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

合集下载

机房空调选型估算方法

机房空调选型估算方法

机房空调选型估算方法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Qt=Q1+Q2 Qt=S×PQt 总制冷量(KW) Qt 总制冷量(KW)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S 机房面积( m2)Q2 环境热负荷(=0.18kW/m2 ×机房面积) P 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机房的估算指标选取)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房、移动基站(300-350W/m2)IDC数据中心(600-800W/m2)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00-350W/m2)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标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350W/m2)医院和检测室、生化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管、烟草、食品)(150-200W/m2) 一、ups机房空调选型计算公式1-1. BTU/小时= KCal×3.961-2. KCal = KVA×8601-3. BUT/小时 = 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例:10KVA 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10KVA×3400×(1-0.85)=5100 BTU/小时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二、IDC机房空调选型计算公式u . Q=W×0.8×(0.7---0.95)+{(80---200)×S}/1000u . Q为制冷量,单位KW;u . 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u . 0.8为功率因数;u . 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u . 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u . 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机房、空调、配电、消防计算方法

机房、空调、配电、消防计算方法

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 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
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
数据中心(600-800W/㎡)
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 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 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 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 金融机房(500-600W/㎡) Qt:总制冷量(KW) S:机房面积(㎡) P:冷量估算指标
其中Q2建筑热负荷系数,北方地区取值0.12 kW/m2,中部地区0.15 kW/m2,南部地区0.18 kW/m2
方法二: 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三、机房 Qt=S*P
Qt:总制冷量(KW)
(二)防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W=K*V*C/
(设备同时利用率,当提供的设备功率为可能出现的峰值功率时,取值为1)
Q2:环境热负荷(=0.12-0.18KW/㎡*机房面积)
一、空调制冷量计算如下:
二、机房 方法一: 根据经验采用“功率及面积法”计算机房冷负荷。

(一)七 Qt=Q1+Q2
S=K1+K2*
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
、机房消防装置配置(七氟丙烷)
一)七氟丙烷25℃时过热蒸汽比容,按下式计算:
1+K2*T=0.1269+0.000513*25=0.140m³/Kg
二)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按下式计算:*V*C/【S*(100-C)】
、机房配电负荷。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在空调系统设计和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这些公式可以支持工程团队计算和估算空调系统的工作负荷,从而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满足机房内设备的散热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一、机房空调负荷的分类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包括室内热负荷、室外热负荷,以及机房内的人员数量、设备密度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机房空调负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实际热负荷:指设备产生的总热量,包括电力消耗和传统的热量产生方式。

2. 潜在热负荷:是指机房内湿度的变化导致的隐含热负荷,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水分产生的热量。

3. 传热负荷:指空气流动和散热系统运作所导致的散热量。

机房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实际热负荷,然后考虑潜在负荷和传热负荷。

二、机房空调负荷计算公式1. 人员热负荷机房内人员数量越多,所产生的热量越大。

为了计算机房内人员的热负荷,我们需要使用以下公式:Qp = Np × Lp其中,Qp表示人员热负荷,Np表示机房内人员的数量,Lp表示每个人所产生的热量,通常取值为100W/h。

机房内的人员数量通常由建筑设计人员计算得出。

2. 设备实际热负荷摆放于机房内的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所产生的实际热负荷值非常重要。

机房内的设备实际热负荷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Qe = ∑Pe其中,Qe表示实际热负荷,Pe表示摆放于机房内各个设备消耗的电力。

这个数值通常取决于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消耗电力值。

3. 潜在热负荷不同的空气湿度水平会导致不同的潜在热负荷,因此我们需要计算潜在热负荷以参考实际热负荷。

计算潜在热负荷的公式如下:Qh = 0.68 × G × (Hwg – Hwi)其中,Qh表示潜在热负荷,Hwg表示机房内湿度,Hwi 表示机房外湿度,G表示机房内空气的流量。

4. 传热负荷传热负荷是指机房空调系统的传热效率和管理质量所带来的散热负荷。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1.传热负荷计算方法:传热负荷是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途径的热量传递。

传热负荷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Q=U*A*ΔT其中,Q为传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U为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A为传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ΔT为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2.人体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工作人员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每个人体的热负荷不同,一般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Q=60*P其中,Q为人体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P为人的数量。

3.设备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的设备也会产生热量。

每个设备的热负荷不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P+PL)*CF其中,Q为设备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P为设备功率(单位为瓦特W),PL为设备功率余量(单位为瓦特W),CF为修正系数,考虑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负荷特点。

4.日照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的日照热负荷主要来自于阳光直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AC*(N*AF+D*AT)其中,Q为日照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AC为透光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N为正常白天的太阳辐射量(单位为W/m²),AF为透射系数,D为日照时间(单位为小时h),AT为修正系数,考虑日照的角度、方向等因素。

5.其他热负荷计算方法:还可以考虑机房内其他因素产生的热负荷,如墙体导热负荷、天花板导热负荷、地板导热负荷等。

这些热负荷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到。

综上所述,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包括传热负荷、人体热负荷、设备热负荷、日照热负荷和其他热负荷等几个方面。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各项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正确计算机房空调热负荷,可以为机房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提高机房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

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

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机房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环境维护结构的热负荷。

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

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热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热负荷等,如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条件,也可根据机房的面积进行测算。

1、已知UPS容量,计算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UPS容量为100KVA,机房面积80m2,则机房设备热负荷Q1为:100kva(UPS容量)×0.8(功率因数)×0.8(带载率)×0.8(热转换)=51.2KW主机房其他热负荷Q2为:80(面积)×0.1=8KW则主机房总热负荷Q=Q1+Q2=51.2+8 = 59.2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EX系列PEX60的机房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主机房制冷需求。

2、已知负载功率,计算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负载功率为60KW,机房面积80m2,则机房设备热负荷Q1为:60KW(负载功率)×0.8(热转换)=48KW机房其他热负荷Q2为:80(面积)×0.1=8KW则机房总热负荷Q=Q1+Q2=48+8 = 56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EX系列PEX60的机房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机房制冷需求。

3、UPS室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UPS容量为400KVA,UPS室面积60m2,则UPS室设备热负荷Q1为:400kva(UPS容量)×0.8(功率因数)×0.08(热损耗)=25.6KWUPS室其他热负荷Q2为:60(面积)×0.1=6KW则机房总热负荷Q=Q1+Q2=25.6+6 = 31.6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WX系列的PEX35机房精密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UPS室制冷需求。

4、电池室机房精密空调配置: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一般来说其寿命为3~5年,但是电池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对电池的日常维护保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池使用寿命的延长或缩短。

精密空调选型依据

精密空调选型依据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方法二:面积法
Qt=Q1+Q2 Qt=S×P
Qt 总制冷量(KW) 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S 机房面积( m2)
Q2 环境热负荷(=0.18kW/m2 ×机房面积) P 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的
估算指标选取)
空调计算方式:
机房设备负荷:服务器500台,
机房需要总设计电量60KW,机房面积:70M²,按功率及面积法计算,公式如下: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60KW)
Q2=环境热负荷(=0.15KW/㎡×机房面积)
Qt=60KW+(0.15KW/㎡×70㎡)
=60KW+10.5KW
=70.5KW
建议使用:两套显冷量为35 KW 的设备,同时运行,
或者选用三套,两用一备使用。

UPS选型依据:
服务器300个,每台设备根据800W估算,设备负荷为240KW 除以功率因数0.9 除以70%的容量负载即:
(300个*800W)/0.9/0.7=380KVA
两套200KVA 并机
艾默生延长时间根据客户需求而定
蓄电池每一组电池块数根据UPS主机启动直流电压而定
蓄电池需要电池柜放置。

每个蓄电池之间的连接需要电池连接线。

跨层线,UPS的输入和输出线缆。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算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算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算
计算方法有2种:
方法1: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
Q2=环境热负荷(~㎡*机房面积)
方法2: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P
Qt=总制冷量
S =机房面积(㎡)
P =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机房的估算指标选取)
※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
1、电信交换机房、移动基站(300W/㎡左右)
2、数据中心(600w/㎡左右)
3、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00W/㎡左右)
4、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W/㎡左右)
5、标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W/㎡左右)
6、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W/㎡左右)
7、医院和检测室、生化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W/㎡左右)
8、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200W/㎡左右)※在机房行业中的经验算法:
每平方米需求能量350—500大卡/换算公式1KW=860大卡
按100平方米机房计算。

选择400大卡/平方米
100*400/860=就是说最基本需要50KW的空调
在机房中一般还需要 1+1原则。

那么100平方米机房配2台50KW空调。

机房精密空调及其选型步骤

机房精密空调及其选型步骤

机房精密空调及其选型步骤一、制冷循环系统介绍1、液体制冷原理利用物质的壮态变化达到转移热量的目的:因为临界温度较高的气体只要稍微压缩就能使它液化,同时放出热量。

而当压强减小时,它又可能汽化,同时吸收热量。

所以当液化剧烈汽化时,可以使周围的物体冷却并获得低温。

2、制冷方式的分类液体蒸发制冷—蒸气压缩实现循环,使用最广吸收式制冷热电制冷气体涡旋制冷3、常用制冷剂—氟利昂制冷剂—是一种在制冷系统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环境中吸热,在冷凝器的高温高压环境中排热的一种特殊的流体。

氟利昂—甲烷或乙烷的卤族衍生物。

4、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压缩机—制冷循环的核心,是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的动力装置,使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保持低压,冷凝器中制冷剂维持高温高压。

冷凝器—在冷凝介质的作用下,使压缩机排出的过热饱和蒸汽冷凝为液态。

膨胀阀—起节流作用。

制冷剂循环流量的调节装置,它对高压液态制冷剂节流降压,使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在要求的低压下吸热蒸发。

同时根据被冷却介质的热负荷变化自动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

蒸发器—经节流后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汽化,使被冷却物质降温,实现制冷的目的。

5、制冷工作流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然后进入冷凝器向冷却物质放热而冷凝为高压、高温的液体,在经节流装置节流以后变为低压、低温的液态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从而起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的状态部件制冷剂状态压力变化温度变化蒸发器液-汽低压低温压缩机汽-汽低压-高压低温-高温冷凝器汽-液高压高温-常温膨胀阀液-液/汽高压-低压常温-低温二、空气循环系统介绍1、空气的处理工程室内的热湿状态点A的空气通过风机的牵引回到空气处理机,与部分新风混合到热湿状态点B,再流经机组的表冷器或蒸发器达到状态点C,形成出风,然后按照热湿变化规律ξ吸热吸湿变化到室内标准状态N点。

3-数据中心空调设计参数及负荷计算

3-数据中心空调设计参数及负荷计算

3、空调负荷计算
三个基本概念: 1、得热量:某一时间片段,进入有限封闭空间的热量。 2、冷负荷:为维持有限封闭空间温度的恒定,在某一时间片段需要 抽取的热量(或提供中和的冷量)。 3、开机负荷:指空调系统开始供冷时,由于被空调空间温度高于设 定温度,其总负荷远大于房间处于目标温度的稳态下的负荷。开机负 荷包括稳态情况下的常规负荷和为降温到目标温度的负荷。降温负荷 随实际情况而不同,一般以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大型系统,若开机 负荷计算不精确,会导致系统温度在开机后,很长时间达不到目标温 度,有些会长达数小时。
3、空调负荷的特点
设计冷量与得热负荷之间关系
3、空调负荷计算
实际上,热负荷一直是非稳 态的。而且是多种因素的叠 加,所以得热量不稳定。 空 调 冷负荷
平衡过程
房间
建筑得热 内部热量
冷量>热量
降温
冷量<热量
升温
冷量==热量
恒温
3、空调负荷计算
1、主设备散热量
以主设备的标称功率,直接进行计算。如服务器400W,1500台,其总功率 为:600KW ???!!! A: KW ≠KVA 功率因数? B:设备功率与发热是什么关系?
对于有门窗的房间,如果透过门窗的辐射热超过50W/㎡(按建筑面积算), 房间不需电灯即可满足室内照明的需要。所以,在设计计算时,太阳透光辐 射热大于50W/㎡时,一般不需要进行照明热负荷计算,但是对于跨度大的 建筑还是要计算照明负荷的。
4、人体散热量
静坐:108W 极轻劳动:134W 轻度劳动:180W 中等劳动:235W 重度劳动:407 W
地区不同,用户不同,参数一定不同! 要以最不利条件进行计算。
2、室内、外空气设计参数(样板)
1.3 空调设计计算参数

机房空调功率计算

机房空调功率计算

机房空调功率计算机房的空调功率计算是机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机房是一个密闭的环境,通常内部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运行,产生大量的热量。

为了确保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需配置适当的空调设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设备本身的热负荷,即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二是机房的人员和照明所产生的热负荷。

设备本身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1=∑(P×η)其中,Q1为设备本身热负荷(单位:W),P为各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W),η为设备的功率系数(通常取0.9)。

机房的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2=n×q其中,Q2为机房的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单位:W),n为机房内的人数,q为单个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通常取100-150W/m²)。

得到设备本身的热负荷和机房的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后,两者相加即得到机房的总热负荷:Q=Q1+Q2机房冷却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Q/COP其中,P为机房空调的功率(单位:W),COP为机房空调的性能系数(通常取2.5-3.5)。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因素,如机房的综合能效、冷却系统的效率等。

因此,以上计算只是初步的估算,具体的功率计算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在确定机房空调功率后,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一般来说,机房空调设备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能够提供足够的冷却能力,使机房内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2.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能长时间运行并保持稳定的温度。

3.具备高效节能的性能,能够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具备智能控制的功能,能够根据机房内的热负荷实时调节温度。

在选择空调设备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机房的布局和空调的安装位置,以确保空调设备的冷风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机房各个角落。

总结起来,机房空调功率计算是机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计算机房的热负荷,并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可以确保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

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

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 year.March
1、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各系统累加法
(1)设备热负荷:
Ql=Px n lx n2x n3 (KW)
Q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KW)
ql:同时使用系数
r)2:利用系数
n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通常,心、r]2、口3取〜之间,考虑制冷量的冗余,通常nlxq2x n3取值为。

(2)机房照明热负荷:
Q2=CxS (KW )
C: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o以后的计算中,照明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S:机房面积
(3)建筑维护结构热负荷
Q3=KxS/1000 ( KW)
K:建筑维护结构热负荷系数(50W/m2机房面积)
S:机房面积
(4)人员的散热负荷:
Q4=PxN/1000 (KW)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C和
24°C时均为130W/人。

(5)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讣算。

以上五种热源组成了机房的总热负荷,即机房热负荷Qt= Q1+Q2+Q3+Q4o ill 于上述(3) (4) (5)计算复杂,通常是釆用工程查表予以确定。

但是因为数据中心的规划与设计阶段,非常难以确定,所以实际在数据中心中通常采用设计估算与事后调整法。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是机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机房空调负荷的计算是将机房内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所需的制冷量。

机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场所,其中的服务器和电子设备需要稳定的环境才能正常运行。

机房内的电子设备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温度不断上升,这时候需要空调系统来调节温度。

机房空调负荷的计算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机房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机房内部的设备数量和功率、机房内的人员数量和活动强度等。

下面是机房空调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公式:① 根据机房面积计算负荷量Q = K * S* Δt其中,Q为空调需要消耗的制冷功率,单位是千瓦(KW);K为单位面积负荷,单位是瓦/平方米(W/m2);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平方米;Δt为需要调节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② 根据设备负荷计算负荷量Q=Σ(CP ×F ×N)其中,Q表示所需的制冷量,单位是千瓦(KW);Σ表示对所有电子设备的求和;CP为每个设备的散热量(单位为瓦或次序);F为生产厂家提供的“特性技术因素”,即指设备还需要的冷却量;N是设备的数量。

③ 根据人员活动强度计算负荷量Q = 100 × (n1f1 + n2f2 + ... + n7f7)其中,Q表示所需的制冷功率,单位是千瓦(KW);ni为各种活动的人数;fi为对应活动的标准需要的制冷量,单位是W/(人·h)。

以上公式只是机房空调负荷计算中的一部分,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

同时,还需要对机房的热量平衡等做出一定的补偿。

机房空调负荷计算公式是机房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于工程设计、施工和调试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机房热负荷的计算

机房热负荷的计算

机房热负荷的计算方法:机房总热负荷包括以下几项:1.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包括屋顶、门窗、墙壁楼板等的传热;2.电子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本身的发热;3.照明发热;4.操作人员发热:以250~300 w/(1人.h)计算。

通常经过计算可知,以上发热量主要发热量是由计算机和程控交换机本身发出的,人员和其它辅助设备发热量很小。

下面列出程控交换机机房的热负荷匹配选型经验数据。

注:q外围*的取值范围在100 w/m2~150 w/m2之间,北方地区取小值,南方地区取大值。

根据机房的土建特性及主机设备不可知性,我们可以得知机房的热负荷存在如下两种估算方法:方法一:机房面积估算法机房外围特性:1.空调区域面积为100m2左右;2.考虑到计算机房在全年要求室温恒定在22o C 左右,比家用或商用空调都要求严格。

3.机房为全封闭式结构,通过门窗产生的渗入热负荷很小。

综合以上几点,再加上机房处地区位置,我们可以对机房的总热负荷进行如下取值:在外围热负荷的基础上加上一个100 w/m 2设备发热量修正系数。

北方地区(黄河以北):取‘外围制冷密度’q外围 = 100 w/m 2‘总制冷密度’ q总 =q外围 + 100 w/m 2 = 200 w/m 2 ,依此估算出机房的总热负荷值南方地区(黄河以南):取‘外围制冷密度’q外围 = 150 w/m 2‘总制冷密度’q总 = q外围 + 100 w/m 2 = 250 w/m 2,依此估算出机房的总热负荷值故,Q北方= 100 m2 * 200(w/m 2 ) = 20000(w)= 20kw。

Q南方= 100 m2 * 250(w/m 2 ) = 25000(w)= 25kw。

方法二:机房外围结构热负荷与电子设备发热量估算法考虑到机房处地区位置,根据‘方法一’的方法可得出机房外围热负荷的值:南方地区(黄河以南)取q外围 = 150 w/m 2来估算出机房外围热负荷的值北方地区(黄河以北)取q外围 = 100 w/m 2来估算出机房外围热负荷的值故,Q北方-外围= 100 m2 * 100(w/m 2 ) = 10000(w)= 10kw。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参数及负荷计算参考文档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参数及负荷计算参考文档
一次建成还是分步建设。
2、室内、外空气设计参数
室内参数:
温度:根据规范或用户需求,不同等级不同用户的要求不一样。相邻房间 的温差需要考虑。 湿度:干燥地区需要重点确定。沿海地区可用放松。一般20-80%。 洁净度:看城市情况。不涉及纯新风,要求可放宽。 正压:与洁净度相关,如洁净度保证,正压很少考虑。
地区不同,用户不同,参数一定不同! 要以最不利条件进行计算。
2、室内、外空气设计参数(样板)
1.3 空调设计计算参数
1) 室外气象参数
室外计算温度 。C
湿球温度。C
室外计 算相对 湿度%
室外风速m/s
夏季空 气调节
夏季空气调 节日平均
冬季空 气调节
夏季室外平均每 年不保证50小时
冬季空 气调节
夏季3、Βιβλιοθήκη 调负荷计算5、通风换气耗热(冷)量 Qh = L×V×(C ×TW-TN)
L――换气量(m3/h) V――空气容积热容,夏季按0.46W·h/(m3·℃),冬季按0.4W·h/(m3·℃) TW——室外计算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6、通过门窗的太阳辐射热 QY = C·λ·S
λ――太阳辐射热(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S――门窗面积(㎡) C――遮阳系数
最简单的算法: 总热负荷=建筑综合负荷+设备负荷
建筑综合负荷=面积×单面积估算值(100-150W/m2)
对于有门窗的房间,如果透过门窗的辐射热超过50W/㎡(按建筑面积算), 房间不需电灯即可满足室内照明的需要。所以,在设计计算时,太阳透光辐 射热大于50W/㎡时,一般不需要进行照明热负荷计算,但是对于跨度大的 建筑还是要计算照明负荷的。
4、人体散热量
静坐:108W 极轻劳动:134W 轻度劳动:180W 中等劳动:235W 重度劳动:407 W

机房热负荷(制冷量)计算方法

机房热负荷(制冷量)计算方法

机房热负荷(制冷量)计算⽅法某电⼦计算机机房空调热湿负荷计算空调制冷量的估算依据电⼦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Ø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Ø 建筑围护结构空调制冷量的估算依据电⼦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Ø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Ø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Ø太阳辐射热;Ø⼈体散热、散湿;Ø照明装置散热;Ø新风负荷。

在⼯程实践中,制冷量的估算⽅法⼀般有以下两种⽅法:1.功率及⾯积法机房内的冷负荷要考虑机房设备所产⽣的热量,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计算。

⼀般⽹络设备的发热量为设备功率的70%-80%,有些存储设备甚⾄接近100%。

机房围护结构(墙壁、窗户等)的传热,灯光、⼈员、⽇照等的辐射热以及换新风损失的冷量⼀般按照机房⾯积100-150W/M²制冷量考虑。

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Q2:环境热负荷(=0.1KW/m²×机房⾯积)2.⾯积法(当设备负荷难以确定,只知道机房⾯积时)Qt=S×PQt:总制冷量(KW)S:机房⾯积(m²)P: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途的估算指标选取)下表为各类机房的冷负荷指标估算:机房类型冷负荷估算参数交换机房、移动基站300-400W/ m²传输机房250-350W/ m²IDC数据中⼼600-900W/ m²计算机房、控制中⼼400-500W/ m²UPS和电池室、动⼒机房250-350W/ m²注:Ø此表主要⽬的是粗略估算出⽤户精密房间的空调总冷负荷;Ø估算制冷量时,应考虑机房的⾼度和设备数量。

以后考虑增加设备计算参数可适当选⼤些。

3.其他考虑因素空调总负荷由显负荷和潜负荷组成,显负荷⽤来降低温度,⽽潜负荷⽤来去除湿量。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计算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计算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计算首先,我们先来看计算机房的散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房内的散热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设备本身的散热。

计算机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主要来自CPU、GPU、硬盘、电源等部件的工作产热。

这些设备的散热功率一般在设备的技术参数中可以找到。

计算机房的散热负荷就是这些设备散热功率的总和。

2.灯具和设备。

计算机房内的灯具和其他电子设备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一般来说,灯具的散热功率在灯具上有标明,其他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功率参数计算得出。

3.人体散热。

计算机房内有人员工作时,人体也会产生热量。

一般来说,每个人的散热功率为80-100W,根据计算机房内工作人员的数量来计算总的人体散热功率。

4.空调漏风和散热。

空调的风管系统一般会有一定的漏风和散热,需要将其考虑在内。

计算机房的冷却负荷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设备本身的冷却需求。

计算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一般来说,在18-27摄氏度之间。

通过计算机设备的散热功率和设备的工作效率,可以确定设备的冷却需求。

2.外部环境温度影响。

计算机房的外部环境温度也会影响到冷却负荷的计算。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房内的温度应比外部环境温度低5-10摄氏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数值。

3.热负荷传导和辐射。

计算机房内的设备和墙壁、天花板等都会发生热传导和辐射现象,需要将其考虑在内。

在计算散热负荷和冷却负荷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散热负荷=计算机设备散热功率+灯具散热功率+设备散热功率+人体散热功率-空调散热差冷却负荷=计算机设备冷却需求+外部环境温度影响+热负荷传导和辐射通过计算机房的散热负荷和冷却负荷,我们就可以确定计算机房所需的空调功率和空调型号。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参数及负荷计算参考文档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参数及负荷计算参考文档

3、空调负荷计算
5、通风换气耗热(冷)量 Qh = L×V×(C ×TW-TN)
L――换气量(m3/h) V――空气容积热容,夏季按0.46W·h/(m3·℃),冬季按0.4W·h/(m3·℃) TW——室外计算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6、通过门窗的太阳辐射热 QY = C·λ·S
λ――太阳辐射热(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S――门窗面积(㎡) C――遮阳系数
3、空调负荷计算
三个基本概念:
1、得热量:某一时间片段,进入有限封闭空间的热量。
2、冷负荷:为维持有限封闭空间温度的恒定,在某一时间片段需要 抽取的热量(或提供中和的冷量)。
3、开机负荷:指空调系统开始供冷时,由于被空调空间温度高于设 定温度,其总负荷远大于房间处于目标温度的稳态下的负荷。开机负 荷包括稳态情况下的常规负荷和为降温到目标温度的负荷。降温负荷 随实际情况而不同,一般以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大型系统,若开机 负荷计算不精确,会导致系统温度在开机后,很长时间达不到目标温 度,有些会长达数小时。
2、围护结构传热量
QR = K × (C × TW-TN) × S
QR——围护结构传热量(W) K ——围护结构传热量(W/㎡·℃) C——室外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冬季取1)
TW——室外计算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S ——围护结构外表面积(㎡)
3、空调负荷计算
3、照明热负荷
如果按照以往资料,多数办公室照明负荷大于20W/㎡,但是采用节能灯照 明负荷一般小于5 W/㎡,所以应参考照明设计进行计算。
冬季
主要风向
夏季
冬季
大气压力 hPa
夏季
冬季
34.4
30.8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

根据现有资料计算机房空调按如下比较简易有理:所需空调的热负荷为Q;Q=Q1+Q2Q1:设备热负荷,设备热负荷一般为设备总功耗的60%-80%作为发热。

(一般按80%计算)Q2:为环境热负荷,一般取值为120-180W/每平方米同时考虑设备的主备则可按1+1模式设置。

算出即是空调所需的功率。

其中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还有: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量,可采用此方法,即以单位面积所需冷量进行估算。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1kcal/h(大卡/小时)=1.163W楼层较高时,250~300kcal/m2h楼层较低时,150~250kcal/m2h (根据设备的密度作适当的增减)办公室(值班室):90kcal/m2h简易热负荷计算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

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

否则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 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Q=860N¢(kcal/h) 式中:N:用电量(kW);¢:同时使用系数(0.2~0.5);860:功的热当量,即l 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b. 主机发热量计算Q=860× P× h 1×h 2 ×h 3 式中,P:总功率(kW);h 1:同时使用系数;h 2:利用系数;h 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但这些功耗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作状态及所用电子元件有关。

总系数一般取0.6~0.8之间为好c. 照明设备热负荷计算机房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一部分变成光,一部分变成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
机房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环境维护结构的热负荷。

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

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热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热负荷等,如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条件,也可根据机房的面积进行测算。

1、已知UPS容量,计算机房精密空调配置:
例:UPS容量为100KVA,机房面积80m2,则
机房设备热负荷Q1为:
100kva(UPS容量)×0.8(功率因数)×0.8(带载率)×0.8(热转换)=51.2KW
主机房其他热负荷Q2为:80(面积)×0.1=8KW
则主机房总热负荷Q=Q1+Q2=51.2+8 = 59.2KW
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EX系列PEX60的机房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主机房制冷需求。

2、已知负载功率,计算机房精密空调配置:
例:负载功率为60KW,机房面积80m2,则
机房设备热负荷Q1为:60KW(负载功率)×0.8(热转换)=48KW
机房其他热负荷Q2为:80(面积)×0.1=8KW
则机房总热负荷Q=Q1+Q2=48+8 = 56KW
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EX系列PEX60的机房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机房制冷需求。

3、UPS室机房精密空调配置:
例:UPS容量为400KVA,UPS室面积60m2,则
UPS室设备热负荷Q1为:400kva(UPS容量)×0.8(功率因数)×0.08(热损耗)=25.6KW
UPS室其他热负荷Q2为:60(面积)×0.1=6KW
则机房总热负荷Q=Q1+Q2=25.6+6 = 31.6KW
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WX系列的PEX35机房精密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UPS室制冷需求。

4、电池室机房精密空调配置:
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一般来说其寿命为3~5年,但是电池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对电池的日常维护保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池使用寿命的延长或缩短。

通常电池生产厂家给出的电池寿命指的是20~25℃时的。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加速,极板的腐蚀过快,使寿命相应减少,尤其是环境温度在30℃以上时,电池寿命将明显缩短;如果环境温度过低,电池的化学反应降低,则电池容量下降,且充电不足,需要适当调整充电电压。

普通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的使用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20~25℃之间为宜。

鉴于此,我们建议在电池室也配置2台艾默生品牌DataMate3000系列的DME7.5(或DME12.5,依据电池室面积及电池组配置情况)机房精密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电池室制冷需求。

技术部 09.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