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7年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B)分析、论述题
河南省 教师资格证 历年真题及答案(适用初级中学)07-13年

河南省2007年教师资格理论考试试卷(B)(使用范围: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1.我国学校教育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评价法B.2.)。
B.B.《教育漫话》D.探究学习)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闻一知十”都属于()。
A.逆向迁移B.重组性迁移C.顺应迁移D.同化性迁移7.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
A.线性关系B.倒U型关系C.U型关系D.反比关系8.衡量职业道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A.热爱关系B.爱岗敬业C.为人师表D.团结协作9.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
A.社会精神文化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上层建筑D.社会经济基础10.《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属于()A.教育规章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行政法规11.我国义务教育应当坚持()。
A.以国家办学为主B.以企事业办学为主C.以学校办学为主D.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12.提问导入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A.设计好问题.B.选择好提问时机C.选择好提问对象D.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表述13.微格教学是一种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方法,其最主要的特点是()。
A.小步骤、程序化训练B.小步骤、模仿训练C.小步骤、在实践中训练D.小步骤、整体训练1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强调无私奉献和重视德育的享受功能是矛盾的B.要开放德育的边界C.德育应以知识为主,辅以少量德育实践D.15.班主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的是()A.帮助后进行树立自信心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C.帮助后进生改正错误B.C.B.鼓励性评价 D.坚定性评价A.活动的方法B.探究的方法C.直观的方法D.讲授的方法20.教学研究中,实验法的种类多,教学实验一般采用()。
A.创新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实验性实验D.自然实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1.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要备好课必须做到(A.钻研教材B. D. E.2.资源管理策略包括(C.)C. E.精神产品)C.完成某个操作任务D.解答综合性习题E.说明某些实际问题6.属于口语表达修饰要素的有()A.语音B.语速C.声调D.节奏E.词汇7.魏书生主体性班级管理的经验有()A.设立常务班长B.设立值班班长C.设立值周班长D.实行承包制E.实施班级顾问制8.学生管理的原则包括()A.开放性原则B.激励性原则C.主体性原则D.联动性原则E.全体性原则9.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A.参观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实习法E.练习法10.按评价的参照系来划分,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主要有()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 C .相对性评价 D.绝定性评价 E.个体内差异评价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题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2007年河南省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B)及参考答案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2007年河南省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B)及参考答案河南省2007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B)(使用范围:初级中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我国学校德育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是【】A.评价法B.榜样法C.说服法D.锻炼法2.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规范的因素是【】A.主观能动性B.学校教育C.遗传素质D.社会教育3.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理想国》D.《教育漫话》4.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称为【】A.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5.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多少,表明发散思维的【】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page]6.学习中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属于【】A.逆向迁移B.重组性迁移C.顺应迁移D.同化性迁移7.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A.线性关系B.倒U型关系C.U型关系D.反比关系8.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A.热爱学生B.爱岗敬业C.为人师表D.团结协作9.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A.社会精神文化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上层建筑D.社会经济基础10.《教学成果奖威条例》属于【】A.教育规章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行政法规[page]11.我国义务教育应当坚持【】A.以国家办学为主B.以企事业办学为主C.以学校办学为主D.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12.提闯导入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是【】A.设计好问题B.选择好提问时机C.选择好提问对象D.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表述13.微格教学是一种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方法,其最主要的特点是【】A.小步骤、程序化训练B.小步骤、模仿训练C.小步骤、在实践中训练D.小步骤、整体训练1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强调无私奉献和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是矛盾的B.要开放德育的边界C.德育应以知识为主,辅以少量德育实践D.现代网络技术的虚拟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果15.班主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的是【】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C.帮助后进生改正错误D.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page]1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媒体D.教学研究17.“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A.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B.便于检测C.系统完整D.难度适中18.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A.终结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鼓励性评价D.鉴定性评价19.在中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获得知识,体验研究过程与方法,发展各种能力,教学中应多选用【】A.活动的方法B.探究的方法C.直观的方法D.讲授的方法20.教学研究中,实验法的种类很多,教学实验一般采用【】A.创新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实验室实验D.自然实验[page]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河南省07-1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卷及答案--爱心精简版

河南省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集(小学)爱心精简版❤Jing2012年十月十日河南省2007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使用范围:小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2.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来说,课外活动具有(灵活多样性)。
3.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认知方式)。
4.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是(指导教学)。
5.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是(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6.在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是(团结协作)。
7.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是(道德)。
8.《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
9.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教师申诉书后必须做出相关处理的期限是(30天)。
10.教学技能属于(交际技能)。
11.介入教学是一种(教学技能训练法)。
12,随着教学的进程,在黑板上展示教学的重点内容和细目,表现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这是(提纲式板书)。
13.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
这位教师运用的是(体态表达技能)。
14.“管理者既要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要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这一原则是(平行管理原则)。
15.主体性班级管理最直接的效果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益)。
16.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直观的方法)。
17.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
18.暗示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
2007年河南教师资格高中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真题B

2007年河南教师资格高中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真题B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唯一的方法是〔〕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D.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2.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方案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方案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目标评价模式C.过程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3.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的德育原那么是〔〕A.导向原那么B.因材施教原那么C.疏导原那么D.平行影响原那么4.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称为〔〕.A.认知方式B.认知过程C.认知风格D.学习策略5.个体在学习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期待D.认知内驱力6.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7.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为〔〕A.程序教学B.情景教学C.指导教学D.计算机辅助教学8.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A.典范学习B.理论学习C.社会实践D.职业实践9.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A.统治阶级的利益B.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C.教师的道德品质D.教师的道德行为10.?教育行政处分暂行实施方法?属于〔〕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11.正确表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A.不满11周岁B.10~16周岁C.11~16周岁D.16~18周岁12.课堂教学的主导语言是〔〕A.单独语言B.朗读语言C.对话语言D.书面语言13.教学技能训练应围绕的中心是〔〕A.系统的教育理论B.现代教育理念C.教学实践D.教师本人的教学技能现状14.人一生的开展水平取决于受鼓励的程度,在所有鼓励中真正有效的是〔〕A.教师鼓励B.目标鼓励C.环境鼓励D.自我鼓励15.以下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奖励越多,越有利于学生进步B.奖励适度C.只要学生犯错误,就应该严厉惩罚D.惩罚总是给学生带来消极心理效应16.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A.以讲授为主B.教师从头讲到尾C.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D.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17.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A.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B.讲授内容层次清楚C.讲授内容系统完整D.讲授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A.愉快教学法B.成功教学法C.尝试教学法D.情景教学法19.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A.鼓励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鉴定性评价20.采用频繁的反响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展评价,这属于〔〕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项选择、少选或不选得0分。
200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0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校教育产生于()。
A. 奴隶社会初期B. 奴隶社会末期C. 封建社会初期D. 原始社会末期(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 家庭教育B. 职业教育C. 学校教育D. 社会教育(3)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学记》(4)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A. 礼、乐、射、辞、书、数B. 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C. 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D. 礼、乐、射、御、书、数(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A. 《学记》B. 《大学》C. 《论语》D. 《师说》(6)“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 《学记》B. 《论语》C. 《尚书》D. 《孟子》(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C. 美国教育家杜威D.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8)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赫拉克利特D. 亚里士多德(9)古代希腊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A. 苏格拉底B. 亚里士多德C. 德谟克利特D. 柏拉图(10)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A.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11)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A. 裴斯泰洛奇B. 赫尔巴特C. 夸美纽斯D. 柏拉图(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论语》B. 《学记》C. 《四书集注》D. 《孟子》(13)世晃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河南省教师资格测试教育理论B卷真题答案

河南省教师资格测试教育理论B卷真题答案2007年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B卷真题答案河南省2007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说明(使用范围:小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CAABBA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DCDDACBC二、多项选择题题号12345答案ABCDEBCEBCDECDBCD题号678910答案DEACDECECDEABCD三、判断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1)直观性原则(1分)(2)启发性原则(1分)(3)巩固性原则(1分)(4)循序渐进性原则(1分)(5)因材施教原则(1分)(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分)2.答案要点:说明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1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1分)小学德育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的基本要求有:(1)明确的目的性(1分)(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1分)(3)注意时机(1分)(4)以诚待人。
(1分)3.答案要点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2分),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1分)。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1分)到社会自我(1分),再到心理自我(1分)的过程。
4.答案要点(1)深度加工材料(1分)(2)有效运用记忆术(1.5分)(3)进行组块化编码(1分)(4)适当过度学习(1.5分)(5)合理进行复习(1分)5.答案要点:(1)适当降低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成功的机会多一些。
(2分)(2)多肯定学生的成绩,少批评学生的缺点。
(2分)(3)让学生从事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学习活动,扬长避短。
小学教师资格证07到10年真题

2007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一、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要紧表此刻()A.强制性、进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进展性 C.强制性、进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二、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来讲,课外活动具有()A.志愿选择性 B.灵活多样性 C.独立自主性 D.伸缩普遍性3、个体在知觉、思维、经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固的风格称为()A.认知策略 B.学习策略C.认知方式D.认知技术4、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是()A.发觉学习 B.指导学习 C.情景教学 D.程序教学五、福勒和布朗依照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进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时期是()A.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B.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C.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D.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六、在教师职业道德大体标准中具体表现社会主义道德大体原那么的是()A.依法执教 B.酷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爱岗敬业7、教师职业道德的要紧价值来源是()A.理想 B.信念 C.意志 D.道德八、《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属于()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址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九、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教师申述书后必需做出相关处置的期限是()A.15天 B.20天 C.30天 D.40天10、教学技术属于()A.心智技术 B.操作技术 C.交际技术 D.言语技术1一、介入教学是一种()A.教学方式 B.教学技术 C.学习方式 D.教学技术训练方式1二、随着教学的进程,在黑板上展现教学的重点内容和细目,表现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这是()A.提纲式板书 B.重点词语式板书 C.对照式板书 D.问答式板书13、某教师上课进程中发觉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望那个学生,引发了他的注意,促使其从头专心听讲。
河南04,05,07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适用范围:小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居必有居学。
“这句话体现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C.提倡启发性教学 D.主张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2.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 D 班级授课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的要素有()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D.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4.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 B 加工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5.对于不敢提出合理要求,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也不敢表达自己不满的学生,比较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 B肯定性训练C.全身松弛训练 D示范法6.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A.热爱学生 B团结协作C.个人发展 D为人师表7.职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A.操守 B.修养C内省 D慎独8.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捐资 D教育专项资金9.在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中,国家作为有权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主体主要是指A.国家立法机关 B.国家司法机关C.各级政府 D.各级党政机关10.在教师教学技能形成中起着动力和导向作用的素质是A.教师的职业心理倾向 B.教师的职业能力C.教师的职业知识 D.教师的气质和性格11.在教师输出教学信息的技能中,操作最简便,表达速率最快的是A.操作教学媒体 B.书面表达C.体态表达 D.口语表达12.正确的提问操作应当是A.和个别学生互相问答B.面向全体提问,大家一齐回答C.面向全体提问,指名个别回答D.教师自问自答13.在教学技能训练的程序中,练习者获得反馈信息的环节是A.讲解和示范 B.设计和练习C.表演 D.评价14.要使孩子具有宽广的胸襟和眼界,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A.规则意识B.问题意识C.关心意识 D.独立意识15.对好动的学生,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A.谈话沟通B.行为矫正C.情绪疏导 D.认知调整16.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选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演的方法B.探究的方法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17.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A.教师从头讲到尾B.以讲授法为主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18.谈话法的特点是A.教师问学生答B.师生对话C.学生问教师答 D.教师起控制作用19.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A.鼓励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 D.鉴定性评价20.由实际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已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行动的自觉认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叫A.行动研究法B.个案分析法C.调查法 D.观察法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7年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B)单选题二

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7年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B)单选题二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开始,河南教师资格网收集历年河南教师资格真题,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更多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请登录河南教师资格网。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11.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可以反复多次感知板书的内容,这体现了板书的A.提示作用B.强化作用C.示范作用D.总结作用12.教学技能训练的实践性原则要求A.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B.以受训者的实践性操作为主C.训练者要经常为练习者提供实践性的操作示范D.教学技能训练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进行13.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内容是A.教育能力B.教育技能C.教学能力D.教学技能14.主张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逻辑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到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理论是A.行为矫正理论B.现实疗法理论C.目标导向理论D.和谐沟通理论15.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A.有正确的学生观B.要树立育人意识C.应具备管理能力D.应具备专业化的素质16.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A.教师从头讲到尾B.以讲授法为主C.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D.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17.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A.鼓励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坚定性评价18.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是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练习法19.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A.诊断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相对性评价20.有实际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行动自觉认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行动研究法D.个案分析法参考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DCDDACBC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
河南040507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适用范围:小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居必有居学。
“这句话体现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C.提倡启发性教学 D.主张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2.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 D 班级授课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的要素有()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D.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4.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 B 加工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5.对于不敢提出合理要求,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也不敢表达自己不满的学生,比较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 B肯定性训练C.全身松弛训练 D示范法6.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A.热爱学生 B团结协作C.个人发展 D为人师表7.职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A.操守 B.修养C内省 D慎独8.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捐资 D教育专项资金9.在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中,国家作为有权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主体主要是指A.国家立法机关 B.国家司法机关C.各级政府 D.各级党政机关10.在教师教学技能形成中起着动力和导向作用的素质是A.教师的职业心理倾向 B.教师的职业能力C.教师的职业知识 D.教师的气质和性格11.在教师输出教学信息的技能中,操作最简便,表达速率最快的是A.操作教学媒体 B.书面表达C.体态表达 D.口语表达12.正确的提问操作应当是A.和个别学生互相问答B.面向全体提问,大家一齐回答C.面向全体提问,指名个别回答D.教师自问自答13.在教学技能训练的程序中,练习者获得反馈信息的环节是A.讲解和示范 B.设计和练习C.表演 D.评价14.要使孩子具有宽广的胸襟和眼界,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A.规则意识B.问题意识C.关心意识 D.独立意识15.对好动的学生,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A.谈话沟通B.行为矫正C.情绪疏导 D.认知调整16.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选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演的方法B.探究的方法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17.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A.教师从头讲到尾B.以讲授法为主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18.谈话法的特点是A.教师问学生答B.师生对话C.学生问教师答 D.教师起控制作用19.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A.鼓励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 D.鉴定性评价20.由实际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已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行动的自觉认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叫A.行动研究法B.个案分析法C.调查法 D.观察法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2007年4月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

2007年4月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5. 填空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A.个体知识经验B.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C.个体需要兴趣D.情绪状态正确答案:B解析: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刺激物只要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2.在记忆中,小学生善于()A.具体的词的记忆B.语词材料记忆C.抽象图形记忆D.具体形象记忆正确答案:D解析:在整个小学时期,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记忆的水平: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具有模仿性和()A.复制性B.新颖性C.创造性D.具体性正确答案:A解析:小学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具有模仿性和复制性,创造加工的成分不多。
4.入学后,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形式是()A.概念形成B.概念构建C.概念同化D.概念顺应正确答案:C解析:学前儿童主要是用概念形成的形式获得概念,入学后,概念同化的形式才逐渐成为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
5.小学儿童抽象思维发展的标志是在解释概念时采用了()A.种属关系B.重要属性C.实际功用D.具体实例正确答案:A6.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反思性研究的重点在于()A.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B.如何促使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C.如何共享人类资源D.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正确答案:B解析: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
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7.5岁的玲玲想吃糖。
她认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反映了她思维的()特征。
A.属单维思维B.不可逆C.自我中心D.具体逻辑推理正确答案:C解析: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等特征。
认为其他人或物的思维与自己的一样是自我中心的表现。
[VIP专享]河南省2007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B
![[VIP专享]河南省2007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B](https://img.taocdn.com/s3/m/149a6bc6dd88d0d233d46ac6.png)
A.愉快教学法 B.成功教学法 C.尝试教学法 D.情景教学法 19.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 ) A.鼓励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鉴定性评价 20.采用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这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 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 2 分,多选、少选 或不选得 0 分。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是( )
河南省2007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

河南省2007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使用范围:初级中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展开的教学策略是【】A.形式型策略B.综合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目标型策略2.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团队活动C.学科教学D.课外校外活动3.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B.《理想国》C.《大教学论》D.《学记》4.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A.场独立B.自主性C.场依存D.沉思型5.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记忆效果,学习的熟练程度需达到【】A.50%B.100%C.150%D.200%6.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B.情感管理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7.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A.态度B.定势C.迁移D.技能8.教师义务的实质是教师的职责【】A.在行为上的体现B.在意志上的体现C.在信念上的体现D.在意识上的体现9.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A.依法执教B.廉洁从教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10.《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11.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款D.教育专项资金12.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A.讲解操作的要领B.讲解相关的书本知识C.指导学生观察D.激发学生的兴趣13.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A.水平测评B.选拔测评C.诊断测评D.相对测评14.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过多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B.不必要的奖励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C.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D.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15.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A.有正确的学生观B.要树立育人意识C.应具备管理能力D.应具备专业化素质16.下面关于教学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B.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D.教学方法就是学法17.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练习法C.实习法D.讨论法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A.愉快教学法B.尝试教学法C.情境教学法D.成功教学法1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A.选拔功能B.甄别功能C.鉴定功能D.激励功能20.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A.研究方案的设计B.研究课题的选择C.研究方案的实施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2007年河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B

2007年河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B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小学教育日的对小学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体现在()。
A.导向激励评价B.导向激励发展C.评价发展导向D.评价发展激励2、“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个人活动D.小组活动3、“完形一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苛勒D.奥苏伯尔4、下列选项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A.提问B.划线C.列提纲D.利用表格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性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称为()。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常模参照评价6、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师养成良好的()。
A.职业道德信念B.职业道德习惯C.职业道德意识D.职业道德理想7、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B.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C.集体主义D.忠于职守8、《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行政法规D.教育规章9、教师不服教育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期限是()。
A.7天B.10天C.15天D.20天10、进行体态表达技能的训练,基础是()。
A.表情的训练B.与口语表达配合的训练C.表意的训练D.表达器官功能的训练11、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可以反复多次感知板书的内容,这体现了板书的()。
A.提示作用B.强化作用C.示范作用D.总结作用12、教学技能训练的实践性原则要求()。
A.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B.以受训者的实践性操作为主C.训练者要经常为练习者提供实践性的操作示范D.教学技能训练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进行13、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内容是()。
河南教师资格证历年真题(含全部答案)

河南省2011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使用范围:初级中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
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b)。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C.成人学开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2.“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华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a)。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3.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d)。
A.时教必有正业B.君子之教.喻也C.藏息相辅D.不凌节而施4.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b)。
A.桑代克B.维果斯基C.布鲁纳D.皮亚杰5.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是(a)。
A.廖世承B.陶行知C.蔡元培D.潘菽6.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称为(c)。
A.前摄促进B.倒摄促进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7.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
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
提出这个理论的是(d)。
A.布鲁纳B.赞可夫C.杜威D.加德纳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
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是(a)。
A.专门学校B.职业学校C.特殊学校D.普通学校9.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审定部门是(d)。
A.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B.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10.(b)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B.依法执教C.为人师表D.自我监督1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a)。
A.教学相长。
【打印】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04、05、07年【AB卷】(高中)

页眉内容高中试卷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使用范围:高级中学教师资格)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题分20 2020361638得分总分合计人(签名)总分复核人(签名)复查总分复查人(签名)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2:“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创造者是(B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3: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被称为( D )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C:失职教育论D:形式教育论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D )A:学生和教师的基本心理规律B: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C: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D: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5: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方格称为( D )A:人格B:学习方式C:学习策略D:认知方式6: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称为( B )A:意义学习B:接受学C:发现学习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7:一般认为,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哪一阶段的表现( C )A:认识阶段B:认同阶段C:依从阶段D:同化阶段8: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C )A:为人师表B:献身教育C:育人D:公而忘私9:“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 D )A:教书育人B:献身教育C:廉洁从教D:为人师表10:教育行政部门为实施教育法律而规定和采取的具体行政措施是( B )A:教育行政立法活动B:教育行政执法活动C:教育行政督导活动D:教育政策制定活动11:因校舍使用不当或失修造成房屋倒塌,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应追究(C )A:行政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法律责任1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一项是( D )A:研究学生的技能B:教学反馈的技能C:钻研教材的技能D:操纵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13:微格教学有许多特点,但最能体现微格教学含义的是( D )A:训练单元小B:反馈及时准确C:训练程序合理D:利于综合创新14:“教育者应先受教育”说明转化后进生的(C )A:扬长原则B:对事不对人原则C:潜移默化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15:优秀班主任首要应立足于增强( B )A:教学意识B:育人意识C:成就意识D:创新意识16: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D )A:教师从头讲到尾B:以讲授法为主C: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D: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容器17:中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获得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教学中应多选用( A )A:探究的方法B:活动的方法C:直观的方法D:讲授的方法18: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B )A:教学内容B:教学目标C:教学环境D:教学策略19:采用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这属于( C )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20: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 B )A:实习法B:参观法C:演示法D:读书指导法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2007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河南省2007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使用范围: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A.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2.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的基本要求的文件是(A)A.教学大纲B.教学计划C.课程D.教材3.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是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并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B)A.个别教学制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制D.设计教学制4.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11~15岁属于(D)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B)A.迁移B.技能C.态度D.心向6.通过列提纲或利用图形整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C)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7.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D)A.强迫症B.焦虑症C.恐惧症D.抑郁症8.教师职业劳动过程中具有(C)A.历史继承性B.时代同步性C.艺术创造性D.未来发展性9.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D)A.忠于职守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10.《教师资格条例》属于(A)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11.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B)A.英国B.德国C.法国D.日本12.教学技能属于(B)A.交际技能B.操作技能C.心智技能D.言语技能13.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A)A.讲解操作要领B.讲解相关的书本知识C.指导学生观察D.激发学生的兴趣14.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A)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15.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B)A.学业成功B.人性完善C.适应社会D.身心健康16.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D)A.自动教学机器B.程序教学机器C.电影和电视D.计算机辅助教学17.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是(C)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目标D.教学评价18.情景教学法的首创者是(B)A.刘京海B.李吉林C.邱学华D.倪谷音19.汇集学生作品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教学评价方法是(A)A.档案袋评价法B.专题作业法C.测验法D.实验法20.当前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D)A.选拔适合于教的学生B.培养拔尖人才C.优胜劣汰,适者生存D.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2007年B卷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2007年B卷单选1.“人力资本理论”是关于A.教育与政治关系的理论B: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C.教育与科技关系的理论D.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理论2.对高等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社会价值判断,这体现了高等教育目的的A.导向作用B.调控作用C.评价作用D,激励作用3.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50%之间,属于高等教育发展的A.英才教育阶段B.普及教有阶段C.终身教育阶段D.大众教育阶段4.高等学校教师的聘用期一般为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中央集权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典型国家是A,法国B.德国C.美国D.日本6.公立与私立的髙等教育构成属于高等教育的A.层次结构B.科类结构C.形式结构D.区域结构7.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最佳学习条件的方式称为A.计算机辅助教学B.智能教学C.多媒体技术D,多媒体教学法8,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试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称为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9.发散思维的三个基本特性是A.独创性、流畅性和广阔性B.流畅性、变通性和广阔性C.独创性、流畅性和变通性D.独创性、变通性和广阔性10.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A.提出假设B.发现问题C.明确问题D.检验假设11.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刺激的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被称为A.模仿B.感染C.从众1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A.强化B.反馈C.联结D.迁移13.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可以划分为三个程度,即【】A.天资、能力和心境B,稳定性、内在性和可控性C.个体的力量、环境和偶然因素D.努力、任条难度和运气1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A。
操守B.修养C.内省D.慎独15.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A.依法执教B.锐意创新C.严谨治学D.爱岗敬业16.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成熟的主要标志是A,职业道德理想B.职业道德信念C.职业道德情感D.职业道德意志17.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教师申诉书后必须作出相关处理的期限是【】A.15天B.20天D40天18,《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属于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規章19.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是A.教材B.教室C.学费D.学校20.属于有权解释的是A.法官解释B.行政解释C.个人解释D.学理解释多选1.高校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实验法B.演示法C.练习法D.参观法E.实习法2.高校教育科研方法论的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注意理论的层次性C.加强综合研究D.注重推广运用E,做好成果评定3.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A.学科结构B,职务结构C.学历结构D.年龄结构E.专业结构4.从课程的内容构成看,高校课程可分为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专业课程D,理论课程E,实践课程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7年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B)分析、论述题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开始,河南教师资格网收集历年河南教师资格真题,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更多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请登录河南教师资格网。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五.案例分析题 (本提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刘老师大专毕业分配到某小学工作,她做事认真,对学生严格要求,平时偏爱表扬好学生,对那些不听话、顽皮的学生常常采取罚站、不许进教室等方式进行惩罚。
家长知道后,多次找刘老师交换意见,刘老师却不以为然,并对家长提出严格要求,有时也给予批评。
试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工人王某的儿子从小两腿瘫痪,需借助手推车才能行走。
虽有残疾,但智力正常。
今年孩子已满7岁,父母决定送孩子上学。
因附近没有专门为残疾儿童开设的特殊教育学校,就到附近一所普通小学申请就读。
学校方面认为,学校本身是一所普通小学,不是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学校无特殊班,没有为残疾儿童准备的专门设施,学校不宜接受残疾儿童入学。
因此,学校拒绝了王某的要求。
请从法律角度说明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
1.论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2.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如何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3.你认为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 刘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2分)
(2) 刘老师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2分)
(3) 刘老师违背了尊重家长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2分)
(4) 刘老师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2分)
3. 答案要点:
学校的做法是错误的。
(2分)学校不接受孩子上学侵犯了受教育权,违反了残疾人保障法和义务教育法。
(3分)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的有关规定,身体虽有残疾,但智力正常的儿童,可以到残疾人举办的特殊学校就读,也可以到普通学校就读。
因此,该儿童有权选择受教育方式。
(3分)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
(2分)
(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2分)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9分)
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说明:只答要点不论述可酌情扣4—6分)
2. 答案要点:
(1) 保护好奇心(3分)
(2)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分)
(3)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分)
(4)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分)
(说明:没有联系实际扣3分,没有展开论述扣3分)
3. 答案要点:
(1) 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分)
(2) 教育具有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民主政治和促进文化发展等重要的社会功能。
(3分)
(3)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提高国民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6分)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