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示波器测试板实操(葛中海)

合集下载

示波器测试项目操作方法

示波器测试项目操作方法

示波器测试项目操作方法示波器是一种用来显示电压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仪器。

它主要由探头、控制面板和显示屏组成。

探头用来将要测量的电压信号接入示波器,控制面板用来设置示波器的各项参数,显示屏用来显示测量结果。

下面将为您介绍示波器的一般操作方法。

1.接线:首先,将要测量的电压信号的探头插入示波器的输入端口。

示波器通常有两个输入通道,可以同时测量两个信号。

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通过外部扩展模块进行更多通道的扩展。

2.设置时间轴:示波器的时间轴是用来表示时间的横轴,通过它可以观察电压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水平偏移量和时间基准,以及选择适当的时间量程,确保电压信号的波形能够完整地显示在屏幕上。

3.设置电压轴:示波器的电压轴是用来表示电压的纵轴,通过它可以观察电压信号的振幅大小。

在控制面板上设置垂直偏移量和电压基准,以及选择适当的电压量程,确保电压信号的波形能够在屏幕上显示清晰。

4.触发设置:示波器的触发功能用来确定信号开始采样和显示的时间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控制面板上设置触发类型(边沿触发、脉宽触发等)、触发电平和触发通道。

适当调整触发设置,确保电压信号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屏幕上。

5.检查波形:设置完以上参数后,可以开始测量。

观察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并通过水平和垂直控制旋钮进行调整,使波形显示清晰、稳定。

如果观察到异常情况,可以重新调整相应的参数,直到得到满意的测量结果。

6.高级功能:示波器还有一些高级功能,如自动测量、存储和回放波形、设置标记和测量参数等。

这些功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和使用,以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除了上述一般操作方法外,示波器还有许多其他的操作功能,如选择不同的触发源、调整屏幕亮度和对比度、设置尺度和标尺、调整触发灵敏度等。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具体测量需求,可以结合手册和操作指南进行更详细的操作和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示波器是一种高精度的仪器,操作前应确保所有电路与电源的连接正确并可靠,以避免任何可能的电击风险。

示波器操作规程

示波器操作规程

示波器操作规程一、引言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医疗等领域。

为了保证示波器的正确操作和准确测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示波器的基本原理示波器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图形,匡助用户分析和诊断电路故障。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输入、信号采样、信号处理和图形显示。

三、示波器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示波器和被测电路处于断电状态。

b) 检查示波器的电源线和信号线是否连接良好。

c) 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示波器探头。

2. 示波器的启动a) 打开示波器电源开关。

b) 等待示波器进行自检,确保示波器正常工作。

3. 设置示波器的参数a) 调整示波器的水平控制,使波形图形居中。

b) 设置示波器的时间基准,根据被测信号的频率选择合适的时间量程。

c)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控制,使波形图形充满屏幕。

4. 进行信号测量a) 将示波器探头连接到被测电路的信号源。

b) 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控制,使波形图形稳定显示。

c)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功能,如峰峰值、频率、相位等。

d) 进行信号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5. 住手示波器的操作a) 关闭示波器的电源开关。

b) 断开示波器的电源线和信号线。

四、示波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波形不稳定可能原因:信号源不稳定、示波器触发控制不正确。

解决方法:检查信号源的稳定性,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控制。

2. 波形失真可能原因:示波器探头连接不良、示波器的垂直控制不正确。

解决方法:检查示波器探头的连接,调整示波器的垂直控制。

3. 无法测量特定参数可能原因:示波器的测量功能设置不正确。

解决方法:子细阅读示波器的操作手册,正确设置测量功能。

五、示波器的注意事项1. 使用示波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触电和短路等危(wei)险。

2. 示例器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过热。

3. 在进行高压测量时,应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高压探头。

4. 示例器的操作应遵循操作手册的指导,不得随意更改示波器的参数。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指导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指导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指导20XX年级各班:由于实验3.14“示波器的使用”所用的示波器有三种不同的型号:GOS-6021型、GOS-622B型、*****型,学号不同,使用的示波器型号不同。

学号排序前8位和第25以后的同学将使用GOS-6021型示波器;学号排序第9至16位的将使用GOS-622B型;学号排序17至24位的将使用*****型。

请各班学习委员要通知自己班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学号预习相应型号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指导内容。

上次发出的示波器实验操作指导中缺GOS-6021型示波器部分,本次再发一分交完整的实验指导给你们。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GOS-622B型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指导一、对照仪器面板图、面板控制功能键说明和仪器实物,熟悉示波器及信号发生器的各操控按键、旋钮、开关、接线接口的分布与功能。

三、开机操作与仪器校准1)按下电源开关2,指示灯亮,约等20秒钟左右屏幕上出现一条光迹。

如果等待时间超过60秒仍未出现扫描光迹,请复查步骤二中的自动扫描按键25是否被按入,若未按入则需将其按入;若已按入则需适当将辉度旋钮3顺时针方向增大,同时左右旋转垂直位移旋钮7,直至看见扫描光迹。

若仍找不到扫描光迹,请报告指导老师。

2)调节辉度旋钮3,使扫描光迹亮度适当;调聚焦旋钮4,使扫描光迹聚焦清晰锐利。

3)调水平位移旋钮31,使扫描光迹左端起点对齐屏幕最左边的垂直刻度线。

4)调CH1位移旋钮7,使扫描光迹上下位置与屏幕中央水平刻度线重合。

5)将信号线插头插入CH1输入插座9,信号线另一端的红色线夹夹住校准信号输出端6,将CH1耦合开关8掷向AC,同时观察屏幕上有无方波波形出现。

若无波形,请检查信号线连接是否正确可靠;若有波形但不稳定,则需调节扫描触发电平旋钮20,使波形稳定显示。

6)观察并记录稳定显示的校准信号波形的特征:A.方波在垂直方向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跨度是否为4大格?B.在水平方向信号周期跨度是否为2大格?C.分别将电压灵敏度选择开关10旋到 1 V/DIV位置和0.2V/DIV位置,记录此后波形各有什么变化?D.将电压灵敏度旋回到0.5V/DIV,分别将主扫描时基选择开关旋至1mS/DIV和0.2mS/DIV,记录此后波形各有什么变化?7)将垂直模式选择开关12掷向CH2,触发源开关23掷向CH2,调CH2位移旋钮17,使扫描光迹上下位置与屏幕中央水平刻度线重合。

示波器检测电压的操作方法

示波器检测电压的操作方法

示波器检测电压的操作方法
以下是使用示波器检测电压的一般操作步骤:
1. 连接示波器: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您想要测量电压的电路或设备上。

通常,黑色探头连接到地,红色探头连接到待测电压的正极。

2. 设置垂直缩放:调节示波器的垂直缩放设置,以使您可以清晰地看到待测电压的波形。

这可以通过示波器面板上的控制旋钮来完成,具体方法会因示波器型号而有所差异。

3. 设置水平缩放:调整示波器的水平缩放设置,以便在时间轴上合适地展示待测电压的波形。

这也可以通过示波器面板上的控制旋钮来完成。

4. 设置触发模式:示波器触发模式用于确定何时开始触发示波器的显示。

您可以根据待测电压的特定特征(例如电压幅值)设置触发模式。

示波器可能提供单次触发、自动触发或外部触发等选项。

5. 观察波形:打开示波器的显示,并观察电压波形。

您可以调整示波器的触发电平、扫描速度和显示方式等设置,以便更好地观察波形。

6. 测量电压:通过示波器的测量功能,可以测量电压的幅值、频率、周期等参数。

根据示波器的型号和功能,您可以使用示波器面板上的测量功能设置,并在
屏幕上获得相应的测量结果。

请注意,示波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功能会因厂家、型号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示波器之前,请参阅示波器的用户手册以获得更详细和准确的操作说明。

示波器操作与测量

示波器操作与测量

示波器操作与测量实验目的主要是要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学会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基本结构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和整步装置,X轴和Y轴放大器及电源四大部分组成。

显示电路包括示波管及其控制电路两个部分。

示波管是一种特殊的电子管,是示波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3个部分组成。

电子枪用于产生并形成高速、聚束的电子流,去轰击荧光屏使之发光。

它主要由灯丝F、阴极K、控制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组成。

除灯丝外,其余电极的结构都为金属圆筒,且它们的轴心都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阴极被加热后,可沿轴向发射电子;控制极相对阴极来说是负电位,改变电位可以改变通过控制极小孔的电子数目,也就是控制荧光屏上光点的亮度。

为了提高屏上光点亮度,又不降低对电子束偏转的灵敏度,现代示波管中,在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之间还加上一个后加速电极A3。

第一阳极对阴极而言加有约几百伏的正电压。

在第二阳极上加有一个比第一阳极更高的正电压。

穿过控制极小孔的电子束,在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高电位的作用下,得到加速,向荧光屏方向作高速运动。

由于电荷的同性相斥,电子束会逐渐散开。

通过第一阳极、第二阳极之间电场的聚焦作用,使电子重新聚集起来并交汇于一点。

适当控制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之间电位差的大小,便能使焦点刚好落在荧光屏上,显现一个光亮细小的圆点。

改变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之间的电位差,可起调节光点聚焦的作用,这就是示波器的“聚焦”和“辅助聚焦”调节的原理。

第三阳极是示波管锥体内部涂上一层石墨形成的,通常加有很高的电压,它有三个作用:①使穿过偏转系统以后的电子进一步加速,使电子有足够的能量去轰击荧光屏,以获得足够的亮度;②石墨层涂在整个锥体上,能起到屏蔽作用;③电子束轰击荧光屏会产生二次电子,处于高电位的A3可吸收这些电子。

示波管的偏转系统大都是静电偏转式,它由两对相互垂直的平行金属板组成,分别称为水平偏转板和垂直偏转板。

分别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示波器实验内容与步骤

示波器实验内容与步骤

示波器原理与使用实验内容一、基本调节以下实验步骤对应上图编号进行操作,须注意屏幕变化,反复操作,认真领会每个按键和旋钮的作用。

准备工作1、 打开电源2、 调节亮度旋钮至中间位置3、 调节聚焦旋钮使显示清晰扫描方式选择4、 交替按下A 键和X-Y 键,感受屏幕的变化,最后按A 键使水平轴作为时间轴5、 交替按下AUTO 、NORM 、SGL/RST 三个键,感受屏幕的变化,最后按AUTO 键使扫描自动进行6、 转动时间分度旋钮,感受水平扫描速度的变化,注意屏幕左上角的时间分度值变化,最后使扫描成一直线7、 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任意一正弦波信号,并把信号接入到示波器的通道1信号输入端输入并显示信号8、 按CH1键打开通道1,使屏幕显示通道1的信号波形,留意屏幕左下角有标记1:表示通道1已打开9、 转动电压分度旋钮,感受波形高度的变化,注意屏幕左下角标记1:后面的电压值即为纵轴上一格代表的电压,此旋钮同时也是一个按钮,按下后该旋钮即变为微调状态,在标记1:后面会多了一个>表示,再按一下即取消微调功能,测量数据时必须退出微调状态(上述第6项时间分度旋钮具有相同功能) 10、 来回转动垂直位置旋钮,把波形定位在中间高度 11、 按下GND 键若干次,观察并体会输入信号接地前后的变化稳定信号显示12、 按SOURCE 键若干次,注意屏幕顶部中间位置的信息变化,最后选择CH1作为触发信号来源,触发源的作用是用来产生与信号本身周期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的锯齿波,以便使波形不会产生左右移动 13、 按COUPL 键若干次,注意屏幕顶部中间位置的信息变化,最后选择AC 作为触发信号的输入方式(交流) 14、 按TV 键若干次,注意屏幕顶部中间位置的信息变化,最后使该处显示信息为一电压值,表示以电平触发1电源 2 亮度 2 亮度 3 聚焦4 水平轴表示时间轴4 李萨如图形5 单次扫描5 非自动扫描 5 自动扫描6 时间轴分度,调节扫描速度 按下时为微调7 信号输入端 8 打开通道19 纵轴分度,表示纵轴上一格代表多大电压10 波形上下移动11 输入信号接地,波形变为一水平线 12 触发信号来源 13 触发信号输入方式14 视频触发方式15 触发电平15、转动触发电平旋钮,使上述第14项的电压值往0V方向变化,直到波形稳定显示为止函数信号发生器调节16、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改变波形的高度(电压)和宽度(周期/频率)二、波形观测信号输入与波形显示1、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一电压峰峰值为2Vpp,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2、按实验内容一的方法使波形稳定地显示于屏幕中间信号的电压峰峰值测量3、参照实验内容一中第9项操作使波形的高度约占屏幕高度的2/3左右,记录屏幕左下角标记1:后面的电压值即为Ku,它表示波形每1cm高度代表的电压的大小4、目测波形从波谷到波峰的高度,即为App,单位为cm5、把第3、4项所得的数据记录到表中,两者相乘即为测得信号电压峰峰值Upp,检验是否与第1项中设定值相近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测量6、参照实验内容一第6项操作使屏幕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波形的2个周期左右,记录屏幕左上角标记A后面的时间值即为Kt,它表示波形每1cm宽度代表的时间大小7、目测波形一个周期内的宽度,即为波长λ,单位为cm8、把第6、7项所得的数据记录到表中,两者相乘即为测得信号的周期T,从而可算得其频率f,与设定值比较数据记录与处理9、把上述数据记录到下表中,并计算测量的电压峰峰值、频率与设定值之间的相对误差表1 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数据记录表三、李萨如图调节与观察1、用信号线把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两路输出与示波器的两输入端CH1、CH2相连2、按下示波器X-Y键,使CH1信号作为X轴,CH2信号作为Y轴,此时波形没有时间轴,两坐标轴均为电压3、按下示波器CH2键,打开通道2,注意屏幕左下角应包含标记1:和2:两项同时显示4、调节信号发生器的两路输出正弦波的频率之比Fx:Fy = 1,观察波形,在表中相应位置描绘波形并记录频率5、调节信号发生器的两路输出正弦波的频率之比Fx:Fy = 2,观察波形,在表中相应位置描绘波形并记录频率6、目测所绘波形的切点数并填写到表中,并验证Fx:Fy = Ny:Nx表2 李萨如图观察记录表注:Nx为波形图在X轴上切点个数,Ny为波形图在Y轴上切点的个数。

示波器操作规程

示波器操作规程

示波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示波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测量和实验中的仪器,它可以显示电压信号的波形和特征,匡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电路故障排查和信号分析。

为了正确使用示波器并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下面将介绍示波器的操作规程。

一、示波器的准备工作1.1 确认电源和连接- 确保示波器的电源线连接到可靠的电源插座,并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 使用合适的探头,将示波器的输入端与被测电路正确连接。

1.2 调整示波器设置- 打开示波器,并检查示波器的各项设置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如时间基准、触发方式、垂直灵敏度等。

- 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调整示波器的扫描速度和垂直灵敏度,以确保波形显示清晰可见。

1.3 校准示波器- 定期进行示波器的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可以使用标准信号源进行校准,或者参考示波器的校准手册进行操作。

二、示波器的基本操作2.1 设置时间基准- 根据被测信号的频率和周期,选择合适的时间基准,使波形在屏幕上完整显示。

- 调整时间基准的旋钮或者菜单选项,使波形的周期适合屏幕的宽度。

2.2 调整触发方式- 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触发方式,如边沿触发、脉冲触发等。

- 调整触发电平和触发沿的设置,确保示波器能够稳定地显示被测信号的波形。

2.3 设置垂直灵敏度和偏移量- 根据被测信号的幅值范围,选择合适的垂直灵敏度,使波形在屏幕上充分展示。

- 调整垂直偏移量,使波形在屏幕上的位置合适,不超出显示范围。

三、示波器的高级功能3.1 峰峰值和平均值测量- 利用示波器的测量功能,可以准确地测量信号的峰峰值和平均值。

- 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功能,并设置测量参数,如自动或者手动触发、测量范围等。

3.2 频谱分析功能- 示波器通常具备频谱分析功能,可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匡助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

- 打开频谱分析功能,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如频率范围、分辨率等,以获取准确的频谱图。

3.3 存储和导出波形数据- 示波器可以存储和导出波形数据,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示波器实验报告实验原理简述

示波器实验报告实验原理简述

示波器实验报告实验原理简述示波器是一种测量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常用于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实验和测试过程中。

它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可显示的波形图形,以便我们对波形进行观察、分析和测量。

示波器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信号采集、触发、放大和显示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信号采集。

示波器通过电阻、电容或电感等元件,将待测的电信号转化为与信号相关的电流或电压,并将其输入示波器。

采集时要注意采样率的选择,即在一定时间内采集到的样本数量。

采样率要符合奈奎斯特定理,即最小采样率要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其次是触发。

信号采样往往是连续进行的,触发是为了确定采样时机。

当待测信号达到设定的触发电平时,触发电路会向采样电路发送触发信号,使其开始采样。

触发电路需要设定触发电平、触发斜率和触发方式等参数,以满足我们对信号测量的要求。

然后是放大。

示波器会将信号进行放大,以便我们更好地观察电信号特征。

放大可以分为垂直放大和水平放大两个方面。

垂直放大是将信号的电平放大到与显示设备匹配的范围内,使之能够正常显示。

水平放大是为了将较快的信号拉长,以便我们更清楚地观察信号的频率和周期特征。

最后是显示。

示波器通过在显示设备上绘制波形图形,将所采集到的信号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常见的显示设备有阴极射线管(CRT)和液晶显示器(LCD)两种。

显示设备可以通过设定时间/电压比例来调整波形水平和垂直位置。

此外,示波器还可以提供多种触发和测量功能,如自动测量、游标测量、峰值测量、频率测量等,方便我们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综上所述,示波器通过信号采集、触发、放大和显示等过程,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图形,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分析和测量电信号的有力工具。

在实验和测试中,示波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我们理解电信号性质、故障排除、波形生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示波器的简单使用流程教程

示波器的简单使用流程教程

示例波器的简单使用流程教程1. 简介示波器是电子测量仪器中常用的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的强度、时间和频率等信息。

在电子工程领域,示波器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分析和故障排除方面。

本教程将介绍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流程,帮助初学者快速上手该设备。

2. 步骤2.1 连接示波器首先,将示波器与待测信号源相连。

一般情况下,信号源通过BNC接头与示波器的输入端相连。

确保连接牢固可靠,并注意信号源的输出范围是否超过示波器的量程。

2.2 打开示波器和电源接下来,打开示波器的电源。

在示波器的面板上通常会有一个电源按钮,按下按钮即可打开示波器。

同时,确保示波器的其他设置如触发源、垂直位置、水平位置等均处于默认状态。

2.3 设置量程和增益调整示波器的量程和增益是使用示波器的重要步骤。

在示波器的面板上通常会有相应的旋钮或按钮用于调整量程和增益。

首先,根据待测信号的幅值范围,选择合适的量程范围。

然后,根据信号的幅值大小,适当调整增益,以确保信号在显示屏上能够充分展示。

2.4 设置触发源和触发电平触发是示波器显示稳定波形的关键。

示波器会根据设置的触发源和触发电平来确定何时开始显示波形。

在示波器的面板上,一般会有触发源和触发电平的调节旋钮或按钮。

根据待测信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触发源和触发电平,并确保触发有效。

2.5 调整时间基准和水平位置时间基准和水平位置的设置与信号的时间轴有关。

时间基准用于调整时间轴的刻度,而水平位置则用于调整信号在屏幕上的水平位置。

在示波器的面板上,一般会有时间基准和水平位置的调节旋钮或按钮。

根据信号的时间长度和显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2.6 扫描和观察波形完成以上设置后,可以开始扫描和观察波形了。

示波器会根据设置的参数,实时显示待测信号的波形。

可以通过示波器的水平移动、垂直缩放等功能来进一步观察信号的细节。

同时,示波器的触发功能能够帮助捕捉到特定波形或干扰信号。

2.7 保存数据和截图(可选)如果需要保存信号波形或截取屏幕上的显示内容,可以使用示波器提供的数据保存和截图功能。

技师职称论文(葛中海)

技师职称论文(葛中海)

广东省工人技师职称(务)申请评审论文论文题目:便携式VCD/CD DC-DC变换器原理剖析DC-DC Converter in Portable VCD/CD Player姓名:葛中海单位:中山市高级技工学校原技术工种名称:电子技术申报时间:2009年5月16日星期六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论文题目:便携式VCD/CD DC-DC 变换器原理剖析作 者:葛中海摘 要:本文讨论了低压DC-DC 变换器,升、降压变换器的模型及实例电路,提出优化参数设计的方法关键词:DC-DC 变换器 降压变换器 升压变换器 占空比近两年来VCD 向小型化,轻量化、超薄型迅猛发展,于是便携式VCD&MP3&CD 三合一产品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有几十家之多。

不管它采用哪一家的方案,唯独其电源变换部分几乎一样,部分进口便携式CD 机也采用此电路,所以它有相当的通用性。

大家知道所谓便携式产品,一方面可以用电池(干电池或充电电池)工作,另一方面,因为它具有外接电源接口,可以连接外部电源适配器。

于是,对机器而言无论电源(电池或适配器)电压高或是低,系统都应该能正常工作,这就是为什么便携式VCD/CD 必须有DC-DC 变换电路的原因所在。

便携式VCD/CD 内部有两套DC-DC 变换电路:一套供给伺服系统的驱动部分,这部分变换的电压不要求很稳定,但要求伺服尽可能省电;另一套供给除伺服系统以外其它集成电路使用,这部分的电压有控制电路稳压,所以要求电压一定要稳定。

一、降压型DC-DC 变换器1.降压型DC-DC 变换器模型为了便于讲解第一套的DC-DC 变换电路,先介绍一下降压型DC-DC 变换器的等效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降压型DC-DC 变换器等效模型开关S 导通时加在电感L 两端的电压为)(Vo Vi -,这期间电感L 由电压)(Vo Vi -励磁、电感存储能量,磁通量增加量为:O N O N t Vo Vi ⨯-=∆)(ϕ (1)开关S 断开时,由于电感电流连续,二极管为导通状态。

示波器的简单操作规程

示波器的简单操作规程

示波器的简单操作规程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它在电子测试和调试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份示波器的简单操作规程,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并正确使用示波器。

1. 准备工作:(a) 将示波器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其通风良好。

(b) 将示波器的电源插头插入合适的电源插座,并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

(c) 根据需要,连接适当的电缆和探头到示波器的输入通道。

2. 调整探头:(a) 插入探头的连接线到待测电路中。

(b) 确保探头的地引线(通常为黑色)连接到仪器地线。

(c) 连接好探头后,旋转探头头部的螺丝,适当调整探头的衰减系数和补偿。

3. 设置时间基准:(a) 选择适当的时间基准,根据待测信号的周期调整时间/单位长度。

(b) 在示波器屏幕上调整水平位置和时间标尺,确保波形显示合理。

4. 设置垂直尺度:(a) 根据待测信号的振幅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尺度。

(b) 在示波器屏幕上调整垂直位置和垂直标尺,确保波形显示在屏幕范围内。

5. 触发设置:(a) 选择适当的触发源,通常是待测信号的通道。

(b) 设置触发级别,使触发电平在波形中心。

(c) 选择触发模式,如边沿触发、脉冲触发或视频触发。

6. 操作示波器:(a) 根据需要,选择单次采样模式或连续采样模式。

(b) 打开示波器的采样和显示功能,观察波形显示。

(c) 调整触发设置和其他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波形显示效果。

(d) 如有需要,可以利用示波器的测量功能进行各种信号参数的测量。

7. 关闭示波器:(a) 关闭示波器的采样和显示功能。

(b) 关闭示波器的电源开关。

(c) 断开示波器和待测电路的连接。

通过遵循上述操作规程,用户可以正确地设置和操作示波器,以获得准确的波形显示,并且保护示波器及待测电路的安全。

使用示波器时,用户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在高电压或高频率的电路中使用错误的设置。

此外,用户应仔细阅读并遵循示波器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安全要求。

示波器基本操作指南

示波器基本操作指南

示波器基本操作指南示波器是电子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它用于观察和分析电信号的波形。

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对于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指南,帮助您更好地使用示波器。

一、示波器的基本组成示波器通常由显示屏、控制面板、输入接口等组成。

显示屏用于显示电信号的波形,控制面板用于进行操作设置,输入接口用于连接被测电路。

在开始操作之前,确保示波器已正确连接,并且受测电路与示波器之间的连接良好。

二、基本操作步骤以下是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步骤:1. 打开示波器:按下示波器的电源开关,等待示波器的启动。

2. 调整水平和垂直控制:使用水平和垂直控制旋钮,调整信号波形在屏幕上的位置、大小和清晰度。

确保信号波形适合屏幕显示,便于后续的观察和分析。

3. 设置触发模式:示波器可以通过触发来稳定显示信号波形。

选择适当的触发模式(如边沿触发、视频触发等),并设置触发电平和触发边沿等参数。

4. 调整时间和电压刻度: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刻度可以控制观察窗口的时间和电压范围。

根据被测信号的特性,适当调整时间和电压刻度,确保波形显示清晰。

三、波形观察与分析在完成基本操作之后,可以进行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示波器操作技巧:1. 单次触发模式:如果需要捕捉单个信号波形,可以选择单次触发模式。

设置好触发条件后,示波器将在满足条件时自动触发,并显示对应的信号波形。

2. 峰-峰值测量:示波器提供了峰-峰值的测量功能,可以直接读取信号波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这对于评估信号的幅度变化非常有用。

3. 时钟测量:示波器还可以测量周期性信号的频率、周期和占空比等参数。

通过选择相应的测量功能,并将测量的信号波形进行标定,可以直接读取这些参数的数值。

4. 光标测量:示波器通常提供光标功能,用于测量信号波形的特定位置和数值。

可以使用光标测量来获取信号的时间间隔、电压值等信息。

四、示波器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使用示波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示波器操作作业指引

示波器操作作业指引

示波器操作作业指引引言: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压信号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学、通信工程、物理学等领域。

正确操作示波器是学习和实验电路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帮助读者顺利完成示波器操作作业。

一、示波器工作原理1.示波器的基本组成示波器由信号输入部分、显示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

信号输入部分用于接收待测信号,显示部分用于显示电压波形,控制部分用于操作示波器的各项功能。

2.基本显示方式和参数示波器可以显示时间和电压两个参数。

时间上,示波器通常采用水平时间基和垂直时间基两种方式;电压上,示波器一般采用垂直灵敏度和垂直偏移两个参数。

3.示波器的功能和特点示波器的功能包括单次触发、自动触发、触发灵敏度调节、扫描频率调节等。

此外,示波器还具有高频响应、带通扫描、显示刷新等特点。

二、示波器操作步骤1.连接待测信号首先,将待测信号通过信号输入部分(通常是示波器的输入端口)与示波器连接。

注意信号的接地,避免干扰。

2.设置垂直参数根据待测信号的幅值范围,选择适当的垂直灵敏度和垂直偏移,并调节示波器上的相关旋钮或按钮,设置垂直参数。

3.设置水平参数根据待测信号的频率,选择适当的水平时间基,并调节示波器上的相关旋钮或按钮,设置水平参数。

4.触发设置根据需要,设置示波器的触发方式和触发电平。

可以选择单次触发或自动触发,调节触发电平使示波器在待测信号达到其中一特定电平时触发显示。

5.调整显示通过示波器的相关旋钮或按钮,调整显示范围和位置,使待测信号的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完整显示。

三、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信号显示不稳定可能的原因包括噪声干扰、信号源接触不良等。

可以尝试更换信号源,重新连接信号线,并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2.波形偏移或失真这可能是由于垂直偏移或水平时间基设置不正确。

重新调节垂直参数和水平参数,使波形居中显示。

3.无法触发显示可能是触发电平设置不正确或触发方式选择有误。

检查触发电平和触发方式的设置,并进行调整。

示波器操作实验

示波器操作实验

示波器操作实验【目的】熟悉示波器的原理和操作。

【原理】示波器(oscilloscope)是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仪器。

无论物理学、化学、工程或医学上,任何讯号只要能转变成电子讯号,大都可用示波器来显示。

本实验介绍最简单型的示波器,其内部结构主要为阴极射线管(CRT)及相关的电子线路和附件所组成。

阴极射线管是示波器、电视机和许多电子仪器的主体,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的主体为一玻璃管,管内抽真空以避免电子束和空气粒子碰撞。

图1中,利用灯丝(8)加热阴极(9)使电子脱离阴极表面,然后,电子受电位较阴极高V 1的加速阳极(accelerating anode)(3)吸引而向右运动。

聚焦阳极(2)具有聚焦作用,目的在使电子到达萤光幕上的同一位置。

控制栅极(1)可控制电子束之流量,即控制电子打在萤光幕上的亮度(intensity)。

图 1 阴极射线管的结构:(1)控制栅极 (2)聚焦阳极 (3)加速阳极(4)水平偏折板(X 板) (5)垂直偏折板(Y 板) (6)电子束 (7)萤光幕 (8)加热灯丝 (9)阴极 (10)电子鎗(即(8)(9)(1)(2)及(3)之合称)。

在电子经过的路途上,有两对偏折板, X 板(4)和Y 板(5)。

如果偏折板间不加偏折电场,则电子沿著Z 方向做直线运动,而在萤光幕上中央位置产生亮点。

由于加速阳极的电位比阴极电位高V1,电子穿过阳极(通常为中空的圆柱)后,在Z 方向之速度为V Z =√2eV 1m(1)其中e 为电子的荷电量 ( 1.60 x 1O -19 C ); m 为电子质量( 9.11 ×10-31㎏ );V 1的单位为伏特(V);V Z 的单位为 m/sec。

图2 电子在与初速度垂直之电场中的偏折V 2d ⁄,d 为两板之间的距离。

当电子从Y 板间通过时,受电场作用而有垂直方向加速度a y =eE m ⁄,此加速度使电子往Y 方向偏折,如图2所示。

电子离开偏折板后不再受力而做等速直线运动。

示波器操作规程

示波器操作规程

示波器操作规程一、引言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分析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自动控制等领域。

为了确保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示波器的操作规程。

二、示波器的基本原理示波器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图形,匡助用户分析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特征。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包括输入信号的采样、放大和显示等过程。

三、示波器的准备工作1. 确保示波器和被测电路处于断电状态。

2. 检查示波器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包括电源线、探头等。

3. 将示波器与被测电路连接,确保连接正确可靠。

四、示波器的操作步骤1. 打开示波器电源,待示波器启动完毕后,进入操作界面。

2. 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模式,选择适当的触发源和触发方式。

3. 设置示波器的时间基准,根据被测信号的频率选择合适的时间量程。

4.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放大系数,使波形在显示屏上占满合适的范围。

5. 根据需要,选择示波器的扫描方式,包括自动扫描和单次扫描。

6. 调整示波器的触发电平和触发沿,确保波形能够稳定地显示在屏幕上。

7. 如果需要测量波形的特征参数,如幅值、频率等,可以通过示波器的测量功能进行测量。

8. 注意观察示波器的显示屏,确保波形清晰、稳定,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9. 在完成测量后,关闭示波器电源,断开示波器与被测电路的连接。

五、示波器的注意事项1. 在操作示波器时,应避免触摸电路板上的导电部份,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 示例器的探头应正确连接,避免短路或者接反,以免损坏示波器或者被测电路。

3. 在调整示波器的参数时,应缓慢调节,避免蓦地变化引起不必要的干扰。

4. 长期使用示波器时,应注意散热,避免过热损坏仪器。

5. 示波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或者受到其他外界环境的影响。

六、示波器的维护保养1. 定期清洁示波器的外壳和显示屏,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擦拭,避免使用化学溶剂。

2. 示波器的探头应定期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若示波器浮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示波器操作规程(短路保护时间测试)

示波器操作规程(短路保护时间测试)

示波器操作规程(短路保护时间测试)设备名称:示波器
设备型号:TDS 1012
生产厂家: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操作步骤:
1.将AC220V输入电源导线插入电源输入插座,检查供电系统接地良好。

2.导线连接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

3.示波器开机自检完成后,按“TRIG MENU”键,液晶屏右侧将显示命令菜单。

4.分别选择液晶屏右侧菜单显示“类型/边沿”“信源/CH1”“斜率/上升”“触发方式/自发”“耦合/直流”。

5.旋转信道1 “伏/格”旋钮,调整液晶屏底部第一菜单框内的数值到CH1=1.00V。

6.旋转信道1“位置”旋钮,移动液晶屏上信号线到屏幕的中部。

7.旋转“秒/格”旋钮,调整液晶屏底部第三菜单框内的数值到“M 1ms”。

8.安装一示波器探针的电缆插头到CH1信号插座。

9.连接示波器探针到电池组相应的接口。

10.按“RUN/STOP”键进入测试状态
11.触发线路板短路开关。

12.液晶屏上将显示一个矩形波,此时根据液晶屏底部刻度,读出短路保护动作时间测试数据。

13.测试完毕后,关闭示波器电源,取下测试探头。

14.认真填写测试记录。

项目一 示波器测试板实操(葛中海)

项目一  示波器测试板实操(葛中海)

项目一 示波器测试板实操示波器测试板是为了示波器的学习使用而设计电路板,它包括相对独立的八个功能模块;其中前七个功能模块是《模拟电子电路》的七个基本电路,第八个功能模块是《数字电子电路》的555定时器。

一、教学目标● 掌握中间抽头变压器全波整流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 掌握二极管并联稳压、三极管串联稳压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熟悉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特点,认识“滞回比较器”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 掌握三极管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结构,认识它的工作原理和波形特点。

● 熟悉RC 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掌握RC 正弦波振荡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认识RC 网络超前、滞后的电路结构,理解相位差的形成机理。

● 熟悉基极偏置三极管放大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有关参数的调整方法。

● 了解555定时器内部电路的结构特点,掌握它的工作原理。

● 熟悉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和特点。

二、功能模块(一)、电源模块1.工作原理电源模块电路如图1.1.1。

变压器的次级“双绕组”输出,中间抽头接地,经D1-D4大全波整流(注:不是桥式整流,双绕组公共端是地线)分正负“双电源”输出。

当插座JP1的电压③正①负时,D1、D3导通(D1输出正电压,D3输出负电压);当①正③负时,D2、D4导通(D2输出负电压,D2输出正电压)。

C2、C6 和C3、C7分别对正负电源滤波——电解电容滤低频,瓷片电容滤高频。

R13和D6组成并联稳压电路,产生+12V 基准电压稳定Q1基极,Q1处于放大状态,发射极输出电压比基极低0.6V (发射结),该电压再由C1、C5和C27二次滤波,所以供给负载的电压相当稳定。

同理,R14和D7组成-12V 基准电压稳定2Q 基极,2Q 处于放大状态,发射极输出电压比基极高0.6V (发射结),该电压再由C1、C5和C26二次滤波,所以供给负载的电压也相当稳定。

由于二极管与负载并联,所以称并联稳压;同理,由于三极管与负载串联,所以称串联稳压。

示波器测试冲击电流操作实例PPT课件

示波器测试冲击电流操作实例PPT课件
用于显示或者隐藏光标,以及用光标对波形参数进行手动测试 设置显示参数和X-Y 模式的设置。
触发
强制触发 设到50% 电平 触发菜单 水平 设到零位 位置 垂直 菜单 外部触发 数学
将触发电平设置到波形的一半位置
用于外部触发信号的接入 运算通道,可以将2个通道的瞬时值经过数学运算后(+,-,x,÷等)以波形形式显示出来
第8页/共28页
现在来调第2通道
按下代表2 通道的蓝色 按钮后的状 态子
第9页/共28页
带宽限制打开—20MHz
第10页/共28页
电流输入通道灵敏度调整
因为电流探 头接在CH2, 所以调节 CH2 的大 旋钮,蓝色 键上面的小 旋钮可以调 节CH2 的 初始位置。
第11页/共28页
调整触发
按下触发菜单键 Trigger Manual
第25页/共28页
最终的效果
如果只 想显示 被测冲 击电流, 那么可 以按一 下CH1 上的黄 色按钮 关掉它。
第26页/共28页
词汇表
英文 Measure Acquire AutoRange Save/Recall AutoSet Ref Utility Crusor Display Default Setup Single Run/Stop Save Trigger Trig view Force Trig Set TO 50% Level Trig Menu Horizontal Set to Zero Position Vertical Menu Ext Trig Math
第20页/共28页
两次之后电流出来了。
CH2 的 灵敏度 调高了5 倍到 10A/格
第21页/共28页
现在来测量一下电流多大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使用示波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方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使用示波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方法(一)电压的测量利用示波器所做的任何测量,都是归结为对电压的测量。

示波器可以测量各种波形的电压幅度,既可以测量直流电压和正弦电压,又可以测量脉冲或非正弦电压的幅度。

更有用的是它可以测量一个脉冲电压波形各部分的电压幅值,如上冲量或顶部下降量等。

这是其他任何电压测量仪器都不能比拟的。

1.直接测量法所谓直接测量法,就是直接从屏幕上量出被测电压波形的高度,然后换算成电压值。

定量测试电压时,一般把Y轴灵敏度开关的微调旋钮转至“校准”位置上,这样,就可以从“V/div”的指示值和被测信号占取的纵轴坐标值直接计算被测电压值。

所以,直接测量法又称为标尺法。

(1)交流电压的测量将Y轴输入耦合开关置于“AC”位置,显示出输入波形的交流成分。

如交流信号的频率很低时,则应将Y轴输入耦合开关置于“DC”位置。

将被测波形移至示波管屏幕的中心位置,用“V/div”开关将被测波形控制在屏幕有效工作面积的范围内,按坐标刻度片的分度读取整个波形所占Y轴方向的度数H,则被测电压的峰-峰值VP-P可等于“V/div”开关指示值与H的乘积。

如果使用探头测量时,应把探头的衰减量计算在内,即把上述计算数值乘10。

例如示波器的Y轴灵敏度开关“V/div”位于0.2档级,被测波形占Y轴的坐标幅度H为5div,则此信号电压的峰-峰值为1V。

如是经探头测量,仍指示上述数值,则被测信号电压的峰-峰值就为10V。

(2)直流电压的测量将Y轴输入耦合开关置于“地”位置,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位置,使屏幕显示一水平扫描线,此扫描线便为零电平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 示波器测试板实操示波器测试板是为了示波器的学习使用而设计电路板,它包括相对独立的八个功能模块;其中前七个功能模块是《模拟电子电路》的七个基本电路,第八个功能模块是《数字电子电路》的555定时器。

一、教学目标● 掌握中间抽头变压器全波整流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 掌握二极管并联稳压、三极管串联稳压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熟悉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特点,认识“滞回比较器”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 掌握三极管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结构,认识它的工作原理和波形特点。

● 熟悉RC 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掌握RC 正弦波振荡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认识RC 网络超前、滞后的电路结构,理解相位差的形成机理。

● 熟悉基极偏置三极管放大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有关参数的调整方法。

● 了解555定时器内部电路的结构特点,掌握它的工作原理。

● 熟悉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和特点。

二、功能模块(一)、电源模块1.工作原理电源模块电路如图1.1.1。

变压器的次级“双绕组”输出,中间抽头接地,经D1-D4大全波整流(注:不是桥式整流,双绕组公共端是地线)分正负“双电源”输出。

当插座JP1的电压③正①负时,D1、D3导通(D1输出正电压,D3输出负电压);当①正③负时,D2、D4导通(D2输出负电压,D2输出正电压)。

C2、C6 和C3、C7分别对正负电源滤波——电解电容滤低频,瓷片电容滤高频。

R13和D6组成并联稳压电路,产生+12V 基准电压稳定Q1基极,Q1处于放大状态,发射极输出电压比基极低0.6V (发射结),该电压再由C1、C5和C27二次滤波,所以供给负载的电压相当稳定。

同理,R14和D7组成-12V 基准电压稳定2Q 基极,2Q 处于放大状态,发射极输出电压比基极高0.6V (发射结),该电压再由C1、C5和C26二次滤波,所以供给负载的电压也相当稳定。

由于二极管与负载并联,所以称并联稳压;同理,由于三极管与负载串联,所以称串联稳压。

图1.1.1 电源电路2.特征波形P1和P2(正弦波)P3和P4(有纹波的直流)图1.1.2 CH1是P1,CH2是P2 图1.1.3 CH1是P3,CH2是P4 由图1.1.2可清楚地观察到,当以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为参考地时,P1和P2是相位反相的正弦波。

由图1.1.3可清楚地观察到,P3和P4分别是具有一定纹波电压的直流电,一个为正电压、另一个为负电压。

注意:信号通道CH1、CH2的参考地电位在屏幕中间!思考计算:①.用数字万用表测量P1(或P2)与GND之间电压用什么挡?测量P3(或P4)与GND之间电压又用什么挡?四个结果分别是多少?答:②.整流后无滤波时,全波整流电路交流电压有效值U o和直流电压平均值U av有何关系?③.整流后有滤波且负载较轻时,全波整流电路交流电压有效值U o和直流电压平均值U av有何关系?④.记录实际测量交流电压有效值U o和直流电压平均值U av,并计算它们的U av/U o?⑤.根据从示波器上读出的交流电压峰值估算交流电压有效值?和实际测量值是否有差别?⑥.用数字万用表测量Q1、Q2基极电压分别为多少?计算流过R13、R14的电流为多少?根据经验判断稳压二极管D6、D7是否工作于陡降区?⑦.用数字万用表测量P5、P6电压分别为多少?判断三极管Q1、Q2的工作状态?(二)、多谐振荡器模块1.工作原理所谓振荡器就是接通电源电路即可连续自由振荡,输出一定频率、一定幅度波形的自激振荡电路。

由于电路没有稳定状态,三极管在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之间来回翻转,所以称多谐振荡器。

如图1.2.1元器件几成对称分布。

虽然元器件标称值一样,但是实际的元器件肯定有差异。

一旦接通电源就会有一只三极管先导通、另一个暂时截止。

首先,假设Q3开始导通P7接地,由于C20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则P9瞬间被拉到某一负Q一直保持导通。

但是,这种状态不能持续长久!随着R27对电位①,Q4可靠截止!此时,3C20充电的持续进行,P9点电压逐渐上升(见图1.2.3之CH2由负峰值弧线上升段),一旦P9电压上升当到约0.6V,电路随即转入下一个“暂态”……图1.2.1 多谐振荡器2.特征波形①因为Q3刚导通前的瞬间C20正极等于电源电压(见图1.2.2之P7峰值),此时Q4导通C20负极等于0.6V(图1.2.3之见P9横线段右端),所以,电容C20正、负极之间电压差约为电源电压。

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一旦Q3导通电容C20正极从电源峰值跳变为地,负极就必然下跳到某一负电位。

图1.2.2 CH1是P7,CH2是P8 图1.2.3 CH1是P7,CH2是P9 (三)、方波和三角波模块1.方波电路工作原理由双门限电压比较器再加上RC 负反馈电路,便可组成方波(矩形波)发生器,如图1.3.1所示。

图中双向稳压二极管对输出电压起限幅作用——稳压二极管反向串联,无论何种电压,限幅幅度都为一个二极管正向与和反向稳定电压之和!观察U 2B ,假设开始时U +=U -=0,且U O =5.6V+0.6V=6.2V ,理论计算门限电压:V U R R R U O P 2.42833281=∙+= 于是,同相端(U +)由零跳变成U P1,而U -=0(电容C10电压不能突变),U -< U P1,确保输出电压U O =6.2V 不变。

与此同时,U O 经电阻R32对C10充电,U -由零逐渐上升,当U -> U P1时输出电压翻转,U O 由6.2V 跳变为-6.2V ,这时门限电压:V U R R R U O P 2.42832282-=∙+-= 此后电容放电,U -由4.2V 逐渐下降,直到下降到-4.2V 时,输出电压U O 又发生翻转,从-6.2V 跳变为+6.2V ……图1.3.1 方波发生器 2.特征波形图1.3.2 CH1是P11,CH2是P12 图1.3.3 CH1是P12,CH2是P13 思考算:①.观察图1.3.2 显示CH1锯齿波正负峰值约为多少?与理论计算值有差别吗?CH2方波正负峰值约为为多少?与理论计算值有差别吗?②.图1.3.3显示CH2方波正负方波峰值不对称,正峰值约为为多少?负峰值约为为多少?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四)、RC 桥式振荡模块RC 桥式振荡器如图1.4.1所示。

电路采用集成运放接成同相放大器,并以RC 串并联电路作为选频网络。

由于RC 串并联网络在0f f =②附加相移为零,满足电路相位平衡条件,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相位相同,所引反馈为正反馈!同时,RC 串并联网络提供的反馈系数3/1/==o f u u F (f u 是运放③端的输入电压,o u 是运放①端的输出电压),只要同相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3,即可满足起振条件。

图1.4.1 RC 桥式振荡电路 图1.4.2 CH1是P15,CH2是P16② RC f π2/10=。

电路中设置二极管用意当输出电压幅值增大后二极管电阻减小,即反馈电阻变小,电压放大倍数A u 随之下降,从而达到自动稳幅。

(五)、相位超前滞后模块所谓相位超前、滞后,就是利用阻容网络构成的RC 充放电电路。

超前网络特点:电容串联、电阻接GND ,滞后网络特点:电阻串联、电容接GND 。

由于电容的电流超前于电压,超前网络电容的电流超前作用于电阻上,所以电阻电压波形超前;滞后网络电容的充电电压滞后于电流作用于电阻上,所以电容电压波形滞后。

图1.5.1 CH1是P19,CH22是P20 图1.5.2 CH1是P21,CH12是P22 (六)、电压放大模块1.工作原理如图1.6.1,这是常见的分压式偏置式电压放电电路。

图中R17、R29分别为上、下偏置电阻,构成对电源+12V 的分压。

R10为发射极电阻,由于它没有交流旁路电容,所以R10对交、直流信号都有反馈作用,因而,电路的放大倍数只有几倍。

R18是集电极上拉电阻,放大的电压信号由集电极输出,再由C22耦合供给后级电路。

R11是负载,计算时可不作考虑。

2.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估算静态工作点步骤如下:Vcc R R R U B ⨯+=291729 -=B E U U 0.6V 10/R U I E E = β/E B I I =C C I R R Vcc U ⨯+-=)(1018思考计算:1.假设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200=β,理论计算B U 、E U 、E I 、B I 和C U ?图1.6.12.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源网络+12V和P23、P24和P25(Q5的B、C、E)直流电压分别为多少?3.计算电阻R17、R29、R10和R18实际电流分别为多少?根据计算之结果,估算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 有多少?4. 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的幅度(峰-峰值),粗略计算本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5.把一只4.7uF的电容并联于R10两端,观察P26点电压波形如何变?6.短路R10,重新估算静态工作点,三极管能否正常工作?把R17改为470K又如何?3.特征波形观察图1.6.1,测试点P23、P24和P25都有稳定直流电压——静态工作点电压。

正常工作时,这些点的波形是叠加在直流电压之上的正弦波,如图1.6.2和图1.6.4。

交流测试时没有直流偏压,如图1.6.3和图1.6.5。

CH1、CH2:直流测试CH1、CH2:交流测试图1.6.2 CH1是P23,CH2是P24 图1.7.3 CH1是P24,CH2是P26CH1、CH2:直流测试 CH1、CH2:交流测试图1.7.4 CH1是P23,CH2是P25 图1.7.5 CH1是P23,CH2是P25 P26的直流电压为零,所以交、直流测试的电压波形完全一样,然而意义并不相同,如图1.6.6。

图1.6.6 CH1是P26(交流测试),CH22是P26(直流测试) (七)、脉冲调制模块1.555定时器用555定时器构成一个施密特触发器,再把这个施密特触发器改接成多谐振荡器,如图1.7.1。

不过,我们这个施密特触发器稍微复杂一些,除了“二六一搭”(555定时器的②和⑥脚相连之意)以外,又增加了一个电阻1R 。

1R 与555定时器内部的放电管Td 构成了一个反相器。

我们看到,电阻2R 和电容C构成了RC 积分电路,施密特触发器的一个输出端(⑦脚)接RC 积分电路的输入端,RC 积分电路的输出端接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555定时器的②和⑥脚)。

这样,一个多谐振荡器就成了。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用两个输出端(555定时器的⑦脚③脚)的施密特触发器呢?一个输出端的施密特触发器也可以呀!因为施密特触发器的另外一个输出端(③脚)专门作为多谐振荡器的输出,所以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多谐振荡器的带负载能力(这个多谐振荡器可以驱动小型继电器)!图1.7.1 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内部框图)2.工作原理当开关1S 断开时,555定时器组成一个标准的多谐振荡器电路结构:充电通路用虚线标记,放电通路用点划线标记,如图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