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普通电阻率测井解读

合集下载

《电法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

《电法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
详细描述
普通电阻率测井使用电极系进行测量,电极系包括供电电极 、测量电极和回路电极等。电极排列方式有多种,如梯度电 极系、聚焦电极系等,不同的电极排列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测 量需求和地层条件。
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
总结词
普通电阻率测井的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密切相关,测量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评估油气储量
通过分析地层电阻率的变 化,可以估算出油气储量, 为资源评估和开发计划提 供数据支持。
指导钻探和开发
通过电阻率测井数据,可 以确定最佳的钻井位置和 开发方案,提高油气开采 效率和效益。
煤田勘探
识别煤层
通过测量煤层电阻率,可以确定煤层的厚度、深度和位置,为后 续的采煤和矿区规划提供依据。
案例二
某煤田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发现煤层中 存在异常区域,经进一步勘探证实存在煤层 气富集区。
工程地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工程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探测地下岩 土层的电阻率,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地 质依据。
案例二
某工程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监测地下水 位变化,及时发现渗漏和塌陷等安全隐患。
环境地质案例分析
普通电阻率测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技术不断 改进和完善。
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测量精度和 稳定性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未来,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将继续向 着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油气田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普通电阻 率测井技术探测到油层电阻率变化, 成功发现潜在的油藏。
案例二
某油田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对油 层进行监测,发现油层电阻率异常, 及时调整开发方案,提高了采收率。

电阻率测井解读与应用

电阻率测井解读与应用

电阻率测井解读与应用电阻率测井是一种常见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和生产过程中。

本文将对电阻率测井的原理、参数解读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理电阻率测井的原理基于电流在地层中的传导特性。

测井仪器通入电流,通过测量电场强度和电流强度来计算电阻率。

地层的电阻率是一个重要的地质参数,可以反映岩石的导电能力,进而推断出储层的性质。

二、参数解读1. 孔隙度与饱和度地层的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是电阻率测井中重要的解释参数。

孔隙度指地层孔隙空间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孔隙度越大,电阻率越小;而含水饱和度是指孔隙中水的比例,水的导电能力较高,所以含水饱和度越高,电阻率越小。

2. 渗透率地层的渗透率是指地层岩石中流体(如石油和天然气)通过能力的指标。

渗透率与电阻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渗透率越高,电阻率越大。

3. 岩石类型不同的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电阻率特性。

例如,沉积岩中的砂岩和泥岩的电阻率差异较大,可以通过电阻率测井数据来判别岩石类型。

三、应用电阻率测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油气勘探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储层评价利用电阻率测井数据可以对储层进行评价。

通过分析电阻率测井曲线,可以推断储层的孔隙度、饱和度和渗透率等参数,从而评估储层的储集能力和开发潜力。

2. 油气饱和度计算电阻率测井可以帮助计算油气饱和度。

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变化情况,结合其他物性参数,可以对油气饱和度进行定量计算,为油气开采提供重要依据。

3. 水层识别在油气勘探中,准确识别水层对于油气开采至关重要。

由于水的导电性较高,利用电阻率测井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地层中的水层,有助于合理规划井别和减少水的影响。

4. 地层划分电阻率测井数据可以用于地层划分。

根据地层中的电阻率变化情况,可以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为地质分析和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信息。

5. 钻井过程监测在钻井过程中,电阻率测井还可以用于监测井壁稳定性和识别地层问题。

通过实时监测电阻率变化,可以及时发现钻井问题,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常见的几种电阻率测井方法

常见的几种电阻率测井方法

第七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是地球‎物理测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测井方‎法,它根据岩石‎导电性的差‎别,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在井内研究‎钻井地质剖‎面。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储油物性、和含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普通电阻率‎测井主要任‎务是根据测‎量的岩层电‎阻率,来判断岩性‎,划分油气水‎曾研究储集‎层的含油性‎渗透性,和孔隙度。

普通电阻率‎测井包括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微电极测井‎。

本章先简要‎讨论岩石电‎阻率的影响‎因素,然后介绍电‎阻率测井的‎基本原理,曲线特点及‎应用。

第一节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储油‎物性和含油‎物性的关系‎各种岩石具‎有不同的导‎电能力,岩石的导电‎能力可用电‎阻率来表示‎。

由物理学可‎知,对均匀材料‎的导体其电‎阻率为:SL R r 其中L :导体长度,S :导体的横截‎面积,R :电阻率仅与‎材料性质有‎关 由上式可以‎看出,导体的电阻‎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而且和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从研究倒替‎性质的角度‎来说,测量电阻这‎个物理量显‎然是不确切‎的,因此电阻率‎测井方法测‎量的是地层‎的电阻率,而不是电阻‎。

下面分别讨‎论一下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各种因素‎:一 岩石电阻率‎与岩石的关‎系按导电机理‎的不同,岩石可分成‎两大类,离子导电的‎岩石很电子‎导电的岩石‎,前者主要靠‎连同孔隙中‎所含的溶液‎的正负离子‎导电;后者靠组成‎岩石颗粒本‎身的自由电‎子导电。

对于离子导‎电的岩石,其电阻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孔‎隙中所含溶‎液的性质,溶液的浓度‎和含量等(如砂岩、页岩等),虽然其造岩‎矿物的自由‎电子也可以‎传导电流,但相对于离‎子导电来说‎是次要的,因此沉积岩‎主要靠离子‎导电,其电阻率比‎较底。

对于电子导‎电的岩石,其电阻率主‎要由所含导‎电矿物的性‎质和含量来‎决定。

大部分火成‎岩(如玄武岩、花岗岩等)非常致密坚‎硬不含地层‎水,主要靠造岩‎矿物中少量‎的自由电子‎导电,所以电阻率‎都很高。

《电阻率测井》课件

《电阻率测井》课件
通过对地层电阻率的测量和分析 ,评价储层的物性和孔隙度等参 数,为储层优化开发提供支持。
05
电阻率测井实例分析
实例一:某油田的电阻率测井解释
总结词
该实例展示了电阻率测井在某油田勘探中的应用,通过电阻 率曲线分析地层岩性、孔隙度、含油性等信息。
详细描述
该油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地层复杂多变,通过电阻率测井 技术,可以确定地层岩性、孔隙度、含油性等参数,为油田 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辅助电极
用于测量电位差,与主电极一起形成 测量回路。
接地电极
用于连接地面,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 。
隔离电极
用于隔离不同层位的地层,避免相互 干扰。
03
电阻率测井方法
直流电阻率测井
总结词
通过向地下供电,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方法。
详细描述
直流电阻率测井使用稳定电流源向地下供电,测量地层电阻率的一种方法。它具 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但测量速度较慢,且容易受到电极极化和井眼 效应的影响。
地层对比与划分
通过对比不同地层的电阻率值,对地 层进行划分和识别,确定地层的岩性 、物性和含油性等。
电阻率测井的地质应用
岩性识别
通过电阻率曲线形态和数值的变 化,判断地层的岩性特征,如砂 岩、泥岩等。
含油性评估
根据电阻率值的大小和变化规律 ,评估地层的含油量和油藏类型 ,为油藏开发提供依据。
储层评价
详细描述
电磁波传播电阻率测井利用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幅度衰减来计 算地层电阻率。这种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受井眼效应影响小的优点,但需要高频率的电磁 波源和精密的接收设备。
04
电阻率测井解释
电阻率测井资料的处理

电阻率测井小结

电阻率测井小结

电阻率测井的分类
高电阻率测井
阵列电阻率测井
适用于高电阻率地层,如泥岩、页岩 等。
通过多个电极同时测量地层的电阻率, 可以
适用于低电阻率地层,如砂岩、砾岩 等。
03 电阻率测井的应用
油气勘探
01
02
03
确定油气储层
通过测量地层电阻率,可 以判断地层是否含有油气, 以及油气的聚集程度和分 布范围。
05 电阻率测井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改进
新型传感器技术
研发更灵敏、更耐用的传感器,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数据处理算法优化
改进数据处理算法,降低噪音干扰,提高信号识别能力。
井下仪器小型化
减小仪器体积,减轻重量,便于下井操作和运输。
应用领域的拓展
1 2
非常规资源勘探
应用于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的勘探和开 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针对复杂地层和特殊油气藏 ,可以开展针对性的电阻率 测井技术研究,开发更加高 效、可靠的测量方案和技术 手段。
电阻率测井技术与其他地球 物理方法的结合应用也是未 来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与声 波测井、核测井等方法的综 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复 杂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问题 。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的发展,电阻率测井数据的 自动处理和智能解释也是未 来的研究重点,可以提高数 据处理效率和解释精度,为 油气藏的快速发现和评估提 供有力支持。
电阻率测井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地层,包括 砂岩、泥岩、石灰岩等,具有较广的适用 范围。
提供地层含流体信息
无损探测
电阻率测井结果可以反映地层中流体的性 质,如油、水或气,为地层含流体类型和 饱和度的判断提供依据。

普通电阻率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

电缆保护器
保护电缆不受损坏,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井口控制器
控制井口设备的开关和调节,如泥浆泵和气 体分离器等。
03
普通电阻率测井的操作 流程
测井前准备
01
02
03
仪器检查
确保测井仪器工作正常, 无故障,并按照要求进行 校准。
井场调研
了解井场的地质、地层、 井况等信息,为测井提供 基础数据。
工具准备
通过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 现电阻率测井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测量效率 和精度。
多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与其他地球物理、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 的交叉融合,拓展电阻率测井技术的应用领域和 范围。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在电阻率测井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降低测量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地面设备
电源系统
为井下仪器提供电源,通常采 用直流电源。
采集系统
用于采集井下仪器传输的数据 ,具备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
控制系统
对井下仪器进行控制,包括发 送指令和接收数据。
显示器
实时显示测量数据和图像,便 于现场分析和解释。
井下仪器
01
02
03
04
电阻率探头
测量地层电阻率的传感器,通 常采用四极或三极探头。
地层岩石的孔隙度决定了地层中流体的分布和流动性,从而影响电阻率的测量值。一般来说,低孔隙度的岩石具 有较高的电阻率,而高孔隙度的岩石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因此,在分析普通电阻率测井结果时,需要考虑地层 岩石的孔隙度因素。
05
普通电阻率测井的优缺 点
优点
精度高
普通电阻率测井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 层电阻率测量结果,有助于准确评估 地层特性。

七章二节电阻率测井

七章二节电阻率测井

2. 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理论曲线特征
设R1=R3=Rs=1 m ,R2=5 m ,且不考虑井的影响, 可以得到理想梯度电极系是电阻率曲线。可以看到,顶部 和底部梯度电极系Ra曲线形状刚好相反
定性说明梯度电极系在厚、中、薄地层Ra变化规律的方法: 由于忽略了井的影响,并使用理想梯度电极系,则Ra为
电极系:放置在井中的三个电极形成的一个相对位置不变的体系。 测井时 ,把电极系放入井中,而另一个电极(B或N)留在地 面。当电极系由井底向 井口移动时,有供电电 极A,B供给电流I,有 测量电极M,N测量电
位差 U ,电位差
的变化就反映了井内 不同地层电阻率井眼所穿过的地层是均匀各向同性的无限大 介质,即岩性相同,且电阻率都是R。以点电源A(电 流强度为I)为球心,空间任取一点P,它到A的距离为r, 以r为半径作一球,求球面上任一点P的电位。 球面上的电流密度为:
综上所述,根据梯度或电位、正装或倒装、单极供电 或双极供电,可以把电极系分为8种不同的电极系,见下表
电极系的表示方法:通常按照电极在井中的次序,由 上到下写出代表电极的字母,字母间写出相应电极间的距 离,(以米为单位)表示电极系的类。如:A0.4M0.1N表 示电极距为0.45m的底部梯度电极系,电极A、M之间的距 离为0.4m,M、N之间的距离为0.1m。 (4)电极系互换原理 把电极系中的电极和地面电极功能互换(原供电电 极改为测量电极,原测量电极改为供电电极),而各电极 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则所得到的视电阻率值不变,这称为 电极系互换原理。根据互换原理,表7-4中的梯度电极系 实质上只有两种类型,电位电极系只有一种类型。 (5)电极系探测深度通常以探测半径r来表示,在均匀介质 中,以供电电极为中心,以某一半径划一假想球面,若假 想球面内包含的介质对电极系测量结果的贡献占整个测量 结果的50%,则此半径r就是该电极系的探测深度或探测半 径。一般梯度电极系的探测范围是1.4倍电极距L,而电位 电极系的r=2L。由此可知,L越大探测深度也越大。

普通电阻率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
• 浅三侧向主要反映井壁附近岩层电阻率的变化, 在渗透井段就反映了侵入带的电阻率值。
•深、浅三侧向测井电极系的区别: 结构差异:屏蔽电极和的长度以及回路电极; 电流分布差异:深三侧向测井电极系发出的主 电流分布为径向圆盘状,深入到较远处才开始发 散;浅三侧向测井电极系发出的主电流径向流入 地层不远处即开始发散; 视电阻率反映:深部原状地层和井壁附近岩层。
• 对于浅侧向,这两个柱状电极是回路电极 B1、 B2,产生的屏流对主电流的控制作用减 弱,主电流流入地层不远处发散,使探测 器的探测深度较浅,测量结果主要反映侵 入带的电阻率。
• 电极系尺寸完全相同,电极距相同,受上 下围岩的影响相同。
• (4)当h减小时,“小平台”发生倾斜,
当h AM
(薄层)时,“小平台”靠地层 外侧一点被夸张为高值点,通常称为“假 极大”。
四、影响因素
• 1、电极系的影响; • 2、井的影响:井径 ;井内泥浆电阻率 ; • 3、围岩和层厚的影响 ; • 4、侵入影响 : 冲洗带 ;过渡带 ; 侵入
带 ;原状地层
• 2、测量原理
• 过程:
• 振荡器信号源供电 ,由屏流输出变压器B3 向屏流电极供电发出屏流Is ;给主电极供
电发出I0 ;满足平衡条件UA0UA1UA2
• 仪器上升过程中,电场平衡条件被破坏, • 主电极和屏流电极之间的采样电阻r两端产
生电流,通过调制放大器使 UA0 UA1,重新 建立平衡条件,以使屏流Is和I0 不受影响。
Ra
K UM1 I0
• 3、存在的问题
• 七侧向在纵向分辨率、原状地层电阻率、 冲洗带电阻率测量等方面有所改善;
• 但是由于深浅七侧向的电极距不同,因此 它们的纵向分辨率不同,受到的围岩的影 响不同,这给解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重 叠法确定地层的含油性)。

实验1模型井中普通电阻率曲线测量

实验1模型井中普通电阻率曲线测量

实验项目一[实验名称] 模型井中普通电阻率曲线测量一、实验目的普通电阻率测井,是把电极系数入井内,测量井下一定范围内地层的电阻率,用自动记录测井仪连续记录地层电阻率随井深的变化,所记录的测井曲线称为电阻率线,用以研究钻井所钻过的地层剖面和划分油、气、水层。

本实验通过室内模型井的实验测量,学习、了解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测井方法。

通过模型井中普通电阻率测量,定性了解不同电极系数测量普通电阻率曲线的差异,加深对电法课程的学习、理解。

二、实验原理将电级系放入模型中井,由A 、B 电极供电M 、N 电极测量(可采用双供电电极系式或单供电电极系,详见图1-1,测定岩层电阻率的原理线路)。

在供电电流恒定的情况下,普通电阻率R a 与M 、N 之间的电位差成正比,即:IV KR MNa ∆= 式中:K=A /L ——电极常数测量时可用以下单位表示:ΔV ——毫伏(mv),I ——毫安(mA),A ——平方米(m 2),L ——米(m),则岩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一米(Ω-M),K 的单位是米(m)实验证明,用同一个电极系,采用双电极供电或单电极供电,其测量结果完全一样,称为互换电极系。

因此在测井过程中,采用任何一种电极系排列都可以。

在实际的测井中,采用一定尺寸和类型的电极,所测得的某一种不均匀介质的视电阻率,是一种假想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的电阻率。

其视电阻率的大小与电极系附近地层的电阻率及其厚度、倾斜、井径、泥浆电阻率以及侵入带电阻率等因素有关。

介质不均匀,测得的视电阻率与岩层真电阻率的差别愈大;只有在均匀介质中,视电阻率才与真电阻率相同。

图1-1测定岩层电阻率原理线路(a)——双供电电极系;(b)——单供电电极;M、N——测量电极; G——测量仪器;mA——测量电流仪表; E——供电电流;R——调节电阻三、实验内容1.首先选定电极系的类型,尺寸进行模型井中视电阻率曲线的测定;2.对测得的曲线形状,差别进行对比分析;3.变换测量电极系的尺寸规格,观察曲线形状的变化。

第三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地质测井资料

第三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地质测井资料

的关系,则M、N点电位分别为:
Rt
4
AM AN MN
U MN K I
UM
U MN
RIt I •
4
K 4 AM AN
1 MN AM
—为电极系系数
故电阻率的通式为:U N
RtRIt • 1K 4 AN
U MN I
§3 普通电阻率测量原理
2、非均匀介质中的电阻率测井 实际电阻率测井要受到井眼、围岩、层厚、泥浆(冲
电位电极系由于成对电极间的距离较大和所测的Ra对地层中点对
称等,正装、倒装曲线形状相同,电位电极系的细致分类没有实
际意义。
{ 顶部
梯度电极系 底部
X米底部(顶部)梯度电极系
电位电极系
X米电位电极系
②岩石的导电类型 对于金属矿物来讲,它们的导电能力取决于金属的丰富的 自由电子,对于致密岩石由于孔隙度很小,它的导电能力也取 决于自由电子,只不过本身含的自由电子很少,因此电阻率很 高,这类依靠自由电子导电的岩石叫电子导电型岩石; 对于孔隙型和裂缝型的岩石,它们的孔隙空间充满了地层 水,地层水含有盐类离子,此类岩石的导电能力取决于这些离 子,称之为离子导电类型岩石。 沉积岩石电阻率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组成岩石的颗粒大小、组 织结构和岩石中所含流体的性质。
通常电极系下井仪:三个井下电极, 另一个地面电极。
成对电极:在三个井下电极中,与地面系统接在
A

一电路的电极称为成对电极(A、B或
M
成对电极M要、么N都);是供电电极A、B,要么都是
测量电极M、N。N来自单电极:另外一个与地面电极接在同一电路的电极 称为单电极(N或B)。
2、梯度电极系
单电极A到相邻的成对电极M之间的距离远大于成对

3、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双侧向+微电阻率+双感应)

3、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双侧向+微电阻率+双感应)

电阻率测井
1、根据对比区内的井位分布图选定对比剖面线。 2、根据该区标准层的测井显示特征,找出各井的标准层位 置。 3、在所找出的标准层的控制下,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和异 常幅度的大小等特征,进行井间对比。对比时,先卡出大的层 段,并进一步在大的层段内分出小的层组,然后根据每口井内 各层位的对应关系,逐层进行详细对比。 4、绘制地层对比图 通过上述步骤进行对比的结果,按一定方式用对比线将每 一口井中相同层位的地层连结起来,就构成了地层对比图。
主电极A0发出主电流I 0, 屏蔽电极A1 , A1'发出屏蔽
' 电流I1,屏蔽电极A2 , A2
发出屏蔽电流I1 ,使 U A1 / U A2 a(常数) U M‘ U M ’,
1 2
'
记录Ra K
U M1 I0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电阻率测井
侧向测井对比
三侧向 探测深度 纵向分辩 率 浅 高(深浅侧 向分辩率 不同) 不方便 七侧向 深 低(深浅侧 向分辩率 不同) 不方便 双侧向 深 低(深浅侧 向分辩率 相同) 方便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2.5
100
2.0
22 20
RLLDc / RLLD
18
1.5
16 t 14 xo 12
S
RLLDc/RLLD
LLD
10
i
10
8
RLLD/Rxo
1.0
t
LLD
6
0.5
1
1
0.0
10
100
1000
10000
1
10
LLD
m

第二章普通电阻率测井

第二章普通电阻率测井

4.非均匀介质中电阻率的测量(视电阻率)
泥浆 侵入带 (Ri)
(Rm)
原状地层
全非均匀介质:
(Rt)
Rt Rs
R m R mc R i R t
围岩 (Rs) 泥饼 (Rmc)
视电阻率Ra :将电极系在实际井眼和地层条
件下测量的电位差 UMN 按
R K U I
MN

算的电阻率,称为视电阻率。普通电阻率测井 按上式刻度测量得到的曲线称为视电阻率曲线。 说明: 1)只要电极系选择合适,Ra 反映 Rt 的变化 2)Ra 大小及曲线形态与井眼、地层、电极系结 构有关
(3)理想电位电极系 AB AB / AM 9
我国常用A0.5M2.25N,L=0.5。常称为0.5米电位。
电极系分类表
二、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
1、理想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理论曲线
条件:理想梯度电极
系,无井眼存在,地
层看成纵向阶跃介质, 采用镜像法原理计算 出视电阻率曲线。 h = 10
二、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供电电极:A、B
有一个固定在地面,其 余三个在井下(电极系)
测量电极:M、N
1.均匀各向同性无穷介质中电阻率测量原理 电流密度: 设采用A M N电极系(B在地面),因为电极 的尺寸比电极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将其看成 点电极。
J I
电场强度:
dU E dr
r = RL/s
地层电阻率与岩性、孔隙性、含油性、地层水 性质有关
地层电阻率与岩性的关系
离子导电:连通孔隙中盐离子导电 导电类型 沉积岩(砂岩、泥岩),导电能力 强,电阻率低,取决于孔隙度、地 层水电阻率、含油饱和度等。 电子导电:矿物本身的自由电子导电

电阻率测井

电阻率测井

电阻率值既不可能等于某一岩层的真电阻率,也不是电极周围各部分介质电阻率的平均值,而是在离电极装置一定距离范围内各介质电阻率综合影响的结果。

我们称之为视电阻率,记作Ra 。

所以通常把普通电阻率测井叫普通视电阻率测井。

其电阻率计算式为为便于对电极系进行研究,还进一步把其中处在同一个回路中的两个电极叫做成对电极,另一个与地面电极组成回路的电极叫做不成对电极。

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与它相邻那个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叫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与它相邻那个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叫电位电极系⑵电极系互换原理在一个电极系中,保持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只把电极的功能改变(即原供电电极改为测量电极;原测量电极改为供电电极),测量条件不变时,用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两个电极系对同一剖面进行视电阻率测井,所测曲线完全相同,这叫电极系互换原理。

梯度电极系的记录点规定在成对电极的中点。

电位电极系的记录点规定在相距最近的两个电极的中点。

电极系的电极距是人们用来说明这种探测装置长短的,通常用L表示。

电极距的大小,实际上反映了能影响视电阻率测值的空间介质范围⑷电极系探测深度探测深度,是指在垂直于井轴的方向上所能探测到的介质的横向范围。

均匀介质中梯度电极系的探测深度约为1.4电极距,电位电极系的探测深度约为2倍电极距。

⑸电极系的表示方法电极系的书写方式是按照电极在井内自上而下的顺序写出电极的名称,并在字母之间写上电极间的相应距离(以米为单位)来表示这种电极系,例如A0.95M0.1N,表示电极距为1米的底部梯度电极系,其记录点为MN电极的中点。

1、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理论曲线对于高阻厚层模型,其理论曲线特征如下:①顶部和底部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形状正好是相反的;②顶部梯度曲线上的视电阻率极大值、极小值分别出现在高阻层Rt的顶界面和底界面,而底部梯度曲线上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出现在高阻层的底界面和顶界面。

③中部视电阻率测量时不受上下围岩的影响,故在地层中部,曲线出现一个直线段其幅度为Rt对于高阻中等厚度层模型,其理论曲线特征如下①曲线在高阻层界面附近特点和厚地层视电阻率曲线基本相同;②地层中部差异较大,随着地层的变薄,地层中部的平直线段部分不再存在,曲线变化陡直,幅度变低。

普通电阻率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
其中
K 4 AM AN MN
称为电极系系数,其大小仅与电极之
间的距离有关,当电极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时, K 为常数。可见,利用
一定的电极装置(K为已知),通以电流I,测量M、N的电位差ΔUMN后, 就可得到均匀介质的电阻率值。
普通电阻率测井(Ra)
2、基本原理
⑵ 如果采用双极供电电路,井下电极系由A、 B、M组成。 则电极A的电流I和电极B的电流-I对M点的电 位均有贡献。故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电阻率测量,电极系周围的介质是一个极其 复杂的不均匀体。对于这种不均匀体,目前还很难通过理论上描述电场分 布的办法,求解出电位与介质电阻率的定量关系表示式。但是,如果我们 仍按照测定均匀介质电阻的同样思路,给井下电极供电并测量电位差,然 后利用上述公式,总可以算出一个电阻率数值。当然,这个电阻率值既不 可能等于某一岩层的真电阻率,也不是电极周围各部分介质电阻率的平均 值,而是在离电极装置一定距离范围内各介质电阻率综合影响的结果。我 们称之为视电阻率,记作Ra。 所以,通常把普通电阻率测井叫普通视电阻率测井。
2、基本原理
在均匀介质中,根据 R 与电位 U之间这一简单的关系,我们就可建立起前
图所示两种测量地层电阻率装置的ΔUMN与R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从而计算地层
的电阻率。
⑴ 如果采用单极供电电路,井下电极系 由A、M、N组成。
电源
检流计
1 RI U M AM 4 U 1 RI N AN 4
的电位梯度,或O点的电场强度成正比。
4、电极系 (1)电极系的分类
②电位电极系 在电极系的三个电极中,成对电极间的距 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与它相邻那个成对电极之 间的距离时,叫电位电极系。如右图中最左侧 图,即有

测井仪器方法及原理-第一章1

测井仪器方法及原理-第一章1
VM
I
4 AM
VN
I
4 AN
上一页 下一页
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电阻率公式推导)
• 由上两式可得M、N两点间的电位差V为
V VM VN
MN 4 AM AN
I
上一页
下一页
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电阻率公式推导)
• 显然M、N间的平均电阻率 为

• 令
4 AM AN V MN 4 AM AN MN
电流聚焦测井方法
• 既然在实际测井中,电极是柱面,周围的盐水 泥浆也是柱壳,地层是层状,沿径向是均匀的, 那么能否将电流设计成沿径向流动,这样,虽然 盐水泥浆(均质)的电阻率非常小,但它与径向 均匀的地层电阻是串联关系呢? • 据此,人们设计了电流聚焦式侧向测井仪。
电流聚焦测井方法
图1-2 电极系、地层、岩盐的相互关系示意(三侧向)
侧向测井仪器测量原理
图1-3
三侧向测井仪电极系和主电流层示意图
三侧向测井仪器测量原理
上一页 下一页
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 由上面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我们知道,在 存在盐水泥浆和膏盐的地层中, 由于其电 阻率很低,分流作用非常强,使普通电阻 率测井无法进行。为了改善该情况,人们 提出了电流聚焦测井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流聚焦测井方法
普通电阻率测井方法是把供电电极当成 点电极,电流是沿以点电极为球心的球的 半径方向,向四面流动,其等电位面是球 面。在实际测井中,电极是柱面,周围的 盐水泥浆也是柱壳,实际地层也是层状, 而非均质无限大,这就破坏了普通电阻率 测井的基本假设。

FR S
w
(1——2)
2 w
上一页
下一页

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

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
向的短。 浅三测向的回路电极离屏蔽电
极较近,深三测向的回路电极 离屏蔽电极较远。
整理课件
20
一、三电极侧向测井
1、测量原理
测井过程中,A1、A0、 A2具有相同有极性和电位 且与B的极性相反。
深、浅三侧向的电流侧 向流入地层。
深三侧向的主电流能流 入到地层较深的地方才开 始发散。这主要是屏蔽电 极长,回路电极远,聚焦 能力强所导致的。
整理课件
41
四、三、七、双侧向对比
2、纵向分层能力:
三侧向的分层能力最好(层厚:0.4~0.5m) 七侧向与双侧向相同且较三侧向差。
整理课件
42
四、三、七、双侧向对比
3、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相同,但影响的大小不同。 三侧向受井眼、围岩及侵入的影响最大,且深、 浅三侧向的探测深度差不大,不利于对比分析。 双侧向受井眼、侵入的影响最小,且深、浅侧 向的电流层厚度相同有利于对比分析。 七侧向介于三侧向和双侧向之间,且深、浅七 侧向的主电流厚度不同不利于对比。
记录点:A0的中点。
整理课件
31
二、七电极侧向测井
1、测量原理
测量过程中:A1、A0、A2的极性相 同;主电流强度I0不变,通过自动调 节电路调整Is的大小使 Um1=Um1’,Um2=Um2’,即使主电流 Io侧向流入地层之中.
深浅七侧向的电极系分布比S不同, 聚丝能力不同。深七侧向的主电流 能流入到地层的深部,而浅七侧向 的主电流进入地层后不久就开始发 散。
加大探测深度,减小井眼及泥浆侵入的影响。 使深浅探测的主电流层厚度相同,且受围岩和影 响小。
整理课件
36
三、双侧向测井
1、测量原理
电极的结构及电流分布: 电极的数目:9个 电极的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电阻率测井电测井是以研究岩石电阻率、电化学活动性和介电常数等电学性质为基础的一系列测井方法。

它可分为电阻率测井、电化学测井、感应测井、激发极化测井和介电常数测井等, 已广泛用于石油、煤田、金属非金属、水文与工程勘查中。

电阻率测井基于在井中测量被钻孔穿过的矿、岩层的电阻率,并根据电阻率的差异,来划分钻孔地质剖面,研究和解决井下的一些地质问题。

电阻率测井可分为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和微电阻率测井等。

第一节 普通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又称视电阻率测井,它是使用最早、应用较广的电阻率测井方法。

一、基本概念(一)测量原理根据电场理论,岩石电阻率只有当给岩石供以一定的电流时才能测定,所以在进行电阻率测井时,必须要有电源、供电线路和测量线路(图8-1)。

图中,电源和供电电极A 、B 组成的回路为供电线路,它通过A 电极供给电流I ,通过B 电极返回电源, 由此在钻孔内建立电场。

由检流计和测量电极M 、N 组成的回路为测量线路,测量 M 与N 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为MN U 。

图8-1 普通电阻率测井的测量原理图置于井中的电极,称为下井电极;留在地面的电极,称为地面电极。

由下井电极组成的一个可移动但相对位置不变的体系,常称为电极系。

测井是在电极系从井底以一定的速度向井口移动时进行的。

在电极系提升过程中,由记录仪测量并绘制M 、N 之间沿井深变化的电位差曲线,再根据电场与电阻率的关系,可换算成沿井深变化的岩石电阻率曲线。

由此可知,电阻率测井的实质是研究钻井剖面各种不同岩层中电场分布特征。

当不考虑钻孔影响,设电极系周围的介质是电阻率为ρ的均匀无限各向同性的岩石。

考虑到电极的尺寸远小于电极之间的距离,以及地面电极至电极系的距离远超过电极系长度,则电极可视为点电极,且地面电极的影响忽略不计。

这样普通电阻率测井的理论就简化为计算点电源在均匀无限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电场分布问题(图8-2),则该电场中测量电极M 、N 之间的电位差为ρπI AN AM MN U MN ⨯=∆4 并由此得到岩石电阻率为 IU K MN ∆=ρ (8-1) MNAN AM K ⨯=π4 式中 K — 电极系系数;I — 供电电流(恒流供电),mA ;MN U ∆ — 测量电极M 、N 之间的电位差,mV 。

图8-2 点电源电场(二)电极系在电极系中,把连接在同一回路如供电线路或测量线路中的电极叫做成对电极;把电极系中与地面电极构成同一回路的单独电极叫做不成对电极。

将电极系中两个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称为成对电极的距离;把不成对电极至邻近的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称为不成对电极的距离。

电极系的书写形式为电极在井中自上而下排序的符号串。

若需表示电极系的长度,则可将成对电极和不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以米为单位注示在相应的电极符号之间。

如图8-5 的电极系,m AM 5.0=,m MN 2=,则其书写形式为N M A 25.0。

1.电极系分类在普通电阻率测井中,按照成对电极和不成对电极之间距离的差异,将电极系分为电位电极系和梯度电极系两类(表8-1)。

表8-1 电 极 系 分 类 类型电位电极系 梯度电极系单极供电 双极供电 单极供电双极供电 正装 倒装 正装 倒装 正装 倒装 正装 倒装图示电极距 AM AMAM AM AO AO AO AO 书写形式AMN NMAMAB BAM AMN NMA MAB BAM 电极系全名 单极供电正装电位电极 系 单极供电倒装电位电极 系 双极供电正装电位电极 系 双极供电倒装电位电极 系 单极供电正装梯度电极 系 单极供电倒装梯度电极 系 双极供电正装梯度电极 系 双极供电倒装梯度电极 系 记录点不成对电极距离的中点,即O 点 成对电极距离的中点,即O 点 1)电位电极系 成对电极的距离远大于不成对电极的距离的电极系称为电位电 极系,其特点是该电极系测定的电阻率与电位成正比。

即当AM MN >>时,AN MN ≈,由式(8-1)可得I U K I U L I U AMM M M ===ππρ44 (8-2) 式中 L —电位电极系的电极距,AM L =,m ;K —电位电极系系数,AM K π4=;M U —M 电极的电位,mV ;I —供电电流,mA 。

2)梯度电极系 当成对电极的距离远小于不成对电极的距离时,该电极系称为梯度电极系,其特点是测定的电阻率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因 AM MN <<,且0→MN 时,式(8-1)的极限为I E K=ρ (8-3) 24L K π=AO L =式中 L —梯度电极系的电极距,m ;K —理想梯度电极系系数;E —M 、N 中点O 的电场强度,m mV 。

此外,根据电极系中供电电极的数目,还分为仅有一个供电电极的单极供电电极系和两个供电电极的双极供电电极系。

当成对电极在不成对电极的下方时,称为正装电极系;反之,当成对电极在上方时,则为倒装电极系。

例如,N M A 5.02为单极供电正装梯度电极系;M A B 1.09.1为双极供电倒装电位电极系。

在煤田测井中常用A 、M 下井而B 、N 在地面的理想电位电极系。

2.电极系互换原理根据电学中的互换原理,把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功能对换,即原供电电极与原测量电极相互对换(A −→←M ,B −→←N) , 并保持电极系中各电极的相对位置,则互换后所得电阻率值与原来相同,这种等效作用称为电极系互换原理。

例如, N M A 1.095.1与B A M 1.095.1为等效的正装梯度电极系;A M N 1.02与M A B 1.02为等效的倒装电位电极系。

但当成对电极的距离MN 或AB 足够大时,表8-3中的任何一种电位电极系与理想的电位电极系等效,它们测量的结果都一致。

实际上对电位电极系无须区分正装或倒装。

(三)电极系的探测深度每种测井方法均有其一定的探测范围,探测范围是表征测井方法探测能力的指标之一,为便于比较,各种方法探测范围应有统一的概念。

当某方法探测程度达到其测量结果的贡献占总贡献的90% 或95%时的边界,称为该方法的探测范围。

探测范围的中心到边界的距离,称为探测深度或探测半径。

当取 90% 贡献时,理论计算表明电位电极系的探测深度为其电极距的10 倍;而梯度电极系的探测深度为其电极距的3倍。

必须指出,因点电场的电流分布与周围介质电阻率,尤其与介质不均匀情况密切有关,故实际探测深度变化较大。

一般, 电位电极系探测深度约为 3~5 倍电极距;梯度电极系取 1~2 倍电极距。

引入探测范围的概念之后,普通电阻率测井所得的电阻率可理解为该电极系探测范围内介质的电阻率。

(四)视电阻率实际上电极系周围的介质并不是均匀无限的,在钻孔中所测得的电阻率并不是岩石的真电阻率,而是在其探测范围内各介质综合影响的等效电阻率,称为视电阻率,以s ρ表示,单位为欧米(m ⋅Ω)。

其关系式为 IU K MN s ∆=ρ (8-4) 其形式与式(8-1)相同。

上述视电阻率值与电极系周围介质(目的层、上下围岩和泥浆等)的电阻率、介质的分布(如目的层的厚度与产状、钻孔倾斜的顶角与方位、井径)、电极系的探测范围,以及电极系在钻孔中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

只有当探测范围相当大使钻孔的影响忽略不计,以及目的层的厚度超过探测范围时,目的层中心的视电阻率值才近似等于该层的真电阻率;否则,经校正后才是真电阻率的近似值。

二、普通电阻率测井的基本分析(一)视电阻率曲线定性分析的理论依据1.分析的条件1)梯度电极系和电位电极系的电极距相等,即AM AO L ==。

2)探测深度,即梯度电极系的探测深度取2倍电极距,电位电极系的探测深度取5倍电极距。

2.定性分析的关系式1)梯度电极系 以理想的梯度电极系为准,因MN MN j E ρ=,其视电阻率为MN MN s j j ρρ0=(8-5) 204LI j π= 式中 0j —相电极系置于均匀无限介质时,O 点的电流密度值;MN j 、MN ρ—O 点处实际的电流密度和周围的介质电阻率。

式(8-5)表明,梯度电极系的视电阻率值主要取决于电极系中O 点处的电流密度和介质电阻率,这是定性分析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变化特性的理论依据。

2)电位电极系 以理想的电位电极系为准,其视电阻率为 I U AMM s πρ4= (8-6) 因M 点的电位为 ⎰⎰∞+∞-==AM M M M M M MZ dZ j j I dU U 2021214ρπ 且有 204Z I j π=则式(8-10)变为 ⎰∞+=AM M M M M s ZdZ j j AM 202121ρρ (8-7) 式中 21M M j —井轴上任意两个无限接近点之间的电流密度; 21M M ρ—井轴上任意两个无限接近点之间的介质电阻率;0j —离A 电极距离Z 处的平均电流密度。

由式(8-7)可知,电位电极系视电阻率与M 电极沿井轴方向至无限远之间的电流密度和介质电阻率的乘积有关,这是定性分析电位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的理论依据。

(二)视电阻率理论曲线的定性分析测井的理论曲线是指在无钻孔存在和忽略其它次要因素影响时,由理论计算所取得的测井曲线(图8-3、图8-4)。

图中,介质均为有两个界面两种电阻率的三层介质,中间层(目图8-3 水平层状介质厚层的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理论曲线图a —高阻层512=ρρ;b —低阻层5112=ρρ的层)为厚度H ,其电阻率为2ρ,上、下部围岩电阻率均为1ρ,纵轴为深度h ,横轴为1ρρs。

图8-4 厚层的电位电极系视电阻率理论曲线图a —高阻层512=ρρ;b —低阻层5112=ρρ厚层或薄层在测井中是相对于每种测井方法的探测深度而言,凡不小于2倍纵向探测深度的厚度属于厚层,而小于2倍纵向探测深度的厚度为薄层。

对梯度电极系而言,AO H 4≥为厚层,AO H 4<为薄层;对电位电极系而言,AM H 10≥ 为厚层,AM H 10< 为薄层。

由此可知,若AM AO 5.2=,则同一层的厚度影响对梯度电极系和电位电极系是等效的。

对于厚层当电极系置于层中心时,因上、下部围岩都不在探测范围之内,无围岩影响,其电场似将电极系置于电阻率为2ρ的均匀无限介质中一样,测得的视电阻率2ρρ=s ;同样,当电极系置于上部或下部围岩中,且远离分界面时,因不受目的层的影响,其电场与电极系置于电阻率为1ρ的均匀无限介质中相同,所得的视电阻率1ρρ=s 。

此外,对于电极系置于薄层之中或离分界面较近的目的层中,都需要考虑围图8-5 高阻厚层的顶部梯度s ρ曲线 岩的影响。

t ρ—地层电阻率;w ρ—围岩电阻率;w t ρρ>;AO H 6≥1.梯度电极系现以高阻厚层顶部梯度电极系的情况为例(图8-5),应用式(8-5)对其曲线作定性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