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氧气》优秀详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课题是在对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氧气的知识,有前面空气知识的学习作为铺垫,把学生熟悉的氧气的学习作为系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的起始点,通过学习氧气的性质可以更好的理解氧气的用途,对以后学习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奠定了基础。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第二部分通过总结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同时介绍了缓慢氧化。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学情分析

1,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2、学生虽然在生物、物理课上做过实验,但是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步骤及方法还没有掌握,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3、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也就是看热闹,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现象和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4、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并会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重点氧气的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

仪器、药品: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燃烧匙、集气瓶、酒精灯、硫、木炭、铁丝

四、设计思路

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性质的开始,因此我先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掌握氧气的性质,从而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本课题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氧气的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并通过视频让学生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其次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完成硫在空气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氧气性质的强烈愿望。三由学生分组实验完成氧气的检验,以木炭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同时引入了氧气化学性质的教学。四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准确描述,从而解决教学难点。五通过以上活动归纳小结氧气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第二课时通过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让学生归纳有什么共同点,总结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在强化练习中巩固、提高。

本课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猜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根据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教学环节(二):了解学生对氧气的知识知储备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氧气用途的视频,反应出氧气的性质。

学生活动:充满好奇心观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三):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出发几方面出发?展示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指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1)通常状况下氧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根据教材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鱼儿能在水中自由生活,为什么?市场上卖鱼时,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在池里倒一些水或通一会儿空气(氧气)?

(4)如果条件改变,氧气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上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指导学生归纳出结论。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的提问,回忆并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究物质从物理性质入手,从简单开始,让学生逐步形成认识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教学环节(四):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提问:怎样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

学生活动:回答,让同学上台演示带火星木条在氧气中复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身感受,激发对氧气性质探究的欲望。

教师活动:设问:氧气能不能支持其他物质燃烧?

演示实验:硫在空气中、纯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强调学生认真观察

提问:1、观察到什么现象?

2、通过实验说明氧气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3、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说明说明?

4、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

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试着写出此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问题,描述实验现象,书写文字表达式。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按照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顺序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内容为: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

烧。

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点播。

对于失败的实验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做出分析。在实验结果的交流和问题的分析、解决阶段,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倾听,去发现他们在思维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点拨和强调。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在实验前先认真阅读书上实验内容,并进行讨论,依据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做好分工合作计划后,进行实验。最后自主交流,互相补充,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学习物质的性质,刚开始接触具体化学物质展开化学实验,实验的基本思路还没有建立,更达不到具体设计实验的能力,所以仍然选择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重点放在实验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和实验结果的交流,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也能通过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能力。

教师活动:提问1:一起说说反应前、后物质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问2:为什么要放一些细沙呢?

问3:通过带火星木条、硫、铁在氧气中反应,我们可总结出氧气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活动:1. 参照实验具体内容来观察、分析。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

2、思考,各抒己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