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区人口转移问题研究》范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区人口转移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它旨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市群转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象。
本文将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区人口转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农村人口转移的现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转移现象日益明显。
这种转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二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群集聚。
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领域转向非农业生产领域,如服务业、制造业等。
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为城市和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农村人口转移存在的问题虽然农村人口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转移人口的职业转换能力较弱,他们在城市或城市群中往往面临就业困难、收入不高等问题。
其次,农村地区出现了一定的空心化现象,许多优秀的农民离开家乡去往城市发展,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服务水平下降。
此外,由于政策制度的不完善,部分转移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四、解决农村人口转移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应加大对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2. 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压力。
3. 完善政策制度: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为转移人口提供更好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5. 创新农村治理模式:通过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提高农村地区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将继续呈现以下趋势:一是转移规模将继续扩大;二是转移速度将加快;三是转移方式将更加多元化;四是城乡融合发展将更加深入。
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影响。
人口迁移与流动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相关理论,包括人口迁移的动因、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效应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统计数据,揭示了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现状及其特点。
随后,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对人口迁移与流动对各地区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差异。
一方面,人口流入地区受益于人口红利,劳动力供给增加,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人口流出地区则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文章还探讨了人口迁移与流动对劳动力市场、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人口迁移与流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未来,随着人口迁移与流动趋势的不断变化,需要继续加强相关研究,以更好地应对人口迁移与流动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人口迁移与流动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复杂现象,其背后的驱动力和影响机制众多。
经济学理论普遍认为,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响应经济机会、生活成本、就业状况和社会福利等因素变化的个体行为。
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或地区,这一行为尤为显著。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劳动力会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地区流向边际生产率高的地区,以追求更高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同时,人口迁移与流动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更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人口流出可能导致迁出地劳动力减少,影响当地产业发展和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人口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活力。
基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实证分析
基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实证分析以哈里斯-托达罗农村人口城乡迁移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显著地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
第二,制度因素使城镇的农村劳动力仅能获得城镇劳动力报酬的一小部分。
标签: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实证分析行文之前,首先做出以下说明:本文中的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是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础测算的。
因此,本文中的农村人口城乡迁移仅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即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常住人口,并不包括以打工为目的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短期流动。
1 托达罗模型的建立为H-T模型提供了理论核心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P.Todaro)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论文《欠发达国家的劳动迁移与城市失业模型》,与以往经济学家的分析不同的是,他引入了预期收入的概念来解释劳动力的迁移行为。
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而这又导致了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致使城市劳动力市场严重失衡,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托达罗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以缩小城乡间不平衡;由于拓展城市少量的就业机会,可能引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导致更多的人失业,因此开创城市就业机会无助于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农村居民的学历越高,其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就越高,因而不加区别地发展教育事业会进一步加剧劳动力的迁移和城市的失业;政府干预城市工資水平的确定,特别是制定最低工资线,并且对城市失业人口给予最低生活补贴,会导致要素供给的价格扭曲,引致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城市的失业率更高;应当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鼓励农的综合开发,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供教育和卫生设施,发展电力、供水和交通,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等等,从而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当代中国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基本格局及变化趋势
我国从 1980 年起在全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受此影响, 1982 年人口普查的重点在于摸清人口家底, 尤其是与生育相关的各
种信息。
在 1982 年、 1990 年人口普查和 1987 年小普查中, 常住人口被定义为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 在本地居住的非户籍人口。
11. 4%) , 那么相 较 于 2000 年, 2010 年、 2020 年 终 身 迁 移 人 口 的 实 际 年 均 增 长 率 省 内 为
0. 7%、 3. 6%, 省外为 2. 82%、 2. 83%。 可以看出, 终身迁移总体水平不高, 其中省内有加速
趋势, 而省外迁移低速稳进。
2. 终身迁移人口的集中度与多极分散
某一时点的、 有迁移经历的全部迁移人口。 终身迁移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能反映一个社会的流
动性大小、 开放程度高低。
第二类是在调查时点现住地 ( 乡镇街道) 与五年前常住地不一致的所有人员。 因为它泛
指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迁移, 不妨称之为 “ 期间迁移人口” , 即国际上常用的 recent 或 period
第三类为调查时点 “ 居住本地, 户口在外乡镇街道、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 的所有
人员, 即通常所说的 “ 人户分离人口” 或 “ 暂住人口” 、 “ 流动人口” , 英文文献中多称之为
temporary migration 或 floating population。 这是一个基于户籍制度的统计指标, 为中国特有。 在
移” 、 “ 期间迁移” 和 “ 人户分离迁移” , 在释明各自属性特征的基础上, 定量分析了中
国近 40 年来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基本格局和变化趋势。 主要结论是: 2000 年以来, 终身
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趋势
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趋势日益增强。
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其中既有推动因素,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趋势进行探讨,并分析对农村和城镇带来的影响。
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原因1. 就业机会:城市拥有更多且更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吸引着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城镇流动。
农村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在城市可以找到更好的、更稳定的工作,提高收入水平。
2. 教育资源: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包括更好的学校、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
农村家庭可能会将孩子送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以期望他们能够在城市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3. 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有更完善的医疗、社会保障、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人口可能会因此选择迁移到城市,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务。
二、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影响1. 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也更加迅速。
2. 农村空心化: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可能进一步加剧农村的贫困问题。
3. 社会结构变化: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会改变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结构。
城市人口增多,社会的多元化也增强,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农村人口的影响。
4. 城市资源压力: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给城市的基础设施、资源供给等方面造成压力。
城市发展需要更多的住房、教育、医疗等资源来适应农村人口的流入。
三、应对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挑战1. 优化农村发展: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吸引力,减少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压力。
2. 城市规划与管理:加强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提高城市的容量和承载力,有效解决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带来的问题。
3. 教育与技能培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之道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之道【摘要】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城市户口限制、就业机会不足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政策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教育培训被认为是解决困境的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通过放宽城市户口限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转移人口的生活条件。
教育培训也是关键,通过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和素质水平,提升他们在城市就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境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实困境,城市户口限制,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政策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教育培训。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转移人口占据着很大比例。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城市,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一方面,城市户口限制使得他们无法获得城市居民的权利和福利;就业机会有限,许多农民工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酬的工作。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许多农民工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和权益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化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困境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来促进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消除城市户口限制,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
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可以促进农民工在城市中融入和发展。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的技能和素质也是解决困境的有效途径。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可以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铺平道路,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
1.2 问题意识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之道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农业转移人口。
这些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区人口转移问题研究》范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区人口转移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更是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本文旨在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区人口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农村区人口转移的现状1. 转移规模与速度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都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缩小,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
2. 转移特点农村人口转移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一方面,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事非农产业;另一方面,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在就近的城镇或乡村进行就业和创业。
此外,还有一些农村人口选择在城乡之间进行迁移,以实现家庭团聚或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三、农村区人口转移中存在的问题1. 劳动力素质与技能不足在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一部分劳动者由于技能和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城市的非农产业工作需求。
同时,部分劳动者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导致他们在城市就业困难。
2.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目前,农村人口在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和就业面临诸多困难。
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未能实现城乡统筹,使得农村转移人口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存在诸多障碍。
3. 土地流转与权益保护问题在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土地流转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部分农民因土地流转而失去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另一方面,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公平等问题,导致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1. 提高劳动力素质与技能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快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
农村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分析
农村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分析1. 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流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通过统计分析,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 流动人口总量统计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总量持续增加。
截至目前,流动人口总量已超过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3. 流动人口类型统计农村人口流动主要分为两大类:农民工和其他人口。
农民工主要从事城市建设、工厂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他人口主要包括因教育、就医、探亲等原因所致的流动。
4. 流动人口城市分布统计大部分农村人口流向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
例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成为主要接纳农村人口流动的省份。
这些城市不仅经济发达,就业机会也相对丰富。
5. 农村人口流动影响因素统计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等因素。
其中,拉动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
6. 流动人口对原籍地的影响统计农村人口流动对原籍地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方面,流动人口通过务工支持家庭,改善了原籍地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带来了家庭分离、孩子教育等问题。
7. 流动人口对目标城市的影响统计农村人口流动对目标城市的影响亦不可忽视。
一方面,流动人口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流动人口也带来了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8. 农村人口流动管理措施统计为了解决农村人口流动问题,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例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条件等。
9. 农村人口流动趋势分析根据统计数据,农村人口流动状况未来仍将呈现增长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将继续增加。
10. 总结综上所述,农村人口流动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的特征、原因和影响。
未来,我们应该持续探索有效管理措施,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口流动变化的新趋势及其对乡村转型的影响
我国人口流动变化的新趋势及其对乡村转型的影响李庆真;赵敏君【期刊名称】《开发研究》【年(卷),期】2024()2【摘要】乡村人口流动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转型和社会变迁最具解释力的现象,因为它不仅是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而且是城乡各种体制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并呈持续增长态势,但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农业税费改革、农业补贴政策、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一系列促农政策的出台和国家关于乡村发展战略的优化,乡村人口流动的相关指标值也在发生着阶段性的变化。
为了梳理这种变化趋势及特征,以国家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课题组实证调查的数据为依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结果表明,随着乡村人口流动呈现出阶段性变化新趋势,其带给乡村的影响已经从原来的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等显性问题转移到乡村转型中的结构失衡问题上来,由此也带来了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角色和功能重新定位问题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策,以促进乡村人口流动在乡村转型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总页数】9页(P149-157)【作者】李庆真;赵敏君【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422.6;C924.2;F323【相关文献】1.从流动人口管理走向流动人口治理——我国政府流动人口管理中行政范式转型的制度设计2.城市开发与土地经济3.“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人口流动的新趋势、新挑战4.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我国城市失业和乡村人口流动的主要出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启发5.转型期异质性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山东省流动人口调研数据的经验证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人口统计分析农村人口结构和迁移趋势
农业人口统计分析农村人口结构和迁移趋势农村人口一直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制定农业政策和农村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农业人口的统计分析,探讨农村人口结构和迁移趋势的特点和问题。
一、农村人口结构分析1. 性别结构农村人口性别比例的分析是了解农村家庭生活状态和人口特征的重要指标。
统计数据显示,农村人口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
这可能与农村男性在务农、农村劳动力需求和传统习俗等因素有关。
2. 年龄结构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对于农村发展战略和老龄化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要。
据统计数据,农村人口中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
这对于农村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
3. 教育程度结构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结构对于农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相关数据表明,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但与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
这需要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二、农村人口迁移趋势分析1. 农村向城市的迁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就业机会的缺乏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因素所致。
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对于农村发展和城市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注重农民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2. 农村间的人口流动农村人口迁移还存在着农村间的流动现象。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不同,一些农村人口会选择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迁移,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给源地农村带来了一定的人口减少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
3. 农村内部的人口流动农村人口迁移不仅涉及到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也包括农村内部的人口流动。
一些农民会选择在农村内部进行迁移,寻找更好的土地资源和生产条件。
这对于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农业人口统计分析是了解农村人口结构和迁移趋势的重要方法,对于农村发展和农业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是不够的。
例如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控制城乡人口迁移的政策,以避免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
再如,我国解放后的前30年中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为其它国家少有,这是政治因素干预的结果。
因此,当前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讨论正转向多因素分析。
推拉因模式是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动力的一种模式。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由于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乡村破产使乡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膨胀,“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1970年马卜贡杰(Mabogunje)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该模式认为,城乡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农村和城市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它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制。
农村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农村各种组织机构、家庭和家族等来实现。
农村地方政府及有关组织如果能发挥其组织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就有可能打消不少潜在移民的移居念头。
不过,教育水平的提高往往使农村青年憧憬城市生活而移民。
家庭和家族不会允许未成年的潜在移民单身移居。
成年人的婚姻状况、奉养父母的需要也是潜在移民的牵制性因素。
此外,财产继承权的制度,是多子平分还是由长子继承也往往对移民数量有所影响。
城市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寻找住房和职业的难易来实现。
寻找住房和职业的难易可以起到制止或鼓励农民移入城市的作用。
而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可直接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功能。
如房屋、土地价格的制订,对木屋区或贫民窟居民的态度,对摊贩的管理以及是否设置职业介绍所等都会影响移民的数量。
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离乡背井的农民进城生活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重新学习求职之道、社会规范,建立新的社交网络;城市自身需要调节,多建房屋和创造就业机会,以便扩大人口容量,应付新来的居民;农村也需要调节,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改变产业结构,以适应失去劳动力的新情况。
中国人口普查城乡差异分析
中国人口普查城乡差异分析
引言
中国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全国性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各地区的人口情况。
本文将着重分析中国城乡间的人口差异,探讨其原因与影响。
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分析:
1. 收集与整理2010年和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
2. 比较城市与农村人口的总体规模和增长趋势。
3. 研究城乡间人口密度的差异。
4. 分析城市与农村人口结构的差异。
结果
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 人口规模与增长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城市人口在过去十年中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而农村人口增长的速度相对较慢。
2. 人口密度差异
城市地区通常具有更高的人口密度,这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动有关。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
3. 人口结构差异
城市地区的人口结构更加年轻化,人口中的劳动力资源相对较多。
相反,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更加老龄化,缺乏劳动力。
讨论
城乡人口差异的形成和影响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经济发展、教育机会、医疗资源等。
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城市人口增长较快。
同时,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教育资源,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前往城市发展。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缺乏吸引力,导致农村人口增长相对较慢。
结论
城乡人口差异是中国人口普查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城市地区拥有更高的人口密度,人口结构更加年轻化,而农村地区人口密度较
低且人口结构更加老龄化。
进一步研究城乡人口差异的原因和影响,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政策和措施,推动中国城乡间的平衡发展。
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特征与影响
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特征与影响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
农业转移人口是指在农业不景气时期,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
他们为城市提供了劳动力,也为自己寻找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特征与影响。
一、农业转移人口的数量和流动农业转移人口的总数一直在增长。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农村贫困、就业机会匮乏等问题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已经超过3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二、农民工的流动范围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范围广泛,不仅局限于省内流动,还有很多农民工跨省流动。
根据数据统计,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是农民工流动最集中的地区,同时还有少量人员流动到中西部地区。
三、农民工的流动原因农民工的流动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农村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农民无法在家乡找到满意的工作。
其次,农村的工资相对较低,生活水平不高。
再次,农民工可以通过打工赚钱支持家庭,得以改善生活质量。
最后,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比农村更好,吸引了农民工向城市流动。
四、农民工的职业分布农民工在城市的职业分布也非常广泛。
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体力劳动工作。
由于农民工缺乏技术专长和教育背景,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薪水的工作。
五、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由于农民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特殊性,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很多困境和不公平待遇。
农民工工时长,工资低,缺乏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
他们基本上没有稳定的工作合同,经常被欠薪、拖欠社保等问题困扰。
六、农村人口外流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对农村和城市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农村人口的外流减轻了农村的就业压力,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
其次,农民工的汇款回流到农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农村人口的外流也导致了农村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经济的不稳定。
七、农村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的融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事实特征、理论阐释与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事实特征、理论阐释与政策建议赵周华【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解决对策也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社会各要素参与,其中人口要素是重要因素,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和效果.因此,从农村人口数量、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活动人口、农业就业人数、农村人口分布区域差异方面分析中国农村人口变化的事实特征.基于此,利用人口经济理论分析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特征,构建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的分析框架,提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基于人口经济学视角的解决对策.【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10页(P18-27)【关键词】农村人口;乡村振兴;人口空心化;老龄化【作者】赵周华【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4.24一、引言“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显著,农民生产生活变化明显。
但历史原因导致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受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影响最大的群体是农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凸显,农民对缩小城乡差距、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也更迫切。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显著变化基础上的重要举措。
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看,无论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构建,还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及最终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此过程涉及各方面因素。
尤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近几十年中国农村人口发生巨大转变,显著特征是农村人口空心化伴随农村人口老龄化呈不断加快加深趋势,且此变化较长时间内不可逆转。
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快速经济发展,农村人口流动现象日益普遍。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的农村人口流动现状和未来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可能产生的问题。
二、农村人口流动的背景中国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大比例,然而,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相对落后,就业机会有限,因此农村人口流动成为许多农民寻求更好生活的途径。
三、人口流出的原因1. 经济因素:农村地区缺乏就业机会和低薪水是主要原因之一。
2. 教育因素: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民想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选择流出到城市。
3. 年轻人观念的变化:年轻人更加追求城市生活的多元化和自由度,导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离开农村。
四、人口流入的原因1. 就业机会: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水平。
2. 教育资源: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吸引农民迁往城市以给予子女更好的教育。
3. 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提供更多的娱乐设施、文化活动和社交机会。
五、人口流动的影响1. 农村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给农村带来了新的经济机遇,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 城市压力:人口流入城市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和就业压力。
城市的基础设施、住房资源和环境质量面临巨大挑战。
3. 家庭分离:人口流动导致农民工和家人的分离,家庭关系紧张,孩子的教养问题等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六、应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挑战1.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人口流失。
2. 改善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子女的教育水平,提高他们就业的竞争力。
3. 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吸引人口返乡。
七、未来的趋势未来农村人口流动将持续增长,但增速可能会减缓。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一部分农民可能会选择留在家乡创业。
八、人口流动的可持续性农村人口流动的可持续性应得到重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吸引农民扎根乡土。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发展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也随之增加。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我国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文将就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农业转移人口的定义及发展现状农业转移人口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农村,到城市或者其他地方就业或定居的人口。
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庞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已经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这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建设和生产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意义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这种发展模式有着很多的意义。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减轻城市的人口压力,提高城市人口的生活品质。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也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农村振兴的目标。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就业机会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
农村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也面临社会融合、文化适应等问题,由于文化差异大,使得一些农村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感到孤独和不适应。
城镇化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也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顺利实现。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乡村振兴人口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分析
乡村振兴人口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分析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的重大战略。
在这一过程中,人口流动和城乡融合发展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了乡村振兴的人口流动和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人口流动助力乡村振兴人口流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空间资源有限,压力不断增加。
此时,乡村地区作为城市的后备资源,成为人们可以选择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这种人口的流动改善了人们的就业和生活条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人口流动带来的机遇人口流动给乡村带来了各种机会。
首先,人口流动促进了乡村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大量的劳动力涌入乡村地区,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其次,人口流动还带动了农村市场的活跃,促进了农特产品的销售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此外,人口流动还推动了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素质和对外界信息的了解。
三、人口流动带来的挑战然而,人口流动也给乡村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大量的人口流入乡村地区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紧张。
土地被大量购买和承包,使土地流转困难,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农田的利用效率。
其次,人口流动也带来了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
人员的流动导致了乡村社会稳定的破裂,农村社会治理的难度增加。
此外,人口流动还加剧了城乡差距,使乡村发展的步伐不平衡。
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城乡融合发展意味着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城乡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促进城乡间的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获得感。
五、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城乡融合发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首先,可以通过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实现农村集中连片开发和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创造良好的城乡空间环境。
其次,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城乡融合发展还需要推进城市和乡村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水平。
关于推进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了解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推进市民化的有效路径,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一)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截至_____年,我区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已达到_____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_____%。
(二)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中,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比例逐渐增加。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加大了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技能和竞争力。
(三)居住条件逐步改善部分农业转移人口通过购买商品房、租赁住房等方式在城镇定居,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此外,政府也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为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住房保障。
三、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一)户籍制度改革仍需深化尽管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和障碍。
如一些大城市的落户门槛仍然较高,农业转移人口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仍存在差距。
(二)就业质量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大多从事低技能、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就业稳定性差,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同时,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还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不足、工资拖欠等问题。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镇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能力还不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
例如,学校学位紧张,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入学难;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融入城市困难由于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农业转移人口在融入城市社会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他们在社交、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压力,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推进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建议(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大城市落户门槛,简化落户手续,逐步消除户籍制度背后的福利差异。
人口统计报告的写作要点与实证分析
人口统计报告的写作要点与实证分析人口统计报告是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者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数据进行系统统计分析的一种报告形式。
通过对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分析,人口统计报告可以揭示出人口的发展趋势、变化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撰写人口统计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人口总量及其增长趋势人口总量是人口统计报告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撰写人口统计报告中,首先需要明确人口总量的来源和计算方法。
可以分别列出不同年份的人口总量,并结合图表或其他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此外,还可以分析人口增长的趋势,包括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以及人口增长的原因等。
2. 人口结构及其变化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分类的分布情况。
在人口统计报告中,可以选择几个典型的分类指标,比如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并通过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不同分类的人口比例。
分析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对人口趋势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出现老龄化或年轻化的趋势,而性别比例也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3. 人口分布及城乡差异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在人口统计报告中,可以通过地图、图表等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同时,还可以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包括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等因素。
此外,城乡差异也是人口统计报告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比较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数量、结构以及其他特征,分析城乡差异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 人口流动及其影响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间的迁移、流入和流出情况。
在人口统计报告中,可以关注几个重要的人口流动指标,比如人口迁徙率、人口流入流出比例等,并通过图表等方式进行展示。
此外,还可以分析人口流动的原因,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生活条件等因素,以及人口流动对源地和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 人口教育水平及其关联人口教育水平是人口统计报告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卢向虎/朱淑芳/张正河原载《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卢向虎,重庆工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朱淑芳,重庆工商大学;张正河,中国农业大学「内容提要」本文以托达罗城乡人口迁移经济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显著地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
第二,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导致城镇失业增加的原因,而城镇失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口的城乡迁移。
第三,制度因素对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影响是复杂的,城乡人口迁移规模随着制度约束的减弱而逐年增加。
「关键词」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实证分析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经济成分的日益多元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抑制人口迁移的政策性壁垒逐步削弱,农村人口的迁移权利不断扩大。
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也迫使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到城市谋求出路。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推动着中国人口迅速城市化。
1978~2003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8%上升到40.53%,城镇人口也由1.8亿人增加到5.2亿人,增长了近3倍。
但是,由于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的困扰,迄今为止,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研究仍是空白。
本文将在测算历年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基础上,试图以托达罗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并对此展开实证分析,以期为促进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行文之前,首先做以下说明:①本文中的城乡迁移仅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鉴于汉语表达习惯,本文未采用“乡城人口迁移”的说法。
②中国官方公布的城市化率是用城镇常住人口与全国总人口的比值反映的。
本文中的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也是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础测算的。
因此,本文中的农村人口城乡迁移仅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即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常住人口,并不包括以打工为目的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短期流动。
一、基本假说无论是W.A.Lewis 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还是M.Todaro 的城乡人口迁移经济行为模型,抑或是E.G.Ravenstein等人提出的“推拉理论”,均把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作为导致城乡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革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已经由1982年的1.98倍扩大到2003年3.23倍。
因此,本文建立假说一: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增加促进了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扩大。
M.Todaro 的城乡人口迁移经济行为模型认为,城市失业规模的增加降低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部门就业概率,从而阻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也把城市失业规模作为阻碍农村人口城乡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规模已由改革初期的271.4万人(1983年)增加到800万人(2003年)。
因此,本文建立假说二:中国城镇失业规模的增加阻碍了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扩大。
在中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有着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制度背景。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户籍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城市用工制度、子女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一直阻碍着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某些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制度已经消亡(例如食品配给制度),某些制度的阻碍作用也逐渐减弱(例如户籍制度、城市用工制度)。
因此,本文有理由建立假说三:制度因素是阻碍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的重要因素,它对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减弱。
二、基于托达罗城乡人口迁移模型的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的构建托达罗城乡迁人口移经济行为模型认为,农村人口是否向城市迁移,取决于城乡居民的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城乡人口迁移规模是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函数,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M=f (d );f'>0.其中,M 为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规模;d 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f'>0则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
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为:d=w.π-r.其中,w 为城市实际工资水平;π为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就业概率;r 为农村平均实际收入。
因此,M=f[(w-r ),π],即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是城市就业概率(π)和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w-r )的函数。
托达罗把向城市迁移的农村人口所面临的城市就业概率π定义为:π=(γ。
N )/(S-N )①。
其中,γ为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N 为现代部门总就业人数;S 为城市地区总劳动力规模。
则γ。
N 为一个国家的城市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S-N )为城市地区总失业规模。
即:农村迁移者在城市的就业概率取决于城市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和城市失业规模。
于是,可以得到:M=f[(w-r ),(γ。
N ),(S-N )].即:一个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规模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城市失业规模和城市部门新创造就业机会的函数。
托达罗模型没有考虑制度因素对农村人口城乡迁移的影响,但笔者认为,在本文的计量模型中必须把制度因素的影响考虑进去。
为此,笔者建立以下函数形式:M[,t]=f(UE[,t]、G[,t]、CE[,t]、T 、T[2])。
其中,Mt为第t 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净迁移规模;UE[,t]为第t 年城市失业规模,即托达罗模型中的(S-N );G[,t]为第t 年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即托达罗模型中的(w-r );CE[,t]为第t 年城市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即托达罗模型中的(γ。
N )。
笔者用时间趋势T 来反映制度因素对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的影响。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制度因素对农村人口城乡迁移的影响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
笔者加入变量T[2]来反映这种影响的趋势。
人们通常采取舍弃该变量或使用代理变量的方法来处理观测不到的解释变量。
在本项研究中,城市部门每年新创造的就业机会(CE[,t])无法观测到,更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来反映,为此,笔者分别采取以下处理方式:①舍弃CE[,t]变量,得到回归模型1:M[,t]=a[,0]+a[,1]UE[,t]+a[,2]G[,t]+a[,4]T+a[,5]T[2](1)②用滞后一期的因变量M[,t-1]作为CE[,t]的代理变量,以控制遗漏变量CE[,t]可能带来的问题,得到回归模型2:M[,t]=β[,0]+β[,1]UE[,t]+β[,2]G[,t]+β[,3]M[,t-1]+β[,4]T+β[,5]T[2](2)三、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的说明1.被解释变量。
历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净迁移规模(M[,t])可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应数据,通过测算得到。
具体测算方法为:某年农村人口城乡净迁移规模=当年城镇新增人口总量-当年城镇人口自然增长量;当年城镇人口自然增长量=上一年城镇总人口×当年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
2.解释变量。
城市失业规模(UE[,t])用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总量近似反映;城乡实际收入差距(G[,t])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差与当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反映。
时间趋势T=1,2,……。
具体数据见表1.注: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用市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代替,其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其中,带*号数字为测算数据。
②带*号数字的具体测算方法:假定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同步,根据二者关系,建立具体估算公式。
该公式为:缺失年份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年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一阶差分-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阶差分的平均值+可获得数据年份内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阶差分的平均值。
其中,本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一阶差分,反映与上一年相比本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量;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阶差分的平均值反映1978~2003年间历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平均变化程度;可获得数据年份内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阶差分的平均值,近似反映历年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平均变化程度。
资料来源:①城镇总人口、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2004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第290页、第314页。
②城市失业规模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2004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第160页。
四、模型估计结果和模型评价根据1979~2003年相关统计数据,利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模型1、模型2分别进行回归,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因为是时间序列数据回归,必须对模型进行序列自相关检验。
根据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知,其DW值=2.127809.取0.05的显著性水平,查DW表可知,模型1对应的临界值dL=1.038,dU=1.767,模型1的DW值落在dU<DW<4-dU区域,可以判定模型1不存在时间序列自相关。
模型2包括因变量的滞后项M[,t-1],不适合用DW检验方法,本文选择LM检验的方法对模型2的自相关进行检验。
检验假设:H[,0]:模型2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小(等)于1阶的自相关;H[,1]:模型2的残差序列存在小(等)于1阶的自相关。
利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模型2进行LM(最大似然值)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LM检验结果看,LM统计量取值为0.3104,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5774,大于置信度0.05,故接受原假设,可以判定模型2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小(等)于1阶的自相关。
经过检验,模型1、模型2均不存在序列自相关,无需做进一步处理。
比较模型1、模型2的回归结果,模型2中调整后的R[2]值、对数似然值L 变化不大(见表3)。
相反,由于增加解释变量M[,t-1]带来的自由度损失,模型2的AIC 统计量、SC统计量均增大,F 统计量减小②。
且模型2中变量M[,t-1]的t 检验明显不显著。
这说明,模型中加入CE[,t]的代理变量M[,t-1]对模型贡献不大,舍弃M[,t-1]并不影响模型的精确性。
因此,本文选择模型1为最终的计量模型。
五、模型结果的分析(一)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对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影响模型1中变量Gt的t 检验显著、符号为负。
这说明,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并没有像托达罗理论模型预期的那样,随着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扩大;相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并成为城镇常住人口的重要力量。
这也说明假说一在中国是不成立的。
仔细考虑一下,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实际上,农村人口长期迁移到城镇生活和短期流动到城镇打工所面临的迁移成本约束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