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防控基本原则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医院感染防控知识1.什么是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几类(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由医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患者而引起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的感染。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5.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时该如何处置6.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报告流程(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所在科室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管理等部门。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
• 医护人员被誉为“白衣天使”,长袖白大 褂是医生经典标志性着装,但2007年9月17 日英国卫生部门公布了新的医护人员着装 规则:不得穿长袖白大褂,而是要裸露出 肘部以下皮肤,禁止打领带、佩戴首饰等 容易藏污纳垢的着装。因此保护医务人员 工作服清洁干净不仅是医院文化的体现, 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需要。
30
普通病房的空气消毒
• 实验证明,普通病房室内空气消毒后2030min,空气的含菌量回升到消毒前的5070%,因此紫外线对空气的一过性消毒价 值极为有限
• 自然通风每换气一次即相当于房间容积的 空气完全更换一次,可清除原菌数的63.2%
• 控制人员流动,降低空气微生物的载量
31
室内安装紫外线灯管的具体要求
9、开放式储槽不具备无菌屏障性,不应 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需要使用储槽灭菌 物品,应在储槽内或外部使用包装材料包 装,使之符合无菌屏障要求 10、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应 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
41
现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原则
11、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灭菌包 内还应放置化学指示物,如透过包装材料 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指示物的颜色变化, 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12、纸塑袋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 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cm
进行强有力的揉搓,然后用流水冲洗的过 程称洗手。
有效的洗手可清除手上99%以上的各种 暂住菌,切断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洗 手后,手上不能检出致病微生物
33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认真洗手
1.进入和离开病房前; 2.接触清洁物品前、处理污染物品后 3.无菌操作前后; 4.接触伤口前后; 5.护理任何患者前后;

现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原则
7、灭菌包重量的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 过7公斤,敷料报重量不宜超过5公斤 8、灭菌包体积要求: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 器不宜超过30cm×30cm×25cm;脉动预 真空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 30cm×30cm×50cm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或由医疗机构引起的病原体感染。

它是世界各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基本原则1.标准预防措施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消毒与消毒灭菌工作、废弃物的处置等。

医务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接触患者体液和分泌物的风险。

2.定期培训与评估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相关培训,掌握标准预防措施的正确执行方法。

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3.监测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密切关注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同时,应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相关信息,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的协调与合作。

二、控制策略1.手卫生手卫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首要措施。

医务人员和患者应遵循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洗手剂、避免长指甲及佩戴饰品等。

医疗机构应提供充足的卫生设施,并加强对手卫生的宣传教育。

2.环境清洁与消毒医院内环境清洁与消毒是防止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对手术室、病房、器械设备等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同时,要提高医务人员对环境清洁与消毒的意识,加强操作规范与质量控制。

3.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医院感染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抗生素使用指南,明确抗生素的适应症、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限等。

医务人员要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废弃物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的废弃物分类和处置制度,特别是对有感染性的废弃物要进行专门处理和销毁。

医务人员要正确使用废弃物容器,并遵循相关处理规范,确保废弃物不会成为传播病原体的途径。

5.住院感染监测与管理医务人员应定期对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身上引起的感染。

它是医疗机构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还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导致不良结果。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

一、建立有效的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感染预防控制的责任,并配备专职的感染预防控制人员。

该管理体系应包括感染预防控制委员会、监测与报告系统、培训与教育机制等。

委员会负责制定感染预防控制政策和指导方针,并监督管理各项工作。

二、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感染情况并做出对策。

监测应包括手术部位感染、血液感染、尿路感染等各类感染。

医院应建立科学的感染诊断标准,并统一相关数据记录和报告格式,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医院应制定并实施感染控制策略,包括手卫生、手术室洁净和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

手卫生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感染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手术室和其他关键部门应严格控制洁净和消毒管理,并加强环境监测。

四、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是导致医院感染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院应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制度和评估体系,并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教育。

医院还应制定并执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合理规定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症、药物选择与剂量,并定期开展药物使用情况的评估。

五、促进患者与家属参与医院应积极促进患者与家属对感染预防控制的参与。

患者和家属应接受有关感染控制的教育,了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医院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设立咨询与投诉渠道等方式,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参与度。

总结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建立有效的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体系、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以及促进患者与家属的参与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

院感防控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院感防控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严格执行锐器使用安全规范 ,避免不必要的锐器暴露。
及时上报锐器伤事件,配合 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掌握锐器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包括伤口清洗、消毒和包 扎等。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锐器伤 防护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手卫生指征和操作方法
明确手卫生的五大指征:接触患 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 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以及 手部有明显污染时。
数据分析
对监测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深 入分析,识别存在的感染风
险点和问题根源。
问题定位与分类
将问题进行定位和分类,明 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措施。
整改方案制定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针 对性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
目标、措施和时限。
持续改进思路引入
引入先进管理理念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医院感染管理理念和经验,不 断完善院感防控体系。
2
使用专用包装袋或容器进行收集,确保密封、无 破损。
3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进行转运、交接和最 终处置,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03 重点部门院感防控策略
手术室感染控制要点
严格手术室空气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洁净。 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手术器械和用品必须严格灭菌,保障无菌操作。 合理安排手术流程,降低感染几率。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确保新生 儿用具无菌。
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测和观察, 预防感染发生。
血液透析室操作规范
01
02
03
04
血液透析室应布局合理,符合 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需定期检测 ,确保质量安全。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透析操作 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监测重点环节
对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进行监测,如手术室 、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等。
评估防控效果
定期对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的未
05
来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实时监测、预测和预警,提高感染控制 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政策法规的完善与执行
政策法规制定
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政策法规,明确各方职责,强化法 律责任。
监督与评估机制
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医院进行 评估和抽查,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THANKS.
新型消毒技术
研发和应用新型消毒技术,如紫外线消毒、等离子体消毒等,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对环 境和物品的损伤。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跨国合作项目
加强国际间的医院感染控制合作项目,共同 研究感染控制难题,分享最佳实践和成功经 验。
学术交流平台
建立国际性的医院感染控制学术交流平台, 促进各国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
减少患者并发症
医院感染可能导致患者原有疾病 恶化或出现新的并发症,控制感 染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
医疗质量与效率
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控制得当,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提升医疗效率
减少医院感染事件,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
医院声誉与形象
维护医院声誉
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可以提升医院在 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提高医院 的声誉。
吸引更多患者
一个在感染控制方面表现良好的医院 更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吸引更多 的患者前来就诊。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

02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清洁与消毒
总结词
清洁与消毒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措施, 可以有效减少病菌传播与感染风险。
VS
详细描述
医院应建立清洁与消毒制度,定期对病房 、实验室、手术室等场所进行清洁与消毒 ,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 、床头柜、医疗器械等。使用合适的清洁 剂和消毒剂,并注意不同物品的消毒方法 与频次,避免过度消毒导致环境污染。
对未来医院感染防控培训的展望与建议
要点一
展望
要点二
建议
未来,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将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加强 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培训内容将更加全面和深入,涵盖更多的学科和领域。 通过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和参与度,实现更好的培训效果。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防控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建议医院加 强组织领导,加大对培训的投入和支持;完善培训制度 ,制定科学、客观的评估标准;加强与各科室的沟通和 协作,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实践 和应用,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和活动,提高医护人员 的兴趣和参与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 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危害与防控意义
医院感染的危害
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死亡、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等危害 。
医院感染防控意义
医院感染防控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医疗纠 纷和降低医院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某医院在进行一项手术时,未按照规定对手 术室进行严格消毒,导致一名患者感染了多 重耐药菌。调查发现,该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执行不严格,相关责任人未得到有效处理。 该事件引起了患者和家属的不满和投诉,造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ppt课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ppt课件
7
医院感染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 的传播途径。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 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隔离标识蓝色。
飞沫传播:由飞沫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百 日咳、白喉、流脑等。隔离标识粉色。
空气传播: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结 核、麻疹、肺出血热等。隔离标识黄色。
59
无菌操作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应 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 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并注明开启时间。建议使用小剂量包装溶媒。
持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鼻导管每天更换一 次,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湿化瓶用后消毒, 干燥保存;备用的湿化瓶每周消毒一次。
灭菌器械外包装潮湿
灭菌器械包装布破损52
无菌操作
无菌物品的包外灭菌标识项目填写要求
无菌物品包外灭菌标识应填写6项内容,包括物品名 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 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号。
灭菌器械包外指示胶带 6项填写不全
灭菌器械包外指示胶带 53 6项填写合格
无菌操作
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
49
无菌操作
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要求
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放置于无菌物 品存放柜内,严禁随意存放、过期使用、重复使用。
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在仓库、放置地上 一次性无菌物品过期使用、重复50使用
规范管理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
专区专柜存放
51
无菌操作
无菌物品在使用前,如果发现包内化学指示卡 变色不完全,外包装潮湿、超过有效期、包装 物破损等视为污染不得使用。
14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5

感染科实习护士总结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与防护技巧

感染科实习护士总结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与防护技巧

感染科实习护士总结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与防护技巧感染科实习是护士们专业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实习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防护技巧。

本文将总结这些重要内容,以便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1. 清洁与消毒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感染的基础。

我们了解到,医院环境的清洁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地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以及正确的清洁和消毒程序。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不同区域和设备的不同清洁要求,比如手术室、病房和设备表面等。

2. 洗手和手卫生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基本的措施。

我们在实习中学习了正确的洗手方式,包括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在适当的时间和场景下进行洗手。

我们还了解到使用洗手液和手消毒剂的正确方法。

通过正确的洗手和手卫生措施,我们可以避免将病原体带入患者身体。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感染科的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个人防护装备的重要性。

这包括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

我们学会了正确地佩戴和脱去这些装备,并了解到不同场景下不同装备的使用要求。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自己和患者免于感染的风险。

4. 废物管理废物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一环。

在实习中,我们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废物应该如何正确分类、封装和处理。

我们学习了正确使用废物箱的方法以及污染物的处理要求。

正确的废物管理可以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5. 预防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医院中常见的感染传播途径之一。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交叉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我们了解到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使用无菌操作技巧、定期清洁和消毒设备等都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6. 教育和宣传在感染控制中,教育和宣传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正确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了解感染的预防知识和技巧。

在实习中,我们了解到如何向患者和其他同事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宣传,以提高感染控制的效果。

总结:感染科实习期间,我们全面了解了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防护技巧。

医院院感防控应知应会(一)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医院院感防控应知应会(一)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XXXX 医院院感防控应知应会(一)医院感染基本知识1、什么是医院感染?(人人掌握)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 (入院 48 小时后) 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2、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人人掌握)(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 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浮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者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3、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人人掌握)(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惟独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者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 48 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如何诊断?(ICU 医务人员掌握)VAP 是指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机械通气 48h 后发生的肺炎,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 48h 内浮现的肺炎也属于 VAP 范畴。

胸部 X 线或者 CT 显示新浮现或者发展性的浸润影、实变影或者磨玻璃影,加之下列 3 种临床症候中的 2 种或者以上,可建立临床诊断:(1)发热,体温> 38℃;(2)脓性气道分泌物;(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0x10^9/L 或者 <4x10^9/L。

5、如何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ICU 医务人员掌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 小时内的患者浮现菌血症或者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 、寒颤或者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六篇重点内容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六篇重点内容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六篇重点内容1. 感染防控基本概念- 定义感染:解释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并繁殖,导致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过程。

- 医院感染的危害:介绍医院感染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危害,包括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增加死亡风险等。

- 感染传播途径:介绍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

- 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强调感染防控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2. 个人卫生与手卫生- 洗手原则:详细介绍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包括使用洗手液、正确揉搓双手、清洗时间等。

- 使用消毒剂:指导医护人员正确使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包括选择正确的消毒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手套的正确使用:介绍手套的选择、穿戴和脱除方法,以及手套的更换时机和注意事项。

-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强调医护人员个人卫生对于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包括保持清洁、穿戴整洁工作服、勤洗头发等。

3. 预防交叉感染- 感染预防措施:介绍医院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包括正确使用一次性器械、定期清洁和消毒设备、妥善处理污染物等。

- 隔离措施:指导医护人员正确使用隔离措施,包括标准预防、呼吸道隔离、接触性隔离等。

- 感染监测与报告:介绍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医护人员在发现感染时应采取的措施。

- 病房环境清洁:指导病房清洁人员正确执行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证病房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4. 抗生素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作用和分类:介绍抗生素的基本作用原理和常见的分类,包括广谱抗生素、狭谱抗生素等。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强调医护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指南和临床实践进行,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

- 防止耐药性产生:介绍抗生素耐药性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评估疗效等。

- 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介绍医院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医护人员应如何配合相关工作。

5. 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消毒与灭菌-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解释消毒和灭菌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在医院中应用的场景和方法。

院感防控知识培训课件

院感防控知识培训课件
案例三
某肿瘤医院,针对肿瘤患者的特殊需求,采取了个性化的 防护措施,如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定期更换导管等,有效 减少了肿瘤患者的感染风险。
失败案例分析
01
案例一
某乡镇卫生院,由于缺乏必要的消毒设施和培训,导致产房和手术室存
在严重的交叉感染隐患,多名新生儿和手术患者发生感染。
02 03
案例二
某传染病医院,在收治SARS患者期间,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多 名医护人员感染,并引发院内传播,对医院声誉和患者安全造成严重影 响。
评估方法
定期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进行评估,包括制度执行 情况、消毒隔离措施落实 情况等。
改进措施
根据监测与评估结果,及 时调整和改进院感防控措 施,降低感染风险。
应急预案
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医院感染事 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组织体系
建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 责,确保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案例三
某大型综合医院,在应对新型流感疫情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和 协调机制,导致院内感染迅速扩散,对大量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威胁。
05
院感防控未来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
物联网技术
利用AI技术进行院感风险预测和预警 ,提高防控效率。
实时监测医疗设备、环境等院感风险 因素,实现精准防控。
大数据分析
院感防控的重要性
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
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 识,预防职业暴露和 交叉感染。
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 ,维护医院声誉。
院感防控的基本原则
遵循标准预防措施,对所有患者的血 液、体液、分泌物等均视为有传染性 ,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分类收治患者,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和 传染风险进行分类管理,降低交叉感 染风险。

医院感染知识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医院感染知识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医院感染知识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住院患者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与入院时相比,不相干的新发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医疗成本,给医院及医务人员造成负担。

因此,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1. 有效的手卫生手是人体暴露于外界的重要媒介,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必须妥善洗手,在接触患者前后、进食前后、如厕后等多个时机进行手卫生,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时,医疗机构应配备洗手液、洗手消毒剂等设施设备,以便医务人员及患者能够方便地进行手卫生。

2.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手术、创伤处理和其他侵入性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医务人员需要正确穿戴手术衣、手套、口罩等防护设备,使用无菌物品,保持手术场所洁净和无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医院感染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严格按疗程使用,避免长期或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以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4. 清洁消毒与环境控制医疗机构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各类器械设备、病房、手术室、手术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同时,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湿度和温度,及时处理危险废物,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5. 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医务人员均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避免成为感染源。

同时,发生疾病时应主动报告、隔离和治疗,以免传染给患者或其他医务人员。

6. 患者教育和参与医疗机构应采用多种形式,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医院感染的知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医疗设施并遵守防控措施,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鼓励患者和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参与其中,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7. 管理与监测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和相关流程,并进行监测和评估。

医院感控基础知识须知

医院感控基础知识须知

医院感控基础知识须知1.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发生医院感染病例,要求多长时间上报感控部?发生医院感染要求在24h内上报感控部。

3.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及其它传播(如生物媒介传播、经血液传播等)。

4.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5.什么事医院感染聚集?医院感染聚集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6.医院感染暴发时科室应如何处理?(1)立即按要求进行上报。

(2)配合相关部门核实诊断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4)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对免疫功能低下,有严重疾病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5)根据需要对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护、探视人员等进行医学观察。

(6)医务人员严格遵循标准预防措施,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7.什么是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8.标准预防的常用措施有哪些?手卫生、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安全注射、正确处理污染物品。

9.什么时候需要执行手卫生?(1)接触患者前。

(2)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3)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总结词
定期评估和调整防控计划和方案
详细描述
定期对医院感染防控计划和方案进行评估 ,分析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 施,提高防控效果。
措施四
01 总结词
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及时发 现和纠正问题
02
详细描述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 自查和评估,包括对医务人员 操作、消毒灭菌、医疗废物处 理等方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整改。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交流与 合作
与其他医疗机构开展医院感染 防控经验交流,共同探讨防控 策略和方法,提高整体防控水 平。
措施三:制定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和方案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科室和病种制定个性化的防控计 划和方案
根据不同科室和病种的医院感染特点,制 定针对性的防控计划和方案,包括目标监 测、防控措施、效果评估等。
保护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额外的并 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 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的发生往往与医疗操作和环境卫生有关。通过预 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可以降低医疗操作的风险,提高医疗 质量。
维护医护人员健康
医护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其健康状况 直接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也 是保障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手段。
03
总结词
04
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医务人员积 极参与防控工作
详细描述
建立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奖惩机 制,对表现优秀的医务人员进行 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医务 人员进行惩处,激励全院医务人 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措施五: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总结词

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ICU是重症病人集中治疗的场所,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是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科室。

细菌耐药ICU 患者比普通病房患者或院外患者更加普遍。

因ICU 患者多来自院内各专科,致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对增高。

又因患者治愈后回到原科室,使在ICU的耐药菌株被携带到医院各处而引起流行。

降低ICU 院内感染发生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一、预防控制原则(1)隔离感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ICU 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能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必要时尽快接触患者的通道。

(1)ICU 病房设置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且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2)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m²,床间距大于1m;每个病房最少配备1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 18m²,用于收治隔离病人,有条件者宜配备负压病房。

(3)ICU 整体布局应划分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等应具有相对独立性。

(4)配备足够的非接触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两床1 套。

(二)建立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建立并完善ICU各项感控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其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协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操作流程,并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更新、修订,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三)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管理(1)人员数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

医师和护士人数与 ICU床位数之比必须为 0.8:1-1:1和2.5:1~3 :1以上。

(2)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避免接触病人。

医院感染知识试题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医院感染知识试题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医院感染知识试题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医院感染知识试题: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患者因为医疗操作而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还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经济成本和医疗风险。

因此,预防医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原则:1.保持手的卫生:手是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保持良好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首要措施。

医务人员应该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以及进餐前后。

正确的手洗步骤包括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搓手至少20秒,并用纸巾单次性擦干手。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感染患者或处理可能污染的物品时,医务人员应该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可以阻挡病原体的传播,并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3.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对于防止医院感染的传播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应该将医疗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妥善封装和标记,以防止其再被利用或传播病原体。

4.保持环境清洁:医院的环境清洁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医疗器械和患者周围的环境。

保持卫生环境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5.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的指南和原则,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6.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操作步骤等。

通过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可以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总之,预防医院感染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通过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保持环境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院感知识培训重点

院感知识培训重点

院感知识培训重点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感染的疾病或者并发症。

为了降低院感的发生率,医院需要进行院感知识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能力。

本文将介绍院感知识培训的重点,包括感染控制原则、手卫生、消毒与无菌操作、环境清洁和废物管理等五个方面。

一、感染控制原则:1.1 掌握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掌握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如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1.2 学习感染控制的标准预防措施:包括严格遵守手卫生、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1.3 掌握感染控制的特殊预防措施:对于特殊病种或者高危人群,如免疫缺陷患者、手术患者等,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二、手卫生:2.1 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步骤:包括正确洗手、使用手消毒剂等。

2.2 学习手卫生的时机: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手卫生的时机,如接触患者先后、接触患者体液后等。

2.3 了解手卫生的注意事项:如正确使用洗手液、正确使用手消毒剂、避免戴手套代替手卫生等。

三、消毒与无菌操作:3.1 学习正确的消毒操作:包括表面消毒、器械消毒等。

3.2 掌握无菌操作的要点:了解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如穿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器械等。

3.3 学习消毒与无菌操作的监测方法:了解消毒与无菌操作的监测方法,如使用生物指示物、物理指示物等。

四、环境清洁:4.1 掌握环境清洁的基本原则:了解环境清洁的重要性,如定期清洁、消毒、通风等。

4.2 学习环境清洁的操作方法:包括表面清洁、空气清洁等。

4.3 了解环境清洁的监测方法:了解环境清洁的监测方法,如使用空气采样器、表面采样器等。

五、废物管理:5.1 学习正确的废物分类方法:了解不同类型废物的分类标准,如医疗废物、普通废物等。

5.2 掌握废物的正确处理方式:了解不同类型废物的处理方式,如焚烧、消毒等。

5.3 了解废物管理的相关法规与规范:了解废物管理的相关法规与规范,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
隔离
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 防止交叉感染。对特殊感染病人 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控制传染 源。
原则二:强化手卫生管理
洗手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诊疗操作前,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者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
手消毒
在脱去手套后,应立即对手部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对经常接触的 物体表面、医疗设备和设施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 的感染防控培训,提 高其对感染防控的认 识和技能。
对医务人员的感染防 控行为进行监督和评 估,及时纠正不规范 行为。
制定医务人员感染防 控行为规范,要求医 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 规定。
措施三: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医院感染防 控知识,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
能力。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
目 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 •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具体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 疗期间发生的感染,包括住院期 间和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
02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康复,还可能增加额外的医 疗负担和资源消耗。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感染防控意 识与参与度
THANKS
感谢观看
目的与意义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管理 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
通过遵循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本原 则,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
对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彻 底清洗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同时,对病房、手术室等场所进 行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在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做好感染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开展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新冠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 140nm。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了解病毒的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防护措施。

二、传播途径新冠肺炎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1、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产生的飞沫,近距离接触吸入可导致感染。

2、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可导致感染。

3、气溶胶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三、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原则1、标准预防原则:将所有患者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注射等。

2、额外预防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传播途径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如飞沫传播预防、接触传播预防、空气传播预防。

四、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等情况下,都应严格执行手卫生。

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具体步骤为“内、外、夹、弓、大、立、腕”。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双手,擦干。

如果手部没有明显的污染,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五、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1、口罩: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挡大部分飞沫,医务人员在一般诊疗活动中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能有效阻挡飞沫、气溶胶等,在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佩戴,如气管插管、吸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20
49
2020/8/20
最大屏障保护
戴帽子、口罩 做好手卫生 穿无菌衣和手套 做好皮肤消毒 用大的灭菌单覆盖
50
2020/8/20
医护人员的无菌屏障
51
2020/8/20
患者的最大无菌屏障
52
2020/8/20
无菌物品的摆放要保证无菌操 作的执行!
53
进入
合格的 器械
洗必泰 2020/8消/20毒
(注:经管医师不在→值班医师→开隔离医嘱→ 护士执行医嘱→经管医师报卡)
2020/8/20
34
2020/8/20
35
最新MDRO防控的Bundle
▪ 手卫生Hand Hygiene ▪ 接触隔离Contact precautions ▪ 减少设备共用Minimize shared equipment ▪ 环境清洁Environmental cleaning ▪ 主动监测培养Active surveillance cultures ▪ 医院感染的组合预防HAI Preventive Bundles
护士的手在经过24小时培养后的结果
2020/8/20
5
某位护士的手印 培养24小时后
2020/8/20
6
洗手后
2020/8/20
洗手前
7
手部传播 1
病菌从病人的手传播到附近物体
2020/8/20
8
手部传播 2
病菌从病人身上传播至医务人员手上
2020/8/20
9
手部传播 3
病菌在医务人员手上激增
40
床头抬高
预防与胃管给食有关的吸入,如果无反指征,将头部的 床摇高形成30~45度角
2020/8/20
41
口腔护理
每2~6小时,用0.1-0.2%洗必泰冲洗
2020/8/20
42
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
▪ 经常校正鼻饲管位子 ▪ 调整进食速度和量以避免反流 ▪ 使用超过幽门的鼻饲管如鼻十二指肠、空肠管
严格执 行手卫

每日评 估导管 是否该 拔出
如发生感染 拔出导管
最大屏障 的保护
常规管路的护理
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行进图
选择正确部位
抗菌敷料
5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2020/8/20
55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定义
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
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
2020/8/20
30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 (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 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 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 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 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 液、体液污染时立即消毒。
2020/8/20
确定装置和接口的密闭性 无菌采取标本
2020/8/20
61
(四)确保尿液排出通畅
确保管道和集尿管无扭结 确保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不要接触地面) 每个病人应定期更换集尿袋,同时确保接头不要 接触已被污染的集尿袋。
2020/8/20
62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2020/8/20
63
概念
外科手术切口
16
清洁剂
➢ 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 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
每周清洁与消毒。(容器清洁消毒后方可添加皂液) ➢ 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2020/8/20
17
▪ 何时洗手? ——洗手指征
▪ 怎样洗手? ——洗手方法
2020/8/20
18
手卫生的5个时刻(2前3后) ——WHO推荐
2020/8/20
10
手部传播 4
病菌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从A病人带至B病人
2020/8/20
11
手卫生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中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 的方法
2020/8/20
12
什么是手卫生?
▪ 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的总称。
▪ 洗手:指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 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1
(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2、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3、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 抗菌药物; 4、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 的相关规定, 5、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 药的发生。
2020/8/20
32
(六)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
1、临床医生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 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诊 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医院感染防控基本原则
2020/8/20
1
内容提要
医务人员手卫生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 三种导管相关感染防控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 医疗废物管理 职业暴露报告与处置
2020/8/20
2
医务人员手卫生
2020/8/20
3
手被细菌污染的情况
▪ 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菌落数量不同。 ▪ 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3.9×104-4.6×106。 ▪ 培养皿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2020/8/20
26
防控措施:
(一)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 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 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脱手套后,必
须洗手或用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2020/8/20
27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并有 隔离标识(蓝色)包括病人一揽表(黑三角▲)、 病房门口、床旁......;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201200%/8/20
0%
1st week
4th week
发生导尿管相关感染 (开放排尿系统)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At Placement
4th day
Bacteriuria
2020/8/20
4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020/8/20
44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定义
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 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 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
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
22
不正确的干手措施
2020/8/20
23
干手方法
×
×
×
2020/8/20
×
√ 24
多重耐药菌防控
2020/8/20
25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CRE)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6、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 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必要进穿隔离衣,完成操作后,及时脱去手 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7、患者转诊前通知接诊科室,以便采取相应控 制措施。
2020/8/20
29
(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执行 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2、检验科细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 者,及时报告相关科室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科 (双报告,并在化验单上注明)
3、检验科细菌室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 离细菌菌株及其耐药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 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2020/8/20
33
▪ 防控措施流程
检验科发出多重耐药菌报告单→经管医师 → 进 入内网医院感染管理管理系统 → 填写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控制督查表 →同时开隔离医嘱(单间隔 离或床旁隔离)→ 护士在病人床旁挂蓝色接触隔 离标识 、并在病人一揽表用黑三角注明→ 医护人 员实施一系列防控措施(手卫生、物品专用、清 洁消毒、合理用药等)
2020/8/20
19
怎样洗手?——六部洗手法
2020/8/20
20
手卫生6字记忆口诀

2020/8/20
外 立
夹弓大
• 掌心相对揉搓 •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 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 拇指在掌中揉搓 •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21
不正确的干手措施
2020/8/20
38
呼吸机相关肺炎定义
• 启动呼吸机控制呼吸 ≥24h后 发生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撤 停呼吸机和拔除人工气道导 管后48h内发生的肺炎。
2020/8/20
39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策略
▪ 降低口咽部和上消化道细菌定植 ▪ 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 ▪ 保护胃粘膜的特性 ▪ 减少外源性污染
2020/8/20
血培养
采血时间
采血次数
采血数量
2020/8/20
47
采血最佳时间在寒战或高热时,不要耽搁!
每名患者至少采不同部位的2份血培养!
每份血至少采集10-20ml血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