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心理上的“红眼病”嫉妒卸载悲催的负能量经常压抑情绪会缩短人的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离心理上的“红眼病”嫉妒卸载悲催的负能量经常压抑情绪
会缩短人的寿命
嫉妒心理的自我医疗
嫉妒是对别人在才能、成功、名誉、地位、容貌或境遇等方面比自己强而感到不快、不安、不服以至怨恨的一种不健康心理。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一般说来,嫉妒心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对象多是棋逢对手的同学、同事或同龄人。一个普通青工嫉妒美国总统,或一名保育员嫉妒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情况毕竟是不多见的。
古往今来,嫉妒一直被视为一种不好的品行而受到公众的唾弃与斥责,因为它常常使朋友相悖、父子反目、同事离间,造成磨灭斗志、能力内耗、正气难申等困境,对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人才的成长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历史上周瑜追杀诸葛亮、李斯荐韩非又杀之、老施特劳斯必欲置子于死地而后快以及流传至今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等时弊,无一不是源于卑劣的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从宏观上讲,它同社会环境有关,这种现象就很难避免;从微观上讲,嫉妒心理又毕竟是一种个体心理,具有明显的个体品质,嫉妒的原因、对象、时间、程度等都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它客观存在的必然性、长久性,从而不致被它搞得困惑、茫然、甚至惶惶不安;另一方面,要增强战胜它的信心和勇气。具体地讲,克制嫉妒他人的心理还得依靠自身的努力,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强化克制意识,提高心理态势。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心理上厌恶的东西,行动上就能强化与之决裂的自觉性。因此妒者一旦有嫉妒的自我感觉时,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到嫉妒心理给社会、集体、个人带来的各种危害,告诫自己嫉妒是一种卑劣的情欲,可鄙的思想意识,它打击先进,保护落后,损贤害能,抑善扬恶,有害于人又无利于己,正如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所说:“士有妒友,则贤交不视,君有妒君,则贤人不至”。当你充分认识到嫉妒所包藏的祸害之后,嫉妒心理就有可能像遇到十字路口的红灯一样,自觉中止。要相信自己理智的约束力,在“战胜自己”的过程中克服它。
变嫉妒为有益的竞争。心理学家认为,嫉妒心理可以具有两种流向,除破坏性的流向外,还有建设性的流向,后者可以激起人们的创造热情,“知耻而后勇”。因为嫉妒是创造的动力之一,它是一种内在的能,积聚在心里搅得人躁动不安,或者把它转化为奋进的动力,或者听任它四处泛滥,毁掉别人也断送自己。有的人很自信,有的人很自卑,嫉妒也因此而有了两种结果,由于嫉妒,奥赛罗不敢相信贵族千金黛丝狄蒙娜会真心地爱他这个鲁莽的摩尔人而掐死了他的心上人;同样由于嫉妒,瘸腿的罗斯福却相信自己的政治才能远比双腿健全的人强而最终当上了美国总统。“你行,我不让你行”是一种嫉妒,“你行,我比你更行”是另一种嫉妒。如若看到别人的成功就暗示自己“他的成功正给我提供了追赶的榜样”,迎头赶上他,超越他,从前一种嫉妒中走出来,变嫉妒为有益的竞争,岂不是现代人的聪明之举吗?
精神转移,自我调节。水有深浅之分,山有峰谷之别,名次必有先后、能力确有高低,加之人的智力、气质、性格、机遇、先后天条件等各方面都有着种种差异。一个人要想事事夺魁、处处冒尖是不现实的。陷入嫉妒泥潭的人,往往由于对自己缺乏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时常会在妒意中反复思量,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甚至养成见强生妒
的恶习。心理学上有一种叫“精神转移法心理治疗”,即指以精神刺激来转移人的注意力而调节人体心理和生理病态的一种方法。高度地调动理智因素,用意志来强制转移思维内容,如找亲朋好友谈谈心里话、甚至可彻底发泄一下,或看看电影、逛逛公园,看看幽默小说,听听轻音乐等。音乐尤其具有调节神经、稳定情绪的功能,能使妒者忘记心中的隐痛,而慢慢地进入使人畅快的另一种情景。如有位心理学家的试验就表明,让因妒而易怒、易躁者听听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让因妒而忧郁者欣赏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让因妒而胃口不佳的人听听莫扎特的《套曲》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嫉妒成疾莫讳疾忌医。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的界限。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嫉妒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终日妒意萦怀、妒火中烧,常为别人的进步而愤愤不已,那么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便会滋生蔓延成疾。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痛苦和快乐是两个对立的情绪体验中枢,在人脑的边缘系统,嫉妒作为一种痛苦的感受,会刺激痛的神经中枢,从而引起肾上腺分泌的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呼吸减少等症。据心理学家调查,大部分容易嫉妒的人,都出现一些身体上的病症,如头痛、胃痛、背痛、胸闷、痛经、心神不安、情绪忧郁、气短心慌、食欲不振等。表现在行动上则多是萎靡早衰,甚至精神失常等。凡属此类情况则切莫讳疾忌医,需请精神科医师检查一下,在医生的指导下服些引气活血、舒肝和肝等药物。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如德国等已将嫉妒症正式列为可免费医疗的疾病。
远离心理上的“红眼病”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如邻里乡亲、单位同事、亲戚朋友或兄弟姊妹)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便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难受的感觉,甚至迁怒于他人,出现一些消极行为。比如,眼红人家住的房子比自己大,眼红人家开着高档小汽车,眼红人家赚的钱比自己的多,眼红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自己种的菜没有邻居的菜长得好,路过邻居菜地时,忍不住对那几株长得特好的菜踹上几脚等等。
这种“见不得别人好”、“气人有,笑人无”的不健康的心理,俗称“红眼病”。它是一种对别人的各种优势产生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红眼病的首要特征就是嫉妒。嫉妒是一种心理,源自心态不平衡,像天平偏离了方向,觉得己不如人,别人为什么比自己强,特别是同类人,凭啥就优越于自己,结果就是由惊诧死了,到羡慕死了,到嫉恨死了!
嫉妒情感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孕育的,其根源在于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在面对“人好我差,人有我无”这样的现象时,心里便不是滋味,潜意识中希望占有属于别人的东西。当无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时,便去破坏别人的东西,力图把别人拉回到和自己一样的起跑线上。由嫉妒而产生掣肘、造谣中伤、孤立他人等种种行为,都属于消极行为,对人有害,于己无益。嫉妒别人的人往往把精力用于对抗而不是发展,最终自己也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害人害己。
这种心理上的红眼病如果不转换心态,不提升自己,是很难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