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度数规则
数字易经五角定律断卦
![数字易经五角定律断卦](https://img.taocdn.com/s3/m/79c9df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b.png)
数字易经五角定律断卦摘要:一、引言二、数字易经简介三、五角定律简介四、断卦方法及应用五、结论正文:一、引言《易经》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以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闻名于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易经五角定律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易经研究方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数字易经五角定律断卦进行详细介绍。
二、数字易经简介数字易经是将易经的八卦用数字来表示,以方便现代人理解和应用。
数字易经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先天八卦数、后天八卦数和八卦五行数。
先天八卦数包括乾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五、离六、艮七、兑八;后天八卦数则是在先天八卦数的基础上加上八卦所对应的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卦五行数是将八卦与五行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系统。
三、五角定律简介五角定律是数字易经中的一种重要运算方法,它通过将五个数字相加,得到一个总数,然后根据这个总数来进行断卦。
五角定律包括生、旺、墓、绝、胎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一个数字,即生为1、旺为2、墓为3、绝为4、胎为5。
在实际应用中,五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运行规律,从而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四、断卦方法及应用1.起卦:在进行断卦前,需要先进行起卦。
起卦的方法有多种,如蓍草起卦、金钱起卦等。
2.计算五角数:根据起卦得到的结果,计算五角数。
将起卦所得的六个爻分别对应先天八卦数,然后将这六个数字相加,得到一个总数。
3.确定五角阶段:根据五角数,确定事物所处的五角阶段。
例如,如果五角数为15,则事物处于生阶段;如果五角数为30,则事物处于旺阶段。
4.分析卦象:根据五角阶段,分析卦象所代表的意义。
例如,生阶段代表事物刚开始发展,旺阶段代表事物处于鼎盛时期。
5.预测事物发展趋势:根据五角阶段和卦象,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例如,如果事物处于生阶段,则可能会有新的发展机会;如果事物处于旺阶段,则要保持警惕,防止事物走向衰败。
五、结论数字易经五角定律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易经研究方法,以其简便易行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易学蒙正》:易经基础——数(河图、洛书、十神,飞星等)
![《易学蒙正》:易经基础——数(河图、洛书、十神,飞星等)](https://img.taocdn.com/s3/m/a5d1155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8.png)
《易学蒙正》:易经基础——数(河图、洛书、十神,飞星等)导语:前面我们讲了象,易经内容构成,今天继续讲“数”。
万物皆可为数,也就是万物都可以用数来表达。
有关数的定理:定理一:象数理气局是可以互通的。
定理二:河图数是体,洛书数是用。
体定五行,用而为法,法有千万,不可定论。
先天八卦数为序数,只看走势和平衡(三阴三阳)。
定理三:有关命理学,风水学,藏象学,阴阳学,天文学,儒家哲学,都可用“易数”统一。
下图为易学,医学,命理学,风水学的“一气贯通图”以上定理,先不做详解。
我们继续基础知识普及。
正因为是基础普及,所以内容会非常简单。
但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牛叉”内容,比如上图,你会发现鄙人还是有水平的。
温馨提示:继续关注,有你好看!1、概念:什么是数?数,就是用来记录事物多少的符号。
这是我们通常意义的数。
有了数学运算后,为了找到运算规律,就出现了“代数”,用代替数字的一些符号来代替数,所以叫代数。
比如加法交换律:A+B=B+A。
这就是用字母来替代具体的数字。
2、易学里面数的种类:(1)圆圈:空心圈表示单数为阳,实心圈表示双数为阴。
这种计数法主要是在河图洛书里面的数字。
如下图所示:河图洛书的数,都是有圆圈的个数来表示,这些圆圈的实心空心表示的是阴阳,且包含了很多信息,相当于“代码”。
河图、洛书的时候再来讲详细内容。
(2)大衍数。
“大衍数”就是和我们现在用的数差不多了,但以前不是用的阿拉伯数。
不是:1、2、3、4、5、6、7、8、9、10.这是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发明的。
我们用的是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再后来就简化成这种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大衍数”也叫历法数,卜筮数,是可以加减乘除进行正常运算。
为什么叫历法数呢?因为这是用来运算历法的。
在孔子写的《系辞传》里面有这样的记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二十四山每山下卦替卦度数
![二十四山每山下卦替卦度数](https://img.taocdn.com/s3/m/8891fe4b804d2b160b4ec0cb.png)
二十四山每山下卦替卦度数表明如下!壬山337.5度至352.5度。
340.5至349.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子山352.5度至007.5度。
355.5至004.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癸山007.5度至022.5度。
007.5至019.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丑山022.5度至037.5度。
025.5至034.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艮山037.5度至052.5度。
040.5至049.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寅山052.5度至067.5度。
055.5至064.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甲山067.5度至082.5度。
070.5至079.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卯山082.5度至097.5度。
085.5至094.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乙山097.5度至112.5度。
100.5至109.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辰山112.5度至127.5度。
115.5至124.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巽山127.5度至142.5度。
130.5至139.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巳山142.5度至157.5度。
145.5至154.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丙山157.5度至172.5度。
160.5至169.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午山172.5度至187.5度。
175.5至184.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丁山187.5度至202.5度。
190.5至119.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未山202.5度至217.5度。
205.5至214.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坤山217.5度至232.5度。
220.5至229.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申山232.5度至247.5度。
235.5至244.5下卦挨星。
旁边各3度起替卦挨星。
庚山247.5度至262.5度。
250.5至259.5下卦挨星。
《易经数学系列之9》:大衍之数如何衍?
![《易经数学系列之9》:大衍之数如何衍?](https://img.taocdn.com/s3/m/4ad7d2c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0.png)
《易经数学系列之9》:大衍之数如何衍?一、《易·系辞下》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1.“衍”,《说文解字》曰:“水朝宗于海也,从水从行。
”在现代词汇中,衍与生往往在一起使用,“衍”有循自然之道,生生不息之意。
2.“大衍之数50”。
50之数从何而来,历代易学研究者对其解释不下十余种,答案其实就在这段话里面:“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天地二元系统中,地有顺逆之别,25偶之而成大衍之数50,30偶之而成六甲之数60。
50与60亦为天五地六也,天五地六为生命之源。
大衍之数50,虚其太极之1而用49,以生蓍数之圆(7的平方),六甲之数60,藏地体之4于60之中,以成64卦之方(8的平方)。
体8用6,2不用(8-2=6),82-22=64-4=60 4为体数之始用7体8,1不用(7+1=8),72+12=50 1为太极8卦为小成,64卦为大成(82=64)7为小衍之用,49为大衍之用(72=49)衍者,生也。
用7而6有位1无位(7-1=6)72-12=48 1为太极、48为策数48为策数,不论老少阴阳,每爻阴策与阳策之和都为48从大衍之数50至策数48,出现两个太极之1,二者有别,从50到49,其太极为不用之1,从49到48,其太极为无体之1。
二、大衍之数,如何衍?1.50/49=1.02040816326530612244897959183673469387755......(以42位数无限循环)。
2.除去小数点,将这个42位数构成的数列命名为大衍数列。
3.小衍之用数7只有6位,1无位,将这6位数714285命名为小衍数列,其和为27。
( 27=7×4-1)4.大衍之用数49,只有42位,7无位,用数7只有6位,逢7位则虚其1也。
易经中的“数”都在这里了
![易经中的“数”都在这里了](https://img.taocdn.com/s3/m/359b2e3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0.png)
易经中的“数”都在这里了数是逻辑运算的基础,西方人发明了微积分为基础的《高等数学》,为物理、化学、生命工程、电子技术、工程机械等等其它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易经》中是人们早期活动和认识世界的产物,其在数的方面虽然没有今天《高等数学》那么复杂精细,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特定数字运算和数与象结合的规律。
(1)太极数。
即由“0”和“1”组成,用阴爻、阳爻表示,阴为二画(――)、阳为一画(-),即阴为偶数、阳为奇数。
(2)天地之数。
《系辞上》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数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3)大衍之数。
《系辞上》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4)爻位之数。
每卦六爻从下往上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
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
(5)万物生成的河图之数。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故: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
这正是万物生存之数。
(6)洛书之数。
《易经》后天八卦数为洛书之数,其规律是: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六乾、七兑、八艮、九离。
(7)五行之数。
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
其中,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
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总之,易经之数是易经的重要表达形式,易数与易象又有紧密的联系,互相之间可以转换。
如我们得到数字“1”和“2”,就可以轻易得到“履之乾”卦,它就会根据你的问题来提供一个解决之道。
所以,《系辞上》曰:“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我们如果真把《易经》的数理弄通了,天下万事的道理没有不知道的。
易经理数—如何用周易算卦
![易经理数—如何用周易算卦](https://img.taocdn.com/s3/m/ce8ebf43e518964bcf847c7e.png)
易经理数—如何用周易算卦?仁者居士-张仁居一、《易经》的数中国古代的数理数字有四大类,即为天文、历法、律吕;天干10及地支12;阴阳、五行;易经的八卦、64卦。
古人用这几类既简单又概括的一些数据,演绎了天、地、人,过去、未来,万物万事的一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万花筒变化无穷,高深莫测。
古人为了应用这些数字,都要把其熟记于心。
记这些数字有好多口诀,以便于记忆。
例如文王八卦之八个卦象数字口诀为: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居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见下图)。
其中《易经》又有先天八卦(伏羲八卦)和后天八卦(文王八卦)之分,还有“河图”和“洛书”相辅。
河图和洛书现已基本失传,但其原始图形及简单解释等且经常在后世的各类典籍中出现。
要想掌握《易经》的理数和如何算卦,就要将其几组数的相互演绎加以分析和掌握。
《易经》的“数”可分四组,即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和洛书所含的数的概念。
下面简单的予以表述,其图示如下:上图中八卦的“数”在图形中已示出,不加解说。
河图出在伏羲氏之时,洛书出在大禹之际,此即“河出图,洛出书”之说。
“○”皆为单数,代表阳;“●”皆为双数,代表阴。
“○”或“●”的数量就是它的数。
另外,上图八卦中,各相对应之数的和,如先天卦(伏羲八卦)1+8=9、……2+7=9;后天卦(文王八卦)中,(1)+(9)+(5)=15,……(4)+(9)+(5)=15,都有一定的数学关系。
《易经》的“数”就是以上列四图中的数为基础,互相之间各相影响。
在此基础上再融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数,形成了“大衍之数五十”。
这是易经算卦(占)的根,是易经理数的总纲。
下面讲对“大衍之数五十”的简单理解,并提出用这个数是如何算卦的。
作为《易经》的十篇辅助文章之一,也是易经系列文章的最主要的内容的《系辞传》上下篇,明确阐述了用易经算卦的方法。
现将原文录于下:“天一”、“地二”。
“天三”、“地四”。
“天五”、“地六”。
《易经》的象数理占
![《易经》的象数理占](https://img.taocdn.com/s3/m/f5c7992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2.png)
《易经》的象数理占一部《易经》,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象、数、理、占,这是《易经》的基本内容。
《易经》的象数理占之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尤其是象数,原本就是一体。
在易经八卦中,乾卦象征天,其数为一;坤卦象征地,其数为八;震卦象征雷,其数为三;巽卦象征风,其数为五;坎卦象征水,其数为六;良卦象征山,其数为七;兑卦象征泽,其数为二。
八卦就是这种象中有数,数中有象,象数合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象数符号。
象数与理也是密不可分的。
“象数理三者并重,象是现象,数是数学,义是义理。
宇宙间有象就有数,有象有数就有理。
三者相因互为用,为一整体,足以概括《周易》之全部”(胡自逢《谈数易学研究〉第一辑》,《周易研究》1997年第二期第6页)。
占,则是运用象数理之思维模式以一定的操作方法与程序占筮自然、社会、人事变化之吉凶。
以下将分别论述之。
象《系辞下》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是故《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
”《易经》是一部以卦象来象征事物表达思想内容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讲,《易经》可以说是一部象学之书。
八卦象征八种事物,即《说卦》所说: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八卦又具有八种基本性质。
《说卦》曰:“乾,健也。
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
坎,陷也。
离,丽也。
艮,止也。
兑,说也。
将八卦象征的八种事物和具有的八种性质进一步引伸,八卦即可象征宇宙万事万物,自然、、社会、人事的全部信息无不包涵在八卦之中。
将八卦重叠即成六十四卦,产生了三百六十四爻。
《系辞下》曰:“爻者也,效天下之动者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爻象是模仿事物的矛盾运动而显现的吉凶。
《易经》每一卦,既象征事物的外形,又象征事物间的联系,更象征阴阳对立的矛盾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运动,显示事物变化的吉凶结果。
下面以《乾》卦为例论述之。
乾:“元,亨,利,贞”。
上卦乾,下卦乾,象征天的纯阳至健的性质,卦辞表示乾就是健,“天行健”,指出宇宙事物永远处在运动之中,就象春夏秋冬一样不停地运行。
易经理数—如何用周易算卦
![易经理数—如何用周易算卦](https://img.taocdn.com/s3/m/ce8ebf43e518964bcf847c7e.png)
易经理数—如何用周易算卦?仁者居士-张仁居一、《易经》的数中国古代的数理数字有四大类,即为天文、历法、律吕;天干10及地支12;阴阳、五行;易经的八卦、64卦。
古人用这几类既简单又概括的一些数据,演绎了天、地、人,过去、未来,万物万事的一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万花筒变化无穷,高深莫测。
古人为了应用这些数字,都要把其熟记于心。
记这些数字有好多口诀,以便于记忆。
例如文王八卦之八个卦象数字口诀为: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居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见下图)。
其中《易经》又有先天八卦(伏羲八卦)和后天八卦(文王八卦)之分,还有“河图”和“洛书”相辅。
河图和洛书现已基本失传,但其原始图形及简单解释等且经常在后世的各类典籍中出现。
要想掌握《易经》的理数和如何算卦,就要将其几组数的相互演绎加以分析和掌握。
《易经》的“数”可分四组,即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和洛书所含的数的概念。
下面简单的予以表述,其图示如下:上图中八卦的“数”在图形中已示出,不加解说。
河图出在伏羲氏之时,洛书出在大禹之际,此即“河出图,洛出书”之说。
“○”皆为单数,代表阳;“●”皆为双数,代表阴。
“○”或“●”的数量就是它的数。
另外,上图八卦中,各相对应之数的和,如先天卦(伏羲八卦)1+8=9、……2+7=9;后天卦(文王八卦)中,(1)+(9)+(5)=15,……(4)+(9)+(5)=15,都有一定的数学关系。
《易经》的“数”就是以上列四图中的数为基础,互相之间各相影响。
在此基础上再融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数,形成了“大衍之数五十”。
这是易经算卦(占)的根,是易经理数的总纲。
下面讲对“大衍之数五十”的简单理解,并提出用这个数是如何算卦的。
作为《易经》的十篇辅助文章之一,也是易经系列文章的最主要的内容的《系辞传》上下篇,明确阐述了用易经算卦的方法。
现将原文录于下:“天一”、“地二”。
“天三”、“地四”。
“天五”、“地六”。
周易500数字
![周易500数字](https://img.taocdn.com/s3/m/0f3ccf7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7c.png)
周易500数字易经中1至6为水,2至7为火,3至8为木,4至9为金,5、0为土。
0到9在易经里代表:9、0为水。
五行再分阴阳,1、3、5、7、9为阳,2、4、6、8、0为阴,数字1为阳木。
可比喻为参天大树。
大树挺拔充满力量,风雨无惧,寓意为顶天立地栋梁之材。
数字2为阴木。
阳木是大树,阴木就是小草花卉。
花花草草不如大树生命力强壮。
数字3为阳火,在燃烧中随时要迸发出火和热来,阳火的热量像是生命之火,能给周遭带来光明。
数字4为阴火,所有呈现属阴特质的五行都是“收敛型”阴火也同样。
阴火是火烛之光,热量微弱,你从不用担心这种小火苗会伤到手,尤其在黑暗的夜里,有一盏烛灯为你照亮。
数字5为阳土,阳土属于大地高山之土,代表坚实的力量,既可成山成石,也可以用来筑建房屋为人遮风挡雨。
阳土的可塑型非常强,并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
阴阳两仪,三寸三身,四梢四象,五行五脏,六合,七星,八卦,九宫。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
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则构成六十四卦。
这八组基本符号也与数字有对应,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
其中没有9这个数,在易学理论中,9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
在《易经》中,与9相反,12代表阴,它在古代被认为是最吉利的数字。
在古代它的用途很广,比如十二生肖中的运用。
现代12我们也经常用,最基本的就是一年有十二个月,十二点等等。
12在古代寓意万物轮回,有互相交替的意思,代表着一个生命终结时的同时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到来,代表着永远不会再回来的过去,也代表着回头来过,和数字1相似,它也是一个矛盾的象征。
易经八卦圆形与一四三八规律
![易经八卦圆形与一四三八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d89eff6941ea76e58fa047b.png)
易经八卦圆形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 八卦。”指阴阳,阴 中有阳,阳中有阴。
一四三八规律
一:一个对立统一体(+/-);
四:形成两个极端和两个过度体(++/+-/+/--) ; 三:根据自然界最佳黄金分割原理出现三 联体; 八:由于3、3规律的存在必然有八个相畴。
两者的联系
易经 物质世界(1438规律)
1 任何事物分阴阳两极,统一于八卦圆形之中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
4 将最外圈的八组三条线按照外中内来划分,而 两个对立体逐渐演变中间出 实线代表阳,虚线代表阴,内外皆阳为一组, 现两个过渡体2+2=4 内外皆阴为一组,而过渡相的外阳内阴为一组, 外阴内阳为一组,总共有四组 3 八卦最外圈中的八组爻线,均为三个三个一列, 黄金分割原理公式计算得到 其认为将阴阳进行不同的序列的排布组合,能 的黄金分割点,再根据若干 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反应物质世界 实体联接能达到黄金分割的 几率,取实体的数目为3 8 八个卦象,由四象中再进行转变过渡,在内外 阴阳中插入一象,于是又衍生出了4个不同的 象 将对立的物体放入三维空间 中,正负有序。得到2的三次 幂也就是对应立体几何中八 个象限
易经八卦圆形与一四三八规律
材研1402:刘晓东
易经八卦圆形与一四三八规律
1 中国古代“易经八卦圆形”
2 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一四三八 规律
易经八卦
易经八卦:《易经》也称《周易》,是一部中 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 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 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 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谢谢!
易经物质世界1438规律任何事物分阴阳两极统一于八卦圆形之中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将最外圈的八组三条线按照外中内来划分而实线代表阳虚线代表阴内外皆阳为一组内外皆阴为一组而过渡相的外阳内阴为一组外阴内阳为一组总共有四组两个对立体逐渐演变中间出现两个过渡体224八卦最外圈中的八组爻线均为三个三个一列其认为将阴阳进行不同的序列的排布组合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反应物质世界黄金分割原理公式计算得到的黄金分割点再根据若干实பைடு நூலகம்联接能达到黄金分割的几率取实体的数目为3八个卦象由四象中再进行转变过渡在内外阴阳中插入一象于是又衍生出了4个不同的将对立的物体放入三维空间中正负有序
由《易经》引起的感想
![由《易经》引起的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ff5ffb75647d27284a735134.png)
《易经》的智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人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象,由上古伏羲所著《易经》中得知想要合理运用易经中的知识来占卦解卦,必然要运用到先天八卦,而先天八卦的顺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这八卦分别代表着八个方位或者八种自然现象。
而八卦的图大家肯定都见过,就像两条有眼睛的鱼组合在一起一样,而太极八卦图表达的正是一种中庸、相对的哲学,正所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阴和阳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一种相辅相成、此生彼长的关系。
由《易经》中知道占卦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数字占卦法,但占卜之前必须知道几个规矩,首先必须沐浴更衣,也就是洗澡换衣服,以示对先人的尊敬,内心要真诚,俗话说心诚则灵,而且同样的问题只能询问一次。
占了之后不可重新占。
占的次数多就不准确了。
用易经的知识占卜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主要介绍一种数字占法。
数字占卦的方法如下:1、由心中随机想到三组数字,每组数字三位数,不可用零。
例如243 786 321。
2、用第一组数字比如243除以8,得到的余数为下卦,用第二组数字比如786除以8得到的余数为上卦。
第三组数,如321字除以六得到变爻。
什么叫做八八六十四卦呢,就是以八个卦象的任意一种两两组合得到六十四种卦象,而每一卦实际都是用阴爻和阳爻来组合形成。
用数字九和六分别代表阳爻和阴爻,以乾卦为例自下而上的可读作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以坤卦为例,自下而上的顺序,第一爻可读作初六、第二爻读作六二,第三爻读作六三、第四爻读作六四、第五爻读作六五、第六爻读作上六,看第三组数字除以六得到的余数是几就是自下而上的第几爻。
然后根据每一爻的卦辞来推断所问之事的凶还是吉。
八八六十四卦中没有绝对的好的卦象,也没有绝对坏的卦象,它只是代表人生可能会经历的六十四种经历一样。
由此指导人的行为,以及道德。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善易者不卜,其实易经可以指导人的行为,以及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来提供一些建议,占卜只是其中的一种功能。
数字易经五角定律断卦
![数字易经五角定律断卦](https://img.taocdn.com/s3/m/6864b4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c.png)
数字易经五角定律断卦(原创版)目录1.数字易经与五角定律2.断卦的意义和方法3.五角定律在断卦中的应用4.实例分析正文1.数字易经与五角定律数字易经是一种以数字为基础的预测方法,它将易经的六十四卦与数字相结合,通过数字的组合和变化来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五角定律则是一种通过分析事物的五个方面来进行预测的方法,这五个方面包括:本质、环境、人、时间和事物本身。
2.断卦的意义和方法断卦是数字易经中的一种重要预测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卦象的分析,来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断卦的方法主要包括:确定卦象、分析卦象、判断卦象和得出结论。
3.五角定律在断卦中的应用在数字易经的断卦过程中,五角定律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事物的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卦象,从而更准确地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例如,通过分析事物的本质,可以了解事物的内在规律;通过分析环境,可以了解事物的外在条件;通过分析人,可以了解事物的主观因素;通过分析时间,可以了解事物的时间规律;通过分析事物本身,可以了解事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实例分析以预测一个企业的发展为例,首先需要确定卦象,即通过抛卦的方式,得到代表企业的卦象。
然后,根据卦象的含义,分析企业的本质、环境、人、时间和企业本身这五个方面。
例如,如果卦象为“乾”,表示企业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环境为“坤”,表示企业的外在环境是稳定和谐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人为“震”,表示企业的人员具有创新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如果时间为“巽”,表示企业的发展具有顺利的时机;如果企业本身为“坎”,表示企业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困难。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发展的趋势,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易经》中的时、位、度
![《易经》中的时、位、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9c9e1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6.png)
《易经》中的时、位、度《易经》中的时、位、度郭顺红在《易经》中,“时”与“位”是十分重要的概念,通常学者对“时”与“位”讲的比较多,而“度”则讲就很少。
“时”就是时机(时间),“位”就是地位(位置),“度”就是尺度、量度。
六十四卦是将人和事物变化的过程分为时间、空间的六个阶段或层次,“时”表示人或事物经由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至上爻这六个发展阶段,每一爻代表一个阶段;而“位”表示人或事物所处在六个阶段的具体爻位的位置(如第五爻位),而“度”则表示我们处理事物应根据自身情况把握必要的尺度、度量。
时就是时机,也可以是时段,以乾卦的六个爻比喻一个人的事业的六个阶段:1、初爻曰,“潜龙勿用”,代表刚刚就业,属于事业的起步阶段;2、二爻曰:“见龙在田”,代表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华初显,得到领导的赏识,并得到一定升迁;3、三爻曰:“夕惕若厉”,代表地位提升后,需刻苦努力,勤勉戒慎,时时警觉,否则将半途而废;4、四爻曰:“或跃在渊”,表示由于前期的努力,事业处于进可取誉,退可免难的转折时期,但事业依然不是最为辉煌的阶段,应保持必要的守势;5、五爻曰:“飞龙在天”,表示事业处于如日中天的腾达之势,人生在这个时期也大有收获;6、六爻曰:“亢龙有悔”,表示人生事业不可能盈满持久,升腾到极限就应该转折了,正如人到老年以后毕竟还是要颐养天年的。
以上就是人生事业的六个阶段。
位可以是职位、地位等,通常可以表示处在一个组织中的职位,仍以乾卦的六个爻位比喻一个公司的职位:1、初爻代表普通职员;2、二爻代表班组长;3、三爻代表经理;4、四爻代表部门主管;5、五爻代表总经理;6、六爻代表董事(长);以乾卦为例,卦位图示如下:乾卦卦位图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必须具备时、位、度三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只有时机(生逢其时),没有适宜的地位不成(不在其位),有了适宜的地位,把握不好尺度也不行。
换个角度来说,时、位、度也就是指天时、地利、人和,人和就是尺度把握恰当的状态。
吴金生罗经透解易经周天三百六十度分金
![吴金生罗经透解易经周天三百六十度分金](https://img.taocdn.com/s3/m/7013947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1.png)
吴金生罗经透解易经周天三百六十度分金—罗经透解易经周天三百六十度分金一个圆周360°,分配二十四山,每山占15°,正针24山配120分金,每一山有5个分金,每个分金占3°,每山15°,中间9°是下卦范围,其余为替(卦)起星范围[5]。
南北卦(父母卦):子午卯酉乾坤艮巽(天元龙)。
可兼子息。
江西卦(顺子卦):寅申巳亥乙辛丁癸(人元龙),可兼父母,不可兼逆息。
江东卦(逆息卦):辰戌丑未甲庚丙壬(地元龙),宜独行。
二、挨星格局运星入中顺飞八方,名天盘。
山星入中,阴逆阳顺,飞临八方,名地卦。
看来龙、山砂、宝地、神位、床位、桌位。
向星入中,阴逆阳顺,飞临八方,名天卦。
看水、门路、气口、梯、窗户、空凹。
下卦取直达之机,替卦用于补救。
△旺山旺向:要坐实朝空,背山面水,主财丁两全。
反之,伤丁破财。
△上山下水:坐空朝满,背水面山,主财丁两全。
反之,主伤丁破财。
△双星会向:前面有水,水上有山,主财丁两全。
有水无山,旺财不旺丁,有山无水,旺丁不旺财。
△双星会坐:后面有水环抱,水外有山,主财丁两全。
有水无山,发财不发丁;有山无水,破财克妻。
△山管人丁贵贱寿夭,凡当令之山星之处要有端正秀丽之山峰,主旺丁出贵;若无山有水,名“山上龙神下水”,主损丁。
△水向管财禄,凡当令之向星飞临之处要有澄清秀丽,一环抱停抱停潴之水,方主名利双收,若无水有山,名“水里龙神上山”,主破财克妻[6]。
三、先天六十四卦抽爻换象一个周天360°配先天64卦,每卦占5.625°(5度37分30秒);一卦6爻,64卦即有384爻,每一爻占0.9375°(56分15秒);此法用于穴,迎神接气,可用于操纵房份,为严防不道德之术士,名师多有不传。
摘爻有用单爻者,有用双爻者,六十四卦共有704种用法,阳变阴,阴变阳,要变出之卦,其先天数要合一六、二七、三八、四九生成数,要合五、合十、合十五,又要五行相生。
《易经》占卦方法——筹策运算说明
![《易经》占卦方法——筹策运算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a68dbf55f0e7cd18525365e.png)
《易经》占卦方法——筹策运算说明原文:《易经·系辞上·第十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劫以象闰,故再劫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白话及解读参考拙作《解读易经》,上海三联第435页)说明:筮者准备五十根筹策(古代用蓍草或竹片),取出一根,放在一边,备而不用,是为四十有九。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第一次运算:1、任一分四十九根为两组,甲与乙。
(分而为二以象两)2、从甲组中取出一根,放置于二指之间(挂一以象三)3、甲组以四除之。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4、甲组所除之数,为一或二或三或四,将此余数放置于二指之间。
(归奇于劬qu以象闰)5、乙组以四除之。
(再揲之以四以象四时)6、重复步骤4的做法。
7、将二指之间所得之根数置于一旁。
所余者为四十四根或四十根。
第二次运算:1、将所余四十四根或四十根,任意分为甲乙两组。
2、重复第一次运算中的步骤2至7.此时余数应为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
第三次运算:1、为第二次运算之重复2、余数应为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
经过以上三次运算(三变),才可能决定一爻之阴或阳。
亦即最后余数以四除之,则为九或八或七或六。
九为老阳,七为少阳;六为老阴,八为少阴(九、六为可变之爻;七、八为不变之爻)。
六爻共需十八次运算,是为“十有八变而成卦”。
注:老阳为夏季,老阴为冬季;少阳为春季,少阴为秋季。
《易经》解卦方法参考一、请遵守“三不沾”原则:不义不占、不疑不占、不诚不占。
二、解卦步骤:1、针对所占问之事,本卦代表当前的处境,之卦(之,往也)代表未来的趋势。
要配合心中的疑惑,详细思考两卦的卦辞含义,以求得到启发。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2、六爻皆不变者,只有本卦而无之卦,则参考本卦卦辞。
3、一爻变者,则参考本卦变爻的爻辞。
易经讲解:《易经》的数
![易经讲解:《易经》的数](https://img.taocdn.com/s3/m/b04a6f5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9.png)
易经讲解:《易经》的数易经讲解:《易经》的数《易经》有三套数字,这一章是卜卦用的。
所谓“卜用蓍”,就是蓍草,台湾没有,出在西北。
据说蓍草生得好的那一年,天下就安定;蓍草生得不好,天下就不太平了。
《易经》的另外一套数字是伏羲八卦的'先天图。
这个图应该作立体图来看,不可以作平面图看。
现在我们姑且把它作平面看,它的数字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以上叫左旋。
从这里可以看到东西文化的不同,东方是由右边转过左边去,西方是由左边转过右边来,这是地球物理自然之理。
右边开始是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两条线对拢来就是一个圆圈。
实际上这两条线都是画了一半,这就是所谓的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太陽系统跟地球的转动是相反的,所以叫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现在研究天文的太空学,当然知道宇宙的旋转不同。
但是我们要想想五千年以前,我们的老祖宗们怎么会知道的?这就不简单了。
这个问题现在无从考查,我们老祖宗早就懂得天道是左旋,地道是右旋。
因此太陽系统,地球与月亮转动,至少这三个球转来转去不会相碰。
实际上各大行星彼此的转动都不同。
下面是伏羲先天卦的卦位,大家要记住,每一卦的位置是这样摆的:上面为什么摆乾?也有人主张把这位置改了。
像太极拳协会,就有一位先生拿一篇文章要我看,说要学西方的规矩,跟指北针一样,把乾卦摆在北方,坤卦放在南方。
我说不可以。
他说指南针本来指南还是指北?我说伏羲八卦现在就图的平面上看,好像是在南方,实际上这个图是立体的。
乾卦是在上面,坤卦是在下面,离卦是在左边,坎卦是在右边,其他四个卦分两条线圆周的转动,等于一个皮球一样。
但是现在平摆着看起来,乾卦当然就在南方,南方光明,北方寒冷,乾卦是陽,所以在南、坤卦是陰,所以在北。
这是先天图在平面上看起来的样子。
《易经》的度数规则
![《易经》的度数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5a2027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8.png)
《易经》的度数规则一、数字--文明的高级形式数学是文明的高级形式,自从人类脱离混沌的古猿时代,一直到传说中的伏曦三皇五帝时代,他们在千百万年的生存斗争中不断的创造着文明,同时他们不断的融合吸取着外来文明的精华,这个过程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剧,就好象一条指数曲线,终于在5000至7000年前从无限遥远的宇宙诞生时起步的生命进程中崛起,爆发了文明的礼花,人类开始认识自身了,人类开始认识了自然,人类开始有了数字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各种原始的科学,从各个学科中将其各种事物的特征数总结起来形成了其辉煌的古代中国数学文明,而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著名的《易经》也是这个文明的一部分,汉语中"抽象"一词的来源可能和《易经》有关,更明确的说《易经》体现了这个抽象的过程,就是从《易》的《象》中抽取出来,舍其形而取其数。
二、《易经》的度数规则谈及《易经》的度数规则,首先要讨论一种简单的数学运算和与此运算有关的汉字,这种运算方法就是我们常用的除法和乘法,我们当今所说的除法就是指用被除数除以除数并得到结果。
根据目前的方法和运算工具一般都可以得到足够精确的值,所以我们基本上不再关心有关商数和余数和倍数的问题了。
当然,在几十年前还不是这样,那时以前,除法还和商数、余数、倍数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用100除以6,就是6个数一组,共分了16组,还余下(也就是剩下)了4个数,这样,100是被除数,6是除数,16是商数,4是余数。
反过来,以除数为基数,以商数为倍数,相乘,然后再加余数,就会得到原来的被除数。
这样看除和乘就是互为反运算,但是我们所关心的不是乘和除的关系,也不是这个过程,我们关心的是汉字中有关这个关系的和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的名称中的文字:除、余、剩、乘、商、倍。
这几个字十分有趣,除和余有共同的部首,说明古代除余同意,都是代表除法,除表示从总数中按定数去除,余表示剩下的数目。
乘表示按定数进行倍数的积累,剩和余同意,表示把乘积分割一个一个去除而剩下的意思。
何为老阳、少阳、老阴、少阴?易经数字的变化
![何为老阳、少阳、老阴、少阴?易经数字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ff9186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a.png)
何为老阳、少阳、老阴、少阴?易经数字的变化《易经》的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卦名,不同的卦名代表不同的意思。
卦中的每一爻都是数的变化,数的变化其实就是一分为二,二合为一。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亦阴亦阳”这四个字很重要,阴阳永不分开。
爱因斯坦证明了物质和能量是互变的,物质的运动速度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变成能量,能量的速度慢下来又会变成物质,其实易经早就告诉我们,阴极就变阳,阳极就变阴,阴阳本来就是互变的。
《易经》中,九代表阳,六代表阴。
一个人说话不算数,我们就说他又变卦了,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都会变的,所以叫变卦。
一个卦成了以后,只要其中一个爻发生变化,整个卦就会变,所以才有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说法。
因此,在九和六的基础上,加上七和八。
七和八是不变的,因为阳极成阴,阴极成阳,六是老阴,七是少阳,八是少阴,九是老阳,少阳和少阴是不会变的,老阳和老阴才会变。
为什么八是少阴,六反而是老阴?在易经中,奇数是阳,阳是向外扩张的,所以九比七大,九是老阳,七是少阳,阳是正数;而偶数是阴,阴是向内收缩的,所以六比八大,阴是负数。
所以数字的大小跟它的性质是有密切关系的。
七上八下,七这个数字会向上变成九,八会向下变成六,七是奇数属阳,八是偶数属阴,所以七在上,八在下,两个变动一合,就是七上八下,可见易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要记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数的变化。
比如人的年龄,我们都是一天比一天老,身体也是一天天在变化,万物都是不进则退,不是越来越好就是越来越差,没有静止不动的。
朋友之间的交情也是一样,不是越来越亲密,就是越来越疏远。
哪怕是亲戚、兄弟,长久不联系、不见面,见面了也没有话讲。
《易经》中讲朋友要常往来,要不然就不叫朋友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切皆有定数”,所有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
“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就是说看到一个三岁的小孩的表现就大概能知道他长大以后的样子,看到他六岁时的表现,这个小孩一生就差不多看透了。
易经中的九与六
![易经中的九与六](https://img.taocdn.com/s3/m/a7d37f5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6.png)
易经中的九与六
《易经》中用于表达阴和阳的数字为:九、六。
九表示阳,六表示阴。
如:初九,表示初爻为阳爻;六二,表示第二爻为阴爻;九三,表示第三爻为阳爻;六四,表示第四爻为阴爻。
《易经》为什么用九表示阳,六表示阴呢?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六、七、八、九分别表示老阴、少阳、少阴、老阳,取老阳之数九代表阳,取老阴之数六代表阴。
其实这里的九代表阳,六代表阴,从《河图》中可以给出更好的解释。
河图
《河图》中白色代表阳、天,黑色代表阴、地。
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也是从《河图》而来。
《河图》最外层四个数字为六、七、八、九,六正好代表老阴,九正好代表老阳。
所以《易经》中的九和六,通过《河图》最外层的四个数字能够给出最合理的解释。
关于九和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也是出自《河图》。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从一到十,描述《河图》上的十个符号,一到五为生之数,六到十为成之数。
一、三、五为阳,之和为九,九也是阳数;二、四为阴,之和为六,六也是阴数。
所以九和六分别取自生之数之和,也有一定的道理。
对于《易经》中为什么九代表阳,六代表阴,还有很多其他说法。
个人认为从《河图》角度出发的理解更为合理,伏羲观《河图》而画八卦,文王演八卦而成《周易》,《易经》的根源就是《河图》。
是故七九为阳,六八为阴也九者阳之极数,六者阴之极数,数极则反,
![是故七九为阳,六八为阴也九者阳之极数,六者阴之极数,数极则反,](https://img.taocdn.com/s3/m/0f0dbb8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3.png)
是故七九为阳,六八为阴也九者阳之极数,六者阴之极数,数极则反,是故七九为阳,六八为阴也。
九者阳之极数,六者阴之极数,数极则反,故为变也。
易学上九六七八是一个辩论很多的问题。
易卦阳爻称九,阴爻称六。
乾元说用九,坤元说用六。
为何阴爻称六不称八,阳爻称九不称七,何以九六七八不说一二三四?因九六七八之数,系由揲蓍而生者。
《易旋玑》说:“七八九六之文,见于揲蓍之余。
阴阳老少之名,定于河图之初。
”揲蓍程序,经十八变后,所产的数字,不是九六,便是七八,九为老阳,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把这些阴阳爻,自下而上重叠起来,就是所求得的卦。
《左传正义》说:揲蓍求爻,重爻为卦,爻有七八九六。
七八者,六爻皆不变,九六者,当爻有变。
揲蓍所求得之爻,如为七八,得七则画阳爻,得八则画阴爻,不变。
如为九,则本阳而变阴,如为六,则当本阴而变阳。
《周易正义》说: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的原因有二。
一种说法是因为乾体三昼,坤体六昼,即所谓乾三连,坤六断者。
阳可以兼阴,阳三兼阴六为九,故其数九,阴不得兼阳,故其数六。
另一说法是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老阴老阳皆变,《周易》以变者为占,故称九称六。
至于老阳数九,老阴数六之故,则是由于揲蓍。
九过揲则得老阳,六过揲则得老阴,其少阳称七,少阴称八,义亦准此。
之所以九六为老阳老阴,七八为少阳少阴,是阳以多者为老,阴以多者为少,阳主进,阴主退之故。
《易》之所以称九六不称七八,则法其变动之故。
因为阳主进,阳刚,其性进取。
阴柔,故阴主退。
又因为遇九六则必变,因其变动,所以称九六,而不称七八。
大衍之数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奇阳偶阴,所以七九为阳,六八为阴。
九六为何说是阴阳之极数?河图洛书之数,有所谓生数与成数之分,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
三天两地而倚数,系指生数而言。
三天,即天一、天三、天五,天一倚天三、天五而为九;两地即地二地四,地二倚地四而为六。
就生数言,九六为倚数之极。
极为至,天地间的事物,极则必变,所以数极则反,故为变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的度数规则易经一、数字--文明的高级形式数学是文明的高级形式,自从人类脱离混沌的古猿时代,一直到传说中的伏曦三皇五帝时代,他们在千百万年的生存斗争中不断的创造着文明,同时他们不断的融合吸取着外来文明的精华,这个过程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剧,就好象一条指数曲线,终于在5000至7000年前从无限遥远的宇宙诞生时起步的生命进程中崛起,爆发了文明的礼花,人类开始认识自身了,人类开始认识了自然,人类开始有了数字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各种原始的科学,从各个学科中将其各种事物的特征数总结起来形成了其辉煌的古代中国数学文明,而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著名的《易经》也是这个文明的一部分,汉语中"抽象"一词的来源可能和《易经》有关,更明确的说《易经》体现了这个抽象的过程,就是从《易》的《象》中抽取出来,舍其形而取其数。
二、《易经》的度数规则谈及《易经》的度数规则,首先要讨论一种简单的数学运算和与此运算有关的汉字,这种运算方法就是我们常用的除法和乘法,我们当今所说的除法就是指用被除数除以除数并得到结果。
根据目前的方法和运算工具一般都可以得到足够精确的值,所以我们基本上不再关心有关商数和余数和倍数的问题了。
当然,在几十年前还不是这样,那时以前,除法还和商数、余数、倍数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用100除以6,就是6个数一组,共分了16组,还余下(也就是剩下)了4个数,这样,100是被除数,6是除数,16是商数,4是余数。
反过来,以除数为基数,以商数为倍数,相乘,然后再加余数,就会得到原来的被除数。
这样看除和乘就是互为反运算,但是我们所关心的不是乘和除的关系,也不是这个过程,我们关心的是汉字中有关这个关系的和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的名称中的文字:除、余、剩、乘、商、倍。
这几个字十分有趣,除和余有共同的部首,说明古代除余同意,都是代表除法,除表示从总数中按定数去除,余表示剩下的数目。
乘表示按定数进行倍数的积累,剩和余同意,表示把乘积分割一个一个去除而剩下的意思。
这样在乘字中增加一个刀就表示了这个意思,因为刀的功用就是分割。
商这个字在除法中表示用定数分割总数得到的组数,但是,这个字又是神秘的殷商王朝的名称,又有商人、商业、商贸(贸易),同时又有商量,商榷,智商的含义,古代五音中也有一个商就是宫、商、角、徵、羽。
倍这个字和位类似,这些字都和《易经》有关,我们下面来仔细研究。
我们都知道,《易经》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易经》的内容十分晦涩难懂,可以说两千年来真正看懂它的人几乎没有,究其原因,我想,人们太过于重视它的文字的内容而轻视了它的六十四卦的卦图的含义了,人们忽视了数在这本经书中的作用,而有些人也认为《易经》包含着数字和卦位的含义但是,卦位和度数的规则是什么,这是最为费解的,这个秘密在中国文化中保存了两千多年,这是一个千古的遗憾,然而这又十分简单,简单的就象加减乘除一般,《易经》用来定义文字和世界的方法就是一个除法,也就是余法,也就是商法,最后也就是用余数和卦的位数定卦位,从而表达各种事物的特征含义和他们文字名称,和这些文字后来的引申(坤)意义。
说它是除法,就是说,把一个自然事物的特征数看作是被除数,64就是通用的除数,用被除数除以64,商数不计(不计在《易经》中,但是否是记在《易纬》中,还需研究)把余数保留下来,定位在《易经》的相应卦位上,用一个字表示(这个字可以是象形字,也可以是其他的事物定位后的字的借用,用象形字命名和事物的数一致的字就是本义字。
下面我们通过最具度数特点的,典型的代表《易经》度数规则的"节"卦来举例说明这个度数规则。
(一)节"字"的古今意义:1.代表年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过年叫过节,把并把一年分为八节,我们知道一年是365.245天界于365天和366天之间,这是现代人的基本常识,如果按八分,就是45.7天,这就是所谓的"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一年分为24节气,节就是三气,45天,实际是46天,是366天的八分之一,是45.7天。
冬至后45天或46天就是清明节。
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常识。
《管子形势》中说:"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夏秋冬不更其节,古今一也。
"所言中,常表示日月朔望29日之周复,而节就是说一年春、夏、秋、冬四季365、366的节度,这是十分明确先秦文献中的证据。
2.代表骨节人体总共有206块骨头,包括四肢骨64+62=126和躯干骨26+24+1=51块和颅骨29块。
而人的手骨的指骨节数是14.而汉字中骨和节有同意,合称骨节。
(二)从节字的含义中抽象出来的数字从上述分析中看出,年节是366、气节是46、骨节是206、指节是14.这些都分别属于上述事物的特征数。
(三)用六十四除这些数用64除上述三个数字,可以分别得到下列结果:一岁年节366--商数为5,余数为46.八分年节46--商数为0,余数为46.骨头总数206--商数为3,余数为14 。
单手指骨个数14--商数为0,余数为14.(四) 在《易经》六十四卦方位图上确认节卦的卦位数字特征《易经》中,从乾卦逆时针数到节卦,其数是14,数3 圈后继续数14个卦位就是节卦。
从乾卦顺时针数到节卦,其数是46.这样,节卦如果从乾卦开始分别按逆时针或顺时针反复围绕数数,就会得到上述所有的数字。
这和古人曾经认为《易经》是反复围绕而而成的《经书》的观点一致(汉代刘熙所著《释名》曰:"谶者,纤也,其义纤微也;纬者,围也,反复围绕以成经也。
"也就是老子《道德经》所云:"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五)查看节卦卦辞:《易经》第六十卦节水泽节坎上兑下节:亨。
苦节不可贞。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
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失时极也。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节卦终从节卦卦辞中的:"天地节而四时成"的《喙》辞里可以看到这和我们常识中的年节和气节的概念一致,同时和366、46这两个数代表的年节和气节的数也一致,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一年的天数是在365和366之间,这个数也是无须考证的。
也决非偶然。
在有关人体骨头数目的篇章中还会看到有关骨头的数目和节卦的关系这些都和《易经》的节卦中有:"节以制度,不伤才,不害命"明确指出意义一致,节卦中有十分明确的日常数字,所包含的366的一年天数和人体206块骨头的度数方法是最为典型的《易经》的读书规则的体现。
总结一下,《易经》的度数规则就是,上述所言,通过事物的特征数除以64后的余数,在《易经》六十四卦上定位,然后用文字命名,使事物获得有形的文字名称,将概念和文字结合了起来。
这就是《易经》的度数方法和作用。
而在老子的《道德经》的第一章便明确的指出周易的度数方法:"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意思就是同样的数是用来说明不同的事物,同样的卦象用来说明不同的事物,都是用旋转的方法来计算的,(正、左)旋和(反、右)向旋转来记数,是记录各种奇妙的事物的数的特征正确方法。
那么又有什么可以说明"旋"就是"玄"呢,又就是(右反)呢左就是正呢,看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明白了,在《说文》中解释"玄"字时,其古文字为字,而在我国先秦文字概念中,左正右反是一个常识,因此这明确的告诉人们,从上和下不同的地方起始,可左玄可右玄,当然还可以确定起点和终点来左玄或右玄,这样就存在六种方法可以记数。
同时,"申"字在《说文》中提到过,和玄字有同形的一个字,而坤字中就有一个"申"字,这恰好符合了"玄而又玄"和"神而又玄"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的源源看来已经十分久远了,这都和《易经》的度数方法有关。
当然还有关于顺和逆的问题,而顺和逆的问题根源在太极图上。
其概念不同于当今的顺逆时针。
不能判定的就以顺逆相告。
同时在记数时,可以以卦记,也可以以卦和卦之间的间隙或缺口记。
这便是周易记数的秘诀。
而《周易》的系辞下传第二章中也明确的指出了其度数功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此中的"夬"就是指缺口或"夬卦",然而就是如此简单的一个规则,自古至今多少圣贤之人不能明白终生求知不可得道,实属千古遗憾。
看看《庄子》中记载的孔子和老子交往:(当然,也不排除庄周凭想象杜撰了这个故事,因为《庄子》中所记载的许多故事是神话,并且庄子的年代晚于孔老年代关于此点疑惑,将在儒家及孔子起源中讨论。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臿见老聃。
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
""当然孔子通过五年的研究可能已经发现了度数的规则,亦或孔子本来就知道其中的秘密,或者不愿意透露,也许没有明确得描述出来,不能使后人得知,到了汉武帝末年从孔子的房子夹壁墙中得到一部分文献后,已经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后人更是摸不着头脑,从此后这个秘密就被隐藏了起来。
根据上述规则分别可以验证下列特征数:1. 兑卦在八卦中从古至今一直有人的含义,《喙》辞中也有"顺呼天而应呼人"的说法,而从象形文字的角度看,"兑"和"儿"字出于同源,有脱离母体的婴儿的意思,所以从"乾"逆时针数到"兑"其数是10,用来象征十月怀胎之意,继续再数四圈到"兑"其数是266,恰好是正常的,胎儿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分娩的日期,再从"坤"卦开始顺时针数,数到第五圈到"兑"其数是280,而此数是妇女十月怀胎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之日到分娩之日的天数,以28天为一个月正好十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