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藩属制度概述

合集下载

华夷观的主要内容

华夷观的主要内容

华夷观的主要内容华夷观是一种中国古代思想观念,它主要涉及中华民族与外族之间的关系和道德标准。

华夷观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且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华夷观的起源、含义、演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起源华夷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诸多小国和诸侯正处于割据混战的局面。

齐国的孟子和宋国的荀子是华夷观的早期倡导者。

他们认为,中原文明充满道德伦理,而外族则被视为蛮夷,道德水平低下。

由此,观念产生了种族、文化和道德上的优越感。

含义华夷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下大同”,即世界应该由华夏文化统一,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层面上。

根据华夷观的观点,只有中原文明才是真正的人文文明,其他民族则低下、野蛮,需要接受和学习中原文化,从而逐渐融入中原文明圈。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夷观的概念在历史的演变中发生了变化。

在中国古代,华夷观逐渐演变为官方的政治策略和思想控制工具。

汉代时期,华夷观成为了中国的统一意识形态,通过将中原文化推广到边疆地区,以巩固中央政权。

随着中国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华夷观的概念变得更加宽泛,不仅是对外族的敌对态度,也包括了与外族的交往、合作和共存。

影响华夷观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刻影响了中国对外交往的态度。

在华夷观的指导下,中国统治者经常采取征战的手段,将外族视为野蛮人,选择武力侵略和吸收他们,以致于在后来的历史中,中国对外扩张并形成巨大帝国。

此外,华夷观也对中国社会的道德标准产生了影响,将中原文明视为高尚的道德准则,而将外族文化视为低劣的行为方式。

然而,华夷观也不断面临着批评和挑战。

一些思想家和学者开始质疑华夷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应该追求平等与共存,而不是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他人。

这种挑战使得华夷观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体系中逐渐失去了地位。

总结华夷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观念,涉及中华民族与外族之间的关系和道德准则。

从起源、含义、演变和影响来看,华夷观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

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

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历史文化旅游学院08(1)班王玮040801033【摘要】华夷秩序是中国古代君主建立的传统的国际关系体系,而宗藩关系则是华夷秩序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明洪武年间,琉球王国接受大明王朝的册封,称臣入贡,宗藩关系正式建立。

明清时期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琉球进行了有益的交流。

清朝末年,随着传统的华夷秩序的解体,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也随着日本吞并琉球而不复存在。

【关键词】:华夷秩序宗藩关系琉球中国日本华夷秩序谈到琉球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不得不谈及的一个问题,便是中国古代的“华夷秩序”。

华夷秩序是在古代世界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个有理念、有原则和有着自身一套比较完备体制的国家关系体系。

朱元璋曾说,“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属内以制夷狄,夷狄属外以奉中国”,则是对华夷秩序论的体现。

华夷秩序的内涵是:“以中华帝国为中心,在中国封建皇权的约束和保护下,建立国际和平局面;在中华封建文明的影响与制约下,促进各国的进步与繁荣。

”【1】朝贡贸易是华夷秩序的经济制度体现,宗藩政治是华夷秩序的政治制度体现。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中国与琉球的贸易往来,可追溯到隋朝以前;而中国与琉球的官方交往,最早是在隋代,那时还主要以战争形式为主。

唐宋时期,两国的官方交往未有新的进展。

元朝时期,才有了进一步接触。

1372年,中国与琉球建立正式的邦交关系;直至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中国与琉球友好交往长达500年。

琉球,位于日本九州与中国台湾省之间的琉球群岛,面积460。

平方公里,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厉史上的琉球王国。

历史上的琉球王国,原有岛屿36个,其中北部9岛,中部11岛,西南部16岛。

对流球王国的称谓,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初是隋朝时期,根据琉球群岛的形状,命名为“流虬”,后来有又有“流求、流球、”等称谓,直到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才正式确定为“琉球”并沿用至今。

琉球王国的历史,大致分为村落时代、按司时代和王统时代。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辩作者:赖作卿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一个是“中体西用”,另一个是“和魂洋才”,两者都是实用主义口号,仅在字面上找差别是很不够的。

如果从两个运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教育基础,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进一步辩析“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也许有些新的收获。

本文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1.社会文化背景比较进入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幕府(指德川幕府1603—1867年)是封建专制王朝。

在幕府统治下,幕府将军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天皇没有实权,仅具有传统的精神权威。

除将军的直属领地外,幕府又把全国将近3/4的土地分给二百几十个“大名”。

“大名”割据一方,其领地称为“藩国”。

以幕府将军为首的大小封建领主,为了从农民身上榨取更多的年贡,千方百计把农民束缚在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农村。

经济上落后闭塞,政治上封建割据,这是德川幕府体制的主要特征。

对外交流方面,德川幕府从1603年起连续五次发布“锁国令”。

从此,岛国日本对世界垂下了“锁国”帷幕长达二百余年。

“锁国”政府的精神支柱是“华夷”思想。

自名“神州”,“皇国”,除了崇拜中国之外,视异国为“夷狄”,“黠虏”。

而这种“华夷”思想本是中国儒家的传统观念,即所谓“夷不乱华”,“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德川幕府把儒家的朱子说作为官方哲学,“华夷”思想成了其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

然而,“锁国”并不是绝对的。

官方允许长崎作为一个通航的港口,与中国、荷兰商人来往,1811年,德川幕府在天文台内设置专门的翻译机构,把西方书籍译为日语,内容十分广泛,是规模最大的教授和研究西学的机构。

另外,先进的日本知识分子透过“锁国”的厚重帷幕,利用一切缝隙吮吸西方传来的新风。

特别是由荷兰传来的西方文化,得到了较大的传播。

前野良泽(1723—1803年)与杉田玄白(1733—1817年)从荷兰语翻译人体解剖学著作《解体新书》(1744年)标志兰学在日本形成。

宗藩关系与历史教学

宗藩关系与历史教学

宗藩关系与历史教学宗藩关系是历史上存在于中国与其周边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其基础是华夷秩序,即以中国为“华”、周边国家为“夷”的世界观,以及内含的礼的秩序。

在历史教学中,宗藩关系可以被视为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重要方面。

首先,历史教学中可以介绍宗藩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宗藩关系始于中国的封建社会,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文化的传播,周边国家主动与中国建立宗藩关系,以寻求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支持与保护。

同时,中国也通过册封周边国家的国王、赐予朝贡等方式,巩固和扩大了其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其次,历史教学中可以分析宗藩关系的内涵和特点。

宗藩关系主要包括册封、朝贡、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册封是指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国王进行册封,确认其统治地位;朝贡是指周边国家向中国进贡,表示对中国的臣服和忠诚;贸易是指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则是指双方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历史教学中还可以探讨宗藩关系的实质和影响。

宗藩关系的实质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国际关系,中国作为宗主国享有对藩属国的支配权。

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但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经济负担和政治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藩关系逐渐瓦解,一些周边国家开始寻求独立和自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最后,历史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宗藩关系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启示和借鉴。

尽管宗藩关系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对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例如,宗藩关系中的平等、尊重和互利原则仍然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宗藩关系中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也有助于促进当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综上所述,宗藩关系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介绍宗藩关系的形成、发展、内涵、特点和实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演变,以及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

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

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
宝成关;田毅鹏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2()1
【摘要】从“长时段”角度,可将晚清华夷观念解体崩溃的过程分为“松动期”、“解体期”、“开始崩溃”和“最后崩溃”四个时期。

甲午战争的惨败以及最后一个藩属国的丧失,标志着晚清华夷观念开始走向“崩溃”;而义和团运动时期,在民族空前危机的形势下,虽然传统的华夷观念重新走向“炽烈”,但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晚清华夷观念宣告“最后崩溃”。

【总页数】7页(P79-85)
【关键词】晚清;庚子事变;华夷观念;儒家思想;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甲午战争【作者】宝成关;田毅鹏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2.07
【相关文献】
1.传统华夷观的崩溃——甲午战后中国社会思想小议 [J], 王惠
2.试论天朝上国观念在晚清的崩溃 [J], 于纯海
3.庚子赔款与晚清财政的崩溃 [J], 梁义群
4.甲午战争与华夷观念的崩溃 [J], 田毅鹏
5.晚清士大夫对华夷观念的突破与近代爱国主义 [J], 任复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末传统宗藩关系瓦解的过程

清末传统宗藩关系瓦解的过程

清末传统宗藩关系瓦解的过程作者:李京礼来源:《卷宗》2018年第13期摘要:中国古代以中原王朝为核心与周边国家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华夷秩序”,华夷秩序又称为传统宗藩关系。

清朝时期与周边二十多个国家保持着宗藩关系。

传统宗藩关系在清末的时候逐渐瓦解。

本文主要论述宗藩关系瓦解的过程。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是宗藩关系的初步动摇,1885年法国强迫清政府放弃越南的宗主权,这是清末宗藩关系的进一步瓦解,1895年《马关条约》确认朝鲜“独立”,使得以清朝为核心的传统宗藩关系最终瓦解。

关键词:宗藩关系;清朝;琉球;越南;朝鲜宗藩关系,也称为华夷秩序、朝贡册封关系。

其是古代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建立的严密的体系,李大龙先生提出:“(宗藩)一词并非古代用来指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而是仅仅指皇家宗室受封诸主,从未指周边国家和地区。

”彭敏指出,在明代传统宗藩关系分为典型朝贡国、一般朝贡国和象征性朝贡国。

清朝入关以后取代了明朝在华夷秩序中的地位,朝贡国基本相同。

所以本文在论述传统宗藩关系瓦解过程时,以典型朝贡国朝鲜、琉球、越南为例来论述传统宗藩关系瓦解的过程。

一、传统宗藩关系的初步动摇传统关系的初步动摇是1897年日本吞并琉球为标志性事件。

琉球自洪武年以来与明朝建立朝贡关系,到1879年中琉朝贡关系瓦解,双方共经历了五百多年的交往。

中琉朝贡关系的瓦解给清、琉、日三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琉球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中是隋朝,“隋大业元年,海师何蛮等奏报……当时朱宽至琉球国涛间,间地形如虬龙浮水中,故名流虬”这就是琉球得名的由来。

这也是琉球首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中。

到了明朝琉球与中原王朝才正式建立传统的宗藩关系,成为华夷秩序中的一员。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时,琉球国一分为三,分别为中山王、山南王和山北王。

洪武十八年三王共同朝贡明朝。

琉球于1492年被实力最强的中山王统一。

清朝取代明朝后,琉球快速向清朝朝贡以求其庇护,1879年最终双方朝贡关系结束。

华夷天下观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

华夷天下观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
与现代国际关系的对比
华夷天下观与现代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理论、文明对话等理念具有相似之处,但在对待 文化差异和文明交流方面,华夷天下观具有更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总结
华夷天下观作为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对于研究东亚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在当今世界,我们仍然可以从华夷天下观中汲取智慧,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和 平、包容、繁荣的世界。
华夷天下观强调各国主权 的神圣不可侵犯,主张各 国在相互交往中尊重对方 的主权。
平等原则
无论国家大小、强弱,都 应在国际关系中受到平等 对待,这是华夷天下观的 重要原则。
和平共处
尊重各国主权和平等,是 实现区域和平共处、共同 繁荣的重要基础。
03
华夷天下观在东亚各国的实践
中国:以华夏文化为基石的外交政策
历史认知
华夷天下观有助于东亚各国在历史认知上达成共识,共同承认和 尊重彼此的历史文化传统。
和解与合作
在共识的基础上,东亚各国可以进一步推动和解与合作,减少历 史遗留争端,共同推动区域和平与发展。
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
通过深入挖掘华夷天下观的现代价值,东亚各国可以共同构建区 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繁荣与进步。
历史背景
华夷天下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随着历史演进和文化交流,逐渐发展 成为东亚地区共同的国际理念。这一理念在历史上对于东亚各国的外交关系、 文化交流以及世界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夷天下观在东亚的影响
政治影响
华夷天下观影响了东亚各国的政 治制度和外交政策,强调君主应 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尊重各国
05
结论与展望
华夷天下观的历史贡献与现代价值
历史贡献
01
02
• 促进了东亚地区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 ,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国际体系。

浅谈中国古代藩属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藩属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藩属制度摘要:藩属体制这一课题纵贯中国历史,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有必要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分层分类研究。

藩属制度属于国家整体范畴,藩属是历代王朝地方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

藩属制度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

藩属具有三个组成部分。

藩属制度也与睦邻政策有很密切的联系。

中国的藩属制度绝不等同殖民制度。

中国古代藩属制度下的地方自治与民族自治有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古代藩属发展阶段藩属的组成部分睦邻政策殖民制度地方自治与民族自治前言藩属作为藩国和属国的合称,最早见于西汉的文献记载。

藩国,《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载: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在诏书中说道:“高皇帝亲表功德,建立诸侯,幽王、悼惠王绝无后,孝文皇帝哀怜加惠,王幽王子遂、悼惠王子卬等,令奉其先王宗庙,为汉藩国。

”“藩”字本义为篱笆。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旨在说明封建亲戚所建立的封国,是作为藩卫周王室的屏障。

属国,《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霍去病大败匈奴后,汉王朝“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

《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颜师古注中解释道:“不改其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号属国。

”(一)中国古代的藩属与藩属制度的五大发展阶段中国古代的藩属与藩属制度,从西周至明清经历了形成、确立、创新、强化和完备等五个发展阶段。

1、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形成从历史上看,西汉的藩国与属国是由西周的“封国”与“服国”演变而来的。

中国古代藩属与藩属制度的雏形,见于西周的封国、服国与分封制度之中。

西周的分封、分封制度以及春秋战国的采邑制度、封君制度,它与两汉以后的藩属、藩属制度在诸多方面有相似的情形。

西周的封国以及“服国”,与两汉以后的藩国、属国有着相同的性质,都属于国家政体的研究范畴。

①纵观西周封国的性质,它作为周王朝在边陲地区的政权机关,与周王朝在王畿地区的地方行政机关乡、遂,构成了周王朝地方最高政权的两类构成形式。

藩属体系的名词解释

藩属体系的名词解释

藩属体系的名词解释藩属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特定的政治和行政体系,它是一种由中央政府掌控的地方行政管理模式。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藩属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中央政府维护统一和稳定。

藩属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

藩属体系的起源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当时,周王朝采取了分封制,将国家分割成各个封国,由王族的亲戚统治。

这些封国相当于后来的藩国,它们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仍然受到周王朝的控制。

这种封建制度有助于巩固王权,遏制当地诸侯的势力,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藩属体系逐渐发展壮大。

在秦朝时期,中央政权变得更加集中,对藩国的控制也更加严格。

秦始皇通过削弱贵族的力量,中央化了政权,并直接管理各个封国。

这种中央集权的改革导致了藩属体系的衰落。

然而,汉朝的建立重新恢复了藩属体系。

汉朝的刘邦采取了一种相对灵活的封建政策,允许封国的王侯维持一定的自治权。

藩国的王侯还有可能得到朝廷的封号、官爵和特权。

这样的政策有效地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使得藩属体系在汉朝得到巩固。

随着政权更迭和地方势力的崛起,藩属体系又经历了新的变革。

在南朝宋时期,世袭封爵被推行,这使得藩属体系更具固定性。

各个封国的王公世袭,终于导致了藩国地位的永久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了中央政权的统一。

唐朝时期,藩王的地位更加尊贵,他们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和军事权力。

这些藩王甚至可以自己发布法令和决策。

藩国的军队也归藩王直接统领。

然而,这种权力的过分集中导致了分裂的倾向,最终推动了唐朝的分裂和灭亡。

宋朝时期,藩属体系进一步演变,成为一个更加细致和复杂的体系。

藩国的王侯职务逐渐变得荣誉化,而实际的政治和行政权力大多由中央政府行使。

各个藩国主要负责地方行政和经济发展的管理。

到了明朝时期,藩属体系的作用逐渐式微。

明朝采取了更加集中的行政管理模式,通过设立直辖州来取代藩国。

然而,藩属体系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存在,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总结起来,藩属体系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政治和行政管理模式。

华夷思想对东亚文化影响

华夷思想对东亚文化影响

华夷思想对东亚文化的影响摘要:华夷思想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传统政治文化,在东亚有着深层的基础。

华夷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其对东亚文化的深影响。

主题词:华夷思想东亚文化影响华夷思想是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传统的政治文化,起源于以“华夏文化优越论”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华夷观念,并影响了“华夷秩序”体系的东亚诸国以自我中心,逐步形成民族的文化自我评价标准和处理对外关系原则,是传统上对自我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的思想模式。

华夷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地域特征性因素及其深刻的内涵,决定了其对东亚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华夷思想形成的历史的必然性先秦以来,率先进入农业文明的华夏族,在与周边处于游牧乃至狩猎文明的其他族群交往中,由于文明发达程度高于其他族群而产生了一种优越感,从而萌发了“华夷”分野的观念,认为自己生息繁衍的地区是世界的中心。

汉代进入了中华古代文明繁荣富强的第一个高峰,高度发达的中华文化随着陆海对外通道的开辟而传播四方,两汉王朝将“华夷”观念作为对外交往的原则,以中国为核心,以“华夷秩序”为指导思想的东亚古代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并初具规模。

隋朝结吏了中国长期的战乱与分裂割据而重新统一后,随着李唐王朝的建立,中华文明进入了辉煌璀璨的第二个历史高峰。

大唐帝国是古代东亚乃至全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发达,国力最强盛的封建帝国。

它对亚欧大陆上的各个国家和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因此众多国家钦羡大唐的文明富强,纷纷遣使来朝,与唐朝进行政治交往、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加入“华夷秩序”体系。

以中华帝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在唐代得到了长足发展。

两宋王朝经济、科技高度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南移,对外交往也在东南方向得到扩展,使“华夷秩序”得到进一步充实。

明王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扩大了大明帝国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华夷秩序”发展到空前规模。

虽然,曾经是古代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生命力最强的“华夷秩序”,在延续了近2000年后最终因以“天朝大国”自居的中国封建统治者背离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崩溃,但华夷思想已根深蒂固的植于“华夷秩序”的体系,形成了以仁、义、礼、仪为价值标准,把世界分为华夷两极,以“内华外夷”、“贵华贱夷”、“华夷之辨”、“以华变夷”为价值取向的传统对外意识。

绪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

绪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

绪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产生、发展中外不平等条约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进行扩,以与传统的中外关系与西方近代国际关系冲撞的产物。

在它产生之前,清政府对外关系实行的是一种华夷秩序的模式。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中央,称为中国或中土。

中国历代君主自命为“受命于天”的天子,“统驭万方,抚有四海”。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国是天朝上国的至尊地位。

周边民族视为野蛮人,化外之邦,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夷”之称。

华夷秩序的主要容是,宗藩制和朝贡制度。

周边国家藩属国君主即位,须得到中华帝国的敕封,并定期或不定期派人朝贡。

明朝,华夷秩序完全形成,向明朝朝贡的藩属国有123个。

清代时,实行“贡市分流”,将与清政府发生关系的国家分为两类。

一类是具有朝贡义务的“属国”,另一类是只有通商往来的“外国”,即互市国。

远隔重洋的西方国家都属于此类。

华夷秩序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资本主义的“世界国家秩序”与中国的华夷秩序发生了严重冲撞。

资本主义的“世界国家秩序”表达了近代国家关系,提出了国家主权平等等观念,但其具有强烈的扩性质。

采取进攻姿态,不惜任何手段打破华夷秩序,将中国纳入它们的“世界国家秩序”中。

西方列强通过战争等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条约特权,从而形成了不平等条约体系和条约制度。

(一)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战后,中英于1842年8月29日订立了近代中外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

1844年中美中法条约。

这些条约被称为中外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中外关系从此开始出现了根本性变化。

通过这些条约,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自由雇募、最惠国待遇等权利,条约制度在中国开始建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但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生,还未获得稳固的地位,适用围还有很大局限。

宗主国与藩属国

宗主国与藩属国

宗主国与藩属国藩属国制度是古代中国强大王朝的主要外交手段,藩属国王必须臣服于中国皇帝,服从中国政治模式的影响和管理,同时中国也可以保护他们的领土完整,这是中国人骄傲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中国人认为自己拥有最高的权利,是真正的文明,唯一的世界中心!自古以来,东亚世界是以中国各大朝代为宗主,周边国家为属国的华夷朝贡国际体制。

到了19世纪初期,东方世界的国际关系,就是以清朝为中心,朝鲜、琉球、暹罗、苏禄、南掌、缅甸、越南等国为属国的宗属关系,也可以叫做朝贡及册封关系册封体制,是传承了上千年的东方国际秩序。

这种体制,形成于商周时期的天子分封制。

一开始,天子的政治控制力非常有限,东方大陆的大多数土地都由天子分封给世袭的诸侯来统治。

随着天子统治地域的扩大,尤其是秦朝以后,天子的直接统治区域已经相当于现在中国的内陆(除东北、西藏、新疆和长城以北的内陆地区)。

然而,天子的恩威,仍然要继续扩大,这样,邻近内陆的各个部落为了自身的生存,纷纷主动归附天朝。

天子便满足了各部落的要求,没有继续扩张,而是把那里的土地分封给了这些部落首领,封他们为该地的国王。

得到天朝皇帝恩准的国王,才是符合东方国际体系的真正的国王。

该部落也变成了天朝的属国,要遵循朝贡之礼。

同时,天朝也需承担起了保护该属国的责任。

册封体制由此正式形成。

册封体制,也可以称为朝贡关系,是以宗主国(a suzerain State)和属国(a tributary State)两方面构成。

宗主国是上国,君主是皇帝,也是东方世界唯一的皇帝,各国国王或君主都须臣服于皇帝的统治,整个东方世界都是皇帝的天下。

宗主国与属国是上下关系,属国之间则是平等关系。

这种国际体系与近代西方与当代流行的国家平等论是相悖的。

然而,虽然是上下关系,但却不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这与西方所谓的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是有很大区别。

接下来看一下属国的划分。

按照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属国的地位都是相同的。

“华夷之辨”观念的传承:明代羁縻政策形成及分析

“华夷之辨”观念的传承:明代羁縻政策形成及分析

“华夷之辨”观念的传承:明代羁縻政策形成及分析最早形成于西周时期的“华夷之辨”观念,一直以为都被不少人误解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阻碍了各民族的友好互处与融合,其实这种误解更多来源于“以今代古”的错位解读,“华夷之辨”作为特定时期的政治思想,客观上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在当时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不能以偏概全片面的对其作出一无是处的定义。

自西周以来的“华夷之辨”观念简述由于华夏、汉民族长期以来居住在地理环境优越的黄河、长江流域地带,拥有了相对发达且固定的农业经济,创造了先进的文明体系,而周边民族因为经济模式与文化落后的原因,与华夏民族的生活习俗及文化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性。

农耕文明为了有效的解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相处问题,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逐渐形成了“华夷之辨”的政治观念。

但是“华夷之辨”从形成之初就并非是狭隘的排外主义思想,而是特定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生活习俗及文化的群体,在短时间内难以相互达到文化融合,避免文化冲突的一种特殊处理思想,这种思想其本质上是具有和平相处的倾向性的,而并非是从文化侵略或者资源掠夺的角度出发的。

如东汉名经学家何休在《左传》注释中讲:“王者不治夷狄,录戎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

”这句话从客观上体现了当时华夏对于夷狄方面的包容性,不强求夷狄接受华夏文明,但是对待愿意主动融入华夏文明的夷狄也并不恶意排斥。

游牧文明北宋经学家胡安国同样在为《春秋》做注中提到:“内中国而外四夷,使之各安其所也。

”同样阐述了汉民族对于周边民族并无强烈的扩张侵略倾向,只是期望能够各族遵循各族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和平共处,彼此相安无事罢了。

历代华夏、汉族政权在“华夷之辨”的观念下衍生了对周边夷狄宽松的怀柔制度—“羁縻政策”,在夷狄不主动侵犯中原王朝的情况下,对其以金钱利益进行安抚,使之安分守己能够和平相处即可,并不追求对其土地、资源的窥觊,这也体现出了华夏、汉民族遵循“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的基本思想。

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对清朝“华夷”体制的冲击

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对清朝“华夷”体制的冲击

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对清朝“华夷”体制的冲击2022-10-01 发表于山东一、“华夷”“夷夏”之外交思想以及英国的进入“华夷之辩”“夷夏之防”这种对外关系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重要思想。

在传统的儒家政治学说中,缺少西方世界所定义的“平等国家”的概念,强调的是上尊下卑的礼治。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中,虽有群雄并立的格局,但一般皆自称正统,即要有一个统领“天下”的核心政权。

而其他政权被视为“属国”或“藩属”,强调“汉贼不两立”[1](74),由此传统演化到清朝的对外体制,坚决遵守“夷夏之大防”的“天朝上国”思想。

按照清朝的规定,来广州的外国商人,只许与清政府指定的行商作交易,而不准另觅贸易伙伴,也不得与清政府官员打交道,一切经由行商转禀。

这种规定的目的,一是隔绝外国人与一般中国人的联系,以防“里通外国”;二是保持“天朝”的颜面,清朝官员可免于“低下”地与“蛮夷”接触[2](104)。

清政府认为其周围国家与自己的关系都是朝贡关系,根本不承认与之平等的国家的存在。

而18—19世纪,西方国家开始发生大变革,经济迅猛发展,英国尤其占居首位。

国家之间的贸易交往关系十分频繁,国家之间的交往自然频繁起来,不止在商业贸易方面有了共同认同的制度,国家政府之间的交往也更加体系化。

在与中国贸易中,英国虽然领先于其他国家,且获利丰厚,但它在贸易活动中处处受到中国政府的限制。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贸易事项都是经过“大班”(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代表的称呼)与广州的行商进行贸易协商,清政府官员从不直接与其交涉。

另外在马戛尔尼使团出访中国之前,英人常常因为财产关系与华商纠缠不清。

而最让英国人不满意的一点是,清政府长久受到“中国为天下中心”的传统思想的影响,高傲自大,视除自己以外的国家与人为“夷类”,使英人认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平等礼遇,英国政府希望得到平等待遇。

清政府为何具有如此“自信”的“华夷”观念,部分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优越感和外传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水平并不低于西方。

清代中亚藩属体制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清代中亚藩属体制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清代中亚藩属体制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清代中亚藩属体制是指清代中亚地区管理体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在于清朝对中亚地区进行统治的方式和制度。

这一体制建立在清代对中亚地区的征服和统治基础之上,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制度特点。

本文将从清代中亚地区征服过程、藩属体制的建立以及其特点分析三个方面,对清代中亚藩属体制进行深入探讨。

一、清代中亚地区的征服过程清代中亚地区的征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在清朝建立之初,中亚地区仍然由锡尔克族以及其他一些游牧民族统治。

清朝于17世纪开始向中亚地区进行扩张,并于18世纪初期正式将中亚地区纳入版图。

在这一过程中,清朝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武力征服、政治谋略和外交手段,逐步将中亚地区纳入其统治之下。

最终,清代中亚地区的征服完成后,清朝开始建立起对该地区的管理体制。

二、清代中亚藩属体制的建立清朝设置了专门负责管理中亚地区的官员。

这些官员在当地行使清朝的统治权力,管理当地政治、经济和军事事务。

清朝还规定了对中亚地区的赋税和赋役制度,以保证对当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

清朝在中亚地区设立了边疆重镇和军事屯田。

这些重镇和屯田不仅是对当地的政治和军事控制点,也是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点。

通过在中亚地区进行军事屯田,清朝不仅增强了对当地的实际控制力,也为当地的军事防卫和资源开发提供了保障。

清朝还对中亚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移民政策。

清朝通过对外移民和对当地民族的控制,逐步改变了中亚地区的民族结构,并将中亚地区纳入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范围之内。

通过这些方式,清朝在中亚地区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确保了对该地区的充分控制和利用。

清代中亚藩属体制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体现了清朝对中亚地区的一种特殊管理模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藩属体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管理中亚地区的过程中,清朝并没有完全割断中亚地区原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而是在保持当地宗主国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调整。

这种灵活性使清朝在边疆地区实现了统治的也能够保持当地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

华夷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藩属制度概述

华夷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藩属制度概述

华夷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藩属制度概述[摘要]早在战国后期,箕子朝鲜向燕国纳表称臣,中国就出现了“藩属制度”的雏形。

秦汉时期中国开始了大统一的时代,慑于对中国国力的畏惧,中国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陆续与中国建立了政治上的藩宗关系,中国的“藩属制度”开始正式确立。

西汉时汉朝派出使者出使西域各国宣扬国力,包括波斯在内的西域各国相继臣服于汉朝。

“藩属制度”开始在中国西部发展起来。

[关键词]华夷思想藩属制度夷夏之防夷夏之辨藩属体制的指导思想是华夷思想,华夷的概念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学者对华夷思想作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对少数民族实行“夷夏之辨”“用夏变夷”的主张。

华夷思想一直到清末,都占据着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思想的主导地位。

在汉代以前,中国周边各国与中国,多只是臣服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藩属制度”体系。

汉武帝时董仲舒等人通过论述儒学对“夷夏之辨”作了较全面阐述,“藩属制度”才日渐成熟。

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逐步冲淡了“藩属制度”的指导思想中的“夷夏之防”“夷夏之辨”的内容。

宋朝时“夷夏之防”开始衰落,“藩属制度”也十分混乱,出现了汉藩属与夷的现象。

明代后,官方明确的否定了“夷夏之辨”思想,作为宗主国,明朝开始对各藩属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进行直接的干预。

清代延续了明朝的对外政策,清朝统治者不仅接受周边邻国的藩属请求,还直接指挥藩属国的行政,使中国在各藩属国的的影响达到顶峰。

汉朝对藩属均实行“朝贡册封”的政策,对属国的统治也相当松散,只能用“羁縻”二字来概括。

因为生产力的低下,交通的不便,中央政府只能通过遥控和协调的方式施加影响,对藩属国地区很少有具体的统治政策,而且对属国也多以联盟的方式建立联系。

汉代藩属体制将藩属关系分成三类:属国(宗室、王侯的封邑)——都护府(边疆的少数民族代理政权)——臣服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

《清代藩属国》

《清代藩属国》

《清代藩属国》--- 在古中国,有一种独特的外交政策,藩属国政策,即周边各小国,为了本国国防安全,奉我国历朝历代为天朝上国,尊我国历朝历代皇帝为天下共主,在这个范围内,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就是中国皇帝,剩下的各国国主为王,年年进贡,只要没有叛逆之心,天朝必不会兴兵伐之。

时间到了晚清,那个懦弱的晚清,那个列强还没等攻到北京城下,太后携着皇帝就逃到南方“巡视”的晚清,还存在着大约20个属国,有些头脑简单的网友总说,属国有何用?一不是我国领土,二来还骗来不少的赏赐好处,三来拿着我国的虚荣心,让我们当冤大头,呵呵我不禁想笑,这等思想的人都是一些什么人?是一些有奶便是娘,有钱便认干爹的人,人家那些国家无论大小,哪个国主不是人家高贵的王,人家的王放下尊严,放下自主的大权,让他的国家来为另一个国家当子,有的国家还要把国王的儿子,送到天朝来当人质,有的时候不听调遣,还要被废,另立新国主,人家称臣纳贡就是为了骗取点赏赐么?他们不过是因为我国强盛的国力为了自保罢了,也有的是欣赏古中国的制度,文化,礼仪,而全面模仿的,放在那时,我国国民是可以随意进入属国领地,我国也是可以随便的废掉属国的国王而另立新居的,必要时干预其内政,也可随意派遣军队驻扎,敢问他们的王的权利和我国内地的省级官员有何区别?番属国领土除了宗主国不能将自己的国民随意的迁往那里,剩下的和我国自制区有何区别?不过后来这些国家是悲剧的,因为那个腐朽的满清已不是天朝上国了,他没有了力量,他没有了握紧拳头回击的精神,哪怕是为了国家尊严而和敌人拼尽老命的精神,他像一个弱弱的也没有骨气的老者,见到土匪就会尿裤子,为了自己残活下去,眼睁睁的看着别人霍霍他的子民,烧毁了他的房屋,抢占着他的土地,他的子民尚且这样,他的属国。

但是这些藩属国有很大一批还在继续坚持着他们的忠贞,继续迷恋着大清帝国的强盛与伟大,可是最后他们绝大多数都被列强瓜分,抢占为殖民地,而满清这个父母之国,有时连抗议都懒得说,年年的纳贡,岁岁的称臣最后换来的是满清政府的摇头,近代中国被列强欺负是个悲剧,难道他们不更是个悲剧么?(琉球。

十九世纪亚洲的宗藩体系与殖民体系

十九世纪亚洲的宗藩体系与殖民体系

十九世纪亚洲的宗藩体系与殖民体系
吴蓓
【期刊名称】《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15)003
【摘要】19世纪亚洲国际秩序分为两种,一种是宗藩体系,是封建的国家关系.清朝通过在武力征服及继承明代宗藩关系基础上建立了由宗主国清王朝和七个藩邦所组成的东亚华夷秩序;另一种是殖民体系,19世纪中叶,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疯狂扩张,亚洲多数国家先后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列强在亚洲建立起殖民体系.宗藩体系与殖民体系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封建性的君臣依附关系,后者则是占领与被占领、奴役与被奴役、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吴蓓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殖民体系·世界体系
2.朝贡体系、曼陀罗体系与殖民体系的碰撞——以1909年以前的暹罗曼谷王朝为中心的考察
3.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4.十九世纪亚洲的宗藩体系与殖民体系
5.宗藩体系视角下的琉球问题——以清廷的"球案""存球祀"原则为中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夷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藩属制度概述
[摘要]早在战国后期,箕子朝鲜向燕国纳表称臣,中国就出现了“藩属制度”的雏形。

秦汉时期中国开始了大统一的时代,慑于对中国国力的畏惧,中国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陆续与中国建立了政治上的藩宗关系,中国的“藩属制度”开始正式确立。

西汉时汉朝派出使者出使西域各国宣扬国力,包括波斯在内的西域各国相继臣服于汉朝。

“藩属制度”开始在中国西部发展起来。

[关键词]华夷思想藩属制度夷夏之防夷夏之辨
藩属体制的指导思想是华夷思想,华夷的概念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学者对华夷思想作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对少数民族实行“夷夏之辨”“用夏变夷”的主张。

华夷思想一直到清末,都占据着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思想的主导地位。

在汉代以前,中国周边各国与中国,多只是臣服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藩属制度”体系。

汉武帝时董仲舒等人通过论述儒学对“夷夏之辨”作了较全面阐述,“藩属制度”才日渐成熟。

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逐步冲淡了“藩属制度”的指导思想中的“夷夏之防”“夷夏之辨”的内容。

宋朝时“夷夏之防”开始衰落,“藩属制度”也十分混乱,出现了汉藩属与夷的现象。

明代后,官方明确的否定了“夷夏之辨”思想,作为宗主国,明朝开始对各藩属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进行直接的干预。

清代延续了明朝的对外政策,清朝统治者不仅接受周边邻国的藩属请求,还直接指挥藩属国的行政,使中国在各藩属国的的影响达到顶峰。

汉朝对藩属均实行“朝贡册封”的政策,对属国的统治也相当松散,只能用“羁縻”二字来概括。

因为生产力的低下,交通的不便,中央政府只能通过遥控和协调的方式施加影响,对藩属国地区很少有具体的统治政策,而且对属国也多以联盟的方式建立联系。

汉代藩属体制将藩属关系分成三类:属国(宗室、王侯的封邑)——都护府(边疆的少数民族代理政权)——臣服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

发展到唐朝,朝廷对藩属国的统治措施逐渐的具体化,主要是得力于唐朝时生产力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加强以及其对周边国家影响力的加大。

宋元时期华夷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其中的“夷夏之防”部分被逐渐的淡化。

“夷狄进至于爵”“大一统”“王者无敌”“王者无外”的思想得到了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中国既而亡矣,岂必中国之人善治哉?圣人有云: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苟有善者,与之可也,从之可也”“天之所与,不在于地而在于人,不在于人而在于道” “庖牺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灌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

”成为少数民族政权宣扬其正统性的标语。

宋元时期的华夷秩序被彻底的打乱,中原各个封建政权互相藩属,藩属的宗主不再只是汉族政权,宋朝当时也向少数民族政权金称臣藩属“臣(赵构)构言:窃以
休兵息民,帝王之大德;体方述职,邦国之永国。

顾惟孤藐之踪,猥荷金存之赐,敢望自竭,仰答殊恩。

事既系于宗祧,理盖昭于誓约。

”藩属制度在明代取得了长足发展,明政府开始对藩属国的内政、外交做出直接的干预,甚至干预过朝鲜、流球、安南的王位继承,这几个国家的国君也均把明朝的“册封”作为法定正统的标志。

明政府对藩属国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朝贡贸易”制度这一途径,“朝贡贸易”不只是一种经济互动也是一种政治往来,各国使臣不仅带来了献给皇帝的珍品,同时也会附上各国国王对皇帝的书面忠臣书,和这些国家遇到棘手问题时向明朝政府征询意见的文书。

明代政府还设有专门的机构“理藩院”“宣政院”来处理与各藩属国和附属少数民族政权的事务。

清王朝统治者因为本身就是“夷人”、“鞑努”,故清朝时期“夷夏之辨”在解释满族人与汉族的关系上,被官方所忌讳。

清帝雍正曾严厉的批驳“从来华夷之说,以夷比禽兽……至卑至陋之见”“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酋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

华夷思想发展到清代,学术界已接受了中国版图内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同出一家的论断,但对于汉文化圈之外的民族国家,“华夷之辨”仍然盛行,清政府的官方文件中曾长期的称欧洲各国国为“澳夷”“狄”“红毛夷”等。

清朝沿用明朝的“朝贡贸易”和“册封”政策对各藩属国进行控制。

在中国古代的藩属制度体系中,西藏的地位最为特殊,不同于一般的藩属国,西藏地方自古就是中国的内属地区。

在唐朝时西藏开始统一,唐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政权通过和亲的方式施加影响,元朝蒙古人直接用武力征服了西藏,还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宣政司”(“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 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负责处理西藏事务。

在西藏地方建有朵思麻宣慰司、朵甘思宣慰司、乌思藏宣慰司三个统治机构,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

明朝时期设“宣政院、理藩院”管理藏区,在藏区设都指挥、宣慰使、招讨使、元帅、万户等官职,并且“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使因其俗,自相役属。

”清代在西藏,由驻藏大臣统辖全西藏的政教事宜,达赖和班禅都“受成于驻藏大臣”。

乾隆时颁布《钦定西藏善后章程》,清朝皇帝开始直接指挥西藏地区的行政、外交和军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