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测量.doc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度,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线段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初步认
识线段并用图形表示,再通过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线段的特征
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同一物体时,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也不相同这一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线打下了基础。
学生之前已经学会了对实际物体的长短比较,掌握了“比长短”的基本方法,对物体长、短
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的学习旨在使学生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厘米
和米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厘米或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还要了解每一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并且能够在实际中运用。
展示画图结果,可以与同桌比比,看画得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了解用同样的工具测量同一件物品结果的一致性,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
的必要性。通过交流,给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技能。】
师: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那么宽,
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生2:我看门口1米处画的标记,长颈鹿的身高超过了1米,要买票;小乌龟的身高不足1米,不用买票。
师:观察得真仔细!看到了门口处1米的地方有标记。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1米有多长”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
8/13
3.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少米,教室里的黑板长大约是多少米。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 黑板的长。 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做法,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明测量的方法。
4.巩固练习。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的填空。
5或6个头长。
课桌有多长。(教材第51、52页)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
4/13
重点: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点:能用刻度尺 量 小物体的 度。
件、刻度尺。
:今天 我 研究 量的相关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测

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观念,
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进而可以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本单元安排了测量线段和按要求画线段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巩固本单元知识点,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也为今后研究直
“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米尺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既直观又简便。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有利于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经历“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
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呢?直尺上从0到1一段 度就是1厘米。你 能在直尺上找到哪段 度是1厘米呢?
启 学生找一找,一 。如直尺上从3到4段 度是1厘米等。
【 意:直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通 直尺 厘米,既直,又便于学生体会1
厘米、几厘米的 度。】
:同学 找出几种 度大 是1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 度、 的 度、 的 度等。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7/13
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课件、米尺。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游乐园吗?
师:长颈鹿和小乌龟在游乐园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
生1:小狗门卫告诉它们,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考查知识点:测量物体的长度;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测量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类
量木板的长,下面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
(考查知识点: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力要求: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5519
B类:第二种量法正确
教材习题
第52页“练一练”: 1. (答案不唯一)
估计
测量
铅笔长
么。
件出示:教材第51第三幅 。
生1:笔 是5厘米。
5/13
生2:第二只小熊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第一只和第三只小熊测量的方法根本就不对,第四
只小熊的测量方法也可以得出铅笔的长度,但不如第二只小熊的测量方法直接。
生3:通常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从直尺的0刻度量起,物体的末端对准直尺刻度的几厘米,就说明该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
1.小 合作,一种 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
:在就 每一个小 都 自己喜 的工具量一量教室有多,然后填写教材第49
的表格。
2/13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的测量过程及结果。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正确、切实可行,就
给予肯定。
2.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师:你觉得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如何才能使测量的结果比较准确呢?
件出示:教材第51第一幅 。
:同 的 桌,什么 两个同学 量的 果却不相同呢?
生1:因 他 采用了不同的 准 行 量。
生2:是啊,一,一支 笔,它 本身的 度就不相同,当然 量的 果也不一 了。
生3:要想 量准确,就 用相同的 准 行 量。
:同学 得很有道理,古代的 人民在 中 了 量 准不 一是没有准确和公平可言的,所以后来人 就 一了 度 位。
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活动
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地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有的学生边用两手比画边说,有的学生边比画自己的身高边说,有的学生说出课桌的长约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现在把你们的手臂伸开,用尺子量一量,看看伸到什么程度就是1
米。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演示自己伸开手臂比画1米长。
【 意:使学生了解用不同 位 行 量的不准确性,以及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学生学 估 解决生活中的 做准 。】
1.刻度尺。
:在我 一下 的 量工具——刻度尺,大家都拿出尺子,先 真 察一下,
然后 你 了什么。
学生 察后交流: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 有cm等。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 上 一使用的一个 度 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
3.量一量、画一画。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直尺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用直尺测量教材第51页最
下面的线段,量一量它有多长。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师:把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与大家交流一下。
可到前面演示,对从“0”开始量的方法给予肯定性评价。
师:你能不能借助直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呢?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哟。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点:在活 中 学生用自己的活 建立 人 已有数学知 的理解。
件。
:同学,我 上学 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你 知道我 的教室有多?
:我 怎 量教室的 度呢?
学生可能会:
·看一看有几把尺子 。
·看看有几本 。
·看看有多少个脚印 。
⋯⋯
:同学 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啊!
【 意:从学生身 的物体出,引 学生自己 量,并 所用 准不同,即使 量同一物体,果也不相同,激 学生的探究 趣和求知欲望。】
:我 已 了1厘米,那么2厘米有多 呢?同学 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的 度,
然后用手比一比。
学生 察直尺,交流。如直尺上从0到2的 度是2厘米,从3到5的 度也是2厘米。
【 意:在直尺上1厘米和几厘米,身体1厘米的 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
的 度 念。】
2.用厘米 量。
:仔 察 中的 笔 是多少,它 量?一 量物体 度 注意什
教材习题
第50页“练一练”: 1.略
2.
小女孩儿说得对,因为右面的回形针比左面的回形针长
,右面的木条为3个回形针长,
左面的木条也为
3个回形针长,所以右面的木条比左面的木条长。
3. 100
25
34
36
21
44
4.
儿童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
5个头长,成年人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
6个头长。
发现一般人大多身高是自己的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到底是不是只有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教室有多长
1.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忽略了产生发展的曲
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
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但是个体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1课时
1/13
3
1米有多
1
4

1
教室有多 。(教材第49、50)
1.用不同 准 量同一物体所得 度不相同的 程,体会建立 一 度 位的必要
性。
2.学生在 身 的活 程中,体会 度 位的形成 程,用自己的活 建立 人 已有的数学知 的理解。
重点:使学生初步 度 位的形成 程,体会 一 度 位的必要性,知道 度 位的作用。
课桌有多长
测量较短的物体:厘米cm
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再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最后找一找身边有哪些长度是
1厘米的物品。1厘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方式丰富学生对1厘米的
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ຫໍສະໝຸດ Baidu米的长度观念。
A类
看图填空。
比短()厘米;
6/13
比长()厘米;
与共长()厘米。
生1:要做好标记。
生2: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摆放。
生3:摆放的时候要尽可能摆直,弯曲了就会使测量结果受到影响。
师:我们测量的是同一间教室的长度,为什么结果却不相同呢?是不是我们把刚才说的注意事项都做好了,测量的结果就一样了呢?
生:我觉得不一定,应该用同一种工具测量,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吧!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时应该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
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1
教室有多长
1课时
2
课桌有多长
A类
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长?填在右面的空格里。
3/13
(考查知识点:用同一工具测量物体;能力要求:能用同一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B类
估一估: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支蜡笔的长度?
(考查知识点:估测物体的长度;能力要求:用某一标准能正确估测物体的长度。)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6582
B类: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2支蜡笔的长度。
(20)厘米
(18厘米)
橡皮长
(5)厘米
(6)厘米
文具盒长
(20)厘米
(22)厘米
2.略
3.3厘米5厘米4厘米
4.①能通过。
5.从8厘米到14厘米就可以画出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答案不唯一)
1米有多长。(教材第53~55页)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