仁宗嘉佑六年到凤翔任签书判官的第二年,这一年占卜算卦为丰年,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显现,大旱望云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百姓们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
古人以干支纪日,乙卯是四月初二,甲子是四月十一日。
这种句子简单,并不寡味,很像甲骨卜辞中的语言,读起来容易很有味。
雨下得够不够?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认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丁卯是四月十四日,半月之内连降了三次雨,前两次只能够解燃眉之急,第三次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
'民以为未足'这句话一抑,然后产生后面的三日大雨,效果更
能强烈显示出来。
这一场大雨产生的欢快气氛是很可观的:'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这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庆的喜庆图。
苏轼在这里并不是为文造情,而是如实地写作。
这一种与民风雨同舟的高尚情怀,本质上是与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是相类似的,忧和乐在本质上是一质的。
范仲淹无论居高官或者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遭贬谪而失意,仍然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
苏轼也是一样,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个封建农耕社会,而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长期以来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极大,作物的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
尤以人民与雨水赖以生存的关系为旨要,《喜雨亭记》表现了作者于人民休戚与共的思想感情。
3. 随意挥洒、自然酣畅,苏轼散文中的自然思想。
欧阳修的文章'条达疏通'、'容与闲易',是平易自然风格的典范。
苏轼沿着欧阳修的道路迈入了工巧与天然浑化统一的新境界,自然酣畅。
比如说《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弟,擅长画竹,元丰二年不幸病逝,苏轼在曝晒其书画时,看到遗作有感而发,于是写下这篇文章。
第二段中,作者写到与可生平琐事,'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
四
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谗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文与可把绢布当作袜子穿、失笑喷饭满案,苏轼在追忆与友人的欢乐时光中,以喜写悲,更加衬托出他与文与可那种深厚的感情、性情相投、感情至深。
文章看似随意挥洒,实则形散神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语言朴素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情。
苏轼散文手法多变,往往突破凝固格局,使情、景、理有机融合,浑然一体。
语言有庄有谐,韵散互用。
文体不拘常套,因题命意。
随物赋形、姿态横生。
活泼畅达,如行云流水。
苏轼其人天真烂漫、博学多才,诗、词、散文都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作品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哲理、意境、语言三方面都有着完美的体现,以情感为文,以才气为文,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