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钢筋计算

合集下载

梁钢筋计算公式图解

梁钢筋计算公式图解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
1
1
• 上:上部通长筋 •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 左:左支座钢筋 •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 右:右支座钢筋 • 箍筋 •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1、上通筋计算03G101-1 P54
KL3中间支座上变截面构造
1跨右支座负筋锚固长度同端支座 2跨左支座负筋锚固长度LaE
8、多跨梁钢筋计算
多跨梁钢筋构造
8、多跨梁钢筋计算-KL1
多跨梁钢筋构造
9、多跨梁钢筋计算-KL2
局部贯通钢筋处理1
2 2
2
与KL1相比较在第三跨增加了跨中钢筋
10、多跨梁钢筋计算-KL3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
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同上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梁高h-保护层 *2+d*2)*2+1.9d*2+max(10d,75mm)*2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吊筋的计算03G101-1P62
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 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
(60度)+2*20d
4、单跨梁钢筋计算-KL4
附加箍筋的计算03G101-1P62
该区域梁正常箍筋或加 密区箍筋照设
4、单跨梁钢筋计算-L1

柱、梁钢筋计算公式

柱、梁钢筋计算公式

一、柱纵筋计算(直径不变的情况)柱纵筋长度=基础内长度+楼层长度+顶层伸入长度1、基础内长度计算方法:h j-c>l aE,(h j-c)+max(6d,150)h j-c≤l aE,(h j-c)+15d其中h j:基础高度,c:保护层厚度,d:纵筋直径2、楼层长度计算方法:楼顶标高-基础顶标高-顶层梁高3、顶层伸入长度计算方法:(1)边角柱内侧、中柱纵筋梁高- c≥l aE,l aE梁高- c≤l aE,(梁高- c)+12d(2)边角柱外侧纵筋(梁高- c)+(h c-c)≤1.5l aE,1.5 l aE(梁高- c)+(h c-c)>1.5 l aE,max(1.5 l aE,梁高-c+15d)其中:hc:柱宽,c:保护层厚度,d:纵筋直径二、柱箍筋计算1、加密区长度:(1)柱根加密:Hn/3,Hn为首层净高(即首层顶标高-基础顶标高-首层梁高)(2)梁内加密:梁高(3)梁侧加密:max(Hn/6,hc,500),Hn为所在层净高2、非加密区长度:楼顶标高-基础顶标高-加密区长度之和3、根数计算:(1)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结果向上取整+1(2)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结果向上取整-14、单根箍筋长度:外箍(b-2c+h-2c)×2+1.9d*2+2×max(10d,75)内箍[(h-2c-∑D)÷(n-1)×(m-1)+∑Dg+b-2c]×2+1.9d*2+2×max(10d,75)拉筋(h-2c)+1.9d*2+2×max(10d,75)其中D:纵筋直径Dg:内箍箍住纵筋直径n:单边纵筋根数m:内箍箍住纵筋根数三、梁钢筋计算(一)上部通长筋长度=两端(边)支座内长度+中间跨长度(含中间支座)边支座内长度:【hc:支座柱宽度,c: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跨长度:直接在平面图中读取数据(二)支座钢筋1、边支座钢筋长度=(边)支座内长度+梁内长度2、中间支座钢筋长度=(中间)支座宽度+梁内长度(两侧)边支座内长度:如果hc-c≥laE,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梁内长度:第一排取ln/3 第二排取ln/4ln:相邻梁净跨最大值钢筋信息后(m/n)表示钢筋分排,第一排m根,第二排n根(三)下部钢筋长度=两端支座内长度+净跨长度(ln)边支座内长度:同上部钢筋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支座内长度:直接取max(laE,0.5hc+5d)(四)侧面纵向钢筋1、N抗扭钢筋长度计算同下部钢筋长度=两端支座内长度+净跨长度(ln)边支座内长度:同上部钢筋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支座内长度:直接取max(laE,0.5hc+5d)2、G构造钢筋长度=两端锚入支座长度+净跨长度(ln)两端锚入支座长度均为150mm即侧面构造纵向钢筋长度=ln+150×2。

梁纵向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

梁纵向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

梁纵向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梁的纵向钢筋配筋率是指钢筋面积与截面面积之比,在设计梁的过程中,合理的纵向钢筋配筋率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梁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

一般来说,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与梁的构造类型、设计受力条件和使用要求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梁纵向钢筋配筋率计算公式:1.构造类型为矩形或T形截面的梁:对于矩形截面梁来说,一般可采用最简单的截面几何模型,即假设纵向钢筋均匀分布在整个截面中。

此时,梁的纵向钢筋配筋率的计算公式为:ρ=As/(b*d)其中,ρ为纵向钢筋配筋率,As为纵向钢筋面积,b为梁的宽度,d为梁的有效高度(截面高度减去上下盖板的厚度)。

对于T形截面梁来说,纵向钢筋的计算公式为:ρ=(As1+As2)/(b*d)其中,As1和As2分别为截面宽度为b1和b2的部分的纵向钢筋面积。

2.构造类型为梯形或楔形截面的梁:对于梯形或楔形截面梁来说,需要采用转角法计算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该方法将梁的复杂形状简化为多个矩形截面,然后根据每个矩形截面的配筋率计算总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根据梁的形状和截面高度的变化,将梁截面分割为多个矩形截面。

-对每个矩形截面,根据第一种情况中的计算公式计算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将各个矩形截面的纵向钢筋配筋率相加,得到总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3.构造类型为圆形截面的梁:对于圆形截面梁来说,一般采用极坐标法进行配筋率的计算。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将圆形截面划分为多个等宽的扇形片段。

-每个扇形片段中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可以根据第一种情况中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将各个扇形片段的纵向钢筋配筋率相加,得到总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公式中的纵向钢筋面积As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构造类型、受力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根据梁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要求限制纵向钢筋配筋率的范围,以保证梁的安全与经济。

因此,纵向钢筋配筋率的计算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公式进行求解,还需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分析和确定。

梁钢筋搭接长度计算公式

梁钢筋搭接长度计算公式

梁钢筋搭接长度计算公式
梁钢筋的搭接长度与搭接接头的类型、钢筋直径、钢筋强度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计算梁钢筋搭接长度的常用公式:
1. 相邻两根钢筋端头错开的搭接长度计算公式:
Lap=(d/2+0.02)×α×fyb/τb
其中,Lap为钢筋搭接长度,单位mm;d为钢筋直径,单位mm;α为受力方向
的夹角系数,根据具体情况取0.8~1.0之间;fyb为钢筋的屈服强度,单位MPa;τb为搭接区的轴向拉应力,单位MPa。

2. 相邻两根钢筋端头不错开的搭接长度计算公式:
Lap=(1.2d+10H)×α×fyb/τb
其中,Lap为钢筋搭接长度,单位mm;d为钢筋直径,单位mm;α为受力方向
的夹角系数,根据具体情况取0.8~1.0之间;H为混凝土的厚度,单位mm;fyb
为钢筋的屈服强度,单位MPa;τb为搭接区的轴向拉应力,单位MPa。

需要注意的是,梁钢筋搭接长度的计算也要考虑到相关的设计规范和应用标准,以保证钢筋的搭接强度和安全性。

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和设计方案,也要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梁钢筋的搭接长度,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

梁上部钢筋计算

梁上部钢筋计算

梁上部钢筋计算
梁上部钢筋计算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梁顶部正筋的计算,二是梁顶部横筋的计算。

1. 梁顶部正筋的计算:
首先确定梁的受力状态,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规范,计算梁的受力情况。

根据梁的受力情况,计算出梁顶部正筋的受力值,包括弯矩下的正筋受力和剪力下的正筋受力。

根据规范的要求,根据梁的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能,确定正筋截面尺寸和受力区域的配筋率。

根据配筋率,计算出正筋的面积需求,然后选择合适的钢筋型号和数量,满足正筋的要求。

2. 梁顶部横筋的计算: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梁顶部横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根据梁的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能,计算出梁顶部横筋的受力情况,包括剪力和挤压。

根据规范的要求,确定横筋的截面尺寸和受力区域的配筋率。

根据配筋率,计算出横筋的面积需求,然后选择合适的钢筋型号和数量,满足横筋的要求。

在进行钢筋计算时,需要参考相应的结构设计规范,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进行计算。

此外,还需考虑钢筋的施工要求和工程的经济性,选择合适的钢筋型号和数量,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强度和经济性的要求。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或24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1。

梁钢筋计算公式图解.

梁钢筋计算公式图解.
KL3中间支座上变截面构造
03G101-1P61
1跨右支座负筋锚固长度同端支座 2跨左支座负筋锚固长度LaE
8、多跨梁钢筋计算
多跨梁钢筋构造
8、多跨梁钢筋计算-KL1
多跨梁钢筋构造
9、多跨梁钢筋计算-KL2
局部贯通钢筋处理1
2 2 2
与KL1相比较在第三跨增加了跨中钢筋
10、多跨梁钢筋计算-KL3
局部贯通钢筋处理2
2 2 2 2 2 2
与KL2相比较在第一跨增加了跨中钢筋
4、单跨梁钢筋计算-L1
非框架梁端支座锚固长度的计算03G101-1P65
上部钢筋锚固同框架梁 下部钢筋锚固取12d(La用于弧形梁)
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左支座锚固+净跨长/5
5、双跨梁钢筋构造
5、双跨梁钢筋计算-KL1
KL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 第二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吊筋的计算03G101-1P62
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 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 (60度)+2*20d
4、单跨梁钢筋计算-KL4
附加箍筋的计算03G101-1P62
该区域梁正常箍筋或加 密区箍筋照设
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的计算03G101-1P24、62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梁配筋计算

梁配筋计算

梁配筋计算:
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ρ=As/bho;其中As—上部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b—梁的截面宽度;ho—梁的截面的有效高度。

例如:梁的截面为200mm×500mm;上部配2根直径20mm 的钢筋,ho=500-45=455mm,b=200mm,As=941mm²;
ρ=As/bho=941/200×455=0.0103=1.03%
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当楼板跨度较小时,楼板配筋受钢筋直径、最小间距制约,楼板钢筋采用HRB400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强度,宜采用HPB300钢筋。

当楼板跨度较大或跨厚比较大时,楼板配筋主要受承载力控制,与HPB300相比,HRB400钢筋最小配筋率常数限值由0.20减小到0.15,且强度高,当釆用HRB400钢筋可比采用HPB300钢筋节约钢筋20%左右。

当跨厚比较大时,楼板截面相对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钢筋抗弯力臂小,造成钢筋的浪费,且楼板挠度不易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适当增加楼板厚度,减小跨厚比,可以明显减少配筋量。

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刚度以及配筋经济等因素,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现绕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规定: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
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

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

板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板底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板负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轴线长度-轴线两边内梁的宽度)(参差长度是分布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板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板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的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参差长度是温度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温度筋根数(梁一跨中间的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度-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间距-1马凳筋∏型长度=L1+L2*2+L3*2马凳筋∏型双层双向板马凳筋根数=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马凳筋∏型负筋马凳筋根数=排数*负筋布筋长度/间距+1马凳筋一字型长度=L1+L2*2+L3*2或L1+L2*2+L3*4马凳筋一字型根数=排数*每排个数梁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箍筋长度=2*(H-2*25+B-2*25)+(11.9*2+8)d二-四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一跨分左加密、右加密)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梁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第五讲 梁的钢筋算量

第五讲 梁的钢筋算量
直径的钢筋。
纯悬挑梁XL构造
纯悬挑梁XL钢筋计算表
钢筋部位 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

l -保护层+12d+端支座锚固长度
纯悬挑梁 长度= -保护层+0.414×(梁高-2×保护层)+锚固 l XL 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0.75 l +端支座锚固长度 下部钢筋长度= l -保护层+12d 肋形钢筋锚固长度为12d,当为光面钢筋时为15d
中间支座锚固长度:直锚 Max(LaE ,0.5hc+5d) 边跨长度=本身净跨+边支座(左或右)锚固长度+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中间跨长度=本身净跨+左中间支座锚固长度+右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练习题2-8(例2-13)梁平法施工图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梁下部通长筋长度
混凝土强度 C30 梁纵筋混凝 土保护层 20 支座纵筋混 凝土保护层 20 抗震等级 一级抗震 定尺长度 9000 连接方式 对焊 Lae/la 34d/29d
5、变截面处梁钢筋计算
(1)梁变截面处纵筋构造
(2)框架梁中间支座变截面处纵向钢筋构造
上 下 均 不 平
上 平 下 不 平
梁 宽 不 等
(3)屋面框架梁中间支座变截面处纵向钢筋构造 上平下不平 下平上不平
梁宽不等
(4)梁中间支座变截面处纵向钢筋构造
例5、根据下图计算WKL3的钢筋 WKL3环境描述: 屋面框架梁,一级抗震,C35,保护层厚度25mm,直径≤18 为绑扎连接,直径>18为机械连接,8米一个搭接接头。
练习题2-3
梁平法施工图如下图所示,请计算梁负筋长度
混凝土强度 C30 梁纵筋混凝 土保护层 20 支座纵筋混 凝土保护层 20 抗震等级 一级抗震 定尺长度 9000 连接方式 对焊 Lae/la 34d/29d

梁的配筋计算

梁的配筋计算

梁的配筋计算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15dx2)2、端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15d);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15d)3、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4、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15d)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①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②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5、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6、拉筋①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拉筋直径为8mm③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7、箍筋(P35)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梁钢筋计算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基础梁钢筋(梁外伸)梁上部第一层贯通筋长度=梁总外长-2×保护层+2×12d梁上部第二层贯通筋长度=总跨长-2×保护层+2×12d梁下部贯通筋长度=梁总外长-2×保护层+2×12d梁下部左端负筋长度=Hn/3+左支座宽+(L-保护层)梁下部右端负筋长度=Hn/3+右支座宽+(L-保护层)中间跨负筋长度=Hn/3×2+中间支座宽(Hn取支座梁边净跨较大的)基础梁钢筋(梁不外伸)梁上下贯通筋长度=总外边长—2×保护层+15d梁下部左边跨非贯通筋长度=Ln/3+(左支座宽—保护层)+15d梁下部右边跨非贯通筋长度=Ln/3+(右支座宽—保护层)+15d左支座负筋长度=Ln/3+左端支座锚固值(Lae)右支座负筋长度=Ln/3+右端支座锚固值(Lae)中间跨负筋长度=Ln/3+支座宽+Ln/3箍筋根数左支座加密箍筋根数=(左支座宽-保护层)/加密间距+1右支座加密箍筋根数=(右支座宽-保护层)/加密间距+1中间支座加密箍筋根数=中间支座宽/加密间距+1梁边加密箍筋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非加密箍筋根数=(净跨长-加密长度)/非加密间距-1箍筋总数=左支座箍筋根数+右支座箍筋根数+中间支座箍筋根数+梁边加密箍筋根数+非加密箍筋根数箍筋长度大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31.8d 小箍筋长度=【(间距j×n+D)+(梁高-2×保护层)】×2+31.8d间距j=(梁宽-2×保护层-D)/(梁下部底排主筋数量-1)N是指小箍筋内主筋的间距个数;D是指主筋的直径。

13.2梁钢筋计算

13.2梁钢筋计算

集中标 注
A10@100/200(4) 2B25+(2A12);2B 25 G4A16 两端支座处6B25 4/2 中间支座处6B25 4/2 梁下部6B25 2(2)/4 吊筋标注2B18 附加箍筋8A10(4)
表示梁的端支座有6根二级25的钢筋,分两排布置,其中上排为4根,下排为2根,因为上排有两根贯通筋, 所有上排只有两根二级25的属于支座负筋。
第七八跨之间负筋长度: (11000-1400)/3X2+700}x2=14.2m
KL1第一排负筋总长度为: 13.25+16.7X3+20.97+14.2+6.69=105.21m
作业分配:
刘彪KL1 王坤KL1 方晓KL2 王珊KL2 邵鸿KL3 王彪KL3 黄双龙KL3 陈步高KL4 马骏KL4 王娟KL4 郑满满4 刘贝4 祝林捷4 刘卉芳4 王小超4 褚小军4 李超岚4 李家遂4 秦飞KL5 胡古KL5 李瑛KL6 熊垒KL6 刘韦贤 KL7 王梦香KL7 翟宽7
原位标 注
表示梁的中间支座有6根二级25的钢筋,分两排布置,其中上排为4根,下排为2根,因为上排有两根贯通 筋,所有上排只有两根二级25的属于支座负筋。,中间支座如果只标注一边另一边不标,说明两边的负 筋布筋一致。
表示梁的下部有6根二级25的钢筋,分两排布置,其中上排为2根,下排为4根;上排两根不伸入支座,从 集中标注可以看出,下部有两根贯通筋,所以下排只有2根二级25的是非贯通筋。 表示次梁处布置两根二级18的钢筋做为吊筋。 表示梁的次梁处增加8根圆10的4肢箍
刘贝7
(2)第二排支座负筋
第二排支座负筋: (一) 判断直锚或弯锚 hc-C>=LaE(或la) hc-C<LaE(或la) (二)计算公式: 1.端跨 直锚 弯锚

梁腰筋计算

梁腰筋计算

梁腰筋计算一、梁截面积与跨度计算1. 梁截面积计算梁的截面积根据梁的跨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等级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梁截面积计算公式如下:As=ρ(max)·ln(d0/d1) (其中,As为钢筋面积,ρ(max)为最大配筋率,d0为钢筋直径,d1为钢筋间距)2. 梁跨度计算梁的跨度根据建筑物的尺寸、荷载、支撑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梁跨度计算公式如下:L=L0/γ(其中,L为实际跨度,L0为计算跨度,γ为计算系数,一般取1.2)二、配筋率与最小配筋率计算1. 配筋率计算配筋率是指钢筋的截面积与混凝土截面积的比值。

常用的配筋率计算公式如下:ρ=As/A (其中,As为钢筋面积,A为混凝土截面积)2. 最小配筋率计算最小配筋率是指梁中钢筋的最小截面积与混凝土截面积的比值。

根据规范要求,最小配筋率根据梁的跨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等级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如下:ρ(min)=ρ(0.2+ft/fy) (其中,ρ(min)为最小配筋率,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y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三、梁箍筋与吊筋计算1. 箍筋计算箍筋是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和受力传递的钢筋,一般采用螺旋箍或焊接环箍等形式。

箍筋的直径和间距根据梁的跨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等级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箍筋计算公式如下:d=2·(γ·α·ft/fy) (其中,d为箍筋直径,γ为配箍率,α为箍筋间距,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y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2. 吊筋计算吊筋是用来承受集中荷载的钢筋,一般采用两根或三根直径较小的钢筋焊接在一起形成。

吊筋的位置和间距根据梁的跨度、荷载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吊筋计算公式如下:d=2·(γ·α·Wt/fy) (其中,d为吊筋直径,γ为配箍率,α为吊筋间距,Wt为梁宽,fy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四、梁侧纵向钢筋计算梁侧纵向钢筋是指垂直于梁高的非贯通纵筋和贯通纵筋。

梁钢筋计算规则

梁钢筋计算规则

梁钢筋计算规则一、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上部通长筋长度=各跨长之和L -左支座内侧a2-右支座内侧a3+左锚固+右锚固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GB50010-2002P186图10.4.1梁上部纵向钢筋在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注:如果存在搭接情况,还需要把搭接长度加进去图49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算法:min(hc-保护层, 0.4LaE)+15d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端支座负筋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注:1、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锚固;2、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第三排钢筋的长度计算同第二排。

图51 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注:Ln为相邻梁跨大跨的净跨长架立筋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负筋伸入长度-右侧负筋伸入长度+2*搭接注:当梁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搭接长度为150mm二、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下部通长筋长度=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a2-右支座内侧a3+左锚固+右锚固注:1、端支座锚固长度取值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取值;2、如果存在搭接情况,还需要把搭接长度加进去。

图51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注:端部取值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取值;中间支座锚固长度为:Max {LaE,0.5Hc+5d }下部不伸入支座筋净跨长度-2*0.1Ln(Ln为本跨净跨长度) 03G101-1P60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图52(图52)三、梁附加钢筋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当hw≥450mm时,需要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长度=净跨长度+2*15d03G101-1P24、62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分为一级抗震和二至四级抗震等级注:1、hw指梁的腹板高度;2、梁侧面构造纵筋和受扭纵筋的搭接与锚固长度取值可参见(03G101-1P24)第4.2.3条第五款的注1与注2,即:梁侧面构造钢筋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为L l或L lE,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梁钢筋计算公式

梁钢筋计算公式

框架梁钢筋计算(屋面框架梁锚固查图集)一、上部筋:1、上部通长筋公式: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 c(柱宽)-柱保护层厚度≥l aE时,直锚,锚固长度=max(l aE,0.5h c+5d)。

当h c(柱宽)-柱保护层厚度<l 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度-柱保护层+15d (d为钢筋直径)当为屋面框架梁时,上部通长筋伸入支座端弯折至梁底。

当为非框架梁时上部通长筋伸入支座端弯折15d。

2、端支座负筋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锚固取值同上)中间支座负筋(按大跨取)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支座宽度:柱宽)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Ln为左跨和右跨净跨长中取较大值)3、架立筋(有才算)公式: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支座负筋伸入净长度-右侧支座负筋伸入净长度+2*搭接(一般取150mm)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取150mm。

当梁的上部没有通长筋,都是架立筋时,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连接长度取l lE。

(抗震搭接长度)二、中部筋(腰筋):1、侧面纵向构造钢筋(G)当hw≥450mm时,需要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15d2、侧面纵向抗扭钢筋 (N)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长度(锚固:LaE,查图集P87)拉筋:(图集P87)拉筋直径取值范围:当梁宽≤350mm时取6mm;当梁宽>350mm时取8mm。

长度=梁宽-2*梁保护层+2*1.9d+2*max(10d,75)间距=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拉筋根数=[(净跨长-50*2)/拉筋间距+1]*排数三、下部钢筋:1、下部通长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 c(柱宽)-柱保护层厚度≥l aE时,锚固长度=max(l aE,0.5h c+5d)。

梁板柱墙钢筋计算规则

梁板柱墙钢筋计算规则

梁、板、柱、墙钢筋计算原理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1、基础层:⑴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⑵筏板基础〉2000mm时,2、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3、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4、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5、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注:其中锚固长度取值:⑴、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⑵、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⑶、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6、边柱:⑴、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⑵、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⑶、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精心整理梁钢筋的计算方法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种类上:上部通长筋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1123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1)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2)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4、腰筋1)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2)抗扭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注:当hw≥450时,在梁的两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箍筋1)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斜段长度=(梁高-2保护层厚度)/正弦。

当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

8、架立筋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1、主筋2)3)4)2、箍筋(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
1、抗扭腰筋=净跨长Ln+左右支座锚固长度+弯勾*2
+搭接长度Ll或Lle 2、构造腰筋=净跨Ln+15d*2+弯勾*2(一级钢) 3、拉接筋长度=梁宽-2C+2*11.9d+2d 拉接筋根数一般按箍筋间距的2倍计算
1、吊筋长度=2*20d+2* 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屋面框架梁变截面构造
LaE(La) LaE(La) Δ hc
hc
注: 锚入长度均考虑为LaE
hb
框架梁箍筋构造
此端箍筋构造可不设加密区 梁端箍筋规格及数量由设计确定
50
50
50
主梁
加密区
加密区
加密区:抗震等级为一级: ≥ 2.0hb且≥ 500 抗震等级为二~四级: ≥ 1.5hb且≥ 500
抗震框架梁KL、WKL(尽端为梁)箍筋加密区范
屋面框梁端部构造
屋 面 框 梁 端 部 构 造
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Ln
架立筋长度=净跨长-两边负筋净长+150*2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支座锚固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支座锚固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
当Hc-C+Hb-C>1.5Lae时,采用B节点形式,柱内钢筋伸入梁内1.5Lae。 当Hc-C+Hb-C≤1.5Lae时,采用C节点形式,柱内钢筋伸入梁内1.5Lae+20d。 另一种是梁包柱:采用D、E节点。 A节点是柱内钢筋直接弯入梁内,做梁的上部钢筋使用。
地下室框架梁中间支座负筋(如果相邻是大小跨)
Lx/3
Lx/4
Lx/3
Lx/4
对于Lx区分三种情况:
1、左右跨相同时直接取净跨长 2、左右跨是大小跨时,大跨直接取本跨的净跨长,小跨取两跨净跨长的平均值 3、当小跨净跨值不大于大跨净跨值的二分之一时,上部非通长筋贯通小跨
非框梁钢筋构造
12d 若为光面钢筋,则15d
ln1 ln2
设计按铰接时:≥0.35lab 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大于等于0.6lab
梁的钢筋计算
彭玲

楼层框架梁 伸入支座钢筋
屋面框架梁
梁变截面
非框架梁
框架梁加腋构造
1、框架梁钢筋计算
框架梁端部构造
判断直弯锚
1、当支座宽hc-保护层>LaE时,采用直锚,直锚长度=max(LaE,0.5hc+5d) 2、当支座宽hc-保护层∠Lae时,弯锚或端头加锚板。
弯锚长度=Max[支座宽-保护层 +15d,0.4Labe+15d]或加锚板Max[0.4Labe,hc-c]
hb
箍筋长度的计算
单肢箍筋长度=(h-保护层 *2+d*2)+1.9d*2+max (10d,75mm)*2 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
小箍筋长度=[(j*2+D+2d)+(h-保护层 *2)]*2+1.9d*2+max(10d,75mm)*2 间距j=(b-保护层*2-2d-D)/(n-1)
大箍筋外皮长度=[(h-保护层*2)+(b-保护层 *2)]*2+1.9d*2+max(10d,75mm)*2
箍筋根数计算
一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2*梁高50)/加密间距+1 二-四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1.5*梁 高- 50)/加密间距+1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 加密间距-1
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
当L<4hb时, 不将钢筋在端部弯下
悬挑梁 的配筋 构造
5 0 柱、墙或梁
15 d
弯锚长度=Max[支座宽-保护层 +15d,0.4Labe+15d]或加锚板Max[0.4Labe,hc-c ]
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
度*搭接个数

下部非通长筋长度计算=本身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长度=净跨长-2*0.1Ln
中间支座锚固长度为:Max[Lae,0.5Hc+5d] 端支座锚固长度同通长筋的锚固:判断直弯锚
当梁下部加腋部位未注明配筋时,其梁腋下部斜纵筋 的根数为梁下部伸入支座的钢筋根数n-1,且不少于2根,并 插空放置,其箍筋与梁端部箍筋相同。
作业
计算下图KL1的所有钢筋
当柱纵筋直径>25时 在柱宽范围设 3 10
@<150且长≮300 的附加钢筋。
屋面梁
伸入梁上部纵筋弯钩段内测或 柱外侧纵筋内侧且≥0.4Labe
梁的钢筋均锚入梁底,加腋时伸进腋的根部。
端支座的锚固长度=【Hc-C-D-d】+Max(Hb-C,15d) 边支座上部钢筋与柱的锚固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柱包梁:一般采用B、C节点。
非框架梁端支座锚固长度的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左支座锚固+净跨长/5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12d*2 上部钢筋端支座锚固长度:同框架梁判断直弯锚。弯锚时注意:
设计按铰接时≥0.35lab+15d,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 0.6lab+15d
下部钢筋锚固带肋钢筋取12d,光面15d,(La用于弧形梁)
15d
通常为角筋
上部第一排钢筋的长度=L-C+Max【Hb-2C,12d】+锚固长。
第一排弯起筋长度=L-C+0.414*(Hb-2C)+锚固长
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0.75L+锚固+ 1.414*(Hb-2C)+10d. 下部钢筋长度=L-C+15d
加腋梁的构造 梁加腋构造
加腋梁说明:
加腋钢筋长度=加腋斜长+2*锚固长度(la或lae)
主梁高≤800mm角度为 45度,主梁高>800mm 时角度为60度
2、次梁加筋长度同箍 筋的长度,根数按图纸规 定计算。
20d 20d
次梁宽度范围内主梁箍筋 或直弯锚
1、当支座宽hc-保护层>LaE时,采用直锚,直锚长度=max(LaE,0.5hc+5d) 2、当支座宽hc-保护层∠Lae时,弯锚或端头加锚板。
50
5 0
L
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Ln1/3+支座宽+L-C+Max【Hb-2C,12d】 第一排钢筋设为弯起筋长度= Ln1/3+支座宽+L-C+0.414*(Hb-2C) 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 Ln1/4 +支座宽+0.75L+ 1.414*(Hb-2C)+10d 下部钢筋长度=L-C+15d
纯悬挑梁 配筋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