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院召开《法学家》杂志编委会成立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
人大法学院《法学家》期刊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法学家》期刊获得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
2012年10月15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示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入选名单,《法学家》期刊入选。
本次资助项目共有100种期刊入选,我校3种期刊入选。
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项目的启动,旨在通过对学术水平较高或者专业和地域特色突出、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有重点、持续性的资助,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改善办刊条件,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据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于2012年7月23日发布了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第二批)申报公告,工作启动正值假期,时间紧任务重,《法学家》编辑部积极准备申报材料,于8月20日顺利按时完成申报工作。
历经期刊申报、受理、资格审查、组织专家推荐、综合评定、公示公布等环节。
《法学家》编辑部经过几年的努力,期刊不仅在丰富学术内容、鲜明刊物特色和风格、提高刊物水平和知名度诸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及时传播优秀的、原创性的法学学术研究成果、反映和展现我国法学研究学术前沿和发展方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公效率方面也走在前列。
今年5月,《法学家》杂志开设独立网站,正式启用期刊网络办公平台,实现了网上远程投稿、编辑处理稿件、匿名评审以及过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等多功能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本刊编委会2013年扩大会议顺利召开
出版物刊名: 中国法学
页码: F0002-F000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编委会;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会;全国人大会议
摘要:2013年1月31日,《中国法学》杂志编委会扩大会议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杂志编委会主任周成奎主持了会议。
出席会议的编委有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铭暄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晋藩教授、社科院法学所李林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应松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孙国华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大元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王保树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巫昌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等。
人大法学院召开《法学家》杂志编委会成立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
人大法学院召开《法学家》杂志编委会成立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9月3日上午,《法学家》杂志编委会成立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601报告厅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教授,我院院长韩教授,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教授,副院长刘教授、胡教授以及《法学家》杂志编委会委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胡教授主持。
编委会副主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教授宣布了《法学家》杂志副主编调整决定、成立编委会的决定及编委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教授首先致辞,他对编委会的成立和当选的编委会委员表示祝贺,王教授回忆了《法学家》杂志的办刊历史,对《法学家》近几年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希望《法学家》杂志坚持办刊宗旨,严把用稿质量关,再上新台阶,争取把杂志办成同类期刊中的佼佼者。
《法学家》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主编史际春教授在发言中称赞新的编委会成员阵容强大,杂志将以此为契机,更上一个台阶。
史际春教授说,人民大学法学院作为国内一流的法学院,要办出一流的学术期刊,因此杂志要登载学术界公认的好文章,并以此获得同行公认的品牌和口碑,要有不计个人得失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杜绝人情稿、关系稿,提升杂志的品牌认知度。
史际春教授介绍了杂志近来在提升质量上所做的一些工作,一是完善规章制度;二是严格遵守审稿制度,所有稿件一律进入审稿流程;三是引入网上审稿平台系统,高效审稿;四是以杂志用稿的引用率作为对责任编辑工作成绩的评价手段;五是跟国际惯例接轨,为作者印刷单行本;六是策划发行英文版。
史际春教授最后说,杂志社全体同仁积极付出,有信心把杂志办得更好。
随后,编委会委员献言献策,对如何提升杂志质量积极发言。
戴玉忠教授建议杂志的用稿既要有理论性很强的东西,又要兼顾实务部门的需要。
杨立新教授针对学术界研究方法的转变对杂志的用稿提出了建议。
刘春田教授认为《法学家》要高标准定位,坚持办刊特色。
江伟教授提出编委会委员要为杂志做些具体的事情。
王作富教授提出用稿要关注中国实践。
法学核心期刊
《法学家》: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每双月1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专论”、“法学争鸣”、“青年法苑”、“司法官谈法治”、“港澳台法律问题”、“外国法制”等。
《中国法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法学会主办,每双月9日出版,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各科专论”、“立法研究”、“国外法制与法学”、“研究动态”、“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等。
《法学评论》: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武汉大学法学院主办,每单月13日出版,主要栏目有“司法改革纵横谈”、“评论·专论·争鸣”、“外国法制”、“古代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实务”等。
《政法论坛》: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法大学主办,逢双月出版。
《现代法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西南政法大学主办,每双月28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论坛”、“法苑新枝”、“法与争鸣”、“专论”、“立法建议”、“工作研究”、“法律史论”等。
《法律科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西北政法学院主办,每单月10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论坛”、“立法研究”、“学术综述”、“司法实践”等。
《法学研究》: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主办,每单月23日出版,前身为中国政治法律学会于1954年创办、1966年停刊的《政法研究》,1979年复刊改为现名。
《法商研究》: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南政法学院主办,每单月1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热点问题”、“法学争鸣”、“法学论坛”、“法学专论”、“立法建议”、“外国法学”等。
《政治与法律》: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每双月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司法实务研究”、“中外法律”等。
《比较法研究》:季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主办,逢1、4、7、10月出版,主要栏目有“论文”、“专论”、“学人札记”、“书评”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
韩大元教授任院长,曾宪义教授任名誉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它也是中国法学教育顶尖的王牌院校“五院四系”之一。
1998年,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人大法学院建院60周年庆典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法学院设有43个研究中心(所),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和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中文法律图书25万余册,外文法律图书5万余册,中文法律期刊1300余种3万余册,外文法律期刊80余种3000余册。
法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家》、《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法学》(英文)、《人大法律评论》、《朝阳法律评论》等,并建成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全国知名的网站。
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
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两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
2012京津高校学生法学学术刊物论坛暨庆祝《法苑》创刊15周年活动圆满举办
2012京津高校学生法学学术刊物论坛暨庆祝《法苑》创刊15周年活动圆满举办来源:人大法学院作者:佚名日期:2012年12月29日浏览:12月23日,2012京津高校学生法学学术刊物论坛暨庆祝《法苑》创刊15周年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七楼会议室以及明德法学楼601国际报告厅举行。
本次活动由法学院团委主办,法学院研究生会及《法苑》杂志社承办,邀请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等11所高校的12种学生法学自办刊物的主编和编辑出席。
论坛还邀请到我院史彤彪教授,时延安副教授和尤陈俊助理教授。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回望、守望、展望——回顾来路,不忘初心,不畏将来”,会议由开幕式、经验交流、共迎挑战、共享资源、新路探索五个单元构成。
开幕式由我院研究生会副主席李瑛钧同学主持。
“朔风劲吹三冬寒,八方聚首人心暖”,李瑛钧首先代表法学院团委和法学院研究生会对与会老师,各兄弟院校,特别是“百里迢迢”前来赴会的南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的同学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他依次介绍与会的嘉宾。
最后李瑛钧特别说明,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改进会风”的号召,本次活动以简朴热烈为指导思想,去掉了鲜花水果等不必要的装饰,我们真诚希望大家专注于研讨问题,群策群力寻对策,团结一心谋发展。
在教师发言环节,史彤彪教授高度肯定本次会议的意义,认为会议促进了学生思想交流,也有利于个人成长,同时祝福《法苑》创刊15周年,也祝愿杂志越办越好。
史老师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建议增强刊物的通俗性、趣味性;第二,就事论理,切莫空发议论;第三,建议增加随笔的专栏;第四,建议加大本科生文章比例。
史老师最后总结说,思想交流普及应当提倡通俗,力戒艰涩,希望《法苑》能够成为法学院广大同学的“精神鸦片”。
时延安老师结合曾任《人大法律评论》编辑这一美好又痛苦的往事,以及现任《法学家》编辑的经历,与大家开展真诚交流。
人大法学院《法学家》杂志编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
人大法学院《法学家》杂志编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1月6日,《法学家》杂志编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总结过去的成绩、规划新一年的目标。
编委会主任、院长韩大元教授,编委会副主任、我院党委书记林嘉教授,编委会副主任、副院长胡锦光教授,编委会副主任、杂志主编史际春教授及编委会成员、编辑部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胡锦光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由《法学家》杂志主编史际春教授做工作总结。
他说,编辑部自2009年全面改组以来,就把2009年定为改革年、2010年为拓展年、2011年深化年,特别是2011年我们成立了编委会,坚持办刊原则、坚持内部管理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在对编辑技术上作了强化规范要求,在文章出版质量上有明显提升;结合学校三年质量提升计划,《法学家》杂志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提升了质量、扩大了知名度,年投稿量就由1145篇提高到2083篇。
史际春主编对《法学家》目前的排名现状进行分析,目前中国的四家评价机构采用的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不完全相同,各有侧重:南京大学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遴选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简称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年度,《法学家》名列第7(使用08、09、10三年数据);(2010-2011年度排名17.使用06、07、08三年数据);位于武汉大学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RCCSE)是全国高校唯一综合性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其制作的第二届(2011—2012年)学术期刊评价排行榜共收录法学学术期刊81种,排名前20位的期刊被分为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扩展核心期刊三档,2011年5月份发布报告,《法学家》排第9名,为核心期刊(前4名为权威期刊);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研究、编制和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法学家》排第11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2004年开始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称为社科院版核心期刊),近几年没有发布;中国知网“个刊影响力统计分心数据库”发布2011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92种期刊,《法学家》影响因子学科排序第5名。
刊物编委会成立方案
刊物编委会成立方案背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和科技刊物已经成为了学术和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术论文和科技研究的发表也需要这些期刊和刊物来承载。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术和科技刊物开始为了提高刊物的质量和影响力,建立了专门的刊物编委会,由一些经验丰富的学者和专家来参与刊物的管理和编辑工作,以确保刊物的学术和科技水平得到保证。
目的为了提高我校的学术和科技水平,提高学术和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我校决定成立一支刊物编委会。
该编委会负责管理和编辑我校的各类学术期刊和科技刊物,提高刊物的质量和影响力,为我校的学术和科技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组成该刊物编委会由具有以下条件的人员组成:1.本校的专业学者和专家,具有一定的学术和科技水平和实践经验;2.从外校聘请的学者和专家,能够为刊物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3.能够承担刊物管理和编辑工作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
职责该刊物编委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认、审核有关学术和科技交流的文件;2.审核、筛选、评定学术和科技论文,提供科学的意见和建议;3.审定刊物的主题、方向、规格和期刊名称等事项;4.参加学术和科技研讨会,及时掌握学术和科技成果,并及时将有关成果反映到刊物中;5.提供刊物发展规划,并定期评估刊物的学术和科技水平;6.宣传刊物,拓宽刊物的影响力;7.提供有关学术和科技交流的建议。
工作机构该刊物编委会的工作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主席团:负责主持编委会的工作和重要会议的召开;2.秘书处:负责编委会的日常工作,以及处理会员的工作和讨论;3.专业委员会:负责审核、筛选有关学术和科技论文;4.发行部:负责刊物的发行和公布。
建议为了保证该刊物编委会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选举一支高质量的刊物编委会,确保能够为刊物提供有效的支持;2.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以确保刊物的管理和编辑工作能够顺利开展;3.加强对刊物编委会的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4.推进刊物的数字化建设,提高刊物的传播和影响力。
近代法学期刊_司法改革的_推手_张仁善
* “社会转型与法治发展” 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系南京大学 985 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32
政 法 论 坛
2012 年
》 、 《湖北司法经费之支绌 》 。 第二, : 《法学季刊》 、 《法学杂志 》 、 与高等两厅冲突 学术性为主的杂志有 《中华法学杂志 》 、 《现代法学 》 。 第三, : 《现代司法》 、 《法令周刊》 、 《法轨期刊 》 、 专门性的司法杂志有 《法声新闻 》 、 《监狱杂志》 等。以上仅为粗略划分, 并不十分精确, 仅反映一般法学期刊登载的司法文章 的布局。 《东方杂志 》 、 《经世 》 除了专门法学期刊刊发司法改革信息和文章外 , 其他综合性期刊如 等, 也经常 刊登有代表性的司法改革文章。 ( 二) 时段特征 近代法学期刊发表司法改革动向或司法改革论文相对集中的时段大致如下 : 第一时段: 清末到 1915 年前的民初。这段时期新旧政权交替, 宪政潮流涌动, 法政学科热门, 司法 改革呼声强烈, 新型司法体制呼之欲出, 模仿外国司法模式心情迫切, 出现了以《法政杂志 》 等为代表的 、 。 宣传司法计划 明示司法改革方向的法学期刊 第二时段: 1921 年至 1926 年。1921 年华盛顿会议上, 中国代表团第一次正式向大会交涉列强放弃 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 列强口头答应, 会后数月, 派中国法权调查委员会来华考察司法状况 , 而后根据调 查委员会报告, 再作出是否放弃在华司法特权的决定 。北京政府及学界为了应对法权调查委员会的调 查, 一方面对列强的司法特权的无理要求提出反驳 , 一方面对中国改革提出种种方案, 设计一系列的改 《法学季刊 》 、 《法律评论》 革路径。相关司法改革意见及观点纷纷出现 , 以 等为代表, 法学期刊成为反映 诸多观点的主要渠道。 第三时段: 1928 年至 1936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随着“五院” 体系的建立, 国民政府宣布 1930 年 1 月 1 日起撤废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紧锣密鼓的进行, 法律创制步伐加快, 1935 年 9 月 16 日全国司法会议的召开, , “六法体系” 至 1936 年 初步形成, 司法体制改良计划不断推陈 出新。法学期刊亦不断推出新文章、 新观点及新方案, 有关司法改革信息和论说的刊发形成了一个高 《法律评论》 , 《法学杂志》 、 《中华法学杂志》 、 《现代司法》 、 《法 潮 。除 仍是宣传司法改革的中坚阵地外 学新报》 等成为法学期刊中刊载司法改革文章 、 宣传司法改革的新锐。 《中华民国宪法 》 第四时段: 1946 年至 1948 年。随着 的颁布, 国民政府宣布进入“宪政 ” 阶段, 为了 “宪政” 适应 施行需要, 以 1947 年 10 月全国司法行政检讨会议的召开为标志, 社会各界对司法改革提 , 《法律评论》 、 《法令周刊》 、 《新法 出新要求, 有关司法独立、 冤狱赔偿及司法腐败防治的文章大量出现 》 。 学 等成为刊载相关文章的主力军 ( 三) 热点关注 关注和宣传司法改革, 一直是近代法学期刊的主要宗旨 , 有关司法改革的文章在大多法学期刊中都 占有较大的篇幅, 尤其是法学名家的名稿, 经常出现在法学期刊中。如 1935 年 11 月 1 日印行《法学杂 志》 第 8 卷第 5 期, 曾将该刊从第 1 卷第 1 期开始①刊载的有关司法制度的文章做了汇总 , 其中有: 张一 《中国司法制度改进之沿革》 ( 1 卷 /1 期) 、 ( 1 卷 /3 期 ) 、 鹏 张君劢《法律生活之统一 》 梁鋆立《德意志法 ( 1 卷 /6 期) 和《美国驻华法院之组织及其将来 》 ( 1 卷 /9 期 ) 、 ( 2 卷 /2 院之编制》 罗鼎《美国之律师 》 《检察制度论》 ( 2 卷 /3 期) 、 《苏俄之法典及其司法》 ( 2 卷 /5 期) 、 《论预审制 》 期) 、 朱鸿达 孙祖基 沈锡庆 ( 3 卷 /3 期) 、 《论四级三审制不适合于吾国》 ( 3 卷 /6 期) 、 《创设儿童法院意见书》 ( 4 卷 /3 沈锡庆 端木恺 《现代美国司法程序之迅速》 ( 4 卷 /3 期) 、 《领事裁判权盛衰史 》 ( 4 卷 /4 期 ) 、 期) 、 陆鼎揆 都乃毅 钱清廉 《法官与法律发展之关系》 ( 4 卷 /5 、 6 期) 、 ( 4 卷 /5 期 ) 、 半衲《德国法学教育与司法现状谈 》 王英生《美 ( 6 卷 /1 期) 、 《讨论几个司法行政组织的问题 》 ( 6 卷 /2 期 ) 、 赵琛 杨兆龙《改革现行诉愿 国的裁判制度》 ( 6 卷 /2 期) , ( 6 卷 /2 期 ) 、 制度之商榷》 刘椿《美国最高法院之今昔观 》 查良《外国法院判决之效力问
政府部门“三定”规定的演变、运行及发展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Police Academy2021年2月第33卷第1期Feb.2021Vol. 33 No.l政府部门“三定”规定的演变、运行及发展李志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12)摘要: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一般是指对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能、机构、编制予以确定,其在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 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功能。
针对“三定”规定的运行状况,实务部门和学界针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前的“三定” 规定制度,主要从其历史演变、存在问题及其完善、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从“三定”规定的内容、制定 程序和发挥功能判断,“三定”规定的起源应当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国务院部门组织简则。
在正确对待“三定”规定 的不足基础上,基于当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考虑,“三定”规定应当实现法治化,上升为国家部门组织法律规范。
关键词: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依法组织;部门组织法中图分类号:D9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40(2021 )01 -0005-07“三定”规定,是机构编制工作常用的一个术语,通常是指“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是对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 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进行确定,最先应用于政府部门。
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机构改革制度,是落实机构改革方案的具体方式和中心环节,也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三定”规定在明确职能 定位、依法行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0月份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T “三定”规定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现有一些研究对政府部门“三定”规定的运行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这些探索主要是从实证立场进行分析,而且集中体现在政府部门“三定”规定的历史演变、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法律属性以及发展方向。
人大法学院《法学家》杂志社召开期刊网络办公平台使用培训会议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法学家》杂志社召开期刊
网络办公平台使用培训会议
6月6日下午,《法学家》杂志社召开期刊网络办公平台使用培训会议,商议稿件匿名评审、外审等相关事宜。
主编兼社长史际春、副主编朱大旗、杨建顺、姚辉、编辑部主任兼副社长王茜、副社长龚元平、编辑朱岩、刘计划、张翔、时延安、肖建国、杜焕芳、姚海放、尤陈俊参加会议。
史际春教授主持会议。
史际春教授首先就《法学家》杂志社稿件匿名评审、外审等相关事宜征求意见。
副主编和各位编辑纷纷发言,就稿件匿名评审、外审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进行匿名外审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百炼成仙的讨论。
会议确定了《法学家》杂志社必须建立稿件匿名评审、外审的制度并严格执行。
之后,与会人员在线学习了《法学家》杂志社期刊网络办公平台使用方法。
《中国法学前沿》(Frontiers of Law)首届编委会会议在我院召开
《中国法学前沿》(Frontiers of Law)首届编委会会议在我院召开来源:人民大学法学院作者:佚名日期:2013年05月30日浏览:5月25日下午,《中国法学前沿》(Frontiers of Law)首届编委会会议在我院601国际报告厅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由《中国法学前沿》(Frontiers of Law)的全球编委共同参与,会议宗旨以促进《中国法学前沿》国内外编委的交流和合作为中心,探讨在当前法制教育形势下明确《中国法学前沿》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中国法学前沿》(Frontiers of Law)英文期刊主编朱景文教授、副主编朱岩教授,编委Jacques Delisle教授,卢建平教授、莫纪宏教授、莫世健教授、Michael Palmer教授、朴鲁馨教授、王晨光教授、Wilson, Lloyd T. Jr教授、森际康友教授、张骐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分社社长刘海、副社长徐阳,编辑部主任姜栋副教授、编辑姜芙蓉、李婷,及汤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中国区销售经理陈建新等20余名校内外法学专家出席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法学前沿》编辑部副主编朱岩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分为6个单元。
首先,副主编朱岩教授对《中国法学前沿》编委会成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副校长就法学期刊对法制教育推进国际化的重要性展开说明。
王利明副校长指出,对于推荐法制教育的国际化,我们需要不断提供高水平的英文法学读物,提高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国内外的法学学术交流,推进我国法制教育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强调学术期刊对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分享法治文明和共享法学研究最为权威的平台和窗口,我们应不断推进《中国法学前沿》的广度和深度。
人大法学院张教授主讲首期“法学研究方法高端论坛”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张教授主讲首期“法学研究
方法高端论坛”
9月19日晚,《中国法学》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张新宝教授主讲“法学研究方法高端论坛”第一讲。
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教授、我院多位教师、博士后、博士生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由院长助理邵明副教授主持。
林教授在讲座开始指出,学界近年来对法学研究方法越来越重视,法学院为提高师生科研水平特意筹划组织一系列“法学研究方法高端论坛”。
在正式报告阶段,张教授主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和担任编辑的丰富经历,就法学研究方法中的论文写作方法进行讲解。
在介绍《中国法学》近年发表论文数量和结构的基础上,张新宝教授概括分析了法学论文研究写作的总体状况。
接着张新宝教授又介绍了《中国法学》编辑部审稿流程、发表论文的学科分布、论文栏目设置等问题。
最后,张新宝教授还结合丰富事例,就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具体涉及到选题大小、重大理论及实践命题选题、重要基础理论问题选题等方面。
随后,韩教授、姚副教授、付副教授、尤讲师及法学院的研究生同学分别就论文的资料注释、学者写作的主副领域、青年教师论文写作发表的机会、跨学科文章写作、论文的技术性与价值性等问题先后提问,张新宝教授对这些问题都做了深刻独到且生动有趣的解答。
最后,林教授总结强调张新宝教授在报告中所讲述的法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期待张新宝教授就论文选题之后的具体写作方法在随后的“法学研究方法高端论坛”中再做讲解,还向与会师生介绍“法学研究方法高端论坛”将陆续展开。
法学期刊研究会换届大会暨2016年学术研讨会(DOC)
法学期刊研究会换届大会暨2016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来源:法学期刊研究会作者:匿名日期:2016-08-15 15:34:57 浏览:2108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8月11日至12日在吉林长春举行。
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主办,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社、《当代法学》杂志社承办,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知网、吉林警察学院协办。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的会员、理事及相关专家学者和数据库单位代表18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顺利完成了换届和学术研讨两大任务。
8月12日上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正式召开。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在开幕式上讲话,他希望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把本次大会办成团结、和谐、民主、进步的一届大会。
通过这次会议凝聚法学期刊未来发展的共识,明确研究会未来发展的方向。
希望通过期刊研究会年会的学术讨论,进一步提升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思想认识。
张文显教授对法学期刊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五点具体意见: 1.把中国法学期刊办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强理论阵地;2.深入推进法学理论创新,引领中国法学发展;3.支持学术争鸣,促进学术繁荣;4.大力培养学术人才;5.促进学术规范化。
张文显教授还就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的内容向与会者传达了法学领域内的重大理论和学术活动的重大信息。
吉林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傅铁铸同志代表吉林省法学会对本次盛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忠军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蔡立东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总编辑张新宝教授受常务理事会委托,作了《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2011-2016年工作报告》。
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法学研究》副主编张广兴研究员根据中国法学会关于所属研究会办理民政登记的相关政策,就修改章程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说明。
法学刊物介绍
1、法学家:《法学家》(原《法律学习与研究》)杂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辑的全国性法学类中文核心期刊,逢双月出版。
《法学家》杂志为大16K,内文160页。
《法学家》设有的主要栏目有:法学研究综述、法学专论、三大讲坛(大法官讲坛、大检察官讲坛、名家法律讲坛)、本期视点、法制改革、法学争鸣与评论、域外法学、青年法苑、司法官谈法治、法学教育、外国法述评、法学信息等。
“法学研究综述”对法学各学科一年的关注热点和发展动向进行归纳总结,并介绍学科发展的新问题和新进展,包括学术研究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较为系统并重点突出地反映了本年度学科学术进展,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具有学科前沿性和概括性,是全面了解法学各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的重要窗口;“三大讲坛”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创立的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特色的学术阵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合作,邀请活跃于法律实务界最前沿的大法官、大检察官和学术造诣精深的社会科学名家学者,分别介绍法律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对策和属于学科前沿的最新理论观点、学术思想,这进一步推动了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部门的有机互动,也为国内外法学教育界与法律实务界提供了一个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大平台; “本期视点”是《法学家》杂志着力打造的最具特色的重点栏目,该栏目根据近期社会生活实践,选定法学理论和实务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以此为主线,约请法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以求对推动我国的法学研究、法制建设有所助益。
主编:曾宪义,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0221,国内统一刊号:CN 11-3212/D,邮发代号:82-568,刊期:双月刊,创刊日期:1992-01-01年创刊,开数:16开。
2、中国法学:《中国法学》(China Legal Science)创刊于1984年,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罗锋博士担任《中国法学》编委会主任,陈桂明教授担任总编辑。
法学核心期刊论文投稿指南
法学核心期刊论文投稿指南【使用说明】这份指南基本上囊括了法学院青年教师或学生可能投稿的所有期刊。
指南分为四类:一、法学类核心期刊,二、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三、综合性社会期刊,四、非核心类法学期刊。
其中前三类为法学院所承认的核心期刊,关于法学类的期刊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的投稿说明,而综合性期刊我们只是提供了地址或E-mail,希望能够谅解。
同时感谢研究生会学术部同学的辛勤努力。
由于编辑仓促,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发现错误后能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定期予以修订。
请联系:**************.com。
友情提醒:本指南仅作参考用。
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二零一零年六月三日【目录】一、法学类核心期刊 41、法学研究(双月刊) 42、中国法学(双月刊) 53、中外法学(双月刊) 54、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双月刊) 65、法商研究(双月刊)76、法学评论(双月刊)77、知识产权(双月刊)78、比较法研究(双月刊)79、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810、中国版权(双月刊) 911、行政法学研究(季刊)912、法学家(双月刊)913、政治与法律(双月刊)914、华东政法学院学报(双月刊)1015、中国刑事法杂志(双月刊)1016、河北法学(月刊)1117、法学(月刊)11二、综合性社科期刊211、中国社会科学212、国外社会科学223、天津社会科学224、读书225、学术月刊226、江苏社会科学227、浙江社会科学238、江海学刊239、学习与探索231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311、文史哲2312、开放时代2413、社会科学研究2414、学术界2415、学术研究2416、浙江学刊2417、东南学术2418、社会科学战线2519、社会科学2520、南京社会科学2521、人文杂志2522、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523、云南社会科学2624、社会科学辑刊2625、中国文化研究2626、社会科学家2627、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628、河北学刊2729、宁夏社会科学2730、江汉论坛2731、北京社会科学2732、内蒙古社会科学2833、中州学刊2834、广东社会科学2835、学海2836、求索2937、甘肃社会科学2938、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939、江淮论坛2940、贵州社会科学3041、江西社会科学3042、青海社会科学3043、新疆社会科学30三、非核心类法学类期刊311、安徽大学法律评论312、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13、当代法学314、法律适用315、法学论坛326、法学杂志327、法制与经济328、法制与社会3310、福建法学3311、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312、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313、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3314、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415、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416、中美法律教育评论3417、广东法学3518、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519、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3520、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3521、国家行政学院学报3622、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623、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624、湖南法学3725、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726、环球法律评论3727、江苏警官学院学报3828、金陵法律评论383/ 2129、金融法苑3830、南京大学法律评论3831、人民司法3932、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933、审判研究3934、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935、武大国际法评论4036、厦门大学法律评论4037、行政与法4038、行政与法制4139、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140、政法学刊4141、中国司法41投稿指导:一、法学类核心期刊(期刊目录来源于南京大学社科处“管理文件”目录下的CSSCI)1、法学研究(双月刊)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邮编:电话:010-投稿Email:*******************注释体例: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
法学家投稿经验
法学家投稿经验
我是一名法学家,经常会收到各种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的投稿邀请。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投稿经验,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期刊或会议。
不同的期刊或会议有不同的取向和重点,必须要认真阅读它们的官方网站或刊物,找到适合自己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期刊或会议。
不要因为想尽快发表而随意投稿,这样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其次,要注意投稿要求和格式。
每个期刊或会议都有自己的投稿要求和格式,必须仔细阅读并按照要求准备投稿材料。
例如,有的期刊要求双盲评审,就必须去除作者的个人信息;有的会议要求口头报告,就必须提前准备好演讲稿。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语言表达和文字质量。
学术论文需要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和高质量的文字,这不仅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肯定。
要注意语法、拼写、标点等基本语言规范,并保持逻辑清晰、严密的写作风格。
最后,要有耐心和毅力。
学术投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多次修改和反复推敲。
即使被拒稿,也不要灰心丧气,要坚持不懈地改进自己的研究和写作水平,尽可能提高稿件的质量和竞争力。
总之,学术投稿是一项需要精心准备和不断努力的工作。
只要认真对待,积极投稿,相信总会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 1 -。
法学家期刊发表
法学家期刊发表法学家期刊一直是法学领域内权威的学术刊物,其发表的文章往往代表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学术环境中,如何能够成功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了许多法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法学家期刊发表的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对于想要在法学家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研究者来说,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能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同时,研究课题还应该符合期刊的定位和主题,这样才能增加被接受的可能性。
因此,在选择研究课题时,研究者需要认真分析当前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找到一个既有研究价值又符合期刊主题的课题。
其次,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是成功发表在法学家期刊上的关键。
一篇优秀的论文应该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严谨的论证过程,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及精炼的文字表达。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确保自己的论文在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上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期刊的格式要求和学术规范,确保论文在形式上达到期刊的发表标准。
此外,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也是影响发表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投稿期刊时,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论文的研究方向、内容和质量,结合期刊的影响力和发表要求,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论文的期刊进行投稿。
同时,还需要认真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和要求,确保自己的论文符合期刊的发表标准,提高被接受的可能性。
最后,与同行学者的交流和合作也是成功发表在法学家期刊上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建立学术合作关系,与同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不仅可以拓展研究视野,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还可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增加被接受的机会。
总之,要想成功发表在法学家期刊上,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撰写高质量的论文,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以及与同行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充分准备和努力,才能增加成功发表的机会,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赢得更多的认可和影响力。
庆祝《人大法学》创刊十周年暨人大法学院宣传工作座谈会成功举办
庆祝《人大法学》创刊十周年暨人大法学院宣传工作座谈会成功举办《人大法学》报社成立于2005年6月1日,迄今已走过十度春秋,出版了164期报纸。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人大法学》报纸已经成为人大法学院对外宣传、联络校友、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桥梁,为学院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获得了学院、学校乃至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报社的历届骨干成员中,有的成为了法官、检察官,有的任职外企,有的走进了律所,有的与媒体结缘。
但是他们都有一段共同的经历,在《人大法学》相伴奋斗的经历,这经历镌刻进了血液,将他们与《人大法学》报社、与法学院、与母校紧紧联系在一起。
下午2点半,学院党委副书记阎老师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到场的领导、老师与校友代表。
她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各位校友返校参加活动,充分肯定了《人大法学》报纸十年的成就,以及各位返校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并邀请校友参加今年学院65周年院庆系列活动。
随后,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人大法学》报社为本次创刊十周年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
在视频中,《人大法学》报纸走过的十年历程,历届编辑队伍中大家熟悉的面孔,编辑同学们挑灯夜战的编前会,报社同学亲如一家的友情,都让大家无比感慨和动容。
观看视频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教授致辞发言。
她首先对各位校友在百忙之中回到母校参加活动表示感谢和欢迎。
她首先对《人大法学》报社取得的成绩作出肯定:《人大法学》创刊十年,尽管对于一份报纸来说十年不算长,但作为一个学院的院报坚持十年难能可贵。
对于《人大法学》报社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林嘉老师总结了以下原因:第一,学院的事业的发展为报纸的编辑和发行提供了源泉和动力,法学院的发展为《人大法学》报纸承载的丰富的学术、交流、教学活动提供了支撑和素材。
第二,《人大法学》报纸能够顺利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编辑队伍。
编辑同学们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精神,使《人大法学》报纸都能按期出版,完成每个学期的出版任务。
第三,《人大法学》报纸的发展获得了学校宣传部门、学院领导、社会各界校友的支持。
法学杂志编委会纪要
法学杂志编委会纪要
法学杂志编委会纪要是指法学杂志编委会的讨论、决定和行动记录,是一份内部文件。
包括召开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主题、讨论内容、讨论结果、会议期间采取的行动等记录内容,用以记录编委会成员之间的交流与行动,同时也可以作为对会议进行复盘与总结的依据。
法学杂志编委会纪要应该准确可靠并具有公正性。
它是编委会工作的重要文件,反映了编委会的行动,因此编委会纪要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编委会纪要应该遵循编委会规定的格式,并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编委会的讨论、决定和行动,不能有任何虚假、夸大或歪曲的信息。
此外,编委会纪要还应该包括编委会任命的职责人、交代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便于编委会成员监督完成工作。
编委会纪要在编委会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作为法学杂志编委会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和反馈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编委会成员更好地理解会议讨论的内容,并依据会议决定做出相应的行动。
此外,编委会纪要也可以成为编委会的记录,可以帮助编委会成员更好地了
解编委会的历史、经验和决定,可以帮助编委会成员更好地识别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编委会的效率和水平。
法学杂志编委会纪要是编委会工作的重要文件,可以保证编委会的可靠、准确和公正,可以帮助编委会成员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只有准确、客观、全面的编委会纪要,才能帮助编委会成员更好地完成工作,推动法学杂志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法学院召开《法学家》杂志编委会成立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
9月3日上午,《法学家》杂志编委会成立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601报告厅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教授,我院院长韩教授,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教授,副院长刘教授、胡教授以及《法学家》杂志编委会委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胡教授主持。
编委会副主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教授宣布了《法学家》杂志副主编调整决定、成立编委会的决定及编委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教授首先致辞,他对编委会的成立和当选的编委会委员表示祝贺,王教授回忆了《法学家》杂志的办刊历史,对《法学家》近几年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希望《法学家》杂志坚持办刊宗旨,严把用稿质量关,再上新台阶,争取把杂志办成同类期刊中的佼佼者。
《法学家》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主编史际春教授在发言中称赞新的编委会成员阵容强大,杂志将以此为契机,更上一个台阶。
史际春教授说,人民大学法学院作为国内一流的法学院,要办出一流的学术期刊,因此杂志要登载学术界公认的好文章,并以此获得同行公认的品牌和口碑,要有不计个人得失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杜绝人情稿、关系稿,提升杂志的品牌认知度。
史际春教授介绍了杂志近来在提升质量上所做的一些工作,一是完善规章制度;二是严格遵守审稿制度,所有稿件一律进入审稿流程;三是引入网上审稿平台系统,高效审稿;四是以杂志用稿的引用率作为对责任编辑工作成绩的评价手段;五是跟国际惯例接轨,为作者印刷单行本;六是策划发行英文版。
史际春教授最后说,杂志社全体同仁积极付出,有信心把杂志办得更好。
随后,编委会委员献言献策,对如何提升杂志质量积极发言。
戴玉忠教授建议杂志的用稿既要有理论性很强的东西,又要兼顾实务部门的需要。
杨立新教授针对学术界研究方法的转变对杂志的用稿提出了建议。
刘春田教授认为《法学家》要高标准定位,坚持办刊特色。
江伟教授提出编委会委员要为杂志做些具体的事情。
王作富教授提出用稿要关注中国实践。
朱景文教授认为用稿要具有学术沉淀,要有客观、公正、科学地评判标准。
刘明祥教授建议靠严格的制度来提高用稿质量。
刘文华教授认为用稿要有开放性,办刊也要具有开放的眼光,要关注国外的研究成果。
叶秋华教授建议组稿要主动,责任编辑要针对一些热点问题主动性地约稿。
马小红教授认为用稿应该多关注基础学科。
张新宝教授对《法学家》杂志发展的优劣势作了评价,希望杂志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最后,编委会主任、院长韩大元教授作了总结发言。
他说,成立编委会是希望我院的老师更多的关注《法学家》杂志,引导我院更多的知名学者参与到《法学家》的工作中,争取把《法学家》办成国内一流的刊物。
杂志要体现学术性、思想性,要把好稿件质量关,要办成学术界认可的高质量的刊物。
最后,韩大元院长感谢编委会委员对《法学家》的支持,希望各位委员老师为杂志推荐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最优秀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