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2、做秩序小实验,体会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3、认识一些公共标志的图案及含义,知道这些公共标志能够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

4、知道每个人在公共生活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共秩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从而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游戏道具、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1、阅读课本8页到11页的内容,初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2、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和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3、收集公共标志,了解这些公共标志的含义并完成课本10页的学习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秩序小游戏1.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瓶口逃生的小游戏,我们先来看一下游戏规则:找五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较小的瓶子中。

瓶口大小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

下面我们请两个组的同学上台来进行比赛。

(生进行比赛)2.教师提问:(1)游戏失败原因是什么?(2)游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3.学生交流4.教师小结:是的,这个游戏成功的关键也在于秩序,这进一步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秩序非常重要。

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才更加祥和、安宁、平静,而没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是混乱、糟糕和危险的,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第二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第一课时《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出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环节的创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游戏谈感受,使学生在游戏分享过程中认识到,懂规则讲秩序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国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5 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二、说一说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3、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了规则的约束,我们的生活可以更加和谐有序。

4、除了这些规则外,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则,上节课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观察生活,收集我们身边的规则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规则与大家分享一下。

5、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身边的规则。

6、教师引导: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没有规则,我们连走路都不安全,看来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三、认识公共标志1、(出示课件)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志?(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2、当你看到这些标志时你是怎样做的?小结:公共标志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更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标志,在理解公共标志设置意义的基础上,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

四、深化认识1.出示图:(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教学方法
• 教师引导和讲解 • 学生小组讨论和合作 • 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 • 观察实地访察和调查
教学资源
• 教科书和课堂 ppt • 公共秩序案例和资料 • 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设备 • 实地访察和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
引入和导入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公共秩序的兴趣

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公共秩序的定义和意义
公共秩序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公共秩序的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公共秩序的维护方式和方法 •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和社会规范的意识 •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秩序维护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公共秩序的概念和意义

解释公共秩序的定义和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公共秩序对社会的重要性
2. 公共秩序的维护方式和方法

分析打破公共秩序的常见行为和后果
评估方式
• 小组讨论和合作成果评价 • 实地访察和调查报告评价 • 学生观点和解决方案的表达评价
3.
知识讲解和学习
4.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介绍公共秩序的维护方式和方法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相关案例和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5.
小组讨论和合作
6.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公共秩序案例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梳理案例中的公共秩序问题和解决思路
7.
案例分析和讨论
8.
• 律层面

9.
将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展示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公共秩序维护的道德和法 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五年级道法教案第二课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五年级道法教案第二课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2.制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张“共建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温馨提示卡。
3.完成练习册第4-7页。
PPT播放
教师说明
需要秩序的观念。
2.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在线教学课堂观课要点记录
第一课时
1.观看小实验: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入小球速度是最快的。
2.公交车着火按一定的顺序撤离,速度才是最快的。
3.如何遵守公共秩序?完成公共生活秩序单
4.想一想公共生活中没有这些秩序,我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混乱不堪,过马路危险,坐公交车或地铁会有冲突等。
5.看视频:应急车道占用导致的悲剧。想一想发生这样悲剧根本原因是什么?
6.读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二条的内容
7.想一想新冠肺炎来袭的特殊时期,我们要遵守哪些秩序?宅家里不出门,戴口罩,不接受活禽交易,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
8.快看快答游戏:公共标志
9.想一想这些标志会出现在哪些场所,我们看到会有什么感受?
中心校在线教学备课单
学科:道德与法治任教年级:五年级
课题
第二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共生活
10.身边有看见公共标志视而不见的人吗?
11.小结: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提醒、劝阻不遵守的人,我们才有平安、和谐的公共生活。
第二课时
1.看视频:感受上海的魅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公共秩序是每个人的责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秩序的含义、类型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维护公共秩序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对公共秩序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公共秩序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和意义理解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维护公共秩序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的含义、类型和维护方法。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提高学生维护公共秩序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公共秩序是每个人的责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的含义、类型和维护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提高学生维护公共秩序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公共秩序的认识和维护方法。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体验维护公共秩序的实际操作。

4.实践活动法:学生参与维护公共秩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道具,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3.准备课件,用于展示公共秩序的类型和维护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简要介绍公共秩序的含义、类型和维护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如交通秩序、校园秩序等,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公共秩序的认识和维护方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教学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收集身边的规则、秩序。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研究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脑体操:如果世界上没有秩序会怎样?2.师:如果世界上没有秩序,那就会一片混乱,人们乘车不排队,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汽车不等红绿灯,你争我抢,买东西没有了先来后到,一切都会乱套。

因此,世界上必须要有秩序,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秩序,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人民才会幸福。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3.揭示课题: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一)公共生活秩序单1.思考: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1)学生自由交流。

2)全班集体汇报。

3)师小结:公共场所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它们都有自己的秩序。

比如:图书馆的秩序就是安静、看完书后把书工整地放回原位。

我们在学校上下楼梯时,靠右行就是秩序。

2.公共生活秩序单1)师出示“公共生活秩序单”。

公共场所过马路时参加社区活动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逛超市时秩序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完成“公共生活秩序单”。

3)各小组将完成情况在全班交流汇报。

3.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相同之处。

设想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4.师小结: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公共秩序对社会的重要性。

2.了解和分析不同场景下的公共秩序问题。

3.能够提出建立良好公共秩序的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内容1.公共秩序的定义和意义。

2.公共秩序的现状和问题。

3.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利用一些图片或情景引起学生对公共秩序的关注。

2.通过发问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学生对公共秩序的理解。

第二步:呈现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公共秩序的定义和意义。

2.阐述公共秩序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第三步:学习与讨论1.学生阅读课本第5课的内容,理解公共秩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公共秩序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展示和总结1.学生分组展示自己讨论的公共秩序问题和解决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归纳出建立良好公共秩序的方法和措施。

第五步:巩固与拓展1.分发练习册,学生完成书本上的相关练习。

2.教师提供一些其他案例让学生思考公共秩序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第六步: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的重点和要点。

四、教学评估个人评估1.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学生对公共秩序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学生能否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组织评估1.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质量。

2.学生的练习册完成情况。

总结评估1.学生在课后布置的练习中的表现。

2.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

五、教学资源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课堂展示用的图片或情景。

3.学生练习册。

以上是《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教学设计,通过课堂导入、讲解、讨论、展示、巩固和评估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学习分析公共秩序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培养良好的公共秩序意识和行为习惯。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优质教学设计

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公共生活秩序,学会遵守公共秩序。

2.能力目标: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公共意识,培养秩序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难点:树立公共意识,培养秩序观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小视频:《交通事故》提问:通过视频,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观看视频,积极发表看法,能发现视频中行为的错误。

2出示案例,找一位学生朗读给同学们听,然后学生思考:这个人被撞死这件事可不可以避免?他为什么会被撞死呢?他被撞死这个结局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从身边小事和事例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二)比一比通过展示第一组人群混乱和有秩序的图片,提问:从这两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更喜欢生活在哪一种环境中?再展示第二组交通混乱图片和交通有序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秩序的重要性,也让学生从情感上认知到更喜欢生活在有序的生活中。

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总结出: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学生齐读,通过朗读再次明确良好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师:为了构建更加有序的公共生活,让我们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吧!展示课本图片:当我们过马路时: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分小组讨论,看哪一个小组想到的最多,讨论的最积极。

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人记录,一人代表发言,又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通过学生们列举的秩序单,归纳出其共同点:遵守公共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假设公共生活没有秩序会怎么样?课件展示三个例子,通过事例让学生谈一谈感受总结: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将会引发混乱、无序、障碍、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由此引出: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含反思)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含反思)
(3)这段演讲的题目叫《体面的假期》,你觉得什么是真正的体面?
2.模拟生命通道逃生。
(1)小组活动,说一说:认为能成功逃生的关键是什么?
(2)我们来采访一下完成的最好的这组成员:说一说在逃生时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有序排队、依次通过”秩序的背后是全组同学对生命的敬畏,对公共秩序的自觉维护和坚守。让我们为这一小组同学点个赞!
3.活动体验探究问题
本课通过课堂实验活动让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体验,并将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4.小组合作 对话分享
小组学习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的重要途径,提供了开展探究学习所必须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获得经验,加深感受。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3.认识公共标识及其设置的意义,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平时的观察交流,以及课前的调查,发现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随着集体生活与合作活动的逐步拓展,以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已经初步能够意识到要遵守公共秩序,但还没有能形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意志和行为习惯,还不能真正领悟和体验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本课“从个人生活、社会风气、国家进程不同的层次感受有序的公共生活的积极作用,发现不同公共秩序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对法律道德的尊崇和坚守,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编写特点,因此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了解、关注、参与公共生活,提升认识、促进发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建构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建构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建构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目标学生人群:中小学生
本教案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学生们对公共秩序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懂得如何建构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公共秩序
1. 定义公共秩序
2. 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3. 公共秩序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二部分:维护公共秩序
1. 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
2. 不同情况下的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
3. 维护公共秩序的责任
第三部分:建构良好的公共秩序
1. 公民的责任
2. 对公共秩序的尊重
3. 互助合作,建构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公共秩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会正确处理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公共秩序问题,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

3. 提高学生的公共意识和从众心理,懂得以自己的行动为他人着想,并能推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到建构良好的公共秩序中去。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对公共秩序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学会正确处理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公共秩序问题。

3. 矫正学生错误的公共行为及为人处世的态度。

教学方法:
1. 问题导入法
2. 讲授法
3. 实践体验法
4. 听力阅读法
5. 观察法
希望通过这个教案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以正确的行为方式去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同时也能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思想,成长为拥有良好公共行为的公民。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公共秩序;2.学生能够了解文明礼仪、爱护公物等行为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3.学生能够掌握如何捍卫自己的权益,如何遵守法律法规,如何做一名守法公民;4.学生能够预知和避免各种不良行为带来的危害。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分析公共秩序对于社会和谐的作用;2.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积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3.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法律制裁不良行为,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4.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成为文明、守法、健康的公民。

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2.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概念解释: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指在公共场合和公共事务中,遵循规章制度,尊重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维护社会稳定的秩序。

2.课程介绍: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展示各种公共场合被侵犯和破坏的行为,引导学生了解良好的公共秩序建立的重要性。

进而引发学生对于如何建设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思考。

3.案例分享:文明礼仪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或者现实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尊老爱幼、讲卫生、安全出行、文明交通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4.实际操作:环保公益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现场倡导环保公益,增强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举止对于公共秩序和社区环境的影响和贡献,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5.案例学习:遵守法律法规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常见的违法案件进行案例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对于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合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教学方法1.问答法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秩序的概念和重要性,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公共秩序,为什么要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2.培养学生爱好和平、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家园、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和行动。

3.培养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讲授通过课文讲授,介绍公共秩序的概念、意义、维护方式等内容。

让学生明确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了解自己有义务维护公共秩序,从而培养学生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和行动。

2. 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对公共秩序的影响。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对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公共秩序不仅是自己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 情境导入讲述小明放学后离开自行车时锁不上车,回来时发现车被人拿走的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会使公共秩序变得如何?2. 课文讲授通过课文的讲授,介绍公共秩序的概念和维护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公共秩序的意义与重要性的认识。

3. 知识点讲解1.什么是公共秩序;2.有哪些方式可以维护公共秩序;3.如何做到自觉为公共秩序尽责。

4. 情境演练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以某一公共场所维护公共秩序为主题,比如:公园、超市、学校、市场、道路等。

请学生分析这些地方通常需要维护哪些公共秩序,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演练。

演练后学生讨论,总结如何合理维护公共秩序。

5. 情境拓展通过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不良现象对公共秩序的影响,明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出现1-2种以下的情况应为一般表现。

出现3-4种下列情况应为良好表现,出现5种以上应为优秀表现。

1. 语言表达能力1.能够准确表述什么是公共秩序;2.能够说出自己维护公共秩序的方式;3.能够简洁明了地陈述观点。

2. 分析问题的能力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秩序问题;2.能够合理分析某些不良现象对公共秩序造成的影响。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4.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更贴近生活。本次教学中,实践活动的设计较为简单,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设计更具挑战性和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5.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值得肯定。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公共秩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理解和实践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的几点思考:
1.学生对公共秩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认为公共秩序与个人关系不大,缺乏主动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公共秩序重要性的阐述,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公共秩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和遵守公共秩序的要求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公共秩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在公共场所维护公共秩序。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公共秩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公共秩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
题。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共生活
需要秩序的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丨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国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二、说一说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
b.到影剧院;
c.到游乐场;
d.在商店
3、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了规则的约束,我们的生活可以更加和谐有序。

4、除了这些规则外,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则,上节课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观察生活,收集我们身边的规则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规则与大家分享一下。

5、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身边的规则。

6、教师引导: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没有规则,我们连走路都不安全,看来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三、认识公共标志
1、(出示课件)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志?(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志时你是怎样做的?
小结:公共标志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更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标志,在理解公共标志设置意义的基础上,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

四、深化认识
1.出示图:
(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
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
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
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2.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①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②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0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五、守规才有序
1、教师引导: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规则,无处不在的规则约束了社会每个成员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2、说一说,我们在不同的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办?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
则,才能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正如著名学者莱蒙特所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对《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
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
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
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
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
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