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瑞媛-深部真菌

合集下载

深部真菌感染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深部真菌感染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织 胞浆 菌 、 球孢 子菌 、 粗 念珠 菌属 、 炎芽 生菌 、 型 皮 新
隐球菌 和烟 曲菌 等均 有高度 抗 菌活性 。该 药几 乎不 被 肠道 吸收 , 需静 脉给 药 。血浆 蛋 白结 合 率高 , 通 可 过胎 盘屏 障 , 脊 液 的浓 度 低 , 脑 血浆 半 衰 期 为 2 h 4,
者, 尚不 宜作 为一 线药应 用 。
新 型抗 真菌 药物及 探 索合理 的抗 真菌 药物 治疗 方案
近 年来 有 了较大 的进 展 。 目前用 于治 疗深 部真 菌感
染 的药 物主 要有 4类 : 烯 类 、 嘧 啶 类 (- 胞 嘧 多 氟 5氟 啶) 吡咯类 和棘 白菌 素类 。现就 这几 类 药物及 其新 、
霉素 B。本 品 口服 后 胃肠 道 不 吸 收 , 常 用 口服 量 给 后 血药 浓度极 低 , 全 身 真 菌 感染 无 治 疗 作 用 。注 对 射用 药 肾毒 性大 , 以临床 上仅 限于局 部应 用 , 所 治疗 口咽部 、 胃肠 道 及 阴 道 真 菌 感 染 [ 1 。Ar n x公 司 oe
肾脏 清除很 慢 。临 床上 , 对某 些 严 重 的深 部 真 菌病
1 2 制霉 茵素 脂质 体 制 霉 菌 素 属 于 多烯 类 抗 真 . 菌 药 , 有广 谱抗 真菌 作用 , 具 对念 珠菌 属 的抗 菌活 性 高, 此外 新 型 隐球 菌 、 曲菌 、 毛菌 、 孢 子 菌 、 小 荚膜 组 织胞 浆 菌等 在体外 亦 对 本 品敏感 , 用 机制 同两 性 作
维普资讯
民航 医学 20 0 8年第 1 8卷第 1期
深 部 真菌 感 染 治疗 药 物 的研 究进 展
穆 英 ( 民航总医院 , 北京 102) 00 5

抗深部真菌药的进展

抗深部真菌药的进展

抗深部真菌药的进展
盛瑞媛
【期刊名称】《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年(卷),期】2004(002)002
【摘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以及肿瘤化疗、器官移植和艾滋病(AIDS)的出现,免疫抑制人群不断增多,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抗深部真菌药的研究是目前抗微生物药的研究热点之一。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盛瑞媛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5
【相关文献】
1.常用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及真菌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买佳;王静
2.三唑类抗深部真菌药的临床药学进展 [J], 王汝龙
3.抗真菌药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进展 [J], 杨继章;陈大华;杨树民
4.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进展 [J], 田鑫;滕伟
5.微流控芯片技术在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筛选中的研究进展 [J], 张晓莹;朱英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重要病因

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重要病因
感染仍是FUO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根据近年我科不明原因长期发热110例临床分析显示,感染性疾病占FUO病因的52.7%,其中细菌性感染47例包括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腹腔脓肿等,而结核病占感染性疾病的46.6%,且以肺外结核居多(占结核病的2/3);其次CMV病毒和其它既往不常见的病原体如伯氏疏螺旋体和HIV、阿米巴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也可表现为FUO,值得注意。
近年来结核病有增多趋势,尤其是老年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不典型。结核病,特别是肺外结核如深部淋巴结结核、肝结核、脾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血型播散性结核及脊柱结核临床表现复杂,在长期不明原因发热中占相当比重,应予重视。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细致的体检可能提供一定线索,抓住可疑阳性线索,一追到底是明确诊断的关键。结核病一般起病缓慢,以长期低热为主,每于午后或傍晚开始低热,次晨体温可降至正常;可伴乏力、盗汗及消瘦等症状。或无明显不适,但体温不稳,常于活动后出现低热。部分患者可有间歇性高热,或病情进展时出现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尽管患者高热,但一般情况相对良好,有别于一般细菌性感染或恶性病变发热患者的消耗和极度衰弱。患者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γ-球蛋白比例增高,血沉常增快,结核菌素(PPD)试验可呈强阳性反应。然而,PPD试验阴性并不能排除结核,特别是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其早期X线胸片可正常,李龙芸等总结整理1953~1997年中华内科杂志124例发热病例的临床病理讨论报道,7例经尸检证实肺内有血型播散性肺结核者中有4例生前胸片正常,生前作肝活检常有助诊断。该组14例结核病患者,仅1例生前诊断与尸检相符,余13例均误诊,值得注意。肺结核及颈淋巴结核一般不难诊断,可经X线胸相、痰查抗酸杆菌及淋巴结活检确诊。脊柱结核好发于下胸腰椎,患者常诉腰痛或髋部疼痛,活动后加重,平卧位亦不减轻,下胸腰椎正侧位相可发现椎体呈楔形变,若阴性,高度疑及本病者应作下胸腰椎的CT扫描以助诊断。肝脾结核很难诊断,一般需要病理证实,试验性抗痨治疗很难短期奏效。临床上遇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伴进行性肝脾肿大,持续性肝区疼痛、压痛者应警惕肝结核的可能性,如伴贫血,球蛋白增加,碱性磷酸酶增高及血沉增快者,应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必要时在腹腔镜直视下作活检。对经皮肝穿刺和(或)腹腔镜检查阴性不能确诊的肝占位,且患者一般状态较好、乙肝标记阴性者,应及早剖腹探查确诊。脾结核可以FUO及脾肿大为主要表现,发热伴左上腹不适者应作腹部B超或CT扫描,有时可发现脾内占位病变,因脾结核或脾型淋巴瘤单凭临床表现和影像学鉴别有一定困难,1~2个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亦难奏效,及时剖腹探查有帮助诊断的作用,脾肿大者尚有治疗意义。总之,FUO并腹内肿块者应及早剖腹探查。值得注意的是,结核病尚可有变态反应性表现,可有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关节痛及下肢结节红斑和发热,水杨酸制剂无效,仔细检查或询问既往有无结核病史,胸片发现结核灶或PPD试验强阳性提示结核,给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可奏效。无反应性结核常见于严重免疫抑制患者,可出现高热、骨髓抑制或类白血病反应,应予重视。对可疑患者应及早行肝、脾、淋巴结活检。

皮肤及皮肤结构真菌感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皮肤及皮肤结构真菌感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皮肤及皮肤结构真菌感染研究现状与展望李东明【摘要】皮肤及皮肤结构真菌感染 (SSSFI) 是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 常迁延不愈, 甚至威胁生命.目前很多临床表型未被充分认识.一方面原因是对致病真菌种类认识不够、分离困难和鉴定不准确;另一方面是临床表型及物种多样性研究不全面.传统观念认为浅部SSSFI致病菌多为皮肤癣菌, 深部为念珠菌等已知属种.经典分离方法造成许多真菌不能成功分离, 或被鉴定为污染菌.扩展SSSFI临床表型及其致病真菌种类研究, 不但可以促进疾病的诊断研究, 进而使得原本不可治愈的疑难重症的治愈成为可能, 还可以发现新物种.【期刊名称】《中国真菌学杂志》【年(卷),期】2018(013)006【总页数】4页(P363-366)【关键词】皮肤及皮肤结构真菌感染;真菌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真菌多样性【作者】李东明【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真菌实验室,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6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s,SSSI)是皮肤及其附属器官以及皮下组织受病原体侵染后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一组涉及多学科的疾病类群,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

由真菌所致的SSSI被称为皮肤及皮肤结构真菌感染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fungal infections,SSSFI)。

随着传统传染性疾病的减少及细菌性感染的控制,真菌感染正逐渐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

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浅部真菌病的患病率高达20%~25%,标志着真菌已取代细菌而成为SSSI的主要病原体[1]。

在许多国家,甲真菌病甚至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皮肤病[2],亦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子[3]。

未经治疗的深部SSSFI加重可使组织器官快速坏死,或播散入血,导致真菌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甚至威胁生命[4-5]。

伏立康唑雾化吸入护理白血病化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病人的体会

伏立康唑雾化吸入护理白血病化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病人的体会
效。 2、结果 表1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口腔真菌感染预后的影响(%) 组别 疼痛缓解率 创口愈合率
3、讨论
3.1化疗后患者口腔护理的重要性白血病患者反复化疗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广 谱抗生素的使用,其后果是敏感菌被抑制、杀灭,而不敏感的真菌则大量繁殖造成口腔真菌感染,
它是白血病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具有潜在的危险陛,死亡率高。目前缺乏有效防治手段,不仅给
参考文献
1王晓静。郝春艳.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心理及个性表现特征。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044 2方润领,蒋玉卉。宋江山,等.心肌梗死患者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照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382
—1383 3徐韬园.现代精神医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68—370 4洪炜.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45—159 5陈力.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97—196 6汪新建.西方心理治疗范式的转换及其整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18—12l 7文若兰,廖少玲,洪贵英.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球水平的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7):345—
护理
伏立康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中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14a甾醇去甲基化,从而抑制麦角甾醇 的生物合成。体外试验表明伏立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骨髓器官 移植的开展,化疗后的病人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的应用,导致系统性真菌感染逐渐增多。资料显 示,上述人群中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1%-40%,病死率为40%。2000年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达 67%。20年来149例真菌感染分析显示,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4]在临床,化疗后病人口腔
—--——453・・-——

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经验性诊治体会

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经验性诊治体会

物 ,多 见 于 白假 丝 酵 母 菌 感 染 。在 玻 璃 体 内 可 见 团 絮 状 大 量生 长 的 自假 丝酵 母 菌 菌 丝 或 孢 子 , 叮 导 致 眼 球 肿 胀 甚 至
西拉 司丁钠后 ,体温 已接 近正 常 ,病情也 明显好 转。但患 者随后又突然出现高热 ,提示 患者 可能继发深部真菌感染 2 12 出 血 .. 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 口腔黏膜或 口周 多有
拟 诊 而 不 能 确 诊 ,深 部 真 菌 感 染 多 缺 乏 特 异 性 的 症 状 、体 征 及实 验 室 检 查 指 标 ,因 而 较 难 早 期确 诊 ,容 易 延误 治 疗 ,
2 15 肛 周皮疹 ..
到 真菌 :
少数患者 的肛周可 出现糜烂 ,并有 白色
膜 状 物 附 着 ,这 种 情 况 常 与腹 泻 同 时 发 生 。 涂 片 镜 检 可 找
2 16 菌癣疹 . ,
菌癣疹 l 深部 真茼感 染患者 中并不 多 见, 在
合并菌癣疹 的患者胸 部 等部位 常 常出现 粟粒 状 白色皮 疹 ,
涂片镜检可找到真菌 。
2 17 精神 症状 .,
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异 常 ,最 多见的是
出 现幻 觉 ,应 与 药物 引 起 的精 神 症 状 相 鉴 别 ,如 喹 诺 酮 类 抗 菌药 也 可 引起 幻 觉 。 2 1 8 肝 功 能损 害 ., 患 者 可 出现 肝 功 能 的 明显 损 害 ,如 转
2 诊 断体 会
尽管深部真菌感染 的早 期诊断较 困难 ,但 笔者结 合多 年的临床工作经 验及总结循 证 医学的资料 发现 ,深部 真菌 感染也具有一些 早期特征 性临床 表现 ,这些表 现可能 是深 部真菌感染 的早 期信号 ,如果能引起 临床 医生 的注意 ,则 有 助于早期诊断 。

气管异物33例一次治愈的临床体会

气管异物33例一次治愈的临床体会

国外资料数据显示,伊曲康唑对念珠菌和曲霉菌保持较高活性。

正是由于ICU患者的多重高危因素的特点,而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日渐趋高,临床特点的非特异性和多变性;细菌学的实验室水平的限制,造成了诊断上的困难,如果一味地追求各种微生物学检查,将会错过了治疗的时机,故抗真菌治疗时机将是治疗的重点,我科选用了抢占先机治疗方法,结果显示,真菌感染率下降至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19,P<0.01)预后良好,与经验性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5,P>0.05)。

相比之一,无论是经验性治疗抑或是抢占先机治疗,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预防治疗效果。

肺部真菌感染率明显下降,这对于真菌感染高风险的患者非常有利,相对于完全经验性治疗,抢占先机治疗还可减少不合理经验性治疗所致的抗真菌药物的过度使用,降低真菌耐药的危险性及医药花费,所以,对于多重危险因素的重症患者,争取抢占先机的抗真菌治疗,是一种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1]weber DJ.Relative frequence o f nosocomial pathogen s at a un iversity hospital during tle decade1980~1990[J].AmJ Infect Control, 1992,20(4):192.[2]koss T,Bagheri B,Zeana C,et al.Amphotericin Bresistant Aspengillusflavus infection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caspofug in,a novel anti fungal agent[J].J Am Acad Dermatol,2002,46(6):945-947.[3]杜斌,张海涛,陈德昌,等.3447例尸检病例的深部真菌感染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1996,76:352-354.[4]文细毛,任南,徐秀华,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菌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241-244.[5]E smond MB,wallace SE,Mcclish DK,et al.Nosoconialblood-streaminfections in united states hospitals:a three-year analgsis[J].clin In fect Dis.1999.29(2):239-244.[6]刘正印,盛瑞媛,李旭丽,等.院内真菌感染149例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399-402.[7]徐英春,王澎,陈民韵.详瑞公司全球多中心酵母菌敏感性监测结果[J].中国感染化疗杂志,2003,3:187-190.(收稿日期:2008-02-21)气管异物33例一次治愈的临床体会曲玲(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山东烟台264001)[摘要]目的:回顾33例气管异物1次治愈的临床体会。

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1 l o f a c S u r g , 2 0 1 1 , 3 9 ( 7 ) : 4 8 2 - 4 8 6 .
e f f e c t s [ J ] . P l a s t Re c o n s t r S u r g , 1 9 8 4 , 7 3 ( 3 ) : 3 5 9 - 3 7 0 . [ 1 8 】俞 松 , 刘文英 , 唐耘熳 , 等. 糖 皮 质 激 素 治 疗 血 管 瘤 的 实验 研 究 叨. 中
s k i n s t r a wb e r r y h e ma n g i o ma s : c l i n i c a l a n d i n v i t r o s t u d i e s o f h o r mo n a l
『 2 2 ]L u o Q, Z h a o F . HO W t o u s e b l e o my c i n A5 f o r i n f nt a i l e ma x i l l o f a c i a l h a e . ma n g i o ma s : c l i n i c a l e v lu a a t i o n o f 8 2 c o n s e c u t i v e c a s e s [ J ] . J C r a n i o ma x i .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 J ] . I n t J O r a l Ma x i l l o f a c S u r g , 2 0 1 1 , 4 0 ( 1 1 ) : 1 2 4 6 — 1 2 5 1 .
( 收稿 日期 : 2 0 1 7 — 0 3 — 1 9 )
华医学杂志 . 2 0 0 5, 8 5 ( 1 6 ) : 1 1 2 1 . 1 1 2 4 .

真菌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探讨——5例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

真菌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探讨——5例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

真菌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探讨——5例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王焕玲;邓国华;盛瑞媛;于洪泉;张文;李雪梅;王爱霞【期刊名称】《世界医学杂志》【年(卷),期】2003(007)017【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5例真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转归特点,并复习了相关文献。

结果:5例真菌性心内膜灸中,4例原有基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各l例)。

所有患者均有诱因,主要为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心脏手术和外伤等。

致病菌均经血培养或手术中脓液培养明确,其中念珠菌3例,毛霉菌及隐球菌各l例。

全部患者均有发热,3例并发大血管栓塞。

2例仅接受内科抗真菌保守治疗,3例患者还接受了赘生物清除术。

痊愈2例,好转l例,死亡2例。

结论:真菌性心内膜炎是严重的深部真菌感染之一,多数患者具有基础病或明显诱因。

与普通细菌性心内膜炎相比,真菌性心内膜炎具有起病隐匿、容易并发大血管栓塞、临床诊治困难和病死率高等特点。

两性霉素B仍是真菌性心内膜炎的首选药物,正确选用有效抗真菌药物及适时选择手术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总页数】4页(P8-11)【作者】王焕玲;邓国华;盛瑞媛;于洪泉;张文;李雪梅;王爱霞【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外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免疫内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肾脏内科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42【相关文献】1.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主动脉瓣叶穿孔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探讨 [J], 梁庆祥;刘锋2.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二例误漏诊原因分析及文献复习 [J], 李希芝;马贺;刘庆新3.单纯以发热为表现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 [J], 黎平祝;王越越;班雨;孟庆义4.二尖瓣脱垂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4例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J], 马丽霞;傅广;黄树斌;汤华;石顺华5.复发性真菌性心内膜炎1例及文献复习 [J], 吕昕;范宇斌;何荣伶;孟婕;余再新;谢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7例深部真菌感染的诊疗经验

47例深部真菌感染的诊疗经验

47例深部真菌感染的诊疗经验吴恒义;顾葆春;杨自力;王卫;邢锐;郭振辉;麦悦强;文强【期刊名称】《感染、炎症、修复》【年(卷),期】2005(006)002【摘要】目的:通过47例深部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分析,总结该类疾病的特点、诊疗难点和经验.方法:统计整理全组病例的原发病、感染真菌的类型和疗效、总结其经验.结果:本组深部真菌感染中,中老年人占多数(89.4%),且绝大多数(93.61%)以继发性感染的形式出现.真菌菌型分布,白色念株菌仍占主导地位(78.7%).治疗的关键除得力的抗真菌外,与原发病的治疗密切相关.结论: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与原发病治疗的失当和病人的体弱、免疫力下降有关.治疗上要标本兼顾,尤其对原发病的及时有效治疗起重要作用.原发病类型与真菌感染的种类没有相关性,分布较散,但是要注意八种真菌易感情况.二性霉素B能否在合并肾功能障碍病人中应用要视病因而定:若肾功能障碍主要是由真菌性脓毒症引起的或者说真菌感染是发生肾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在监测下有控制使用;如若肾衰与真菌感染无关,则不用为妥.【总页数】3页(P75-77)【作者】吴恒义;顾葆春;杨自力;王卫;邢锐;郭振辉;麦悦强;文强【作者单位】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及其在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 [J], 葛欣;刘妍妍;刘平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 [J], 闻钦文;邬秀娣3.深部真菌感染患儿血清PCT、HBP、SAA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J], 李倩;丁翔宇;张古英4.微流控芯片技术在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筛选中的研究进展 [J], 张晓莹;朱英霞5.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靶向抗真菌新药——艾瑞芬净(ibrexafungerp) [J], 陈本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84例肺结核病人连续三次痰真菌培养与血浆葡聚糖检测的两种方法比较

184例肺结核病人连续三次痰真菌培养与血浆葡聚糖检测的两种方法比较

深部 真菌感 染 中的临 床价值 进行 探讨 。
材 料 与 方 法 1 标 本 来 源 :于 2 0 . 0 8年 1 月 ~2 0 0 9年 6月在 我 院住 院且 进 行 抗 结 核 治疗 并
伴 有 感 染 体 征 的 14名 患 者 。 其 中男 性 10例 , 8 2
女性 6 4例 。年 龄 1 8岁 , ~8 平均 年 龄 ( 54±4 .) 4 . 39
5 p/ l 阳性 ,葡 聚糖 含量 <5 p / 为 阴性 。 0g 为 m 0g ml

果 1 .患 者 葡 聚糖 检测 与 痰 液真 菌 培养
来 感染 率高 达 7 %] 国内也有 尸检 资料 报道 ,2 . 4 3 1 。 0 世纪 8 0年 代 真 菌感 染 率 为 40 ,是 2 .% 0世 纪 6 0
云南医药 2 1 0 1年第 3 2卷第 1 期

经验 交流 ・
14例肺 结 核 病 人 连 续 三 次 痰 真 菌 培 养 与血 浆 葡 聚糖 检 测 的两种 方 法 比较 8
马立 宗 ,郭 建 ,纳媛 娜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1 蒙 自 6 l0 ;2 6 0 .上海市公共卫生 中心 ,上海 1 2 10 ) 058
检 测 系 统及 G T 1 动态 真 菌 检 测 试 剂 盒 定 量 检 K 一M
感染发 生率 从 17 ~1 8 的 22 ,18 9 8 9 2年 . % 9 2~18 97
年 的 3 %,上 升 至 1 8 . 2 9 8~19 9 2年 的 51%,近 年 .
测 血 浆 中葡 聚糖 含量 。判 断 标 准 :葡 聚 糖 含 量 ≥
2 .临 床诊 断 真菌 感染 组 与健 康对 照 组 葡 聚糖 检 测数 值对 比 :在 5 4例 临床诊 断深部 真 菌 感 染患

维生素C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测定的干扰(1)

维生素C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测定的干扰(1)

4.90
4.6
4.95
3.0
5.00
2.0
5.05
1.0
γ=0.999
-
-
0.03
98.1
0.08
95.0
0.28
82.5
0.70
56.3
1.14
28.6
1.30
6
1.40
12.5
1.45
9.4
1.55
3.1
1.60
γ=0.929
注:-为不能检测到;测定值单位 mmol/L;VC 浓度单位 mg/L
·698·
Experimental & Lab Med. December 2008, Vol 26, No6
项目 Vc 浓度
表 2 VC 在 Beckman 检测系统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测定干扰
GLU 测定值
干扰度
CHOL 测定值
干扰度
测定值
TG 干扰度
2500 1250 625 312 156
作者单位:252600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光 度 下 降 [2],造 成 结 果 降 低 。 从 以 上 实 验 结 果 也 可 以 看 出 不 管 是 Roche 检 测 系 统 还
是 Beckman 检 测 系 统 VC 对 血 糖 、总 胆 固 醇 、甘 油 三 酯 的 测 定存在严重干扰, 并且成负相关,VC 浓度在 625mg/L~5mg/L 之 间 时 在 Roche 检 测 系 统 相 关 γ 分 别 : -0.997、 -0.998、 0.892, 在 Bankman 检 测 系 统 相 关 系 数 γ 分 别 : -0.997、 0.999、-0.929。 VC 浓度 在≥1250mg/L 时 可 造 成 血 糖 、 胆 固 醇、甘油三酯的测定结果极低,甚至不能检测到,在实际工作 曾 遇 到 一 例 幼 儿 因 使 用 大 量 VC 治 疗 而 造 成 21mmol/L 的 血 糖检测值低至 0.56mmol/L,VC 是被 临 床 广 泛 应 用 的 药 物 ,所 以其干扰也是存在于“正常”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能 够逃逸于质量控制,也常被临床医师忽略,从而影响对实验 室结果的判读和应用。 在 Roche 检测系统维生素 C 对血糖、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测定造成干扰大于 5%的最低浓度分别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程静;王姣焦
【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
【年(卷),期】2016(036)002
【摘要】深部真菌感染(DFI)是临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深部真菌感染起病隐匿且临床症状不典型,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为提高深部真菌感染诊断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改善预后,临床应寻找早期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随着医疗技术迅猛发展,深部真菌感染诊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其早期诊断方法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本文就目前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总页数】5页(P181-185)
【作者】程静;王姣焦
【作者单位】400010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400010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2.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3.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进展
4.肺部真菌感染CT诊断进展
5.真菌感染性皮肤肉芽肿病变病原学诊断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部真菌感染治疗和耐药的研究进展

深部真菌感染治疗和耐药的研究进展

深部真菌感染治疗和耐药的研究进展
王文娟;梁伶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8(014)005
【摘要】近年来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有关抗真菌的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深入研究,但同时耐药真菌数量及种类也迅速增长,已成为真菌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文章分别就常见深部真菌如念珠菌、侵袭性曲霉菌、隐球菌以及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治疗及其耐药性的近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3页(P762-764)
【作者】王文娟;梁伶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南宁,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
【相关文献】
1.深部真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J], 张坚磊;王金良
2.常用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及真菌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买佳;王静
3.局部应用两性霉素B在深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 [J], 高卫卫;李培;施毅
4.对小儿血液病所致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方案的研究 [J], 徐洪玲;柴红丽
5.深部真菌感染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J], 付丙月;唐辉;郑灿辉;刘嘉;周峰;周有骏;刘娜;朱驹;吕加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部真菌感染组织病理学方法研究进展

深部真菌感染组织病理学方法研究进展

深部真菌感染组织病理学方法研究进展
狄梅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年(卷),期】2000(026)005
【摘要】组织病理学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诊断方法,组织中真菌的鉴定标志着病原学诊断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根据真菌抗原性不同将真菌分类,而原位杂交则根据真菌核酸序列不同将真菌分类,它们为在病变组织中特异性鉴定真菌菌种提供了新方法。

【总页数】5页(P293-297)
【作者】狄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6.602
【相关文献】
1.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组织真菌感染诊断价值研究 [J], 李文闻;李政
2.深部真菌感染血清真菌成分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廖军;郝飞
3.组织病理学方法在皮肤深部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 [J], 宋琳毅;曾学思
4.实验动物黏膜相关淋巴结组织改良组织病理学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李珊珊;李波
5.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李政;李文闻;石青峰;蒋冬香;王玉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真菌感染病死率29%,念珠菌血症总死 亡率60-80%。
6
发生念珠菌感染的有关因素:
应用抗生素、留置导管、静脉高营 养、肿瘤化疗以及移植后的免疫抑 制治疗,ICU住院治疗、念珠菌尿 及念珠菌口腔定植。
7
Wingard 白色念珠菌 54 热带念珠菌 25 近光滑念珠菌 8 近平滑念珠菌 7 克柔氏念珠菌 4 其他种属 2
13
隐球菌病
• 为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 • 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以隐球菌脑膜炎 最为常见,但也可侵犯肺、骨、淋巴结和 皮肤。
14
曲霉菌病
• 曲霉引起的慢性霉菌病。 • 肺曲霉菌病:多见于广谱抗生素应用、糖类皮 质激素应用、糖尿病者等,临床分为曲菌球、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反复喘息、发热、 咳嗽、咯血、肺部游走性浸润病灶)和侵入性 肺曲菌病(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咯血,肺X 线检查见肺部片状浸润影扩大融合或形成空洞) 三种类型。 • 鼻旁窦、眼曲菌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曲菌病(颅 内占位病变。
29
• 安全性好,耐受性好,对真菌细胞色素 P450选择性比酮康唑强20-25倍,对人和 动物细胞色素P450作用甚微。副反应2% (2/102) 二性霉素B 37%(30/103)。口 干、恶心、一过性肝酶增高,停药后下 降。289例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孕前及孕 期服Flu,未发现有害影响。 • 目前应用较广,疗效较好的抗真菌药, 对曲菌疗效较差。对隐球菌脑膜炎仍首 选二性霉素B, 本品可作为维持治疗用药。
23
• ABLC的疗效与二性霉素B相当,但肾毒 性较低,肌酐升高一倍的发生率为28 %,而二性霉素B为47%,肾毒性出 现时间较二性霉素B晚82天。近期 FDA已同意ABLC用于二性霉素B治疗 后复发和不能耐受二性霉素B侵袭性真 菌感染的替代治疗。
24
• 2.
5-氟胞嘧啶(5-Flucytosine)
27
• 酮康唑(ketoconazole)、咪康唑(miconazole) 在体外具广谱抗真菌活性,但临床应用并未 取得预期疗效,对哺乳动物P450系统有较强 抑制作用。 • 酮康唑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仅有口服制 剂,CSF渗透性差,有中毒性肝炎的报道。 用于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治疗。
28
氟康唑(Fluconazole) :为三唑类抗真菌药
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深部真菌药有多烯类、
三唑类等。
• 1.多烯类: 抗真菌作用机制:药物与
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醇结合,致真菌 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真菌细胞内重 要成分外漏,破坏细胞膜内质子梯度而 致细胞死亡。
18
• 二性霉素B 为50年代研制出来的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 菌、新型隐球菌、粗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 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等有强大抗菌作用, 对部分曲霉菌有效。 目前临床仍为全身性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性败 血症、隐球菌脑膜炎和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的首选药。 临床耐药菌株少(很少发生继发耐药)—— 细胞膜类固醇改变可降低真菌毒性,减缓真 菌生长率。
22
• 二性霉素B的肾毒性较大,从而限制了其 临床应用。目前新剂型二性霉素脂质体 增加了药物对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亲 和力,降低了对哺乳动物细胞膜胆固醇 的亲和力,提高了抗真菌活力,且对宿 主器官的损伤大大降低即毒性降低。 • 为降低二性霉素B的毒性,提高其治疗指 数,目前有三种二性霉素B的脂质体。这 种新的脂质配方是将二性霉素B包入脂 质体现已商品化。
• 有口服、静脉两种剂型,口服生物利用度高 (>90%)。 • 对酵母菌疗效好,体内广泛分布,易透过血脑 屏障,脑脊液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50-60%, 组织渗透性好,14天达稳态浓度。 • 半衰期长达30小时,每日只需用药一次 (200∼400mg/d), 病情稳定后改口服,使用 方便。 • 与酮康唑相比,药物相互作用小,但同时服利 福平可降低本品血药水平。
19
• 药理 本品口服不吸收,肌注局部刺激性大, 必须静脉滴注。血浆半衰期为24小时, 每天有给药量2-5%以药物原形尿中排出, 停药后药物自尿中排泄至少持续7周;血 浆蛋白结合率95%,渗透性差,不易透 过血脑屏障。
20
• 不良反应: 该药即刻反应有寒战、恶心、呕吐等, 肾功能损害占1/3,定期检测肾功能,根 据血肌酐水平调整药物剂量。肝功能损 害1/4,低钾40%。此外尚有血栓性静脉 炎、心肌损害和贫血等,尽量选远端静 脉给药,小剂量开始,同时用退热药, 抗组织胺药,并于输液中加小剂量地塞 米松可减轻不良反应,注意补钾、输液 滴速缓慢可减少或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定期查血尿常规和电解质。
15
真菌感染的诊断
特异性
• • • • • • • 血培养 抗体检测 抗原检测 DNA检测 组织活检 BAL 高分辨CT
非特异性
胸部X线检查 检测1-3-Beta-D-glucan 检测共同的DNA
16
• 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不明显,深部真菌病的诊断 困难,极易误诊。早期治疗则预后改善(尸检发 现50%播散性念珠菌病生前血培养阴性,30%生 前未接受抗真菌治疗)。 • 在临床实践中若有真菌感染高危诱发因素:长期 中性粒细胞低下、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器官移植、 接受免疫抑制剂或大剂量激素治疗者若出现不明 原因长期发热,应警惕深部真菌感染。应多取痰、 尿、血、胸水、脑脊液等标本作涂片直接镜检并 做真菌培养以早期发现真菌感染、早期进行抗真 菌治疗。真菌感染的诊断和病原体的检测技术十 分复杂且耗时,因此,一旦怀疑就需行经验治疗。 17
25
• 二性霉素B 与5-氟胞嘧啶合用具有协同作 用,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破坏隐球 菌的细胞膜,有利于后者渗入菌体,二 者联用时既可减少二性霉素B的剂量并防 止耐药性的产生。剂量为100mg/kg/d。 • 主要副作用为消化道症状和骨髓抑制, ALT增高,皮疹。动物实验中有致畸胎 作用,孕妇慎用。
11
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
• 口腔念珠菌病:乳白色白膜覆盖口腔粘 膜。一般说,健康成人多为继发性口咽 念珠菌病,一旦出现要寻找常见的诱因, 甚至应作HIV抗体的检出。 • 食道念珠菌病: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 烧灼感、恶心、呕吐,临床诊断有赖于 放射线和内镜检查。
12
念珠菌病
• 念珠菌心内膜炎:常见于心脏瓣膜病、 静脉药瘾、接受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 者,临床表现与细菌性相似,但易产生 大动脉栓塞。 • 念珠菌菌血症:长时间静脉高营养者, 血培养阳性,需拔管。
30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 • • • 孢子丝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病首选药 曲霉菌病有效 对浅部真菌病有效 口服吸收快,与食物同服增加其吸收,半 衰期为17-24小时。常规剂量为200400mg/d。本品可在脑膜聚集,但不易透 过血脑屏障,可用于治疗隐球菌脑膜炎但 不作为首选药。
• 作用机制:药物进入菌体后被酶脱氨形成5-氟 尿嘧啶,后者为代谢拮抗剂,抑制真菌核酸合 成。 • 本品体外对隐球菌、白念珠菌、曲霉菌等具抑 菌作用,对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 菌无作用。 • 抗真菌谱较窄且易产生耐药性,故不主张单独 应用。 • 口服吸收良好,CSF中药物浓度为血浓度的 64∼68%。
26
•3.唑类抗真菌药(azoles)
• 咪唑类(克霉唑、酮康唑、咪康唑)和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 • 抗真菌机制:特异性地与真菌细胞色素 P450结合,抑制羊毛甾醇142-去甲基酶, 使细胞膜脂类合成障碍,膜通透性增加, 胞浆外渗,抑制真菌生长。三唑类还加 速真菌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壁。
4
• 念珠菌占78.3%, 非念珠菌 7.3%, 曲霉菌1.3%, 其他 13.1%。
5
• 获得性院内败血症病原体在变迁,80年 代院内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 菌如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90年代真菌 性败血症特别是白色念珠菌的比重在上 升,超过大肠杆菌而占第4位(白念珠 菌占7.7%,大肠杆菌为6.8%)。
深部真菌病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盛瑞媛
1
• 真菌(Fungi)是微生物中一个大类,为不含叶 绿素的真核细胞,具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 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真菌形态有酵母型 (yeast), 霉菌型(Mold)。 • 根据真菌侵犯人体部位的深浅,可将真菌分为 浅部和深部真菌两大类。 浅部真菌----主要侵犯皮肤表层角质层、毛发、 和指甲。 深部真菌----侵犯皮肤角质层以下、粘膜、深 部组织和内脏器官, 在一定条件下可播散引起 全身感染。
21
• 给药方法: 成人首次剂量为1mg/d, 加入5%或10%二 性霉素葡萄糖液250ml缓慢静脉滴注,时 间不少于6-8小时。第2天和第3天剂量分 别为3mg/d和5mg/d,加10%葡萄糖液 500ml静滴,然后根据临床反应、病人对 药物的耐受程度可逐渐加量至25-35mg, 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mg/kg; 疗程在3个 月以上,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总量多为 2-4g, 肺部感染为1-2g。
Rex Pfaller MIC50(ug/ml) 56 59 0.25 17 12 1.0 13 11 1.6 10 10 1.0 2 3 32 2 3
8
真菌感染的发病机理
• 目前尚不清楚。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不 致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过度繁殖致 病。发病因素有三个方面
9
1.菌体方面:如白色念珠菌细胞壁含甘露糖, 能增强白念菌的粘附力,从而引起感染;其次 它在组织内内常呈菌丝体,不易被吞噬,也增 强了致病力。新型隐球菌在体外无荚膜,但在 人体内很快形成荚膜,荚膜多糖保护菌体不受 吞噬作用的破坏,并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机械 性损伤。皮炎芽生菌和球孢子菌的厚壁也有对 抗白细胞吞噬作用等。有如组织胞浆菌被巨噬 细胞摄入后不被杀死,可在巨噬细胞内繁殖, 并引起播散或刺激细胞浸润形成肉芽肿。
10
2.机体方面: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细胞 免疫低下的基础病患者如白血病、淋巴 瘤、糖尿病和AIDS病等。或为病菌入侵 创造条件增加感染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