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版化学必修二优化作业: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化学反响的极限化学反响条件的操控方针导航] 1.了解可逆反响的意义及其特征。
2.知道化学反响的极限,知道外界条件改动时化学反响极限能产生改动。
3.开端了解化学反响到达平衡状况的标志。
4.了解操控反响条件在出产和科研中的效果。
一、化学反响的极限1.可逆反响1.概念: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响方向和逆反响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响。
2.特征:反响不能进行到底,或许在必定条件下反响物与生成物一起存在。
2.化学平衡状况1.树立进程:如关于可逆反响2SO2+O22SO3,在必定温度下,将2 molSO2(g)和1 mol O2(g)通入必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
其化学平衡树立的进程如图所示。
①反响开端时,正反响速率最大,原因是反响物浓度最大;逆反响速率为0,原因是生成物浓度为0。
②反响进行中,正反响速率的改动是逐步减小,原因是反响物浓度逐步减小;逆反响速率的改动是逐步增大,原因是生成物浓度逐步增大。
③反响一段时刻(t1)后,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的联系是巨细持平,反响物的浓度不再改动,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动。
2.概念:关于可逆反响,假如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不产生改动,当可逆反响进行到必定程度时,正反响速率与逆反响速率持平,反响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动,到达一种外表中止的状况,称为“化学平衡状况”,简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况是化学反响所能进行的最大极限。
3.特征:①等:v正=v逆≠0。
②动:化学平衡状况是一种动态平衡。
到达平衡状况时,反响并没有中止,这时正反响和逆反响都依然在进行。
③定:反响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动。
④变: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一旦改动,化学平衡状况就会被损坏,并在新的条件下树立新的化学平衡。
指点化学反响速率改动,平衡不必定产生移动,如反响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响增大压强或运用催化剂,正逆反响速率改动程度相同,v正=v逆,平衡不移动;平衡产生移动,化学反响速率必定产生改动,移动的底子原因是外界条件改动,使v正≠v逆。
2021年高中化学 2.3.2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2021年高中化学 2.3.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基础过关]1.下列反应中可判断为可逆反应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氢气和氯气B.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氨气,同时氨气又分解为氮气和氢气C.单质溴可以置换出碘,氯气又可以置换出溴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为盐酸和氧气2.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后,再向反应容器中充入含氧的同位素18 8O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后,18 8O原子存在于( )A.O2B.SO2C.O2和SO2D.O2、SO2和SO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罢了B.化学反应的限度可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如浓度、温度和压强C.可逆反应是指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D.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就停止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B.人们通过控制外界条件,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来改变反应的限度D.化学反应的限度首先是由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决定的,其次才是外界条件5.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A2、B2、AB三种气体的浓度相等B.单位时间内有x mol A2生成,同时就有x mol B2生成C.单位时间内有x mol A2被消耗,同时就有2x mol AB生成D.单位时间内有x mol B2发生反应,同时就有2x mol AB被分解6.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g)+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7.一下条件下,可逆反应2AB+3C,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A.v A=2 mol·L-1·min-1v B=2 mol·L-1·min-1B.v A=2 mo l·L-1·min-1v C=2 mol·L-1·min-1C.v A=1 mol·L-1·min-1v B=2 mol·L-1·min-1D.v A=1 mol·L-1·min-1v C=1.5 mol·L-1·min-18.欲提高合成氨:N2+3H22NH3反应的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采用高温 ②采用高压 ③使用催化剂 ④增大N 2的浓度 ⑤增大H 2的浓度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⑥D .全部9.下列措施,能使煤炭燃烧更充分,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是( )A .多加煤以使炉火更旺B .把煤炭做成大煤球C .把煤中掺和一些黄泥做成蜂窝煤D .把煤粉碎,在煤粉燃烧器中燃烧10.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依次为CH 4+2O 2――→点燃CO 2+2H 2O ,C 3H 8+5O 2――→点燃3CO 2+4H 2O 。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作业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含解析

课后作业(十二)[基础巩固]一、可逆反应和化学反应限度1.下列各组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①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与CO 2+H 2O +Na 2CO 3===2NaHCO 3②SO 2+H 2O===H 2SO 3与H 2SO 3===SO 2+H 2O③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与2NH 3=====高温、高压催化剂3H 2+N 2 ④NH 3+HCl===NH 4Cl 与NH 4Cl=====△NH 3↑+HCl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解析] ①、④中两反应的条件不相同,不互为可逆反应。
[答案] B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O 22SO 3。
当SO 2、O 2、SO 3的浓度不再改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 2、O 2完全转化为SO 3B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C .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SO 2、O 2、SO 3的浓度一定相等[解析] 对于反应:2SO 2+O 22SO 3,当SO 2、O 2、SO 3的浓度不再改变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这时反应仍然在进行,在单位时间内任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产生速率相等,物质的浓度不变。
[答案] C3.向一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X ,进行可逆反应2X(g)3Y(g),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只有正反应B.t2~t3时,反应不再发生C.t2时,容器内有1.5 mol YD.t2~t3时,X、Y的物质的量均没有发生变化[解析]t1时,v正>v逆>0,正、逆反应都在发生,A项错误;t2~t3时,v正=v逆>0,反应并未停止,B项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X不能完全反应,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Y的物质的量小于1.5 mol,C项错误;t2~t3时为化学平衡状态,X、Y的物质的量均不发生变化,D项正确。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第6章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学习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了解可逆反应的含义,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通过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能描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3.能从化学反应快慢和反应限度的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现象,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核心素养1.能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能够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2.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念,认识反应条件对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
能从质量守恒,并运用动态平衡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化学变化。
3.能理解、描述和表示化学平衡模型,并运用于理论模型解释或推测可逆反应的变化。
一、化学反应的限度对应学生用书学案P0631.可逆反应(1)定义:_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可逆反应__。
(2)可逆反应特点2.化学平衡的建立(1)化学平衡建立的分析①浓度对速率的影响的角度在一定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N2和H2发生反应:N2+3H22NH3。
浓度速率变化v正、v逆关系开始反应物浓度_最大__ v正_最大__v正_>__v逆生成物浓度_最小__ v逆_最小__变化反应物浓度_减小__ v正_减小__ v正_>__v逆生成物浓度_增大__ v逆_增大__平衡反应物浓度_不变__ v正_不变__v正_=__v逆生成物浓度_不变__ v逆_不变__②利用速率—时间(v-t)图像分析3.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如果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不发生改变,当_可逆__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_正反应速率__与_逆反应速率__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都_不再改变__,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4.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或完成的_最大程度__,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一课一练: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限度1.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 2(g)2NH 3(g),在673 K 、30 MPa 下,n (NH 3)和n (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 的小B .点c 处反应达到平衡C .点d (t 1时刻)和点e (t 2时刻)处n (N 2)不一样D .点e 处反应达到平衡解析:由图可知,a 点时n (H 2)比b 点大,即反物浓度大,所以a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 点,A 项错误,虽然c 点时n (H 2)=n (NH 3),但二者的物质的量仍在随时间发生变化,故c 点并没达到平衡,B 项错误;由于在t 1、t 2时,n (H 2)、n (NH 3)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故d 、e 两点处n (N 2)相等,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D2.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2Y 2Z 。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n (Y)=n (Z),则Y 的转化率为( ) A.a +b 5×100% B.2(a +b )5b ×100% C.2(a +b )5×100% D.a +b 5a×100% 解析:设反应达平衡时消耗Y 的物质的量为x 。
则:X + 2Y 2Z起始量/mol a b 0转化量/mol x 2x x 平衡量/mol a -x 2b -x x 依题意可得:⎝⎛⎭⎫a -x 2+(b -x )=x ,解得 x =2(a +b )5mol Y 的转化率为2(a +b )5b ×100%=2(a +b )5b×100%,选B 。
答案:B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l2溶于水发生了可逆反应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C.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相等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解析:A项,发生了可逆反应:Cl2+H2O HCl+HClO,正确。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一、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________和________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在____________,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和逆向反应(生成物→反应物)__________。
(3)表示书写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用“===”而用“____”。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的建立①反应开始时:v正最大,v逆为____。
②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少→v正逐渐______,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v逆从____开始逐渐______。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____v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____________。
(2)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图像:(3)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______反应进行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时的状态。
(4)化学平衡状态特征有: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
②动:是指______平衡。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____________,而不是反应________。
③等: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且都______0,即v正=v逆>0。
④定: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____________,各组分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__。
⑤变:化学平衡状态是__________下的平衡状态,当外界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等)变化时,则原平衡被______,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就会__________,维持条件不变,又会在新条件下建立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化学平衡是____________。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意义通过对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改变化学反应______和化学反应的______,促进对人类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
化学必修Ⅱ人教新课标2.3.2化学反应的限度(共13张ppt) (共13张PPT)

多数反应为可逆反应,典型的可逆反应有:
催化剂
N2+3H2
2NH3
高温高压
NH3 +H2O
NH3 ·H2O
SO2 +H2O
催化剂
2SO2+O2 高温 H2 + I2
H2SO3 2SO3
2HI
练习:
• 对于可逆反应2SO2+O2
2SO3,在
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时
间后,18O原子( D )
(2)空气用量对煤燃烧的影响
空气不足,煤得不到充分燃烧;且污染环境。 空气过量,浪费能源,因为废气要带走能量
(3)应选择保温性能好,提高炉膛温度的材料
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4)煤燃烧后废气中热量的利用
将废气通过装有冷却水的管道,充分吸收
(1)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 (2)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 增大廉价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以提
高原料的利用率或转化率。
❖ 关于有害或人类不需要的化学反应
抑制
✓ 降低反应温度、使用负催化剂等,降低反应速率;
✓ 隔离会引发反应的物质,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森林火 灾时制造隔离带等。
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为例
(1)煤的状态与煤燃烧的关系
使煤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反应速率越快。
一.化学反应速率
• 概念: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 计算公式: v =Δc/Δt • 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外因——浓度、温度、催化剂、固体的表面积、
反应物的状态等。
3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合格考达标练1.(2021天津耀华中学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B.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反应就静止不动了D.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A正确。
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分子(或离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彼此之间接触几率增大,发生反应的几率增大,故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反应并未停止,对于同一物质来说,其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C错误。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正确。
2.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X,进行可逆反应2X(g)3Y(g),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只有正反应在进行B.t2~t3时间段,反应停止C.t2时,容器内有1.5 mol YD.t2~t3时间段,X、Y的物质的量均没有发生变化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大于零,都在进行,A错误;t2~t3时间段,正、逆反应速率都大于零,反应仍1在进行,X、Y的物质的量均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D正确;t2时,反应达到平衡,但X不能完全转化为Y,故Y小于1.5 mol,C错误。
3.(2021山东烟台高一期中)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NO2(g)2NO(g)+O2(g),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n mol O2,必然消耗2n mol NO2,同时生成2n mol NO2,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则c(NO2)不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2.3.2化学反应的限度》课堂学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2.3.2化学反应的限度》课堂学习及答案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知道化学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2.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对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
本课时宜从日常生活和实验中的化学现象引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
1.可逆反应(1)在同一条件下,①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和②逆向反应(生成物→反应物)能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可逆反应的特点有“四同”:同一反应;(反应处于)同一条件;(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3)可逆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时,不用“”,而用“③”。
2.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2和1 mol I2发生反应:H2(g)+I2(g)2HI(g)对于以上反应:①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④最大。
②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⑤最大。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
④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达到平衡时,v(正)=v(逆)。
⑤反应进行到⑥v(正)=v(逆)时,宏观上处于“静止”状态。
⑥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⑦这个状态称为⑦化学平衡状态。
⑧此时反应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任何一种物质反应掉的速率和生成的速率相等。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0。
3.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在生产、生活中,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主要是促进有利反应和控制有害反应两个方面:①促进有利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加快有利反应的速率;②控制有害反应,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减慢有害反应的速率。
(2)为加快煤燃烧的反应速率,对煤炭颗粒的要求是⑧越小越好,对空气的要求是保持适当过量,并保证煤炭与空气中的氧气⑨充分接触。
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2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反应条件的控制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

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反应条件的控制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D )A.t1时刻,v(正)>v(逆)B.t2时刻,v(正)=v(逆)C.t2时刻,反应达到最大限度D.t3时刻,反应停止解析:A项,由图象知,在t1时刻,v(正)>v(逆),正确;B项,t2时刻,v(正)=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正确;C项,t2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正确;D项,t3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反应仍在进行,反应并未停止,错误。
2.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D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解析:从图象可知,N的物质的量在减少,应为反应物,M的物质的量在增大,应为生成物,由图中数据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M;由图可知,t2时,未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t3时M、N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则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t1时,N的物质的量是6 mol,M的物质的量是3 mol,故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是正确的。
3.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B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 (A)v (B)v (C)v(D)=m n p q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发生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A.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解析:判断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是v正=v逆,⑥中m mol A断键,则同时生成p mol C,而p 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因此对C而言v正=v逆,⑥正确;而⑤中没有指明反应速率的方向,错误;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是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③④正确;间接标志是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故②正确;但因(m+n)与(p+q)的相对大小不确定,故①无法确定,若m+n=p+q,则压强始终不变化,则①错误。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2-3-2_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必修2•(人教版)◆
1.认识可逆反应及其特征。
2.了解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3.初步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化学•必修2•(人教版)◆
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 __________和逆反应方向 __________均能进 行的化学反应。 (2)表示。 书写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用“===”而用“______”。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化学•必修2•(人教版)◆ 二、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判断依据 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
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 ②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正确;体积固定,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守恒,密度始终不变, ③错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当压强不变时,意味着各 物质的含量不再变化,④正确;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则气 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气体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
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⑤正确。
答案:A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化学•必修2•(人教版)◆ 名师点睛:在解决化学平衡的特征问题时,要看清反应 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前后化
最大值,且保持不变。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化学•必修2•(人教版)◆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2020年春高一人教版必修2化学课后练习卷: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对于可逆反应M+3N2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M、N全部变成了QC.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D.反应已经停止解析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但不一定相等,反应物也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反应并未停止,而是一种动态平衡,C正确。
答案 C2.反应NO2(g)+SO2(g) SO3(g)+NO(g)。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解析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且四者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所以该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不变,SO3和NO同做为生成物,其比例始终为1∶1,D项中所指出的是同一方向的反应。
由于NO2是有颜色的,平衡移动必然导致颜色变化,故B项能说明反应达平衡。
答案 B3.(双选)对于可逆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解析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比为1∶2,A项错误。
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二者的比值是变化的,C项错误。
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B项正确。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D项正确。
答案BD4.下列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A.为了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加入MnO2D.为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把反应容器放到冷水中冷却解析冷水温度低,会降低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 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5·山东德州高一检测)下列事实能说明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是( ) A.氯水的漂白作用B.氯水呈黄绿色C.氯水与NaOH反应D.氯水与锌反应产生H2【答案】 B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Pb+PbO2+2H2SO42PbSO4+2H2OB.N2+3H22NH3C.Cl2+H2O HCl+HClOD.2NO2N2O4【答案】 A3.(2015·南京高一检测)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若氮气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6 mol·L-1需2 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24 mol·L-1需要的反应时间为( )A.等于1.8 s B.等于1.2 sC.大于1.8 s D.小于1.8 s【解析】氮气浓度降低0.1 mol·L-1-0.06 mol·L-1=0.04 mol·L-1需要2 s,若化学反应速率相等,则浓度降低0.06 mol·L-1-0.024 mol·L-1=0.036 mol·L-1需要时间为0.036 mol·L-1×2 s÷0.04 mol·L-1=1.8 s,但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所用时间增长。
【答案】 C4.对于可逆反应2A+3B ƒ2C ΔH<0,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增加A的量D.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解析】若该反应无气体或增大压强时并没有引起物质浓度的改变,则反应速率就不改变,A错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正确;若A为固体,增加其用量时,因浓度不变,其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有些反应不用催化剂,不同的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二氧化锰不是“万能”催化剂,D错误。
2.3.2化学反应限度(第1课时) 化学必修2

(1)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 3 ) 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不再发生变化 条件变, ( 4 ) 条件变 , 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发生变化。 发生变化。
SO2+H2O H2SO3
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2和 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 I2发生反应 正向反应 H2(g) + I2 (g) 2HI(g)
逆向反应
对于以上反应,请分析: 对于以上反应,请分析: (1)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 )当反应刚开始时, 度哪个大? 度哪个大? (2)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与逆反应哪个 )当反应刚开始时, 反应速率大? 反应速率大? (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 )随着反应的进行, 如何变化? 如何变化? 怎样变化? (4)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与v(逆)怎样变化? )随着反应的进行, 正 与 逆 怎样变化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Ⅱ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Ⅱ
化学反应限度第1 化学反应限度第1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度: 减小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减小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度: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不能,因为反应都存在一定的可逆性。 不能,因为反应都存在一定的可逆性。 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有什么区别呢? 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有什么区别呢?
一、可逆反应
同一条件下,既能正向又能逆向进行的化学 同一条件下 既能正向又能逆向进行的化学 反应叫可逆反应。 反应叫可逆反应。 如:2HI(g) 2KClO3 H2(g) + I2(g); 可逆反应。 ;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 2KCl + 3O2(g) 不可逆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化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目标导航] 1.了解可逆反应的含义及其特征。
2.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限度能发生改变。
3.初步了解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4.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研中的作用。
一、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1)概念: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征: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
2.化学平衡状态(1)建立过程:如对于可逆反应2SO2+O2催化剂△2SO3,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通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
其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原因是反应物浓度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原因是生成物浓度为0。
②反应进行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是逐渐减小,原因是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是逐渐增大,原因是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
③反应一段时间(t1)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大小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2)概念:对于可逆反应,如果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不发生改变,当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是化学反应所能进行的最大限度。
(3)特征:①等:v正=v逆≠0。
②动: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这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依然在进行。
③定: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变: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一旦改变,化学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点拨 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如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程度相同,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发生改变,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外界条件改变,使v 正≠v 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SO2+Br2+2H2O H2SO4+2HBr与2HBr+H2SO4(浓)Br2+SO2↑+2H2O互为可逆反应B.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C.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解析:理解好可逆反应定义中的“同一条件下”“同时”“正、逆两个方向”等关键字眼。
答案: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可生成2 mol NH3B.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就达到了这一条件下的最大限度C.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D.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条件改变,原平衡状态不会被破坏解析:N2与H2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N2与3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A项错;压强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但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反应,必须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才适合,C不正确;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该平衡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如果条件改变,平衡将发生移动,D项不正确。
答案:B3.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①2C+O22CO;②Fe2O3+3CO2Fe+3CO2。
该炼铁工艺中,焦炭的实际用量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要的量。
其主要原因是()A.CO过量B.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C.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D.反应①②都有一定限度解析:研究表明,反应①②都是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反应①中的碳和反应②中的CO 不能完全转化,致使焦炭的实际用量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要的量。
答案:D4.(2013·广东珠海高一检测)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B.c(N2)∶c(H2)∶c(NH3)=1∶3∶2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D.单位时间里每生成1 mol N2,同时消耗2 mol NH3解析: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实质是v正=v逆≠0,体现在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而与各组分的浓度比例无关。
D中,单位时间里每生成1 mol N2,同时生成2 mol NH3,就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A5.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B.SO2为0.25 mol·L-1C.SO2、SO3均为0.15 mol·L-1D.SO3为0.4 mol·L-1解析:假设该时刻的SO3全部转化为SO2和O2,则SO2、O2的浓度分别将达到0.4 mol·L-1、0.2 mol·L-1;而假设该时刻的SO2和O2全部化合生成SO3,则SO3的浓度将达到0.4 mol·L-1。
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三种物质必将同时存在(即可逆反应中的物质均不可能100%转化),很显然,A、D是不可能的。
要得到C中的数据必须是SO2和SO3同时消耗而减少,这不符合S原子守恒,也是不可能的。
答案:B6.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A(g)B(g)+3C(g)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反应速率 A B C Dv正v(A)=2 v(A)=1 v(A)=1 v(A)=2/[mol·(L·min)-1]v逆v(B)=2 v(B)=1.5 v(C)=1.5 v(C)=2/[mol·(L·min)-1]解析:根据平衡状态的特点,将以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向正、逆两个方向的化学反应速率,C项是相等的。
答案:C7.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
目前硫酸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0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解析: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限度。
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正、逆反应都依然进行着。
答案:B8.在2 L密闭容器中,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 0 1 2 3 4 5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1)上述反应(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
(2)如图所示,表示NO2变化曲线的是。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解析:(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2)由平衡体系2NO(g)+O2(g)2NO2(g)知,NO2为生成物,n(NO2)=Δn(NO)=0.020mol-0.007 mol=0.013 molc(NO2)==0.006 5 mol·L-1故表示NO2变化曲线的为b。
v(NO)===0.003 mol/(L·s),则v(O2)=v(NO)=0.001 5 mol/(L·s)。
(3)A项中未指明正、逆反应速率,故无法说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B 项正确;C项中已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总体积也不变,因此,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故D项无法说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1)是(2)b 1.5×10-3 mol/(L·s)(3)BC9.在2 L容器中有3种物质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反应在t 时刻达到平衡,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起始至t,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3)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到达t时刻该反应已停止B.在t时刻之前X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C.在t时刻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在t时刻达到平衡是因为此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解析:(1)由图像知,从0~t,n(X)减小,n(Y)增加,n(Z)增加,可以确定X为反应物,Y、Z为生成物,从0~t,Δn(X)∶Δn(Y)∶Δn(Z)=0.8∶1.2∶0.4=2∶3∶1。
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Y+Z。
(2)v(Y)= mol/(L·min)(3)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故A错;在t时刻之前,可逆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此时v正(X)>v逆(X),故B对;在t时刻,可逆反应已达化学平衡,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对;在t 时刻达到平衡是因为此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故D错。
答案:(1)2X3Y+Z(2) mol/(L·min)(3)BC10.在100 ℃时,将0.01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0.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时间/s0 20 40 60 80 100c(N2O4) 0.100 0.070 0.050 c3a bc(NO2) 0 0.060 c20.120 0.120 0.120请填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表中c2 c3;a b(填“>”“<”或“=”)。
(2)在0~20 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解析:反应方程式为N2O42NO2,在时间为60 s时,c(NO2)为0.120 mol·L-1,此后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即时间为60 s时,反应达到平衡。
由N2O42NO2计算,c2=(0.100-0.050)mol·L-1×2=0.100 mol·L-1,c3=(0.100-0.120×)mol·L-1=0.040 mol·L-1,所以c2>c3。
因60 s时反应达到平衡,则a=b;N2O4的转化率为×100%=60%。
在0~20 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O4)==0.001 5 mol/(L·s)。
答案:(1)N2O42NO260%>=(2)0.001 5 mo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