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技术分析――技术指标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证券投资学_技术指标分析课件

证券投资学_技术指标分析课件

1.趋势追踪
均线指标的构造原理决定了它具有反映价 格运行趋势的特性,因此其指标可以对价 格运行起到趋势跟踪的作用,也许在某一 天或者某一时刻,价格的波动会暂时脱离 原来的运行趋势,但只要其均线系统没有 出现相应的变化,我们就不能肯定价格的 运行趋势出现了转折。
2.稳定和滞后
由于均线是对价格收盘价进行算术平均以 后产生的新的价格点连线,因此均线相对 于价格的变化来说就更为稳定。而正是因 为均线系统的稳定和对趋势所具有的这种 跟踪特性,相对于价格趋势的变化来说, 均线指标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当价格 趋势已经出现变化的时候,均线指标还会 按照惯性再继续维持原来的方向运行一段 时间,而不是立即改变现在运行的方向, 这是均线指标的不足之处。
运用技术指标分析比图形分析更加准确。(定量)
技术指标产生的方法
数学模型法是考虑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数 学模型, 给出数学上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体现股票 市场某个方面内在实质的数字。一般说来,大多数 的技术指标读是通过数学模型法、利用计算机计算 所得的。
叙述法是是通过文字说明,得出某种结论的方法。 本书主要介绍数学模型法计算得出的技术指标。
是指标呈现某些反转形态。
5、指标的转折
指技术指标曲线在顶部或底部掉头,它表 明一种趋势结束,另一种趋势开始。
6、指标的盲点
指在多数情况下技术指标无能为力,不能 发出买卖信号,所以应注意多种技术指标 的组合运用。
技术指标的本质
每一个技术指标都是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对股市 进行观察,由特定的数学公式产生的特定技术指 标,反映股市特定方面的深层内涵
技术指标的应用法则
1. 指标的背离 2. 指标的交叉 3. 指标的极端值 4. 指标的形态 5. 指标的转折 6. 指标的盲点

证券投资分析课件第九章技术指标分析

证券投资分析课件第九章技术指标分析

1、KDJ指标中的K值是威廉指标加上指数平滑 处理后的技术指标,D值是对K值的平滑处理, 所以D值是慢线,K值是快线。我们可以通过KD 的低位交叉以及高位交叉来判断买卖时机。为 了解决KDJ指标使用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将日 线、周线、月线综合起来使用。
2、RSI指标的实质是股价向上波动占总波动的
百分比。一般RSI大于80,可以考虑卖出,低
第二节 技术指标综合应用
一、6日相对强弱指标与布林线结合用于波段 操作实例
1、相对强弱指标是一种经典指标,它是依据 供需平衡理论产生的,反映买卖双方力量的强 弱程度,选用6日RSI,因为其周期较短,反映 灵敏,是波段操作的较好指标,使用方法如下:
(1)在强势市场中,6日RSI值升至85以上可 考虑卖出,若在90以上则可坚决卖出。
于20可以考虑买进。使用RSI时,可以利用形
态理论进行研判趋势,也可以运用背离状
2020/4/4
证券投资分析
本章提要
况研判股价未来的走势。将RSI与布林线结合 起来使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3、KDJ以及RSI主要用于短线操作,MACD可以 用于中线操作,其中0数值是判断多头市场还
是空头市场的关键。运用两次交叉能够提高使 用该指标的成功率。
4、OBV与VR都是通过成交量来判断未来趋势的
技术指标。OBV在底部长期横盘往往是很好的
买进时机,在高位出现大N的形态时,往往预
示着量能释放的过多,要预防形成顶部。VR用
于卖出时机的研判还是效果较好的,主要根据
2020/4/4
证券投资分析
本章提要
前期高点VR值辅助参考。
5、ADR是一种研究大盘的指标,和指数结合起 来综合研判效果较好。SAR可以作为停损的参 考指标,也可以单独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 要有严格地纪律约束。

技术指标分析PPT讲义

技术指标分析PPT讲义
N日内股价上 值涨 总 日 1和 N日 的成 成交 交值总 VR N日内股价下 值跌 总 日 1 2和 N日 的成 成交 交 1 值 0% 0 总
2
2、VR分析要点:
1 VR值低于60%时,是股价超卖区,在40-60%时很 容易探底反弹,
2 VR值在80-150%区间时,股价波动较小, 3 VR值在160-180%区间,若成交量逐渐萎缩,容易
2、MACD的计算 1 EMA12=前一日EMA12×1113+当日收盘指
数×213 2 EMA26=前一日EMA26×2527+当日收盘指
数×227 3 离差值DIF=当日EMA12-当日EMA26 4 离差平均值DEA=前一日DEA×911+ 当日
DIF ×211 5 柱状线BAR=2× DIF-DEA
短期BIAS在高位下穿长期BIAS,卖出信 号
短期BIAS在低位上穿长期BIAS,买入信 号
三 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MACD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1、意义: 简称指数离差指标,它是利用短期移动平均线和 中长期移动平均线之间不断聚合和分离的特征, 加以双重平滑运算后用以研判买卖时机的信号 方法,
3 均线作为支撑线和压力线
股价未跌破支撑线,买入 股价未突破压力线,卖出
4 组合短、中、长期移动平均线 分析 黄金交叉 死亡交叉
二 乖离率 BIAS
BIASCt MAn MAn
Ct——当日股价指数 MAn——n日移动平均数
2、应用法则 1 经验取值
卖出:BIAS 10 >5% BIAS 20 >8% BIAS 60 >10%
1、RSI的意义 RSI以某一时间内整个股市或某一股票

技术指标-PPT课件

技术指标-PPT课件
短期均线参数的选择原则: 1)、看哪条均线对最近的行情描绘更清楚,即哪条短期均线对汇价 的助涨助跌性最强,就选用哪条。 2)、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策略,稳健的投资者喜欢将参数设的较大 ;而比较激进的投资者则将参数设的较小。 中期均线参数的选择原则: 1)、中期移动平均线在多数时候,对行情应该有一个支撑或者压力 的作用。 2)、在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前提下,移动平均线要尽可能接近汇价本 身。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移动平均线找到后,可以保证均线对汇价的走势持 有效的支撑和压力以及均线对走势有足够的敏感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 3—6日短期均线 / 15—20日中期均线 / 30—60日长期均线
双(多)移动平均线
双(多)移动平均线是指将两条或是两条以上的中短期移 动平均线在一个图形上共同使用。比如说短期采用6天的移 动平均线,而中期的采用20天的移动平均线。 这时买卖的原则仍然可以使用葛氏法则,即短期均线上穿 中期均线时形成金叉是买入时机;短期均线下穿中期均线时 形成死叉是卖出时机。
短期均线参数和长期均线参数的选择:
通道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平行通道中:碰到通道上壁,不破做空。 碰到通道下壁,不破做多。 在上行通道中:碰到通道上壁,不破做多。 在下降通道中:碰到通道下壁,不破做空。
二、移动平均线MA
移动平均线(MA) 计算由来: 目的:用来描述价格波动。 组成:20日均线为万能均线。 作用:1、支撑和阻力 2、趋势反应 3、吸引与排斥 使用移动平均线时一定要在行情有明显波动时,即比较明确的上升及下 降趋势时才可以使用,在汇价盘整时使用移动平均线分析走势,失误率很 高。 反应趋势
5、均线上升趋势变缓,并开始走平,汇价从上向下穿过移动平 均线,显示趋势发生改变,应该卖出。 6、汇价连续迅速地下跌,已经离开移动平均线一段时间或空间 之后,开始上升,但在上升到移动平均线附近再次下降,显示 反弹只是市场对快速下跌的修正,应该在均线附近卖出。 7、汇价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并连续迅速上涨,远离移动平均 线,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应,汇价必然下跌,应该卖出。 8、移动平均线下降,汇价也向下,汇价跌破平均线,应该卖出

股票技术分析--K线图分析和技术指标.ppt

股票技术分析--K线图分析和技术指标.ppt
以5日周期为例: EMA5=(当日收盘指数×15)+(前一日移动平均 数×45)
(4)MA的作用:消除季节或偶然波动,反映系统倾向。
2019/3/2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13
4、MA的应用(Granvile 法则)
买入:
上涨阶段 平均线下降走平,价格线从向下突破平均线; 价格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突然下跌但在平均线附近 继续上升; 下跌 价格跌破平均线,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

2019/3/2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24
6、对MA的评价

缺点: (1)移动平均线变动缓慢,不易把握股价趋 势的高峰与低谷。 (2)在价格波幅不大的牛市期间,平均线折 中于价格之中,出现上下交错型的出入货讯号, 使分析者无法定论。
2019/3/2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25
缺点: (3)根据股市的特性不同发展阶段,投 资者在拟定计算移动平均线的日子前,必 须先清楚了解自己的投资目标。 短线:10日移动平均 中线:90日移动平均 长线:250日移动平均 投资者策略: 一般将不同期间的平均线予以组合运用。
2019/3/2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7
(2)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
简单算术移动平均线
1 MAt I t i 1 n i 1
其中:MAt——第t日的股价移动平均线 n ——计算所用的天数 It ——第t日收盘股价指数或 收盘价
2019/3/2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8
(3)黄金交叉
1)表现形式:短期MA向上穿越长期MA,形成金叉。
2)与股价结合使用:股价上穿短期MA,又上穿长 期MA买入信号。
(4)死亡交叉

第九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PPT课件

第九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PPT课件

3. 技术分析法强调选择合适的投资时机,即什么时候买进 证券,什么时候抛售证券,基本分析法强调选择投资对 象,即买进价值被低估的证券,抛出价值被高估的证券。 4. 技术分析法有通用性,即每一种技术分析方法适用于任 何一种证券或者任何一个证券市场。基本分析法以针对 性和特异性为特征,对不同的证券进行基本分析,不仅 内容不同,方法也不尽一致。 5. 技术分析法关心证券价格的短期变化,基本分析法偏重 于分析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方法的主要区别是:
1. 技术分析着眼于描述证券价格的运动模型,不深入研究
推动价格变动的内因。基本分析注重证券价值的发现, 通过对政治、经济、市场和企业的运行情况的分析,确 定证券本身的价值,把握价格变动的趋势。 2. 技术分析家认为未来的价格趋势是过去价格运动的延 续,因此,他们立足于过去,将证券交易的历史数据作 为分析的依据。基本分析家认为证券投资价值取决于未 来的投资收益,因此,他们立足于未来,将基本经济因 素的预测值作为分析的依据。
第九章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技术分析概述 图形分析法 移动平均线分析法 市场指标分析法
第一节
技术分析概述
• 一、技术分析的概念
• 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证券市场的历史交易资 料,以证券价格的动态和变动规律为分析 对象,运用统计技术和图形分析的技巧, 通过对证券市场行为的分析,判断证券价 格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
2.证券价格沿趋势移动 。
这一假设认为证券价格的变动是有规律的,即有保持 原来运动方向的惯性,而证券价格的运动方向是由供求关 系决定的。技术分析法认为供求关系是一种理性和非理性 力量的综合,证券价格运动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供求关系的 变化。供求关系一旦确定,证券价格的变动趋势就会一直 持续下上。只要供求关系不发生彻底改变,证券价格走势 就不会发生反转。这一假设条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在市场经济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一假设 条件是技术分析最根本、最核心的条件,只有承认证券价 格遵循一定规律变动,运用各种方法发现、揭示这些规律 并对证券投资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的技术分析法才有存在的 价值。

技术指标-PPT课件

技术指标-PPT课件

(3)金叉死叉
a、移动平均线短期均线由下向上上穿长期均线形成交叉,此时出现 的交叉叫黄金交叉,表示价格走势看好,用“黄金”表示,给出买入 做多信号。 b、相反,均线快线下穿慢线形成交叉,叫做“死叉”,后市看跌, 给出卖出信号
(4)多头排列与空头排列
a、当移动平均线在K线的下方呈现短、中、长期均线由上而下排序时, 行成多头排列,起到助涨作用,单边上涨行情。 b、当移动平均线在K线的上方呈现呈现长、中、短期均线由上而下排序 时,称为空头排列,起到助跌作用,单边下跌行情。
短期均线参数的选择原则: 1)、看哪条均线对最近的行情描绘更清楚,即哪条短期均线对汇价 的助涨助跌性最强,就选用哪条。 2)、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策略,稳健的投资者喜欢将参数设的较大 ;而比较激进的投资者则将参数设的较小。 中期均线参数的选择原则: 1)、中期移动平均线在多数时候,对行情应该有一个支撑或者压力 的作用。 2)、在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前提下,移动平均线要尽可能接近汇价本 身。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移动平均线找到后,可以保证均线对汇价的走势持 有效的支撑和压力以及均线对走势有足够的敏感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 3—6日短期均线 / 15—20日中期均线 / 30—60日长期均线
四、相对强弱指标RSI
1、RSI定义 相对强弱指数是通过比较一段时期内的平均收盘涨数和平均收盘跌数来 分析市场买沽盘的意向和实力,从而作出未来市场的走势。 RSI指标的取值在0—100之间。 2、RSI使用原则 (1)快、慢线的选择及金、死叉的定义与MA基本相同。 (2)RSI可以将0——100分为4个区域,根据RSI的取值区域进行操作。 一般可以0—25,25—50,50—75,75—100作为划分四个区域的标准 。在行情剧烈变化时可适当将区域变小,0—15,85—100作为超买和超 卖区。总之,RSI超买和超卖区越小,行情预测越准,但是RSI发出的信 号也相应减少。 (3)RSI的曲线形态也有预测行情的作用。当RSI曲线在较高或较低的位 置形成反转形态时,是一个比较明确的行情反转信号。这些形态一定要 出现在较高和较低位置,离50越远,结论越可信。

技术指标分析PPT学习教案

技术指标分析PPT学习教案
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
收盘价、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简称4价2量。 绝大多数的技术指标仅仅涉及这6个数据,个 别酌技术指标涉及到成交笔数、财务指标和 股本结构等其他类型的数据。 在其他一些市场,由于交易制度和金融工 具不同,原始数据所包含的内容有所变化。 例如期货市场中有持仓兴趣。
第2页/共38页
原始数据的处理:
将这些数据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变形,整理加 工,使之成为我们希望得到的“模样。不同 的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技术指标,从这个 意义上讲,有多少种技术指标,就会产生多 少种处理原始数据的方法;反过来,有多少 种处理原始数据的方法就会产生多少种技术 指标。
产生了技术指标之后,最终都会在图表上 得到体现。处理原始数据的过程,不仅是把 一些数字变成另一些数字,而且可能放弃一 些数字或加入一些数字。
家数移动总和 N的参数一般取10天。由公式可知,OBOS与ADR两个
指标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刻画多方与空方力量的差距, 直观地看,OBOS的多空均衡点应该为0(ADR则以1 为均衡位置)。
第31页/共38页
①OBOS的取值范围。 ②将OBOS与价格指数配合使用。当OBOS走势与股价指数走势相背
离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这是大势可能反转的迹象。 ③将OBOS与趋势分析或型态分析相结合。当OBOS有效突破其自身
用于对大趋势的判断。 技术指标服从趋势分析,只是使投资者的正
确决定在更正确的地点和时间具体实现。 技术指标只能在某个瞬间指出趋势的短暂方
向,不能指望技术指标提供有关“大趋势” 怎么走的信息,尤其是对未来价格波动的深 度和广度的预测,技术指标一般不能提供有 用的建议。
第22页/共38页
2.主观因素在技术指标使用中有很重要的作 用。主观因素体现在三个方面。

技术分析--技术指标法共23页

技术分析--技术指标法共23页
(出现在超卖区,交叉2次以上,右侧相 交)为买入信号;k向下突破D的死叉, 为卖出信号; • 4、看KD与价格的背离。
#威廉指标--WMS%
• 应用法则: • 1、主要从WMS%的碰顶次数(2~4次)
进行考虑; • 2、看数值是超买(高于80%)还是超卖
(低于20%); • 3、看形态(多重顶底)。
• MA的应用法则:
• 1、平均线从下降走平,价格上穿平均线;
• 价格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突然下跌,但在平 均线附近再度上升;价格跌破平均线,并连续 暴跌,远离平均线。以上三种情况为买入信号。
• 2、与以上三种情况相反,则为卖出信号;
• 3、注意金叉和死叉。
• 4、过滤器:看收盘价;突破幅度达3%;时间2 天以上。
技术指标应用的法则
• (1)指标的背离; • (2)指标的交叉; • (3)指标的高低; • (4)指标的形态; • (5)指标的转折; • (6)指标的盲点。
1、市场趋势指标
• 移动平均线---MA(MovingAverage) • 实际上就是弯曲的趋势线,它比直线型趋势线
更贴近趋势本身。是目前市场上最富灵活性、 适用性最强、使用范围最广、最简便易行、最 直观的技术指标分析方法。 • 可设定适当的参数 • MA的特性: • 追踪趋势;滞后性和稳定性;助涨助跌性和支 撑压力性。
2、摆动指标--技术分析中的 四大天王
• 共同分析要诀:
• (1)当摆动指标接近摆动区间上限时,显示市 场处于超买状态,可以考虑卖出;
• (2)当摆动指标接近摆动区间下限时,显示市 场处于超卖状态,可视为短线买进信号;
• (3)当摆动指标处于摆动区间的极限位置,并 且摆动指标与市场价格运动之间出现背离时, 通常是市场既有趋势可能生变的早期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滞后性和稳定性 优点:不被暂时的小波动所迷惑 缺点:在价格原有趋势已经反转时,反映迟钝,速度落后于大趋
势。
8
Ma的应用——格兰维尔法则
西方证券投资家格兰维尔曾就MA的应用提出了八 项原则,包括了背离、交叉、支撑和压力等思想。格兰 维尔法则包括了四大买入信号和四大卖出信号。
9
10
11
12
13
–金叉:黄金交叉,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突破长期移动 平均线,表示后市看好,发出买入信号,
–死叉:死亡交叉,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突破长期移动 平均线,表示后市看淡,发出卖出信号。
看排列: 多头排列:短、中、长三条平均线从上往下排列 空头排列:短、中、长三条平均线从下往上排列
21
• 常说的死亡交叉和黄金交叉,实际上就 是向上向下突破支撑和压力的问题。
2
二、技术指标的应用法则
技术分析的应用法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指标的背离 是指指标的走向与股价走向不一致。技术指标曲线波动方向与价
格曲线的趋势方向不一致
顶背离
底背离
3
(2)指标的交叉Cross 技术指标中的两条曲线发生了相交或交叉(金叉、死叉) 同一技术指标不同参数两条曲线的交叉;技术指标曲线与横坐标轴
葛兰碧(Granville)法则:卖出信号
卖出4:当股价暴 涨,远离均线时
卖出1:移动平 均线由上升转平, 股价自上向下跌
破移动平均线
卖出3:价格反弹,未 突破均线就再度下跌
卖出2:均线持续下跌, 股价向上突破均线即 迅速回到均线之下
移动平均线的判断准则
根据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关系确定的研判趋势准则: 看交叉:
MA的盲点 在盘整阶段或趋势形成后的中途休整阶段或局
部反弹和回档,MA极易发出错误的信号,这 是使用MA应注意的问题。 另外,MA只是作为支撑线和压力线,站在某线 之上,当然有利于上涨,但并不是说一定会涨, 支撑线有被突破的时候。
25
二、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MACD )
• MACD是由正负差(DIF)和异同平均线(DEA)两部分组成, 当然,正负差是核心,平均数是辅助的。
• DIF是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与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的差,DIF的正 负差的名称由此而来。快速和慢速的区别是进行指数平滑是采用的 参数大小不同,快速是短期的,慢速是长期的。
• DEA是正负差(DIF)连续数日的算术平均值。平滑异同移动平 均线是两条指数平滑线之差,即由快的指数移动平均线减去慢的指 数移动平均线。其意义和双移动平均线基本相同。当MACD从负数 转向正数时,是买的信号。当MACD从正数转向负数,是卖的信号, 当MACD以大角度变化时,表示快的移动平均线和慢的移动平均线 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开,代表一个市场大趋势的转变。 • 它是一项利用短期(常用为12日)移动平均线与长期(常用为26 日)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对买进、卖出时机作出研 判的技术指标。
短中长均线自 下而上排列称 为“空头排列
移动平均线系统的应用(2)——均线的粘合
“多条均线粘合后,大盘都会产生异变”, 当多条均线粘合的时候,表明多空双方都 面临一个选择,此时往往是股票压力最小 的时候,主力庄家也乐于在此位置拉升手 中的筹码。持筹成本的平均化,再加上缩 量,这就说明了筹码安定程度高,也为主 力进一步拉抬提供了物质条ville)8大法则略图
8 5
3
2 1
7 6
4
3、葛兰碧(Granville)法则:买入信号
买入3:股价回 档,未跌破均 线就再度回升
买入1:当均线由 下降开始走平,股 价向上突破均线时
买入2:均线持续上 升,股价跌破均线后 即迅速拉回均线之上
买入4:当 股价暴跌, 远离均线时
22
4、移动平均线系统的应用(1)
当短期均线,从滞胀 状态的高点出现下降 的倾向时,应卖出
短、中、长均线 自上而下排列称 为“多头排列”
当短期均线急 速向上穿越中 期、长期均线 时,是买点
中期均线向 上穿越长期 均线,形成 黄金交叉
当短、中、长期均线 无规则的交叉时,应 考虑卖出
中期均线向下 跌破长期均线, 称为死亡交叉
(2)N的取值:日K线模式中,N通常取5日、10日、30 日、60日、200日、250日;周K线模式中,N通常取10 周、20周、30周。一般移动的基础时间天数越少,移动 平均线对股价的反应越灵敏,反之则越迟钝。
6
短期趋势: 3日线均线所代表的是前半周的走势;5日 均线代表一个星期的波动。10日线代表的是半月线。 中期趋势:是指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 常用20日线、40日线、60日线。这是因为20日线代表的是 一个月股价波动趋势。40日线代表的是两个月的股价波动 趋势。 长期趋势:是指半年以上的股价波动的趋势。比较常用 的是120日线与250日线。
7
移动平均线(MA)的特性
追踪趋势
MA能够表示价格的趋势方向,并追踪这个趋势。移动平均线的 周期天数越长,平均线就越平滑,就越能反映市场价格趋势 (欧美,200天)。
助长助跌性和支撑压力性
移动平均线可以看做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的平均成本。若移动平 均线保持上行状态,对价格有不断上推的助涨作用;相反,若 移动平均线保持下滑状态,则使市场买方的人气逐渐消散,对 价格有助跌的作用。行情价格在长期移动平均线下,属空头市 场;行情价格在长期移动平均线之上,属多头市场。
交叉
4
(3)指标的高位和低位 高位和低位是指指标进入超买区和超卖区 超买区Overbought、超卖区 Oversold: (4)指标的徘徊:指标处在进退都可的状态 (5)指标的转折:是指指标的图形发生了调头,这种调
头有时候是一个趋势的结束和另一个趋势的开始。 (6)指标的盲点:盲点是指指标无能为力的时候。
第10章 技术指标法
Technical Indicator
1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 考虑到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 数学上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体现股票市场的某个方面 内在实质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指标值。
• 反映市场深层内涵:指标值的具体数值和相互间关系, 直接反映股市所处的状态,为我们的操作行为提供指导 方向。指标反映的东西大多是从行情报表中直接看不到 的。
5
第二节 市场趋势指标
一、移动平均线(MA) 移动平均线就是求连续若干天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
天数就是MA的参数。计算公式: MA(P,N)=(P1+P2+·······+Pn)/N,
(1)P的取值:P通常取收盘价(c),有时也采用不 同方法计算的平均价,比较典型的有2种:
(o+c+h+l)/4; (o×2+c×2+h+l)/6 o:开盘价;c:收盘价;h:最高价;l:最低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