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变和量变说课教案
质变与量变说课稿
《质变与量变》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说的课是高二政治上册第四课第二节的内容《量变与质变》,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进行了如下设计: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全章的教学重点之一,这是因为,从内容来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其作用来看,学好本课不仅可以为下一框的方法论教学奠定基础,更会为下一册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针对《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确立本课的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如下:(一)知识目标1、两个含义:量变和质变2、一个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用哲学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方法论,人生观的教学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四、教学难点: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五:说教法1、学情分析:哲学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而高二的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却缺乏辩证思维的能力,因此,对哲学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就会使学生丧失兴趣和信心。
2、针对以上的情况,确立教学方法如下:直观教学法、分析对比法、图示法、故事引入法、讨论法3、教学手段:多媒体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动听的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歌曲有所思,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期待心理,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去学,这也是高效导入的表现。
(二)说教学1、感知含义在学习量变与质变的含义时,先让学生做加热水直至烧开的实验,让学生在结合书本知识,去判断说出那一阶段是量变,那一阶段是质变,判断原因是什么,老师给出表格,让学生准确掌握量变与质变的含义,这样做,不仅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区分易错点,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轻松掌握知识。
量变与质变说课稿
量变与质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量变与质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量变与质变”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4《生活与哲学》中辩证法的重要内容。
这一知识点在哲学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事物发展状态的深入探讨,也为后续矛盾的相关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一系列具体事例引入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二者的区别;接着阐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强调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最后引导学生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原理来指导生活实践。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哲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事物的变化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往往缺乏从哲学角度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运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2)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树立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超越自我。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掌握量变与质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量变与质变 教案
量变与质变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和区别;•掌握量变与质变的典型案例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量变与质变的概念1.1 量变的概念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
在数学中,量变体现为物体的数值上的变动。
1.2 质变的概念质变是指事物在性质上的变化。
在数学中,质变会导致物体的本质或特性发生改变。
2. 量变与质变的区别2.1 量变和质变的定义区别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主要从事物的数量级变动、增加或减少来考虑。
而质变是指事物在性质上的变化,主要从事物的本质或特性发生改变来考虑。
2.2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和质变是密切相关的,在某些情况下,量变可能引起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条件,而质变则通过不断积累的量变过程来实现。
3. 量变与质变的典型案例3.1 量变的典型案例•群体数量的变化:生物种群数量的增长或减少;•学生成绩的变化:考试成绩的提高或下降;•资金的变化:银行账户存款的增加或减少。
3.2 质变的典型案例•物质状态的变化:水的沸腾变成水蒸气;•物种的演化:从史前时期的恐龙到现代的鸟类;•社会变革:社会从农耕社会到工业化社会的转变。
4. 量变与质变的实际应用4.1 工程领域在工程领域,很多项目的实施可以通过量变实现质变。
比如,通过提高生产线的产量,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通过增加设备的数量,可以实现生产能力的扩大。
4.2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变化可以通过量变来实现质变。
通过学习时间的增加、学习方法的改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4.3 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企业的质变可以通过量变来实现。
比如,通过不断增加市场份额,企业可以逐渐实现由小企业向大企业的质变。
三、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引发学生对量变与质变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实例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量变与质变的典型案例和实际应用。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和区别。
质变和量变说课教案(共5则)
质变和量变说课教案(共5则)第一篇:质变和量变说课教案第三课时导入新课用幻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苟予·劝学》中的片断。
(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熟悉的课文、事例人手,进行分析'导入新课,引出概念。
) 事物发展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那么,事物发展的状态有哪些呢?(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起同学思考,引出量变、质变概念。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前面的事例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
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一、量变与质变(板书)1.量变、质变的含义(板书)(l)什么是量变。
(板书)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
事物的量变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也不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普遍地存在着。
事物的量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引起的,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发生的力量上的增减。
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是在统一体内进行的,通俗地说,还在原矛盾的内部进行的,还没有引起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瓦解,事物还是他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因此,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事物的运动是逐渐的、不显著的。
(l)什么是质变。
(板书)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提问:事物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前面我们学过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事物内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即事物的质变),说到底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在力量的变化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使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通俗地说,原矛盾的统一体破裂了。
事物不是它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
事物的运动呈现出显著变动的状态,这就是质变的特点。
下面,我们根据量变、质变的概念和特点的不同,来分析一个具体事例。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整个过程,经过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分别呈现出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和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两种特点,这也正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 量变与质变说课稿
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量变与质变说课稿《量变与质变》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内容,本节是高中哲学的重要一课,对发展的观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又为矛盾的观点做铺垫。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教学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教学难点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三段六步教学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前进性变化。
2、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它们的辩证关系怎样呢?师:通过复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前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希望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
导入新课: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事物是如何发展的呢?事物发展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第二节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老师找1名同学读一下,这名同学在读的过程当中大家要认真体会,知道我们本节课要学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出示课件)---(内容为学习目标的内容)一、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师: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一个问题,老师和大家一起想做一个游戏,吹气球。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来吹,哪一组最先把汽球吹爆就为胜利。
好,谁上来?同学在吹的过程当中,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汽球有什么样的变化?师:(归纳)好,这一名同学最先吹爆了汽球,汽球在没有吹爆之前,只是什么发生了变化?(由小到大)这种变化是剧烈的还是逐渐的?汽球有没有变成其它的东西?汽球仍是这个汽球,没有变成其他的事物。
我们把这种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
而当汽球内部充到达到一定程度时,汽球不再是它自身,而变成了一个没有用的东西了。
由好的变成坏汽球了,我们把这种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量变与质变》
《量变与质变》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量变与质变》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上册第四课第二节第一个框题。
本课既是对第二课发展的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又是在第三课矛盾分析方法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事物发展的状态,回答事物怎样变化、发展,因此,与第二、三课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同时,由于本课内容从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丰富,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着非常直接、非常现实的指导作用,因而在唯物辩证法教学中历来受到格外重视和欢迎。
这些都使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2.教学目标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能以正反两种实例,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本框教学,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为主。
其次,由于本框的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他们举一反三,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讨论、谈话、举例、质疑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情感体验,使学生认真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
充分体现启发式教育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指导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框的侧重点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了下一框集中进行方法论、人生观方面的教学奠定理论观点的基础,但是,在原理论述和事例分析中,蕴涵着思想教育的内容,属于“潜移默化式”,达到理论上弄懂,情感上信服,行动上愿用、会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以下内容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量变与质变课堂教案
量变与质变课堂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量变与质变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介绍量变与质变的概念。
解释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和关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现象。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来评估学生对量变与质变概念和关系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量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量变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量变的计量方法。
2.2 教学内容介绍量变的概念和特点。
讲解量变的计量方法,包括绝对计量法和相对计量法。
采用讲授法,讲解量变的概念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量变现象。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来评估学生对量变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质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质变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质变的判定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质变的概念和特点。
讲解质变的判定方法,包括突变判定法和渐变判定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质变的概念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质变现象。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来评估学生对质变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转化规律。
4.2 教学内容讲解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
介绍量变与质变的转化规律,包括积累规律和突破规律。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现象。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来评估学生对量变与质变关系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应用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量变与质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公开课优质课量 变 与 质 变说课稿
公开课优质课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量变与质变的原理这一框题既是对第二课发展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又是在第三课矛盾分析方法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事物发展的状态,即回答“事物是怎样变化发展的。
”因此,在教学中自觉处理好这一框题与第二课,第三课及第四课各框题的关系,引导学生把握其内在联系,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
2、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能以正反两种实例,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⑵能力目标:本课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⑶觉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题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的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教学难点: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二、教法与学法:(一)教法: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在充分估计学生的课堂反映情况的前提下,运用小游戏、漫画及具体事例,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获得能力,提高觉悟。
(二)学法;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单独学习转为合作学习,获取学习转为探究学习,是新一轮课改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启发思考和组织学生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乐于思考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我设置了小游戏——请三、四位同学到讲台上“吹气球”比赛,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开讲导入。
《哲学常识》第四课 量变与质变 教案
哲学常识第四课量变与质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量变和质变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掌握量变和质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实际应用;3.理解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事物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教学内容1.量变的概念与特征–量变的定义和基本特征;–量变的方式和过程;–量变与数量关系的探讨。
2.质变的概念与特征–质变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质变与质量关系的探讨;–质变的实例分析。
3.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量变和质变的概念比较;–量变与质变的关联性;–量变和质变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与引导(5分钟)–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量变?质变呢?举例说明。
2.知识讲解与示例分析(25分钟)–讲解量变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过程;–通过实例分析,说明量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应用;–讲解质变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过程;–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质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3.量变与质变的比较与探讨(20分钟)–分别列举量变和质变的特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探讨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量变和质变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4.小结与拓展(5分钟)–对量变与质变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思考量变与质变在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练习与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并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师生互动,解答学生疑问;四、教学工具1.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2.学生教材《哲学常识》;3.讲义与作业纸。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与提问(40%):通过质疑和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考察对概念与特征的理解;2.小组讨论与总结(30%):衡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能力应用;3.课堂作业完成情况(30%):检验学生对量变与质变概念、特征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区分量变与质变,并能理解其概念、特征以及实际应用;2.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量变与质变;3.针对实际应用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思维,拓展课堂讨论的深度与广度;4.在教学结束时,要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量变与质变说课教案
《量变与质变》说课教案木兰县高级中学高春云本节课是高二《生活与哲学》三单元第八课第二节第二框的内容,课程设计为一课时。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教材体系的地位:其内容既是对第八课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又是在第九课矛盾分析法指导下,具体分析事物发展的状态。
在本课地位:其内容则是联系和矛盾双方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在教学中要自觉处理好这一框与联系、矛盾、创新各课各节的关系,引导学生把握其内在联系。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并能用正反两方面事例,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举一反三,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任何成功的取得都需要长期的契而不舍的艰苦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的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不仅是本框的重点,也是全课的重点。
(2)教学的难点:“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二、说教法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1.分组探究:对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分组讨论-全班分享-师生互评,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2.例证法:运用故事、漫画以及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哲理,使理论贴近生活,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3.启发式教学法:适时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师生“互动”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三、说学法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关心社会热点。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是高二学生看问题还不全面,知识迁移的能力也还不够强,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有效指导。
《量变与质变》教案
量变与质变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量变和质变的概念;2.掌握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和联系;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量变的定义和特点;2.质变的定义和特点;3.量变与质变的区别和联系;4.实际应用中的量变和质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引入一个实际例子,引起学生对量变和质变的思考。
例如:•你们觉得什么是量变?能举一个例子吗?•什么是质变?与量变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量变和质变的概念及其区别。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详细讲解量变和质变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量变: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可以通过数值来衡量,但不改变事物的本质。
•质变:指事物在性质或质量上的变化,改变了事物的本质。
•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本质上的变化;量变可以通过数值来衡量,质变无法通过数值来精确衡量。
3. 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是属于量变还是质变,并解释原因。
案例一:一个苹果从红变绿学生回答:质变。
原因是苹果的颜色改变了,表示其物质组成发生了变化。
案例二:一杯热水冷却成常温学生回答:量变。
原因是水的温度变化,但水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通过多个案例的讨论,加深学生对量变和质变的理解。
4. 小组讨论(2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量变和质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量变和质变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有什么不同?3.你能举出一个自己经历过的量变或质变的例子吗?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碰撞。
5. 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知识总结,重点强调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量变与质变说课稿》说课稿——全国思想政治说课大赛一等奖
量变与质变说课稿》说课稿——全国思想政治说课大赛一等奖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老师,我今天要说的是《量变与质变》这节课。
这是高二《哲学常识》第四课第二节第一框的内容,课程设计为一个小时。
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整本书的结构体系来看,量变与质变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而在本节课《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中,本框“量变与质变”是承上启下的纽带,连接了“事物发展的原因”和“事物发展的趋势”。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理解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并能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并且重视量的积累。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和理论运用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举一反三,善于联系和联想,进行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任何成功都需要长期的奋斗和努力,并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这不仅是本框的重点,也是全课的重点。
而教学的难点在于“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这部分内容教材没有详细展开,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揭示。
二、教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1.直观演示法:我会设置一个小游戏,让三、四名学生到讲台上参加“吹气球”比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气球的变化状态,从而关注事物量的积累和变化。
2.例证法:我会运用故事、漫画以及研究和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使理论贴近生活,增强理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学生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个观点,例如:水的温度升高一度并不会引起质变,但当温度达到100度时,水就会发生质变,变成水蒸气。
高二政治《量变与质变》教案
高二政治《量变与质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量变与质变的概念,掌握其中的重要性;2.能够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理论解释不同领域的变化;3.能够分析量变与质变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概念解释: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及其区别;2.量变与质变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3.量变与质变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4.量变与质变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量变与质变的区别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2.如何分析量变与质变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了解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实验法: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量变与质变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3.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量变与质变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4.归纳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量变与质变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手段1.课件:PPT展示教师课件,方便学生跟随;2.实验器材:物理实验器材等;3.黑板:教师可以通过黑板书写记录重要内容。
六、教学流程时间教学环节内容5分钟课堂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了解本课内容。
10分钟概念解释解释量变和质变的概念和区别。
15分钟实验演示通过物理实验器材演示量变和质变。
15分钟讨论与互动引导学生讨论量变和质变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10分钟分析研讨分析量变和质变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5分钟总结梳理总结本节课程的核心内容。
七、教学评估1.对于概念解释环节: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于量变与质变概念的理解;2.对于实验演示环节:教师观察学生实验操作,检查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3.对于讨论和互动环节:教师通过观察和听取学生发言,检查学生表达和思考能力;4.对于分析研讨环节:教师评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八、教学展望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学生们将会更深入地了解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自己未来职业和学术发展。
量变与质变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量变与质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区别和联系;3. 能够运用量变与质变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量变的概念和特点2. 质变的概念和特点3. 量变与质变的区别和联系4. 运用量变与质变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量变的概念和特点(20分钟)讲解量变的概念和特点,与学生共同寻找生活中的量变现象,例如水温的变化、人数的增减等。
3. 质变的概念和特点(20分钟)讲解质变的概念和特点,与学生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质变现象,例如物体的状态转变、化学反应等。
4. 量变与质变的区别和联系(30分钟)讲解量变与质变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示例与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明确二者的不同之处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5. 运用量变与质变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2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量变与质变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对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和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维能力,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量变与质变的思维方式解决一个具体问题;3.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观察和思考量变和质变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运用量变与质变的思维方式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3.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加深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和质变的概念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是,在课堂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质变的概念有些困惑,下次我会加强对质变的解释,并提供更多的生活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量变与质变的教案
篇一: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广东省2011年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优秀教学设计评选课例课题名称:量变与质变作者姓名:潘银花时间:2011年11月17日注释:本设计获得广东省一等奖量变与质变『执教者』:潘银花一、教学依据第一.课程标准的要求: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好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掌握其方法论。
第二.教材内容分析:本框题主要是讲解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通过理解其含义,关系和方法论来了解的。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形式则是从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
第三.本课的地位:本框题主要讲解的是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是对前面发展的实质以及趋势的升华和延伸。
第四.特点:本框题思路比较简单,就是沿着质变量变的含义以及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的思路进行的,但是外延比较广,并且和生活很贴近,更需要学生从生活中理解再用于指导生活。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2、能力目标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时机,抓住机遇,促成质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2)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可持续发展指导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以及方法论2、教学难点:(1)质变的两种方式: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以及方法论(三)教学方法或者方式讨论互动式、问题式(四)学情分析、学习方法指导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基础比较差,并且学习自觉性比较差,所以上课的时候更多的只能以教师为主导,但同时学生对课外的,生活中的事例很感兴趣,所以学习方法指导:合作式、探究式、个性化(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六)教学构思本课内容是继前面发展的趋势后接着讲解的发展的状态,所以本课就围绕着“量变”和“质变”两个概念,其中主要讲解了含义,特征,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所以教学需要从其含义出发,当然为了让整个教学内容更加具有连贯性,所以我选择教材65页的“谷堆”和“秃头”的例子为核心例子,贯穿于整堂课,但同时还会再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哲学常识第四课量变与质变教案
《哲学常识》第四量变与质变教案《哲学常识》第四量变与质变教案〖重点〗任何事物的转变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难点〗事物在整体上数量不变,由于组成事物的成份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发生了转变,也能引发质变。
〖素养要求〗知识方面:识记: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明白得: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预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⑴观看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程度的转变,是不显著的转变,而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全然性质的转变。
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观看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⑵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事例论证学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辩证地试探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熟悉到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进展转变的两种状态,既要注重量的积存,又要抓住质变,推动事物的进展。
【重点解决方法】一、准确把握任何事物的转变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这一问题是本重点之一,因为这是唯物辩证法大体内容之一,占有重腹地位;同时,准确把握运用这一原理,对做好各项工作有重大意义。
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要区别二者: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慢慢的、不显著的转变;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全然性质的转变。
可见,"不显著"是量变的特点,表现了事物的持续性。
"显著"是质变的特点,表现了事物持续性的中断。
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还要弄清二者的紧密联系。
二者的联系表此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预备。
任何事物的转变都是先从量变开始,只有量变达到必然程度时,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只是必需注意量变引发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量的增加或减少达到必然程度时;引发质变;二是组成事物的成份在排列顺序上的转变引发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积存到必然程度必然要引发事物性质的转变。
质变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是新旧友替的关节点。
质变既是前时期量变的终止,又是新、时期量变的开始。
《量变与质变》教案(精选3篇)
《量变与质变》教案(精选3篇)《量变与质变》教案篇1量变与质变教案课题:量变与质变目的:识记量变与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提高同学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力量。
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难点: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挨次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教程:【复旧】事物进展的缘由:是内因和外因。
今日我们学习事物进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导新】传奇,印度国王准备重赏国际象棋的创造人。
创造人要国王嘉奖他小麦,第一格摆一粒,其次格摆2粒,第三格摆4粒,把棋盘64格全放满就行了,国王满口答应。
1+2+2的平方+2的3次方+…2的63次方+2的64次方——1这个数字的麦子,大约是400多万亿斤,相当于全世界在XX年内生产的全部麦子。
聪慧的国王犯了一个错误,不懂得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懂得量变积累的到肯定的程度必定引起质变。
【导学检测】常考考点: 量变和质变1、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 哲学上把事物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渐渐的、不① 的变化,叫做量变。
量变是保持这个事物的② 没有发生转变的一种变化,可以理解为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量变是事物在③ 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
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叫做④ 变。
质变是由一种事物向另一事物的根本转变, 是事物⑤ 的转变, 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
(2)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进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一切事物的变化进展都是首先从① 开头的。
没有量变作预备, 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② 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预备。
2)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 一是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律等方面的变化进展能够引起质变;二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 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和③ 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事物的量变达到肯定程度时, 又必定会引起质变。
④ 是量变的必定结果。
3)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⑤ 变—⑥ 变—⑦ 的量变—新的⑧ 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 , 由低级到高级 , 由简洁到简单 , 永不停息地岗前进展的。
《量变与质变》教案共3篇
《量变与质变》教案共3篇《量变与质变》教案1量变与质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量变和质变,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能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将科技发展过程用“点、线、面”及“量变、质变”两个视角来阐释。
3.能够做出自己的策略,调整行动方案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区分量变和质变。
2.掌握常见科技发展过程的量变和质变现象。
难点:1.把比较抽象的量变和质变概念具体化,拓展第二个视角。
2.如何利用所学知识,用两个角度阐释科技发展过程。
三、课前预习1.了解什么是量变和质变。
2.把所学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点、线、面”及“量变、质变”两个视角联系起来。
3.阅读《论语》中的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思考个人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点、线、面”视角上,我们可以从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去看待一个科技发展过程。
今天我们来介绍“量变”和“质变”这两个概念。
2.铺垫在介绍量变和质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这段视频主要讲述了一件瓷器制作的过程。
同学们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制作过程中是否有量变或质变发生,或者能否发现其他“点、线、面”相关的信息。
3.阐释概念所谓量变,就是指一个物体在数量方面的增减,改变其数量而本质上没有改变。
比如瓷器制作的过程中,原材料的量在烧制的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引起物质的本质变化,它只是在数量上增多或减少。
而质变,则是指物体在质量、内在结构、性质等方面发生的本质性变化。
比如说,水在冻结成冰的过程中发生了质变,虽然它们在数量上并没有改变,但冰和水的内在结构、性质等发生了显著的不同。
在科技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通常是相互交错、相互作用的。
有些科技的发展经过了长期的量变,一步步累积所得,而有些则是突然质变,一次性跨越了一个大的阶段。
4.案例分析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中是否有量变或质变发生?其中哪些是量变?哪些是质变?如果能够找到相应的时间节点或者观察到具体的事实指向,更好。
量变与质变课堂教案
量变与质变课堂教案量变与质变课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是质量的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本课的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主。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觉悟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题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教学方法:运用故事、漫画等具体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故事导入新课)古时候,有个人饿极了,一连吃了六个烧饼,还觉得饿,就又买了一个,谁知道只吃了一半就饱了。
这时,他十分恼火,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责骂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啊!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不先吃它呢?前面的六个烧饼,都被我白白浪费了!(分析)大家看完了故事,就会发现这个人的行为是非常可笑的。
如果没有前面六个的量的积累,他只吃半个烧饼是吃不饱的,从哲学上来看,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只看到事物的质变而忽视量变的积累,为了防止犯类似的错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的基本原理。
首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量变与质变的科学含义。
(师生互动)一、量变与质变的科学含义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量变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师:对比分析量变和质变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并举例说明?生:量变是数量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是逐渐、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显蓍的变化。
生:烧开水,烧的过程是量变,烧到100摄氐度是沸腾了、烧开了是质变。
师:(归纳)大家掌握了二者的区别没有?思考:量变与质变哪种状态延续的时间长一些?并举例说明。
生:(略)师:一面闹钟摆在这里,每天都在趋向陈旧老化,但变化不显著,这种变化是量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用幻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苟予·劝学》中的片断。
(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熟悉的课文、事例人手,进行分析'导入新课,引出概念。
)
事物发展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那么,事物发展的状态有哪些呢?
(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起同学思考,引出量变、质变概念。
)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
前面的事例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
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一、量变与质变(板书)
1.量变、质变的含义(板书)
(l)什么是量变。
(板书)
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
事物的量变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也不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普遍地存在着。
事物的量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引起的,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发生的力量上的增减。
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是在统一体内进行的,通俗地说,还在原矛盾的内部进行的,还没有引起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瓦解,事物还是他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因此,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事物的运动是逐渐的、不显著的。
(l)什么是质变。
(板书)
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提问:事物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
前面我们学过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事物内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即事物的质变),说到底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在力量的变化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使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通俗地说,原矛盾的统一体破裂了。
事物不是它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
事物的运动呈现出显著变动的状态,这就是质变的特点。
下面,我们根据量变、质变的概念和特点的不同,来分析一个具体事例。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
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整个过程,经过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分别呈现出逐渐
的、不显著的变化和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两种特点,这也正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
的两种状态。
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板书)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呈
现相对静止的状态,在质变过程中事物则呈现显著变动的状态。
可见量变和质变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么;二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l)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板书)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板
提问:
1)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凭空发生的?
2)如果没有原于序数即核电荷数的递增,会有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吗?(此时可出示元
素周期表,加深同学印象。
)
(教师归纳、总结。
)
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因为,由于水温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扩散趋势增
强,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引起了物理性质的根本变化。
从元素周期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是直接依赖于原子核所带阳电荷
单位数的变化的,并且随着原于核电荷数的依次递增,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
可见,无论是水,还是化学元素,任何质变的发生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决不是突如
其来、无缘无故地发生的。
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不过,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是不是仅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
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上呢?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不能发生质变呢?这
就涉及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5页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
看看教材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事
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是什么?同学们还能补充哪些事例进一步说明这种形式?
(学生阅读、发言后,教师归纳)
②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板书)教材上列举了很多事例,说明了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即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田忌赛马”说的是战国时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入各出上、中、下三匹马,上马与上马赛,中马与中马赛,下马与下马赛,结果田忌三战三败。
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比赛结果,一败二胜,反操胜券。
由败到胜,是一个质变,但这一质变并不是由增加马的数量来实现的,而是由上、中、下三匹马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再补充几个事例。
(教师可酌情选用。
)
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胜利或失败的不同质的结果;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的不同,会引起生产结果的质的差异;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所涉及的就是各种政治要素和经济要素构成方式的变化,一个僵化的经济活动的组成方式与一个有活力的组成方式,必然会造成不同质的经济效果。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如音乐符号1、2、3、4、5、6、7,本身并不表达什么具体形象,但如同木头、砖头等经过人的劳动加工后就构成房屋一样,音符经过作曲家的创造,既能组成雄浑、美妙的旋律,也能组成使人意志消沉的靡靡之音。
26个英文字母,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字、词,并且还能进一步构成宏篇巨著;流传千古。
显然,这种质变决非仅仅由音符、字母的数量增减所决定,而是由排列组合的不同所引起的。
在学习上,运用这一道理,就可以科学地运筹时间,适当转换兴奋中心,合理地把读书与其他活动穿插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如在学校广为流传的“4十4<8"和"8一I>8"的"公式",说的就是每天埋头苦读8小时效果并不好;每天学习7小时,抽出l小时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效率反而会比原来更高。
有些学生读了不少书,但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不懂得把一点一滴的知识排列组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就很难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质的飞跃。
而有些同学则善于把已知的各种知识巧妙地结合、串联起来,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指导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行动,就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提问;那么,事物的发展能不能永远停留在量变的水平上?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解。
)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板书)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
(板书)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但是,量变毕竟不等于质变。
而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不会有飞跃,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句话,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所以,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②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
(板书)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126页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
出示投影: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说:“例如,问一粒麦是否可以形成一堆麦,又如问从马层上拔去一根毛,是否可以形成一秃的马尾?""这种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增减也有其限度,只要最后一达到这极点,则继续再加一粒麦就可形成一堆麦,继续再拔一根毛,就可产生一秃的马尾。
"
教材上举的事例(水的三态转化、宇宙速度。
)和黑格尔的一段话都说明了,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
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事物才会发生质变,由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黑格尔那段话的后面,还有一段话,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据说有一个农人,当他看见他的驴子驮着东西愉快地行走时,他继续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一直到后来,这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了。
”
请同学思考第127页"想一想"小栏目中的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
“一定的程度”、“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就是度。
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或者叫关节点、临界点。
总结: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并且,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3.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板书)
这个理论的结论,是人类在自己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实践的发展不断证实着它的真理性,又不断地指导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