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于(续)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 “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 战》——在
例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在……中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 章》——从
于(续)
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 纳谏》——在
例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 记》——在
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
指曹刿。)(《曹刿论战》) 例句: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
指吴广。)
之(续)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 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 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 记》)
则(续)
6 .表示因果或承接关系。可翻译成“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
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7.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 室铭》)
例句:莲之爱 《爱莲说》
例句: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爱莲 说》
之(续)
(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 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
其(续)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 师的那个人。
例句: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 — —它的,指狼的。
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为——指出下列各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如姬为公子泣。
草木为之含悲。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需根据具体语境,灵活翻译。具体翻译时可译为“演奏” “做”“作为”"成为"等义。 动词。
(二)用作疑问副词
(4)徐公何能及君也?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 "怎么"。
2.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
(三)复音虚词
1. 【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6)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7)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8)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可表示对事物范围、数量、程度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仅”、“才”等
(5)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 "就是"等。
(二)用作代词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
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你”,不能作宾语。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那些”“这” “这些"。
4.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一、虚词的概念与分类在文言文中,虚词是指除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外的一类词类,主要包括助词、语气助词、介词、连词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语义和结构的作用,帮助表达说话人的思想和情感。
1. 助词:助于动态或静态动作动态化,使句子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
2. 语气助词: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情感色彩和语气。
3. 介词:用来表示空间、方向、方式等关系。
4. 连词:连接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起到衔接、转折等作用。
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与意义1. 助词①能:表示“可能”的意思,有可能会发生某事情。
例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离骚》)在这个句子里,“能”表示可以根据天候条件而导致海上航行困难。
②得:表示能够完成某种动作或者达到某种状态。
例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花底·登鹳雀楼》)这句诗中,“得”表示通过在楼上观赏风景能够了解雨中花落的情况。
2. 语气助词①啊:表示感慨、援引事实或确认等。
例如:“燕于飞也,时哉乎!舍昆仑之巅而下者三万六千岁矣!”(《拟刘琨书》)这段话中,“啊”表示对燕子的神奇飞行做出感慨。
②哉: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达一种思考或对事物的震惊、赞美等情感。
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世说新语·任诞篇》)这段话里,“哉”表示对生死的思考,深化了此言论。
3. 介词①於:表示时间、方位、动作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浪淘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词中,“於”表示向、往的意思。
②乎:表示疑问,常用在句末,表达对事物的怀疑或询问。
例如:“今聪者听之若座中人出言也;愚者听之若隔室中人出言也。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这段话里,“乎”表示对前面所说的情况进行确认或呼应。
4. 连词①而:连接并列成分、转折、衔接等。
例如:“秣陵虽好,吾不能老骥美焉。
”(刘禹锡《陋室铭》)这句话中,“而”表示内容上存在一种递进与反差的关系。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1.【而】(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
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3)动词,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语文一轮复习(第10周)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含解析)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
”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
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
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
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
顷之,敕起还府。
贞累启固辞。
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
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
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
”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理解常见文言虚在文中意义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在文中意义用法————————————————————————————————作者:————————————————————————————————日期:2第6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目标:1. 了解高三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2.重点复习“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等。
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考纲解读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分析考试说明,本考点能力层级为B级。
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强调了考查重在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的限制,旨在考查是否具有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并能加以解释虚词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虚词考查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考查四个虚词或一个虚词,与课内的相互比照,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有时也和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分值3分。
2008年江苏卷《考试说明》,常见文言虚词由2007年的12个增至15个,增加了“何、且、若”三个虚词,主要有“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等。
◆知识梳理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
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隐性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课标全国卷不直接命题考查,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一、摆正文言虚词的“个关系”文言虚词题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1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正确率整体上还未达到百分之六十。
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用法与意义的关系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高考试卷中虚词题“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二)常见与特殊的关系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
因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试卷的考查实际来看,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漫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三)寻同与析异的关系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句位相同,词性不同;词性相同,作用不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8.与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1.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2.连词,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3.连词,和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4.介词,和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 5.动词,给 志! 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6.动词,结交、亲附 7.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7.动词,赞许 8.蹇叔之子与师。 8.动词,参加 9.然则废衅钟与? 9.通“欤” 10.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10.和„„相比
1.而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吾尝跂而望矣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余闻而愈悲 6.扣弦而歌之 7.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 威之所劫 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 1.连词,表假设 2.连词,表修饰 3.连词,表递进 4.连词,表并列 5.连词,表承接 6.连词,表修饰 7.连词,表假设 8.连词,表转折 9.代词,你的
14.因
1.于今会无因 2.蒙故业,因遗策。 1.名词,理由、原因、机会 2.动词,沿袭、施加 3.副词,于是、就 4.凭借 5.趁机
3.相如因持璧却立。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5.因击沛公于坐。
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通过、经由
7.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7.由于
15.则
1.欲速则不达。 2.入则孝,出则悌。 1.表转折,却、反而 2.表并列,就„就„
②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 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 “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东山》) ③“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 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蜀道难》) ④“乎”和“哉”处于对应位臵,由“哉”是表感叹的语 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至如”等。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 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 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专题十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 义和用法
◎考纲阐释◎
考纲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内容 能力层级:B 级(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以考纲列出的“而、何、乎、乃、其、 且、 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 个常 见文言虚词为重点。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是指对阅读 考纲 材料中出现的文言虚词能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其用法和意 阐释 义,并能加以解释。“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在词典中的词 条 义而言的。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 语 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考点 考纲要求掌握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见本书的附 分布 录四)
(2)全部选自材料:从阅读材料中选出 8 个句子,编成 4 组,
选出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或相同)的一组,一道题考 4 个虚词 (2007~2011 年试题)。 (3)选出阅读材料中 4 个含有相同虚词的句子,判断含义和 用法相同的两句,一道题考一个虚词。
附:2004~2011年广东高考“常见文言虚词”考查情况一 览表
)有
)
)日参省乎己,非 )后行,
)思也。三思而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因、于、与、则、者、之)十二、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译文:无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
②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译文:所以凡是要做事就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改革制度的人要根据时势而变通!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打战的人会根据形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引导。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2.依靠,凭借。
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译文:又凭借丰厚的钱财贿赂(在怀王手下)当权的大臣靳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3.表条件,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译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译文:顺着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译文:秦国趁着胜利的机会,宰割天下的土地,分裂各国的河山。
4.表方法。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二)连词1.表原因。
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译文:由于(因为)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罚不当。
(二)副词。
表承接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译文: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
③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
(《段太尉逸事状》)译文:(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④因招樊哙出(《鸿门宴》)译文:于是招樊哙出来。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纲”解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其二:“在文中”: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2、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题型设计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代词:①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②指示代词——之、其、或、然;③疑问代词——安、焉、何;副词:①范围副词——则、犹②时间副词——既、已、且③语气副词——其、何、遂介词:于、以、为、因、乎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1兼词:诸、焉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3复音虚词:于是、无论等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1连词: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目的,修饰难点:”而”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相似的两项,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饰关系还是顺承关系,是较难分辨;2代词:①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②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3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后才,方才;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既而不久,一会儿;2.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1疑问代词2疑问副词3复合虚词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何乃译为“怎能”;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3.乎1语气词:表疑问语气或反问;吗、呢;2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比、跟;3形容词、副词词尾4.于1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①在;②向、跟、同;③对、对于;④到、自、从;⑤给、由于;⑥比;⑦被;2复合虚词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见……于表示被动;5.乃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1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你的;2副词:就、就是、正是;3连词:①于是、就、这才、才;②却、竟、反而、只;4复合虚词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乃尔译为“这样”;6.其1 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他她、它们的; ②指示代词;那,那里,其中的;2 副词:①表揣测、测度语气;大概、恐怕;②表劝勉、期望、命令、祈使语气;可要、还要;③表反问语气;难道;3 连词:①表假设;假如、如果;②表选择;或者、还是;4助词用法: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5复合虚词何其译为“多么”;7、且1副词; ①将、将要;②暂且、姑且;2连词:①表并列;一边……一边……②表递进;而且,并且;③表让步;尚且、还、况且;8.若1代词; 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②指示代词;这、这样;2连词:①表假设;如果; ②表选择;或、或者;3复合虚词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若何怎么样;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另:动词;实词像,好像;9.所1助词; ①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②“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2复合虚词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所谓所说的;所在1.到处;2.所在之处,处所;10.为1介词; ①替、给;②对、向;③为了、为着;④因为、由于;wèi⑤被wéi;2语气助词: wéi 呢;用在疑问句末,表反问或感叹;另:动词;实词①做②成为③担任④是⑤认为11.焉1代词; ①他它,他它们;②表疑问;什么、怎么、哪里;2助词:①句末语气助词;②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3兼词;①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知识联想:兼词“诸”——是“之于”的意思难点:焉用在句末作代词,语气助词或兼词时,有时会混淆;要根据具体语境判别;12.也1语气助词:①表判断语气,一般可不译;②表肯定语气,可不译或译为“了”;③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④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⑤表句中停顿,舒缓语气,不译;2复合虚词……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也欤表疑问,相当“么”;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13. 以1介词:①把、拿;②用;③凭借、靠;④凭……身份; ⑤因、由于;⑥按照、依据;⑦在、从;⑧和、跟;2连词:①表并列或递进关系;又、并且、而且、不译;②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或不译;③表修饰关系,“地”或不译;④表目的关系;来、用来、以致; ⑤表因果关系;因为;3副词:通“已”;已经、太、甚;4复合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14.因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 1名词:原因;2动词:①依靠;②沿袭;3副词:于是、就、便;4介词:①依照、根据;②趁着、趁机;③凭借;④通过、经由; ⑤由于、因为;15.则本义阐析:金文“则”字的左半部分,原先是个“鼎”字; 在古代,鼎可以象征国家政权和帝王之位,所以上古时多将刑书、法律刻在或铸在鼎上,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由此可以懂得“则”字有“规范”、“准则”之意;另外:“则”字的“准则”义可引申为“规章”、“规程”,而规章条文是分项分条的,因此“则”字能表示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十则;1名词:①准则、法则;②等级;2动词:效法;3副词:①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 ②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4连词:①表并列关系;“就”或不译;②表承接关系;就、便、那么;③表假设关系;假使、如果;④表转折关系;可是、却; ⑤表让步关系;倒是;⑥表出乎意料,发现了新的情况,相当于“竟”、“却”;16.者1代词; ①用在别的词或短语后,指人、事、物等;可译为“的”人、事、物;②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 ;③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某某时候或“……的话”;④用在“若”、“似”、“如”等词后,像……的样子,……似的;2语气助词:①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不译;②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③用在疑问句,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呢”;3通“著”;局,处于;17.之1动词;到;2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②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我们、自己;③指示代词;这、这种、这些;3助词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③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④定语的标志,“的”;⑤补语的标志,“得”;⑥音节助词,可不译;18.与注意读音:A、yú,可得闻与欤,船容与而不进兮;B、当作“参加”时读yù,“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C、其它都读yǔ;1名词;党羽、同盟者;2通“举”;①推举、进用;②攻占、收复;③皆、都;3语气助词; Yú,相当于“欤”;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感叹;呢、吗;4动词;yǔ①给予;②亲附、跟随;③交往;④对付、对斗;⑤允许、赞许;⑥帮助;⑦等待; yù⑧参加、参与;⑨干预;⑩称誉;5连词:①相当于“和”、“同”;②相当于“与其”;③相当于“或者”、“还是”;6介词①和、跟、同;②为、替;③被;④相当于“以”;⑤相当于“于”、“在”;难点:与连接的前后两项同为人名或人称代词时,“与”究竟是连词,还是介词,较难辨别;7复合虚词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一、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二、看对应位置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三、看特殊标志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四、看语气表达有些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表达的语气推断;五、看具体语境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必须联系语境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六、看删换变化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七、看句式特点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答题思路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代入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辨别、确认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透视]高考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从1997年的42个,降至2003年以来的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立足于“常见”,着眼于辨析和判断“在文中”的用法。
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其命题特点主要是:1.采用分组的方式,4组共考查虚词数为4个,题量较充足。
2.每组两句,着重考查1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题目的要求往往是: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3.在考查虚词的同时,并不回避虚词的实词义项。
4.所考查虚词可能并不局限于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范围。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虚词概说]文言文中的词语大体上与现代汉语相似,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
在文句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主要起通语法表语气的作用。
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乃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多次出现。
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文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个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
[备考指津]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要想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除了熟练掌握上述18个常见虚词的多种义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氛围。
在阅读、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虚词。
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起到衔接句子结构、表达语气、表示态度等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一、副词“之”1. 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此人之勇”即指这个人的勇气;“物品有名於市者”即指商品在市场上有名望。
2. 作为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达到一定程度。
例如:“众人皆惊之”即表示众人都被吓到了;“喜乐再三之后”即表示喜乐已经多次发生了。
3. 在某些特殊结构中使用。
例如:“不知尔之行也”中的“之”表示对方;“兹事体大,须得各位先生共商之”。
二、副词“乎”1. 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何以教孩子乎?”即表示询问如何教育孩子;“人谁无过乎?”即表示每个人都会犯错。
2. 在句中充当语气词,表达强调、感叹或请求。
例如:“知耻近乎勇”即表示知道羞耻是靠近勇敢的;“无边不入乎”即表示请求某物。
三、副词“者”1. 作为作者说明身份的标志。
例如:“孟子曰:吾不见至德之大者”。
2. 引导句子,表示原因或结果。
例如:“位卑未敢忘劳苦,言甘常思宽身耳”即表示因为地位较低才有奋斗的动力;“心广者易交友”,说明心胸开阔的人容易交朋友。
四、副词“乃”1. 表示结果或推理。
例如:“丈夫学以致用,事乃成也”即指通过学习来实现目标;“彼既与我志同道合,吾岂能相信其奸邪乎?”2. 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他一路上赞美了好几次我的博学多才和机智敏锐,而我这时乃情绪低落。
”五、副词“皆”1. 表示全体、全部。
例如:“百里奚皆倒戈而走”即表示所有的百里奚都转向逃跑;“古人众为一体,皆注重礼仪”。
2. 表示强调或肯定。
例如:“吾兄已无恋居之心,全力支持此次出使”即表示完全支持。
六、副词“可”1. 表示可能性。
例如:“似乎我这样看是有道理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一、文言文的用法解析1. “者”字的用法及意义文言文中,“者”字多用作指示代词或标志性词语,表示前面所述内容的人或事物。
它通常置于名词、代词等前面,能够确定并说明其所指。
例如:“吾闻贞良之士,则莫如中岳也。
”(《尔雅·释典》)这里,“者”字指示“貞良之士”,强调了“中岳”具备成为贞良之士的特点或条件。
2. “之”字的用法及意义在文言文中,“之”字可作两种不同用法:一是作名词性后缀,在古汉语中承担着表达范围和领域的功能;二是作介词,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大抵人生在世须安分守己,以养身体而拚图者甚少。
”(《石鼓经序》)这句话中,“之”表达了养身体和拚图皆属于人生在世该遵守的范围。
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功能探究1. 虚词“不”的使用及含义阐释“不”是常见的虚词之一,它在文言文中多作副词使用,表示否定、非或不愿意。
例如:“夫抽奖受若干价者,或遗进厌交,申则能不能备闻乎?”(《汉书·律历志》)这句话中,“不”表达了遗漏和无法补齐的意思。
2. 虚词“可”的多重含义“可”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较为复杂,含义繁多。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示可能性、助动词、假设语气等。
例如:“凡备序马以待仪者闻上声,则可欲进也。
”(《尔雅·释典》)这句话中,“可”表达了可能要前进的意愿。
3. 虚词“皆”的普遍性和泛指性“皆”字是常用虚词之一,在文言文中具有普遍性和泛指性的特点。
它可以代替几乎全部人或事物,起到概括整体或统一集体的作用。
例如:“今天下人皆以身利心命不振。
”(清朝·纳兰性德《虞美人·倾国倾城倾帝京》)这句话中,“皆”表示了整个世界的人都具有类似的心境。
三、文言文虚词的意义与表达1. 虚词“曰”的引述功能“曰”字在古代用作引述,起着标明话语的功能。
它通常出现在对话或引述他人说过的话后面。
例如:“仲尼曰:‘君子贫而无怨,富而不骄;交之以礼,毋因乎其外罪也’。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指的是那些在句子结构上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语法功能上起到连接和修饰其他成分的作用的词语。
它们常常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等。
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可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并且能够增加写作时的表达能力。
下面将逐一介绍其中几个常见虚词及其例句。
二、“之”字的用法及例句1. 虚化代词功能:在文言文中,“之”可用于指示前面所述事物,起到限定或强调作用。
例句:圣人居治必先正己以定家,乃至以养天下。
此生活之大原则也。
2. 功能表示结果或程度:一些副词与“之”连用,表示结果或程度。
例句:“明月之照耀”、“碧波荡漾之处”。
3. 状语从句引导词:当“之”后接一个完整的动词短语时,可引导一个状语从句。
例句:“明明朝稻谷丰登而食者多富饶矣。
”三、“乎”的用法及例句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乎”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反问或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例句:“夫人之为道,岂特偶然诞生而已乎?”2. 强调语气:在感叹或强调的语句中使用“乎”,增强语气。
例句:“吾闻孔子之德,观其周身非常之物也!愿效法焉。
”四、“所”字的用法及例句1. 动宾关系:当“所”置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时,表示主动发送者与被动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例句:“君子能专心致志于学术,使外界所知革命。
”2. 虚化动作结果成分:有时在文言文中,“所”可以虚化一个动作或行为的结果部分。
例句:“骨肉未寒而内外人所以忧那三桓禽。
”五、“得”字的用法及例句1. 表示可能性:在条件状语从句中,“得”可以表示可能性、许可或条件约束。
例句:“上得则兼备六艺,下达则原本清净一无是非。
”2. 虚化助词:当“得”置于动词之后时,可以虚化动作的行为者。
例句:“黄昏未晩,犹得及入城。
”六、“焉”的用法及例句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焉”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问题或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例句:“曷以遗君?”2. 介词或方位副词:在表示地点、时间、状态等方面,“焉”可起到介词或方位副词的作用。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或难以具体指代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功能或句法结构的表达。
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其中常见的有义助词、状助词、声助词、副助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义助词1. 之意义:表示动作的发出方和受事方的关系,通常译为“的”。
用法: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秦之破楚也,三月而后得胜。
”(《史记·秦始皇本纪》)2. 乎意义: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通常译为“吗”、“啊”、“呢”等。
用法:在句子中独立使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例如:“苍天乎,弄璋之善者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3. 而意义: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通常译为“而且”、“却”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起承接作用。
例如:“吾闻之诚多而碎者乎,望诸弟!”(《左传·文公八年》)4. 乃意义:表示结果或推断,通常译为“于是”、“因此”。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引起结果或推断,常与“故”相对。
例如:“深构念也,故行自守以好谨,乃知君子之于国也。
”(《礼记·中庸》)二、状助词5. 也意义:表示肯定、感叹、提问、推测等语气,通常译为“了”、“啊”、“吗”等。
用法:在句子末尾或句中独立使用,用来表示语气。
例如:“明乎哉!礼之有恒,民之有穷也”,(《礼记·大同篇》)6. 焉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场所,通常译为“在”、“往”。
用法:在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场所。
例如:“斥之东南隅焉,具之以闾巷。
”(《周礼·春官宗伯》)7. 兮意义: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思索,通常译为“啊”、“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思索、停顿等语气。
例如:“有德者,先古之达人,师古之贤人。
兮,未有尝见之;然灵然致之。
”(《老子》)8. 矣意义:表示语气的断定或肯定,通常译为“了”、“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完结、断定或肯定的语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江苏卷2014年直接设题考查,2015年则变为不直接命题,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一、摆正文言虚词的四个关系文言虚词题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15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正确率整体上还未达到百分之六十。
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用法与意义的关系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高考试卷中虚词题“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二)常见与特殊的关系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
因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试卷的考查实际来看,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满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七、若ruò(一)连词(1)表另提一事。
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
(2)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①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译文:今天如果休了她我就以后终身不再娶了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拿(灭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译文: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译文:如果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3)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4)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希望斩取吴王和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
(二)代词1. 第二人称。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译文:你进去上前去祝寿,祝贺完毕之后,请求舞剑②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④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你的)译文: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译文: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②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若无罪而就死地。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与”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2.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接着”、“就”、“才”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④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词
趁于坐。(《鸿门宴》)
凭借、依靠。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表原因,相当于“因为”。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卫将军骠骑列传》)
连词
表承接。可译为“于是”“便”。
例: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赤壁之战》)
表因果。可译为“因为”“由于”。
复音虚词
“如何”“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例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例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例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表被动。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2: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例3: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例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
例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发语词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例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例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所
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表示原因。
例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例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吾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表示手段和目的。
例1: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例: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名词
原因、缘由、机缘。
例: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动词
顺着。
例: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于
介词
引进动作发生的地点、处所。
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引进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放在形容词后,表比较。
(一)18个常用虚词补充用法和例句(配合五三)
虚词
词性
用法
例句
而
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1: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例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何
疑问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例: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若
动词
像,好像。
例2: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例3: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例2: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例3: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例: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乃
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例1: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例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例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
介词
表原因。
例: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例: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表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为着”等。
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例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例2: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例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例4:何以战?(《曹刿论战》)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1: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例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例2: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例: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连词
于是,就
《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且
连词
表并列关系,译为“又”。
例: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者,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表承接关系,译为“就”“于是”。
助词
表疑问。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
例: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表诘问。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
例:何辞为?(《鸿门宴》)
连词
表假设。
例:秦为知之,必不救赵。(《战国策·秦策》)
动词
做。
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作为、当作。
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治理。
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例1:夜则以兵围所寓所。(《〈指南录〉后序》)
例2:趁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1: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2: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赤壁之战》)
复音虚词“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