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详版)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二知识填空(含答案)

生物必修二知识填空(含答案)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2.1 遗传的细胞基础一、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的概念:进行____生殖的生物,在产生_____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___的细胞分裂。

(有性生殖成熟生殖细胞减半)2、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__次,而细胞分裂__次。

(1 2)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________。

(减少一半)▲有丝分裂产生_______,染色体复制_____次,细胞分裂____次,结果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的_______。

(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1 1 相同)二、配子的形成过程:4、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等位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精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

概括: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5、卵细胞形成过程图解:概括: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次级卵母细胞→ 1个卵细胞+1个极体+3个极体6、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细胞质分裂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结果4个精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是否变形是否相同点染色体变化相同,结果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量减半发生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必修二基础知识填空

必修二基础知识填空

(8)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
(9)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
(10)基因——具有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 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 对相对性状到 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的不同表现类型。
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因此,它们属于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
形成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 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 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

必修二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若发生在_______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若发生在_______中,可传递给后代。

3.反密码子为AGU的tRNA,其运载的氨基酸是_________。

4.基因突变易于发生在细胞分裂________期___________过程中。

5.基因突变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性、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性、_______性。

6.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______来源,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能产生新的___________。

7.可遗传的变异有三个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猫叫综合征是由_______________改变引起的;21三体综合征是_____________改变引起的。

9.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是一组___________染色体,它们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上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10.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11.由___________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12.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

13.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来处理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4.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是:抑制细胞________分裂_______期形成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_________。

(完整版)生物必修2基础知识点填空

(完整版)生物必修2基础知识点填空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的生物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连续分裂,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哺乳动物称)●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包括和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

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末期: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

末期: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②一条来自,一条来自。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因此,它们属于,通过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形成。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和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对于生物的和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3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伴X隐:色盲、血友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常显:多(并)指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 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S型细菌:菌落,菌体夹膜,毒性●R型细菌:菌落,菌体夹膜,毒性2、实验证明: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遗传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附答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填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遗传学中常见概念辨析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或等。

相对性状:种生物的种性状的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的现象)3、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的片段)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上)。

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

关系:基因型+___________→表现型5、几种交配方式(1)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3)测交:让F1与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4)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5)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6、常见遗传学符号符号P F1 F2 ×♀♂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版权所属576107544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1)豌豆是严格传粉植物(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2、由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运用了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F1:高茎豌豆F1: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3 : 1 1 :2 :1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P:YYRR×yyrr↓ ↓F1:黄圆F1:YyRr↓自交↓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F2:Y--R-- yyR--Y--rr yyrr ::::::3、在F2 代中:表现型:两种亲本型:__________ 、__________两种重组型:__________ 、__________基因型:纯合子YYRR yyrr YYrr yyRR(每一种基因型占1/16)单杂合子YYRr yyRr YyRR Yyrr (每一种基因型占______)双杂合子YyRr (基因型占_______)4、常见自由组合问题(1)配子类型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2)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最详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最详版),推荐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相同性状的亲代相交后,子代出现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性状,如:Dd×Dd,子代出了D__及dd的两种性状。

红花相交后代有红花和白花两种性状。

)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

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隐藏起来)。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能稳定遗传(能做种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4):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和d):染色体上不同位置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如:高茎的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6)遗传学符含义号(7)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目的:用于鉴别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组合,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测交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动植物都可以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好方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显性:隐性=1:1),则待测个体为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自交法(植物所采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方便的方法最好之处是可以保持待测生物的纯度)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在以动物和植物为材料所进行的遗传育种实验研究中,一般采用交方法鉴别某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高考生物必修2基础知识填空

高考生物必修2基础知识填空

生物必修2基础知识填空(保留)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传粉植物(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对相对性状到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豌豆×矮豌豆 P:AA×aa↓↓F1:高豌豆 F1:↓自交↓自交F2:高豌豆矮豌豆 F2:: 1 :2 :1(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 P:AABB×aabb↓↓F1: F1: AaBb↓自交↓自交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F2: aabb9 :3 : 3 : 1 9 :3 : 3 : 1F2中:(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种基因型:完全纯合子AABB aabb 共4种:1/16半纯合半合 aaBb Aabb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共1种:4/16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生殖的生物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

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采用豌豆作为实验资料的长处(1)豌豆是 ________ 传粉植物,并且是________受粉,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去雄授粉,时间应为开花________( 前 /后 )。

(2)豌豆拥有很多________ 的性状。

2.常用符号及含义P: ____F1: ______F2: 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 ♂: ________3.过程图解P 高茎×矮茎→ F 1 ____?,F 2 ______ ∶ ______二、对分别现象的解说——提出假说WORD 格式整理版2.间接考(1) 实验原用不一样彩(2)实验注①要 ____②重复的次(3)结果与彩球组合若人工________四、分别定1.本质:2.时间:减数第一、两对相1.过程目的:考证对分别现象的解说。

↓选材: F1与__________ 。

↓预期结果: Dd × dd → ________ 。

↓↓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剖析相切合,从而证明对分别现象理论解说的正确性。

1.理论解专业学习参照资料WORD格式整理版(1)F 1在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相互分别,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产生雌雄配子各因遗传时不据。

有____ 种种类,且数目相等。

四、孟德尔方法的启迪和遗传规律的再发现(2)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联合,联合方式共____ 种, F 2中共有基因型____ 种,表现型____ 种,1.实验方数目比为 ________ 。

孟德尔获取的原由:①正确选材( 豌豆 );②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________2.图解________ ③对实验结果进行________析;④运用________含“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查验→得出结论”五)这一科学方法。

生物必修二知识填空(含答案)

生物必修二知识填空(含答案)

生物必修二知识填空(含答案)2.1 遗传的细胞基础一、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的概念: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2.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3.结果: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结果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的原始生殖细胞相同。

二、配子的形成过程:4.的形成过程图解: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等位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细胞。

细胞经过变形成为。

概括: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5.卵细胞形成过程图解:概括: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卵细胞+1个极体+3个极体6.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不同点:形成部位、细胞质分裂结果、是否变形。

相同点:染色体变化相同,结果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染色体数量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细胞。

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是减I,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精原细胞→细胞,卵原细胞→卵细胞+极体。

化的物质,这种物质被称为“遗传物质”。

二、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3、DNA的发现1)XXX(1865):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梳理填空【Word精品】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梳理填空【Word精品】

高中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梳理填空 1、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______性状。

2、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_______ 。

3、F1(杂合子)与_________进行的杂交,叫测交。

4、在____对_____染色体的______位置上的,控制 ______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一对等位基因通常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D 与____可看作一对等位基因。

5、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试验现象 P : DD 高茎 × dd 矮茎 ↓ F1: Dd 高茎( 性性状) F1配子: _______ ↓ F2: 高茎∶ 矮茎( 现象) F2的基因型: 3 ∶ 1 ( 比) ∶ ∶ = _______ 测交 Dd 高茎 × _________ ↓ __________ (基因型) __________(表现型) ___________(分离比)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试验现象: P : 黄色圆粒YYRR X 绿色皱粒 yyrr ↓ F1: 黄色圆粒 F1配子: __________ ↓F2: 黄圆 : 绿圆 : 黄皱 : 绿皱比例:测交: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比)6、生物的表现型是_______和_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7、减数分裂进行_____生殖的生物,在产生___________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______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____次,而细胞分裂___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_____ 。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推荐文档

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 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 豌豆是传粉植物,而且是 受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若人工去雄授粉,时间应为开花(前/后)。

(2) 豌豆具有许多的性状。

2. 常用符号及含义 P : F 1: F 2:×:⊗:♀:♂:3. 过程图解 P 高茎×矮茎→F 1⊗,F 2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 测交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选材:F 1 与 。

↓预期结果:Dd ×dd → 。

↓实验结果:F 1 高茎×矮茎=30 高∶34 矮≈1∶1。

↓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合,从而证明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2. 间接验证: 的模拟实验。

(1) 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2) 实验注意问题①要 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

②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3) 结果与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 DD ∶Dd ∶dd ≈ ,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比接近。

四、分离定律——得出结论1. 实质:随 的分开而分离。

(如下图)2. 时间:减数第 次分裂 期。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 1. 过程2. 归纳 (1) F 1 全为。

(2) F 2 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

(3)F 2 中 4 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 。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提出假说,演绎推理1. 理论解释(1)F1在产生配子时,彼此分离,自由组合,产生雌雄配子各有种类型,且数目相等。

(2)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结合方式共种,F2中共有基因型种,表现型种,数量比为。

2.图解3.范围: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参考答案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参考答案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4、分离定律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5、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F1 (YyRr)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YyRr自交产生的F2共有9种基因型,单杂合子占比为8/16,单显性状占比为6/168、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粒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即一个着丝点就代表一条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配对的一对染色体(有丝分裂中也有同源染色体),其特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

四分体指配对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9、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一堆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

10、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分裂。

11、减数分裂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场所:雄性在睾丸中,雌性在卵巢中。

精子的形成过程:1个精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并细胞体积增大1个初级精母细胞(2n)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n)前期:(n)中期:(n)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n)4个精细胞(n)↓变形4个精子(n)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并细胞体积增大(2n)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次级卵母细胞在末期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n)前期:(n)中期:(n)后期:(2n)末期:(n)1个卵细胞(n)+3个第二极体(n)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12、受精作用:指卵细胞和精子互相识别并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生物必修2知识点填空版

生物必修2知识点填空版

生物必修2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孟德尔通过分析的结果,发现了的规律。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

3.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4.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和的现象叫做。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用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用表示。

(2)体细胞中的是成对存在的,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中,配子中只含有的一个。

(4)受精时,的结合是随机的。

6.测交是让与杂交。

7.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遗传给后代。

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还是,结出的种子(F1)都是。

这表明和是显性性状,和是隐性性状。

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和。

3.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是,表现为。

4.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数量比例是:。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种:。

性状表现有种:,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

5.让子一代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进行杂交,无论是F1作,还是作,后代表现型有种:,它们之间的比例是,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种:。

6.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和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自由结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填空(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填空(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填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遗传学中常见概念辨析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或等。

相对性状:种生物的种性状的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的现象)3、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的片段)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上)。

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

关系:基因型+___________→表现型5、几种交配方式(1)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3)测交:让F1与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4)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5)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6、常见遗传学符号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1)豌豆是严格传粉植物(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2、由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运用了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F1:高茎豌豆F1: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3 : 1 1 :2 :1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P:YYRR×yyrr↓ ↓F1:黄圆F1:YyRr↓自交↓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F2:Y--R-- yyR--Y--rr yyrr::::::3、在F2 代中:表现型:两种亲本型:__________ 、__________两种重组型:__________ 、__________基因型:纯合子YYRR yyrr YYrr yyRR(每一种基因型占1/16)单杂合子YYRr yyRr YyRR Yyrr (每一种基因型占______)双杂合子YyRr (基因型占_______)4、常见自由组合问题(1)配子类型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2)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梳理填空【Word精品】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梳理填空【Word精品】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梳理填空【Word精品】高中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梳理1.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表型。

2.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显隐性遗传。

3.F1(杂合子)与同型进行的杂交,叫做自交。

4.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一对等位基因通常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D与d可看作一对等位基因。

5.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双因素遗传定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试验现象:P:DD高茎×dd矮茎F1:Dd高茎(表型) F1配子:D dF2:高茎∶矮茎(比) F2的基因型:1∶2∶1(比)=测交:Dd高茎×dd矮茎基因型:Dd dd表现型:高茎矮茎分离比:1∶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试验现象:P:黄色圆粒YYRRX绿色皱粒yyrrF1:黄色圆粒 F1配子:XXXF2:黄圆:绿圆:XXX:绿皱比例:9∶3∶3∶1测交:黄色圆粒×绿色皱粒基因型:XXX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分离比:1∶1∶1∶16.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7.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8.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

9、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基因和排列顺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0、一个四分体包含两对同源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四个DNA分子。

11、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同源染色体联会。

12、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处在哪个阶段?31、中心法则图解:遗传物质DNA位于细胞核的中心区域。

32、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有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两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详版)————————————————————————————————作者:————————————————————————————————日期: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相同性状的亲代相交后,子代出现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性状,如:Dd ×Dd ,子代出了D__及dd 的两种性状。

红花相交后代有红花和白花两种性状。

)性性状:在DD ×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 表示。

性性状:在DD ×dd 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隐藏起来)。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 表示。

(2) :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 或dd 。

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能稳定遗传(能做种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 ×dd DD ×Dd )。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 ×Dd ) :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 ×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 )×乙( )为反交。

(4) :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 和d ) :染色体上不同位置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如:高茎的豌豆的基因型是DD 或Dd ) (6)遗传学符号(7)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目的:用于鉴别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组合,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动植物都可以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好方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显性:隐性=1:1),则待测个体为符号 PF1F2 × ♀ ♂含义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自交法(植物所采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方便的方法最好之处是可以保持待测生物的纯度)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在以动物和植物为材料所进行的遗传育种实验研究中,一般采用交方法鉴别某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豌豆、水稻、普通小麦等自花传粉的植物,则最好采用交方法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传粉植物(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2)由对相对性状到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测交: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P:DD×dd Dd × dd↓ ↓↓F1:高茎豌豆 F1: Dd 测交后代 Dd dd↓自交↓自交高茎矮茎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随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 P:YYRR×yyrr↓ ↓F1:黄圆 F1: YyRr↓自交↓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F2::::::: 9 : 3 : 3 :1在F2 代中双显(Y_R_)单显1(Y_rr)单显2(yyR_)双隐(yyrr)YYRR YYRr YyRR YyRr /16/16/16/16YYrrYyrr/16/16yyRRyyRr/16/16yyrr /169/16黄圆3/16 黄皱3/16 绿圆1/16 绿皱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种基因型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自由组合定侓的验证:测交(F1代与隐性纯合子相交)结果: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为1:1:1:1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YYRR×yyrr,但亲本为YYrr×yyRR,F2中重组类型为 /16,亲本类型为 /1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自由组合。

注意:符合孟德尔定侓的条件:1)生殖,能够产生雌雄配子 2)遗传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符合分离定律,对及对及以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四、习题计算1.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 ):纯合子(AA+aa):2.自由组合中的题目(1)配子类型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种(2)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3)表现类型问题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型数为?比例(4)自交后代出现的新表现型(AaBbCc自交)重组类型=(5)自交出现AabbCc的概率?(AaBbCc自交)(6)后代中的纯合子的概率?杂合子的概率?(AaBbCc自交)纯合子概率:杂合子概率=(7)后代全显性的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AaBbCc自交)纯合子=杂合子=(8)与亲代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的概率?不同的个体的概率?(AaBbCc×aaBbCC)相同的概率=不同的概率=(9)一对夫妇,其后代若仅考虑一种病的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a,正常的可能性为b,若仅考虑另一种病的得病率为c,正常的可能性为d,则这对夫妇生出患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为(多选)A.ad+bcB.1-ac-bdC.(a-ac)+(c-ac)D.(b- bd)+(d-bd)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的生物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连续分裂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分离;自由组合。

末期: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

后期: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哺乳动物称)过程变形期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②一条来自,一条来自。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进入卵细胞,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和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和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姐妹分家—减Ⅱ后期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答案:答案: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与基因有关的几个科学家遗传因子(基因)的发现:(19世纪中期)被称为“遗传学之父”把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1909年)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的是:二、萨顿假说:基因由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

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研究方法: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材料:;优点:果蝇染色体图解:雌性:对常染色体+雄性:对常染色体+摩尔根果蝇眼色的实验:(A—红眼基因a—白眼基因X、Y——果蝇的性染色体) P:红眼(雌)×白眼(雄)P:×↓↓F1:红眼F1 :×↓F1雌雄交配↓F2:红眼(雌雄)白眼(雄)F2:四、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五、性别决定XY型:XX性XY性————大多数高等生物:人类、动物、高等植物XW型:ZZ性ZW性————鸟类、蚕、蛾蝶类六、伴性遗传1.定义: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2.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Y染色体遗传:人类外耳道多毛现象3.伴X隐性遗传的遗传特点:(1)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2)男性患者女性患者。

(3)往往有遗传现象。

(4)女患者的一定患病。

(母病子必病)4.伴X显性遗传的遗传特点:(1)显性的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2)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3)具有世代连续性。

(4)男患者的一定患病。

(父病女必病)5、Y染色体遗传:遗传特点: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6、遗传病类型的鉴别: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女患者的父子)正常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男患者的母女)正常非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