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崖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驼崖村位于登封市南十公里,东金店乡西颍河南岸、伏牛山下,自明朝初年村民世代练武不辍,是登封市有名的教师窝,和唐庄乡磨沟、石道乡阮村齐名。
骆驼崖村以梁姓、郑姓为主,习武者梁姓居多,上世纪郑姓也有不少人习武。
骆驼崖村的武术大师以清朝中期的梁文秀、清末民国时期的梁学校、梁学痒、梁学生、上一世纪的梁海水和现在的梁以全最为有名。
骆驼崖梁家世传的拳术中以太祖长拳最为有名,现在骆驼崖村在外开办武校的很多,以梁以全创办的少林鹅坡武院、梁国宪创办的少林拳法联盟学院等最为著名。
如今,梁以全先生在登封市文联的大力举荐下,已成功申报为首批河南省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获得这一称号的全省有76人,武术类仅有6人,其中少林武术3人,太极拳2人。
一、骆驼崖村武术渊源
据初步调查,骆驼崖村人练武在登封各教师窝中是最早的,始于明朝洪武年间。
据著名拳师梁保治先生讲,明朝初年,因战乱河南人口急剧下降,传说元朝皇帝北撤时派人一路撒元宝,吸引人们捡拾,然后官兵就大肆杀戮,以至河南赤地千里,荒无人烟,因此朱元璋下令由山西往河南移民。
洪武二年,时任九品武官的梁家始祖梁杞负责召集人员迁往河南,梁杞遂精通武术,但又不想强逼贫苦人家,因而召集工作进展不大,难以达到上司满意,遂被勒令一同迁往河南。
梁杞带领全家和其他移民一道移民河南,从洪桐出发走了十五天后,到达了登封县,通易经的梁杞看到骆驼崖村背依伏牛山,面对颍河水,属凤凰地势,就决定定居下来。
梁杞因做了比芝麻还小的官而招致背井离乡,遂在离开人世前留下遗嘱,梁家子孙只要有碗米汤喝,就永世不再从政为官。
梁杞的两个儿子梁青、梁洪秉承父训,一边务农,一边习武。
梁家三世祖梁英文武双全,尤其精通大洪拳,虽几逢科考,但都又因祖训而避考。
据传登封有十路大洪拳,梁英研练的大洪拳排在第二路,和现在少林寺流传下来的大洪拳有较大区别。
到了明代中后期,倭寇不
断侵扰东南沿海,皇帝在全国招选人才抗倭,世代练武的骆驼崖梁氏家族认为,虽然不当官是祖训,但应为国出力,于是就选派了七个精通武功的人参军应战。
这七个人在抗倭战场上大显身手,颇有威名,后来战死了五个人,扫平倭寇后,余下的两个人就应官府之命而留居东南,故在骆驼崖梁氏家谱中“出族”而不可考其姓名。
他们定居东南,当然也会在那里传播骆驼崖传统武术。
清军入关后,因对反清复明怀有戒心,恐怕人们利用武术造反,即下令严禁少林寺僧人和附近民众练武。
据传还曾派兵来查抄少林寺,在抄梁家时,收缴焚毁了梁家祖传的剑谱、拳谱以及讲练内功、内气的《精学讲义》。
查抄之后,梁家的大武功也失传了,仅有小武功得以保存。
小武功和少林寺所传的八段锦不太相同,类似于太极十八式。
清代以前,骆驼崖村传统武术和少林武术武师之间虽有交流,但关系并不太密切,清代中期以后,逐渐合流。
尤其是梁以全的高祖和少林寺下院清凉寺的武僧湛德私交甚好,梁以全的大祖父梁学校和少林寺下院清凉寺的武僧妙兴、妙聚也有很深的交往。
骆驼崖村传统少林武术历久不衰,在登封以至周边各县威名赫赫。
梁进敏家据说世袭永起尉,辈辈长子都戴顶子,这充分说明梁家是武术世家。
骆驼崖村的武师们也都信奉少林寺棍僧二辈爷——紧那罗王,和其他教师窝一样都尊称紧那罗为“挪挪爷”。
二、骆驼崖村传统武术的传承和著名武师
骆驼崖村梁姓一世祖至三世祖,都会武术,在明代中期又有七个武师奔赴抗倭战场。
到清代初期梁家八世祖梁家蕙任嵩阳书院讲学时开始文武并重。
据骆驼崖著名拳师梁保治讲,传说乾隆皇帝曾到嵩阳书院就学,梁家蕙让乾隆先习武后学文,并亲自教他大洪拳,乾隆才得以文武双全。
乾隆继位后,曾五次游中岳,主要目的就是来找恩师梁家蕙商讨军国大事的,并且曾三次到骆驼崖村,并准许梁家蕙出行鸣锣开道,因而现在梁家上老坟都是“传锣执事”。
据《登封县志》记载,乾隆只游过一次中岳,即乾隆十五年游中岳,从时间上和梁家蕙主讲嵩阳书院相合。
至于五游中岳三到骆驼崖则反映了对曾出人头地、主编过《梁氏家谱》的先祖梁家蕙的崇敬,口耳相传,于史无据,也无可厚非。
梁家十三世以后又武风大显,现在骆驼崖村武师们能回忆起的传承谱系也是从十四世开始。
骆驼崖村第一代武师有梁文秀、梁光耀、梁炳耀、梁江棒、梁骆驼、梁元等,梁文秀造反时,随同他一道到县衙劫狱的就有八人。
据说梁文秀轻功好,梁元屁股功好,力气大得惊人,有“死劲子元”之称,骆驼崖人现在还说“江棒别骆驼,搁不住梁元一次垛”。
第二代武师有梁学校、梁学痒、梁学生、梁学序、梁明煜等,他们几人都堪称武术大师,也是把骆驼崖传统武术真正发扬光大的一代大师。
梁学痒文武双全,梁学校、梁学生、梁学序都威名远扬,梁学校开设过镖局,曾因为西安知府郑召保镖而被郑召保荐,据说光绪皇帝曾封他为四品戴刀校尉,但梁学校并未赴任。
梁学校开设镖局时,有“南兴韩平道,北兴梁学校”之说,河北沧州和登封一样武风兴盛,有“沧州不喊镖”、“镖不喊沧”的说法,但梁学校路过沧州时总是受到很大礼遇。
骆驼崖村第三代武师有梁海水、梁长江、梁兴弘、梁万川、梁兴弘、梁臻、梁青山、梁小五、梁更勋、梁木林、梁红延、梁新和、郑金山等。
这代武师以梁海水最为出名,梁海水大名梁兴绍,1963年,全国第一届武术运动会在广州举行,梁海水曾代表河南省参加;同年,还参加了河南省武术表演赛,年高81岁的他还获得了“技艺精湛”奖。
民国二十四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成立后,梁长江、梁万川曾参加选考而被录取,梁万川因家贫未能前去。
梁长江到中央国术馆学习了四年,据说其太祖长拳曾得到蒋介石的赏识,说他“长拳不长,如滔滔流水,尽武之用”。
梁兴弘文武双全,据说一二百斤重的大石门墩,一手就能抓起来,他字写得也特别好,曾任中牟县财粮科长,后参军抗日,在中条山战役时英勇牺牲。
第四代武师有梁以全、梁英武、梁汉成、梁遂成、梁长安、梁长和、梁同、梁天才、梁光三、梁卓、梁保定、贾遂京、赵发成、郑玉昆、郑三亭、郑天和等。
这代武师中以梁以全、梁英武最为知名。
梁以全是全国十大武术名师、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有“儒雅武师”之称,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耀庭曾称他为“一代少林宗师”。
梁以全六岁开始习武,开办了登封市第一家正规武术体校,曾任少林寺武术馆业务馆长、少林武术挖掘整理小组组长、少林拳法研究会会长、登封县武术协会副主席,1994年退休后又创办了少林鹅坡武术学院,1979年曾代表河南省参加在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1992年,在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上荣获了拳术和器械两项优秀表演奖,1979年、1980年曾两次出访日本,将少林武术第一次带出国门,后又相继出访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并先后受到了乔石、许世友、李德生、田纪云、李铁映、荣高棠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曾荣获全国武术先进工作者、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梁长河1939年,在登封县国术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梁英武曾参加郑州市比赛并获得前两名,是郑州市命名的老拳师。
第五代武师有梁保治、梁怀仁、梁亮、郑建刚、郑松山、郑变臣、梁金海、梁丙才、梁太山、梁国任、梁弘业、张海亮、杨怀森、梁国建、郑德有、梁黑、高月琴、李爱琴等。
第六代武师有梁少宗、梁少飞、梁金海、郑光荣、郑书敏、梁继红、梁晓莉、李占国、梁建敏、郑耀峰、梁国宪、耿根英、梁磐石、梁作栋、韩来法、梁毛缸等。
现在骆驼崖传统武术新的传人梁宏勋、梁宏亮、郑石领、郑恒等也已成长起来。
郑石领曾获得过郑州市武术锦标赛亚军。
骆驼崖村传统武术的传承以前主要是梁家家传,拳场就设在梁以全家,梁以全家窑洞里
也留下了和少林寺千佛殿一样的脚坑。
每当一到农历十一月底,人们练拳的热情就逐渐高涨起来。
一过腊八,就要集中起来演练。
来到演练场后,人们就要脱下棉袄,只穿一件单衣,先是活动筋骨,“会锤不会锤,先溜三百六十腿”,练功累了就扎马步休息。
后来村里兴起了故事社(民间社火)——猩猩怪社,村里人学拳的才日益增多,慢慢普及。
扮演猩猩怪的人武功要非常全面,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不管谁上来和他交手,他都要能和他对练。
投师不如访友,骆驼崖人也非常注意和外地著名武师交流,求师拜友不拘一格,注重博采众家之长。
梁以全的曾祖父梁光耀虽然自幼随父习武,但后来又和弟弟梁炳耀一起曾拜少林寺大和尚湛德法师为师。
梁学校自幼随父辈习武,但又拜嵩县西大山武林高手为师。
梁兴绍和清凉寺妙聚法师、妙兴法师就是挚友,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
另外,虎扑把就是李四经和何广的外地拳师教的。
梁保治老师和内黄的程治平老师也有很深的交情。
骆驼崖村周边的人有很多也到骆驼崖村学武,像马寺庄的张中魁、吴经、吴仓,大金店王堂村的李德运、李五辰、高永聚等。
骆驼崖村的传统武术在抗日战争时曾发挥了积极作用,骆驼崖村的武师们组织了抗日自卫队,推举张遂为队长,梁光林为副队长,把全村人武装起来,买了28根枪,把守住凤冠寨,日本人攻打了五六次都没能打下凤冠寨,始终没能进到骆驼崖村。
另外,据说解放军在骆驼崖凤冠寨办过干部训练班——嵩山小学,登封第一任县长李中和蔡振中在骆驼崖村工作时都曾学了一些武术。
改革开放后,骆驼崖村办起了不少武术学校,登封市内有梁以全创办的少林鹅坡武院、梁国宪办的嵩山少林拳法联盟学院,梁继红办的少林精武馆,梁国建办的飞龙武院。
解放前,骆驼崖梁家在临汝教场的多,也有的到外地去教场、办学,最著名的就是梁弘业在深圳特区办的武院,据说曾吃垮了李连杰办的武校,梁保治老师也先后在叶县、平顶山、滑县、禹州、新安等地授过徒。
骆驼崖村武师授徒时要求很严,至梁兴绍时,打破了传男不传女、传本家不传外人的老规矩,但非常注重弟子们的
品德,不教不可靠之人,不教不带架子的人。
三、骆驼崖村传统武术的主要内容
骆驼崖村流传的拳术主要有外功拳和内功拳。
外功拳主要有:大洪拳、小洪拳、老洪拳、太祖长拳、大通臂拳、小通臂拳、梅花拳、炮拳、罗汉拳、昭阳拳、大七星拳、小七星拳、五行八卦拳、猴拳、护身流星拳、长锤拳、长护心意门拳、关东拳、青龙出海拳等。
内功拳主要有心意拳和柔拳。
对练的套路主要有扳手六合、咬手六合、耳把六合、踢打六合等。
太祖长拳是骆驼崖村最出名的代表性拳种,一般来说,大洪拳练不好,是不教太祖长拳的。
梁保治老师说,大洪拳是顺气呼吸,转顺圈,用寸功,而太祖长拳是逆气呼吸,转倒圈,用通身劲。
梁以全的太祖长拳堪称一绝,1992年,他表演的太祖长拳在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上荣获了优秀表演奖。
《太祖长拳颂》说:“少林长拳太祖留传,行家一见从不低贬。
内容丰富浑厚无端,遇敌制胜变化万千。
姿架壮丽雄伟刚健,气势洒脱虎威神颜。
名曰短打类归虎拳,动恃爪牙追仆直前。
手眼身步精气力功,计为八法最为重用。
动作要求有形无形,轻重缓急切奏分明。
囚身似猫抖身如虎,行时如龙动时象闪。
声音如雷气发丹田,力注掌心霹雳惊天。
牙咬断筋舌能摧齿,运气还顶发能冲冠。
头劲要领肩劲要砸,内外要合裆根要卡。
阴阳气功高超技能,抖劲发力疾速机灵。
一举一动一动一静,动静兼明天下任行。
习此拳者永远牢记,欲练成功确实不易。
功夫纯久方能奏效,明知规矩要守规矩。
拳打万遍神理自现,日日月月不能间断。
艺不压身用着方便,传世瑰宝勿丢一边。
怀鬼双拳制敌不难,不遇诚者切莫轻传。
慎之慎之切记心间,先辈遗训莫当戏言。
”这首诗道出了骆驼崖传统拳术的基本特点。
骆驼崖村流传器械种类繁多,枪、刀、剑、棍,长、短、软、硬,尖、刺、勾、刃样样俱全。
主要器械有:梅花单刀、奋勇单刀、滚堂单刀、劈四门双刀、滚堂双刀、春秋大刀、
朴刀、六合枪、梅花枪、十三枪、二十一名枪、四十八名枪、豹花枪、杨家枪、七星剑、达摩剑、二堂剑、行龙剑、乾坤剑、双斧、月牙铲、长绳鞭、短绳鞭、烧火棍、猿猴棍、镇山棍、盘龙棍、眉齐棍、梢子棍、五虎群羊棍、哨棒、单锏、双锏、达摩杖(拐子)、方天画戟、风火钺、绳镖、流星锤、九节鞭、袖圈、乌龟圈、三股叉、操镰、鱼镰、龙泉剑、霸王锤、虎头钩、连环钩等器械。
当然还有很多对打套路,如白手夺枪、白手夺刀、双枪对刺、大刀破枪、朴刀破枪、单刀破枪、双刀破枪、单拐破枪、双拐破枪、棍破枪、梢子棍破枪、方便铲破枪、月牙铲破枪、六合棍破枪、眉齐棍对练等。
骆驼崖村梁汉成的绳镖,梁以全的达摩杖、梢子棍都堪称绝响。
从骆驼崖一户梁姓人家保存的“镇宅之宝宫庭王府”的宝剑和梁以全珍藏的“锦衣卫”七星宝剑来看,剑术是有相当历史的。
骆驼崖传统武术和其他教师窝有所区别的是,还有很多“功夫”,如千斤坠、咽喉功、心意把、闪战移身把、金丝缠法、游龙飞步、窜沙掌、柔韧功、虎扑把、铁身靠、混元一气排打功、点穴功、屁股功、小武功、金钢指功、轻功、追星赶月、游龙飞步。
梁元的屁股功极好,曾一屁股撅倒了人家新盖的大门楼,还能把墙上撅一个大窟窿。
梁学校就是靠咽喉功而威名江湖的,咽喉功练到一定程度,据说即使吃劲勒住脖子也不耽误吃面条。
梁长法之父梁六毛的轻功极好,远近闻名。
梁以全在日本少林拳法联盟访华时表演的虎扑把、心意把就令日本人佩服至极。
我们去骆驼崖村采访时,耿根英女士还给我们表演了二指开碗、头顶开棍等绝技。
很可惜的是,随着传统武术实战功能的削弱,骆驼崖村传统武术中的“功夫”失传了很多。
四、骆驼崖村传统武术的特点
骆驼崖村传统武术具有传统少林武术的一般特点,套路结构紧凑,动作朴实而敏捷,攻防严密、招势多变,力量的运用灵活而有弹性,注重实战,没有花架子。
梁保治老师说骆驼
崖传统武术小身子多,很难看,但防中有打,打中有防,很实用,摘耳炮拳、猴拳都是小身子。
梁以全先生在《嵩山少林拳法》中把其特点归纳为:拳打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拳打六个字,拳打八大劲,拳打六个字即讲究“功、顺、勇、疾、狠、真”。
拳打八大劲即“拳打心劲如火攻,拳打膀劲如开弓,拳打腹功如叼翎,拳打胯劲疾如风,拳打足趾如虎爪,拳打手指如钢钉,肺动沉雷响,脾动大力攻,上下一气连,一战就成功。
八劲合一劲,伸手就打人,八劲合不住,伸手不顶用”。
另外梁以全先生还认为少林拳法要明三节,齐四梢,闭五行,讲六合。
三节即梢节手肘、中节腰腹、根节腿足,又各有三小节,总之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
四梢即发为血梢,指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实战时须使发欲冲冠,指欲透骨,牙欲断筋,舌欲摧齿,意念一到,四梢皆至,四梢一齐,内劲即出。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人体指内五行五脏和外五行五官,目通于肝,鼻通于肺,耳通于肾,口舌通于心,人中通于脾,要心动勇气生,肝动火焰冲,脾动大力攻,肺动沉雷声,肾动快如风。
六合指心与身合,气与力合,手与眼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或者指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和外三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
从形式上看,骆驼崖村传统武术还有名师辈出、理论性强、拳谚多等特点。
骆驼崖村的梁文秀、梁学校、梁学序、梁兴绍、梁以全都闻名遐迩,可以说代代有英杰。
清初,梁家的《精学讲义》失传,但梁以全著述瞻富,有《嵩山少林拳法》、《少林武术简介》、《少林武术》、《少林武术研究》等专著,并和北京体院教授门文峰合编有《少林武术教程》。
1979年,梁宝贵也出版有《小五艺》。
梁保治老师对有几种腿法、手眼身法步都一清二楚,“只要嘴能说出的,基本都知道”,这些就是理论性强表现形式。
梁保治教师还说,学拳有三个层次,一是学点皮毛即花架子,二是学了一些拳法,有功夫不一定会用到家,三是学到了精髓,能够实战,能够打赢,他还认为千通万晓,无有一独到处,终为下乘之功。
骆驼崖梁家注重文武双全,梁学痒留下的“文武两道,如日月丽天,朗照乾坤,缺一不可,文无武则馁,武无文
则蛮”的家训就是最好的总结。
反映梁以全家族的传记文学有《梁家武师》和《少林宗师》,这些一定程度上也都总结了骆驼崖传统武术的理论特点。
骆驼崖村流传的武谚有“铁身靠加虎扑,东西南北无人堵”、“练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遇住成手,不打心口”、“投师不如访友”、“打拳不溜腿,到老也是冒失鬼”、“会锤不会锤,先溜三百六十回”、“南有韩平道,北有梁学校”、“拳师身,贵似金”、“握拳如叠馍,四角八个楞”、“年拳,月棍,天天枪”、“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拳不练把,等于胡乱打”、“动久必静,静久必动”、“挺胸收腹,气沉丹田,扣足屈膝,稳如泰山”、“未学打,先练桩,未学拳,先练功”、“气不走成疮,血不走成病”、“右手扳出面上晃,存心用意人难防”、“气功治百病”、“力气力气,凭气用力”、“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拳又练功,根基如山重”、“功是本,拳是法”、“拳打百遍只会熟练,拳打千遍只会好看,拳打万遍神理自现”、“拳打一口气,力从气中出”、“眼前无人似有人”、“尚武崇德,练武报国”、“功是本,德是魂”、“直而不直,曲而不曲,滚入滚出,运用自如”、“进步低,退步高,抬脚轻如鸿毛,踢腿重如泰山”、“守之如处女,动之如猛虎”、“拳打十分力,力从气中出”、“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轻若蝶穿花,重若泰山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出拳似刮风,有形似无形”、“打人不见形,见形不为能”等。
五、骆驼崖武术故事
梁文秀起义
骆驼崖村的武师们,数梁文秀最出名,他武艺超群,爱憎分明,敢作敢当,清朝时曾率众造反,名气可大啦,都上了《登封县志》。
清朝道光年间,豫西一带大旱,而以登封、汝州、巩县旱灾最为严重,很多人都准备出
外逃荒要饭。
登封县令不顾百姓死活,依然派衙役们下乡催粮逼款,大部分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哪里有粮上交,作威作福的衙役们就随意殴打欺凌百姓。
有一次,衙役们到了骆驼崖村,人们就怂恿艺高人胆大的梁文秀给衙役们说说,看能否减免。
于是梁文秀就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而为首的衙役却说:“你算哪盘菜,到县太爷那里,该打你50大板,不会打你49板。
”梁文秀气不过,就到登封县衙说明情况,请求县太爷不要再催粮。
谁知县令周起俊早听到了衙役们的汇报,根本不听他说,就喝令打了他四十大板。
回到骆驼崖,梁文秀越想越窝囊,心想:你这狗官,不让老百姓过,你也别想花天酒地。
于是,就私下串连,准备杀掉县官,为百姓们出口气。
道光十二年八月十五夜里,梁文秀就约定了梁江棒、梁骆驼等八个人前往登封。
他们一人拿一根白蜡杆和一口青刀,梁文秀的青刀有二尺七长,刀背就有一大拇指厚。
他们从水道眼里进了登封城,又借助白蜡杆翻进了县衙。
恰巧颍阳出了人命案,县官到现场验尸不在县衙。
他们几个人先到大牢里放狱,然后又摸到县官的住房里,县官太太早已听到动静,抱着枕头逃了出去。
梁文秀就抓起县官的儿子和女儿一撕两半,然后就回到了骆驼崖准备造反。
附近各村的穷人听说梁文秀反了,不到天明就有100多人到骆驼崖村要跟着梁文秀造反。
于是,梁文秀就带着母亲和人马上了登封、临汝、禹县三县交界处的大洪寨。
到大洪寨时,起义的人马就有了1000多人。
县官一看梁文秀反了,就到洛阳府请兵来剿。
梁文秀就派人在轩辕关设下埋伏,把清兵杀死了一多半,剩下夹着尾巴逃回了洛阳。
洛阳知府一看大事不妙,就禀报朝廷,朝廷就派了几万人驻扎在登封,试图剿灭梁文秀。
这时,梁文秀的人马已发展到四五千人,经常下山打击官府和劣绅,把缴获的粮食都分给了穷苦老百姓。
官军来到后,梁文秀就率义军在白坪河和官军交战,梁文秀的母亲也略知天文地理,经常临阵指挥,官军三番五次都打了败仗。
官军主将一看打不过梁文秀,就团团围住了大洪寨,企图困死义军。
官军不时地用鸡娃炮朝山寨上轰击,毕竟寡不敌众,再加上粮草接济不上,义军也损失很大。
两月后,梁文秀的母亲在一次观阵时,正好清军又朝山上打炮,梁母不幸中炮身亡。
梁文秀是个大孝子,在埋葬母亲后,悲伤过度地说,我上反朝廷为不忠,下死母亲为不孝,没脸活在世上,说完就准备拔刀自杀。
这时,手下人尤其是骆驼崖村的人就劝阻他说:“你一死了之,我们这些人怎么办,你不能撇下弟兄们不管呀!”平时非常义气的梁文秀一听也是,就对弟兄们说:“这个山寨,迟早也守不住,不如我们都各自回家养活父母妻儿吧!”于是,他就让义军们作了很多小灯笼,山上的树都挂满了,官军一看山上灯火辉煌,也不敢轻易攻打。
义军们就趁夜下山,巩县、临汝、禹县等县的人都各自回了家,但登封的人没法回家,回去被官府抓住也是杀头。
梁文秀就率领这些人杀退追赶的官兵,一路向西转移,打打走走,每走几十里,就给想回家的弟兄们一些盘缠,慢慢摆脱了官军,最后一直走到了陕西户县,就隐姓埋名在那里落户。
十几年后,梁文秀买通了官府返回故里。
晚年时反复叮嘱子孙,决不能让梁家的武功失传,要练拳健身强体,护家卫国,但绝不能惹事生非,欺负乡邻。
梁学校保镖
骆驼崖村传统武术真正发扬光大,是在梁学校这一代人。
梁学校是梁家十四世,武功最厉害,他18岁就留起了胡子,因其一身好武艺,为人保过镖,还开过煤矿,而使梁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
这里咱就说说他保镖的故事。
梁学校自幼随父习武,13岁那年听说嵩县西大山隐居着一位武林高手,就背着干粮去拜师学艺。
学了一身武功回到骆驼崖后,就赶着毛驴到煤矿赶脚运煤,驴驮100斤,他背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