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语为突破口用点带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武平二中石文美

成语,千百年间长期相沿,应用广泛,在各种不同场合下和各种文体之中,它经常出现。作为知识要点之一,各级各类试卷中也必有不少试题与之相关,常规题如注音、释义、辨字形,基本上都是选用成语,概括成语、结构分析、成语使用等,更不必说。能连选词填空、默写填空、阅读题等也有不少是成语试题,而非此类试题的题目材料中,存在更多的是当普通词语使用的成语,要把握题目整体内容,理解成语也成了必要。在199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科试题中,与成语直接有关的试题有3题(1、2、4题),占7分;出现有成语的试题有8题(含阅读试题),占18分,尽管这一部分未考成语知识,但若对其中的成语没去准确理解,那就会影响到对其他内容的理解。其实,历年高考试题中有关成语的试题大致都与1994高考试题相仿。正因为成语联系点多的缘故,掌握成语显得特别富有现实意义,而成语本身内容包罗万象,自成一体,所以可以独立学习;而成语的丰富性和广泛性,量多面大,便可将其放在平时加以把握,从早期抓起,减轻高三复习时的负担。

那么如何进行成语的学习呢?针对不同情况、不同角度,可从下列方面入手把握:

一、读词典条目,弄懂成语形和音,从中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平时多翻看成语词典,辨形识音,记诵成语,可收此效。日积月累,掌握的成语词条越多,学习到的语音等知识也越多—一如成语词典中的成语每个字都有注音,相邻相近相反意义的成语还可进行比较,词汇由此不断丰富,知识不断增长,辨识力也不断提高。

二、抓关键宇词,用不同方法,理解成语含义。理解是正确使用的基础,而关键词语的解决,可因此得到对成语意义的全面理解。解释成语时,大多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思,还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解释。如寓言故事浓缩的要讲寓意;源于古诗文的要从表达里,由此及彼,由点到面,推而广之;出自人民群众口语的成语,通常形象性很强,使用时多采用比喻义,解释时便可从这着眼,在结构二二并列的成语中,有很多是前后两部分是互文关系的,其特点是上下文互相呼应补充,可充分利用这一点达到相互理解、相互融会、进而全面掌握的目的。而且,由于大部分成语概括性、代表性强,言简意赅,语约意丰,常常是微言大义,所以不能仅仅从字面去望文生义,有时还应根据成语的出处、语境去推敲其引申义、比喻义,以完整、准确、透彻地理解成语含义。

三、索源寻根,搞清其出处;纵横联系,扩大其相关点。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大部分来源于寓言故事、历史传说、古典诗文或群众口头语言,有些是源自轶闻遗事、谚语、歇后语,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源于神话寓言,破釜沉舟、请君入瓮、负荆请罪源于历史故事,不亦乐乎、老骥伏枥源于诗文语句,颠三倒四、铜墙铁壁源于口头俗语,出处弄清了,使用就心中有数;而横向发展,便可了解到与成语相关的背景知识、故事传说、文学常识,有关人名、地名等,学习了一条成语,同时便掌握了一大片相关的知识。

四、分析结构,同类相归。成语众多,包容量大,各种类型齐全,可据掌握语法知识,成语的句子式、短语式都有,如主谓式“虚怀若谷”、偏正式“夸夸其谈”、并列式“层峦叠嶂”、动宾式“不择手段”、动补式“美不胜收”,还有小类,像连动式“触景生情”、兼语式“引人入胜”等。还有成语是表示复句关系的,如承接关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选择关系“何去何从”、转折关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假设关系“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学习这些成语时,也就旁及涉猎了不少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